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迪《投资学》笔记及习题(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圣才出品】

博迪《投资学》笔记及习题(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圣才出品】
博迪《投资学》笔记及习题(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圣才出品】

第17章宏观经济分析与行业分析

17.1 复习笔记

1.全球经济

对公司前景“由上至下”进行分析必须从全球经济入手。全球经济状况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出口前景、来自竞争者的价格竞争或者公司对外投资的利润。不同国家的汇率的波动,改变两国货币购买力,进而对两国的商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全球经济环境中还包含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政治事件会对经济前景产生深远影响,是决定经济增长和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

2.国内宏观经济

统计数据表明,宏观市场和公司业绩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要预测宏观市场表现,首先要从整体经济的评估入手。但是需要注意,只有比一般水平预测得更准确,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宏观经济的关键经济变量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该经济体生产的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总和。高速增长的GDP表示该国经济正迅速扩张,公司有大量机会来提高销售量。另一个应用较广的经济产出测度标准是工业总产量。它更多反映的是制造业方面的经济活动水平。

(2)失业率。失业率是指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即包括正在工作和正积极寻找工作)的百分比。失业率衡量了经济运行中生产能力的运用程度。虽然失业率是仅与

劳动力有关的数据,但失业率有助于对经济体生产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价格全面上涨的程度。通货膨胀常常表明经济过热,需求超过该经济的生产能力。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权衡的关系,这也是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

(4)利率。真实利率是企业投资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升高会减少投资,也会影响涉及用融资方式购买的房产和高价耐用消费品等的需求。

(5)预算赤字。预算赤字是指政府支出和收入的差额。政府的预算赤字必须通过借贷来弥补。政府大量借贷会增加经济中的信贷需求,进而抬高利率,也可能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作用。

(6)心理因素。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对经济的预期和态度,他们的信心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数量,以及对产品或劳务的总需求。

3.需求与供给波动

(1)需求波动,是指影响经济中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事件。需求波动的特征是总产出与通胀率或利率同向变动。正向的需求波动包括税率降低、货币供给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和出口需求增加。

(2)供给波动,是指影响产能和成本的事件。供给波动的特征是总产出与通胀率或利率反向变动。供给波动包括:进口石油价格变化;霜冻、洪水或干旱等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破坏的自然灾害;一国劳动力教育水平的变化;劳动力愿意参加工作的最低工资率的变化。

将上述分析框架应用于投资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在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某种波动对哪些行业有利,对哪些行业不利。需要指出的是,宏观经济预测常常是不可靠的,而且所有预测都基于公开信息,除非分析师拥有超常的分析能力,否则难以获得超常收益。

4.联邦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有两大类:一类是调控需求的政策,一类是调控供给的政策。调控需求的政策包括政府支出、税收水平和货币政策等。调控供给的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供给学派的理论,它强调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调控供给的政策包括提高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消除税收制度带来的风险,以及教育、基础设施和研究开发等。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行为,能够直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的净影响取决于财政收支差额是盈余还是赤字。巨额的赤字会促进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尽管财政政策的影响很直接有效,但制定过程繁杂,在现实中它并不能用作经济发展的微调工具。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另一种主要的需求冲击政策,它通过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而影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利率发挥作用,增加货币供应量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但是从长期看,货币供给增加只会导致物价升高,并不能对经济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所以货币当局面临刺激经济和通货膨胀的权衡。

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易于实施与操作,但是对经济的影响却并不直接。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必经过繁琐的政治程序,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能直接作用于市场。

(3)供给方政策

供给方政策强调经济中生产能力的问题。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它能使工人和资本所有者具有最大动力和能力去生产或发展产品。

供给学派也重视税收政策,不过是从供给的角度。他们注重边际税率以及由此产生的激

励机制问题。他们认为降低税率将引发更多的投资,也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5.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会重复地经历扩张和紧缩的阶段,不过这种循环的时间长度和影响深度可能各不相同,这种循环就是经济周期。在一个经济周期中,存在经济萧条期和经济繁荣期,这能够从主要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图中看出。

当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时,不同行业之间可能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业绩。有的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如资本品行业),有的属于防御性行业(如食品行业)。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大,往往在经济处于繁荣时表现优异,在经济萧条时受到重挫。与此相反防御性行业对经济周期不敏感,业绩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经济周期对应于资产组合理论的系统风险β,周期性行业的β值比防御性行业的更高。

(2)经济指标

因为经济周期具有循环特性,一些周期指标可以用来对经济活动的短期变化做出预测、测度与解释。这些周期指标可以分为:先行经济指标、同步经济指标和滞后经济指标。先行经济指标是指那些在经济中预先上升或下降的经济数据。包括股市的价格指数、货币供给等。其他先行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能够影响未来产量的当今经济决策。

6.行业分析

(1)行业的定义

实践中,定义产业的一个有用的方法是北美工业分类码(NAICS codes)提供的方法。

北美工业分类码的前两位数表示总体工业分类,有四个相同数字的北美工业分类码的公司一般属于同一个行业。北美工业分类码并不完美,同属一个行业的企业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但是它们能提供或者立足于定义宽泛的行业、或者着眼于相对细分行业的研究思路。

(2)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

分析师一旦预测出宏观经济状态,确定其对特定行业的影响是必要的,因为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对经济周期敏感。

三个因素将决定公司收益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

①销售额的敏感性

必需品对商业状况敏感性较低,包括食品、药物和医疗服务。其他敏感性较低的行业,收入不是需求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②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反映了企业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高固定成本公司具有较高的经营杠杆,利润额对销售的敏感度要大得多,因为其固定成本不能抵消其收入的变动。可以通过计算利润对销售额的敏感度量化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系数(DOL)定义为: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额变动百分比

如果经营杠杆系数大于1,则公司具有经营杠杆性质。取决于固定成本的经营杠杆系数还可以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1+固定成本/利润

③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企业债务使用情况的反映。债务的利息支付情况与销售额无关,所以可以视为能够提高敏感度的固定成本。

投资者并不总是青睐于对经济周期敏感性较低的行业。处于敏感性较高行业的公司,其

股票的贝塔值较高,风险较大,当经济萧条时其销售额下降很快,经济繁荣时销售额上升很快。关键要弄清该投资的期望收益能否补偿其风险。

(3)部门转换

部门转换是指根据商业周期的状态预期业绩卓越的行业或部门,并将投资组合更多的转向这些行业或部门。也就是说,在经济周期处于萧条阶段时,投资于低敏感度的行业;而在繁荣时期转而投资于高敏感度的行业。这种投资策略的关键在于准确预测经济周期的拐点。实际上进行这种预测远非易事。

(4)行业生命周期

一个行业可能处于不同的阶段。典型的行业生命周期应有四个阶段:

①创业阶段,具有较高的发展速度。

②成长阶段,发展速度已经降低,但仍高于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

③成熟阶段,发展速度与整体经济一致。

④衰退阶段,发展速度已经慢于经济中的其他行业,或者已经慢慢萎缩。

总的说来,处于生命周期较早阶段的行业将提供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机会,而在一个成熟的行业中只能是低风险低收益。

著名的投资组合管理经理彼得·林奇则将公司分为六类:①缓慢成长型;②强壮型;③快速增长型;④周期型;⑤危机转变型;⑥资产主导型。

(5)行业结构和业绩

一个行业的成熟过程还包括公司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决定行业竞争格局有五个因素:①新进入者威胁;②现有竞争者威胁;③替代品压力;④买方议价能力;⑤供给方议价能力。

习题集投资学教程

《投资学》第8章习题集 一、判断题 1、债券的发行期限是债券发行时就确定的债券还本期限。() 2、一组信用质量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剩余期限的关系用图形描画出来的曲线,就是收益率曲线。() 3、隆起收益率曲线的含义是:随着债券剩余期限长度的减少,债券到期收益率先上升后降低。() 4、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的是其他因素相同、期限不同债券的收益率和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5、附息债券的价值就等于剥离后的若干个零息债券的价值之和。() 6、无偏预期理论认为,远期利率是人们对未来到期收益率的普遍预期。() 7、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下,长期利率一般都比短期利率高。() 8、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一般都会比较固定地投资于某个期限的债券,这就形成了以期限为划分标识的细分市场。() 9、简单的说,久期是债券还本的加权平均年限。() 10、附息债券的久期等于其剩余期限。() 11、修正久期可以反映债券价格对收益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12、其他条件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日越远,久期也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递减。() 13、其他条件不变,到期收益率越高,久期越长。() 14、随着收益率变动幅度的增加,用久期来测算债券价格变化的精确度在减小。() 15、一般而言,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 16、凸性系数是债券价格对收益率的一阶导数除以2倍的债券价格。() 17、久期与债券价格相对于收益率的一阶导相关,因此称为一阶利率风险。() 18、当收益率(利率)变动较小时,债券价格的变动近似线性,只需要考虑凸性。()

19、债券组合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消极的债券组合管理和积极的债券组合管理。() 20、有效债券市场是指债券的当前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有关的、可得信息的债券市场。() 21、如果债券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将找不到价格被错估的债券,也不必去预测市场利率的变化。() 22、常见的消极的债券组合管理包括:免疫组合和指数化投资。() 23、市场利率变动对债券投资收益的影响包括:影响债券的市场价格,影响债券利息的再投资收益。两方面的影响是同方向的。() 24、免疫组合的策略是对债券久期概念的应用。() 25、免疫组合的策略可以分为单期免疫组合策略和多期免疫组合策略。() 26、如果未来的债务期限小于一年,即只需要支付短期的现金流,那么投资者构造的免疫组合就称为单期免疫组合。() 27、在多期免疫组合策略中,一种方法是将每次负债产生的现金流作为一个单期的负债,然后利用免疫策略对每次负债分别构建债券组合。() 28、免疫组合策略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满足的一个假设条件是: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 29、一般来说,利率变化比较大的时候采用免疫组合抵御利率风险的效果会比较好。() 30、债券指数基金进行指数化操作要完全复制指数是不现实的。() 31、在债券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中,分格方式就是一种近似复制债券指数的办法,。() 32、在不完全有效的市场上,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到债券的价格上。这种情况下,市场会存在两种失灵:第一,存在被错误定价的债券;第二,利率的走势可被预测。() 33、消极的债券组合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收益率结构分析、骑乘收益率曲线和债券互换。() 34、如果有若干债券可供投资,投资者在对未来收益率结构进行预测后,就可以测算出各债券在持有期的回报率,从而理性的投资者就会选择持有期回报率比较大的债券进行投资。() 35、采用骑乘收益率曲线的策略是:在满足这一策略的前提条件下,投资者会购买比他所期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8、教学进程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 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卷 一、回答以下小题(每个5分) 1.“大中电器”是一个专门从事电器零售的民营连锁企业,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部门分类标准,应该如何确定其部门归属? 2.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指标中,有些用于描述某方面的时点状态,即经济存量;有些则是描述一段时期的活动总量,即经济流量。以下指标哪些具有时点特征,哪些具有时期特征?A.国民总收入;B.进出口差额;C.固定资产总价值;D.持有资产损益;E.总储蓄。 3.有关投入产出表,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x21表示第2个部门提供给第1个部门使用的产品数额; B. 每一个部门的总投入恒等于其总产出,所以每部门的增加值恒等于其最终产品价值; C. 第一产业行、固定资本形成列交叉点上的数字代表该产业当期固定资产积累; D. 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较高,该部门就有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4.以下对外交易活动中,哪些应该记入经常帐户,哪些应该记入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A. 向联合国交纳会费;B. 货物服务进出口;C. 购买美国国债;D.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E. 外国来华投资企业对国外母公司支付的投资收益。 二、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核算方法,说明利用其核算资料可以分析哪些宏观问题。(25分)

三、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组成,如果经常帐户和金融帐户都是顺差,那么储备资产变化项目会怎么样?为什么?(25分) 四、计算分析题(30分) 下表提供了住户部门有关资料,要求:就住户部门,以增加值为起点,计算其原始收入、可支配收入、总储蓄和净借入/净贷出;并对住户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过程中的态势做简要分析说明。 单位:亿元

投资学试题及答案分析

《投资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你相信市场是()有效市场的形式,你会觉得 股价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包括那些只提供给内幕人士的信息。 a. 半强式 b. 强式 c. 弱式 d. a 、b 和c 2.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把能够带来报酬的支出行为称为。 A 支出 B 储蓄 C 投资 D 消费3、当其他条件相同,分散化投资在那种情况下最有效?()a. 组成证券的收益不相关 b. 组成证券的收益正相关 c. 组成证券的收益很高 d. 组成证券的收益负相关 4.如果强式有效市场假定成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未来事件能够被准确地预测。B、价格能够反映所有可得 到的信息。 C、证券价格由于不可辨别的原因而变化。起伏。 5. 市场风险也可解释为( )。 a. 系统风险,可分散化的风险 b. 散化的风险 c. 个别风险,不可分散化的风险 D 、价格不 系统风险,不可分 d. 个别风险,可分散

6.半强式有效市场假定认为股票价格( 测的。 7. 对已经进行贴现,尚未到期的票据转做一次贴现的行为称为 () A.再贴现 B .承兑 C .转贴现 D .多次贴现 8 、其他条件不变,债券的价格与收益率( )。 a. 正相关 b. 反相关 c. 有时正相关,有时反相关 d. 无关 9. 在红利贴现模型中, 不影响贴现率 k 的因素是( ) A 、 真实无风险回报率 B 、 股票风险溢价 C 、 资产回报率 D 、 预期通胀率。 10. 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制度规定,在一个交易日内,除首日上 市证券 外,每只股票或基金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价 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 A 5% B 10 % C 15% D 20 % 11、在合约到期前,交易者除了进行实物交割,还可以通过来结 束交 易。 A 投机 B 对冲 C 交收 D 主动放弃 A 、反映了已往的全部价格信息 公开可得信息。 B 、反映了全部的 C 、反映了包括内幕信息在内的全部相关信息 D 、是可以预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宏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宏观经济学》是财务管理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微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学生,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 本课程主要面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保证课程标准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学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根本任务。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积极调动图书馆、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解最新的经济学案例,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能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重点计算例题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 (3) 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 解答:(1)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 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 (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 为 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 是相同的。 13. 试计算:(1) (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 =c +i +g +nx 中可知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nx =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 =T -g ,从而有T =BS +g =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 =NNP -T =4 300-990=3 310(亿美元)。 (5) 个人储蓄S =y d -c =3 310-3 000=310(亿美元)。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3.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 =100+0.8y d ,投资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 r =62.5,税收t =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解答:(1)由方程组 可解得y =1 000(亿美元),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 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k i =11-β=11-0.8 =5

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学习题集(含答案)

《证券投资学》课程习题集 【说明】:本课程《证券投资学》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 一、单选题 1.收入型证券组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证券组合,它追求() A、资本利得 B、资本收益 C、资本升值 D、基本收益 2.以未来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为投资目标的证券组合属于() A、收入型证券组合 B、平衡型证券组合 C、避税型证券组合 D、增长型证券组合 3.一般地讲,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 A、市场指数型证券组合 B、收入型证券组合 C、平衡型证券组合 D、有效型证券组合 4.《证券组合的选择》一文被认为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奠基之作,它的作者是() A、马柯威茨 B、索罗斯 C、艾略特 D、凯恩斯 5.股东有权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的股票属于() A、成长股 B、蓝筹股 C、普通股 D、累积优先股 6.普通股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A、优先认股权 B、优先清偿 C、股息优先 D、有限表决权 7.投资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是() A、经常发生变化的 B、不断上升的 C、不断减少的 D、一直不变的 8.下述对股票特征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高风险性 B、可流通性 C、潜在高收益性 D、返还性 9.投资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是() A、经常发生变化的 B、不断上升的 C、不断减少的 D、一直不变的 10.在深交所上市的用港币购买的人民币特种股票是() A、A股 B、B股 C、H股 D、N股 11.在上交所上市的用美元购买的人民币特种股票是() A、A股 B、B股 C、H股 D、N股 12.公用事业、药品等行业的股票属于() A、周期性股票 B、防御性股票 C、投机性股票 D、蓝筹股票 13.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可将股票分为() A、普通股和优先股 B、A股和B股 C、H股和N股 D、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宏观经济学第2章 习题与答案

f 第14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9.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2.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3.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15.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NP和NNP之差。() 18.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22.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3.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年内对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作了调整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25.居民得到的收入不一定是他们挣得的。() 26.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27.GDP缩减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28.如果两个国家的GDP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相同。() 29.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我们就知道,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30.在衡量一国人均GDP时,用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31.在甲乙两国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将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的GDP 总和会增加。() 32.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投资学 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投资学(本科)》课程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我们常用股票的账面价值表示股票的真正投资价值。(×) 2.风险收益率可以表述为风险价值系数与标准离差率的乘积。(√) 3.若市场风险溢酬是3%,某项资产的β系数为2,则该项资产的风险报酬率 为6%。(√) 4.对风险回避的愿望越强烈,要求的风险收益就越高。(√) 5.(复利)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总比单利债券的实际收益率高。(×) 6.系统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三种。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 率变动引起证券投资收益不确定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利率与证券价格呈正向变化。(×) 7.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就是组成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加权 平均数,其权数等于各种资产在组合中所占的数量比例。(×) 8.不能指望通过资产多样化达到完全消除风险的目的,因为系统风险是不能通 过风险的分散来消除的。(√) 9.β系数的经济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相对于市场组合而言特定资产的系统风 险是多少。(√) 10.一个充分分散化的资产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可忽略。(√) 11.若股票A的β系数大于1,说明股票A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 率变动幅度。(√) 12.系统风险对所有资产或所有企业都有相同的影响。(×) 13.在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较低时,增加资产的个数,分散风险的效应会比较明 显,但资产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风险分散的效应就会逐渐减弱。(√) 14.欧洲美元期货是一种货币期货。(×) 15.期权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签订的、规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日期以交易当天约 定的价格买卖既定数量某种资产的协议。(√) 16.无差异曲线簇中的每一条对应着一定的期望效用,越靠近左上方的曲线代表 的期望效用越小。(×) 17.在其他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债券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正向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三章-陈正伟

第三章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 习题三解答 1.从广义来讲,国民收入是由下列指标组成:()。-多选 A 国民总民收入 B 国民净收入 C 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D 个人收入(PI) E 个人可支配收入(GDP) 2.从狭义来讲,国民收入(NI)仅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填空3.简述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简答 答: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净值保持着从生产收入分配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关系是: 国民总(净)收入=国内生产总(净)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在封闭的经济假设下,国民总(净)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净)值相等。因此,往往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来源,也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生产过程的结束与收分配的开始正是在这两个总量指标之间实现转换的。 4.国民收入分配流程包括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填空 5.初分配属于()。-单选 A 微观分配 B 宏观分配 C 既属于微观又属于宏观 D既不属于微观又不属于宏观6.再分配属于()。-单选 A 微观分配 B 宏观分配 C 既属于微观又属于宏观 D既不属于微观又不属于宏观7.再分配行为,主要由政府以收入税等形成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初次分配所得进行调节,着重解决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填空 8.初分配的构成公式为:GDP=折旧(企业)+报酬(个人)+净税(国家)+盈余(企业)。-填空 9.国民收入初分配的构成项目有()。-多选 A 折旧 B 报酬 C 净税 D 盈余 E 医疗保险收入 10.下列使用初分配的项目有()。-多选 A 退休金 B 所得税 C 净税 D 企业盈余 E 物价补贴 11.下列使用再分配的项目有()。-多选 A 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金 B 抚血金 C 净税 D 党费 E 物价补贴 12.简述国民收入再分配流程形成。-简答 答: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成为:在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个原始收入获得者或者按照分配制度的规定,或者按照自身的意愿,无偿转让其原始收入的一部分,同时也从其他收入主体那里获得一部分转移性收入,从而完成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流程。 13.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项目有那些?-简答 答: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项目有:(1)现期所得税、财产税等税种的收支。(2)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3)其他经常转移收支。 14.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填空 15.国民收入要素分配:要素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投入生产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投入生产的要素很多,有传统的劳动、资本、土地等,也有技术、信息、知识产权、管理等现代要素。-名词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今年选择了辅修国贸专业的课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专业中包含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我的想法是考经济类的研究生,所以我在这次课程学习中很重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 首先对课程后半部分,即宏观经济学这一部分做个简单的总结。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而总体看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就是围绕国民收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就业,价格水平,通胀,经济增长这几个方面,应为经济学本身偏理论的性质,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学科一样,一直进行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及对于理科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逻辑关系。 具体的课程内容基本围绕国民收入展开,国民收入的构成,关系,及国民收入的决定,表明利率及收入关系的经典模型,IS-LM曲线,进一步对国民收入中各个关系诸如投资、利率、货币供给需求、消费储蓄等的探究,继而讲了国家调节国民收入的方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部分也是比较联系当下实际的一个内容,通过原理的学习,我们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看的更透彻了;课程中也对国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理论的分析,就业和通胀,物价,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问题。 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在我身上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国家出台的政策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我从开始关注经济方面的信息大概是今年夏天开始,经历了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信贷紧缩,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我从经济盲开始看政府出台的政策到现在可以根据政策分析政府的动机,分析他的最终目的,不再是通过看网友的评论才能看出端倪。 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和我有很大的关系,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不需多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引起的,供大于求则会引起货币在国内的贬值,而名义货币的增多导致了价格指数的上升,同量的货币的购买力很快的下降,其中首先领跑CPI的就是关乎民生的吃穿,让我们这些无产阶级一度生活拮据,根据国家的调整,比如对农牧产品的限价调控,CPI明显回落,但回落带来的改善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另外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等,这俩点都使得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减少,投资也减少,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需求量下降,抑制了通货膨胀。 另外一个就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资金链紧张,我的家乡就是老师课中提到的鄂尔多斯,这个地方的关键词基本上有暴富,高利贷,煤矿,稀土,房地产,鬼城等几个。鄂尔多斯的崛起简单的说就是能源的崛起带动高利贷房地产的崛起,很多人富起来的原因无非四个:煤矿,高利贷,炒房,征地。不夸张的说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放高利贷,高利贷是这里最大的金融项目,曾经有人问我最好的投资手段是什么,在这里就是高利贷,回报比所有金融项目都大且稳妥,但这次温州出问题加上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导致鄂尔多斯的资金链紧张,有的地方说这里的资金链断裂,只能说单纯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因为很多企业都是能源产业与房地产等产业组合存在,所以具体来说鄂尔多斯和温州还有本质的区别。这次政策主要是房地产调控,这个我认为基本属于计划经济,和经济原理没有很大的联系。针对鄂尔多斯的这种特殊现象当地出现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为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有改善,但不大。 政府对这几个大量存在民间贷款的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一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的上游产业进行投资补贴,这一政策极大的刺激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缓解了资金问题,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我对宏观经济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只是大致有个方向,有很多现象还是解释不了,而且在良好的制度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国家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体制的改革,但在这次经济大波动中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崭露头角,也有可能这次波动带来很多现象可以产生新的理论,比如我们国家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些问题等等,未来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

第1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 1.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含义 宏观经济统计:也叫国民经济统计,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体现的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的实践活动。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资料认识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过程,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整体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经济学的关系 P9-10(了解)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例: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并指导斯通和米德创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和具体研究,往往要直接参考经济学理论。 2、反过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不断深入,可以推动宏观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完善。(1)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统计是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基础,它提供了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数量特征的系统方法和系统数据;(2)依据宏观经济分析的各种目的,建立统计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从事科学的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以及政策的具体量化研究,可以验证宏观经济学中的各种理论假说和数理经济假说。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P11(了解) 宏观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以国民经济为研究范围、以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统计方法论科学,也称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基础。 4.常用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P12-17(了解) 常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1. 静态分析法:也叫静态均衡分析法,是指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基本经济条件稳定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2. 比较静态分析法: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转变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3. 动态分析法:是指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看做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4. 比较动态分析法:如果说动态经济分析是就一个经济过程所进行的分析,那么比较动态经济分析就是对两个经济过程的比较分析,而且这种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变量之间的时滞关系,另一是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参数的变动。 5. 均衡分析法: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再变动的状态。所谓均衡分析法,是指分析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方法。它又分为一般均衡分析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 6. 边际分析法: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它着重分析自变量变动与因变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对于离散情形,边际值为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 对于连续情形,边际值为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导数值。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理论研究。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1: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 1、大危机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第一、理论脉络: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著名的萨伊定理“供给自身创造需求”,其核心是:重申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现实的冲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怀疑自由的市场经济。传统的经济学面临挑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2、凯恩斯革命 第一、在经济理论方面 否认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并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失业的原因。由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第二、在经济政策方面 否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第三、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 以前的经济学强调个量分析或微观分析。凯恩斯提出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或宏观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萧条时期,一直集中于短期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出现了滞胀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关注便发生转移。今天,宏观经济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和失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价格水平是如何变动的?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 3、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短期波动,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实现物价稳定资源利用问题 如何实现长期增长

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内容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相关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说明如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2、理解 第一、研究对象是经济总体而非单个经济单位 第二、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重点 1、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提出三个模型 第一、收入─支出模型(或曰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第二、IS─LM模型 第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经济波动) 2、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三大理论 第一、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就业理论(失业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3、针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重点探讨两大政策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均衡 (注:课堂上不作统一讲解。) 五、GDP的概念及其理解 1、什么是GDP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二、熟悉GDP的其他可替代概念: 在涉及到一国每年商品和劳务的产出时,经济学家和媒体还用了除GDP以外的许多名称,如:产出、总产出、国民产出、收入、总收入、国民收入以及总供给、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新创造的价值。 2、对GDP的内容的分析 第一、市场价值 第二、统计的对象是最终产品 第三、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 第四、时间和地域限制 3、与GDP有关的其他概念 第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是以基年(如某一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某一时期的GDP。 二者的关系:其差异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没有价格的变动则二者相等。 第二、潜在GDP和实际GDP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3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一、选择题 1.生产函数是一个数学法则,它( C ) A.将要素价格和所需的要素投入量联系起来。 B.将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和要素价格联系起来。 C.将生产要素和产出量联系起来。 D.总是规模不变。 2.在一个给定的生产函数中,保持不变的变量是( D ) A.劳动投入。B.产出数量。 C.资本投入。D.生产技术。 ~ 3.一个经济体的总收入等于( B ) A.工人们挣得的总收入。B.总产出。 C.生产者获得的利润。D.资本所有者所收的总租金。4.一个竞争性企业接受( C ) A.产出价格一定,投入价格不一定。 B.投入价格一定,产出价格不一定。 C.投入和产出价格都一定。 D.投入和产出价格都不一定。 5.利润等于( A ) A.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 B.产出价格减去投入价格。 C.一个企业每年向其股东支付的股息。 D.企业经理人挣得的股息。 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规模收益不变( A ) A.所有投入要素数量翻倍时,产出也翻倍。 B.长期中产出保持不变。 C.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D.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不变。 7.劳动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是( A ) B <

… 8.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持续雇用劳动力,直到( B ) A.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B.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C.边际收益等于零。 D.实际工资等于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企业多租用一单位的资本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出价格。B.企业多租用一单位的劳动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工资。 C.一个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MPL曲线。 D.规模收益不变和利润最大化两者的结合意味着经济利润为零。 * 10.如果生产要素按其边际产量支付报酬,而且满足下列哪项时,根据欧拉定理,所有要素的支付总和等于总产出( A ) A.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 B.生产函数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C.投入的资本量和劳动量相等。 D.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11.下列哪项交易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视为投资( C ) A.你购买了100股苹果电脑集团的股票。 B.你购买了一台苹果Macintosh电脑帮助孩子们做作业。 C.苹果电脑集团建立新工厂来制造电脑。 D.你吃了个苹果。 — 12.下列哪项交易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视为投资( D ) A.你买了1000美元的美国国债。 B.木匠理查德给自己建造了个小木屋。 C.现代艺术博物馆花2000万美元买了一幅毕加索的画。 D.你家买了一所新盖好的房子。 13.贷款利率取决于( D ) A.贷款期限。B.贷款的风险。 C.贷款的税收待遇。D.以上全部。 14.有关国民储蓄,错误的是( A ) A.国民储蓄是银行的存款总量。 { B.国民储蓄是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的总和。 C.国民储蓄反映了消费者和政府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所剩下的产出。 D.在均衡利率处,国民储蓄等于投资。 15.如果总产出固定,国民储蓄和利率无关,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下列哪项的增加( C ) A.国民储蓄。B.公共储蓄。 C.均衡利率。C.私人储蓄。 16.如果总产出固定,国民储蓄和利率无关,税收增加将( D )

第6章习题集 投资学教程

第六章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 一、判断题 1.大量的分析和经验表明,股票收益之间的协方差为正数或者负数 的概率大致相同。() 2.单因素模型的提出者夏普将投资风险分为宏观因素带来的系统风 险和企业特定因素带来的非系统风险。() 3.根据单因素模型,某种给定股票的收益率的变化仅仅来源于宏观 经济因素的变动这个单因素的变动。() 4.套利组合中各种证券的权数之和等于零,意味着购买套利组合是 不需要追加投资的。() 5.单因素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因素是对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具有影响的 经济变量,通常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GDP增速等。() 6.单因素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因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7.在市场模型中,影响股票超额收益的公司特有因素 ,其期望收 i 益由于不同公司经营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8.市场模型可是单因素模型的一个特例,是将单因素模型中的宏观 因素具体为具有代表性的市场指数。() 9.单因素模型的提出者是马克维茨。() 10.马柯威茨模型的缺点之一是计算太复杂。() 11.通常,证券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化不会仅仅受到一个因素的影 响。如股票价格,其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外,还有银行存款利率、汇率、国债价格等影响因素。()12.大量的分析和经验表明,股票收益之间的协方差一般是正的。 () 13.单因素模型极大地简化了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方差及证券间协 方差的计算。() 14.股票收益率与流动性之间是正相关的,股票流动性越高,预期 收益率越高。() 15.单因素模型的残差项与因素相关。() 16.单因素模型中的残差项之间有可能相关。() 17.因素模型中残差项之间不相关。() 18.在多因素模型中,决定股票期望收益的因素完全包含在因素模 型中,因此随机项的变动与因素变动具有相关性。()19.在多因素模型中,由于股票收益共同变动的唯一原因是模型中 共同因素的变动,因此不同股票的随机项之间相互独立,其协方差为0。() 20.Fama和French提出的三因素模型中,作为三因素之一的规模 因素等于小市值公司与大市值公司股票的市值之差。()21.Fama和French提出的三因素模型与CAPM相比,缺乏CAPM的 类似的解释机理,更多的是一种实证发现,甚至是“数据加工(Data Mining )”的结果。() 22.Fama和French (1995)认为,三因素模型中的规模因素和账面 市值比率的差异能够反映了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及其持续性特征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pdf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概述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最早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从统计学知识体系和经济学知识体系发展而来的,也就是在两个知识体系相互融合,且遵循宏观经济理论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得出科学的国民经济运行,并进一步验证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下,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作为经济学的核心,不断发展。这也侧面说明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属于剂量经济学。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是不应该把计量经济学视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因为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计划管理是直接统计经济的工具,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管理来促进我国经济操作系统的稳步发展,而事实证明计划经济发展良好。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当纳入到计量经济学内,有侧重性的展开。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为了推动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对近些年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实际情况予以了解,确定其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具体表现为:(一)统计分析方法比较落后。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来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得出科学的国民经济运行,这对于推动我国良好发展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前提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到位、可行。而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深入研究,确定因为统计分析方法的不适用性,给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带来较大的影响,致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结果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造成统计分析方法滞后,一方面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观念意识陈旧,在工作之中未能推陈出新,习惯应用传统方式方法来处理工作内容,进而导致统计分析结果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利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来收集、整理、分析及统计各项数据信息,致使具有应用价值的数据信息未能提取出来,相应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结果大打折扣。(二)缺乏必要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市场机制是维系和鼓励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顺利展开的关键推力,所以出于保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对近些年我国市场机制实施的实际情况予以分析,确定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机制逐渐表现出疲软的现象,相应的其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大大降低。那么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市场机制疲软呢?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贴息政策的实施,扩大了投资的范围,给市场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外部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减弱,致使市场出现通货紧缺的现象,相应的市场上供货需求矛盾不断加深,这也使得市场机制疲软。(三)缺乏对大数据时代基本特征的合理认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使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此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优化调整统计分析模式,以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时俱进,能够为国民经济良好发展保驾护航。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对大数据时代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实际情况予以了解,确定诸多不切合实际的分析结果并不能有效的调控国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是现阶段所展开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特点不符,相应的其难以准确的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国民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四)没有适时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态势。当前国内较为看重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包括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软件应用等技术的应用,都为大数据的进步提供了优良的前进空间和条件。此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同样好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态势,指出国民经济发展违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情况,进而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推动国民经济良好发展。但事实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灵活且有效的运用先进技术来分析数据,向相应的统计分析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不高,难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化意见。 三、强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有效措施 经过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现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佳,如若不能积极且有效的改善现状,那么国民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基于此,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的建议是:(一)加强对相关统计分析理念的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必须要以有效规范的发展理念来—22—撑,主要包含生动性、进步性、多元化、详细性的理念。基于此,在时代不断发展情况下适时适当的调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念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做到这一点,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所面临的新局面和新形势,进而优化调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理念。此种情况下,为了能够科学化、合理化的展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理念,也就是积极组织学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及理念指导,使之能够在统计分析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市场经济,结合相关课题来全面分析国民经济,为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提供有利支持。(二)建立规范合理的指标系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体系越来越不适用,如果不能及时且有效的做出改革之举,那么国民经济难以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了改变此种局面,在强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之际,应当建立规范的合理的指标系统,也就是详细且全面的分析国民经济体系,明确国民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综合分析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等等相关方面,总结国民经济发展规律及宏观经济调控标准,从而合理构建指标体系,以便其能够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之中真正发挥作用。(三)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态势。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大数据时代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表现出诸多不适用性,如若不能切实有效的改变现状,那么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持续发生,还要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存在的不足,进而创新统计分析模式,以便真正创新宏观经济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