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知识要点

材料力学 知识要点
材料力学 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强度:构件抵抗破环的能力

1.构件应满足的三个要求:刚度: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的能力

连续性假设:固体物质不留空隙的空满固体所占的空间2.变形固体的三个基本假设均匀性假设:固体内各处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各向同性假设:在任一方向,固体的力学性能都相同

注:各向同性材料:金属等各向异性材料:木材,胶合材料,复合材料

3,两个限制条件:线弹性:材料变形处于线弹性阶段。?

小变形:变形及变形引起的位移,都远小于物体的最小尺寸

4,原始尺寸原理:小变形条件下,常用变形前构件的尺寸代替变形后的构件尺寸来计算,即不考虑变形带来的影响。(一处例外:压杆稳定)

5,圣维南原理:如用与外力系静力等效的合力来代替原力系,则除在原力系作用区域内有明显,差别外,在离外力作用区域略远处,这种代替带来的误差很小,可以不计。

6,材力中的力:

表面力集中力分布载荷

作用方式:体积力

外力

按种类分

内力: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因反抗或阻止变形而产生于物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按作用方式分静载荷

交变载荷

动载荷

冲击载荷

1,截(取):用假象面把构件分成两部分

7,研究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2,代(替):用内力代替截去的部分的作用

3,平(衡方程):列静力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内力

8,应力-----内力的集度(任一应力应指明两个要素:哪一点,哪个方向上)

(1)平均应力

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定义式:

A

F p m =

( 注意:m p 是一个矢量,有方向)

(2) 应力

定义:平均应力的极限 定义式:dA dF

m p =

)0dA (→

单位:MPa ,

矢量性:是矢量,有大小,方向。

正应力:

定义: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分量(F ?垂直于截面的分量N F ?在截面上的应力) 定义式: )0(→=dA dA

dF N

σ

切应力:

定义:应力平行于截面的分量(F ?平行于截面的分量S F ?在截面上的应力) 定义式: ()0d →=dA A

dFs τ

9,变形与应变

变形: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尺寸、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相对线位移或两正交线段的相对角位移)

应变:变形的量度,量纲为1。

尺寸变化:线应变---ε(某一点沿某一方向的线度变化) ()0→=

dx dx

dS ε

形状改变:切应变---γ (原正交线段变形后的角度改变) ()

O ML O MN N M L →→'''∠-=??

?

??,2πγ (注意:结果为弧度制 ) 10,杆件变形:

(四种)基本变形:拉伸与压缩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组合变形:同时发生几种基本变形的变形

10,材料力学的特点,

任务: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为设计安全经济的构件提供理论基础与

计算方法;

基本手段:实验

理论分析

二、重要计算:

1,应力应变公式

第二章 拉伸与压缩

一、基本概念

1,轴向拉伸(压缩)

构件: 等截面直杆

轴向拉压 外力: 外力合力作用与杆件周线上 变形:纵向应变---l

l ?=ε: 杆件沿轴线伸长或缩短。

横向变形----b

b '

?=

ε: 杆件截面的变大或缩小(b---边长半径等线度量)

平面假设:原来的横截面变形后,仍然为平面且仍然垂直于轴线,

2,轴力

定义:与杆件轴线重合的内力的合力

轴力N F 正负规定:拉正压负(在计算结果中注明是拉里还是压力)(正应力规定亦然) 分布规律:等截面直杆上,正应力在整个截面上均匀分布 轴力图:反映各横截面处轴力沿杆件轴线方向变化规律

截面上的应力: 横截面:A

F N

=

σ 斜截面:ασσα2

cos =

o 0max ==αα

ασ

τα2sin 2

=

( 2

045max

σ

ττ

=

=, )

(3),图片:低碳钢拉伸压缩力学性质:

普通弹性材料(例如低碳钢)在拉伸实验中会经历4个阶段:弹性形变、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屈服阶段。

弹性形变:即材料所受拉力在弹性极限之内,拉力与材料伸长成正比(胡克定律)。当外力撤去之后,材料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屈服阶段:在外部拉力超过弹性极限之后,材料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而“屈服”,即在此情况下外力无显著变化材料依然会伸长。当外力撤去后,材料无法回到原来的长度。 强化阶段:材料在内部晶体重新排列后重新获得抵抗拉伸的能力,但此时的形变为塑性形变,外力撤去后无法回到原来的长度。

破坏阶段:材料在过度受力后开始在薄弱部位出现颈缩现象,抵抗拉伸能力急剧下降,直至断裂。

钢材在常温或在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能显著提高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称为冷作硬化。 (把钢材加热后控制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加工的工艺称为热轧。而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包括常温下进行扎制加工的工艺称为冷轧。 钢材热轧具有良好的塑性,容易成型,成型后钢材没有内应力,便于下面工序加工。。 钢材冷轧具有冷加工硬化的特性。由于冷轧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很多直接使用的钢材都使用冷轧钢材。 )

低碳钢压缩:

认为低碳钢的抗拉性能与抗压性能是相同的。屈服阶段以后,试件会越压越扁,先是压成鼓形,最后变成饼状,故得不到压缩时的抗压强度

两个塑性指标 伸长率 : %100l

l 1l ?-=

δ 断面收缩率:%100A

1A A ?-=

?

塑性材料: %5>δ , 如钢材、铜、铝等 脆性材料: %5<δ , 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

弹性模量: ε

σ=

E

(4),几个相关概念:

2.0σ :工程上规定,无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将产生0.2% 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

为屈服指标,称为名义屈服极限,记作 2.0σ 。

卸载定律:当试样加载到屈服极限后逐渐卸除拉力,则在卸载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按直线规 律变化。

冷作硬化:加载到弹塑性变形?后卸载后,短期内再次加载时,材料出现的比例极限提高,

而塑性变形、伸长率减小的现象。

(5)拉压超静定问题:未知数>可用静力平衡方程数(无法用静力平衡方程求解的问题) 求解步骤:1,判断种类,未知数个数,平衡方程数目; 2,列出可用的静力平衡方程:

3.列出变形协调方程: (以切线代替弧线)

4.列出物理方程: 胡可定律

装配应力/温度应力: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加工误差/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6),能量关系

定义:弹性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应变能:

计算公式:

应变能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

能量方法: 卡氏定理

(7),应力集中:

定义:因构件外形突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σ

σ=

max

k σ ---平均应力 应力集中系数: 变化规律:尺寸变化越急剧,越尖锐,开孔越小,应力集中就越严重.

不同材料对应力集中的反应: 塑性材料:有屈服,使得各处应力在发生屈服后趋于一致 脆性材料:没有屈服,应力集中处应力一直最大,直至破环

二,重要计算

强度条件:

许用应力: 塑性材料: []n s

σ=σ 脆性材料: []n

b

σ=σ

拉压胡克定律 ε=σE EA

l F l N =

?

( EA-------杆件抗拉\压刚度 条件: 比例极限内 )

第三章 剪切 挤压

一,基本概念:

1, 剪切特点: 受力特点: 构件某一截面两侧, 有等大, 反向, 且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外力作用 变形特点: 构件沿两平行力的剪切面发生相对转动

2, 内力 应力

剪力: 剪切面上的内力,与剪切面平行. (平均)切应力: A

F s

=

τ (认为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 切应力互等定律: 在构件内部的单元体上, 切应力成对出现,大小相等,

3, 剪切胡克定律 三个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

剪切胡克定律: γ=τG G---切变模量, 切应力在剪切比例极限以内. 材料三个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 )

1(2E

G μ+= (三者不独立)

4, 剪切能量:

剪切应变能:

5, 挤压

挤压:构件局部面积承受压力作用. 平均挤压应力: bs

bs A F

=

σ (假设挤压应力在有效面积上均匀分布) bs A 平面接触: S A bs =

柱面接触: h A bs ?Φ=

纯剪切:

二,重要计算:

1, 剪切强度条件: []τ≤=

τA F s

2, 挤压强度条件: []bs bs

bs A F

σ≤=σ

3, 薄壁圆筒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δ

π=

τ2e

r 2M 其中: r----圆管平均半径 δ----壁厚 e M ----外力偶矩

第四章 扭转

一,基本概念

1,扭转

构件特征:等截面直杆

受力特征:两个不同的截面上有一对等大,反向的扭矩

扭转 平面假设:等直圆轴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然为平面,而且大小,形状 不变,半径仍为直线,相邻两横截面间距也不发生变化 变形特征:杆件各横截面发生绕杆轴的相对转动

2,扭矩 扭矩图

扭矩 定义:矢量方向沿轴线的内力偶矩 正负规定:外正内负 扭矩图:

3,切应力分布规律:

圆轴扭转切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方向与该点的半径方向垂直 公式: p

I T ρ

=

τρ

4,圆轴扭转变形: dx G Ip T

l ?=??

二,重要计算

1,圆轴最大切应力: p

I T ρ

=

τρ p I 极惯性矩

p

W T

=

τ p w 截面抗扭系数

2,扭转角

相距l 的两截面间的相对扭转角: p

GI Tl

=

? (计算结果为弧度制) 单位长度扭转角:π

?

?=?0

180Ip G T ' (单位: m 0 ) 3,圆轴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

44

132D Ip α-?π= D

d =α --- 内外半径比 ()

43

116

D W α-?π=

第五章 弯曲内力

基本概念:

2,平面弯曲(对称弯曲?)

简支梁 构件:梁----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 悬臂梁 外伸梁

受力特点:外力偶矩M ,剪力FS 的作用面与梁的形心主惯性平面重合 变形特征:弯曲后,杆件轴线变成在外力作用面内的光滑、平坦曲线

分类: 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的总用 ( o ≠σ ,o =τ ) 横力弯曲:梁的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 o ≠σ ,o ≠τ)

3,弯曲内力:表格形式

4,叠加原理:小变形时,()x Fs ()x M 与外载荷成线性齐次关系,可以叠加。但强度计算一般不叠加,因为他可能造成极值的湮没。一般叠加多用于刚度计算,图乘法中。

二,重要计算

1,)x (q 、F(x) 、M(x) 、之间的关系 (1),微分关系: (2),积分关系:

集中力作用处: 集中力偶作用处:

2,M (x ),F (x )的计算: (1), 一般弯矩的计算: Ⅰ, ?

-=

b

a

dx )x b )(x (q M

Ⅱ,q(x) 积分两次,并结合边界条件:

)x (q dx )

X (M d 2

2= (2)分布载荷按三角形分布时力矩的计算: x 3

)2(1x )x (q 21)x (M ??±

=

其他计算技巧;

第六章 弯曲应力

一,基本概念:

1,中性层,中性轴:

中性层:梁弯曲变形时,其内部存在的一长度不变的纤维层,称为中性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故应力为零,是梁的拉压分界面)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2,纯弯曲的变形假设:(1),平面假设:横截面积变形后仍为平面。 (2),纵向线段间没有正应力。

Z

I E M 1?=ρ

图:X,Y ,Z 的分布

3,纯弯曲

(1)几何关系: 纵向线段的应变与其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 ρ

=

εy

y----该点到中性层的距离 ρ------ (2)物理关系:任一纵向线段的正应力与其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 ρ

=ε=σy E E (3)静力关系:

0dA F A

N =?σ=?

?

?σ?=

=A

Z dA y M M

(4)正应力的计算: Z

I y

M ?=

σ Z I -----惯性矩,y----该点到中性层的距离 条件:Ⅰ,弯曲平面假设, Ⅱ,各层之间无挤压, Ⅲ,线弹性,

Ⅳ,拉压弹性模量一致; Ⅴ,纯弯曲, Ⅵ,

5h

l

> ,l----梁的跨度。 4,(横力弯曲)弯曲切应力 假设:(1),切应力方向都平行于剪力Fs , (2,),τ沿宽度方向均匀分部。 计算公式:

b

I S F Z *z

s ??=

τ

5,等强度梁:

6,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1),合理布置载荷,降低 max M ; (2),优化截面形状,适当增大W 。

二,重要计算:

1,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max max

max W

M

σ≤=

σ (c t E E =,拉压一致)

2,几种常见截面的最大切应力:

(1),矩形(高的中点处):A

F 23s

max ?=

τ 切应力沿着高度成抛物线变化。 (2),圆形(垂直于Fs 的直径上):A

F 34s

max ?=

τ (3),工字梁:腹板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剪力,而腹板上的切应力近乎均匀分布,

bh

F s

max ≈

τ ( 翼缘上的切应力近似为0 )

3,常见几何图形的截面性质:

相关的几个公式: z y p I I I +=

第七章 弯曲变形

一,基本概念: 1,

挠曲线:弯曲变形后梁的轴线,称为挠曲线。

挠度:梁的轴线上某点在弯曲平面上发生的线位移,即为w 、y 。

挠曲线方程:w= f (x).

截面转角:弯曲后梁的横截面相对于原来位置转过的角度,记为θ。 正负规定:

2,平面弯曲的变形:小变形情况下,梁的任意两截面绕各自的中性轴做相对转动,梁的轴线变为平面曲线,变形程度一挠曲线的曲率来亮度。 纯弯曲时:

EI

M 1=ρ 横力弯曲时:

()()EI

x M x 1=ρ 3,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欧拉--伯努利方程)

()EI

x M dx w d 22= (小变形条件下成立) 4,叠加原理:

各载荷同时作用下任一截面的挠度和转角等于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时该截面的挠度、转角的代数和。

条件:材料线弹性、小变形:

5,求解超静定梁----变形比较法: (1),选择静定基:建立相当系统; (2),变形比较法:列出变形协调方程; (3),综合物理方程、变形协调方程,联立求解。

二,重要计算:

1,积分法求梁的转角与挠度(最基本的方法): ()()()c dx EI

x M dx x dw x +==

θ?

()()D C dx EI

x M x w +??

?

??+=?? (1),积分常数C 、D 由边界条件、连续性条件确定,用()0w 、()0θ、()l w 、()l θ比较方便;

(2),()x M 不是光滑连续函数时,应用上式分段积分,而且每多一段就多两个常数。

(3),梁的两个刚度条件: []θ≤θmax

[]w

w max≤

用变形比较法求解超静定问题:

第八章应力分析应变分析

一.基本概念:

1,一点的应力状态:

点:围绕研究位置处所取出的微小正六边体,即单元体。

一点的应力状态:

主应力:

主平面:

主单元体:

2,应力状态的分类:

简单应力状态单向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中只有一个不为0。

复杂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中有两个不为0。如薄壁容器器壁上的一点空间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都不为0。如两物体挤压时的接触点。

3,平面应力状态:

σ、2σ在z、x方向。(1),平面应力状态受力图示:取应力为0的方向为Z轴,且使1

正负规定:外法线与x轴的夹角----α:由x轴→外法线的角度为正。

τ----:使单元体发生顺时针转动的切应力为正。(将应力“看成”力)

σ---:拉正压负。

x

图:

(2),解析法:原平面转过α后的应力状态:

α

?τ-α?σ-σ+σ+σ=

σα2sin 2cos 2

2y

x y x 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

y

x

注:Ⅰ,o

90+αατ-=τ

Ⅱ,ασ、o

90+ασ是转过α后的两个正应力。

(3),求最大/小主应力面及其方位:

xy

22

y x y x 22τ+??

?

??σ-σ±σ+σ=

y

x xy

22tan 0σ-στ?-

实际上还有一个0应力面,max σ、min σ可能比0大或者小,故此处的max σ、min σ不一定是该点的最大/小正应力。

(4),最大/小切应力及其方位:

xy

2

2

y x 2τ+??

? ??σ-σ±=

12tan 122tan xy y x α-=τ?σ-σ-

(5),图解法(莫尔图-----简单,直观)

图:

4,空间应力状态:

最大/小正应力:min 321max σ=σ>σ>σ=σ

最大切应力(一点的最大切应力):(max τ平行于2σ方向,与1σ、3σ作用面成o

45角)

2

3

113max σ-σ=τ=τ (注意区分平面最大切应力和一点的最大切应力)

5,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应变比能) 三向应力状态下的体应变: ()k

k 31

m 321σ=σ+σ+σ=θ (其中 ()

u 213E

k -=

体积模量 )

()321m 3

1

σ+σ+σ=

σ

体积改变比能:

畸变能密度:

二,重要计算:

1,平面应力计算(两种手段): 2,广义胡克定律:

()[]z y x x u E 1σ+σ?-σ=ε G

xy

xy τ=

γ

()[]x z y y u E 1σ+σ?-σ=ε G y z

y z τ=γ

()[]y x z z u E

1σ+σ?-σ=

ε

G

xz

xz τ=

γ

()

μ+=

12E

G

(注:τ 不决定 ε ,σ不决定 γ )

第九章 强度理论

一,基本概念:

1,四种经典强度理论: 表格: 注:

(1) 脆性材料,通常以断裂形式失效,宜用第一、二强度理论,统称为第一类强度 理论(脆性断裂破坏理论);

(2) 塑性材料,通常以屈服形式失效,宜用第三、四强度理论,统称为第一类强度 理论(屈服失效理论);

(3) 无论何种材料,在三向拉应力相近时,都以断裂形式失效,应用最大拉应力理论; (4) 无论何种材料,在三向压应力相近时,都可以引起塑性变形,应用最大拉应力理论;

二,重要计算:

(1), []σ≤τ+σ=σ223,r 4 []σ≤τ+σ=σ224,r 3

(2)对于圆轴的弯扭组合:(此时有: 2

y 2

x 2M M M += )

[]σ≤+=σ223,r T M w

1

[]σ≤+=σ223,r T 75.0M w

1

第十章 组合变形

综合性,总结性强,

叠加法的关键:1,分解 2,叠加

一,基本概念:

1,组合变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形。

2,叠加原理:在线弹性,小变形条件下,组合变形构件的力学响应(内力、应力、变形)可以分成各个载荷单独作用下相应力学响应的叠加,而且与各个载荷的加载秩序无关。

注:叠加方式是灵活的,可以各个力顺次叠加,也可以几个力系内部先叠加后在总体叠加。

线弹性的意义:内力,应力,变形等力学响应和外力成线性关系。

线弹性材料,载荷在弹性范围内满足胡可定律?力学响应同外力成线性关系。

小变形:(1),保证能按初始形状或尺寸进行分解; (2),保证与加载秩序无关。

全部限制条件:服从胡可定律,小变形,细长杆,所求应力点远离外力作用点。

3,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将外力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变形条件下的静力等效系:

(2),计算各个基本变形条件下对应外力单独作用时的力学响应,画出内力图。 (3),将各基本变形下的同类应力进行代数叠加,确定危险点的位置及应力状态。 (4),由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及材料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进行计算。

二,重要计算:

1,斜弯曲:(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的平面弯曲的组合) 典型例子:

应力计算:y I M z I M z

z

y y x ?±?=

σ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知识点_及典型例题

作出图中AB杆的受力图。 A处固定铰支座 B处可动铰支座 作出图中AB、AC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B、C光滑面约束 A处铰链约束 DE柔性约束 作图示物系中各物体及整体的受力图。 AB杆:二力杆 E处固定端 C处铰链约束

(1)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和尺寸改变的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是矢量,在图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注意表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或大写字母上打一横线表示,如F、G、F1等等。 5、约束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装置。 6、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7、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8、柔性约束:如绳索、链条、胶带等。 (1)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2)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开被约束物体。() 9、光滑接触面: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1)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2)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 10、铰链约束: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相连接。 约束反力的特点:是方向未定的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指向假定。()11、固定铰支座 (1)约束的构造特点:把中间铰约束中的某一个构件换成支座,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约束。

材料力学概念及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问题,解决安全与经济的矛盾。 2 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3 刚度: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4 稳定性:构件保持初始直线平衡形式的能力。 5 连续均匀假设:构件内均匀地充满物质。 6 各项同性假设:各个方向力学性质相同。 7 内力:以某个截面为分界,构件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8 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共四个步骤:截、留、代、平。 9 应力:在某面积上,内力分布的集度(或单位面积的内力值)、单位Pa。 10 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σ) 11 剪应力:平行于截面的应力( ) 12 弹性变形:去掉外力后,能够恢复的那部分变形。 13 塑性变形:去掉外力后,不能够恢复的那部分变形。 14 四种基本变形: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二、拉压变形 15 当外力的作用线与构件轴线重合时产生拉压变形。 16 轴力:拉压变形时产生的内力。 17 计算某个截面上轴力的方法是:某个截面上轴力的大小等于该截面的一侧各个轴向外力的代数和,其中离开该截面的外力取正。 18 画轴力图的步骤是: ①画水平线,为X轴,代表各截面位置; ②以外力的作用点为界,将轴线分段; ③计算各段上的轴力; ④在水平线上画出对应的轴力值。(包括正负和单位) 19 平面假设: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20 拉(压)时横截面的应力是正应力,σ=N/A 21 斜截面上的正应力:σα=σcos2α 22 斜截面上的切应力: α=σSin2α/2 23 胡克定律:杆件的变形时与其轴力和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面积成反比,计算式△L=NL/EA(适用范围σ≤σp) 24 胡克定律的微观表达式是σ=Eε。 25 弹性模量(E)代表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单位Pa)。 26 应变:变形量与原长度的比值ε=△L/L(无单位),表示变形的程度。 27 泊松比(横向变形与轴向变形之比)μ=∣ε1/ε∣ 28 钢(塑)材拉伸试验的四个过程:比例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劲缩阶段。 29 比例极限σp :比例阶段的最大应力值。 30 屈服极限σs :屈服阶段的最小应力值。 31 强化极限σb :断裂前能承担的最大应力值。 32 脆、塑材料的比较: ①脆材无塑性变形,抗压不抗拉;塑材抗拉也抗压。 ②脆材对应力的集中的反应敏感,塑材不敏感。。 33 应力集中:在形状变化处,应力特别大的现象。 34 延伸率:拉断后,变形量与原长的比值(δ=△L1/L,≥5%为塑材) 35 冷作硬化:进入强化阶段后,卸载再重新加载,比例极限增大的现象。 38 极限应力σjx:失去承载能力时的应力 39 许用应力〔σ〕:保证安全允许达到的最大应力。 42 计算思路:外力内力应力。 43 超静定问题:未知力多于平衡方程个数的问题(用平衡方程不能或不能全部计算出构件的外力)。 44 计算超静定问题:除平衡方程以外,更需依据变形实际建立补充方程。 45 剪力:平行于截面的内力(Q),该截面称作剪切面。 46 单剪:每个钉有一个剪切面。双剪:每个钉有两个剪切面。 48 挤压力:两构件相互接触面所承受的压力。 三、扭转 1 外力偶矩的矢量方向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时杆件发生(扭转)变形。杆件的两个相邻截面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 2 传动轴所传递的功P(kw),转速n(r/min),则此外力偶矩为Me=9.549P/n(N*m)。 3 扭转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称扭矩。表示各截面上扭矩大小的图形,称作扭矩图。 4 两正交线之间的直角的改变量( ),称为剪应变。表示剪切变形的严重程度。 5 剪切胡克定律τ=G ,式中G称为材料剪切弹性模量。 6 薄壁扭转构件横截面上某点的剪应力 n δ,式中 为圆形横截面包围的面积,δ为该点处的壁厚。 7 Ip=∫Aρ2dA称为截面的极惯性矩。 四、弯曲应力: 1 梁弯曲时,作用线与横截面平行的内力,称为剪力。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之左侧或右侧梁上各个横向外力的代数和,绕截面顺转的力为正。 2 梁弯曲时,作用面垂直于轴线的内力偶矩,称为弯矩。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之左侧或右侧梁上各个外力(包括力偶)对截面力矩的代数和,使截面处产生凹变形的力矩为正。 3 无均布载荷梁段,剪力为水平直线。 无剪力(零)的梁段,弯矩为水平直线。 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剪力图上发生转折,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弯矩图上发生跃变。 在剪力为零的截面,弯矩有极大值。最大弯矩发生在Q=0 ,集中力偶两侧、悬臂梁根部和集中力的截面上。 Iz=∫Ay2dA称为截面的轴惯性矩。式中y是微面积dA到中性轴的距离。 中性轴通过截面的形心,是拉压区的分界线。 五、弯曲时的位移 1 挠度是梁弯曲时横截面的形心在垂直于梁轴线方向的位移。 2 转角是梁变形时横截面绕其中性轴旋转的角度。 六、超静定问题 1 使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出结构或构件全部约束力或内力的问题。 2 多余约束力 解除维持构件平衡的多余约束后,以力代替该约束对构件的作用力。 变形协调方程 多余约束力与基本力共同作用的变形满足梁的约束条件。 七、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 应力状态: 受力构件内部一点处不同方位截面应力的集合。 单元体:围绕构件内一点处边长为无穷小的立方体。 主平面:单元体上剪力为零的截面 4 截面核心:压力作用线通过此区域,受压杆横截面上无拉应力。 5 弯矩扭合构件选用空心圆形截面比较合理。 九、压杆稳定 1 稳定性:受压杆件保持原有直线平衡形式的能力。 2 临界力Pcr:受压杆件能保持稳定的最大压力。 9 提高稳定措施:①环形截面;②减小长度;③固定牢固。 冷拉是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钢筋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钢筋屈服点强度和节约钢材为目的。 冷拔-是材料的一种加工工艺,对于金属材料,冷拔指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力学性能,而在材料处于常温的条件下进行拉拔。冷拔的产品较之于热成型有:尺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洁度好的优点。第一章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基本概念 1、构件: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每一组成部分。(例如:行车结构中的横梁、吊索等) 材料力学—研究变形体,研究力与变形的关系。 2、变形:在外力作用下,固体内各点相对位置的改变。(宏观上看就是物体尺寸 和形状的改变) 弹性变形—随外力解除而消失 塑性变形(残余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 刚度: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3、内力:构件内由于发生变形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强度: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4、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强度、刚度、稳定性是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三个方面,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承 载能力的一门科学。 三、材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 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在进行理论分 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手段。 四、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构件的分类:杆件、板壳*、块体*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直杆——轴线为直线的杆曲杆——轴线为曲线的 杆 等截面杆——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不变的杆变截面杆——横截面的大小或形状 变化的杆 等截面直杆——等直杆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为变形固体。在材料力学中,对变 形固体作如下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 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2、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 普通钢材的显微组织优质钢材的显微组织 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在物体内各个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沿不同方向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如木材、胶合板、纤维增 强材料等) 4、小变形与线弹性范围:认为构件的变形极其微小,比构件本身尺寸要小得多。 如右图,δ远小于构件的最小尺寸,所以通过节点平衡求各杆内力时,把支架的 变形略去不计。计算得到很大的简化。 §1.3 外力及其分类 外力:来自构件外部的力(载荷、约束反力) 按外力作用的方式分类 体积力:连续分布于物体内部各点的力。如重力和惯性力 表面力: 分布力:连续分布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如油缸内壁的压力,水坝受到的水压力等 均为分布力 集中力:若外力作用面积远小于物体表面的尺寸,可作为作用于一点的集中力。 按外力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静载:载荷缓慢地由零增加到某一定值后,就保持不变或变动很不显著,称为静 载 动载:载荷随时间而变化。如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内力:外力作用引起构件内部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求内力的方法—截面法 (1)假想沿m-m横截面将杆切开(2)留下左半段或右半段(3)将弃去部分对留 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4)对留下部分写平衡方程,求出内力的值。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为了表示内力在一点处的强度,引入内力集度,即应力的概念。 §1.5 变形与应变 1.位移:MM' 刚性位移;变形位移。 2.变形:物体内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 化。 取一微正六面体 两种基本变形: 线变形——线段长度的变化角变形——线段间夹角的变化 3.应变 正应变(线应变) x方向的平均应变:切应变(角应变) 杆件的基本变形: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1)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杆件 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2、轴力:截面上的内力 由于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内力的作用线也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所以 称为轴力。 4、轴力图:轴力沿杆件轴线的变化 杆件的强度不仅与轴力有关,还与横截面面积有关。必须用应力来比较和判断杆 件的强度。 在拉(压)杆的横截面上,与轴力FN对应的应力是正应力。根据连续性假设, 横截面上到处都存在着内力。 观察变形: 平面假设—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轴线。 从平面假设可以判断: (1)所有纵向纤维伸长相等(2)因材料均匀,故各纤维受力相等 (3)内力均匀分布,各点正应力相等,为常量 §2.3 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实验表明:拉(压)杆的破坏并不总是沿横截面发生,有时却是沿斜截面发生的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一试件和实验条件:常温、静载 二低碳钢的拉伸 明显的四个阶段 1、弹性阶段ob 2、屈服阶段bc(失去抵抗变形的能力) 3、强化阶段ce(恢 复抵抗变形的能力) 4、局部径缩阶段ef 两个塑性指标: 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δ>5%为塑性材料δ<5%为脆性材料 低碳钢的S≈20-30% ψ≈60%为塑性材料 三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 1、弹性范围内卸载、再加载 2、过弹性范围卸载、再加载 材料在卸载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是线性关系,这就是卸载定律。 材料的比例极限增高,延伸率降低,称之为冷作硬化或加工硬化。 四其它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用名义屈服极限σp0.2来表示。 对于脆性材料(铸铁),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微弯的曲线,没有屈服和径缩 现象,试件突然拉断。断后伸长率约为0.5%。为典型的脆性材料。 拉伸与压缩在屈服阶段以前完全相同 三脆性材料(铸铁)的压缩 脆性材料的抗拉与抗压性质不完全相同 压缩时的强度极限远大于拉伸时的强度极限 一、安全因数和许用应力 变形特点:位于两力之间的截面发生相对错动。 切应力强度条件:[τ]许用切应力,常由实验方法确定 第三章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扭转受力特点及变形特点: 杆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 轴线的力偶作用, 杆件的横截面绕轴线产生相对转动。 1.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 2.变形性质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3.研究内力的方法是截面法 4.表示内力密集的程度是应力 5.基本变形有: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6轴力图是表示轴力与横截面积关系 7.平面假设是受轴向拉伸的杆件,变形后横截面积仍保持不变为平面,两平面相 对位移了一段距离 8.应力集中是会在其局部应力骤然增大的现象 9低碳钢的四个表现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10.代表材料强度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11塑性指标主要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2.5 ≥ δ%为塑性材料% 5 < δ为脆性材料 13连接杆主要有铆钉链接、螺栓链接、焊接、键连接、销轴链接 14剪切计算主要有安全计算、加工计算、运算安全计算 15焊接的对焊接和搭焊接两种,其中对焊接有对接、V型、 X型 16按照强度条件设计的构件尺寸取大值,许应用荷载取小值, 17切应力互等原理是在单元体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垂直于两面交线的切应力数值 相等,其方向均指向或背离该交线, 18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其抗剪能力,塑性材料的抗剪能力则低于抗拉能力 19纯弯曲是指梁横截面上只有弯矩无剪力的弯曲 20横力弯曲指的是梁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的弯曲变形 21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二) 弯曲变形的基本理论: 一、弯曲力 1、基本概念:平面弯曲、纯弯曲、横力弯曲、中性层、中性轴、惯性矩、极惯性矩、主轴、主矩、形心主轴、形心主矩、抗弯截面模 2、弯曲力: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 符号规定 3、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1、首先求出支反力,并按实际方向标注结构图中。 2、根据受力情况分成若干段。 3、在段任取一截面,设该截面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则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外力的代数和即为该截面的剪力方程,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为正,向下的外力为负,右侧反之。 4、在段任取一截面,设该截面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则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外力对该截面形心之矩的代数和即为该截面的弯矩方程,截面左侧顺时针的力偶为正,逆时针的力偶为负,右侧反之。 对所有各段均应写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4、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1、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作图。剪力正值在坐标轴的上侧,弯矩正值在坐标轴的下侧,要逐段画出。 2、利用微积分关系画图。 二、弯曲应力 1、正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 max max max 3 2 4 3 41 1-12 6 64 32 z z Z z z z z z z I M E M M M y y y W EI I I W y bh bh d d I W I W σσσρ ρ ππα== = = === = = = ?抗弯截面模量矩形 圆形 空心

2、剪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一般公式 z z QS EI τ* = 3、强度有条件 正应力强度条件 [][][] max z z z M M M W W W σσσσ= ≤≤≥ 剪应力强度条件 [] max max max z maz z QS Q I EI E S τττ** ≤= = 工字型 4、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1、改变载荷作用方式,降低追大弯矩。 2、选择合理截面,尽量提高 z W A 的比值。 3、减少中性轴附近的材料。 4、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两。 三、弯曲变形 1、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EIy M x ''=- 掌握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的确定法 2、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掌握六种常用挠度和转角的数据 3、梁的刚度条件 ; []max y f l ≤ max 1.5 Q A τ= max 43Q A τ= max 2 Q A =max max z z QS EI *=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加工硬化:试样发生均匀塑性变形,欲继续变形则必须不断增加载荷,这种随着随性变形的增大形变抗力不断增大的现象叫加工硬化。 2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3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着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通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小于1%-4%),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常见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 6弹性极限:以规定某一少量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对应此残留变形的应力。 7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保持正比关系的应力最高限。 8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的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 服强度。 9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发生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断裂 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的消耗能量。韧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于主 应力成45度角。 10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形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危害性很大。断裂面一般与主应力垂直,端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11剪切断裂是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着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断裂,又分滑断和微孔聚集性断裂。 12解理断裂: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总是脆性断裂。 13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缺口效应“ ①缺口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应力状态,使得缺口试样或机件中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者三向应力状态。 ②缺口使得材料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增大材料产生脆断的倾向。 8缺口敏感度:有缺口强度的抗拉强度Z bm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Zb的比值. NSR=Z bn / Z S NSR越大缺口敏感度越小 9冲击韧性:Ak除以冲击式样缺口底部截面积所得之商 10冲击吸收功:式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以Ak表示,单位J 11低温脆性:一些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或某些秘排立方晶格的金属,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 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种现象称为低温脆性 12脆性转变温度:当温度降低时,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增加,而塑形和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的温度,或断后延伸率,断后收缩率,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的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tk,tk是一个温度区间 16应力场强度因子KI :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对于某一确定的点的大小直接影响应力场的大小,KI越大,则应力场各应力分量也越大 17应力腐蚀: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第一章 3?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 标? 答:由于弹性变形时原子间距在外力作用下可逆变化的结果,应力与应变关系实际上是原子

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1、材料力学的任务: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 5、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极限: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化极限 6、名义(条件)屈服极限:将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 7、延伸率δ是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塑性材料 随外力解除而消失的变形叫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叫塑性变形。 >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失效:断裂和出现塑性变形统称为失效 9、应变能:弹性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10、应力集中: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11、扭转变形:在杆件的两端各作用一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致使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12、翘曲:变形后杆的横截面已不再保持为平面;自由扭转:等直杆两端受扭转力偶作用且翘曲不受任何限制;约束扭转:横截面上除切应力外还有正应力 13、三种形式的梁: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14、组合变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组合的变形 15、截面核心:对每一个截面,环绕形心都有一个封闭区域,当压力作用于这一封闭区域内时,截面上只有压应力。 16、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可载荷)三方面的强度计算。 17、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比例极限)提高,而使(塑性)降低。 18、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通常用到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轴向受压直杆丧失其直线平衡形态的现象称为失稳 19、圆杆扭转时,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其纵向截

材料力学知识

一、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分析构件的强度时,除计算应力外,还应了解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也称为机械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的变形、破坏等方面的特性。它主要由实验一测定。一般以缓慢平稳的加载方式进行试验,称为常温静载试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试验。 对圆截面试样,标距L 与直径d, L=5d, L=10d 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的)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应力 A P = σ ,应变 L L ?=ε 弹性阶段:应力应变成正比 εσ∝ εσE =这就是拉伸和压缩的胡克定律。其中E 为与材料有关的比例常数,称为弹性模量,因为应变没有量纲,故E 的量纲与应力相同,常用单位是吉帕,记为GPa ,胡克定律应用范围是应力低于比例极限P σ。 屈服阶段:当应力超过b 点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应变有非常明显的增加,而应力先是下降,然后作微小的波动,在εσ-曲线上出现接近水平线的小锯齿形线段。这种应力基本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加的现象,称为屈服或流动,通常把下屈服极限称为屈服极限或屈服点,用S σ表示。表面磨光的试样屈服时,表面将出现与轴线大致成?45倾角的条纹。这是由于材料内部相对滑移形成的,称为滑移线,因为拉伸时在与杆成?45倾角的斜截面上,剪应力为最大值,可见屈服现象的出现与最大剪应力有关。材料的屈服表现为显著的塑性变形,而零件的塑性变形将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所以屈服极限S 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强化阶段:过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要使它继续变形必须增加拉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强化阶段中的最高点e 所对应的应力b σ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另一重要指标。在强化阶段中,试样的横向尺寸有明显的缩小。 局部变形阶段:过e 点后,在试样的某一局部范围内,横向尺寸突然急剧缩小,形成颈缩现象。由于在颈缩部分横截面面积迅速减小,使试样继续伸长所需要的拉力也相应减少。在应力-应变图中,用横截面原始面积A 算出的应力A P = σ随之下降,降落到f 点,试样被拉断。 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100L L L 1?-=δ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低碳钢的延伸率 很高,其平均值约为20-30%,这说明低碳钢的塑性性能很好。 工程上通常按延伸率的大小把材料分成两大类,%5>δ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碳钢,黄 铜、铝合金等;而把%5<δ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灰铸铁、玻璃、陶瓷等。

2017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1.第一章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什么需要忽略的。还要尤其注意其中跟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强度等重要力学性能指标的工程实践意义怎样? 2.如何提高材料的强度?相变强化的本质是什么?其中固溶强化效果与溶质原子的关系如何?材料的刚度如何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主要易发生在哪些材料上?断口特征怎样。 3. 弹性比功、包申格现象等等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材料相关性能的? 4.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特别是重要力学参数的计算。 5.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在构件受到扭转、压缩或者拉伸时,如何影响最后断口形貌的。扭转、压缩、弯曲实验各自最适合测量材料的哪些性能?在做这些实验时,操作过程应注意哪些因素?缺口效应是怎样的?为何要在试样上加工缺口? 6.冲击实验的步骤,对试样的要求怎样?为何有这些要求? 7.各种硬度实验的原理,硬度值的表示方式,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各种硬度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彼此的优劣。 8.材料的低温脆性含义,具体衡量指标,以及如何判断材料的低温使用性能? 9.针对常用的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怎样提高其断裂韧性。测定KⅠc的实验中试样有什么要求?裂纹体的开裂、扩展方式有哪几种,其中哪种最危险?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断裂韧度在金属材料中的具体应用举例。

10.材料的疲劳强度,以及影响因素。何为过载锻炼?如何估计材料的疲劳寿命(Pair公式的应用)?疲劳断口的特征有? 11.应力腐蚀断裂的概念和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如何改善材料应对SCC的能力?环境氢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SCC和环境氢脆的区别在哪些方面? 12.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表示方法和符号中各个参数的含义。材料发生高温蠕变断裂具体的影响因素。 13.材料磨损过程,从耐磨的角度考虑为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应遵循什么样的设计原则?磨损的详细分类。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构件正常工作的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 2、可变形固体的两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另外对于常用工程材料(如钢材),还有各向同性假设。 3、什么是应力、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截面上的分布内力集度,称为应力。应力的法向分量σ称为正应力,切向分量τ称为切应力。 杆件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单元体直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 4、低碳钢工作段的伸长量与荷载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5、应力集中:由于杆件截面骤然变化(或几何外形局部不规则)而引起的局部应力骤增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详见材料力学ⅠP229)。 7、截面几何性质 A 、截面的静矩及形心 ①对x 轴静矩?=A x ydA S ,对y 轴静矩?=A y xdA S ②截面对于某一轴的静矩为0,则该轴必通过截面的形心;反之亦然。 B 、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① 极惯性矩:?=A P dA I 2ρ ② 对x 轴惯性矩:?= A x dA y I 2,对y 轴惯性矩:?=A y dA x I 2 ③ 惯性积:?=A xy xydA I ④ 惯性半径:A I i x x =,A I i y y =。 C 、平行移轴公式: ① 基本公式:A a aS I I xc xc x 22++=;A b bS I I yc yc y 22++= ;a 为x c 轴距x 轴距离,b 为y c 距y 轴距离。 ② 原坐标系通过截面形心时A a I I xc x 2+=;A b I I yc y 2+=;a 为截面形心距x 轴距离, b 为截面形心距y 轴距离。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应力公式 A F = σ B 、杆件伸长量EA F N l l =?,E 为弹性模量。

材料力学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总结一、基本变形

二、还有: (1)外力偶矩:)(9549 m N n N m ?= N —千瓦;n —转/分 (2)薄壁圆管扭转剪应力:t r T 22πτ= (3)矩形截面杆扭转剪应力:h b G T h b T 32max ;β?ατ= =

三、截面几何性质 (1)平行移轴公式:;2A a I I ZC Z += abA I I c c Y Z YZ += (2)组合截面: 1.形 心:∑∑=== n i i n i ci i c A y A y 1 1 ; ∑∑=== n i i n i ci i c A z A z 1 1 2.静 矩:∑=ci i Z y A S ; ∑=ci i y z A S 3. 惯性矩:∑=i Z Z I I )( ;∑=i y y I I )( 四、应力分析: (1)二向应力状态(解析法、图解法) a . 解析法: b.应力圆: σ:拉为“+”,压为“-” τ:使单元体顺时针转动为“+” α:从x 轴逆时针转到截面的 法线为“+” α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 y x y x --+ += 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 y x +-= y x x tg σστα-- =220 22 min max 22 x y x y x τσσσσσ+??? ? ? ?-±+= c :适用条件:平衡状态 (2)三向应力圆: 1max σσ=; 3min σσ=;2 3 1max σστ-= x

(3)广义虎克定律: [])(13211σσνσε+-=E [] )(1 z y x x E σσνσε+-= [])(11322σσνσε+-=E [] )(1 x z y y E σσνσε+-= [])(12133σσνσε+-=E [] )(1 y x z z E σσνσε+-= *适用条件:各向同性材料;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4)常用的二向应力状态 1.纯剪切应力状态: τσ=1 ,02=σ,τσ-=3 2.一种常见的二向应力状态: 22 3122τσσ σ+?? ? ??±= 2234τσσ+=r 2243τσσ+=r 五、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r σ 11σσ=r ,313σσσ-=r ,()()()][2 12 132322214σσσσσσσ-+-+-= r σx σ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资料

弹性模量: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 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 变形的能力.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弹性形变,卸载后,再同向加载(拉伸)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增加;反向加载(压缩)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降低的 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预先进行较大的塑形变形;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 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下退火 金属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形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缩颈:韧性金属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现象 韧性断裂:断裂前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 脆性断裂:突然发生的断裂,且断裂前基本不产生塑性变形。 穿晶断裂:裂纹扩展的路径穿过晶内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大多为脆性断裂。断口形貌:冰糖状 剪切断裂: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面分离造成的滑移面分离的断裂 解理断裂: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解理面:由于与大理石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解理刻面: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 解理台阶: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同号台阶汇合并长大,足够大时汇集成河流花样。微孔聚集断裂:由于杂质与基体界面脱离形成微孔形核并长大形成微孔,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缩颈而断裂,导致各个微孔连接形成微裂纹,微裂纹在三向拉应力区和集中 塑形变形区,在该区形成新微孔。新微孔连通使裂纹向前推进,不断如此下 去产生断裂。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和σmax的比值,用α表示 各种加载状态下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三向不等拉伸:α=0.1 单向静拉伸α=0.5 扭转:α=0.8 单向压缩:α=2 三向不等压缩:α=4 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缺口,缺口根部应力集中缺口敏感度(NSR):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Ak表示 冲击吸收功: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 低温脆性: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t 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也称冷脆转变温度 低应力脆断:在应力水平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突然断裂现象。 张开型(Ⅰ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作用于裂纹扩展面,沿作用力方向张开,沿裂纹面扩展的裂纹 应力场:物件受力时,其内部所受到的有方向有大小且连续的应力所构成的场 塑性区:金属材料裂纹扩展前,尖端附近出现的塑性变形区 有效屈服应力:在某个方向上发生屈服时对应的应力

第四章 材料力学知识99

第二篇材料力学 第四章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变形固体的假设 在工程实际问题中,一般来说,构件都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即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但对具体的构件又有所侧重。例如,储气罐主要保证强度,车床主轴主要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受压的细长杆应该保持其稳定性。对某些特殊的构件还可能有相反的要求。例如为防止超载,当载荷超过某一极限时,安全销应立即破坏。又如为发挥缓冲作用,车辆的缓冲弹簧应有较大的变形。 研究构件的承载能力时必须了解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等方面的性能,及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由实验来测定。经过简化得出的理论是否可信,也要由实验来验证。此外,对于一些尚无理论结果的问题,需要借助实验方法来解决。所以,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同是材料力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材料力学中,当分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时,这些问题都与变形有关,因而即使极其微小的变形也必须加以考虑,这就必须把物体抽象为变形固体。 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构件,由各种材料所制成,材料的物质结构和性质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为固体。任何固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形状和尺寸的改变——即变形。因此,这些材料统称为变形固体。 变形固体的性质是很复杂的,在对用变形固体做成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时,为了使计算简化,经常略去材料的次要性质,并根据其主要性质做出假设,将它们抽象为一种理想模型,作为材料力学理论分析的基础。

实验证明,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变形固体加载时将产生变形,卸载后能恢复原形。变形固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弹性。卸载后消失的那一部分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当外荷载超过某极限值时,卸载后除消除的一部分弹性变形外,还将存在一部分未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为了使问题的研究得到简化,通常对变形固体作如下假设: (一)连续性假设:假设在固体所占有的空间内毫无空隙地充满了物质。实际上,组成固体的粒子之间存在空隙,但这种空隙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可认为固体在其整个体积内是连续的。基于连续性假设,固体内的一些力学量(例如点的位移)既可用连续函数表示,并可采用无穷小的高等数学分析方法研究。 连续性不仅存在于变形前,同样适用于变形发生之后。既构件变形后不出现新的空隙,也不出现重叠。 (二)均匀性假设: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和刚度方面所表现出的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所谓的均匀性假设指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各处都是相同的,与其在固体内的位置无关。即从固体内任意取出一部分,无论从何处取也无论取多少其性能总是一样的。 由此假设可以认为,变形固体均由同一均质材料组成,因而体内各处的力争性质都是相同的,并认为在其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了物质。事实上,从固体的微观结构看,各种材料都是由无数颗粒(如金属中的晶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有一定空隙的,而且各颗粒的性质也不完全一致。但由于材料力学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这些空隙远远小于构件的尺寸,而且各颗粒是错综复杂地排列于整个体积内,因此,由统计平均值观点看,各颗粒性质的差异和空隙均可忽略不计,而认为变形固体是均匀连续的。 (三)各向同性假设:即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具有这种属性的材料称为各向同性材料。例如钢、铜、铸铁、玻璃等,而木材、竹和轧制过的钢材等,则为各向异性材料。但是,有些各向异性材料也可近似地看作是各向同性的。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当外力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绝大多数构件在外力去掉后均能恢复原状。当外力超过某一限度时,则在外力去掉后只能部分地复原而残留一部分不能

第二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 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强度 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 出。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完整版)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材料力学必备知识点 1、 材料力学的任务: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 5、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极限: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化极限 6、 名义(条件)屈服极限:将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 7、 延伸率δ是衡量材料的塑性指标塑性材料 随外力解除而消失的变形叫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叫塑性变形。 >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 失效:断裂和出现塑性变形统称为失效 9、 应变能:弹性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10、应力集中: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 11、扭转变形:在杆件的两端各作用一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致使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 12、翘曲:变形后杆的横截面已不再保持为平面;自由扭转:等直杆两端受扭转力偶作用且翘曲不受任何限制;约束扭转:横截面上除切应力外还有正应力 13、三种形式的梁: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14、组合变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组合的变形 15、截面核心:对每一个截面,环绕形心都有一个封闭区域,当压力作用于这一封闭区域内时,截面上只有压应力。 16、根据强度条件 可以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可载荷)三方面的强度计算。 17、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比例极限)提高,而使(塑性)降低。 18、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通常用到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因杆件外形突然变化引起的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轴向受压直杆丧失其直线平衡形态的现象称为失稳 19、圆杆扭转时,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其纵向截面上也存在切应力。 20、组合图形对某一轴的静矩等于(各组成图形对同一轴静矩)的代数和。 21、图形对于若干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其中数值最小的是对( 距形心最近的)轴的惯性矩。 22、当简支梁只受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时,则最大剪力必发生在(集中力作用面的一侧)。 23、应用公式z My I σ=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和小变形。 24、一点的应力状态是该点(所有截面上的应力情况)。 在平面应力状态下,单元体相互垂直平面上的正应力之和等于(常数)。 25、强度理论是(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应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和材料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 26、强度是指构件抵抗 破坏 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 变形 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构件维持其原有的 平衡状态 的能力。 27、弹性模量E 是衡量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28、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永久变形的能力 2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界。沿晶断裂,裂纹沿晶扩展。 3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4E---应变为一个单位时,E即等于弹性应力,即E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5ζs----屈服强度,一般将ζ0.2定为屈服强度 6n—应变硬化指数 Hollomon关系式: S=ken (真应力S与真应变e之间的关系) n—应变硬化指数;k—硬化系数 应变硬化指数n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分析:n=1,理想弹性体;n=0材料无硬化能力。大多数金属材料的n值在0.1~0.5之间。 7δ10---长比例试样断后延伸率 L0=5d0 或 L0=10d0 L0标注长度 d0名义截面直径) 8静力韧度: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断裂所吸收的功(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J/m3 9脆性断裂(1)断裂特点断裂前基本不发生塑性变形,无明显前兆;断口与正应力垂直。(2)断口特征平齐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人字纹花样的放射方向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通常,脆断前也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一般规定Ψ<5%为脆性断裂;大于5%时为韧性断裂。 11屈服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开始阶段,外力不增加、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变形继续进行的现象,称为屈服。 12低碳钢在室温条件下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p1-2 13解理断裂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解理面一般是指低指数晶面或表面能量低的晶面。 14韧性是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因而在特定条件下,能量、强度和塑性都可用来表示韧性。 15弹性比功αe(弹性比能、应变比能) 物理意义: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几何意义:应力-应变曲线上弹性阶段下的面积。αe = (1/2) ζe*ε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