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期末复习讲解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期末复习讲解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期末复习讲解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遗传和变异

遗传:上下代之间性状的相似现象,即生物体世代间的连续性就是“遗传”。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2、基因型和表现型

通常把生物体内具有发育成性状潜在能力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遗传基础,即基因型。

遗传基础得到必需的环境条件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3、表型模写(饰变)和反映规范

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很相似,但这种变化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或饰变。

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二、基本问题

1、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

遗传和变异是有机体在繁殖过程中同时出现的两种普遍现象1,是对立和统一的一对矛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贯穿于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始终,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使生物向前发展。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进化发展和品种形成的内在原因。在生命活动历程中,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经常的、发展的。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进化的动力,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遗传,就不可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不能积累,变异将失去意义,生物也就不可能进化。

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基因型是生物性状遗传的可能性,表现型是遗传基础在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下最终表现出来的现实性。基因型改变,表现型随之改变;但有时环境改变,表型也随之改变,而基因型并未发生改变。

3、个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4、变异的类型和区分方法

根据变异在繁殖过程中能否遗传,将其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区分方法:一种方法是控制外界环境条件,把实验材料栽培在尽可能一致的环境条件下,由此观察到材料之间的差异是由于遗传基础的不同造成的;另一种方法是将遗传基础相对一致的材料,栽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由此获得的差异往往是不遗传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分裂中期出现的结构,因其极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故称染色体。现代遗传学的观点认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同源染色体:生物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色

体都有两条,它们称为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两个亲本。

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体配子中所包含的全部染色体。(P104)

“双受精”现象: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营养核与精核进入胚囊内,随后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将来发育为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为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P23)

世代交替:通过多次的有丝分裂,二倍体核形成了胚,三倍体核成了胚乳。胚和胚乳合在一起,就构成种子。种子萌芽,长成新的植株。新的植株继续上述生长发育过程。这一过程称为世代交替。(P25)

联会: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偶线期,一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在两端先行靠拢配对,或者在染色体全长的各个不同部位开始配对。这种配对是专一性的,只有同源染色体才会配对,配对最后扩展到染色体的全长上,这种现象也称联会。

交叉端化:在双线期中,交叉数目逐渐减少,在着丝粒两侧的交叉向两端移动,这种现象称为交叉端化。

双二价体:原有的2n条染色体,配对后形成n组染色体,每一组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这种配对的染色体叫做双价体,每个双价体有两个着丝粒。

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连续周期。

小孢子母细胞:孢原细胞经过几次有丝分裂,形成小孢子母细胞。

四分孢子:

8核胚囊:在雌蕊子房中着生胚珠,在胚珠的珠心组织中分化出胚囊母细胞(或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呈直线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近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自然解体,而远离珠孔端的1个大孢子自然发育,经过连续3次有丝分裂,依次形成2核胚囊、4核胚囊和8核胚囊。成熟的8核胚囊即雌配子体,其中包括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

二、复习思考

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①分裂时期:在营养生长时发生在生殖生长时发生

②染色体数: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遗传组成:不变发生重组

④分裂结果:产生2个体细胞产生4个配子

⑤分裂过程:复制1次分裂1次复制1次分裂2次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①有丝分裂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无性繁殖的生物体世代间物质上、功能上的连续性,也保障了无性繁殖的生物世代之间以及生物个体细胞组织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②有丝分裂能够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①雌雄配子各自具有半数的染色体,它们受精结合为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个体的正常发育和性状的稳定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②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在中期Ⅰ的排列是随机的,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后期Ⅰ分向两极时也是随机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分配到子细胞中。不仅如此,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差异的复杂性。因而减数分裂的意义在于分裂时发生的高频率的基因重组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

重要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的生存及进化创造了机会,也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试述高等植物的染色体周史(P24)

种子孢子体小孢子囊大孢子囊减数分裂小孢子大孢子花粉粒胚囊精子卵子合子种子

4、简述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营养核与精核进入胚囊内,随后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将来发育为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为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在有性繁殖中特有的现象。通过双受精最后发育成种子。种子的主要组成是:胚(2n)受精产物胚乳(3n)受精产物种皮(2n)母本的珠被,为营养组织。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

1、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功能的特定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2、基因座

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即基因位点。

3、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4、显性基因

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5、隐性基因

杂合状态下不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6、基因型

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生物体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发育成特殊性状的潜在能力。

7、表现型

生物体所表现出的性状。它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具体表现。

8、纯合子

等位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的合子体,成对的基因都是一样的。

9、杂合子

等位基因座上有两个不相同的等位基因的合子体,成对基因不一样,或称基因的异质组合。

10、真实遗传

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二、

1、孟德尔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分离定律

2、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内容:

①相对性状都是由基因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彼此间是独立的,互不粘连,即遗

传因子具有“颗粒性”。

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③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具有显隐性关系。

④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并且分配到不同的子细胞中去,两个配子中仅

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⑤杂种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数目相等,雌雄配子形成合子时随机结合,机会均等。

实质:①从本质上说明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基因的形式存在。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双,在染色体中成单,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②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继续在子代表现自作用。

3、分离定律实现的条件

①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其性状区分明显,显性作用完全。

②减数分裂时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数相等,配子的生活力相等。

③配子结合成合子时,各类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

④各种合子及由合子发育形成的个体具有同等生活力。

⑤分析的群体足够大。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孟德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在分析了前人的实验结果后,他将数理统计引入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试验成功的原因归功于他:①设计严密。②科学选材。③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④吸取了道尔顿“原子说”的理论,提出了“颗粒式”遗传的概念。

②科学推论。对后代进行性状的分类统计,并进行数学分析和分类推论。

③精确验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5、孟德尔有哪些机遇

选材合适吸取了道尔顿“原子说”理论,提出“颗粒式”遗传的概念数学功底扎实,成为第一个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人。

第三章

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依据:染色体和基因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平行现象。

①染色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能够复制出与自己完全相同的结

构,因而能保证世代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因是遗传学单位,每对基因在杂交时仍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也能复制出与自己相同的因子。

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每对基因只有一个,每对同源

染色体也只有一个。

③个体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两条同源染色体也是。

④成对的基因在形成性细胞时彼此分离,同源染色体在形成性细胞时也彼此分离。

⑤不同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分离与不同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的分离,都是自由组合

的。

2、连锁值和交换值的计算

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测交产生新基因型)/总配子数(测交子代所有个体总数)

连锁值+交换值=1

3、三点测交绘制染色体图

①实得数最高:亲本实得数最低:双交换

②改变位置的基因是处在中间的

③两两一组计算距离(重组值)发生重组与亲本不同的/总数单位厘摩cM

验证时双交换算两次

第四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1、微效多基因假说(P67)

①数量性状是由许多微效基因或多基因的联合效应造成的。

②多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对性状表型的作用都是微小的,不能予以个别辨认,只能按性状

的表现来研究。

③微效基因是相对独立的,其效应往往是相等的,并以累积的方式发挥作用。

④微效基因间往往缺乏显性,增效时以大写字母表示,减效时以小写字母表示。

⑤微效基因往往对环境条件敏感,因而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

化。微效基因的作用往往被整个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而掩盖,难以识别单个基因的作用。

⑥多基因往往有多效性。多基因一方面对单个数量性状起微效基因的作用,同时在其他啊

性状上可以作为修饰基因而存在,使之成为其他基因表现的遗传背景。

⑦微效多基因与主效基因一样都处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并且同样有分离、连锁、重组、

交换等性质。

2、遗传力的计算方法

遗传力表示表型值受基因型决定的程度。如果环境方差较小,遗传力就高,其表型差异大部分都是可以遗传的。环境方差较大,遗传力就小,表型差异大都不可遗传。

H=VF2-VE(两个亲本及杂种一代中的环境影响)/VF2

VE=Vp1+Vp2/2(亲本)或VE=Vp1+Vp2+VF1/3(亲本加子一代)

3、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原理

①显性学说:不利作用可以在杂合体中由于显性等位基因的存在而被不同程度地消除。

②超显性学说: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间的互作。这一理论认为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第五章细胞质遗传

一、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5)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②F1通常只表现出母本性状

③两亲本杂交后子代自交或与亲本回交不呈现一定分离比例。

④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

⑤不能在某一特定染色体上找到相应基因的位点。

2、细胞质遗传与母性影响的异同点

母性影响是依赖于母本基因的作用,而这些基因是以经典方式传递的,其特点只不过是父本的显性基因延迟一代表现和分离而已。细胞质遗传则是受到细胞质中构成要素的作用,这些构成要素能够自主复制,通过细胞质由一代传向下一代。

3、雄性不育系及其利用价值

二、重要概念

1、细胞质遗传

与核基因一样,细胞质基因也能决定生物体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就是细胞质遗传。2、雄性不育

植物花粉败育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3、不育系

雄性不育植株的雌性生殖器是正常的,接受正常的花粉能结实,而其产生的花粉是败育的,花药形状也往往是皱缩而不正常的,它是由于细胞质内和细胞核内同时含有不育性基因而造成雄性不育。我们称这样的株系为雄性不育系。

4、保持系

有些植株给雄性不育株授粉,产生的后代继续为雄性不育系,称之为保持系。

5、恢复系

有些植株给雄性不育系授粉,能使雄性不育系产生雄性可育的后代,称之为恢复系。

第六章遗传物质的改变

一、

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体配子中所包括的全部染色体。常用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数。

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有完整的染色体组变异,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基数X为单位增加或减少。

非整倍体变异:非整倍体变异是指在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2n)基础上,发生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减现象。在非整倍体范围内,又常常把染色体数多于2n者称为超倍体,少于2n者称为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指所有染色体均由同一套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同源多倍体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中纺锤丝失陷造成的。

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包含2种甚至3种不同来源的染色体组的植物体,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

突变:遗传物质的改变称为突变

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多于2个以上的称复等位基因,以便与等位基因区别。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及其遗传学效应

Ⅰ缺失

在遗传学上,如果缺失的部分为显性基因,则隐性基因将会得到表达,造成拟显性现象。因此利用杂合缺失的材料,结合细胞学检查,可以鉴定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Ⅱ重复

在遗传上,重复可以引起相应的表型效应,但重复节段太大也往往会降低个体的生活力,甚至造成死亡。过小的重复往往很难检出,但由于它能提供额外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执行新的功能,因而在遗传学上往往是有意义的。

Ⅲ倒位(3)

染色体片段倒转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这种现象称为倒位。杂合倒位在遗传上表现特殊的行为。

①杂合倒位产生的配子出现部分不孕性,因此可以用部分不孕性检查杂合倒位。

②在杂合倒位情况下,倒位节段内的基因表现出很强的连锁,因为倒位环内和环外附近连

锁基因的交换收到抑制。因此倒位一旦发生,连锁基因的交换值明显降低。

③由于倒位的存在降低了交换频率,同时倒位节段内发生交换后的基因组合常常丢失,不

能传递下去,这样有利于保存原来亲本的遗传组成。

Ⅳ易位(5)

①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易位,原来的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原来位于同

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有一部分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于是就变成了独立遗传;

原来独立遗传的易位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变为连锁遗传。

②如果相互易位的两对染色体呈“8”字形,两个临近的染色体交互地分向两极,这样每

一个细胞都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它们相邻或分离时,易位染色体和非易位染色体进入到不同配子中。所以这种分离的结果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受到严格限

制,出现假连锁现象。

③一个易位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一部分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缺失和重复,因而相互易位的

另一个遗传效应是配子的部分不育。易位杂合体自交,将得到1/4正常个体,1/2杂合易位个体和1/4纯合易位个体。

④在接近易位结合点的一些基因之间的重组值有所降低。

⑤易位有时还能引起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2、突变的概念及突变频率

遗传性状的飞跃式的间断的变异现象称为突变。广义的突变包括能改变表现型的任何遗传物质的改变,其中主要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而狭义的突变一般专指基因突变。

关于突变频率:

①基因突变在群体中发生,在个体中表现。因而突变频率是相对于群体而言的,在计算突

变发生频率时,必须考虑群体而不是个体。

②计算方法

有性生殖: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配子数

无性生殖:一定数目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

③基因突变的发生不随机,受内外条件制约,每个物种互不相同。

3、突变的一般特征(7)

①突变的重复性。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独立地产生相同的突变,称为突变的重复性。

②突变的可逆性

③突变的多方向性(复等位基因)

④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绝大多数不利,少数中性,极少数有利)

⑤突变的平行性凡是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经常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称为平行突变。

⑥大突变和微突变大突变是指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突变,微突变是指控制数量性状的微

效基因的突变。

⑦易变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增变基因(加速其他基因突变)

4、突变的检测方法

将子一代自交,分离出纯合个体,再利用标准测定法来测定有机体的化学反应和生理反应。前提:突变体不具备特定形态

突变体可繁殖

二倍体成对基因位点上只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第七章(第八章群体遗传与进化P145)

1、理想群体的概念:如果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像豌豆杂交实验那样在特定的父母本之间进行,也不限于在一个家系内以自交的方式繁殖,而是在一个群体内所有个体间随机交配,任何个体所产生的配子都有机会与群体中任何其他个体所产生的异性配子相结合,并产生下一代群体。这种群体中的个体,在相互交配将其基因传给子代时,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仍然遵循孟德尔定律。因此,这种群体被称为孟德尔群体,也称为理想群体。

2、理想群体的基本特征

①供研究分析的群体足够大,即有足够多的个体

②不同的个体间能够随机交配,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③群体中的基因稳定,没有突变产生,没有基因迁移,也没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基本标志,是群体遗传性的标志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群体中某种基因占其某一基因位点的百分比。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即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中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4、遗传平衡定律及其证明过程

遗传平衡定律:在连续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基因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移的影响,一对等位基因(A与a)的频率(p与q),从原始群体开始,在世代相传中是恒定不变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在世代相传中也是恒定不变的。

证明(计算):

5、适合度和选择系数

特定基因型的适合度是指具有该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的平均后代数,通常包括生活力和育性两个方面。生活力用达到繁育年龄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例表示,育性则用每个繁育后代的平均后代数表示。

生活力与育性相乘得出的为绝对适合度.

(计算)

选择系数亦称选择压力,是群体中选择对某一特定基因型不利的量度,记为S,表示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

6、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突变、选择、迁移、漂移

7、栽培群体的基本特征:人为因素较多,主要有:

定向选择、积累变异(在自然界无法生存的突变个体被保留)、小群体的遗传漂移、非随机交配、基因迁移

第八章

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肺炎双球菌、噬菌体感染实验(作业)、

实验名称:噬菌体感染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材料:被35S标记过的噬菌体,被32P标记过的噬菌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实验步骤:

①标记

S存在于蛋白质中,不存在于DNA中;P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蛋白质中。故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

②侵染

用被35S和32P标记过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③离心

侵染十分钟后用离心机离心,离心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被甩离细菌表面,位于离心管的上层,而大肠杆菌细胞位于离心管的下层。

④检测

对试管内的物质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

五、实验结果

当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下层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很少有同位素标记,大多数同位素标记位于离心管的上层,即噬菌体蛋白质中。当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同位素标记全部位于下层的大肠杆菌细胞内,而上层的蛋白质部分没用同位素标记。

六、结果分析

以上实验表明,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的主要是DNA,而大多数蛋白质在大肠杆菌的外面。可见,在噬菌体的生活史中,只有DNA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因此,DNA是遗传物质。

2、用实验证明DNA为半保留复制(作业)

一、实验名称

CsCl梯度离心实验

二、实验目的

验证DNA半保留复制假说

三、实验材料

被14N标记的培养基、被15N标记的培养基、大肠杆菌

四、实验步骤

①在15N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则初代大肠杆菌DNA都被15N标记。而后使初代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中分裂1次得到第一代,提取DNA并离心。

②在14N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一代大肠杆菌,使其分裂一次,得到第二代大肠杆菌,提取其DNA并离心。

③在14N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代大肠杆菌,得到第三代大肠杆菌,提取其DNA并离心。

五、实验结果

从第一代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DNA中,均为15N/14N

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中,14N/14N:14N/15N=1:1

第三代大肠杆菌的DNA中,14N/14N:15N/14N=3:1

六、结果分析

4、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要点

①两条反向平行互补的多核核苷酸链彼此以一定空间距离在同一轴上盘旋起来组成

②每条DNA单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装碱基,碱基一方面与脱氧核糖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氢键与与它互补的碱基相联系,宛如一级一级的梯子横档。

②在DNA分子内,碱基A与T互补,C与G互补

④各碱基对上下之间的距离为0.34nm,每个螺旋的距离为3.4nm,也就是说,每个螺旋包含10对碱基。

5、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条件:

①复制所需的DNA双链模板

②DNA复制酶

③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④引物

⑤少量镁离子

⑥适宜的温度

基本过程:半保留复制

①复制开始时,由专职的酶解开DNA双螺旋。当DNA双链分子的一小部分双螺旋解开,成

为两条单链,其他部分为双链时,

②一个DNA聚合酶就同时与两条单链DNA结合,以它们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选择相应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链结合形成氢键。随着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的不断移动,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

③当DNA聚合酶遇到特定的复制终点时,从DNA链上脱落下来,新合成的互补链就与原来的模板单链互相盘旋,恢复双螺旋结构。

6、tRNA的分子结构(三叶草结构)

①5’末端具有G或者C

②3’末端以AGC顺序作结

③有一个富含鸟嘌呤的D环

④有一个反密码子环、

⑤有一个T环

7、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

①首先,以DNA分子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与它互补的mRNA链,这一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转录。

②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tRNA与氨基酸相互识别并结合,运送各种氨基酸的tRNA带着自己所携带的氨基酸,用它们自己的反密码子依次与附着在核糖体上的mRNA相结合,并卸下它们运送的氨基酸。随着mRNA的移动。一条长长的多肽链被释放出来。

③在核糖体上形成的多肽链,经过链的卷曲或折叠,成为具有立体结构、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8、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的转录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由DNA到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由此可见,中心法则阐述的是基因的两个属性:自我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另外,RNA酶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还发现大部分RNA病毒可以直接把RNA复制成RNA。

9、基因的现代概念

①编码一条多肽链的DNA序列

②能上被顺反测验或互补测验所认定。

基因是编码可扩散产物的序列,其产物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RNA(tRNA和rRNA)。可以是连续的序列,也可以是由非编码序列(内含子)间隔开的不连续序列——断裂基因。可以是单拷贝或者多拷贝,还可以是可移动的序列。

10、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理)

当培养基内没有乳糖时,阻遏物接在操纵基因上,关闭了它所控制的操纵子,以阻止RNA 聚合酶的通过,使结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阻止了3种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当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后,细菌开始分解乳糖,分解的产物半乳糖便成为反阻遏的诱导物,把它从操纵基因上拿下来,打开了操纵子的开关,开放了RNA聚合酶的通道,使结构基因活化,于是就开始了3种酶基因的转录与翻译,使3种酶量急剧增加。

10、突变的分子机理

二、

1、中心法则

2、遗传密码

3、转录因子

4、结构基因

5、调节基因

6、转录单位

7、顺式作用元件

8、反式作用因子

第九章(第十章花发育的遗传调控)

1、花发育的概念

2、花发育的主要阶段

3、诱导开花的主要途径

4、光周期诱导开花的机理

5、花发育的遗传调控类型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考试大纲 一、考纲性质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入学考试主干考试科目。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园林植物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对园林植物品质进行改良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及农学、工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报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研究生必考专业课。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 包括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园林植物遗传学》和《园林植物育种学》两门课程内容。 (一)《园林植物遗传学》 绪论: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发展简史,观赏植物遗传学研究现状。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理解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分裂的种类、基本过程和遗传学意义;掌握高等植物染色体周史。 2.分离定律 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实质、验证方法、实现条件及其科学价值;掌握相关基本概念。 3.自由组合定律 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实质、验证方法、实现条件及其科学价值;学会对多基因分离和组合进行分析的方法;理解基因互作的机理。 4.连锁遗传和染色体作图 掌握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连锁和交换的相关概念。学会绘制遗传连锁图的方法。5.数量性状的遗传 理解数量性状的特点和及其遗传机理,理解微效多基因假说,掌握对数量性状

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掌握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 6.细胞质遗传 掌握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的相关概念和遗传规律,了解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利用雄性不育现象制种的原理和方法。 7.遗传物质的改变 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及其遗传学效应;掌握染色体数量的变异的概念、途径、种类和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分子基础和基因突变的进化意义。8.遗传的分子基础 掌握遗传物质的基本特性、基因的现代概念和中心法则。掌握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了解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遗传调控和基因的分子进化原理。 9.群体遗传学基础 掌握理想群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的概念、遗传平衡定律以及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理解栽培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了解群体进化和物种形成的相关理论。 10.花色的遗传 掌握影响花色形成的化学物质、影响花色变异生物学过程、花色遗传调控的机理。 11.彩斑、花叶和嵌和体的遗传 掌握植物体上的彩斑和条纹的种类、规则性彩斑的遗传规律、不规则性彩斑的遗传规律。 11.花朵大小的遗传 理解增加花朵直径的遗传学途径;掌握影响花朵直径变化的微效多基因系统及微效多基因系统的作用机理。 12.花发育和重瓣性的遗传 掌握花发育的遗传调控机理;了解花被发生的过程和进化趋势;掌握重瓣花的起源方式和遗传过程;了解花型的发展和进化趋势。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 B.控制论著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 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B.生物多样性原理 C.物种流动性原理D.景观叠加原理 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 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B.可及度 C.Simpson多样性指数 D.相对分块数 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 A.时间系列 B.空间系列 C.平面系列 D.立体系列 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 A.走廊宽度 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 D.网格大小 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A.太阳辐射B.降水 C.风 D.海拔高度 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 A.地被植物B.苔藓植物 C.草坪植物 D.藤本植物 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 A.斑块生产力 B.斑块起源 C.斑块周转率D.斑块密度 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 A.降水因素 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 D.人口因素 13.植物的运动地靠来实现的。 A.散布 B.迁移 C.巢区活动 D.群落活动 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A.化学力B.生物力 C.天然力 D.地动力 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A.恢复 B.破坏 C.上升 D.下降 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 A.系统性 B.统一性 C.同质性D.异质性 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等各种属性。 A.地理纬度 B.海拔高度C.植被 D.动物分布 18.城市景观是什么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 A.人为干扰 B.自然干扰 C.物质生产最高 D.系统最为稳定 19.水土流失属于下列哪种景观流。 A.物种流B.物质流 C.信息流 D.能量流 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A.黄土地貌 B.河谷地貌C.山地地貌 D.冰川地貌 21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起源于 A.德国 B.英国 C.荷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2.景观是处于的一级生物组织层次。 A.生物圈之下,区域之上 B.群落之下,个体之上C.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D.种群之上,群落之下 23.1982年,的成立,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风景园林学会 B.生态学会C.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D.国际生物圈组织 24.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视觉表现就是 A.颗粒的粗糙程度 B.颗粒的形态 C.颗粒的边缘 D.颗粒的色彩 25.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个关系表达式,表示物种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 A.S=cA z B.K=E/r C.I ij=Pij/d2 D.RDI=Rn/r.L 26.水的下渗主要取决于不同地方的 A.植被类型 B.毛细管孔隙的大小 C.土壤孔隙的大小 D.降雨量大小 27关于巢区和领域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巢区大于领域 B.巢区小于领域 C.巢区就是领域 D.巢区就是巢区,领域就是领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全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是沟通生物体上下代之间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 RNA:核糖核酸,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由至少几十个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 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或称饰变。 分离现象:F1的红花植株自花授粉,所得的种子和由这些种子长成的植株叫作子二代(F2)。F2中除红花植株外,又出现了白花植株,这种白花植株和亲代的白花植株是一样的。在F2中,隐性的白花性状又出现了,这种现象叫作分离。 纯合子(纯合体):等位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成对的基因都是一样的。 测交:杂交产生的F1个体与其纯合隐性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表现型(表型):遗传基础得到必需的环境条件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出的性状。它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具体表现。) 基因型:通常把生物体内具有发育成性状潜在能力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遗传基础,为便于分析,一般称为遗传型或基因型。(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生物体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发育成特殊性状的潜在能力。) 基因型频率: 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功能的特定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 超显性:在超显性的情况下,杂种的表现型并不是介乎两亲本之间,而是超过任何一个亲本。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共显性(并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叫做并显性遗传。杂种优势:在超显性的情况下,杂种的表现型并不是介乎两亲本之间,而是超过任何一个亲本。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定义为复等位基因。 连锁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一般细胞中有几对染色体就有几个连锁群。 染色体图:依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绘制出来的简单线性示意图称为染色体图,又称基因连锁图或遗传图,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距离的数量单位称为图距。交换值去掉百分数的数值定义为一个图距单位。 数量性状:是植物遗传性状的连续变异,在性状的表现程度上有一系列的中间过渡类型,不易区别分明,这类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断裂基因: 移动基因: 结构基因: 基因组: 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试题B

概念 1杂种优势育种: 利用植物的杂种优势,选育适合的杂交亲本,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种技术,选育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品种的过程,简称优势育种。 2一般配合力: 又称普通配合力,指一个自交系在所有杂交组合中杂种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常用离均差表示。 3化学诱变育种: 利用化学物质诱发植物发生遗传突变,并将其优良的变异材料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4半致死剂量(LD50): 使被照射材料成活率为对照50%的辐射剂量。 5品种登录:发表育种成果 品种审定:鉴定新品种的各种性状 品种保护:保护育种者的权益 简答 一、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不同:1 .遗传理论上 常规杂交:利用加性效应+部分上位效应 优势育种:利用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 2 .育种程序上 常规杂交:先杂后纯(杂交--自交分离选择) 优势育种:先纯后杂(自交系--杂交种品种) 3 .种子生产上 常规杂交:简单,直接在生产田、种子田收种 优势育种: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生产用种地 二、如何对多倍体材料进行鉴定和选择? 鉴定多倍体的方法有: 形态比较气孔鉴定花粉鉴定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染色体计数法 ①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的比较 多倍体通常具有根茎粗壮、叶片肥厚、色绿、锯齿明显、长宽比变小、叶柄变宽、花器、果实、种子变大等形态特征;四倍体往往表现出生长迟缓、植株变矮、节间缩短、分枝能力减弱、生育期延迟等生长特性。 ②气孔大小、密度及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 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气孔体积增大、数目减少、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增多等特点。 ③花粉粒的形态、大小及萌发孔数目的多少 多倍体多表现为花粉粒大,萌发孔数目多,花粉粒形状变化明显。④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采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 ⑤染色体计数法 三.影响辐射敏感性的因素 1 )遗传因素:不同的科、属、种及品种,敏感性有差异。 2 )器官或组织的差异:分化程度越低,对辐射越敏感 3 )发育阶段及生理状况的差异 4 )外界环境条件氧气:有氧> 无氧; (其它因子)温度:温度降低,敏感性减弱 含水量:含水量越低,敏感性越高 培养基的成分:缺素比正常敏感 四、诱变材料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1 .选用综合性状优良、个别性状需改良的品种或类型 2 .选择基因型杂合度高的材料 3 .尽可能选用单细胞或单倍体的植物材料。 4 .处理材料的类型应多样化 5. 诱变材料再处理变异率高,优良突变产生也较多 论述: 生产F1杂种的方法有哪些?F1代杂种种子生产过程中,有 哪些注意事项? 方法: 1、天然杂交制种 2、人工去雄制种 3、化学去雄制种 4、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 5、利用单性株制种 6、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7、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 注意事项: ①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条件良好的地 方,制种区与亲本区要进行安全隔离。 ②在制种区内,父母本分行相间种植,在保证有足够父本 花粉提供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母本行数,必须保证父母 本花期相遇。 ③制种区要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措施 ④对父母本要认真去杂去劣,严格套袋去雄。 ⑤采用相应的去雄方法,做到去雄及时、干净,授粉良好。 ⑥可适当采用自交系内姊妹株间杂交以增强其活力。 ⑦对不饱满的果实或种子要及时去掉,种子成熟后要及时 采收。 ⑧严格防止病虫害及其他生活无危害的发生。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

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第一章绪论 1、园林的定义 2、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 3、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 4、“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含义 天人合一有三层含义:一、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三、“天人感应”说。 5、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6、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7、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8、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自的定义) 9、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话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 10、意境的三种表述方式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形式:囿和台、园圃 囿是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是园林的起源形式之一。 2、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一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 3、社木、弛道 4、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两处“贵族园林” 5、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 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 6、秦代宫苑——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7、上林苑中以植物命名的宫观建筑物 8、上林苑的特点:①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②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③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 9、建章宫的布局及一池三山、图 一池三山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居所。 10、兔园 11、南越王御苑石渠及水池的布局 12、宫、苑的定义 13、东汉西园 14、袁广汉园梁冀的园圃和菟园 15、生成期园林的特点 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1、“魏晋风流”。 2、《南方草木状》 3、邺城铜雀园、华林园(华林苑)、仙都苑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专业用) 园艺园林学院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植物(园林植物、蔬菜和园林观赏植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及品种的概念及其特性;育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要求学生对园林植物育种学的性质、范围和基本任务的相关概况有一个基本认识。 课时安排:3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园林植物范围 园林植物包括蔬菜、园林植物和观赏植物,有时也将茶叶、经济植物和芳香植物等列入其中。 二.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义认为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植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自然选择的进化。 三.品种概念及其特性 1.品种(cultivar,简作cv.)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物学特性符合生产的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主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2.品种:都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和时间性等特性。

品种特异性:品种特异性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辩认的标志性状。 品种一致性:品种一致性是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除可以预见的变异外,经过繁殖,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一致。 品种稳定性:品种稳定性是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品种地区性:品种的地区性是指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 品种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一定时期内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 3.园林植物良种的作用 园林植物良种是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在下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改进产品品质 C.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D.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节约能源 F.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G.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四.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 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园林植物育种学从园林植物、蔬菜及园林观赏植物等园林植物的育种特性的角度阐述园林植物、蔬菜及园林观赏植物的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的原理与方法、诱变育种的理论与应用、良种繁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现代园林植物育种已不仅限于单纯利用自然界现有变异选育优良品种,而且还将根据需要,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优势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练习试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词2.5分,共25分) 1.缺体 2.基因 3.中心法则 4.细胞质遗传 5.驯化 6.选择育种 7.杂交育种 8.外照射 9.分子育种 10.生物学混杂 答: 1.缺体——比正常的二倍体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物种; 2.基因——DNA分子上能够被转录为RNA或翻译成多肽连的特定区段。 3.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D--->DNA 的复制过程,叫中心法则 4.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 5.驯化——只有采取人工措施改变引种植物的遗传特性,才能使它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情况下的引种,称为驯化。 6.选择育种——是指从自然界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以改进园林植物群体的遗传组成或从中选出营养系品种。 7.杂交育种——对杂交所获得的杂种进行培育选择以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就叫做杂交育种。 8.外照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的某一辐射源。 9.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

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 10.生物学混杂——是指由于品种间或种间一定程度的天然杂交造成了一种品种(种)的遗传组成内混入了另一些品种(种)的遗传物质,使原品种(种)不能表现固有种性。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长臂、短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和 ___________。 2、一个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_____个卵细胞,一个花 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___________个花粉粒。 3、某DNA分子上有这样一段信息,5`—ACGATT—3`,以此为模板 转录的mRNA为__________。 4、同源多倍体是否可以正常繁殖后代,______________。 5、考虑到细胞质遗传时,F1代一般只表现______________本的性状。 6、花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的环境下有利于长期 储藏。 7、以_________组织进行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答: 1.着丝点 2.一,四 3.3`—TGCTAA—5` 4.否 5.母 6.低温、干燥、黑暗 7.花药或花粉粒 三、简答题:(45分) 1、试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如何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10 分) 2、基因突变有何特点?(5分) 3、什么是哈迪——魏伯格定律?影响基因平衡的因素有哪些?(10 分) 4、引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0分)

2012园林设计总复习

园林设计 一、识记题: 1、中国园林创作中的“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等手法,与西方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正好相反的两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2、中国园林界第一名著是<<园冶>>,著作者是明末造园家计成。 3、美国第一位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是建设城市公园和提倡自然保护的创始人。 4、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美国第一个城市大型综合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5、以生态学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将是园林发展的趋势。 6、园林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 其中,园林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7、“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8、园林形式的确定:(1)根据园林的性质(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3)意思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9、园林构成五大要素:(1)地形(2)植物(3)建筑(4)广场与道路(5)园林小品 10、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古希腊。 11、园林的形式分为三类:整形式,自然式,混合式。 烈士公园是典型的混合式园林。 12、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设计的凡尔赛宫是规则式园林的代表。 13、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作。 14、园林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 在园林设计中,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法是轴线法。 15、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园设计的典范。组成中国园林的骨架是山水。 16、中国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型:帝王宫苑,私家宅院,寺庙园林,风景名胜区。 17、借景,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颐和园借景西边的玉泉山玉泉塔是属于远借。 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属于借景中的应时而借 18、苏州留园入口的处理是属于空间对比。 杭州西湖堤岛三潭映月是属于虚实对比。 宽可走马,密不容针是讲究疏密对比的手法。 主景与配景本身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次对比。 19、在正常平视情况下,当垂直视域为30时,其合适视距为:D=3.7(H—h); 20、当水平视角约为45°时,其合适视距为:D=1.2W 21、一般情况,广场的尺度为园林建筑或园林雕塑的2~3倍。 22、颐和园是主景突出式自然山水园 圆明园是集锦式自然山水园 避暑山庄是风景式自然山水园 23、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水之三远:旷远,幽远,迷远。 24、一般主路宽5~7m,二级路2.5~~3.5m,小路约0.9~~1.2m,汀步,山道0.6~~0.8m。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教案 适用园林、药用植物高职班 学校:楚雄农校 任课教师:罗春梅 二OO六年八月二十日

第一篇园林植物遗传学 第1章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计划学时:2学时属累计学时:1-2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关系,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重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难点: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 教学过程:[A]组织教学 [B]讲授新课 第一节遗传、变异和环境 一、遗传学的概念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即是一门研究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和继承的科学。 如:为什么出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现象,这些都属于遗传学解决的问题。 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关系 (一)遗传 1、概念:指亲代的性状又在子代出现的现象。 2、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从亲代传递给了子代,使得子代按照遗传物质的规定,发育成了与亲代相似的各种性状。 3、遗传物质:指生物体的细胞内部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能自我复制。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脱氧核糖核酸)就是遗传物质。少数病毒不含DNA,其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 4、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它是DNA分子链中各个微小的区段。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某个或某些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变异 1、概念: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或同一亲本的子代个体之间,有些性状彼此不同的现象。 2、变异的类型

生物的变异是很复杂的,在农业生产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田间选择穗大粒多的变异植株为亲本,把它们的种子种下去后,在子代中有的保持了亲代穗大粒多的性状,有的却不能。这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我们把能遗传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的称为不遗传的变异。 (1)不遗传的变异 指生物性状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子代。 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环境条件而引起,即环境条件仅能使生物的某些外部性状发生变异,而遗传物质并未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 指能够遗传的变异。 原因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故所产生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3)两种变异的区分及其重要性 两种变异主要根据其变异性状能否遗传来进行区分,这两种变异有时容易分清楚,而有时不易分清。例如:象植物的花冠颜色、形状及籽粒颜色、穗色、芒的长短、茸毛的有无等这些性状,往往受环境影响较小,若发生变异,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如:长芒小麦后代中产生无芒的变异,红粒高粱后代中出现白粒变异单株等。类似这样的性状变异,一般是能够遗传的。 而有些性状如穗子大小、植株高矮、叶色的深浅等,往往受环境条件影响大,类似这里边些性状发生就异,可能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造成,也可能是由于地力肥瘦不同造成,或者是由于两种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育种工作来讲,能够遗传的就异是遗传育种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只有从可遗传的变异中才能选育出新品种。 三、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两者是生命运动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正是由于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生物界生生不息、世代留传和更新发展,不断进化。 遗传使生物性状得到相对稳定,但这种不变是相对的,通过变异使得这种稳定性遭到破坏,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差异,产生新的性状,使生物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考试复习题[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诱变育种 2.交换 3.种质资源 4.分子育种 5.品种保护 6.雄性不育 7.远缘杂交8.芽变 9.单倍体育种 10.杂交育种 11.多亲杂交 12.回交1 3.体细胞杂交1 4.实生选种1 5.选择育种 二、单项选择题 1.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 A. 1N---减数分裂---2N----受精---1N B. 2N---减数分裂---1N----受精--2N C. 1N---有丝分裂---2N----受精---1N D. 2N---有丝分裂---1N----受精---2N 2.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3.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 A. 姐妹染色单体 B. 同源染色体 C. 等位基因 D. 双价染色体 4.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几次:() A.1 B.2 C.3 D.4 5. 对于南树北移,一下做法正确的是:() A. 适当提早播种 B. 适当延期播种 C. 适当疏植 D. 补光延长日照 6. 对于优势育种的表述,以下错误的是:() A. 需要选择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B. 先使亲本自交纯化,用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F1 C. F1用于生产 D. F1用于留种 7.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叫做()。 A. 引种 B. 育种 C. 选种 D.留种 8. 所有育种途径和良种繁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 A. 引种 B. 诱变 C. 选择 D.杂交 9. 下列属于近缘杂交的是:() A. 种间 B. 属间 C. 品种间 D.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不同生态类型间 10. 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植物:() A. 银杏 B. 水杉 C. 珙桐 D.鸡蛋花 11.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 梅花 B. 牡丹 C. 芍药 D.水仙 12. 选择在育种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独立的育种手段 B.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C.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 D.物种进化 13.辐射育种时,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 A.很少产生嵌合体 B.便于运输和贮藏 C.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 D.可诱发孤雌生殖 14.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 A.可让其自交 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 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 D.不利用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风景园林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 2、风景园林工程: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具有风景园林特色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论述题 1、在风景园林工程的工程设计阶段,总平面图设计的图纸类型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1)设计说明;(2)总平面图、索引图、平面定位图、分区布局图;(3)竖向设计图、绿化种植图、照明设计图、给排水设计图、室外设施布置图等。 2、在风景园林工程的工程设计阶段,局部详图设计的图纸类型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土方工程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工程:对组成园林的如地形、山石、水体、道路、植物和建筑按照一定原理、方法和功能 要求进行加工的过程。 2、园林用地地竖向设计: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可创造高地变化和协调 统一的设计。 3、土方工程:在建筑区域与地形改造和整理相关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4、土壤的容量: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的土壤重量,重量为kg/m3 5、土壤的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6、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面积增加的性质。 7、平整标高:居于某一水准面之上儿表面崎岖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使其表面成为水平的,平整 后的这块地的高度。 8、零点线:所谓零点就是既不挖土也不填土的点,将零点互相链接起来的线就是零点线。 二、简答 1、土壤工程性质对土方工程的影响? 土壤容量越大挖掘越难,土方过程的边坡坡度受安息角的影响,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过于坚实,不宜挖掘;含水量大土壤泥泞,不利施工。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1)地形设计(2)确定园内建筑与园林小品的高程(3)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4)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5)拟定场地排水方案(6)安排场地土方工程(7)管道综合 3、风景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高堆山,就低凿水。 4、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工作程序:(1)将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划分若干方格而成的网, 其边线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对应,方格边长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2)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3)依设计意图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4)比较原地形标高和设计,求得施工标高;(5)计算零点位置;(6)土方计算。 第二章给排水工程 一、名词解释 1、用水量标准: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生活水平和习惯,气候以及生产方式等不同方式制 定的各个用水点所需用水量。 2、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 3、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简答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 2如何实现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突破? 3园林植物育种学与遗传学、栽培学有何关系? 4怎样看待传统的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 5与其它植物相比,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有何特点? 6简述园林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7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8试分析目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趋向。 9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0简述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11种质资源考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如何建立园林植物的核心种质? 13试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与各自的特点。 14如何理解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15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择效果? 16简述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7试述实生选种的一般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作用与要求。18单株选择法与混合选择法各有何优缺点? 19如何加速实生选种的进程?

20芽变有何特点? 21简述嵌合体的形成过程与分离纯化的方法。 22芽变选种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3如何区分引种中出现的饰变与形变? 24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引种成功? 25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26试述引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7引种驯化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28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应分别采取何种栽培措施? 29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0杂交育种中如何选择和选配亲本? 31如何解决杂交中自然花期不遇的问题? 32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园林植物杂种后代的选择有何不同?33远缘杂交有何意义? 34与近缘杂交相比,远缘杂交有何特点? 35试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36如何克服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和难稔性? 37简述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38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园林植物造景试题

名词解释 1.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长带状花卉应用形式。 2.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 3.基础种植: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栽植。4.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 5.室内植物造景: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 6.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 7.植物配置:主要是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或者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额搭配位置等。8.岩石园:是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 9.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10.攀缘植物:通俗地说,就是能抓着东西爬的植物。 11.寄生关系::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12.生理关系: 13.绞杀植物:指一种植物以附生来开始它的生活,然后长出根送进土壤里,变成独立生活的植物,并杀死原来借以支持它的植物,是一类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植物。14.附生关系:常以他种植物为栖息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它们死亡之部分上取得养分。 15.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16、模纹花坛: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廉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图案或装饰纹样,包括毛毡花坛,浮雕花坛,彩结花坛等。 17、毛毡花坛:图案表面十分平平整,好像华丽地毯。 18、对应式花境:通常以道路的中心线为轴心,形成左右对称形式的花境,常见的道路的两 侧或建筑物周围。 19、单面观花境:是指供观赏者从一(单)面欣赏的花境。 20、花丛: 21、花坪:是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 22、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座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成为花台。 23、花带:花卉呈带状种植的地段。 24、造景花坛:突出节日气氛,园林中临时造景。 25、双面观花境:是指可供两面或多面观赏的花境。 26、它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想体外分泌代谢过程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名词解释 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 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和自带不同个体间性状的相异性 2、简述遗传学的发展 3、园林植物育种在园林生产中的作用 4、目前国内外园林育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一章园林植物的细胞学基础 1、名词解释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如:细菌、蓝藻等。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染色单体:由超螺线体折叠和螺旋化形成的染色质的四级结构,长度约为2~10微米,它是超螺线体压缩约5倍的结果。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是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的,两个染色单体在对应的空间位置上以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着丝点: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减数分裂: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联会:减数分裂前期Ⅰ偶线期来自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侧向靠紧,像拉链似的并排配对现象。 受精: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双受精: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植物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重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细胞核的构造如何? 线粒体;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微体;液泡;细胞骨架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简答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 2如何实现我国园林植物育种的突破 3园林植物育种学与遗传学、栽培学有何关系 4怎样看待传统的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 5与其它植物相比,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有何特点 6简述园林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7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8试分析目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趋向。 9种质资源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0简述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11种质资源考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如何建立园林植物的核心种质 13试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与各自的特点。 14如何理解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15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择效果 16简述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7试述实生选种的一般程序以及各个程序的作用与要求。18单株选择法与混合选择法各有何优缺点 19如何加速实生选种的进程 20芽变有何特点 21简述嵌合体的形成过程与分离纯化的方法。 22芽变选种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3如何区分引种中出现的饰变与形变 24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引种成功 25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26试述引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7引种驯化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28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应分别采取何种栽培措施 29杂交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0杂交育种中如何选择和选配亲本 31如何解决杂交中自然花期不遇的问题 32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园林植物杂种后代的选择有何不同33远缘杂交有何意义 34与近缘杂交相比,远缘杂交有何特点 35试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36如何克服远缘杂种的不育性和难稔性 37简述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38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39比较杂交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点。

景观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判断正误题,共30分(每题1分,共30题) 1.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 2.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原地形由平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 ) 3.在山脊的顶部可顺等高线布置建筑、停车场。( ) 4.下列坡度表示方法是不正确的:( ) 5.对于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公园来说,下面等高线画法都是正确的。 6.大规模散步的停车场、建筑和娱乐设施最值和安置在平坦地形上。() 7. 丹.凯利是“哈佛三杰”中的成员之一,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领军人物。在作品的米勒花园中,他将建筑周边的花园作为建筑的补充,规则式种植也采用了建筑设计的方法。( )

8.在风水上,河流的凸岸被称为“油位”。而凹岸被称作“反弓水”,在较小的河流转弯处,这里通常做为城市、建筑选址或者造公园和湿地,而码头最佳的选址应该是凸岸。( ) 9.孤植又叫单植,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常种植于出入口;大片草坪、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 10.下面2张图中的等高线标注都是正确的:

11.下图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

12.古人绘画中两株树为通像,但又有顾盼、俯仰、向背、去就、争让等动势对比,因此既有对比又有调和。( ) 13.树群的栽植地标高,最好比外围的草地或道路低出一些,最好能形成四面倾斜的凹地,以利排水。同时在构图上也显得突山一些。( ) 14.城市公园绿地设计中可以增加许多商店、咖啡馆、游戏厅等服务设施。( ) 15.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在距离建筑3米左右的距离种植大乔木。( ) 16.园林中建筑通常使用伸出的建筑柱廊、平台等,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以便达到建筑和室外环境的相互交融。( ) 17.芥子园画谱中说:“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搭巧妙,在此转关”。其基本关键,乃在调和中要求对比和差异,差异太大时又要求调和。所以株数愈少,柄种愈不能多用,株数慢侵增多时,树种可以慢慢增多。( ) 18.为完成一系列设计目的,而在园址上进行地形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1)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2)地形改造后的园址应适应这些因素如: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娱乐场所等等; (3)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悦人眼目的地平面。( ) 19.0%~1%(过于平坦):这种比例的斜坡总的说来排水性差。除了适宜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几乎不适宜作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 功能的开发。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是一片保护区,在这些区域偶尔出现的积水,不会带来任何副作用。( ) 20.作为人行道来说,15%的坡度为最大极限坡度。( ) 21.在建筑庭院设计中,各设计要素沿空间周边布局,可以使空间显得过大,通常是不合适的做法:而在空间中心安置实体,会使空间显得紧凑一些,通常是合理的。( ) 22.静态的水面在城市中多用于独处思考,安静的场所。图书馆、美术馆、会议室附近。比较大的水面分布在公园、郊区,供假目的 人们游玩。( ) ’ 23.喷泉通常成为集合式庭院中的重要景物,,宜以几何式水池配置。在自然式的水池中,有很多大型喷泉存在,有的以涌泉的形式出 现。( ) 24.台阶可以在道路尽头充当焦点物,或醒目的物体。台阶的这一功能能够提供目标的引导和引人注目。如果我们再与植物平¨墒体配 合起来设计,台阶的这一功能就能进一步得到强化。( ) ‘ 25.在无限制的空间如广场中,台阶能够创造出图案,犹如曲折的等高线。这些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生动明快。( ) 26.在城市道路绿地是设计中,种植设计通常以自然是布局为主。( ) 27.建筑于环境的渗透的方法中,除了大面积开窗以外,通常建筑伸出柱廊、平台等,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 ) 28.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厅、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 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 ) 29.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