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评及答案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评及答案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评及答案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评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哺.育(pǔ) 惩.罚(chéng ) 胡骑.(jì) B.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 C.屏.障(píng ) 可汗.(hán ) 挚.痛(chì) D.燕.山(yān ) 泛.滥(fàn ) 镐.头(gǎo ) 2.下列词句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澎湃 山巅 怪诞 愿为市鞍马 B.崎岖 阻抑 亘古 出郭相扶将 C.挚痛 哺育 机杼 但辞爷娘去 D.狂澜 哽住 懊悔 木兰当户织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B.我家阳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中国成立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3分)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D.宝宝的脸像熟透了的红苹果。

7. 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地做准备的几句诗是 。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诗是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问题。(18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9.画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钥匙”指的是。全句的含义是。(4分)

10.画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心情。(3分)

11.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原因是( )(3分)

A.对韩麦尔先生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对韩麦尔先生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对韩麦尔先生即将离开学校表示同情。

12.画线句③是(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

的气氛。(2分)

13.画线句④的含义是。(3分)

14.选段给我们的教育是( )(3分)

A.集体主义教育。

B.认真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教育。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小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馄饨?”“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小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儿愣住了。

女孩儿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回家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儿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63分) 一、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画“√”,错误的改正在括号里。(9分)曾.经(zēnɡ)( ) 晶莹.(yínɡ)( ) 花瓣.(bàn)( ) 泥泞.(línɡ)( ) 计算.(sàn)( ) 面粉.(fěn)( ) 甘蔗.(zé)( ) 柔软.(rǎn)( ) 跨.上(kuā)(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三、读拼音,写词语。(8分)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写出下面汉字的音序和部首。(3分)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5分) (1)“泛”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除部首外还有画,读音是,可组词为。 (2)“糖”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可组词为。 (3)“匹”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除部首外还有画,这个字的结构是。 五、仿写词语。(8分) 1.恋恋不舍(AABC式) 2.碧绿碧绿(ABAB式) 3.蹦蹦跳跳(AABB式) 4.又长又细(“又~又~”式) 六、读句子,选择带点词语的意思。(填序号)(6分) 新鲜:①刚生产,刚制成的; ②新奇的,少见的;③清新的。 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鲜的面包做早饭。( ) 2.早晨的空气最新鲜。( ) 3.小妹妹觉得这个玩具很新鲜,她很喜欢。( ) 特别:①与众不同,不普通; ②格外,十分;③尤其。 4.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 5.这就是平常吃的米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 6.你们这个班的学生学习都很用心,特别是王小锋。( ) 七、词语搭配,连一连。(5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一、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hé xié guīcháo zhào lìfáng qián wū hoù qiáojiàn shùn xù( ) ( ) () ( ) ( ) ( ) shuài lǐng bái lùshùn jiīn tiān gāo dìkuòyuèmíng rén jìng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2)(手、口) 灵巧。(3)恰好。(4)虚浮不实的话。 1、“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 ) 2、这游廊是古代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啊! ( ) 3、我正要去找你,在这儿遇到了,真巧啊!( ) 4、乌鸦被狐狸的花言巧语骗了。(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装饰()的原野()的低地()的浓阴()的光芒()的油菜花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 在低地和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靠食草为主的牲畜,( )荷兰

被称为牧场之国。 2、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3、()附近的石头上有人在洗衣,它们()从不吃惊。 4、( )你来到乡间,( )一定会爱上这里的美丽景色。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很好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读出感情吗 改成陈述句: 2、小孩玩耍。(扩句:至少两处) : 3、妈妈对我说:“放学后我去接你。” 改为间接引语: 4、我们养成了爱读书的风气。 修改病句: 六、默写《乡村四月》,再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呢 陶渊明: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 A.辽夏之间 B.辽宋之间 C.宋夏之间 D.宋金之间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A.宋高宗时 B.宋真宗时 C.宋太宗时 D.宋太祖时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宋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一生廉洁奉公 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A.广州 B.扬州 C.泉州 D.刘家港 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三国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A.元宵节 B.冬至 C.寒食节 D.春节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1.蒙古政权建立于()。 A.1271年 B.1206年 C.1272年 D.1279年 1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1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八旗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省六部制 1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A.北宋末年 B.元朝中期 C.南宋初期 D.唐朝末期 17.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A.江浙 B.四川 C.海南岛 D.中原 18.《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光 D.司马昭 1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 B.词 C.散曲 D.小说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郑板桥 二、组合列举题(共计14分) 21..宋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今天的传统节日都有了。据此填写下列节日。(3分) (1)宋代有的传统节日像元宵节和农历五月、八月的节日: (2)最受重视的节日被称为: 22.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3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4分) (1)辽(2)西夏(3)金(4)元 24.小明爱好收藏历史小说,请帮助他标识下列小说故事发生的朝代。(4分) (1)《杨家将》(2)《瓦岗军》

【新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2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节日的天ān()mén()guǎng()场摆满 gè zhǒng gè yàng()的鲜花。 2.我huì()画jīn()色的tài yáng()给qiū()天。 二、一锤定音。(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村(cūn chūn) 趣(qùqǜ ) 壮(zhàng zhuàng) 忘(wàn wàng) 三、火车开动了。(一字组多词) 四、选词填空。 在再 1.我盼望能和她( )次相见。 2.鸟儿( )树上快乐的歌唱。 望忘 3.亮亮向远方( )去,原来是奶奶来了。 4.今天,我( )记带文具盒了,怎么办呢? 五、连词成句。 1.很远的村民要到吃水地方去挑

2.该的太阳春天什么画呢颜色 六、补充句子。 1.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雪上盛开着的雪莲。 2. 是个多彩的季节,所以我要画个的太阳送给它。 3.夜来风雨声, 。 七、课内阅读。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是( )刻的。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战士们 2.井是( )挖的。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3.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 A.吃水不能忘记挖井的人 B.人不能忘记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八、课外阅读。 大地妈妈的孩子 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老大带来的是满园桃花和红装,老二带来的是满池荷花和绿装,老三带来的是飘香的桂花和金装,老四带来的是高雅的梅花和银装。有了四个孩子带来的礼物,大地妈妈开心极了。 1.选一选。 A.桂花和金装 B.满园桃花和红装 C.梅花和银装 D.满池荷花和绿装 老大带来的是( ),老二带来的是( ),老三带来的是( ),老四带来的是( )。 2.我能猜出大地妈妈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 、。 3.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部编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评卷

第六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拂) 俄顷 ..风定云墨色(一会儿)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教然后知困.(困惑) C.不独子.其子(以……为子) 请循.其本(遵循)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安.知鱼之乐(怎么) 2.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盗窃乱贼而不作 B.选贤与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兑命》曰“学学半” D.系向牛头充炭直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 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 ④②③⑤ 4.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马说》的作者唐代文学家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8分) (1),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 二则》) (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选出下列词语拼音全对的一组(3分) A.山巅shān diān 澎湃péng bài 祈祷qídǎo B.哺育pǔyù阻抑zhǔyì秽wūhuì C.可汗kèhán 炽痛chìtòng 田垄tián lǒng D.哽咽gěn yè嘷鸣háo míng 怪诞guài dà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 A.对于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他心中满是懊悔。 B.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C.无独有偶,玲玲买了两个洋娃娃,她送了一个给她最好的朋友。 D.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王保财怒气逐渐平息。 C.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分,我就起床出发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谈》等。 B.《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同被誉为“乐府双璧”。 D.小说有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38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hé’ǎi ( )可亲的奶奶总是把lán zi ( )之类的东西kānɡ kǎi ( )地借给别人使用,我笑她爱心fàn làn ( ),她却笑着说:“我这叫zī yuán ( )共享!”我也要向她学习,长大后为他人、为国家多作ɡònɡ xiàn ( )。 (二)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 (4分) 1.“长征”运载.(zǎi zài )火箭升空的画面非常壮观.(ɡuān ɡuàn )。 2.在恶.(è ě)劣的环境中,这棵参.(cān cēn )天大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三)与词语“耳闻目睹”结构相似的是一组是( )。(4分) A.排山倒海 B.地动山摇 C.惊涛骇浪 D.天涯海角 (四)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反义词。(4分) 1.树勇敢..( )地顶住了凶猛..( )的洪水。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8分) (1)改为反问句: (2)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 照样子,仿写句子。(4分)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 。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4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写一句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4分) 二、积累运用。(10分) 1.古诗名句填空。(6分)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 (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抒写诗人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 是, 。 (3)《江南春》中写到了“莺啼”,你读过的古诗中也写到“莺啼”的诗句 是, 。 2.中国文化常识填空。(4分) 《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句中的“五行”指的 是、、、、。你或你同学的名字里带有字,跟有关,由此推测有可能你或他的五行缺。 三、阅读感悟。(22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 ... ... ( ( ( , ( .... ,....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不可生搬硬套。 .... .... ,,, ,, ,( ,, 第二单元测试卷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pǔ)惩罚(chéng)胡骑(jì) B.气魄(pò)污秽(huì)澎湃(bài) C.屏障(píng)可汗(hán)挚痛(chì) D.燕山(yān)泛滥(fàn)镐头(gǎo) )(3分) 2.下列词句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澎湃山巅怪诞愿为市鞍马 B.崎岖阻抑亘古出郭相扶将 C.挚痛哺育机杼但辞爷娘去 D.狂澜哽住懊悔木兰当户织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B.我家阳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中国成立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但 5.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3分)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 ;, ,, ,! (8 , (6 ,, ,?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D.宝宝的脸像熟透了的红苹果。 7.按要求写句子。分)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地做准备的几句诗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诗是。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分)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A.石守信 B.赵匡胤 C.赵构 D.阿骨打 2.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 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 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 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 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3.他(见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 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 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4.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5.右图所示的事件(澶渊之盟)发生于下列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A.宋太祖 B.宋钦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6.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 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7.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 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8.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9.百度百科:交子,是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那么,它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唐朝 10.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 11.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元朝”,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 C D 12.忽必烈创设的宣政院除了负责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还负责监管下列哪个地区? A.西域 B.西藏 C.台湾 D.蒙古 13.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忽必烈 B.铁木真 C.阿骨打 D.阿保机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1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 新”表现的是 A.建立起地方监察机构 B.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 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 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 16.在右书中最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秦王扫六合 B.汉武帝大一统 C.贞观之治 D.澶渊之盟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A卷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A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tiāo tī tiáo tiáo bào fā huī xi? ()()()() h?ng ? wai yǎng cāng qióng wū shān ()()()() 二.选词填空 画蛇添足张口结舌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1.他的计划(),漏洞百出,大家都反对。 2.冬季长跑比赛即将来临,为了班级荣誉,同学们都积极锻炼,没有人敢()。 3.平时他说话口若悬河,可一到关键时刻,却(),说不出来。 4.这篇文章的结尾有着()的作用,毫无()之嫌。 姹紫嫣红翩翩起舞皓月当空奔腾不息手舞足蹈蓬勃生长 5.春风吹来,()的花儿(),散发出阵阵花香,引来了一群群蜜蜂. 6.(),蔚蓝的大海静静地睡了,与白天()的样子迥然不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骄傲和粗心是学习上的两大敌人。(改成反问句) 2.我们通过有选择地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我们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些) 4.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四.排序。 ()平时读书看报要注意搜集春联,与好朋友交流欣赏。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 ()在春节前,可以给自己、给亲戚和邻居家写春联。 ()还可以挑选几幅自己特别喜欢的,练习用毛笔书写。 ()春联中洋溢着春意,蕴含着祝福。 ()好的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之美 ①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安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带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hé’ǎi( )可亲的奶奶总是把lán zi( )之类的东西kānɡ kǎi( )地借给别人使用,我笑她爱心fàn làn( ),她却笑着说:“我这叫zī yuán( )共享!”我也要向她学习,长大后为他人、为国家多作ɡònɡ xiàn( ). 二、与词语“耳闻目睹”结构相似的是一组是( ).(4分) A.排山倒海 B.地动山摇 C.惊涛骇浪 D.天涯海角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4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四、完成下列句子练习.(8分)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个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地表现了,也表达了翻身农民的喜悦之情.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里的“青山是不会老的”表达的意思是:老人用自己的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而且随着青山 . 五、变魔术,改句子.(6分) 1.我们能一起飞到拉普兰去. 改反问句: 2.我们往山里走.

扩句: 3.周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去休息吧.” 改为转述句: 六、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8分)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七、日积月累.(6分) 1.默写古诗名句.(3分) (1) ,同到牵牛织女家. (2)千里莺啼绿映红,. (3) ,两山排闼送青来. 2.“五行”指的依次是:、木、、火、;“五音”则是指宫、、、徵、.(3分) 八、阅读理解.(2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I. 如果点M a 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a,b在第________________ 象限. 2 .若点M 2m 1, 3 m关于y轴的对称点M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 3 .点A 1,m在函数y 2x的图像上,则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它到原点的距离 为 _________ . 5 ?点K m, n在坐标平面内,若mn 0,则点K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象限;若mn 0,则点K 不在 _______ 象限. 6 .若点M (a-2, 2a+3)是x轴上的点,贝U a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 7 .已知点P的坐标(2-a, 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 是 _______________ . 8 .已知点Q (-8, 6),它到x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 ,它到y轴的距离是 ______ . 9 .将点P (-3, 2)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将Q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R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0.已知点P a 3b,3与点Q 5, a 2b关于x轴对称,则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 . II. 已知点M a 3,4 a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若点M a 3,b 2在第三象限内,化简.9a254a 81 4b216a 16 = _________ . 13. 已知点M x, y与点N 2, 3关于x轴对称,则x y _______________ . 14. 已知点P x, y的坐标满足x 2 2y 6 0 ,则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 1 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D ) 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C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 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 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C )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4.“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D )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5.(2017·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 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D )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D )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

7.(2017·山东德州)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B ) 8.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D ) A.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周王室势力日益强大 C.各国纷纷变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9.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B ) A.退避三舍B.卧薪尝胆C.围魏救赵D.问鼎中原 10.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B ) 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宋国⑤楚国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 11.(2017·安徽)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B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12.“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C )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C ) A.春秋时期秦国B.春秋时期楚国C.战国时期秦国D.战国时期楚国 14.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B )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j ī础ch ǔ知zh ī识sh í 。(66分) 1.在z ài 正zh èn ɡ确qu è的de 读d ú音y īn 下xi à画hu à “_____”。(6分) 2.读d ú拼p īn 音y īn ,写xi ě词c í语y ǔ 。(8分) y ǐ h òu hu ǒ b àn y í pi àn y īn w èi ch ī shu ǐ ji ào sh ēn ɡ b ěi j īn ɡ m éi y ǒu 3.写xi ě出ch ū下xi à列li è字z ì的de 笔b ǐ顺sh ùn 。(9分) 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xu ǎn 字z ì填ti án 空k ōn ɡ 。(5 分) 主 住 (1)妈妈说我是个有( )意的孩子。 (2)我跟奶奶( )在一起。 (3) 我们都想念毛( )席。 火 伙 (4)我和小( )伴一起把( )扑灭了。 5.用y òn ɡ下xi à列li è生sh ēn ɡ字z ì组z ǔ成ch én ɡ词c í语y ǔ 。(9分) 6.读d ú一y ì读d ú,连li án 一y ì连li án 。(6分) 多彩的 香甜的 美丽的 洁白的 壮观的 遥远的 水果 天山 季节 仪式 地方 雪莲 7.把b ǎ下xi à列li è的de 字z ì填ti án 在z ài 合h é适sh ì的de 括ku ò号h ào 里l ǐ 。(只zh ǐ填ti án 序x ù号h ào )(3 分) ______故事 ______影子 ______水果 _______房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巩固测评卷 姓名:孙辉 一、给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6分) 雨雪霏.霏(fei )随风潜.入夜(qian )润.物细无声(run ) 明月别枝惊鹊.(que )清风半夜鸣蝉.(chan )路转溪.桥忽见(xi ) 二、读一读,把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4分) ①《春夜喜雨》 a.白朴⑤《我们去 看海》 e.张籍 ②《天净沙·秋》 b.艾青⑥《致 老鼠》 f. ③《太阳的话》 c.叶赛宁⑦《秋 思》 g.金波 ④《白桦》 d.杜甫⑧《逢 入京使》 h.阎妮 三、解释古诗中加点的词(8分) 1.昔.我往矣()() 5.野径 ..云俱黑() 2.雨雪霏霏 ..() 6.路转溪桥忽见.() 3.当春乃发生 ..()7.明月別.枝惊.鹊()() 4.润物 ..细无声()8.随风潜.入夜() 四、选词填空(5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史记》 C.《天方夜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A.《登高》 B.《蜀相》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间是() A.春天的夜晚 B.夏天的夜晚 C.秋天的夜晚 4.《给诗加“腰”》中的苏小妹给诗加的“腰”是()

A.“摇”和“映” B.“扶”和“失” C.“舞”和“隐”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白桦》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3.《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诗;《爸爸的鼾声》是一首温情的童诗。() 4.《子夜吴歌·秋歌》是《诗中的“秋“》一文中作者会背诵的第一首宋诗。() 5.《我们去看海》一诗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情绪饱满激昂。() 6.《太阳的话》作于1942年1月。() 六、填季节(8分)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七、读诗句,解释诗句的意思(4分)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挚.zhì痛谰.làn语辔.pèi 头浊.zhuó流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亘.héng古田垄.lóng 污秽.huì啾啾.quī D、哽.gèng咽镐.gǎo头宛转.zhuàn 意蕴.yùn 2、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山巅.(山顶)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木兰当户.织(门) B、崎岖 ..(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控制) 亘.古(延续不断) 问女何所忆.(思念) C、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哺.育(喂) 宛转 ..(曲折) 关山度.若飞(过) D、懊悔 ..(侮恨) 惨.白(悲惨)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老山界》是光未然创作的文章,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本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4、指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 ) (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C、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宋太祖曾经坦言,十个文官贪腐造成的危害也不及一个武官造反,这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是() A.勤政爱民 B.重文轻武 C.巩固边疆 D.结束分裂割据 2.宋太祖的重要谋士赵普曾向太祖进言:“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哪一做法是宋太祖受赵普的建议而实行的() A.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B.澶渊之盟 C.“杯酒释兵权” D.黄袍加身 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他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若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你会选择()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割燕云十六州 D.宋金议和 4.小刚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以下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契丹族原居住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B.契丹族有自己的文字 C.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 D.契丹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5.金海陵王完颜亮读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即兴赋诗曰“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遂生投鞭渡江灭宋之意。北宋亡于() A.1127年 B.1114年 C.1125年 D.1126年 6.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7.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

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语 文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z àn sh í sh ū ku ì sh ū j í sh áo sh ān ( ) ( ) ( ) ( ) l áo y ù sh ēn yu ān g é m ìng sh ùn ji ān ( ) ( ) ( ) ( ) 二、辨字组词。(8分) 鸥( )瞪( )籍( )彻( ) 欧( )凳( )藉( )沏(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的笑容 ( )的山道 ( )的毅力 ( )的老师 ( )的技术 ( )的梦想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6分) 1、走投无路( ) A 投掷;扔 B 放进去 C 投射 D 投靠,参加 2、穷山恶水 A 没有钱,缺乏生产资料 B 穷尽 C 极端 D 彻底 3、理屈词穷 A 委屈,冤枉 B 屈服,使屈服 C 理亏 D 弯曲,使弯曲 五、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 ) ,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 ) 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 ,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六、在广告、招牌中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字或者是一些商家有意做成的错别字,请将它们都复原纠正一下。(2分 咳不容缓( ) 烟氿批发( ) 鳖来无恙( ) 默默无蚊( ) 七、请从下面每道小题中选择最恰当词语,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 ( )生命。 A 珍藏 B 珍重 C 珍惜 D 珍视 2.香樟树底下落着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阵( )的香气淡淡地袭来。 A 若隐若现 B 若有若无 C 若即若离 D 若明若暗 3.我们的校长口才非常好,讲起话来( ),有如黄河之水。 A 夸夸其谈 B 出口成章 C 口若悬河 D 滔滔不绝 八、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只有……才…… 只要……就…… 学校__________ 班次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密………………………… ……………………封……………………………………线…………………………………………………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宛转(wǎn)钥匙(yuè)懊悔(ào) B.哽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 C.踱步(duó)锯子(jù)郝叟(hǎo) D.诧异(chà)山涧(jiàn)召唤(zh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手势斑斓铁杆哺育 B.奴隶钓鱼忠诚狂澜 C.记念谰语奥悔旷课 D.皱边代价澎湃惩罚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就 B.不管即使或者都 C.不论或者还是都 D.无论即使还是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 ....地将这道题做了一

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 ....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6、仿照下面句式,以“同情”再写两个比喻句。(4分) 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同情是。 7、综合性学习。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下边是一副对联,但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2分) 上联:①流不尽②滔滔黄河③千年岁月④波浪滚滚 下联:巍巍嵩山烟雨渺渺诉不完人世沧桑。 上联: 二、《木兰诗》(共40分)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鞍鞯.(jiān)溅溅.(jiān)啾啾.(ji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