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

§0 概述

汽车制动系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重型汽车或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要增设应急制动装置及辅助制动装置;牵引汽车应有自动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短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其驱动机构常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以保证其工作可靠。

驻车制动装置用于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在一定位置甚至斜坡上,它也有助于汽车在坡路上起步。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而不用液压或气压式的,以免其产生故障。

应急制动装置用于当行车制动装置意外发生故障而失效时,则可利用应急制动装置的机械力源(如强力压缩弹簧)实现汽车制动。应急制动装置不必是独立的制动系统,它可利用行车制动装置或驻车制动装置的某些制动器件。应急制动装置也不是每车必备,因为普通的手力驻车制动器也可以起应急制动的作用。

辅助制动装置用于山区行驶的汽车上,利用发动机排气制动、电涡流或液力缓速器等辅助制动装置,则可使汽车下长坡时长时间而持续地减低或保持稳定车速并减轻或解除行车制动器的负荷。通常,在总质量为5t以上的客车上和12t以上的载货汽车上装备这种辅助制动减速装置。

自动制动装置用于当挂车与牵引汽车连接的制动管路渗漏或断开时,能使挂车自动制动。

任何一套制动装置均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制动器有鼓式与盘式之分。行车制动是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操纵车轮制动器来制动全部车轮,而驻车制动则多采用手制动杆操纵,且具有专门的中央制动器或利用车轮制动器进行制动。中央制动器位于变速器之后的传动系中,用于制动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这两套制动装置必须具有独立的制动驱动机构。行车制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型式。用液压传递操纵力时还应有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以及管路;用气压操纵时还应有空气压缩机、气路管道、贮气筒、控制阀和制动气室等。

过去,大多数汽车的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都使用中央制动器,其优点是制动位于主减速器之前的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的制动力矩较小,容易满足操纵手力小的要求。但在用作应急制动时,往往使传动轴超载。现代汽车由于车速提高,对应急制动的可靠性要求更严,因此,在中、高级轿车和部分总质量在1.5t以下的载货汽车上,

多在后轮制动器上附加手操纵的机械式驱动机构,使之兼起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的作用,从而取消了中央制动器。

重型载货汽车由于采用气压制动,故多对后轮制动器另设独立的由气压控制而以强力弹簧作为制动力源的应急兼驻车制动驱动机构,不再设置中央制动器。但也有一些重型汽车除了采用了上述措施外,还保留了由气压驱动的中央制动器,以便提高制动系的可靠性。

制动系应满足如下要求:

(1)能适应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规定。各项性能指标除应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法规制定的有关要求外,也应考虑销售对象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用户要求。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是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2)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包括行车制动效能和驻坡制动效能。

行车制动效能是用在一定的制动初速度下或最大踏板力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项指标来评定,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表1给出了欧、美、日等国的有关标准或法规对这两项指标的规定。

综合国外有关标准和法规,可以认为:进行制动效能试验时的制动减速度j,轿

车应为5.8~7m/s 2(制动初速度v=80km/h)

;载货汽车应为4.4~5.5m/s 2 (制动初速度见表1)。相应的最大制动距离S T :轿车为S T =0.1v+v 2/150;货车为S T =0.15v+ v 2

/115,式中第一项为反应距离;第二项为制动距离,S T 单位为m;v单位为km/h。

我国一般要求制动减速度j不小于0.6g(5.88 m/s 2),其条件如下:轿车制动初速度50~80km/h、踏板力不大于400N;小型客车(9座以下)和轻型货车(总重3.5t 以下)制动初速度50~80km/h、踏板力不大于500N;其它汽车制动初速度30~60km/h、踏板力不大于700N。但实际上踏板力值比法规规定小,要考虑操纵轻便性与同类车

比较来确定。

一般在水平干燥的沥青、混泥土路面上以初速度30km/h制动时,制动距离应保证:对轻型货车和轿车不大于7m,中型货车不大于8m,重型货车不大于12m。

驻坡效能是以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的最大坡度(%)来衡量。一般对轻型货车应不小于25%,中型货车不小于20%,牵引车不小于12%。驻车制动的手控制力,对于轿车和小型客车不超过400N,其它车不超过600N。

(3)工作可靠。汽车至少应有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套制动装置,且它们的制动驱动机构应是各自独立的。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管路,当其中一套失效时,另一套应保证汽车制动效能不低于正常值的30%;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工作可靠的机械式制动驱动机构。

(4)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汽车的高速制动、短时间内的频繁重复制动,尤其是下长坡时的连续制动,都会引起制动器的温升过快,温度过高。特别是下长坡时的频繁制动,可使制动器摩擦副的温度达300℃~400℃,有时甚至高达700℃。此时,制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会急剧减小,使制动效能迅速下降而发生热衰退现象。制动器发生热衰退后,经过散热、降温和一定次数的和缓使用使摩擦表面得到磨合,其制动效能可重新恢复,这称为热恢复。提高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稳定性,增大制动鼓、盘的热容量,改善其散热性或采用强制冷却装置,都是提高抗热衰退的措施。

一般要求在初速为最高车速的80%时,以约0.3g的减速度重复进行15~20次制动到初速度的1/2的衰退试验后,其热态制动效能应达到冷态制动效能的80%以上。

(5)制动效能的水稳定性好。制动器摩擦表面浸水后,会因水的润滑作用使摩擦系数急剧减小而发生所谓的“水衰退”现象。一般规定在出水后反复制动5~15次,即应恢复其制动效能。良好的摩擦材料吸水率低,其摩擦性能恢复迅速。也应防止泥沙、污物等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否则会使制动效能降低并加速磨损。某些越野汽车为了防止水和泥沙侵入而采用封闭的制动器。

(6)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即以任何速度制动,汽车都不应当失去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一般要求在进行制动效能试验时,车辆的任何部位不得偏出3.7m的试验道。为此,汽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有适当的比例,最好能随各轴间载荷转移情况而变化;同一轴上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相同。否则当前轮抱死而侧滑时,将失去操纵性;后轮抱死而侧滑甩尾,会失去方向稳定性;当左、右轮的制动力矩差值超过15%时,会发生制动时汽车跑偏。

对于汽车列车,除了应保证列车各轴有适当的制动力分配外,也应注意主、挂车之间各轴制动开始起作用的时间,特别是主、挂车之间制动开始时间的协调。

(7)制动踏板和手柄的位置和行程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即操作方便性好,操纵轻便,舒适,能减少疲劳。踏板行程:对轿车应不大于150mm;对货车应不大于170mm,其中考虑了摩擦衬片或衬块的容许磨损量。制动手柄行程应不大于160~200mm。各国法规规定,制动的最大踏板力一般为500N(轿车) ~700N(货车)。设计时,紧急制动(约占制动总次数的5%~10%)踏板力的选取范围:轿车为200~300N;货车为350~550N,采用伺服制动或动力制动装置时取其小值。应急制动时的手柄拉力以不大于

400~500N为宜;驻车制动的手柄拉力应不大于500N(轿车) ~700N(货车)。

(8)作用滞后的时间要尽可能地短,包括从制动踏板开始动作至达到给定制动效能水平所需的时间(制动滞后时间)和从放开踏板至完全解除制动的时间(解除制动滞后时间)。一般要求这个时间尽可能短,对于气制动车辆不得超过0.6s,对于汽车列车不得超过0.8s。

(9)制动时制动系噪声尽可能小,且无异常声响。

(10)与悬架、转向装置不产生运动干涉,在车轮跳动或汽车转向时不会引起自行制动。

(11)制动系中应有音响或光信号等警报装置以便能及时发现制动驱动机件的故障和功能失效;制动系中也应有必要的安全装置,例如一旦主、挂车之间的连接制动管路损坏,应有防止压缩空气继续漏失的装置;在行驶过程中挂车一旦脱挂,亦应有安全装置驱使驻车制动将其停驻。

(12)能全天候使用,气温高时液压制动管路不应有气阻现象;气温低时气制动管路不应出现结冰。

(13)制动系的机件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对摩擦材料的选择也应考虑到环保要求,应力求减小制动时飞散到大气中的有害于人体的石棉纤维。

汽车制动系设计的程序

1.设计的前提条件

(1)汽车的参数

汽车的满载质量、自重以及满载和空载时的前、后轴负荷及重心高度,还有轴距和轮胎尺寸。

(2)法规适合性

决定制动系统、构造和参数的最低要求是适合指定的法规。

根据上述两项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市场的需求、使用条件、竞争性及本公司现生产情况确定设计方向。

2.制动操纵方式和制动系统的确定

(1)研究、确定制动控制采用气压方式还是液压(真空助力、真空增压或油气混合)方式

(2)研究、确定制动系统的构成

①行车制动系统所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应由那些部件构成,这些部件是现有的还是需要选购或新设计,设计制动系统示意图。

②驻车制动采用中央制动器还是作用后轮(机械操纵还是弹簧制动缸)。

③应急制动的操纵是与行车制动或驻车制动结合,还是独立操纵。

④是否需要有辅助制动,采用排气制动、液力缓速器或电涡流缓速器

(3)汽车必需制动力及其前后分配的确定

前提条件一经确定,与前项的系统的研究、确定的同时,研究汽车必需的制动力并把它们适当地分配到前后轴上,确定每个车轮制动器必需的制动力。此外,还应研究、确定汽车必需的驻车制动力和应急制动力。

(4) 确定制动器制动力、摩擦片寿命及构造、参数

制动器必需制动力求出后,考虑摩擦片寿命和由轮胎尺寸等所限制的空间,选定制动器的型式、构造和参数,绘制布置图,进行制动力制动力矩计算、摩擦磨损计算。

(5) 制动器零件设计

零件设计、材料、强度、耐久性及装配性等的研究确定,进行工作图设计。

(6) 制动操纵系统设计

制动系操纵部件(阀类、加力器、制动气室等)的研究、选定或设计,操纵机构设计;

注意性能(操纵力和行程、制动系统静特性和动特性)、强度、耐久性及车辆装配性等。

(7) 管路设计

管路布置、设计。

§1 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除了辅助制动装置是利用发动机排气或其他缓速措施对下长坡的汽车进行减缓或稳定车速外,汽车制动器几乎都是机械摩擦式的,即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间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的。

汽车制动器按其在汽车上的位置分为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前者是安装在车轮处,后者则安装在传动系的某轴上,例如变速器第二轴的后端或传动轴的前端。摩擦式制动器按其旋转元件的形状又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型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一对带有摩擦蹄片的制动蹄,后者又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而制动底板则又紧固于前梁或后桥壳的突缘上(对车轮制动器)或变速器壳或与其相固定的支架上(对中央制动器);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固定在轮毂上或变速器第二轴后端的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圆柱内表面与制动蹄摩擦片的外表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故又称为蹄式制动器。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带有摩擦片且刚度较小的制动带;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外圆柱表面和制动带摩擦片的内圆弧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产生摩擦力矩作用于制动鼓,故又称为带式制动器。在汽车制动系中,带式制动器曾仅用作某些汽车的中央制动器,现代汽车已很少采用。由于外束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带式制动器,而且在汽车上已很少采用,所以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鼓式制动器,而通常所说的鼓式制动器即是指这种内张型鼓式结构。

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一个垂向安放且以两侧面为工作面的制动盘,其固定摩擦元件一般是位于制动盘两侧并带有摩擦片的制动块。当制动盘被两侧的制动块夹紧时,摩擦表面便产生作用于制动盘上的摩擦力矩。盘式制动器常用作轿车的车轮制动器,也可用作各种汽车的中央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主要用作行车制动装置,有的也兼作驻车制动之用;而中央制动器则仅用于驻车制动,当然也可起应急制动的作用。

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也有多种,其主要结构型式如下表所示.

1.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鼓式制动器可按其制动蹄的受力情况分类(见图1),它们的制动效能、制动鼓的受力平衡状况以及车轮旋转方向对制动效能的影响均不同。

制动蹄按其张开时的转动方向和制动鼓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有领蹄和从蹄之分。制动蹄张开的转动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一致的制动蹄,称为领蹄;反之,则称为从蹄。

鼓式制动器按蹄的属性分为:

(1)领从蹄式制动器

如图1(a)、(b)所示,若图上方的旋向箭头代表汽车前进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制动鼓正向旋转),则蹄1为领蹄,蹄2为从蹄。汽车倒车时制动鼓的旋转方向改变,变为反向旋转,随之领蹄与从蹄也就相互对调了。这种当制动鼓正、反向旋转时总具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由图1(a)、(b)可见,领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压得更紧,即摩擦力矩具有“增势”作用,故又称为增势蹄;而从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有离开制动鼓的趋势,即摩擦力矩具有“减势”作用,故又称为减势蹄。“增势”作用使领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增大,而“减势”作用使从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减小。

对于两蹄的张开力P

1=P

2

=P的领从蹄式制动器结构,如图1(b)所示,两蹄压紧制

动鼓的法向力应相等。但当制动鼓旋转并制动时,领蹄由于摩擦力矩的“增势”作用,使其进一步压紧制动鼓而使其所受的法向反力加大;从蹄由于摩擦力矩的“减势”作用而使其所受的法向反力减小。这样,由于两蹄所受的法向反力不等,不能相互平衡,

其差值要由车轮轮毂轴承承受。这种制动时两蹄法向反力不能相互平衡的制动器也称为非平衡式制动器。液压或楔块驱动的领从蹄式制动器均为非平衡式结构,也叫做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非平衡式制动器将对轮毂轴承造成附加径向载荷,而且领蹄摩擦衬片表面的单位压力大于从蹄的,磨损较严重。为使衬片寿命均衡,可将从蹄的摩擦衬片包角适当地减小。

对于如图1(a)所示具有定心凸轮张开装置的领从蹄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凸轮机构保证了两蹄等位移,因此作用于两蹄上的法向反力和由此产生的制动力矩应分别

相等,而作用于两蹄的张开力P 1、

P 2则不等,且必然有P 1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两个蹄常有固定的支点。张开装置有凸轮式(见图1(a)、图2、图3)、楔块式(见图4、图5)、曲柄式(参见图11)和具有两个或四个等直径活塞的制动轮缸式的(见图1(b)、图6、图7)。后者可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并用液压驱动,而凸轮式、楔块式和曲柄式等张开装置则用气压驱动。当张开装置中的制动凸轮和制动楔块都是浮动的时,也能保证两蹄张开力相等,这时的凸轮称为平衡凸轮。也有非平衡式的制动凸轮,其中心是固定的,不能浮动,所以不能保证作用在两蹄上

的张开力相等。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效能及稳定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其在汽车前进和倒车时的制动性能不变,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也便于附装驻车制动机构,故仍广泛用作中、重型载货汽车的前、后轮以及轿车的后轮制动器。

根据支承结构及调整方法的不同,领从蹄鼓式液压驱动的车轮制动器又有不同的结构方案,如图8所示。

(2)双领蹄式制动器

当汽车前进时,若两制动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但这种制动器在汽车倒车时,两制动蹄又都变为从蹄,因此,它又称为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如图1(c)所示,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制动轮缸推动,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等机件在制动底板上是以制动底板中心作对称布置的,因此两蹄对鼓作用的合力恰好相互平衡,故属于平衡式制动器。

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根据其调

整方法的不同,又有多种结构方案,

如图9所示。

双领蹄式制动器有高的正向制

动效能,但倒车时则变为双从蹄式,

使制动效能大降。中级轿车的前制动

器常用这种型式,这是由于这类汽车

前进制动时,前轴的动轴荷及附着力

大于后轴,而倒车时则相反,采用这

种结构作为前轮制动器并与领从蹄式后轮制动器相匹配,则可较容易地获得所希望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并使前、后轮制动器的许多零件有相同的尺寸。它不用

于后轮还由于有两个互相成中心对称的制动轮缸,难于附加驻车制动驱动机构。

21f f F F >

(3)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当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两制

动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向双领

蹄式制动器。如图l(d)及图10、图11

所示。其两蹄的两端均为浮式支承,不

是支承在支承销上,而是支承在两个活

塞制动轮缸的支座上(图l(d)、图10)

或其他张开装置的支座上(图11、图12)。当制动时,油压使两个制动轮缸的两侧活塞(图10)或其他张开装置的两侧(图11、图12)均向外移动,使两制动蹄均压紧在制

动鼓的内圆柱面上。制动鼓靠摩擦力带动两制动蹄转过一小角度,使两制动蹄的转动方向均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一致;当制动鼓反向旋转时,其过程类同但方向相反。因此,制动鼓在正向、反向旋转时两制动蹄均为领蹄,故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它也属于平衡式制动器。由于这种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和倒退时的性能不变,故广泛用于中、轻型载货汽车和部分轿车的前、后轮。但用作后轮制动器时,需另设中央制动器。

(4)单向增力式制动器

如图1(e)所示,两蹄下端以顶杆相连接,第二制动蹄支承在其上端制动底板上的支承销上。当汽车前进时,第一制动蹄被单活塞的制动轮缸推压到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上。制动鼓靠摩擦力带动第一制动蹄转过一小角度,进而经顶杆推动第二制动蹄也压向制动鼓的工作表面并支承在其上端的支承销上。显然,第一制动蹄为一增势的领蹄,而第二制动蹄不仅是一个增势领蹄,而且经顶杆传给它的推力Q 要比制动轮缸给第一制动蹄的推力P 大很多,使第二制动蹄的制动力矩比第一制动蹄的制动力矩大2~3倍之多。由于制动时两蹄的法向反力不能互相平衡,因此属于一种非平衡式制动器。

虽然这种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制动时,其制动效能很高,且高于前述各种制动器,但在倒车制动时,其制动效能却是最低的。因此,仅用于少数轻、中型货车和轿车上作前轮制动器。

(5)双向增力式制动器

如图1(f)所示,将单向增力式制动器的单活塞制动轮缸换以双活塞式制动轮缸,其上端的支承销也作为两蹄可共用的,则成为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对双向增力式制动器来说,不论汽车前进制动或倒退制动,该制动器均为增力式制动器。只是当制动鼓正向旋转时,前制动蹄为第一制动蹄,后制动蹄为第二制动蹄;而反向旋转时,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正好对调。第一制动蹄是增势领蹄,第二制动蹄不仅是增势领蹄,而且经顶杆传给它的推力Q要比制动轮缸给第一蹄或第二蹄的推力大很多。但制动时作用于第二蹄上端的制动轮缸推力起着减小第二蹄与支承销间压紧力的作用。双向增力式制动器也是属于非平衡式制动器。

图13给出了双向增力式制动器(浮动支承)的几种结构方案,图14给出了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固定支点)另外几种结构方案。

双向增力式制动器在高级轿车上用得较多,而且往往将其作为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共用的制动器,但行车制动是由液压通过制动轮缸产生制动蹄的张开力进行制动,而驻车制动则是用制动操纵手柄通过纲索拉绳及杠杆等操纵。另外,它也广泛用于汽车中央制动器,因为驻车制动要求制动器正、反向的制动效能都很高,而且驻车制动若不用于应急制动时不会产生高温,因而热衰退问题并不突出。

上述制动器的特点是用制动器效能、效能稳定性和摩擦衬片磨损均匀程度来评价。增力式制动器效能最高,双领蹄式次之,领从蹄式更次之,还有一种双从蹄式制动器的效能最低,故极少采用。而就工作稳定性来看,名次排列正好与效能排列相反,双从蹄式最好,增力式最差。摩擦系数的变化是影响制动器工作效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还应指出,制动器的效能不仅与制动器的结构型式、结构参数和摩擦系数有关,也受到其他有关因素的影响。例如制动蹄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仅在衬片的中部接触时,

输出的制动力矩就小;而在衬片的两端接触时,

输出的制动力矩就大。制动器的效能常以制动

器效能因数或简称为制动器因数BF (brake

factor)来衡量,制动器因数BF 可用下式表达:

BF=(fN 1+fN 2)/P

式中 fN 1,

fN 2:——制动器摩擦副间的摩擦力,见图1;

N 1,N 2:——制动器摩擦副间的法向力,对

平衡式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N 1=N 2

f—制动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

P—鼓式制动器的蹄端作用力(见图1),盘

式制动器衬块上的作用力。

基本尺寸比例相同的各种内张型鼓式制动

器以及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因数BF 与摩擦系

数f 之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BF 值大,即制

动效能好。在制动过程中由于热衰退,摩擦系

数是会变化的,因此摩擦系数变化时,BF 值变化小的,制动效能稳定性就好。

制动器因数值愈大,摩擦副的接触情况对

制动效能的影响也就愈大。所以,对制动器的

正确调整,对高效能的制动器尤为重要。 2.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按摩擦副中的固定摩擦元件的结构,盘式

制动器分为钳盘式和全盘式制动器两大类。钳

盘式制动器(图16)的固定摩擦元件是两块带有

摩擦衬块的制动块,后者装在以螺栓固定于转

向节或桥壳上的制动钳体中。两块制动块之间

有作为旋转元件的制动盘,制动盘是用螺栓固

定于轮毂上。制动块的摩擦衬块与制动盘的接

触面积很小,在盘上所占的中心角一般仅约30°~50°,因此这种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点盘式制动器。其结构较简单,质量小,散

热性较好,借助于制动盘的离心力作用易于将

泥水、污物等甩掉,维修也方便。但由于摩擦

衬块的面积较小,单位压力很高,摩擦面的温

度较高,故对摩擦材料的要求较高。

全盘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和旋转元件

均为圆盘形,制动时各盘摩擦表面全部接触。

其工作原理如摩擦离合器,故又称为离合器式

制动器。用得较多的是多片全盘式制动器(见图17),以便获得较大的制动力。但这种制动器的散热性能较差,故多为油冷式,结构较复杂。

钳盘式制动器按制动钳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固定钳式盘式制动器

如图16所示,在制动钳体上有两个液压油缸,其中各装有一个活塞。当压力油液进入两个油缸活塞外腔时,推动两个活塞向内将位于制动盘两侧的制动块总成压紧到制动盘上,从而将车轮制动。当放松制动踏板使油液压力减小时,回位弹簧又将两制动块总成及活塞推离制动盘。这种型式也称为对置活塞式或浮动活塞式。

(2)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

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体是浮动的。其浮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制动钳体可作平行滑动;另一种是制动钳

体可绕一支承销摆动(见图18)。

因而有滑动钳式盘式制动器和摆

动钳式盘式制动器之分。但它们

的制动油缸均为单侧的,且与油

缸同侧的制动块总成是活动的,

而另一侧的制动块总成则固定在

钳体上。制动时在油液压力作用

下,活塞推动活动制动块总成压

靠到制动盘,而反作用力则推动制动钳体连同固定制动块总成压向制动盘的另一侧,直到两制动块总成受力均等为止。对摆动钳式盘式制动器来说,钳体不是滑动而是在与制动盘垂直的平面内摆动。这样就要求制动摩擦衬块应预先做成楔形的(摩擦表面对背面的倾斜角为6°左右)。在使用过程中,摩擦衬块逐渐磨损到各处残存厚度均匀(一般约为l mm)后即应更换。

图19是某汽车的固定钳式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图;图20是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的

结构图,图中还给出了驻车制动的驱动机构。

固定钳式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是早于浮动钳式的,其制动钳的刚度好,除活塞和制动块外无其他滑动件,但由于需采用两个油缸分置于制动盘的两侧,使结构

尺寸较大,布置较困难;需两组高精度的液压缸和活塞,成本较高;制动热经制动钳体上的油路传给制动油液,易使其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气泡影响制动效果;另外,由于两侧制动块均靠活塞推动,难于兼用于由机械操纵的驻车制动,必须另加装一套驻车制动用的辅助制动钳,或是采用如图21所示

的盘鼓结合式后轮制动器,其中作为驻车用的鼓

式制动器由于直径较小,只能是双向增力式的,

这种“盘中鼓”结构很紧凑,但双向增力式制动

器的调整不方便。

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只在制动盘的一侧装

油缸,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布置,结构尺

寸紧凑,可以将制动器进一步移近轮毂,同一组

制动块可兼用于行车和驻车制动。浮动钳由于没

有跨越制动盘的油道或油管,减少了受热机会,

单侧油缸又位于盘的内侧,受车轮遮蔽较少使冷

却条件较好,另外,单侧油缸的活塞比两侧油缸

的活塞要长,也增大了油缸的散热面积,因此制

动液温度比用固定钳时低30℃~50℃,气化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制动钳体是浮动

的,必须设法减少滑动处或摆动中心处的摩擦、磨损和噪声。

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的优点有:

1)热稳定性较好。这是因为制动盘对摩擦衬块无摩擦增力作用,还因为制动摩擦衬块的尺寸不长,其工作表面的面积仅为制动盘面积的12%~6%,故散热性较好。

2)水稳定性较好。因为制动衬块对盘的单位压力高,易将水挤出,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沾水后也易于甩掉,再加上衬块对盘的擦拭作用,因而,出水后只需经一、二次制动即能恢复正常;而鼓式制动器则需经过十余次制动方能恢复正常制动效能。

3)制动稳定性好。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与制动油缸的活塞推力及摩擦系数成线性关系,再加上无自行增势作用,因此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增长较和缓,与鼓式制动器相比,能保证高的制动稳定性。

4)制动力矩与汽车前进和后退行驶无关。

5)在输出同样大小的制动力矩的条件下,盘式制动器的质量和尺寸比鼓式要小。

6)盘式的摩擦衬块比鼓式的摩擦衬片在磨损后更易更换,结构也较简单,维修保养容易。

7)制动盘与摩擦衬块间的间隙小(0.05~0.15mm),这就缩短了油缸活塞的操作时间,并使制动驱动机构的力传动比有增大的可能。

8)制动盘的热膨胀不会像制动鼓热膨胀那样引起制动踏板行程损失,这也使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设计可以简化。

9)易于构成多回路制动驱动系统,使系统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保证汽车在任何车速下各车轮都能均匀一致地平稳制动。

10)能方便地实现制动器磨损报

警(见图22),以便及时更换摩擦衬

块。

盘式制动器的主要缺点是难以

完全防止尘污和锈蚀(但封闭的多片

全盘式制动器除外);兼作驻车制动器

时,所需附加的驻车制动驱动机构较

复杂,因此有的汽车采用前轮为盘式

后轮为鼓式的制动系统;另外,由于

无自行增势作用,制动效能较低,中

型轿车采用时需加力装置。

盘式制动器制动钳的布置可以在车轴之前或之后。制动钳位于轴前可避免轮胎向钳内甩溅泥水污物;位于轴后则可减小制动时轮毂轴承径向合力(见图23)。

盘式制动器尤其是浮动钳式

盘式制动器已十分广泛地用于轿

车的前轮。与鼓式后轮制动器配

合,也可使后轮制动器较容易地

附加驻车制动的驱动机构,兼作

驻车制动器之用。有些轿车的前、

后轮都采用盘式制动器,主要是

为了保持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稳

定。

盘式制动器也开始用于某些

不同等级的客车和载货汽车上。

有些重型载货汽车采用多片全盘

式制动器以获得大的制动力矩,但制动盘的冷却条件差,温升较大。

§2 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制动器设计中需要预先给定的整车参数有:汽车轴距L ;车轮滚动半径r r ,;汽车

空、满载时的总质量,;空、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前轴负荷,;后轴负

荷,

;空、满载时的质心位置:质心高度,;质心距前轴距离,;质心距后轴距离,等。而对汽车制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制动系参数有:制动

力及其分配系数、同步附着系数、制动强度、附着系数利用率、最大制动力矩与制动器因数等。

'a m a m '1G 1G '2G 2G ''g h g h '1L 1L '

2L 2L 2.1 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汽车制动时,如果忽略路面对车轮的滚动阻力矩和汽车回转质量的惯性力矩,则任一角速度ω>0的车轮,其力矩平衡方程为: 0=?e B f r F T (2) 式中 ——制动器对车轮作用的制动力矩,即制动器的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N·m;

f T B F ——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制动力,即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又称为地面制动力,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N;

e r ——车轮有效半径,m。 令 e

f f r T F = (3) 并称之为制动器制动力,它是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因此又称为制动周缘力。与地面制动力的方向相反,当车轮角速度f F B F ω>0时,大小亦相等,且仅由制动器结构参数所决定。即取决于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尺寸、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及车轮有效半径等,并与制动踏板力即制动系的液压或气压成正比。当加大踏板力以加大,和均随之增大。但地面制动力受着附着条件的限制,其值不可能大于附着力,即≤f F f F f T f F B F B F ?F B F ??Z F = (4) 或 (5) ??Z F F B ==max 式中 ?——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

Z——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力。

当制动器制动力和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值时,车轮即被抱死并在地面

f F B F ?F

上滑移。此后制动力矩即表现为静摩擦力矩,而

即成为与相平衡以阻止车轮再旋转的

周缘力的极限值。当制动到f T e f f r T F /=B F ω=0以后,地面制动力

达到附着力值后就不再增大,而制动器制动

力由于踏板力的增大使摩擦力矩增大而继

续上升(见24)。

B F ?F f F P F f

T 根据汽车制动时的整车受力分析,考虑到制动时的轴荷转移,可求得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Z 1,Z 2为:

)(21dt du g h L L

G Z g += (12dt du g h L L

G Z g ?=

(6)

式中 G——汽车所受重力; L——汽车轴距;

1L ——汽车质心离前轴距离;

2L ——汽车质心离后轴距离;

——汽车质心高度;

g h g——重力加速度; dt

du -——汽车制动减速度。 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为 Gq dt du g G F F F B B B ==

+=21 (7) 式中 q (gdt

du q =)——制动强度,亦称比减速度或比制动力; 12B F ,——前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B F 由以上两式可求得前、后轴车轮附着力为

???)()(221g g B qh L L G L h F L L G

F +=+= ???)()(112g g B qh L L

G L h F L L G F ?=?= (8) 上式表明:汽车在附着系数?为任意确定值的路面上制动时,各轴附着力即极限

制动力并非为常数,而是制动强度q 或总制动力的函数。当汽车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足够时,根据汽车前、后轴的轴荷分配,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道路附着系数和坡度情况等,制动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三种,即

B F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再抱死拖滑;

(2)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再抱死拖滑;

(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在以上三种情况中,显然是最后一种情况的附着条件利用得最好。

由式(7)、式(8)不难求得在任何附着系数?的路面上,

前、后车轮同时抱死即前、后轴车轮附着力同时被充分利用的条件是

G F F F F B B f f ?=+=+2121

)/()(//12g g B B f f h L h L F F F F 2121???+== (9)

式中 ——前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111f F 1Z F F B f ?==;

222f F ——后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2Z F F B f ?==;

1212B F ——前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B F ——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1Z ,——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

2Z G——汽车重力;

1L ,——汽车质心离前、后轴距离;

2L g h ——汽车质心高度。

由式(9)可知,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是f F f F ?的

函数。

由式(9)中消去?,得

????????+?+=)2(421112222

f g f g g f F h GL F G L h L h G F (10) 式中 L——汽车的轴距。

将上式绘成以,为坐标的曲线,即为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

线,简称I 曲线,如图25所示。如果汽车前、后制动器的制动力,能按I 曲

线的规律分配,则能保证汽车在任何附着系数1f F 2f F 1f F 2f F ?的路面上制动时,都能使前、后车轮

同时抱死。然而,目前大多数两轴汽车尤其是货车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之比值为一定值,并以前制动与汽车总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的比例,称为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1f F f F β:

2111

f f f f f F F F F F +==β (11)

又由于在附着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内,地面制动力在数值上等于相应的制动周缘力,故β又可通称为制动力分配系数。

2.2 同步附着系数 式(11) 可表达为 ββ?=112

f f F F (12)

上式在图25中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且斜率为(1-β)/β的直线,它是具有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为β的汽车的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简称β线。图中β线

与I 曲线交于B 点,可求出B 点处的附着系

数?=0?,则称β线与I 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

数0?为同步附着系数。

它是汽车制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由汽车结构参数所决定。同

步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是:g

h L L 20?=β? 对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

汽车,只有在附着系数?等于同步附着系数

0?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制动器才会同时抱

死。当汽车在不同?值的路面上制动时,可能有以下情况:

(1)当?<0?,β线位于I 曲线下方,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它虽是一种稳定工况,但丧失转向能力。

(2)当?>0?,β线位于I 曲线上方,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这时容易发生后轴侧滑使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

(3)当?=0?,制动时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是一种稳定工况,但也失去转向能力。

为了防止汽车的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和后轮产生侧滑,希望在制动过程中,在即将出现车轮抱死但尚无任何车轮抱死时的制动减速度,为该车可能产生的最高减速度。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附着系数0?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为du/dt=qg=0?g,即q=0?,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后轮即将抱死时的制动强度q

?

?εq G F B == (13)

式中 ——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

B F G——汽车所受重力;

q——制动强度。

当?=0?时, q=0?,ε=1,利用率最高。

直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道路条件还不很好,汽车行驶速度也不很高,后轮抱死侧滑的后果也不显得像前轮抱死丧失转向能力那样严重,因此往往将0?值定得较低,即处于常遇附着系数范围的中间偏低区段。但当今道路条件大为改善,汽车行驶速度也大为提高,因而汽车因制动时后轮先抱死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由于车速高,它不仅会引起侧滑甩尾甚至会调头而丧失操纵稳定性。后轮先抱死的情况是最不希望发生的。因此各类轿车和一般载货汽车的0?值有增大的趋势。

如何选择同步附着系数0?,是采用恒定前后制动力分配比的汽车制动系设计中的一个较重要的问题。在汽车总重和质心位置已定的条件下,0?的数值就决定了前后制动力的分配比。

0?的选择与很多因数有关。首先,所选的0?应使得在常用路面上,附着系数利用率较高。具体而言,若主要是在较好的路面上行驶,则选的0?值可偏高些,反之可偏低些。从紧急制动的观点出发,0?值宜取高些。汽车若常带挂车行驶或常在山区行驶,0?值宜取低些。此外,0?的选择还与汽车的操纵性、稳定性的具体要求有关,与汽车的载荷情况也有关。总之,0?的选择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上述各因数对0?的要求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不可能选一尽善尽美的0?值,只有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根据设计经验,空满载的同步附着系数0

?′和0?应在下列范围内:轿车:0.65~0.80;轻型客车、轻型货车:0.55~0.70;大型客车及中重型货车:0.45~0.65。

现代汽车多装有比例阀或感载比例阀等制动力调节装置,可根据制动强度、载荷等因素来改变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使之接近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

为保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有足够的附着系数利用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制动法规规定,在各种载荷情况下,轿车在0.15≤q≤0.8,其他汽车在0.15≤q≤0.3的范围内,前轮均应能先抱死;在车轮尚未抱死的情况下,在0.2≤?≤0.8的范围内,必须满足q≥0.1+0.85(?-0.2)。

2.3 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上面已给出了制动强度q 和附着系数利用率ε的定义式,

如式(7)和式(13)所示。下面再讨论一下当?=0?、?<0?和?>0?时的q 和ε。

根据所定的同步附着系数0?,可以由式(9)及式(11)求得

L

h L g

02?β+= (14) L h L g

011?β?=

? (15) 进而求得

浅谈桥梁下部结构的选型及施工设计便于后期养护

浅谈桥梁下部结构的选型及施工设计便于后期养护 李红军 (哈密公路总段,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在桥梁设计的过程中,下部结构的考虑是否得当,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及后期养护使用影响很大,本文结合我在近几年一些施工设计项目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桥梁墩、台的形式选择及结构设计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桥梁下部;结构选型;设计与计算;经济 1 桥台结构型式选用 1.1 底部设有支撑梁的轻型桥台 轻型桥台的特点是,台身体积较小,台身为直立的薄壁墙,台身两侧设有翼墙(用于挡土),可以将侧墙做成斜坡。在两桥台下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上部结构与桥台通过锚栓连接,构成四铰框架结构系统,并借助两端台后的土压力来保持稳定。这种桥台适用于小跨径桥梁,桥跨孔数与轻型桥墩配合使用时不宜超过三孔,且桥梁全长不宜大于20m,单孔跨径不宜大于13m。按照翼墙(侧墙)的形式和布置方式,这种桥台又可分为:一字形轻型桥台、八字形轻型桥台、耳墙式轻型桥台。 1.2 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 薄壁轻型桥台常用的形式有悬臂式、扶壁式、撑墙式、及箱式等。这种桥台是由带扶壁的前墙和侧墙以及水平底板构成。挡土墙由前墙和间距为2.5~3.5m的扶壁组成。台顶由竖直小墙和支于扶壁上的水平板构成,用于支承桥跨结构。两侧薄壁可以与前墙垂直,有时也做成与前墙斜交。相对于重力式桥台而言,可减少污工体积40%~50%,同时因自重减轻而减少了对地基的压力,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条件,但其构造和施工均较复杂,且用钢量较多。当墩台填土不高,河床不宽时,为了减少桥长,降低造价,不让台前溜坡压缩河床,可采用靠河较近墩台身直立的桩基础薄壁墩台,墩台下面设置支撑梁,整个桥梁形成框架结构体系,并借助两端台后的被动土压力来保持稳定。从已建成通车的公路上的桥梁(下部结构多采用这种型式)来看,情况良好。 1.3 埋置式桥台 埋置式桥台是将台身埋在锥形护坡中,这样,桥台所受的土压力大为减小,桥台的体积也就得到相应减小。但是由于台前护坡是用片石(或混凝土)作表面防护的一种永久性设施,存在着被洪水冲毁而使台身裸露的可能,故设计时必须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按台身的结构形式,埋置式桥台可以分为:肋形埋置式桥台、桩柱式埋置式桥台、和框架式桥台。肋形埋置式桥台的台身是由两块(或多块)后倾式的肋板与顶面帽梁连接而成。台高在10m及10m以上者须设置横向系梁。帽梁、系梁和耳墙均需配置钢筋。桩

建筑结构选型知识点全

建筑结构 第1章概论 1.建筑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强度是建筑的最基本特征,它关系到建筑物保存的完整性和作为一个物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满足此“强度”所需要的建筑物部分是结构,结构是建筑的的基础,没有结构就没有建筑物。结构以建筑之间的关系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结构是建筑物的基本受力骨架。 2.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 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耐久性、可持续性 3.建筑结构的分类 1.按组成材料 1)木结构 优点:施工周期短;易于扩建和改造;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环保性能好。 缺点:多疵病;易燃;易腐;易虫蛀。 2)砌体结构(包括无筋砌体和配筋砌体等)消防限制,最高七层。 优点:耐久性好;耐火性好;就地取材;施工技术要求低;造价低廉。 缺点:强度低,砂浆与砖石之间的粘接力较弱; 自重大;砌筑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粘土用量大,不利于持续发展。3)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优点:耐久性好;耐火性好;可模性好;整体 性好;可就地取材。 缺点:自重大;抗裂差;施工环节多;施工周 期长;拆除、改造难度大。 4)钢结构 优点:强度高、重量轻;材性好,可靠性高; 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密封性好;抗震性能 好。 缺点:钢材为非燃烧体,耐热但不耐火;耐腐 蚀性差。 5)组合结构(可分为钢骨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优点:刚度大;防火、防腐性能好;重量轻; 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节约模板 缺点:需要特定的剪力连接件、需要专门焊接 设备与人员、需要二次抗火设计 2.按结构体系 1)混合结构体系—主要承重构件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房屋。主要用于量大面广的多层住宅。 2)排架结构—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成,其屋架与柱顶为铰接,柱与基础顶面为固接。主要用于单层工业厂房中。 3)框架结构—采用梁、柱等杆件组成空间体系作为建筑物承重骨架的结构。 优点:建筑室内空间布置灵活;平面和立面变化丰富。

盘式制动器论文

主 要 符 号 表 z 齿轮齿数 α 齿轮压力角 β 中点螺旋角或名义螺旋角 1γ、2γ 分别为双曲面齿轮主、从动齿轮的节锥角 01γ、02 γ 分别为主、从动齿轮的面锥角 1R γ、2 R γ 分别为主、从动齿轮的根锥角 ? 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 T η 汽车传动系效率 LB η 轮边减速器的传递效率 j σ 接触应力 W σ 弯曲应力 τ 扭转应力 s τ 剪切应力

目录 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主要符号表..............................................Ⅲ1 绪论..................................................11.1综述...........................................................1 1.1.1汽车工业本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对相关工业的带动度.............1 1.1.2“富国富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1 1.1.3汽车行业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1 1.1.4发展汽车工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1 1.1.5发展汽车工业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 1.1.6发展汽车工业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 1.2汽车制动系统概述...............................................2 1.3设计的意义.....................................................2 2 制动器设计方案论证和选择...............................5 2.1制动器设计要求.................................................5 2.2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5 2.3制动器方案分析.................................................6 2.4制动器驱动结构的选择...........................................7 2.5制动管路的选择.................................................7 2.6式制动器与盘式制动器的比较分析.................................8 2.7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12 3 制动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13 3.1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13 3.2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13 3.3制动器的制动力矩..............................................15

建筑结构模型设计中的选型与设计

建筑结构模型设计中的选型与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高层结构是否合理、经济的关键,随着建筑高度和功能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论文总结了各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复杂、新颖的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进而对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要点进行了探讨。 标签:建筑结构;模型设计;选型与设计 一、结构选型 (一)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采用梁、柱组成的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竖向承重结构,并同时承受水平荷载,适用于多层或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布置要注意对称均匀和传力途径直接。传统的结构布置采用主次梁的作法为主,逐步向扁梁或无盖梁发展。框架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承重和抗侧力构件,以受压应力为主。 (二)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作为竖向承重和抵抗侧力的结构体系。剪力墙的间距受楼板构件跨度的限制,一般为3~8米。因而剪力墙结构适用于要求小房间的住宅、旅馆等建筑。 (三)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将框架和剪力墙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它既有框架结构平面布局灵活、适用性强的优点,又有较好的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是高层建筑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合理的结构设计,将能使框架、剪力墙两种不同变形性能的抗侧力结构很好地协同工作,共同发挥作用。 (四)筒体结构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体系、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强度和刚度的要求。筒体体系因其在抵抗水平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刚度,并能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而成为六十年代以后常用于超高层建筑中的一种新的结构体系。根据筒体布置、组成、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框架筒体、筒中筒、组合筒三种体系。 二、结构设计 (一)地基与基础设计

盘式制动器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制动装置需要转换和吸收的动能,与汽车制动初速度的平方和总质量成正比;其需要产生的制动力则与汽车总质量成正比,与制动初速度相对来说关系不大。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速度和总质量两个参数始终处于不断攀高的状态,这就要求制动装置在更短的时间内吸收越来越大的能量,并产生接近车轮滑移界限的制动力。汽车速度的提高对制动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改善汽车的制动性,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同时,世界各国和制动器制造企业对制动器制动性能都提出了各种标准,是制动器的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尽量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制动器的准确性和高精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动器试验台的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就国外的情状而言,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发达国家对制动器试验台的研究相对较早,实验技术相对成熟。如德国 Carl Schenck AG公司,德国 Froude Hofmann 公司以及美国 CHASE 公司等研制的制动器试验台,都体现了他们先进而精湛的实验技术。其中德国 Carl Schenck AG公司研制的惯性制动器试验台,能过同时对两个制动器进行实验。它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一定角速度旋转的惯性飞轮的动能来模拟汽车的动能,并在制动时为被制动器所吸收,从而检测出制动器的性能参数。国外已经在电惯量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减少或取消机械惯量部分,利用调整系统及计算机控制进行补偿,使实验系统动力特性与具有大质量惯性轮系统一致,即受载后转速变化一致,则系统就是“电惯量”系统,其控制技术就是“惯量电模拟”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减少原实验系统的结构尺寸,通过控制参数调整系统惯量,提高实验精度。国内的制造和加工技术水平与国外水平差距不是很大,但国外有着非常先进的控制技术,在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数据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限制了国内实验技术的发展。所以,迫切需要提高国内实验技术的控制技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提高试验台软件部分的水平,逐渐缩小与国外的先进实验技术的差距。 国内的汽车工业水平平均比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水平落后了二十年,国内的制动器实验技术也就相对的落后了,国内的制动器试验台主要依赖与进口,但随着对外国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国内的制动器试验台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填补了这一空缺。典型的国产制动器试验台有天津大学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研制的ZDQ型制动器试验台和吉林大学机电设备研究所研制的JF 系列试验台等。本文的制动器试验台是以ZDQ为原型,基于国家汽车行业标准QC/T654-2008《乘用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而开发设计的,采用机械惯量模拟和电惯量模拟相结合的惯量模拟方式,是用于评价乘用车制动器性能的专用检测设备。该试验台能够完成标准QC/T654-2008中规定的效能实验、磨合实验等所有实验项目,并能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和记录很多实验参数,如制动初速度、蹄片温度、制动减速度、制动次数、制动间隔时间、制动操纵力、制动力矩、制动距离和主轴转速等。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论文)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论文) 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汽车的形式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将会受到车祸的伤害。 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运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车辆在形式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摩擦式制动器的实际工作性能是整个制动系中最复杂、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改进制动器机构、解决制约其性能的突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汽车制动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目前,汽车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盘式制动器被普遍使用。但由于为了提高其制动效能而必须加制动增力系统,使其造价较高,故低端车一般还是使用前盘后鼓式。汽车制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它把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频繁使用制动器,制动器因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制动器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能及时的为制动器散热,它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影响制动性能,出现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 在中高级轿车上前后轮都已经采用了盘式制动器。不过,时下还有不少经济型轿车采用的还不完全是盘式制动器,而是前盘后鼓式混合制动器(即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这主要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同时也是因为轿车在紧急制动时,负荷前移,对前轮制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前轮用盘式制动器就够了。当然,前后轮都使用盘式制动器是一种趋势。在货车上,盘式制动器也有被采用的,但离完全取代

悬索结构的形式与设计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结课论文悬索结构的形式和设计选型 姓名:李超 学号:1401102-01 所在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科专业:城乡规划 指导教师:张弘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标题:悬索结构的形式和设计选型 申明:本人申明提交作业文章所有内容均有本人完成,文中引用他人观点均已标明出处。 签字: 日期:

悬索结构的形式和设计选型 摘要:本文在简述悬索结构构成和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索网曲面形式和结构特征,何恳索结构迸仃了分类,介绍了各种单(双)曲面单(双)层悬索结构、交叉索网、斜拉结构的组成特点和国内外卜程应用状况。文章还对悬索结构设计选型的若干主要问题,如建筑平面形状、结构跨度、刚度与稳定性、边缘构件与支承结构、片画材料与排水等进行了论述,并提供了一些可供设计参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悬索结构设计选型索网杂交结构 1.悬索结构的组成与发展 土木建筑结构所指的悬索结构,就是指以柔性拉索或将拉索按一定规律布置成索网来直接承受屋面荷载作用的结构(见图1)这些索或索网均悬挂在支承结构体系的边缘构件上。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索或索网均承受轴向拉力,并通过边缘构件和支承结构将这些拉力传递到建筑物的基础上去。 悬索结构中承受轴向拉力的柔性拉索多采用高强度钢丝组成的钢铰线、钢丝绳、钢丝束等,有的也可以采用圆钢筋或带状薄钢板。边缘构件是用来锚固拉索(索网)的,起到承受索在支座处的拉力作用。根据建筑平面和结构类型的不同,

边缘构件可以选用圈梁、拱、析架、刚架等劲性构件,也可以直接选用柔性拉索。支承结构主要是用作承受边缘构件传来的压力和水平推力引起的弯矩。常选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框架、拱等结构形式。这样受拉的索网和以受压、受弯为主 的边缘构件和支承结构,就可以分别采用受拉强度较高的钢材和抗压强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使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能得到合理利用。由于对柔性拉索与刚性结构的优化组合,就可以用较少的材料(一般索的用钢量仅为普通钢结构的l/5一 1/7,11一般都在10kg/m以下)做成较大跨度的悬索结构。由于钢索自重很轻,屋面构件也不很大,囚而给施工架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安装时不需大型起重设备,也不需另设脚手架。这些都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同时索网布置灵活,便于建筑造型,能适应平面形状与外形轮廓的各种变化,这使建筑与 结构可以得到较完美的结合。因此悬索结构在友跨度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悬索结构是一种受力比较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它与简支梁受力情况对比,就可以看出这种合理性。众所周知,图2中的简支梁住竖向荷载作用下,上纤维压应力的合力与「纤维拉应力的合力组成了截面的内力矩.合力间的距离即为内力臂,它总在截面高度的范围内,因此要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就意味着要增加梁的高度。但在悬索结构中,钢索在自重下就自然形成了垂度,由索中拉力与支承水平力间的距离构成的内力臂,总在钢索截面范围以外,增加垂度也就加大了力臂,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索中拉力和钢索截面面积。

电磁驱动离合器和制动器

电磁驱动离合器和制动器 页码 概述 干式运转/湿式运转 4.03.00 电路 4.03.00 整流器 4.03.00 线圈连接 4.03.00火花淬熄 4.03.00感应电流高温保护 4.03.00反映时间 4.03.00快速啮合/制动 4.05.00慢啮合 4.06.00快速脱开 4.06.00应用示例 4.07.00 产品样本数据 多片式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 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 4.09.00滑环多片式离合器0810(0010*)系列 4.11.00滑环多片式离合器0011-05.系列 4.13.00滑环多片式离合器0011-100系列 4.14.00多片式制动器0011-300系列 4.15.00滑环多片式制动器0006-05.系列 4.16.00 单面电磁离合器、制动器及组合式离合制 动器 工作原理 4.19.00 安装方式 4.20.00 单面电磁离合器0808-10.(0008-10.*)系列 4.23.00单面电磁离合器0808-30.(0008-30.*)系列 4.25.00单面电磁制动器0809-10.(0009-10.*)系列 4.27.00单面组合式电磁离合制动器0008-102系列 4.29.00带外壳的单面组合式电磁离合制动器0081系列 4.30.00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 设计 4.33.00安装方式 4.34.00驱动原理 4.34.00应用示例 4.35.00滑环牙嵌式离合器0812(0012*)系列 4.37.00恒定场牙嵌式离合器0813(0013*)系列 4.39.00

目录页码弹簧制动多片式双面电磁制动器 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 4.41.00应用及安装方式 4.42.00离合器制动器一起工作的时建议 4.42.00弹簧制动多片式制动器0028/0228系列 4.43.00弹簧制动双面制动器0207系列 4.45.00 SEMO制动器 弹簧制动电磁制动器,0208系列 4.49.00

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

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 Structural Systems and choices for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课程编号:223 开课单位:建筑系建筑技术教研室 撰写人:樊振和 开课学期:2 总学时:40 学分:2 课程类别:选修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10%,课堂纪律10%,作业20%。考查测验成绩占60%。 预修课程:建筑力学,建筑结构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及适用范围;熟悉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以及选型和布置的一般原则;掌握常用建筑结构的选型和布置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模型试验、参观调研、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建筑结构选型的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 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课程主要介绍常见的各种建筑结构型式,主要包括各种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屋架、刚架、拱、网架、悬索、薄壁空间结构、充气结构等大、中、小跨度空间结构类型以及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框架—筒体结构、悬挂结构等各种中、高层建筑结构类型,各种类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适用范围、经济分析、选型和布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同时,还将介绍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关系以及结构在建筑中的非结构功能。 71

四、教学时间安排 四、选用教材 虞季森,《中大跨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 五、参考书目 1.清华大学土建设计研究院,《建筑结构型式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 2. 2.[意] P·L·奈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1 3.[美] 林同炎 S·D·斯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72

盘式制动器毕业设计

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汽车的形式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将会受到车祸的伤害。 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运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车辆在形式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摩擦式制动器的实际工作性能是整个制动系中最复杂、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改进制动器机构、解决制约其性能的突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汽车制动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目前,汽车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盘式制动器被普遍使用。但由于为了提高其制动效能而必须加制动增力系统,使其造价较高,故低端车一般还是使用前盘后鼓式。汽车制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它把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频繁使用制动器,制动器因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制动器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能及时的为制动器散热,它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影响制动性能,出现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 在中高级轿车上前后轮都已经采用了盘式制动器。不过,时下还有不少经济型轿车采用的还不完全是盘式制动器,而是前盘后鼓式混合制动器(即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这主要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同时也是因为轿车在紧急制动时,负荷前移,对前轮制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前轮用盘式制动器就够了。当然,前后轮都使用盘式制动器是一种趋势。在货车上,盘式制动器也有被采用的,但离完全取代鼓式制动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现代汽车制动器的发展起源于原始的机械控制装置,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那时的汽车重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已经能够满足汽车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身重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越来越显得非常重

盘式制动器的发展与现状

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题目:普通轿车前轮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07车辆(4)班 姓名:徐玉林 学号: 1608070421 指导教师:李同杰 日期: 2010年12月

盘式制动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车辆工程07级(4)班 学号:1608070421 姓名:徐玉林 指导教师:李同杰 摘要:现今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 主要介绍了盘式制动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国外先进的制动器 制造和应用技术进行大体的介绍,同时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 望。 关键词:现状发展趋势 Pro/E 盘式制动器 一、盘式制动器介绍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点击放大图片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径向尺寸小,制动性能稳定。[1] 结构型式主要有点盘式和全盘式。点盘式:由于摩擦面仅占制动盘的一小部分,故称点盘式。有固定卡钳式和浮动卡钳式两种。为了不使制动轴受到径向力和弯矩,点盘式制动缸应成对布置。制动转矩较大时,可采用多对制动缸。必要时可在中间开通风沟,以降低摩擦副温升,还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以防止液压油温高变质。全盘式:这种制动器结构紧凑,摩擦面积大。 现代轿车的制动器的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型,它们各有千秋,但随着轿车车速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高级轿车,一般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器。汽车制动简单来讲,就是利用摩擦将动能转换成热能,使汽车失去动能而停止下来。因此,散热对制动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制动系统经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机音腔部品选型及音腔结构设计指导及规范 1. 声音的主观评价 声音的评价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评价主要依赖于频响曲线﹑SPL值等声学物理参数,主观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高频是色彩,高中频是亮度,中低频是力度,低频是基础。音质评价术语和其声学特性的关系如下表示: 从人耳的听觉特性来讲,低频是基础音,如果低频音的声压值太低,会显得音色单纯,缺乏力度,这部分对听觉的影响很大。对于中频段而言,由于频带较宽,又是人耳听觉最灵敏的区域,适当提升,有利于增强放音的临场感,有利于提高清晰度和层次感。而高于 8KHz略有提升,可使高频段的音色显得生动活泼些。一般情况下,手机发声音质的好坏可以用其频响曲线来判定,好的频响曲线会使人感觉良好。 声音失真对听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程度取决于失真的大小。对于输入的一个单一频率的正弦电信号,输出声信号中谐波分量的总和与基波分量的比值称为总谐波失真(THD),其对听觉的影响程度如下:THD<1%时,不论什么节目信号都可以认为是满意的; THD>3%时,人耳已可感知; THD>5%时,会有轻微的噪声感; THD>10%时,噪声已基本不可忍受。 对于手机而言,由于受到外形和Speaker尺寸的限制,不可能将它与音响相比,因此手机铃声主要关注声音大小、是否有杂音、是否有良好的中低音效果。 2. 手机铃声的影响因素 铃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铃声的大小、所表现出的频带宽度(特别是低频效果)和其失真度大小。对手机而言,Speaker、手机声腔、音频电路和MIDI选曲是四个关键因素,它们本身的特性和相互间的配合决定了铃声的音质。 Speaker单体的品质对于铃声的各个方面影响都很大。其灵敏度对于声音的大小,其低频性能对于铃声的低音效果,其失真度大小对于铃声是否有杂音都是极为关键的。

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樊振和课后题

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樊振和课后题

建筑结构选型 绪论 0-1.建筑结构选型是对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结构组成、基本力学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技术经济、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筑师做到了这些,才能更好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做方案时,主动并正确地考虑、推敲、确定并采用最适宜的建筑结构体系,并使之与建筑空间、体型及形象有机融合;(2)作为工程主持人的建筑师,掌握了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的知识(以及必要的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就能很好地与建筑结构工程师进行默契的协作和配合。 0-2.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发展水平 社会因素: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丰富和提高 0-3.非结构功能:美学表现力 建筑师的设计:处理好建筑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并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就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然后去发现、选择、袒露那些建筑结构自身具有美学价值的因素;再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建筑构图原理,对那些具有美学价值的结构因素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从而利用这些来构成建筑的艺术形象。 0-4.(1)选择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构形式。根据力学原理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处于无弯矩状态,以达到受力合理节省材料的目的。减少结构弯矩峰值,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2)合理地选用结构材料。充分利用结构材料的长处,避免和克服它们的短处。提倡结构形式的优选组合。采用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 一般平板结构 1-1.平板结构:一个简单而基本的概念,即非曲面结构,不但涵盖建筑结构水平分系统中的板式结构和梁板式结构,而且涵盖了建筑结构竖向分系统,包括结构柱、结构墙体、带壁柱结构墙体等 板式结构与梁板式结构都属于平板结构 1-2.单向板:荷载主要沿短跨方向传递 双向板:长跨短跨两个方向都有明显挠曲,板在两个方向上都传递荷载。 单向板在结构上属于平面受力和传力,双向板在结构上属于空间受力和传力,因此双向板比单向板更为经济合理 1-3.水平分系统:自身跨度 竖向分系统:稳定性条件 两者都是结构力学的问题 1-4.减小板的跨度。 无关,壁柱是为了提高砖墙的稳定性以及增加墙体刚度的。 1-5.简支梁:静定结构,由梁自身承重,内力较连续梁大,跨度

盘式制动器设计开题报告(参考资料)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班级:车辆122 姓名:张传治 论文题目车用盘式制动器设计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汽车的整体结构中,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制动系统既可以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又要保证驻车时汽车在原地停留不得移动。由此可见,汽车的制动系统对于汽车的行驶安全、驻车安全和运输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日益重要。因此,许多制动法规对制动系提出了许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所以本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在国内外的盘式制动器研究中,早期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如摩擦机理的研究、制动噪声的分析,这些都为盘式制动器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现代汽车盘式制动器的研究和开发应注重的问题主要是,提高制动器的制动效能、防止尘污和锈蚀,减轻重量、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电子报警和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实用性更强与寿命更长。 目前,在中高级轿车上前后轮都已经采用了盘式制动器。不过,时下还有不少经济型轿车采用的还不完全是盘式制动器,而是前盘后鼓式混合制动器(即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这主要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同时也是因为轿车在紧急制动时,负荷前移,对前轮制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前轮用盘式制动器就够了。在货车上,盘式制动器也有被采用,但离完全取代鼓式制动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比如说大部分轿车、微型车、轻卡、SUV 及皮卡等采用前盘后鼓式混合制动器。但随着高速公路等级的提高,乘车档次的上升,特别是国家安全法规的强制实施, 前后轮都用盘式制动器将是一种趋势。 此次设计是针对轿车前轮盘式制动器进行研究,根据查询的车型制动器相关资料、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制动器进行结构分析、设计计算等,最后利用AutoCAD 制图软件、UG三维设计软件完成图形的制作。通过所选车型的参数、结合实验

热交换器的选型和设计指南

热交换器的选型和设计指南

目录 1 概述 (1) 2 换热器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1) 3 换热器的类型选择 (2) 4 无相变物流换热器的选择 (11) 5 冷凝器的选择 (13) 6 蒸发器的选择 (14) 7 换热器的合理压力降 (17) 8 工艺条件中温度的选用 (18) 9 管壳式换热器接管位置的选取 (19) 10 结构参数的选取 (19) 11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要点 (23) 12 空冷器的设计要点 (32) 13 空冷器设计基础数据 (35)

1 概述 本工作指南为工艺系统工程师提供换热器的选型原则和工艺参数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2 换热器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表 2-1 换热器的结构分类

3 换热器的类型选择 换热器的类型很多,每种型式都有特定的应用范围。在某一种场合下性能很好的换热器,如果换到另一种场合可能传热效果和性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因此,针对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换热器的类型,是很重要的。换热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 热负荷及流量大小 2) 流体的性质 3) 温度、压力及允许压降的范围 4) 对清洗、维修的要求 5) 设备结构、材料、尺寸、重量 6) 价格、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在换热器选型中,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对结构强度、材料来源、加工条件、密封性、安全性等方面加以考虑。所有这些又常常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通过设计的优化加以解决。针对不同的工艺条件及操作工况,我们有时使用特殊型式的换热器或特殊的换热管,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应综合考虑工艺条件和机械设计的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型式来有效地减少工艺过程的能量消耗。对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在设计换热器时,对于型式的合理选择、经济运行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应有足够的重视,必要时,还得通过计算来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投资和操作费用对比,从而使设计达到该具体条件下的最佳设计。 3.1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很广,适应性很强,其允许压力可以从高真空到41.5MPa,温度可以从-100°C以下到 1100°C高温。此外,它还具有容量

建筑结构选型讲义(史上最全面)

绪论 一: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A: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支撑着建筑物;要克服重力,形成支撑体系 B:通过满足技术要求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如:无柱空间的设计,中厅空间的设计C:形成特定的建筑造型;如现在的一些大跨度建筑,其独特的外观造型是进行了正确的结构选型的结果。 D:结构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一部建筑史也是一部建筑结构发展史 二:几个基本结构原理 (一)意义 介绍一些反映在力学原理中的普遍规律。 1.可以提高对结构设计分析、判断的直观能力。 2.可以引导和我们合理选择满足功能及力学性能的结构形式。 (二)通过对建筑实践的长期考察、分析,有以下传力的普遍规律。 1.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是由结构的(1)强度(2)刚度(3)稳定性这 三个方面决定的。 即:(1)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砖柱与混凝土柱受压比较(取决于材料承载力) (2)抵抗变形的能力;大截面梁与小截面梁受弯性能比较(取决于截面大小) (3)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长柱与短柱受压比较(取决于其结构构件稳定系数)现代趋势:轻质高强材料满足①对其材料结构断面易导致②、③破坏,也就是结构受拉力学性能增强,受弯受压性能减弱(同时) 选用以受拉传力方式为主的结构系统是一大关注点 2.在荷载作用下,直接、矩捷的传力路线使结构的工作效能充分利用,减少耗材。 选用最短的传力路线组结构构件是一个好的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弯曲应力。 分析梁、柱、拱的受力 3.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连续性可以改进结构的工作性能。 结构的连续性是指其整体性,受力范围扩大,同时还表现在结构构件交接处方向渐变的体形特征上,结构构件的交接以微曲线过渡较理想。 力流顺畅同时造型优美 例:壳体结构,拱结构。 三、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建筑结构基本构件 1.支撑构件:梁、柱、承重砌体、楼盖、楼梯。 2.覆盖构件:屋盖,填充砌体 第一节:梁 一、梁的受力特点 梁主要承受垂直于梁轴线方向的荷载的作用,这在各种受力体中是最不保理的一种:不 能完全发挥材料(强度)—力学性能。

汽车盘式制动器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汽车盘式制动器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一、汽车盘式制动器宏观环境分析 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 五、重点工作安排 六、总结及展望

尊敬的xxx投资公司领导: 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 初步统计,2018年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2.71万元,同比增长26.37%。其中,主营业业务汽车盘式制动器生产及销售收入为5513.6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51%。 一、汽车盘式制动器宏观环境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按照“抓住一个龙头,带动一个行业、带旺一批企业、带活一片区域,形成集群式发展”的模式,切实增强产业龙头带动作用,规划引导产业链聚集发展、协同发展,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集群。 (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顺应经济转型需要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动力。发展新兴产业能够完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增加有效供给,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大都为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能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新兴产业又能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护岸结构选型和设计分析

护岸结构选型和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8T16:22:18.1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王创江 [导读] 河道生态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护岸形式和材料的选取应结合当地特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根据地形、水文、地质等资料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结构和景观需求,分析常用护岸的优点和缺点,通过方案比选,左岸护坡材料选用格宾石笼护坡,右岸护坡材料选用混凝土栽植槽护岸。设计确定结构形式和尺寸,结果表明:结构满足在设计洪水位和施工期两种工况下临水侧堤坡的稳定性。 关键词:格宾石笼护坡混凝土栽植槽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V871.1;文献标识码:A 河道部分河段有堤岸,原有堤岸防洪标准较低;两岸道路兼做堤岸,没有完善的防洪体系;河道两岸坡地杂草丛生,沿河高度2m~10m,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良好,现状河堤抗冲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根据水流作用、地质地貌、施工环境等因素,选定适宜本工程的护岸型式是保证堤防和防洪的重要保证措施。 1常用护岸形式选择 从防冲刷、亲水、生态、造价、美观等方面考虑,拟选用生态混凝土、格宾石笼、预制连锁块、植生型雷诺护垫、混凝土栽植槽五种护坡材料进行比较。 1.1生态混凝土护坡 生态混凝土是一种能将工程防护和生态修复很好的结合起来的新型护坡材料,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材料[1],具有一定的强度,质量相对较小,自重轻,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空隙,既有利于植被根系生长,又能为植被生长所必需的养分提供存储空间[2]。生态混凝土护岸具有抗冲能力强、施工速度快、生态效果好等优点。 2)格宾石笼护坡 格宾石笼护岸具有很好的柔韧性、透水性,对于不均匀沉降自我调整性能佳,耐久性强,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受气候影响较小,适用于机械化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同时,因岸面多孔性,石材间有利于动植物生长,较好的实现了工程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但是格宾石笼对块石料需求量和强度要求高。 3)预制块联锁式护岸 预制块联锁式护岸由拼装和整体两部分组成,护坡厚度较薄,具有灵活性好、透水性好、生态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联锁式护岸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易因堤身的不均匀沉降而开裂,一般适应于流速小于3m/s的河道,且产品的安装质量控制难度大。 4)植生型雷诺护垫 植生型雷诺护垫由雷诺护垫底座和加筋麦克垫盖板组成,整体性好,综合了纯刚性与纯柔性结构的特点,有较强的的河床变形适应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不均匀沉降问题,施工便利,还具备促淤特性,能更有效的抵抗水流作用和促进植被生长,稳固边坡。 5)混凝土栽植槽护岸 混凝土栽植槽护岸的核心材料为自嵌块。这种护坡型式是一种重力结构,主要依靠自嵌块块体的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使岸坡稳固;同时该种挡土墙无需砂浆砌筑,主要依靠带有后缘的自嵌块的锁定功能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该类护岸孔隙间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植物,增加其美感[3]。混凝土栽植槽是由栽植槽按护岸坡度拼装组成,具有柔性、灵活性较好、生态效果好、防洪能力强、造型多变、对地基要求低的优点,但泥土易被水流带走,造成墙后中空,影响结构的稳定,在水流过急时容易导致墙体垮塌[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