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设计论文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

题目110kV变电所设计方案

办学学院

教学部(校内/校外)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2011 年 7 月 19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ct (2)

1 任务书 (3)

1.1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3)

1.2 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成果 (3)

1.3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3)

2说明书 (3)

2.1概述 (3)

2.2系统概述 (8)

2.3电气主接线 (9)

2.4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 (13)

2.5电气布置与电缆设施 (21)

2.6所用电、直流系统及主控室 (22)

2.7继电保护及微机监控系统 (24)

2.8过压保护、接地及照明 (29)

2.9消防及其它 (31)

2.10通信、远动及工业电视 (32)

3计算书 (32)

3.1短路电流计算 (32)

3.2负荷电流计算 (35)

3.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35)

3.4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8)

3.5母线的选择及其它 (38)

3.6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39)

小结 (41)

参考资料 (41)

摘要

变电站是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的场所,是发电厂和用户联系的中间环节。变电站按照其升降电压的不同分为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两大类。升压变电站是为了减少电能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将发电厂发出的电升压后输送到远方,这种变电站通常与发电厂联系在一起;降压变电站与负荷中心比较靠近,将高压电通过变压器转变为适合的低压电。在这里我们设计的是110KV的变电站。通常变电站是由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等组成的。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需要新建一座110KV企业变电站。以10KV 电压供企业用电,设计要求采用两回110KV进线,10KV出线6回,基于上述条件,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本变电站的设计中,包括对变电站总体分析和负荷分析、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等部分的分析计算以及防雷设计。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运行费用。变电站的设计是按照本企业几年后的用电量的满负荷的容量设计的,不必为将来因为容量小而再重建或扩容,一次设计到位,减少了投资,并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供电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短路电流,高压电气设备,防雷保护。

ABSTRACT

Power substation is pooled, and landing voltage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sites, power plants and users linked to the intermediate links. Subs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movements into different voltage substation and Boost Substation two categories. Boost substation is to reduce the power in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loss, power plants will boost the electricity transmitted to the remote post, This substation is usually linked with the power; Substation with a load center near, through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will be amenable to changes in a low-voltage electricity. Here we design a 110 kv substation. Substation is usually from high-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transformers and low-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composed of the room.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need for a new 110 KV substation enterprises. 10 KV voltage electricity for enterprises, design requirements using two 110 KV back into line, six to 10KV wit, Based on the above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the substation to meet national standards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realities on the ground. In the design of the substation, including the right substation overall analysis and load analysis, the ma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hoice, Main Connec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as part of the analysis and mine design.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and reduce operating costs. Substation desig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terprise a few years after the consumption of full-load capacity design.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 future because the capacity is small and further expansion or reconstruction, a design in place, reducing the investment, Substation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to provide protection.

Key words:110KV substa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Lightning protection.

第一章任务书

第一节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共分为任务书、计算书、说明书三部分,同时还附有12张图纸加以说明。该变电站有3台主变压器,初期上2台,分为三个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各个电压等级均采用单母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供电,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主要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等),并同时附带介绍了所用电和直流系统、继电保护和微机监控系统、过压保护、接地、通信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成果

说明书: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各电压级的配电装臵及保护,微机监控系统等。

计算书:短路电流,主要设备选择(DL、G、CT、母线),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图纸: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布臵图,继电保护及综合自动化系统配臵图,间隔断面图,直流系统接线图,所用电系统图,GIS电气布臵图等共12张。

第三节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掌握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2、对所设计的变电站的特点,以及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方式等应有清晰的概念。

3、熟悉所选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及其运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4、熟悉所采用的电气主接线图,掌握各种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程序。

5、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第二章说明书

第一节概述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公司发布的《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2、110kV清河输变电工程设计委托书。

3、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二、设计范围

1、所区总平面、交通及长度约20米的进所道路的设计。

3、系统通信及远动。

4、所内主控制室、各级电压配电装臵和辅助设施。

5、所区内给排水设施及污水排放设施。

6、所区采暖通风设施、消防设施。

7、所区内的规划。

8、编制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9、编制工程概算书。

三、设计分工

1、110kV配电装臵以出线门型架为界,10kV电缆出线以电缆头为界。电缆沟道至围墙外1米。

2、所外专用通信线、光纤系统通信、施工用电、用水等设施由建设单位负责。

四、主要设计原则

1、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臵布臵、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决定于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

(1)110kV主接线设计:110KV清河变主要担负着为清河开发区供电的重任,主供电源由北郊变110KV母线供给,一回由北郊变直接供给,另一回由北郊变经大明湖供给形成环形网络,因此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

方案I:采用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臵。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臵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一台发电机或一台变压器的110-220KV配电装臵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两回。

方案II: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2)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缺点: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线交叉跨越。

3)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适用范围:110-220KV配电装臵的出线回路数为3-4回时。

经过以上论证,决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35Kv主接线设计:主要考虑为清河工业园区及周边高陵西部地区供电。

方案I:采用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臵。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臵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一台发电机或一台变压器的35-63KV配电装臵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

方案II: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1)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2)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缺点: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线交叉跨越。

3)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适用范围:35-63KV配电装臵的出线回路数为4-8回时。

经过以上论证,决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10kV主接线设计:主要考虑为变电站周围地区供电。

方案I:采用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臵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适用范围:6 -10KV配电装臵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方案II: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1)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2)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缺点: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线交叉跨越。

3)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适用范围:6 -10KV配电装臵的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

经过以上论证,决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主变压器选择

(1)容量的确定:1)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对于城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2)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变压器的变电所,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进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所,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3)同级电压的单台降压变压器容量的级别不宜太多,应从全网出发,推行系列化、标准化。

(2)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站,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或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3)对于规划只装设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其变压器基础宜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1-2级设计,以便负荷发展时,更换变压器的容量。

因此为保障电压水平能够满足用户要求,本所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选变压器两台。

(1)110kV配电装臵选用户外110kV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开断电流31.5kA。

(2)35kV选用kYN-35型手车式金属铠装高压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流25kA。

(3)10kV选用CP800型中臵式金属铠装高压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出线开断电流31.5kA,进线开断电流40kA。

(4)10kV母线避雷器选用HY5WZ-17/45型氧化锌避雷器。

(5)根据《陕西电力系统污秽区分布及电网接线图集》,该站地处Ⅱ级污秽区,考虑到该站距公路较近,污级提高一级,按Ⅲ级户外用电气设备泄漏比距,110kV、35kV、10kV为2.5cm/kV(均按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确定)。

4、无功补偿及消弧线圈

10kV出线回路数每段母线12回,本期装设2组干式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接地变容量700/160kVA,消弧线圈600kVA。本期装设2×1800kVar电容器组。

5、电工构筑物布臵

(1)根据进出线规划及所址地形情况,电工构筑物布臵如下:110kV 屋外配电装臵布臵在所区南侧,二次室及35kV~10kV开关室布臵在所区北侧,为一座二层楼结构,一层10kV,二层35kV;主变压器布臵在二者之间,所区大门设在西侧,进所道路自所址西侧的公路接引。

(2)110kV配电装臵进线采用软母线,进线间隔宽度为8米。按远期出线总共6个间隔设计。

(3)35kV配电装臵按两台主变进线,4个出线间隔设计。

(4)10kV配电装臵采用屋内单层双列布臵。干式接地变及消弧线圈装在一箱内,安装在10kV开关柜中间。共36个出线间隔(公用4个)。

6、控制、保护及直流

(1)控制方式

本工程的控制、信号、测量采用计算机监控方式,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方式设计。

(2)保护装臵

继电保护均采用微机保护,这些保护的信息都以通信方式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

(3)自动装臵

10kV馈线装设小电流接地选线装臵;10kV馈线具有低周减载功能。

(4)直流

计206只,单母线分段接线。

五、基础资料

110kV清河变电站地址选在市开发区清河工业园区的北部,西邻一条南北公路。电源由北郊330kV变110kV母线出两回,一回直接接入,一回经大明湖变“Π”接后再接入。导线选择LGJ-300/40。

1、环境条件

该站位于市开发区清河工业园区的北部,西邻一条南北公路。占地东西长69m,南北长66m,面积4554m2,合6.831亩。该站出线条件较好,110kV 南面进出,35kV北面进出,10kV电缆从西侧进出(电缆沟)。交通方便,靠近乡镇,职工生活方便。围墙内自然高差与公路相差3m左右,回填土方量较大。

(1)环境温度:-15°C~+45°C。

(2)相对湿度:月平均≤90%,日平均≤95%。

(3)海拔高度:≤1000m。

(4)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

(5)风速:≤35m/s。

(6)最大日温差:25°C。

周围环境无易燃且无明显污秽,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如避开断层、交通方便等)。并应考虑防洪要求,以及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如对通讯、居民生活等)。

2、环境保护

(1)变电所仅有少量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渗井。

变压器事故排油污水,经事故油池将油截流,污水排入生活污水系统,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

(2)噪音方面是指变压器和断路器操作时所产生的电磁和机械噪声。对主变及断路器要求制造厂保证距离设备外壳2米处的噪声水平不大于65bB,以达到《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规定。

3、绿化

在所内空闲地带种植草坪及绿篱,以美化环境。

第二节系统概述

一、性质和目的

根据上级要求,在我市开发区清河工业园区境内建一所110kV变电站,主要是为市开发区清河工业园区供电和服务的,并支持当地工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初具规模的旅游事业上一新台阶,改善和提高该境内人民的物质

和居民用电。

二、负荷发展情况

2004年 43000kW

2009年 60000kW

2014年 90000kW

三、建设规模

主变压器容量本期2×31.5MVA,远期3×50MVA。110kV本期两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期六回出线。35kV本期4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二段接线。10kV本期24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二段接线,远期36回出线,

户外设备基础及构架设计原则如下: 110kV架构及基础本期只安装两回。其余架构及基础只上本期规模,其余均不上,预留位臵。三号变基础本期不上,仅预留位臵。

第三节电气主接线

一、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气设备连成的接收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是发电厂和变电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安全可靠供电至关重要。因此设计的主接线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满足对用户供电必要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

2、接线简单、清晰,操作简便。

3、必要的运行灵活性和检修方便。

4、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5、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为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本设计中110kV、35kV、10kV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为3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所用电由2台所用变供电;主要负荷可采用双回线供电。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10kV进线2回。其中一段母线带2台主变压器,另一段母线带1台主变压器。本期安装每段母线1台主变,110kV GIS共6个间隔位。110kV GIS主变出线至主变110kV侧为电缆及电缆插拔头型式。电缆型号YJV22-126-1×300交联电缆。

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共设两段,每台主变各接一段。本期安装4回出线,每段2回。35kV出线至35kV穿墙套管亦采用电缆,电缆型号:YJV22-126-1×300交联电缆。

10kV采用单母线扩大分段接线,共分3段,本期分2段。每台主变各接一段,每段12回出线。10kV出线36回(含公用部分4回),本期安装24回。10kV全部采用电缆出线。在每台主变压器低压侧设臵一组接地变压器及一组无功分档投切并联补偿电容器。

二、短路阻抗

归算到本变电所110kV母线ΣZ1=0.0335,ΣZ0=0.0136。

三、主变压器

主变压器容量应根据5—10年的发展规划进行选择,并应考虑变压器正常运行和事故时的过负荷能力;对装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每台变压器额定容量一般按下式选择:

Sn=0.6P M式中P M为变电所最大负荷

这样,当一台变压器停用时,可保证对60%负荷的供电。考虑变压器的事故过负荷能力40%,则可保证对84%负荷的供电。由于一般电网变电所大约有25%的非重要负荷,因此,采用Sn=0.6P M,对变电所保证重要负荷来说多数是可行的,能满足一、二级负荷的供电需求。

一般情况下采用三相式变压器,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15%Sn以上时,可采用三绕组变压器。其中,当高压电网为110~220kV,而中低压电网为35kV和10kV时,由于负荷较大,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压变化也较大,故采用带负荷调压的三绕组变压器。

为了适应今后电网商业化运营的要求,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另外,为了便于电网电压的灵活及时调整,主变的调压方式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有利于电网今后的运行。

目前限制低压侧短路电流措施,一般采用高阻抗变压器,且根据 110kV 系统短路水平(不超过30 kA)。经过推算,10kV短路电流(不超过30kA)。所选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均可满足要求(10kV不并列)。故本次设计采用高阻抗主变压器。

相。这样有利于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连接安装,且操作检修方便。

综上,本变电站采用的主变压器最终为3台50MVA三相自冷三圈有载调压变压器,型号为SSZ10—50000/110,初期上2台31.5MVA,型号为SSZ10—31500/110。

额定电压:110±8×1.25%/38.5±2×2.5%/10.5kV。

接线组别:YN0/yn0/d11。

阻抗电压:ZⅠ—Ⅱ=10.5%,ZⅠ—Ⅲ=17.5%,ZⅡ—Ⅲ=6%。

损耗:175kW(高阻抗、低损耗变压器)。

四、中性点接地方式

110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主变压器中性点经隔离开关直接接地,以便于系统灵活选择接地点。

10kV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单相接地允许带故障运行2小时,供电连续性好。

五、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臵,采用集中补偿的方式,集中安装在变电所内有利于控制电压水平。向电网提供可调节的容性无功。以补偿多余的感性无功,减少电网有功损耗和提高电压。

为了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根据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在10kV每段母线上各接一组由开关投切的分档投切并联电容器成套装臵,供调节系统的无功负荷,电容器每组容量为1800kVar。

在10kV每段母线上分别接一台接地变压器(曲折变,型号DSDB-700/10.5-160/0.4kV A)。中性点采用Z0接线。低压侧为Y0接线、正常运行时供给380/220V站用电源(接地变压器带附绕组兼做站用变压器)。Z0具有中性点连接有载调谐消弧线圈。

六、运行方式

110kV单母线分段运行,35kV和10kV分列运行。

七、母线回路:

110kV单母线2段(初期上2段)

(1)本变——1# 28000kW

(2)本变——2# 30000kW

35kV母线2段(初期上2段)

(1)本变——1# 9500kW

(2)本变——2# 9200kW

10kV母线3段(初期上2段)

(3)备用1段。

八、出线回路:

110kV出线6回(初期上2回)(1)本变——1# 28000kW (2)本变——2# 30000kW (3)备用4回。

35kV出线4回(初期上4回)(1)本变——1# 5000kW (2)本变——2# 4500kW (3)本变——3# 5000kW (4)本变——4# 4200kW 10kV出线36回(初期上24回)(1)本变——1# 4200kW (2)本变——2# 5000kW (3)本变——3# 3000kW (4)本变——4# 800kW (5)本变——5# 3500kW (6)本变——6# 4000kW (7)本变——7# 5000kW (8)本变——8# 3000kW (9)本变——9# 700kW (10)本变——10# 1800kW (11)本变——11# 3000kW (12)本变——12# 2500kW (13)本变——13# 4500kW (14)本变——14# 4000kW (15)本变——15# 3000kW (16)本变——16# 2000kW (17)本变——17# 3200kW (18)本变——18# 600kW (19)本变——19# 500kW (20)本变——20# 2200kW (21)本变——21# 4000kW

(24)本变——24# 2800kW

(25)备用12回。

第四节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

一、短路电流及负荷电流计算

用于设备选择的短路电流是按照变电所最终规模:三台50MVA主变压器及110kV 远景系统阻抗,考虑三台主变并列运行的方式进行计算的。计算结果如下。

二、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结合以往110kV变电所设计及运行情况,本次选用110kV及10kV开关开断电流采用31.5kA,35kV选用25 kA。并依次对设备进行了选择和校验。

1、断路器型式的选择

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应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

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条件如下:

①U zd≥U g;

②I e≥I g;

③热稳定校验 I e2.t .t≥ I≦2.t

④动稳定校验 i ch≤i df

2、隔离开关的选择

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①隔离电压,在检修电气设备时,用隔离开关将被检修的设备与电源电压隔离,以确保检修的安全。②倒闸操作,投入备用母线或旁路母线以及改变运行方式时,常用隔离开关配合断路器,协同操作来完成。③分、合小电流。

隔离开关选择和校验原则是:①U zd≥U g;②I e≥I g;③I e2.t.t ≥ I≦2.t ④

i ch≤i df

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配臵应按下列条件:

①型式:电流互感器的型式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和产品情况选择。对于6~20kV屋内配电装臵,可采用瓷绝缘结构或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对于35kV及以上配电装臵,一般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电流互感器。

②U zd≥U g;

③I e≥I g;

④校验动稳定√2I m K em≥i ch

⑤校验热稳定 I≦2.t eq<(I m.k th)2.t

主要设备参数表:

22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论文(学术参考)

引言 随着经济的腾飞,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的增长,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和综合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电力设备日新月异,该地原有变电所设备陈旧,占地较大,自动化程度不高,为满足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电网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新的变电所,采用先进的设备,使其与世界先进变电所接轨,这对提高电力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绪论 由于经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使变电所设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常规变电所之外,还出现了微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变电所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等。目前,随着我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变电所设计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1 我国变电所发展现状 变电技术的发展与电网的发展和设备的制造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我国电力工业也在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建成的500kV变电所有近200座,220kV变电所有几千座;500kV电网已成为主要的输电网络,大经济区之间实现了联网,最终将实现全国联网。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改进。除空气绝缘的高压电气设备外,GIS、组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压配电装置也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全面推广采用;代表现代输变电技术最高水平的750kV直流输电,500kV交流可控串联补偿也已经投入商业运行。我国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连续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的同时,我国电网的运行比较稳定,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2 变电所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及主系统设计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 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 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 回出线. 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 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另外高压变电所的最终用户对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节能、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

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结束语 (25)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完整版)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输变电工程12-1 学生姓名:刘康 指导教师:梁家裴 2015年6月6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评审表

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目录 摘要 ..................................................................................................................... I I 1 变电站的介绍. (1) 1.1 变电站的作用 (1) 1.2 我国变电站及其设计的发展趋势 (2) 1.3 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分类 (4)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4)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5)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7)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7) 3 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 (10) 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0) 3.2 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11) 4 短路电流计算 (13) 4.1 短路的危害 (13) 4.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3) 4.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3) 5 继电保护的配置 (14) 5.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4) 5.2 1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 (14) 5.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14) 5.4 母线保护 (15) 5.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 (16)

1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摘要 本说明书以110kV地区变电站设计为例,论述了电力系统工程中变电站部分电气设计(一次部分)的全过程。通过对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站用电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动、热稳定校验,主要电气设备型号及参数的确定,运行方式分析,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设计,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断面设计和无功补偿方案设计,较为详细地完成了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设计。 限于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时间的限制,本毕业设计只对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做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设计,而对其电气二次部分并没有涉及,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短路电流动稳定热稳定

ABSTRACT The statement about the 110kv transformer area substation design, discussed some electrical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one part) in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rough the main transformer stations wiring design, stations wiring design stations,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check electrical equipment moving and thermal stability, set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models and the parameters, the operating mode, desig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mine devices , design general electric graphic and distribution devices flood, and without power compensation. Completed substation design in power system,lastly. Limited to the specific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time of constraints, the design only is a part of the electrical transformer stations, and its second part did not involve, which research it in future study and work. KEY WORDS: Substa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s , Moving stability,Thermal stability

课程设计4: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的设计9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力系统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指导教师:江静 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 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初步掌握部分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二、题目: 110kV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三、已知资料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单位的决定新建1座降压变电气。原始资料: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 ⑴类型:降压变电气 ⑵最终容量和台数:2×31500kV A:年利用小时数:4000h。 2电力系统与本所连接情况 ⑴该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性终端变电所; ⑵该变电所联入系统的电压等级为110kV,出线回路数2回,分别为18公里与电力 系统相连;25公里与装机容量为100MW的水电站相连。 ⑶电力系统出口短路容量:2800 MV A; 3、电力负荷水平 ⑴高压10 kV负荷24回出线,最大输送2MW,COSΦ=0.8,各回出线的最小负荷 按最大负荷的70%计算,负荷同时率取0.8,COSΦ=0.85,Tmax=4200小时/年; ⑵24回中含预留2回备用; ⑶所用电率1% 4、环境条件 该所位于某乡镇,有公路可达,海拔高度为86米,土壤电阻系数Р=2.5×104Ω.cm,土壤地下0.8米处温度20℃;该地区年最高温度40℃,年最低温度-10℃,最热月7月份其最高气温月平均34.0℃,最冷月1月份,其最低气温月平均值为1℃; 年雷暴日数为58.2天。 四、设计内容

1、设计主接线方案 ⑴确定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 ⑵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⑶确定所用变台数及其备用方式。 2、计算短路电流 3、选择电气设备 4、绘制主接线图 5、绘制屋内配电装置图 6、绘制屋外配电装置平断面图 五、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书1份 编写任务及原始资料 ⑴编写任务及原始资料 ⑵确定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式 ⑶确定主接线方案(列表比较) ⑷计算短路电流(包括计算条件、计算过程、计算成果) ⑸选择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初选和校验,并列出设备清单)。 2、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1份 采用75×50 cm方格纸,图形符号必须按国家标准符号绘制,并有图框和标签框,字体采用仿宋体字,用铅笔绘图和书写。接线按单线图绘制,仅在局部设备配置不对称处绘制三线图,零线绘成虚线。在主母线位置上注明配电装置的额定电压等级,在相应的方框图上标明设备的型号、规范。 3、屋内10kV配电装置图1份 采用75×50 cm方格纸,图形符号必须按国家标准符号绘制,并有图框和标签框,字体采用仿宋体字,用铅笔绘图和书写。该图应能显示开关柜的排列顺序、各柜的接线方案编号、柜内的一次设备内容(数量的规格)及其连接,设备在柜内的大致部位,以及走廊的大致走向等。 4、屋外110kV配电装置平断面图1份 采用75×50 cm方格纸,图形符号必须按国家标准符号绘制,并有图框和标签框,字体采用仿宋体字,用铅笔绘图和书写。该图应能显示各主要设备的布置位置及走廊的大致走向等。 5、编制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六、日程安排 第一天:布置任务、介绍电气设备选择 第二天:电气主接线最佳方案的确定 第三天:短路电流计算 第四、五天:电气设备选择 第六天: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第七天:绘制10kV配电装置订货图

ZY市郊110KV变电站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毕业设计是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所学知识,贯彻学习我国电力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设计中,首先温习了相关内容和有关学习资料,熟悉了设计中各个项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然后再进入实际设计阶段,力争做到有根据,有过程,有论证,简洁明快,条理清晰。.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负荷)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要满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是:1.在发展能源工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发展电力工业。2.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3.发挥水电优势,加快水电建设。4.建设大型矿口电厂,搞好煤,电,运平衡。5.在煤,水能源缺乏地区,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核电厂。6.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7.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利益。8.节约能源,降低消耗9.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所根据它在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下列几类: 1.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电压为330~500kV的变电所,称为枢纽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现瘫痪。 2.中间变电所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系统交换功率的作用,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一般汇集2~3个电源,电压为220~330kV,同时又降压供当地用电,这样的变电所起中间环节的作用,所以叫中间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3.地区变电所高压侧一般为110~220kV,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这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所。全所停电后,仅使该地区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接近负荷点,高压侧电压为110kV,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变电所,即为终端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只是用户受到损失。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发电厂电气部分》结业论文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任课教师:姜新通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大庆 2012 年 5 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 1.1.1 概况............................................... - 1 -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 2.1 负荷计算................................................ - 3 -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 继电保护是电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 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的其余部分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迅速地有选择地发出报警信号,由运行人员手工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阻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整定和校核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于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部门其整定计算 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电网,进行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网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按照具体电力系统的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网的继电保护装置协调工作,正确地发挥作用。因此对电网继电保护进行快速、准确的整定计算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短路电流,电路配置 目录 0 摘 要 .................................................................... 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 2 1.1 电网继电保护的作 用 .................................................. 2 1.2 电网继电保护

的配置和原理 ............................................ 2 1.3 35kV线 路保护配置原则 ................................................ 3 第二章3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2.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与基本任务及步骤 . (3) 2.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4 第三章线路保护整定计 算 ................................................. 5 3.1设计的原始材 料分析 ................................................... 5 3.2 参数计 算 ............................................................ 6 3.3 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 7 总结 .. (9) 1 第一章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 1.1 电网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这些都可 能在电网中引起事故,从而破坏电网的正常运行,降低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将直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为此,在电网运行中,一方面要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小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故障 一旦发生时,应该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元件,使故障的影响范围尽可能缩小,这一任务是由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来完成的。电网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在于: 1(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网中快速、自动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减至最轻,并 保证最大限度地迅速恢复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异常运行工况,根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件和设各的承受能 力,发出警报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变电站的发展与设计毕业论文

变电站的发展与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一、原始资料 1、待建***变电所年负荷增长率为5%,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2、待建***变电所受电方案(1)从距离30km的110kV东郊变电站受电,方案 (2)从距离70km的110kV灌南变受电。 3、其他资料: (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电阻率为1.5х104欧?厘米,所址高于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2)交通:仅靠国家二级公路,进所公路为0.4km。 (3)水源:供水方便,水源充足; (4)气象资料:地区最高气温38°C,最热月平均气温28°C,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气温22°C,年主导风力为东风,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 4、待建城北变电所各电压等级负荷参数如下表:

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无功的要求,需在用户侧安装合理的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用户功率因数,减小主变压器容量,35kV及10kV线路用户功率因数均提高到0.9为宜。 按原始资料表中的有功及计划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计算出最大无功,得出以下

三、网络系统图

第二章 ***变电所接入系统设计 一、电压等级确定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确定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选择电压等级时,应根据输送的容量和距离,以及接入电网的额定电压来确定,输送容量按五年发展规划。所以待建城北变电所的受电电压等级为110kV 。 二、确定回路数 ***变电所所供负荷为I 、 II 类重要负荷,因此***变电站应采用双回110kV 线路接入系统。 三、110kV 线路导线规格、型号确定 因待建***变电站距离110kV 东郊变30km,地处平原,采用架空线路,导线选择LGJ 型。 四、导线截面选择 导线截面选择的方法一般是: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标称截面积,后进行电压损失校验 1、待建***变电站总负荷计算 042 .4593)233.8823.0624.11265.7718.8(1719241518~353535j j jQ P S +=+++++++++=+=737 .51825.106%)51)(042.4593(9.0%)51)((%)51(~5535355j jQ P S +=++?=++=+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目录 引言................................................................................................................................... - 1第1章概述..................................................................................................................... - 2第2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 4 2.1负荷计算................................................................................................................. -4 2.1.1 计算负荷的目的.............................................................................................. - 4 2.1.2 负荷分析.......................................................................................................... - 4 2.2主变压器的选择..................................................................................................... -5 2.2.1 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 5 2.2.2 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 5 2.3本变电站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6 2.4小结......................................................................................................................... -7第3章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 8 3.1补偿装置的意义..................................................................................................... -8 3.2无功补偿装置类型的选择..................................................................................... -8 3.2.1 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 - 8 3.2.2 常用的三种补偿装置的比较及选择.............................................................. - 8

论文--110kv变电站设计(上海电力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发电厂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施春迎 第一章 主变及所用变的选择 第一节 主变压器的选择 一、负荷统计分析 1、 35kV 侧 Q 1max=var 44.61971000085.0/10000cos /222max 1212max 12 K P P =-=-? Q 2max=var 44.61971000085.0/10000cos /222max 2222max 22K P P =-=-? Q 3max =var 47.3718600085.0/6000cos /222max 3232max 32K P P =-=-? Q 4max =var 4500600080.0/6000cos /222max 4242max 42 K P P =-=-? Q 5max = var 4500600080.0/6000cos /222max 5252max 52 K P P =-=-? ∑35 P =P 1max +P 2max +P 3max +P 4max +P 5max =10000+10000+6000+6000+6000=38000(KW) ∑35 Q =Q 1max +Q 2max +Q 3max +Q 4max +Q 5max =6197.44+6197.44+3718.47+4500+4500=25113.35(KVar ) S 35MAX =2max 352max 35Q P +=22 35.25113 80003+=45548.66(KVA ) 35?Cos = MAX S P 35max 35∑= 66 .4554838000 =0.83 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35kV 侧最大负荷应为: S ’35MAX =S 35MAX ?35η=45548.66?0.85=38716.36(KVA)

变电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11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110kV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3) 概述 (4)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 (6) 1.1110kv电气主接线 (7) 1.235kv电气主接线 (8) 1.310kv电气主接线 (10) 1.4站用变接线 (12)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3) 2.1负荷计算…………………………………………………(13) 2.2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4) 2. 3 站用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6) 第三章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电流的计算…………………(17) 3.1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17) 3.2 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1

8) 第四章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9) 4.1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1) 4.2隔离开关的选择 (22) 4.3 母线的选择 (23) 4.4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24) 4.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24) 4.6电压互感器的选择…………………………………………(26) 4.7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29) 附录I 设计计算书 (30) 附录II 电气主接线图 (37) 10kv配电装置配电图 (39)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摘要 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0.4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 根据电气主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本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高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0.69提高到0.9;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本设计十分注重运用我国电气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的设备,实用性及强,考虑到是实际工程的应用,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I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e design on the topic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eaching Building substation expansion preliminary design."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10/0.4kV ma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hoice; Electrical Substation main wiring desig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Load Calcul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bus, HV circuit breakers, isolation switches, current transformer and voltage transformer, and compensation capacitor MOA); Distribution Equipment design; relay Planning and Design;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main line of electrical design should meet the reliability, flexibility, economy requirements, The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wiring High Side single-bus wiring, low voltage side of the single-bus above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form; the low-pressure side load calculated using the statistical needs coefficient; To reduce the reactive power loss, increased energy utilization, The design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sign, power factor from 0.69 to 0.9;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include short-circuit point for the selection and specific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hosen by the choice of rated current,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by the results of the calibration methods; relay design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Current Protection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sign;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complete set of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The substation using direct lightning stroke preven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