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功能检查法

第六章 神经功能检查法
第二节 肌力检查
提 要
肌力检查,是通过对肌肉容量、肌张力、肌力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肌萎缩、肌麻痹及肌张力变化情况,并以此判断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情况。熟练掌握肌力测定标准,辨别肌力分为六级的不同程度的肌肉收缩表现。掌握各部位肌肉肌力测定法,包括对颈肩、上肢、脊柱、腹部以及下肢,每块肌肉的肌力检查方法。
教材原文

发 挥
一、应用解剖
运动系统包括以下两类:
1 .锥体系统:其功能是完成随意运动,即能随人的意志而执行动作,也称作"自主运动"。传导通路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二为皮质脑干束传导通路。
(1)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由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部分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经内囊后肢前2/3下行,通过中脑、脑桥及延髓的锥体。在锥体交叉处,左、右纤维大部分互相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继续下行,进入脊髓侧索(称皮质脊髓束),沿途终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经前根走出,通过神经丛,组成周围神经后,到达所支配的躯干、四肢骨骼肌。
(2)皮质脑干束传导通路:由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分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经内囊膝部下行至脑干,沿途终于脑干内的各个颅神经运动核-下运动神经元。
2 .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是锥体系以外的管理骨骼肌运动的传导束。其纤维起自大脑中央前回以外的各皮质,下行途中与纹状体、小脑、红核、黑质、下橄榄核、网状结构等发生广泛联系,并多次更换神经元,到达脑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然后通过脑、脊神经到达骨骼肌。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完成不随意运动(协调肌群的运动,维持肌张力)。
二、肌力检查要点
1 .肌容量的测定:注意观察肌肉有无萎缩、肥大,并注意其分布和范围,进行两侧比较。可以用带尺测量肢体周径,即在双侧肢体同一水平部位对比测量,并记录之,不仅可以确定肌肉萎缩或肥大的程度,也可以作为今后随访的比较。肌肉萎缩检查时,可见肌肉组织体积缩小,触之松软无力。可为神经营养因素引起,也可为肌炎或长期肢体废用所引起。肌肥大可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肌强直等
2 .肌张力的检查:受检者肢体处于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被动运动以测其肌肉阻力,受检者肢体肌肉未完全放松将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肌张力减低时,被动运动阻力减小或消失。还可表现为肌肉不能保持正常的外形,触诊时肌肉软无弹性。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小脑疾患、低血钾、深度昏迷及肌肉

疾患。肌张力增高时,被动运动阻力增大,肌肉触之坚硬。肌张力增高一般可分为痉挛性和强直性,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很大,到一定角度阻力突然降低,有如折刀感。见于锥体束受损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其肌张力增高主要在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始终保持均匀,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见于锥体外系损伤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其屈肌与伸肌的肌张力皆增高。
3 .肌力检查:肌力是人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检查有主动法和被动法。主动法是受检者作主动运动时医生观察其运动的幅度、速度和力量,被动法是检查时给予阻力,受检者用力抵抗以测其肌力。检查者嘱受检者依次作各关节运动,观察肌力是否正常、减退或瘫痪,注意瘫痪的部位。并根据肌力测定标准分级,肌力大小程度分六级,采用0~5度分级法。肌力测定标准是肌力大小的一个量化指标,其准确性取决于病人的配合及医生对标准的掌握。肌肉瘫痪肌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神经损伤,也可能是其它疾患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肌麻痹。
三、各部位肌肉肌力测定法
根据神经受损部位不同,如脊髓损害、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根的损害,其肌肉瘫痪的形式也可多种,受损害神经相应支配的肌肉也会发生不同范围的瘫痪,如截瘫、单瘫、某一组肌肉或某一块肌肉瘫痪。通过对某个肢体、某组肌肉或某块肌肉的肌力测定,有助于了解神经受损的类型及部位。胸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肌肉瘫痪,桡神经损伤所支配的伸腕、伸指、伸拇肌肉发生瘫痪。各部位肌肉肌力的测定,一般自颈背、上肢、胸腹到下肢,由上而下逐一进行。先查健侧,再查患侧。检查部位要完全裸露,所取体位须视检查部位和不同的肌力而定。通过各部位肌肉肌力检查,客观地了解肌肉的病损程度与目前的功能状态。
轻瘫检查方法:轻微的瘫痪不易被发现,可进行如下检查。
l.上肢轻瘫试验
a .上肢平伸试验(Barre试验):嘱患者闭目,双上肢向前平举,持续数分钟后,可见轻瘫侧上肢旋前并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b .嘱患者仰卧,双上肢向上伸直,保持不动并闭目。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上肢下落,低于健侧。
2 .下肢轻瘫试验
a .巴利(Barre)氏下肢第一试验:嘱受检者俯卧,两小腿抬起约45°或屈由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b .巴利(Barre)氏下肢第二试验:嘱受检者俯卧位,用力屈曲双下肢,尽量使足跟贴近臀部,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足跟、足趾距臀

部较远,足趾的屈曲力减弱更明显。
c .敏格锡尼(Mingazini)氏试验:嘱患者仰卧,双下肢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下肢下落低于健侧。
d .单足站立试验:嘱患者交替用单足站立,患侧下肢站立不稳及摇晃。
四、临床意义
1 .肌容量改变:肌肉萎缩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病和废用性萎缩。肌肉假性肥大见于结缔组织和类脂质的增生所致,受损肌肉多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常见于肌病。
2 .肌力改变:按瘫痪的程度分为完全麻痹和不全麻痹两种。按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分为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两种。
3 .肌张力改变:肌张力降低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脑及脊髓休克、肌病、小脑损害。肌张力增高,有锥体束与基底节损害之别。
4 .运动障碍的病位诊断:
(1)周围性瘫痪 是指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在脊髓为前角细胞及其周围神经,在脑干为司运动的脑神经核及其脑神经。
a .周围神经损害:该神经支配的肌肉发生驰缓性瘫痪,因大多数神经是混合性的,故常伴有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见于周围神经炎、外伤等。
b .神经丛损害:由于神经丛含有运动和感觉纤维,所以产生弛缓性瘫痪和感觉障碍其病变呈神经丛性分布。见于外伤、炎症等。
c .前根损害:其运动障碍呈节段性或根性分布的驰缓性瘫痪。因前、后根的距离较近,而且前根的病变多为压迫和炎症,故而常波及到后根受累,而继发感觉障碍或神经根痛。
d .前角损害:运动障碍呈节段性分布的驰缓性瘫痪,没有感觉障碍和疼痛。见于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病等。
(2)中枢性瘫痪 是指上运动神经元(包括中央前回、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的损害。
a .颈膨大(颈5~颈7)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上肢运动的前角细胞和支配下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双上肢驰缓性瘫痪和双下肢痉挛性瘫痪,称为四瘫。
b .胸髓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下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c .腰膨大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下肢运动的前角细胞,表现为双下肢驰缓性瘫痪。




病理反射 :椎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骨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足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 <1岁半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

①Babinski征: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生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側,阳性反应为拇趾缓缓背伸,其他四趾呈扇形展开。

② Oppenheim征:方法:拇指及示指沿病人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反应同Babinski征。

③ Gordon:拇

指和其它四指分置腓肠肌部位,以适度的力量捏,阳性反应同Babinski征。

④ Chaddock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反应同Babinski征。

⑤ Conda征:将手置于足外侧两趾背面,然后向跖面按压,数秒后突然松开,阳性反应同Babinski征。

以上 5种测试方法不同,结果一样,临床意义相同。

⑥Hoffmann征:为上肢锥体束征,方法:医生左手持病人腕关节。右手以中指及示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然后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为阳性,多见于颈髓病变。

⑦阵挛: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

脑膜刺激征 :膜脑受刺激的表现,脑炎、脑膜出血、脑脊液压力增加

常见的重要的体征

1.颈项强直:方法:病人仰卧,检查者以手托扶病人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

抵抗力增加:颈椎病、骨折、也可阳性。

2.Kernig征:方法:病人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以上, 伸膝受限,疼痛、屈肌痉挛为阳性。

3.Brudzinski:方法:病人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左手托住病人枕部,一手置于病人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两侧膝关节、髋关节屈曲为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