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

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怠义,并全而回

顾了国外和国内中国近代城市问题研究的状况,介绍了有关著作的主要内容。

【正文】

一、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到了近现代,城市化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

大趋势,研究城市发展已成为研究社会发展、人类文明

的关注点。城市已不仅是一张线形

图或平而图,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立体的社会,

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

和创造基地。同时,城市种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的产生也愈来愈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认为,开拓城市史和城市发展问题的探究,无疑对

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学

科建设有其重要的理论怠义。国际上学者包括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从60?70年代以来对

城市包括城市史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城市发展问题开展研究

起步较迟,可以说只有十多年的时间。正是在这个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我国史学界思想

解放和学术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呼唤,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地学者纷纷投入

一个新的城市史研究热潮。1949年底中国只有建制城市69个,全国城镇人口5765万,城镇人口是全国人口总数的10.6%。据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字,1996年底全国已有城市666个。这个数字是1949年数字的约10倍。确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愈来愈加速发展,估计1997年底中国建制城市已达700个左右,城市总人口已达5.2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比1990年的30%高出13个百分点,比1985年的21%高出22个百分点。如此引人注目的城市化进程,当然引起了不少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包括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

城市化常被看作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可以说是与城市化同步的。中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和近现代化进程也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在近代中国,上海首先倔起为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在本世纪20、30年代被誉为远东第一大都会,其他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沿江地区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发展。1949年以后,国家政策谋求城市与农村、沿海沿江与广大内地的均衡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势头有所削弱,城市功能退化,作用下降。但是A改革开放以来,沿海沿江城市再次崛起。H前沿海沿江城市在市场发育过程中的先导地位,同它们曾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十分相似。上海学者深深感到开展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其

现实意义十分明确,就是通过有意识地探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提供可借鉴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国外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60年代前,一些西方学者受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影响对中国近代城市够不够城市标准,抱否定态度。韦伯根据西方文献在《城市》和《中国的宗教》(注: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城市》(The City),纽约1958年版:《中国的宗教》(The Religion of China),纽约1951年版。)两部专著中,提出了衡S城市的5大标准,即城堡、集市、法庭、社团和市民选举产生的市政机构。受这一城市发展理论的影响,50年代时在华盛顿大学执教的罗兹?墨菲(注:罗兹?墨菲(Rhoads Muiphey):《作为变革中心的城市:西欧与中国》(“The City as a Center of Change: Western Europe and China”)《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年鉴》(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Geographers) , 1954 年总第44 期,第349?362页。)等美国学者认为,同西方城市相比较,中国传统城市封建色彩浓厚,到了近代,尽管有上海等这样的城市兴起,中国城市也不能担当起近代化的重任,而是淹没于中国农村的汪洋大海之中。正如墨菲在他的著作《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中所认为

的,“传统的中国绵亘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

影响的任何迹象注: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Shanghai-key to modem

China),哈佛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2页,中译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进入6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跳出韦伯及其追

随者的观点,力阁从新的角度研

究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如原斯坦福大学、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施坚雅就提出了关于

中国集市体系和宏观区域的理论。他把中国划分为9个

宏观区域,并引入了中心边际说,

认为毎一宏观区域都包括中心和边缘两部分,并认为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化发展表现为集

市和城镇的蓬勃兴旺,还用“城乡统一体” (Urbanrural Continuum) 一词来形容中国近代城

市与周_乡村的和谐关系(注:施坚雅(G.W.Skinner):《中

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 City Late ImperialChina),斯坦福1977年版。)。值得国内学

者重视的是,近20年来西

方学者对中国近代发展问题进行了不少宏观与微观研

究相结合、史料充实与论点鲜明相结

合的佳作。这里择要介绍几本。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罗威廉的两卷本著作《汉口》是单个城市研究的佳作(注:罗威廉(William Rowe):《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斯坦福 1984

年版:《汉口:

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796?1895》(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斯坦福1989年版。)。他通过大fi?搜集地方文献,从经济、社会、市政和市民生活等各个方而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与过去认为中M城市缺乏向治性的经济、社会组织的看法相反的结论,认为清末汉口已有相当规模的A治权,并且指出中国城市的变革是发的,是内在原因在起作用,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只有在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后中国城市变革才得到启动。

对中国近代城市政治与管理问题开展研究的有著名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魏斐德。他的《上海警察》(注: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上海警察》(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在英语世界获得好评。他充分利用了上海1部局警务处的档案资料和其他第一手资料细致地研究了一个有多元警政的特殊城市处理都市治安的情况。上海在20、30年代为4个不同的警察机构所管辖, 包括公共租界巡捕房、法租界巡捕房、池沪警卫队以及上海特别市政府公安局,并且它们还得假手黑社会才能有效动作。值得指出的是,魏斐德教授不仅研究了警政情况、户口情况,也研究了经济情况、商业情况等,把政治、社会、人口、经济和文化综合起来进行分

析,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见解。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梁元生的《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连系人物,1843?1890》(注:梁元生:《上海道台:研究转变中社会之连系人物,1843?1890》(The Shanghai taotai: Linkage man in a Changing society, 1843 ?1890),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通过研究晚清上海道台这一特殊群体,展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演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上海道在外交方而的活动与作用,说明他如何在传统的天朝中心观念与新的国际观念两方而发生联系,指出在I860年以前,中央对于外交没有统一的机构,道台可凭A己的经验处理“夷务”,A由度很大,而1861年以后,随着总理衙门与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上海道台在外交方而不再拥有以往那么大的便宜行事的权力,但也不是无所作为的。书中分析了上海道台在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新式企业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他们实际上担当了近代

澳大利亚学者马丁的《上海青帮》(注:马丁(Brian G.Martin):《上海青帮》(The Shanghai Green Gang,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1919?193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社19%年版。)在广泛搜集和利用中、法、R 等国有关档案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 1919?1937年间青帮在上海的活动。本书特别研究

了青帮的活跃与民国时期上海特殊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法租界社会管理的特点与青帮活动的关系,青帮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租界及华界当局等多方而政治力fi的关系。马丁认为,青帮之所以在上海有那么大的势力是因为华界与租界在政治系统上的巨大差异,一个是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民族主义的政权,一个是殖民主义政权的变种;一个是法制薄弱、政治不稳定、权力受到限制,一个则相对安全、公共秩序较好;这就为帮会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青帮便成了他们可以利用的对象。

德国海德堡大学乩格纳教授以前以研究《老子》的王弼注而驰誊于世,最近几年研究兴趣转入上海城市史,对近代上海传播媒介与社会大众的关系着力尤多。他系统地研究了《中报》的早期历史,研究了英国人美查对《中报》的经营方计和《中报》的内容,分析了《中报》的读者、《屮报》在清末的影响,而且查阅了美查在英国的档案,有很多新的重要发现。

此外,法国安克强、德国叶凯蒂、美国贺萧对上海妓女史的研究,对妓女与文人关系的研究,在方法上很有启发窓义。他们认为,妓女是被别人记录、描述很多而没有A我声音的群众。通过研究对妓女描述的时代背景、都市社会特点等,可以对这一问题有一新的理解。他们认为在晚清,“妓女”本是一个中性词汇,

到1920年代,才被作为社会问题的一

个类别,在不同时代,妓女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近代城市的劳工问题也是美国史学家关注的另

一个热点,研究成果也很突出。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的《上

海的罢工:中国劳工政治》(注:裴

宜理(Elizabeth Perry ):《上海的罢工:中国劳工政治》

(Shanghai on Strik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斯坦福1993年版。)利用了大:fi第一

手资料包括档案资料和丄人访问

资料,重点分析了烟草、纺织、交通运输3个行业的罢

工活动,时间跨度大,还与欧美工

人运动作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如裴宜理

不同怠国外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承担相

对枯燥乏味的L:作的行业工人容易罢工的观点,不同意

一些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把工运史

纳入中共党史的研究范畴的观点,提出工人基于经济

动机和政治动机的罢工活动是上海工

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等观点,对我们研究工运史、

经济史和近代史的学者都带来了启迪。

另外两位年轻女学者分别在80年代到上海和天津作了

该两地的工运史研究,出版了两本佳

作。韩起澜的《姐妹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女工,1911?

1949》(注:韩起澜(Emily

《旭妹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工人,1911?1949》(Sisters Honig):

and Strangers: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1911?1949),斯坦福1986年版。)

通过大S史料和访问老纺织

女工,发现相对来说,纺织女工在劳I:运动中发挥作用不大,因为女工之间受着各自社会经济地位如出生地和方言等传统观念的制约。盖尔?赫沙特的《天津的工人,1900?1949》(注:盖尔?赫沙特(Gail Hershatter):《天津的工人,1900?1949》(The Workers of Tianjin,1900?1949),斯坦福1986年版。)也反映出天津劳工运动的复杂性,指出天津码头工人小宗派的排他性为工人阶级团结造成障碍,因此提出了天津工人阶级的特点之一是小M体团结、大团体分裂等观点。

对我们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学者特别有兴趣的还有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企业发展的研究。美国康奈尔大学高家龙的《中国的大企业:中外资木在卷烟工业中的竞争,1890?1930》(注:高家龙(Sherman Cochran):《中国的大企业:中外资本在卷烟:1:业中的竞争,1890?1930》(Big Business in China:Sino- Foreign Rivalry in theCigarette

Industry, 1890?1930),哈佛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是国外对中国近代企业史研究中的一木力作。对过去一般强调外资在华企业得益于帝国主义特权和民族企业得益于国货运动的观点,高家龙强调了企业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提出了正是创新精神使英美烟公司和南洋烟草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双赢的观点。高家龙教授在1993年上海举行的中国城市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华人企业与个人关系网:剖析1915

?1937年的屮新棉纺企业》(注: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4 年版。)一文中,又对中国近代最大的华资企业中新纺织企业进行了个案研究,他不同意西方史学界那种认为企业家的人际关系网降低了企业效率的观点,认为中新通过这些关系网,成功地处理了劳资关系以及成功地化解了政府对企业的干扰。高家龙教授在19%年上海举行的中国城市史国际讨论会上提出的《从新亚药;看上海在抗战期间的经济地位》(注: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一文还不同意上海在抗战期间是“孤岛经济”的习惯提法,又提出了上海在此期间并未减弱其经济中心地位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

三、国内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七五”和“八五”规划期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项目,即由我主持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和《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前者于1990年出版,后者

于1996年出版。与此同时,四川、武汉和天津的学者承担了有关重庆、武汉、天津3个城市历史的研究,并已先后出版。现一一介绍如下。

《近代上海城市研究》(注: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分总论、经济篇、政治社会篇、文化篇4

大部分共20章。本书力图既较全而、系统,又有重点地分析上海城市形成、兴起、发展

的原因,初步提出了中国近代城市

发展的3条规律和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9个特点。3条规

律是:(一)走由商而兴的城市

发展之路;(二)努力保持内部安定的环境;(三)坚

持走开放之路。9个特点是:(一) 典型的近代倔起的城市;(二)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三)中国近代化起步最早、程

度最高的城市;(四)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五)中

国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六)全国文化中心;(七)移民城市;(八)富有反帝

反封建斗争传统的城市;(九)

畸形发展的城市。

《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注: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可以说是《近代上海城市

研究》的扩展与深化。本书所指东

南沿海城市,南起广州,北至上海,在中国新月形的海

岸线上构成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带。

这些城市的历史和规模参差不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与外部世界联系越密切,对

外开放程度越大,这些城市就越繁荣。本书在结构上分

为总论、分论、专论3个层次。总

论部分力图从宏观态势上把握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经验,分论部分分析了各个城市不同的

发展道路和各自的特色,而专论部分则按照近代化进程

中东南沿海城市社会、经济、文化

的各个不同领域或层而的发展特点作了多侧而的专题研究。这项研究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地理上的二元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东南沿海城市按照发展经济学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二元结构中是核心区,它们和边缘区的相互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东南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联系同时具有集散和辐射的双重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就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木书显示了东南沿海城市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市政建设、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内地多有示范和导向作用。

《近代重庆城市史》(注:魏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有绪论和13章,重点对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近代重庆城市发展的原因与特点等方而作了探索。重庆在近代由一个规模不大的地区性政治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上游特大城市,作者对其兴起的原因归纳为以下3点:(一)开埤的影响,包括开埠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变化等;(二)商品贸易的发展;(三)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作者从地理环境、成长动力和演变过程三方而来概括重庆发展的特点。从地理环境看,重庆是西南与华中、华北、华东及国外联系的枢纽,在近代

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洋货分销中心和最大的土货购运中心。从成长动力看,重庆在近代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外力又起了主要作用。从演变过程看,重庆城市起步晚,发展速度是突变型,特别得益于抗战内迁的强刺激。1998年重庆已成为全国第四个直辖市。

《近代武汉城市史》(注:皮明麻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分为4编共30章,前三编按历史时期划分探讨了武汉在近代的发展轨迹,

第四编则为专题研究。作者对武汉发展特点归纳为以下4点:(一)因商而兴,商贸成为武汉城市运行的龙头;(二)由内向型向与外向结合型的转变,成为国内埠际之间以及与0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三)城市由沿河型转向沿江,即从沿汉水转向沿长江发展;(四)由于战争和大水等影响,城市发展线路扭曲多折。对武汉城市功能分析则归纳为以下7点: (一)内河通海港口;(二)中原陆路交通枢纽;(三)内向与外向相结合的华中商场;(四)轻重并举的:丨:业基地;(五)区域文化中心;(六)区域行政中心;(七)区域性、全国性革命风暴中心。

《近代天津城市史》(注: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分5篇共23章,即按时期分篇,按专题分章。本书结论认为天津城市发展

有以下4方而的特质。第一,天津地区在古代虽开发很早,但由于长期远离政治中心,城市聚落出现较迟。第二,天津在历史上是中国政治重心北移后对首都至关重要的附属城市。第三,天津城市其出现之R起,便是一座沿河发展的、开放型的无城垣城市。第四,天津是我国近代崛起的沿海通商口岸和工商城市。作者指出,与上海相比一方而政治怠义更

大,开埤后天津九国租界并立,这在全国16个设有租界的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而I860年的开埤使天津作为首都附庸格局被打破了,天津逐渐脱离北京的控制,开辟了与华北各省商品交流的新网络,到了 30年代,天津的工业投资总额已居全国第二,成为仅次于上海的闻名于全国的大都会。

《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市社会科学“九五”规划東点项目。这一课题以上海、镇江、扬州、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岳阳、沙市、宜昌、重庆等长江沿江城市在近代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从各沿江城市在近代对外开放以后所发生的城市结构变迁和城市功能发展着手,分析在社会、经济、文化非均衡发展情况下,上海城市的开发与发展同沿江城市的联动关系,进而探讨沿江城市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阐明了通商口岸与各A腹地的关系以及开放城市对中M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本课题

将进一步分析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和农村的集聚和幅射的双方效应如何在沿江城市间层层传递。从上海到沿江城市,从各沿江城市到各fi的腹地,资金、技术、人才、原材料以及文化质变、社会变革等等方而都存在纵向和横向的集聚和辐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长江流域近代化历史过程的全景图。这个课题的重点和主攻的难点就是探讨这方而的规律和特点。

最后还应指出,10年来在上海已召开4次中国城市史国际研讨会。第一次会后出版了《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两卷(注:洪泽主编:《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二次会后出版了《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 1840?1949)》(注: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第三次会后出版了《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注: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在1998年这次中国近代城市史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参与“沿江城市”课题组的成员提出的是他们的阶段性研究论文,从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探讨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中外学者在这次会议上的论文将再次汇编成册,希望与过去三次在上海召开

的城市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一样,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 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中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第一,清朝后期,封建政治集团闭关自锁、闭目塞听,愚昧无知。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很明显,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次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的资本主义。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应着政治的腐败是经济的落后,中国几千年一直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导,小农经济有它根深蒂固的局限性:自私、狭隘、保守、落后。它不能为反抗列强侵略提供合格的经济基础。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以及反抗侵略者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的滞后。指出经济技术的落后时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才成为不可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含答 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 要取决于 A .个体分工 B .社会制度 C .生产能力 D .劳动力短缺 2.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 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 .孙叔敖 B .管仲 C .李冰 D .郑国 4.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5.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6. ly:Calibri; font-size:10.5pt"> 唐宋明清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7.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8.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9. 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 .垄作法 B .套作制 C .稻麦二熟制 D .一年三熟制 10.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 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 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 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 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 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 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 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 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近代部分 第十章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 一、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开放的商埠达24处,在客观上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 外国资本主义的渗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随着封建王朝的崩溃,结束了帝王宫殿、园囿的建筑历史。颐和园的重建和河北最后几座皇陵的修建,成了封建皇家建造的最后椅披工程。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官工体系中终止了活动,而在民间建筑中仍然在不断地延续。由于本时期新疆、东北农业的开展,大量内地人口的迁徙,以及甘肃、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形成了民族间、地域间的本土建筑交流。 本时期城市的变化主要在通商口岸,一些租界和外国人居留地形成了新城区。这些新城区内出现了早期的外国领事馆、银行、商店、工厂、仓库、教堂、饭店、俱乐部和洋房住宅。这些殖民输入的建筑以及散布于城乡各地的教会建筑是本时期新建筑活动的主要构成。他们大体上是一二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外观多为“殖民地式”或欧洲古典式的风貌。 总的说来,本时期是中国近代建筑活动的早期阶段,新建筑无论在类型上、数量上、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但它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迈开了现

在转型的初始步伐,通过西方近代建筑的被动输入和主动引进,酝酿着近代中国新建筑体系的形成。 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迫使中国接触了机器进口的禁令,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就地设厂、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清政府在190年和1906年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些政治改革带动了新式衙署、新式学堂等官办新式建筑的需要。引进西方近代建筑,成为中国工商企业、宪政变革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显著推进了各类建筑的转型速度。早期赴美和日本学习建筑的留学生,相继在20年代初回国,并开设了最早的几家中国人的建筑事物所,诞生了中国建筑师队伍。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买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近代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齐备,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并在这个发展基础上,从1927年到1937年的10年间,达到了近代建筑活动的繁盛期。三、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从1937年到1949年,中国陷入了持续12年之久的战争状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治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全国实行了战时经济统制。一部分沿海城市的工业向内地迁移,四川、云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等内

河南省洛阳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二轮复习:晚清时期学案设计(无答案)

晚清时期 一、时间观念 晚清(1840年-1912年) 二、课本回顾 ㈠政治 ⑵清政府职能变化 ①政治:戊戌变法(政府参与)、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②经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思潮 ③文化:“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 ④国策:从程朱理学到“西学东渐”;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重农抑商到放宽民间设厂;从朝贡贸易到自由贸易;从华夷观念到近代外交 ⑤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⑥反抗: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⑶晚清侵略战争

⑴“西学东渐”过程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民主共和(革命派)”“民主科学(激进派)”——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 ⑵洋务运动的特点 ①时间长,从19世界60年代到90年代; ②目的旧:官府创办,维护封建统治 ③内容实: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主,不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 ④近代化:工业近代化的起点,诱导民资出现 ⑤教育新: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冲击封建文化教育制度 ⑥性质老:地主阶级改良运动,企业为国家服务,经营管理腐朽 ⑦结果差: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 ⑶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中西融合:“托古改制”,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思想解放: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和启蒙作用 ④理论实践:维新思想到戊戌变法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 ①性质: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②地域: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 ③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中西合璧,新旧、土洋并存(典型) ④水平:断发运动彻底;废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动力:社会运动、上层人物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明传入 ⑤程度:大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原因:自然经济封闭,思想落后,农民贫穷) ⑥趋势:随着近代化发展而加深,保留民族文化的同时具有平等、民主、文明的特点 三、关键突破 ⑴士人的“西学东渐” 晚清人士看来,西方的内政仿佛就是“三代”的再现、“仁义”的样板,选举制何尝不是禅让制、“公天下”的现代版?如薛福成所言,“唐虞之前,皆民主也”。一追溯到上古,自会慨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亦激发起了一种崇周仇秦的情绪。他们的这种归附当然有其附会之处,但也成为“走出帝制”的一种思想根源。譬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曾主张“先民主,后强国”,这或许是“人权高于主权”思想的最早的闪现,但有趣的是,谭嗣同此言并未称引西哲,而是从孔孟的说法中推出来的。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清末士人对“西学东渐”的认识。 ⑵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做成了“多得多的改革事业”,实际上,清末“新政”所做的,真正能称上“改革事业”的没有几件。“新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改革,而是继续保持专制统治。用血腥手段镇压了1898年维新运动的慈禧太后,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后,面临反清运动蓬勃兴起,社会陷于动荡不安的局面,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独裁统治,决定集中对付革命势力,依靠洋务派官僚集团实行变法。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抵制革命、安定民心的必要,清廷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 ——李维民《清末“新政”破产的教训》归纳作者认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⑶洋务运动中“外交”转变 在洋务运动中,深感外交人才的极度缺乏,于是于1862年6月开办了”同文馆”,设英、法、俄文三个班,随后又增加了算学、天文、外国历史、地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等课程。不仅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了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二十八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从此中国外交官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 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以夷制夷是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疑忌转向依赖的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所谓”以夷制夷”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利用了近代全方位外交,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牵制法国。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洋务运动对外交的影响。 ⑷清末“实业救国”思潮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论近代中国社会衰落的原因

论近代中国社会衰落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闻名古国之一,中国地境辽阔,人口众多,文化深厚,有文字的历史延绵不断近六千年之久。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随着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落后了。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中国获得了前进的起始点,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振兴中华的前景。那么为什么近代中国社会会出现衰落呢?为了弄清这个原因,我查阅了资料,整理了原因。 中国近代社会的衰落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封建社会始于东周末年,成型于秦汉时期,一般认为在宋代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但是宋朝在长此已久的重文轻武的社会下,遭到了其他族入侵,使当时的中国社会反而进入了中国历史中的倒退时期,到后来元朝灭亡后,进入明朝。虽然到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到1644年明朝灭亡后又回到了奴隶社会,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衰落。明朝后步入清朝,清朝后期中国社会政治日益腐朽,经济遭到破坏,军事没有进步,与西方列强新思想新政策以及高军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政府社会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更无法学习到西方的新思想新政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的机会,使中国社会进一步衰落。 18世纪末,在太平洋的西岸,曾经一派欣欣向荣的康乾盛世早

已一去不返。与此同时,西洋的彼岸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工业上的空前发展,诱发了它对外扩张市场的狼子野心,而这匹狼盯上的,正是当时衰相尽显的清王朝。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英国为了进入中国贸易,实行了鸦片阴谋,鸦片进入中国,使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1838年林则徐进行了虎门销烟的创举,没想到1840年英国竟然借此事件对中国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尝尽了种种甜头,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利益,竟然在获得俄国和美国的支持下,联合法国再次入侵中国,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被迫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一系列的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性,各项巨额赔款更是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此时的中国满目疮痍,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次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等,中国主权和封建经济进一步遭破坏,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就这样近代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远历史,创造过伟大华夏文明的天朝大国迅速的沦为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盘中之食。

山西省2020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A卷)历史(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4.春秋时期,司马子鱼公开抨击宋襄公用人作为祭品的行为,他说:“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对此,孔子也说:“始作俑(象征人殉)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A.民本精神的产生 B.唯物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奴隶制度的崩溃 25.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 -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 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6.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27.明中叶时,匠户匠籍仍然存在。清朝顺治二年,政府“免直省京班匠价(京班匠价即班匠银),并除其匠籍”,但不久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国家对手工业匠户征收的代役金)。康熙以后,陆续将班匠银摊入田赋,以至最后废除了匠籍。这一系列变化 A.推动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C.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D.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 28. 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人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9. 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在《礼运注》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大同思想。他认为大同世界应“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思想盛行 B.维新思潮开始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D.君主立宪思想成熟 30.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中国近现代衰落原因及感受

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悠远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雄居于世界的东方。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明显地衰落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中国处在了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经历的这段悲惨的命运,是一种偶然的不幸呢,还是某种社会主导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呢?这是一个当今中国社会并未清楚地认识的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且弄清这一问题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看一下中国近代是怎么衰落的,或者说这一衰落过程是怎么回事: 唐朝时,中国文明发展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其后经过一个短暂的混乱时期(五代十国),中国进入了另一个辉煌时期——宋代。但是宋代的辉煌是有缺陷的,那就是:结构性失衡。与大唐相比,宋代是文盛武衰,阴阳不调。这一结构性失衡在当时的表现并不明显,宋朝是那么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科技进步,谁曾想到在一片兴旺发达的表象下,宋朝的国土日削,称臣纳贡,终至灭亡。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王朝,无论它的外表是如何地光彩照人,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于是乎,宋朝就成了鲁迅笔下的猪:虽然肥胖,却不是什么好事(相比之下,大唐则是丰神俊朗、孔武有力)。这个时候,中国武功的成就在哪里?在辽、金王朝那里。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文治与武功不能集中在一个政权之下,这也就是宋不如唐的原因。 到了元代,中国的结构性失衡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却陷入了发展减慢的深渊。元代是一个武力极盛的王朝,宋代那种文盛武衰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却没有出现文武同盛的局面。当元朝于1279年灭亡南宋时,它的武功就达到了顶点,此后就陷入了不断的内部纷争。那么元代的文治呢?元代的政治局面比较混乱,经济发展也不如人意,文化上也不如唐宋兴盛。元朝凭借其广阔的疆域和各地区深厚的文明基础保持了在当时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却无奈地发现,中国的发展速度减慢了。而在遥远的欧洲,在黑暗中挣扎的西方国家在结束了十字军战争后,重新走上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于是乎,此消彼长,文明发展的前景变得于中国不利,虽然还远未到中国落后的时候,但这种可能性无疑增加了。 明代的中国似乎获得了新生,可惜好景不长,历史上的老毛病又发作了,而且新的毛病又出现了。在元代得到缓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又一次发作(明代也是文盛武衰),而且变本加厉——明代文不及宋,武不及元。由此,明代陷入了长期性的停滞不前,在明代中期,中国丧失了长期保持的科技领先地位(这一领先地位是在汉代确立的,保持了一千多年)。西方人说,1500年是东西方发展的转折点,这种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在明代后期,中国所能领先西方国家的只是其庞大的规模和炫人的外表,使早期来华的西方人士赞叹不已,而一旦认识到明代金玉外表下的败絮实质,西方人不由地产生了蔑视的感觉和机会来了的惊喜。 清代,中国以强力措施暂时抑止了殖民地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大,防止了癌细胞的扩散,同时付出了大量正常细胞的代价。但是,清朝没有完全杀灭癌细胞,随着清朝走过其鼎盛期,癌细胞扩大了,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体表现是,在明代丧失科技领先地位后,清代失去了总体规模的优势。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进行,数千万英国人的经济产出超过了数亿中国人的劳动成果,农业文明明显落后于工业文明。 综上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实质上打断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过程,在宋明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游牧民族的野蛮奴隶制度所取代.这种历史的倒退,事实上封杀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路.奴隶制的落后生产关系显然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因此逐渐的走向衰落,百业凋零,人民困苦不堪,在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东方的大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远历史,创造过伟大华夏文明的天朝大国迅速的沦为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盘中之食也不足为奇了.

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英文摘要】Starting with the flow of rural poulation into urban areas, the author adopt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study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Arguing that urbanization inmodern hina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 theauthor makes three observations:1)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inthe West was due to the “pull”of the city, while Chineseurbanization was due to the “push”of the countryside; 2)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 was coincidental withindustrialization,and the two phenomena spiraledupward, whilEin China urbanization was not tied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sometimes occurred without it;3)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has propelle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oth ruraland urban areas,but with much moresuffering and at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social character resultingfrom the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China”determined the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近代中国衰败原因分析

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贞观盛世,康乾盛世,但是到了鸦片战争,中国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为什么就成为了世界上的鱼腩,成了每个西方列强的欺凌对象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探究。在我看来中国近代的衰落是多方面的,是综合多方面要素决定的。 文化方面,中国的灿烂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但是往往骄傲的东西也是我们的拖累。因为我们的儒家文明,决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观念,圣上的意思是不能违背的,再加上明朝开始的八股科举,一切的一切,将我们那时的年轻一代都束缚起来,思想僵化,没有了创新意思。自然我们的文明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还有明朝的倭寇侵袭,我们开始了漫长的闭关锁国,刚刚萌芽的资本经济毁于一旦。我们开始沉浸在我们的灿烂文明当中无法自拔,而那时的西方列强,开始他们的工业革命,开始了他们的强国之路。甚至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舰轰开我们的国门后,我们的统治者还是没能有一点前进的思想。文化的牵绊使我们的的改革动力降到了无法启动的地步,我们的封建文明其实在唐朝已经到了顶峰,但是直到清朝我们的封建文明还是这样,没有得到过改革。没有进步的文明是不值得强大的,我们的文明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没有进步自然要衰落。天朝上国的梦终究要在别人是坚船利炮下破碎的。所以文明可以是我们的骄傲但也可能是我们的累赘。好好对待文化的利与弊才能使我们的今天走的更远。 社会矛盾方面,中国近代的矛盾是阶级矛盾,是特权阶级和平民阶层的矛盾。但是当时的清朝抑或是后来的民国都是如此。他们没有认识到这点所以一味的用自己手中的武力来镇压那些反抗的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西方的思想已经有点传入中国,人民是思想已经开始开放,他们对封建君主的统治已经感到厌倦,甚至是憎恨。再加上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战争中,屡屡失利。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封建的君主制已经没有市场,但是当时的统治者没有认识到这点,当然无法在世界强林中立足,自然衰落啦。我们的民国也是如此,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了这么多不该打的战争,一个没安定环境的国家是不能富强的,衰落在所难免。我们如果在那个时候能够紧追世界的潮流,我们的衰落或许就是一个短暂的片段,但是历史说明这都是想象,我们的衰落成了百年的痛楚。认清现实的状况才是一个统治者者的本职工作。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的本质需要我们的重视。 科技方面,近代我们还在抱着四大发明开心的时候,人家已进是大船大炮了。我们的义和团还在神功护体是人家的枪一枪就将你解决掉了。科技实力真的不如人家的先进,我们的科技还停留在冷兵器,人家已经是热兵器的时代,没有国防的国家时没有立足的地方的,只能衰落下去,所以我们的邓爷爷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牛的,有见解的。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将我们甩在了后面,我们的科技已经不能和他们同日而语了。我们应该奋起直追的,但是没有,我们还是原地踏步,就算是买来了大炮大船,有了远东第一舰队,还不是一样战败在日本的手中,割了台湾,赔了白银,这个样子的政府,这个样子的国家当然不能富强,只能衰落了 我们习惯于对祖国予以歌颂,比如说,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的人民等等,并且从启蒙教育到现在一直在其氛围中“熏”大成人,要在这里谈论中国国民性格之极端性就很不合时宜了。但是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应该“吾日三省吾身”,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因果轮回”。 人的意志一直是改变的实质。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国家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换做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没有改变,没有出路。我希望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一个有改革思想,有抱负是政党的领导下,走得更远,更棒。

从文化角度试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从文化角度试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到了近代却渐渐沦为历史的落伍者。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此展开分析,认为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之一在于中国古代文化未能及早向近代文化转型。 关于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比较争议和关心的话题。有从地理位置方面找原因,有从经济结构进行分析,还有从人文关怀角度进行探索。笔者在参考一定的学术资料基础上,试从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探析,挖掘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一、中国古代文化和近代中国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自然的,中国文化也被深深打上了小农意识烙印——重农抑商、重人事轻科技、重礼教轻平等。这些观念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薄弱,尤其是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开始延缓甚至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观念。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帝王和官僚所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它的实行,首先根源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这种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而不是用来买卖。农业经济成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商业便相对地不被统治者所看重。其次,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比较崇尚重义轻利,而在实践中与此相联系的便是重农抑商。商人往往是把赤裸裸地追求利润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可是在儒家的价值观念中,则认定“为富不仁”,商人是典型的“小人”代表。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毫无例外地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 这种重农抑商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一贯的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商业的发展,而工业与商业是相辅相成的也就不可能刺激手工业的发展。同样,商业与科技发展又密切相关,商业及商品生产不发展,就不会给生产技术的提高提供资金和原动力,社会经济就不会出现技术革命的大进步。因此,台湾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明朝)“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二)重人事轻科技。 重人事轻科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此特征一方面由于中国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而造成——重农抑商政策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壮大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没有生成对科学的强烈要求和发展氛围。科技一旦失去了社会动力的支持,也就难以获得发展。另一方面,也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西方文化重人与自然的对立,是不同的。前者把自然当作审美的对象,追求人与自然的调和;后者把自然当作认知的对象,追求人对自然的征服。因此,前者看重的是人事,后者看重的是科学。这也是近代中国科技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科举制度

银本位与近代中国的衰落_陈思进

中国上溯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自改铸成法定银币后,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 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始了,中西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每年都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国外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用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其他精美消费品。如此这般,外国的白银迅速流入中国,明朝银库收入暴增。到了1577年,银库收入高达16.3478万公斤。直到明朝终结,政府每年的白银收入始终在10万公斤以上。 当时,黄金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匮乏,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决定了黄金货币的相对稀缺。而欧洲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白银,使得中国白银货币相对充足。所以中国明朝以后选择的是银本位,而不是金本位制度。据统计,在1644年,全国有当铺两万多家,而1744年仅北京当铺就有六七百家,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白银数万两或十几万两。 虽然当铺、钱庄、票行、银号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当时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发生,从而导致经济动荡。而美洲产量近一半的白银流入了中国,中国因此而成为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然而由于中国不具有白银的开采权,实行银本位就迫使人们必须用大量实物财富去换取白银,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中国百姓辛苦赚来的财富逐渐流向了欧洲。美洲和欧洲成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获得央行货币的代价不仅失去货币调控权,还失去了巨额的铸币税(铸币面值和成本的差额)。有多少白银通过购买产品进入中国,就有多少财富流出中国,这与今天的中国出口获得巨额顺差,而导致外汇储备剧增的后果是何其相似。 当然,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则可能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对未来货币流通造成预期膨胀压力。同时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使国家蒙受损失,抑制经济增长。“白银帝国”的衰落史提醒我们,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应做好准备面对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 当中国银本位渐渐衰落之时,大洋彼岸的欧洲,使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也就是把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当时的殖民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从美洲和非洲掠夺了大量黄金,其中大部分最终却辗转流入了英国。

《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读书报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读《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 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城市也在不断演进,或发展或衰落。 以中国的“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为例,它们分别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同王朝统治时期的国都所在地。通过研究不同王朝定都城市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各方面因素在都城的确定上所发挥的作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认为:“选择都城主要是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的。经济条件要求都城附近是一片富饶的地区,足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只需少量仰给于远处;军事条件要求都城所在地既便利于制内,即镇压国境以内的叛乱.又利于御外,即抗拒境外敌人的入侵;地理位置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距离全国各地都不太远,道里略均,便于都城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设若地理位置并不居中,但具有便利而通畅的交通路线通向四方,特别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则不居中也就等于居中。当然,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存在完全符合理想、三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首都,所以每一王朝的首都.只能是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比较最有利的地点。”(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对于“七大古都”的研究,可以说是著作繁多,古有顾炎武的《历代宅京记》,今有陈桥驿的《中国七大古都》等,可作为研究城市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而在城市史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何一民先生,在其大作《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一书中,为我们研究城市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研究方法不仅适宜于近代城市变迁研究,也可应用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当今大多数学者都比较关注古代都城、新兴城市特别是沿海港口城市的研究,而对于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占有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但是在近代衰落的城市却较少投入精力进行研究。究其原因,正如何先生的老师、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开拓者隗瀛涛先生所言:“近代‘衰落城市’因其发展缓慢或相对停滞、现代化转型特征不明显等,故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较为薄弱。”(该书序)因此,对此类衰落城市进行研究,一是可以探究这类城市衰落的原因,为现代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化趋势及转型提供借鉴;二是可以填补城市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很大的学术发展空间和一定的创新性。“把握和研究这部分城市(衰落城市)不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规律,是中国城市史研究体系走向完整和丰满的必然,也是现代城市得到更好发展的科学前提。”(该书序) 因此,何一民先生就目前城市史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者说是不受重视和关注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在课题的选择方面,何先生独具慧眼。他认为:“城市的兴盛与衰落构成了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衰落城市’是近代城市中不可忽略的城市类型和现象,把握和研究这部分城市不发展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是构建中国城市史研究体系并使之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