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12×3 表示:① 求3个112是多少? ② 求11

2的3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3×41 表示:求53的4

1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找单位“1”的方法

(1)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一般把“比”字、“是”字、“占”字、“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注意:① 找单位“1”在分率句里找,有分率的句子称为分率句。

② 分率不带单位,具体数量带有单位。

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的53是多少? 15×5

3=9 3、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注意:(1) 乘上什么样的分率就等于什么样的数量。

(2) 乘上谁占的分率就等于谁的数量。

(3) 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谁乘上几分之几。

4、已知A 比B 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 的解题方法

5、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大于1的数,积大于A 。

+-

B ×(1 几分之几)=A

A(0除外)乘上

小于1的数,积小于A 。

二、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北偏东30°就是从北向东移,夹角靠北。

(2)东偏北30°就是从东向北移,夹角靠东。

2、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1)两地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向刚好相反,距离是一样的。

例如:少年宫在学校南偏东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学校是以学校为观测点)

南对北 东对西

则学校在少年宫北偏西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少年宫是以少年宫为观测点)

三、分数除法

(一)倒数的认识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是带分数的先化成假分数 是小数的先化成分数

整数的倒数: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

3、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103÷101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0

1,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再求它的倒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概念与公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汇总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3.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当b >1时;a×b >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当b <1时;a×b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1.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概念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概念 一、圆的知识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用字母d 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用字母r 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相等。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 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 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 条)、等边三角形(3 条)、等腰梯形(1 条)、 长方形(2 条)、正方形(4 条)、圆(无数条)、半圆(1 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 表示, π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 3.14 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即C = πd = 2πr。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必备)

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题: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变式练习: 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如图:下面各组图形都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请你分别计算出各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的想法:

变式练习: 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堆圆木堆成的梯形,最上面一层是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2、如图所示,并排放着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求△BEF 的面积是多少? 3、如图中,小正方形边长为1分米,大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cm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ABCD与AEFG均为正方形,三角形ABH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多少?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B=10厘米,BC=8厘 米,以BC为底的高是9厘米,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以CD为底的高厘米? 3.在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做出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高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 3×7表示: 求7个5 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 3×6 1表示: 求5 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 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 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 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重点必考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重点必考 1、在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里剪一个半圆,它的最大直径是CM 2、在同一个平面内,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可以组成的图形最多可能有条对称轴,最少可能有条对象轴。3、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对或错)4、因为D=2R,所以同一个的两要半径一定能组成直径(对或错)1、有一种浓度为18%的农药200kg,为了得到浓度为10%的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千克2、少年共有两个合唱队,甲队有50人,如果从甲队调出10%到乙队,甲队人数比乙队的92%少1人,乙队现有多少人? 3、修一座厂房,用了34万元,比计划节约百分之15,节约了多少万元 4、少年宫有两个合唱队,甲队有50人,如果从甲队调出10/100到乙队,甲队比乙队的92/100少1人,乙队原有学生多 5、一件大衣,现价320元,比原价降低了8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6、甲数的25%比乙数多20%,乙数是40,甲数是多少? 7、一根电线剪下2/5后,又接上18米,这样比原来长1/5,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8、一个圆环铁片,外直径是6分米,环宽1分米,这个圆环铁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9、粮仓运来320千克大米,第一次卖了3/8,第二次卖余下的1/6,这批大米比原来少了千克。10、把一根9/10米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是3米的(- )。11、7/50平方米=

平方分米1、在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小圆的半径是4厘米,大圆的半径是12厘米,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3、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出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4、水结成冰,体积增加水的1/11,150立方米的冰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列式5、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的人数比乙队少30人,从甲队抽5人到乙队,这时甲队的人数是乙队的3/8,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人?6、把一个直径为4CM的圆分成两个半圆,这两半圆的周长和是CM。7、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是。8、把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CM2。周长是CM。9、若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则大圆周长是小圆的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0.一座挂钟的分针长6CM,30分钟分针所扫过的面积是CM2。11、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如果直径增加2C同,那么面积增加CM2。1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后的面积比原来多37.68CM2。原来圆的面积是CM2。答案:1、8CM 2、无数13、错(要在同一圆)4、错有一种浓度为18%的农药200kg,为了得到浓度为10%的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千克设需要加水x千克200*18%=(200+x)*10%x=160千克用算式解:200*18%/10%-200=360-200=160千克修一座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 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推荐).doc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a×大1=大a)。如:3×1.2>3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a×小1=小a)。如:3×0.8<3。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则商>1; 被除数<除数,则商<1。 ?一个除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a÷大1=小a)。如:3÷1.2<3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a÷小1=大a)。如:3÷0.8>3。 ?商的变化规律: 1.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仟、万、亿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除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连减a-b-c=a-(b+c) 连除a÷b÷c=a÷(b×c) ?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周长用C表示,则: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S= a ×a = a2C= a ×4 =4 a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周长用C表示,则: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S= C=(a +b)×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12×3 表示:① 求3个112是多少? ② 求112 的3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 要先约分再乘) 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3×41 表示:求53的41 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找单位“1”的方法 (1)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一般把“比”字、“是”字、“占”字、“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注意:① 找单位“1”在分率句里找,有分率的句子称为分率句。 ② 分率不带单位,具体数量带有单位。 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的53是多少? 15×5 3 =9 3、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注意:(1) 乘上什么样的分率就等于什么样的数量。 (2) 乘上谁占的分率就等于谁的数量。 (3) 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谁乘上几分之几。 4、已知A 比B 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 的解题方法 5、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大于1的数,积大于A 。 A(0除外)乘上 小于1的数,积小于A 。 二、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北偏东30°就是从北向东移,夹角靠北。 (2)东偏北30°就是从东向北移,夹角靠东。 2、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 B ×(1 几分之几)=A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型汇总(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型汇总(附答案) 【重点题一】 长方体油箱长50厘米,宽35厘米,高20厘米。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 平方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86千克,这个油箱最多能装多少千克汽油?(铁 皮厚度忽略不计) 【思路点睛】第1问是求长方体油箱的表面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 )×2=6900(平方厘米),6900平方厘米=69平方分米。(50×35+50×20+35×20 第2问要先求出油箱的容积,再求能装多少汽油:50×35×20=35000立方厘米,35000立方厘米=35升,0.86×35=30.1(千克)。第2问是易错题,有的同学在 完成第1问后,直接用表面积与0.86相乘:69×0.86,这样做就错了。 【重点题二】 一个泡沫包装盒厚3厘米,从外面量,长30厘米,宽26厘米,高21厘米,它的体积和容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能装下多少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立方厘米);求容积用的【思路点睛】求体积用的是外尺寸:30×26×21=16380 是内尺寸:长: 30-2×3=24cm ,宽:26-2×3=20cm,高:21-2×3=15cm,容积是(立方厘米)。第二问有些同学会错误地用“容积÷每个小立方体24×20×15=7200 的体积”来算。我们来算一算:沿着长只能放进4个木块,剩下的空间只好浪费了,沿着宽正好能放下4个木块,这样一层就放了16个木块,沿着高可放3层,一共能装下16×3=48(个)木块。 【重点题三】 3个相同的长方体木块,长15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呢? 【思路点睛】把3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3种拼法,但是同学们不必将3种拼法的表面积都算出来。思考一下:要使表面积最大,应该把小长方体的什么面拼在一起?当然是把最小的面拼在一起(如上图)。要使表面积最小, 应该把小长方体的什么面拼在一起?当然是把最大的面拼在一起(如下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w 认识自然数、倍数和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p2 w 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w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p4-6 w 知道质数、合数。熟记20以内质数,了解50因质数。p12 w 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探索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规律。P14-P15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用数格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p17、p19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p24、p26、p28

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整理复习一p32 第三单元分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p35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p37、38,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0、p42 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4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p48、p50 、p52、p54 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与交通 1、通过已知条件确定大致的相遇地点。p56

2、用算数和方程解决相遇问题问题,以及具有这个特征的其它问题。p57 3、旅游费用。用列表的方式解决问题。P60 4、看图找关系。p62 整理复习二p64-65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计算结果要约分。p66 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p69 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p72 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p76

【免费】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公式汇总(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公式汇总(全) 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直径=半径×2(d=2r) ?圆的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S=ch+2s=ch+2πr×r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资料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 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100年1年平年365天1年闰年366天1年12个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年分4季每月分为上、中、下上旬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对边相等。 a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正=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正=a2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长=2(a+b) 莲峰完小五年级数学复习整理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 平=ah a=S ÷h h=S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2 a=2S ÷h h=2S ÷a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 (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 梯=(a+b )h ÷2 a=2S ÷h-b b=2S ÷h-a h=2S ÷(a+b )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例如: 4.25×0.108=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如:3.2×0.88﹤3.2 0.13×4.76﹤4.76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如:0.23×1.04﹥0.23 3.5×7.3﹥7.3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只能扩大多少倍;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除时商0。除到最后仍然有余数要添0往下出。 例如: 50.4÷0.28= a

【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位置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2、平移时用“左”、“右”、“上”、“下”来表述。 3、图形左、右平移:只变第一个数,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变第二个数,上加下减。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8的和是多少;或者98 的5倍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 是多少? 3、分数除法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是4 3 的几分之几?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十大重点题型及解析

重点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句。 (1)正数都比负数大。(2)海拔50米和海拔-100米相差50米。 (3)-1比-2小。(4)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思路点睛】 (1)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当然都比负数大。对的。 (2)50米和-100米应该相差50+100=150(米)。错的。 (3)在数轴上,越往右数越大,看下面的数轴,-1在-2的右边,因此-1比-2大。错的。 (4)对的。所以,有两句是对的。 重点题2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面积();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面积()。【思路点睛】 (1)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会变大。(2)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变小,但面积不变。 同学们在碰到这类题觉得混淆时,可以画出草图,看一看、比一比就明白了。 重点题3 一块不规则的土地,形状如图。(单位:米) (1)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在这块地上种植果树,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2平方米,这块地能种多少棵果树? 【思路点睛】 (1)这是一个组合图形,我们需要细心计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1200×900+1200×800÷2=1560000(平方米),1560000平方米=156公顷;(2)1560000÷12=130000(棵)。 重点题4 如图1所示,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各阴影部分的面积和。

图1 图2 【思路点睛】 我们通过三角形的等积变换,将左边的三角形转变成蓝色的三角形,中间的三角形转变成红色的三角形,如图2所示。这样,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变成求大三角形的面积,即8×5÷2=20(平方厘米)。 重点题5 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分别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1 图2 图3 【思路点睛】 图1: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8×8+6×6-8×8÷2-(8+6)×6÷2=26(平方厘米) 图2:阴影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底是6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 6×6÷2=18(平方厘米) 图3:先求出所有的面积,再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8×8+6×6+6×(8-6)÷2=106(平方厘米) 106-8×8÷2-(8+6)×6÷2=32(平方厘米) 重点题6 在数轴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03 0.17 0.245 0.385 【思路点睛】 在数轴上写数本身不难,但现在给的几个数都是小数,因此在标示时要格外细心。数轴上的每一大格表示0.1,每一小格表示0.01,所以,0.03在0的右边第三格,0.17在0.1右边的第七格,0.245在0.24和0.25的中间,0.385在0.38和0.39的中间,如下图所示。

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负数 1.负数: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5.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7.圆柱的体积: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5、圆往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即s表=s侧+2s底。 6、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V=Sh 7、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 8、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9、圆锥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