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简答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简答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简答题

1、我国目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一)、车多路少、道路稀疏

1、机动车增长率13%—14%,城市道路增长率3%。

2、我国人均道路是发达国家的1/4。

(二)、交通拥挤、车速低、事故多;

(三)、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

(四)、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

(五)、交通公害严重;

(六)、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解决方法:(一)、发展快速干道、改变道路网布局;

(二)、加强交通控制与组织管理;

(三)、研制新型交通工具;

(四)、提高道路面积率;

(五)、开展交通流理论研究。

(六)、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

2、交通流的三要素的关系,试用格林希尔兹的相关理论推导三者之间的关系。

⑵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亦小,而车速很高(接近自由车速)。

⑵随着密度逐渐增加,交通量亦逐渐增加,而车速逐渐降低。当车速降至V0时,交通量达到最大,此时的V0车速称为临界车速,密度K0称为最佳密度。

⑶当密度继续增大(超过K0),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和车速都降低。当密度达到最大(即阻塞密度K j)时,交通量与车速都降至为零,此时的交通状况为车辆首尾相接,堵塞于道路上。

⑶最大流量Qmax、临界车速V0和最佳密度K0是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当

Q< Qmax,K> K0,V< V0时,交通属于拥挤;当Q≤Qmax ,K≤K0,V≥V0

时,交通属于畅通。

由上述三个参数间的量值关系可知,速度和容量(密度)不可兼得。因此,为保证高等道路(快速路、主干路)的速度,应对其密度加以限制(如限制出入口、封闭横向路口等)。过外多以交通密度作为衡量高等级道路运营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而一般性道路着重考虑满足较大交通容量,对速度则不能有过高要求。于是在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各方面均与高等级道路有所不同。

3、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的意义及相互关系如何

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即为车头间距,记为h d ,单位为m/veh,它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则为车头时距,记为h t ,单位为s/veh。

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式:h t=h d/v (s/veh)

4、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和模拟规划区域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预测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依据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的要求,设计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低公害和经济的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以便为未来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并作为规划决策和政策制定的依据。

交通规划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交通现代

化的基础;(2)交通规划是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手段;(3)交通规划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基本措施;(4)交通规划是获的交通运输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总体设计,交通调查,交通需求预测,方案制定,方案评价,信息反馈与方案调查。

5、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规划主要是确定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数的客运交通路线网。

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公交客运路线上行驶车辆数的确定;W行= M日双向/M日效(veh)

·公交客运交通路线规划;

·站点布置;

·出租汽车规划。

6、商业步行街区规划应考虑哪些问题

商业步行街(区)规划主要考虑的问题有:

·步行街(区)内步行系统、道路横断面组合要适应步行交通需要;步行区内的道路应结合地形、形状和商业文化设施对人流的吸引等,有机协调的布置主街和环通疏导的支路,起疏导作用的支路间距不得大于160m。步行主街的路幅宽度一般可采用10~15m,并应满足清扫车、消防车、救护车及警车等特殊车辆的进入需要。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人计算。

·与周围服务地区应有便捷客运交通相联系;商业步行街(区)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步行街(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

·停车场的合理布置。

7、城市道路网基本结构形式及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方格网式道路(又称棋盘式道路网)

优点是这种路网上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

·放射环式路网

这种路网的优点是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明确道路功能上有其优点。缺点是容易将各方向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道路。

·自由式路网

其主要优点是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线型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可节约工程造价。缺点在于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8、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优点:占地少,车道使用灵活。

缺点:通行能力低,安全性差。

·双幅路(两块板)

优点: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为行人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便于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

缺点:机非混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且道路使用灵活性降低。

·三幅路(三块板)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道路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减弱了交通公害的影响。

缺点:占地多,投资大,在公汽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影响。

·四幅路(四块板)

优点:兼有二、三幅路的优点。

缺点:与三幅路相同,且所需占地和投资较三幅路更甚。

9.确立车行道路拱曲线形式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路拱曲线有哪些

原则:1.路面种类

2.道路纵坡。当道路纵坡>5%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类路面路拱横坡度宜≤1.0%。

3.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则路拱坡度应选择得平缓一些,不然路拱高度太大,会影响车行道和道路断面观瞻。

4.车速。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但应便利排水。

常用的路拱曲线有抛物线型、屋顶型和折线型。

10.城市道路平面线性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内容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1)直线:一次直线长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当设计车速v≥60km/h,直线长度宜满足A、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大于或等于设计车速的6倍;B、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大于或等于设计车速值的2倍。(2)圆曲线:圆曲线的曲率半径和圆曲线长度对横向力作用的影响最大,主要内容便是合理确定圆曲线半径和圆曲线长度。(3)缓和曲线:A、有足够的长度;B、有合理的曲线形式。平面线性设计就是关于这三种线性及其组合关系的设计,同时兼顾纵断面与之组合的效果。

11、缓和曲线的功能是什么如何控制缓和曲线的性能

功能: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行驶;

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如何控制:1)旅客感觉舒适:

汽车行驶在缓和曲线上,其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曲率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过快,将会使旅客有不舒适的感觉。

2)超高渐变率适中

由于缓和曲线上设有超高缓和段→如果缓和段太短,则会因路面急剧地由双坡变为单坡而形成一种扭曲的面→对行车和路容均不利。

3)行驶时间不过短

缓和曲线不管其参数如何,都不可使车辆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过短→司机驾驶操纵过于匆忙→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3s。

4)路容美观

从行驶舒适度与超高变化率→Ls→随R↑→Ls↓;

从视觉连续性角度→Ls→随R↑→Ls↑。

12、城市道路纵断面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哪些平纵线型如何组合才能保证线型的顺畅

(1)因素:确定道路的纵坡、变坡点位置、竖曲线和高程设计,并以平顺线型衔接,保证排水通畅,路基稳定,土石方填挖基本平衡,从而达到适应各级道路的基本要求,并体现工程的经济可行和技术合理。

(2)a)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时,两者应相互重合,竖曲线包含在平曲线之内,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b)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c)当平曲线缓而长,纵断面坡差小/平纵曲线技术标准都很高时→对平纵曲线没有过多要求

→平坦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很重要!

d)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度。

1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纵断面图的图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此外是注解部分,分别位于图纸下方的注解栏和地面线、设计线上注解两类。前一类依次标注:地质土质情况、坡度/坡长、设计高度。地面高度、施工高度、道路里程,直线平曲线及交叉口等内容

;后一类主要反映竖曲线设计情况、桥涵位置、水准点位置及标高等,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在市区干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图上,尚需注出道路的路名及交叉口交点标高、街坊地坪标高、重要建筑物出入口标高、沿路水准点位置及标高等。

14、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包括:(1)平面设计: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竖向设计:合理地确定交叉口的标高,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15、何谓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其要点如何

所谓竖向设计(也称立面设计)其实质是对一个面的标高进行设计。

要点:1.相交道路等级不同,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其纵坡维持不变。

2.相交道路等级相同,交通量差别不大,而且有不同的道路纵坡时,则一般不改变纵坡,而调整其横坡度。

3.为了保证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

4.在交叉口处布置进水口,应不使地面水流过交叉口的行人横道,也不应使地面水在交叉口内积水或流入另一个道路。

5.交叉口整个面的坡度应平顺,不应有突变的情况。(此为ppt上的答案,书上的在p221)16、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设置应考虑哪些要求

人行横道应尽量沿人行道延伸方向设置,减少行人绕行距离。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后至少1m处,并应与相交道路中心线平行。

17. 立交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的功能各是什么

(1)在立交处连接立交上、下道而设置的单车道单方向的转弯道路。

(2)满足车辆减速或加速行驶的需要。

(3)1.消除主线上的交织车流,将其转移到集散车道上来。

2.减少主线上的进出口数目。

18城市管线综合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难点在哪里

任务: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难点:

19机动车停车场车位布置形式有哪些车辆进出车位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1)1.平行停放: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平行,相邻车辆头尾相接,顺序停放,是路边停车带或狭长场地停车的常用形式2.垂直停放: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垂直,驶入驶出车位一般需倒车一次,用地较紧凑,通道所需宽度最大。3。斜向停放: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成30°、45°或60°的斜放方式。

(2)1.前进停车、前进出车2、前进停车、后退出车3、后退停车、前进出车

20简述交通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获得最好的交通安全率、最少的交通延误、最高的运输效率、最大的通行能力、最低的运营费用,以取得良好的运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意义:根据现有的道路网及其设施和出行分布状况,对各种出行加以指导性管理,使整个系统从时间上和空间分布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以减少时间、空间上的冲突,从而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充分发挥道路网的作用。

21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点控制,是指采用交通信号机独立地对一个交叉路口进行控制。点控制分为定周期和感应式两种。(2)线控制,是在某段主干路连续若干个相邻的交叉路口,施行相互关联的自动信号控制。(3)面控制,是指对一个区域内形成的道路网络交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综合的全面控制。

22一般情况下,路侧带和分车带各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宽度如何确定

路侧带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三部分。

(1)人行道宽度可按下式计算,Wp=Nw/Nwl

式中:Wp为人行道宽度;Nw为人行道设计小时行人交通量(p/h);Nwl为1m宽人行道的设计行人通行能力(p(h·m))

(2)根据我国部分城市调查资料,大多数城市仅在主要交叉口处或繁华地带设置行人护栏,而大多数护栏沿着路缘石边或距路缘石0.5m以内地方安设,护栏多为钢管材料,如不设基座,0.25m宽就够了。因此《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只设行人护栏的设施带为0.25~0.5m。护栏与路缘石的距离应满足行车侧向余宽的要求。

(3)绿化带若用做植树则其最小宽度为 1.5m;若用做植草皮、花丛或常青灌木丛则为0.8~1.5m

分车带包括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P149

23锯齿型街沟的功能及其设计要点如何

(1)功能: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当道路纵坡度小于最小纵坡值(一般情况下i=0.005,特殊情况下i=0.003)时,设计锯齿形街沟,以利于水流排入雨水口,达到改善街沟排水效果的目的。

(2)设计要点:1、一般情况下,根据一定的雨水口间距L设计锯齿形偏沟,故i1,i2,h1,h2应互相协调,以适应L值。2、h1应有一定的高度要求,避免暴雨时路面水涌上步道,且偏沟横坡i1’不能为反坡,最好也不为平坡,h1≥10cm。3、h2取值应保证立道牙又足够的埋深,h2不应太高,h2≤25cm。4、i2与i1方向相反,其值应小,但应保证水流有一定的坡度,即i2≥0.3%,过大则使h2及i1值增大。5、锯齿形偏沟宽b应视路面宽度而定,并考虑因h1,h2值影响路面横坡i1’,i1’的大小。一般不超过一条车道宽。6、一般情况下,锯齿形偏沟应符合的条件为:i1’>0,i2’≤0.5%,h1≥10cm,h2≤25cm,i1及i2<0.8%。不能符合此条件时,则应通过计算调整雨水口的间距。7、为准确地保证锯齿形偏沟坡度变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有利于路面施工,凡设置锯齿形偏沟的路段,应采用平石与立道牙结合的街沟形式。

24如何考虑划分OD小区

答:1、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

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分区界限;

3、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政府现成的统计资料;

4、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重心可取为路网中的结点;

5、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

6、分区人口适当,约10000~20000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