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球化学基础知识要点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知识要点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知识要点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知识》

——(绝对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正版资料!)

目录

第一章水化学基础

第一节溶解平衡 (3)

第二节碳酸平衡 (4)

第三节地下水中络合物的计算 (4)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 (5)

第二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组成

第一节天然水的组成 (6)

第二节天然水的化学特性 (6)

第三节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 (7)

第四节天然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标(三种) (7)

第五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数据处理 (7)

第三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第一节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的概念 (7)

第二节渗入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8)

第三节沉积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8)

第四章水的地球化学循环

第一节地下水圈的概念 (8)

第二节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 (9)

第三节成矿过程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 (9)

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的应用

第六章补充部分 (10)

第一章<水化学基础>

第一节溶解平衡

质量作用定律:

一个化学反应的驱动力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化学平衡与自由能

体系:把所研究对象一个物体或一组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体系或系统,而体系(或系统)周围的其他物质称为环境。

状态及状态参数:热力学状态分为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热力学平衡体系特性是由系列参数来表示当体系没有外界影响时,各状态参数若能保持长久不变,此体系称为热力学平衡状态。

焓: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向环境提供的热量总值。以符号“H”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摩尔纯物质时的焓变化,称为“标准生成焓”。

△H r=△H(生成物)-△H(反应物)△H r为正值,属吸热反应,△H r为负值,属放热反应

自由能:在热力学中,自由能的含义是指一个反应在恒温恒压下所能做的最大有用功,以符号“G”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摩尔纯物质时的自由能变化,称为“标准生成自由能”,以“△Gf”表示

△Gr=△G(生成物)- △G(反应物)△Gr为正值,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Gr 为负值,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以自发反应;△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活度及活度系数

为了保证计算的精确程度,就必须对水中组分的实测浓度加以校正,校正后的浓度为校正浓度,也就是活度。质量作用定律中,浓度是以活度表示的。活度是真实浓度(实测浓度)的函数,一般情况下,活度小于实测浓度。活度与实测浓度的函数表示式为:a=rm m为实测浓度(mol/L),r为活度系数。活度系数随水中溶解固体(矿化度)增加而减小,但一般都小于1

理想溶液:从理论上讲,溶液中离子之间或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这种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地下水中的溶解-沉淀

全等溶解:矿物与水接触产生溶解反应时,其反应产物都是溶解组分,这种溶解反应称为全等反应;

非全等溶解:矿物与水接触产生溶解反应时,其反应产物除溶解组分外,还有新生成的组分,这种反应称为非全等溶解

溶度积: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而成饱和溶液时,溶液中同时存在的溶解离子和未溶解的固体。按质量作用定律,在给定的温压下,溶液中相应方次的离子的活度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平衡常数K,对于难溶盐来说,这个常数称为“容积度”,或者“溶度积常数”常用KSP表示。

溶解度:在给定温压下,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总量。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溶解度常用mg/L表示。

同离子效应:一种矿物溶解于水溶液中,若水溶液中有与矿物溶解相同的离子,则这种矿物的溶解度就会降低,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矿物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低于矿物在高含量水中的溶解度,这种含盐量升高使矿物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在化学上称为盐效应。其主要原因是,水中含盐量升高,离子强度I也升高,而活度系数则降低。注:就对溶解度的影响而言,同离子效应大于盐效应。所以,在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同时存在时,盐效应往往可忽略;如无同离子效应时,盐效应是应考虑的。

饱和指数

饱和指数是确定水与矿物出于何种状态的参数,以符号“SI”表示。一般来说,根据饱和指数值判断水

与岩石、矿物的反应状态,对于地下淡水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水质

用来描述不同用途的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性质的一个术语。

第二节碳酸平衡

电中性条件

从宏观上讲,电解溶液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电中性条件,即溶液中的正离子电荷总数等于负离子电荷总数。水及弱酸的离解

纯水或含有其他溶质的水溶液中的水分子都会离解,其反应为:

H2O=H++OH-

按质量作用定律,达到离解平衡时可表达为:

KW=

式子中,KW是水的离解常数。在稀溶液中,水的活度为1。KW随温度而变化。

地下水中的碳酸平衡

地下水中的碳酸组成:游离碳酸H2CO3、重碳酸HCO3-、碳酸CO32-

地下水系统中的碳酸平衡

闭系统:该系统与大气没有co2交换,水与碳酸盐间的溶解反应所消耗的co2得不到补充,碳酸盐的溶解受到co2的控制,这种系统称为“闭系统”。其特征是,Ca2+、HCO3-浓度较低,而p H值较高。

开系统:该系统与大气有co2交换,水与碳酸盐间的溶解反应所消耗的co2不断得到补充,碳酸盐的溶解不受到co2的控制,这种系统称为“开系统”。其特征是,Ca2+、HCO3-浓度较高,而p H值较底。

第三节地下水中络合物的计算

地下水中溶解组分的存在形式

地下水溶解组分的存在形式有三种:

(1)单一离子形式:eg:Ca2+ /Mg2+/ Na+/ K+/ Cl- /F-等;

(2)络阴离子形式:eg:SO42-/CO32-/HCO3-/NO-等;

(3)复杂络合物:它包括无机络合物和有机络合物

主要七大离子:Cl- SO4- HCO3- Na+ K+ Ca2+ Mg2+

地下水中的络合物

地下水络合物:由一中心离子(一般为金属阳离子)和其周围的配位体(一般为阴离子或中性成分)以配位键的方式集合在一起的复杂缔合物称为地下水络合物。这种离子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

地下水中长两组分的主要离子对:CaSO40 /MgSO40/ NaSO4-/ KSO4-/ CaHCO3+/ MgHCO30/ NaHCO30/ CaCO30/ MgCO30/ NaCO3-

地下水络合物的计算(具体计算形式详见课本p27)

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

半反应式:通常在化学反应式中电子转移和得失过程的反应式称半反应式;

eg:O2+4H++4e=2H2O

标准电极电位(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在标准状态下,金属与含有该金属离子且活度为1mol的溶液相接触的电位称为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由于标准电极电位表示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所以又称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以符号E0表示,单位为V,每个半反应都有它的E0值。

能斯特方程

氧化还原电位(Eh):在实际的系统中,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组分其活度一般都不是1mol,则该反应达平衡是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单位为V

Eh值与E0值和参加组分的活度有关,表示这种关系的方程为能斯特方程

Eh=E0+

二、Eh-PH图的绘制

Eh-PH图是以Eh为纵坐标,pH为横坐标,表示在一定的Eh值和PH值范围内,各种溶解组分及固体组份稳定场的图解,因此也称为稳定场图

注:Eh-PH图在天然地下水系统中,只能预测水溶液在一定的Eh-PH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溶解组分及固体类型,但不能预计其反应速率。

Eh-PH图的局限性:(1)所有的Eh-PH图仅代表标态下的稳定场范围,而实际情况常常偏离标准状态;(2)野外实测的Eh值并不与某种金属离子严格相关;(3)Eh-PH图的绘制并未考虑离子强度及离子络合的影响。因此,Eh-PH图只是一种简化的理想模型。

三、地下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地下水中的主要氧化还原元素:铁、氮、硫、锰、铬(Cr)、砷(As)

控制地下水系统氧化还原状态的因素:主要取决于通过循环进入该系统的氧量,以及通过细菌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或氧化低价金属硫化物、含铁硅酸盐和碳酸盐所消耗的氧量。(进入的氧量>=消耗的氧量,则为氧化状态;反之,则为还原状态)。

影响地下水氧化还原状态的因素:1.包气带的性质及其透水性。2.含水层中有机物及其它还原剂的含量。3.地下水循环途径。

地下水系统中,消耗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多半发生在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里。只要包气带及含水层里有少量的有机物,水中的溶解氧很快被耗尽。在此过程中,微生物起到催化作用。

第五节吸附作用

吸附:吸附是固体表面反应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液相与固相接触时,液相和固相表面之间常常产生物质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一、吸附种类和吸附机理

物理吸附:其吸附的键联力为静电引力,键联力较弱,因此已吸附在颗粒表面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悲液体中的另一种离子所替代,所以物理吸附也称为“离子交换”。

化学吸附:被吸附的离子进入颗粒的结晶格架,成为晶格的一部分,它不可能再返回溶液,是一种不可逆反应。这种现象也成为“特殊吸附”。

二、离子交换

地层中的吸附剂:凡能吸附液相中溶解离子的固体均称为吸附剂

阳离子交换容量:某种岩石、矿物和松散沉积物的吸附能力往往以交换容量,主要是阳离子交换容量来衡量,其含义是每百克干土(岩)所含的全部交换型阳离子的毫克当量数,其单位是meq/100g

阴离子吸附:(1)PO42-易于被高岭土吸附;(2)硅质胶体易吸附PO42-、AsO43-,不易吸附SO42-、Cl-和NO3-;(3)阴离子被吸附的顺序为:F->PO42->HPO4->HCO3->H2BO3->SO42->Cl->NO3-

阳离子吸附亲和力:H+>Rb+>Ba2+>Sr2+>Ca2+>Mg2+>NH+>K+>Na+>Li+

注:吸附亲和力很弱的离子,只要浓度足够大,也可以交换吸附亲和力很强而浓度较小的离子。第二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组成>

第一节天然水的组成

一、水的结构和特性

水分子的缔合作用:相邻水分子间由于有氢键联结,使水能以(H2O)n巨型分子存在,但它不会引起水的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水分子的缔合作用

水的缔合程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强,当温度为4℃时,缔合程度最大,水的密度也最大。

水的特异性质:

1.水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1)水的生成热很高(即热稳定性很高)(2)水具有很高的沸点和达

到沸点以前极长的液态阶段

2.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

3.水具有较小的粘滞度和较大的流动性;

4.水具有较高的介电效应;

5.

水具有使盐类离子产生水化作用的能力;6.水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

二、天然水组成分类

天然水组成可按溶质颗粒大小、化合物类型、相对浓度及相态等分类:

(一)按颗粒大小溶液胶体悬浮液

(二)按化合物类型无机物有机物金属元素络合物及有机络合物

(三)按状态固相液相气相

(四)按相对浓度宏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

第二节天然水的化学特性

一、大气降水的成分特征

大气是个五成分三相系统,五成分是氮、氧、惰性气体、二氧化碳及水;三相是水、气、冰

二、海水的成分特征

(一)无机组分: 1.宏量组分(Cl-、Na+、Mg2+、Ca2+)2.中量组分(Sr、SiO、B、F)3.微量组分(P、

I、Ba)

(二)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缩氨酸等

三、河水的成分特征

(一)无机物

不同地区的岩石、土壤组成决定着该地区的河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在结晶岩地区,河流水中

溶解离子含量较少;在石灰岩地区,河水中富含Ca2+及HCO3-;若河流流经白云岩及燧石层

时,水中Mg2+、Si含量增高;河流流经石膏层是,使水中富含SO42-,且总含盐量有所增加;

富含吸附阳离子的页岩及泥岩地区则像河水提供大量溶解物质,如Na+、K+、Mg2+(二)有机物大多为死亡或腐烂的植物

第三节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

地壳中丰度较高的元素:硅铝铁锰

地壳中的宏量元素:钙镁钠钾

地壳中的营养元素:氮磷

第四节天然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标(三种)

第一组指标:总溶解固体、含盐量、硬度及钠吸附比

第二组指标: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氧化还原电位

第三组指标:酸度和碱度

第五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数据处理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图示法:(1)离子浓度图示法(2)三线图示法

第三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第一节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的概念

溶滤—渗入水:溶滤—渗入水为大气起源,其成分由水与岩石作用形成

沉淀—埋藏水:埋藏于地质构造比较封闭的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形成沉积物的那些盆地的特点

内生水:来自地球深部层圈物质分异和岩石变质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生成的水

第二节渗入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地下水化学成分在空间变化的规律性叫做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的称为水平分带,表现为地质的称垂直分带

开系统:系统中所消耗的气体得到不断的补充,系统内的气体基本上保持稳定不变,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系统;

闭系统:系统中所消耗的气体得不到补充,系统内的气体逐渐降低,这样的系统称为闭系统;第三节沉积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沉积成因的地下水:从原沉积物排出运动至其他时期地层中的水,以及与渗入水混合但仍保留有一定比例的与沉积物同期沉积保存下来的水的混合水,这些水统称为沉积成因的地下水。

蒸发浓缩作用:是指地下水通过蒸发排泄引起水中成分的浓缩,使水中盐分浓度增大,矿化度增高的现象。

阳离子交换作用: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的作用。土壤胶体大多带阴离子,它的外层吸附着阳离子,其中有些阳离子能够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交换。

次生白云岩化作用:在古盐盆中,石盐沉淀后,残余卤水具有氯化镁质成分,这些含镁高的卤水在深部环境中,与石灰岩相互作用,并使其变为白云岩,这种作用称为次生白云岩化作用;

钠长石化作用:氯化钙型卤水不仅在白云岩中遇到,同时也出现于火山成因的沉积物里;

第四节火山成因热水循环系统地下水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现代热泉基本类型:碳酸-硫化氢水、氢-碳酸水、碳酸水、碳酸-氮水、甲烷及甲烷-氮水、氮热水

初生水:是由岩浆分逸出来的水;

再生水:在高温条件下,岩石和矿物结合状态的水(结构水、结晶水、沸石水等)转变为游离状态而进入现代地下水圈,这种水称为再生水;

第四章<水的地球化学循环>

第一节地下水圈的概念

水圈由大气圈的水、地球表面的水及地球内部的水三部分组成。地球水圈是地球内部的水。

地下水:一般来说,地下水是指渗入地下贮存于岩土空隙中的水,它可能是液态水、气态水、固态水,它可能赋存与空隙中,也可能是岩石、矿物组成的一部分;可能是自由水、结合水或矿物结构水。从化学成分上来看,地下水是在自然条件下溶解了气体、离子、分子、胶体及有机质的复杂综合体。

自由水:也称重力水,它是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动的水,它存在与岩石圈里的空隙里;

结合水:是靠静电吸引吸附在固体表面的水;

结构水:它不是以H2O的形式存在于结晶构架中,而是以OH-和H+的形式存在于结晶构架中;

沸石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晶胞之间,无固定水分子数量

结晶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的结晶格架上;

结构水在常温常压下,矿物风化便可分解出来;结晶水只有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分解出来;沸石水在常温常压下即可逸出,在逸出数量取决于空气温度。

第二节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壳深部,循环方式主要包括:重结晶脱水,使水从自由水变为结构水;沉积物压实释水,使水转到另外的沉积物中去;沉积埋藏水,使水被封闭在岩石里。

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在沉积-变质过程(作用)有次序的有方向的发展中,在岩石、有机物及气体经历的地球化学改造中,导致水的直接参与,产生水的分解和合成等作用与现象的总和。

第三节成矿过程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

地下水成矿作用:指的是地下水溶液中的成矿组分,在适宜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中,在有利的地质部位富集、沉淀形成矿床的过程。成矿物质的含义包括成矿元素和介质溶液两个组成部分。

沉积成因水:在沉积初期,水随沉积物一起埋藏在沉积盆地里,这种水成为沉积成因水。

水静层状压力水:水的运动由水静压力驱动,补给区和排泄区高差决定运动的速度,也决定该带的深度;

过度层状压力带:该带由于上覆岩层的压力,弱结合水开始排出,岩石上孔隙度大大减小,起始水力坡度增大,被挤出的水的层状压力大于空隙中水的水静压力,但小于岩静压力,层间压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岩静层状压力带:该带中弱结合水已经全部排出,岩石孔隙度及透水性均显著下降,层状压力增加并逐渐接近岩静压力。

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的应用>

地下水污染: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的方向发展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物:凡是人类活动导致进入地下水并使水质恶化的溶解物或悬浮物,无论其浓度是否达到使水质明显恶化的程度

地下水污染物按其性质分: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源按形成原因分: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特点: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

地下水污染方式: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

地下水污染途径: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

有机氮的矿化过程:它是指复杂的含氮有机物的矿化作用,更准确的说,是有机氮转化为无机形式的NH4-N的过程。

硝化过程:它是指NH4-N通过自养型微生物氧化为NO3-N的过程

反硝化过程:它是指NO3-N通过微生物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固氮过程:有机氮矿化过程产生的NH4+,硝化过程产生NO3-,反硝作用产生气态氮都可以通过

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同化,转化为有机氮。

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在细菌作用下,从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从有毒转化为无毒,最后变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的过程;

影响氮转化的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

(1)环境因素:温度、Eh值、土壤含水情况、污水及土壤中的养分;

(2)地质因素:包气带岩性及其结构、潜水埋深、含水层类型

第六章补充部分

地下水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气味、温度、浊度、电导率、味道、放射性Eh;

化学性质:酸度、碱度、硬度、浓度、溶解性总浓度TDS

浓度:指某物种在总量中所占的分量.广义的浓度概念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溶质的量;这一笼统的浓度概念正像“量”的概念一样没有明确的含义;习惯上,浓度涉及的溶液的量取体积,溶液的量则常取质量,而溶质的量则取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不等。

狭义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以前还称体积摩尔浓度(molality ),指每升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单位为mol/L或mol/dm3,即:cB≡nB/V

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重量百分浓度:一般使用最常用; 体积百分浓度:常用于酒类表示;体积摩尔浓度:化学常用;重量摩尔浓度; 摩尔分率_当量浓度

量具有加和性,如质量、物质的量、体积、长度……,这类物理量称为广度量;另一类物理量则不具有加和性,这类物理量称为强度量。浓度是强度量。此外,压力(压强)、温度、密度等也是强度量。

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在给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量达到最大时的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浊液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具有浑浊、不稳定等宏观特征。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分别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浊液不均匀,不稳定。

标准溶液是指含有某一特定浓度的参数的溶液,

胶体定义: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分类:

1、按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

2、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胶体的性质: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聚沉,产生电泳,可以渗析等性质。

气味: 嗅觉所感到的味道。an odor; a scent; a smell

7种基本气味是: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水质是表达未经人类活动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动态特征的术语。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和味。水的化学性质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气体、离子、分子、胶体物质及悬浮质、微生物和这些物质的含量所决定。

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溶解的离子主要是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等离子。生物原生质有硝酸根、亚硝酸根、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离子等。此外,还有某些微量元素,如溴、碘和锰等。胶体物质有无机硅酸胶体和腐殖酸类有机胶体。悬浮固体以无机质为主。微生物有细菌和大肠菌群。

天然水水质的影响因素?

1、天然水中的大气降水水质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有关;

2、地表水水质与径流流程中的岩石、土壤和植被有关;

3、地下水水质主要与含水层岩石的化学成分和补给区的地质条件有关。

4、地下水水质主要与水岩作用时间有关。

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

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

水的透明度(Diaphaneity)

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至看不见的深度。

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

c(H+)和c(OH-)的相对大小,在任意温度时溶液c(H+)>c(OH-)时呈酸性;c(H+)=c(OH-)时呈中性;c(H+)

当溶液中c(H+)、c(OH-)较小时,直接用c(H+)、c(OH-)的大小关系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很不方便,于是引进pH概念.

pH:即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pH=-log[H+]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

化学需氧量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

有机物量。CO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

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英文(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缩写BOD,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从水环境地球化学测试指标分析地下水中的组分

有两类指标:

必测指标:pH、氯化物、铁、锰、铜、锌、钼、汞、砷、镉、铬(六价)、铅、铍、钡、钴、镍、钙、镁、亚硝酸银、氧化物等。

选择指标:

①总硬度、氧化物、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氮、磷、钾、化学耗氧量、氧化还原电位、碘化、物、氨氮等主要用于水质分析;

②有机污染物:滴滴涕、六六六等;

③细菌指标:总大肠杆菌,细菌总数;

④放射性指标:总放射和总放射。

元素迁移的可能机理有:

1.地下水运动;

2. 毛细管作用;

3. 蒸发作用;

4.离子扩散作用;

5. 植物根系吸收;

6. 微生物活动

7. 气体搬运(包括以地球气为主的多营力接力模型);

8. 自然电位场(电化学模型、还原囱模型、雷暴电池);

9. 膨胀性泵压作用(气压泵、地震泵)

10. 水位的起伏(包括陆上“潮汐泵”)

地下水化学组分表示方法:指型图、Durov Diagram、Piper Diagram(皮帕尔图解)、库尔洛夫式

水质分类:

按矿化度的水质分类:淡水(小于1克/升)弱咸水(1—3克/升)咸水(3—10克/升)强咸水(10—50克/升)卤水大于(50克/升)

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克/l)。

地下水中总溶解性固体:

按TDS水质分类:地下水中所含有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类型固相作用

溶解-沉淀-蒸发

吸附-解吸(离子交换作用)

?浓缩作用

?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作用

?络合作用

?水解作用

?同位素交换

?脱碳酸作用

?脱硫酸作用

?生物作用

依数性——只与溶液的浓度(即单位体积内质点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身无关的性质。

电解质在溶液中因溶剂的作用而离解为带正、负电荷的质点——正、负离子,称为“电离”(ionization)

活度-即被校正过的溶液的有效浓度。符号a ,量纲1

电离度( ):即电离平衡时电解质已电离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

溶度积规则:1. Qi < Ksp : 正反应自发,溶液未饱和,若有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

2. Qi = Ksp : 达平衡态(对应“饱和溶液”)

3. Qi > Ksp : 逆反应自发,沉淀生成。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讨论沉淀的生成与溶解问题。

饱和指数

1936年朗格利尔(Langlier)根据自己关于水中碳酸溶解平衡理论提出的描述碳酸钙固体与含二氧化碳溶液之间的平衡关系表达式,即水样实测的pH值减去饱和pH(即pHs)值的差值。根据表达式:Is(饱和指数)=pH—pHs,若Is为负值,即pH

减少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方法:

1.生成弱电解质;

2.生成配合物;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溶滤一渗入水

大气起源,其成分由水与岩石作用形成。进一步还可分出古代的、现代的;地表的、地下的等。

沉积一埋藏水

埋藏于地质构造比较封闭的部分,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形成沉积物的那些盆地的特点,又可进一步分出同生与后生等不同情况。也称为封存水。

内生水

地球科学的许多分科(诸如理论岩石学、矿床成因学,火山学和地热学等)业已公认,发生在地球深部的许多地质作用中均有地下水参与。例如,火山喷发作用,热水泉,岩浆,变质作用等均有水的活动。对于这种来自深部的水,概念很不一致,对于这种水是如何参与形成地下水过程的,更是众说纷纭,暂且统称为内生水。

Mass equilibrium model(质量平衡模式)

以研究物种形式(species)为主体,建立在质量(mass)、能量(energy)和电荷(charge)守恒定律(the conservation law)的基础上,是计算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和饱和指数的模式。

?mass-transfer model (质量转化模式)

建立在热力学(thermodynamics)和反应动力学(reaction kinetics)基础上,以研究物种形式,及其转化数量、速率为主体,是计算天然水体中或水-岩体系中物质转化的模式。

?mass-transport model (质量迁移模式)

相当于水文地球化学模式,建立在热力学、反应动力学和水力学弥散、扩散原理的基础上,是计算元素(物质)水迁移的模式。

由于此模式结构复杂,数学计算较困难,需要大型甚至超大型计算机,所以,目前只开发出一些简单的溶质迁移CHEMTRN,CPT,DYNAMIC,CHMTRNS, PHAST 等。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 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与长远任务 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与全局任务 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与具体任务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 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 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 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与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就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与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与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与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与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就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 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公安领导工作,就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 主要就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与公安对策研究工作。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2007-06-10 22:16:11) 转载▼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例如老师读:“wo shi ge wen ming de xiao xue sheng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 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 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ENIAC),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18000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30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运算速度是每秒3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2019年整理】公安基础知识精华笔记

【精华笔记】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华1 1 ,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 量。 2 ,警察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 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 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 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 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第四,近 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4 ,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 暴力的、强制的、特 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5 ,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手段的多样性。第三,任 务的广泛性。 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 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6,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7,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8,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9,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水文地球化学试卷

09031123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21 分) 1、BOD: 指用微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以mg/L 为单位。 2、脱硫酸作用: 在缺氧和有脱硫酸菌存在的情况下,SO4 2- 被还原成H2S 或S2-的过 程。 3、同离子效应: 一种矿物溶解于水溶液,如若水溶液中有与矿物溶解相同的离子,则这种矿物的溶解度就会降低,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同离子效应 4、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 大气降水中的18O 和D 含量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的现象。 5、酸性垒: 当中性或碱性条件转变为弱酸性和酸性条件或在pH 值急剧降低的地段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垒。 6、水分子的缔合作用: 由单分子水结合成比较复杂的多分子水而不引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的现象。7、硅质水与硅酸水: SiO2 含量大于50mg/L 的水称为硅质水(1.5 分);在阴离子中,HSiO3 -占阴离子首位(按mol%计算)的水称为硅酸水(1.5 分)。 二、填空(每题1 分,共14 分) 1、水对离子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溶解作用,是由于水分子具有较强的(介电)效应所致,水的沸点较高,是由于水分子间(氢键)的破坏需 要较大的能量。 2、在35℃下,pH=7 的地下水是(碱)性。在天然水化学成分的综 合指标中,体现水的质量指标的有(TDS,硬度,含盐量或含盐度, 电导率),而表征水体系氧化还原环境状态的指标有(COD,BOD,TOC,Eh )。 3、迪拜—休克尔公式的使用条件是离子强度小于(0.1 mol/L ),而 戴维斯方程的使用条件是离子强度小于(0.5 mol/L )。

4、空气迁移的标型元素主要决定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而水迁移的标型元素主要决定环境的(酸碱)条件 5、在氮的化合物中,(NO- 2,NH4 + )可作为地下水近期受到污染的 标志,而(NO- 3 )可作为地下水很早以前受到污染的标志。 6、Fe2+在(酸)性中迁移强,而在(碱)性中迁移弱。 7、地球化学垒按成因可分为(机械)垒、(物理化学)垒、(生 物)垒和(复合)垒。 8、碱度主要决定于水中的(HCO- 3,CO2- 3 )的含量。硬度是以 (Ca2+,Mg2+)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50,而暂时硬度是以(HCO- 3,CO2- 3 )的毫克当量总数乘以50。 9.大气CO2 的δ13C 平均值是(-7 ‰),而土壤CO2 的δ13C 平均值是(-25‰)。 10.标型元素的标型程度取决于(元素的克拉克值)和(它的迁移能力)。 11.弥散作用包括(分子扩散),(对流扩散迁移)和(渗透分 散)。 12、SiO2 和Na/K 地热温度计适用的温度范围分别为(0~250 ℃)和(150~350 ℃)。 13.近代火山型浅部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2- 4 SO2- 4 Cl- ), 而深部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HCO- 3 )。 14.海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 ),而海成存封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 -Ca)。 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30 分) 1、氧漂移及其影响因素?

新2013版 公安基础知识笔记 知识点全部更新

此笔记根据公安部政治部(2013年版)《公安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的性质,一般是指公安机关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的(根本属性)。它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依据。 (2)我国的公安机关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一、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根本属性)。因为,它表明了公安机关的(阶级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2)公安机关的这一根本属性,表明了三点内容: 第一,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方面,必须坚持对人民实行民主,保护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必须对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第二,它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曾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第三,它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因为,它是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建立的,忠实地执行人民的意志、国家的意志,而且是以国家赋予的任务为工作的总根据、总目标,以国家的法律、政策为全部活动的依据。 (3)我国公安机关的根本属性与剥削阶级警察机关的区别: 第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第二,专政的对象不同 第三,专政的目的不同 第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 完整笔记联··系··扣··扣···(1`9`5`0`0`5`3`9)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 一、含义和分类 (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在(国家法律确定的管辖范围)内,公安机关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承担的工作内容)。 (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根据不同的部门、专业、时间和空间,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从(时间)上分,有(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有(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有(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等。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水文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水文地球化学 Hydrogeochemistry 二、课程编号: 三、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四、使用教材:沈照理等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 五、课程属性:专业内选修课 选修 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八、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等。 九、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水文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水-岩相互作用在天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导致的地下水各溶解组分的迁移转化规律,熟悉应用水化学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种环境和工程问题。 十、课程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地球化学的平衡理论,学会水文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是: 1.掌握水化学平衡原理; 2.掌握地下水溶解组分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3.学会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自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的各种地下水环境问题; 十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水化学基础(12学时) ?知识要点:溶解平衡、碳酸平衡、洛河计算、氧化还原作用、吸附平衡 ?重点难点:各种平衡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二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组成(4学时)

?知识要点:天然水的化学特性、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天然水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标、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数据处理 ?重点难点:各天然水体的常量和微量及痕量化学成分特性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三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4学时) ?知识要点:渗入成因地下水、沉积成因地下水和火山成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重点难点:各种成因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机理与演化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四章水的地球化学循环(4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圈、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 ?重点难点:地下水循环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转化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的应用(8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污染、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矿泉水 ?重点难点:如何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各种水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十二、实践环节: 主要是习题: ?络合计算 ?饱和指数计算 ?Eh-pH计算 ?吸附平衡计算 ?水化学成分的图示 ?应用分析 十三、教学参考: 1.参考教材 ?沈照理等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 2.参考文献 ?杨忠耀,环境水文地质,原子能出版社,1990年 十四、考核方式: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七、人民警察法 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 ㈠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责任与执法监督的法律。 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 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质; 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㈢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与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 ㈠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岁;2、拥护宪法;3、身体健康;4、高中以上文化; 5、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与品行;⑹自愿从事警察工作。 ㈡人民警察的录用:按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 三、人民警察的职权与任务: ㈠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责任,就是人民警察总任的具体化、规范化、法律化。 1.人民警察职权的特征: ⑴预防、制止与侦查违法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就是最基本的职责。 ⑵警察行政管理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⑶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警卫特定目标,就是警察的重要职责。 ㈡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预防、制止与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4、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与合法财产; 5、保护公共财产。 四、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与职务序列: 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 1、中央公安机关(国务院公安部); 2、地方公安机关(省、市、县三级); 3、专业公安机关(铁路、港行、民航、林业、海关)。 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警官、警员、专业技术员、铺助人员。 五、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 ㈠法律保障:指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务,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 ①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②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保证警令畅通。 ③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有权拒绝执行超越其职权范围的指令。 ㈡社会保障:指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对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所给予的支持与协助。①公民、组织有义务支持与协助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②拒绝或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与警械受法律保护。 ㈢物质保障:指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国家保证对警察物质方面的保障。包括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装备保障、科技成果运用保障。 ㈣生活保障:指工资、福利、抚恤与优待保障。 六、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 ㈠人民警察法律责任的概念:指警察机关及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违法法律法规构成侵权,或警察在执法行为时,由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大纲要点

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大纲要点 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国家公务员考试 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公务员考试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国家公务员考试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国家公务员考试 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手段的多样性。第三,任务的广泛性。国家公务员考试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的职责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确定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国家公务员考试 治安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刑事警察简称“刑警”,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巡逻警察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考试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上课笔记精华

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手段的多样性。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5个):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的职责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确定的。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 警种:警察的分类和各自的职责: 治安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 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 刑事警察简称“刑警”,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 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 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 巡逻警察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 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 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新I)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新I)参考答案 1.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施用等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以下属于信息加工内容的行为和活动的是______。 A.信息的检索 B.信息的测量 C.信息的控制 D.信息的识别 2. 将计算机用于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翻译,这属于计算机在____方面的应用. A. 人工智能 B. 管理和决策 C. 自动控制 D. 办公自动化 3. 当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其主要电子元器件是由____构成. A.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4. 在表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时,1MB的准确含义是____. A. 1024字节 B. 10242字节 C. 10243字节 D. 10244字节 5. 根据ISO的定义,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____. A. 信息包含数据 B. 信息仅指加工后的数值数据 C.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 D.数据是指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6. 在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 A.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象 B. 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C.数据就是数值 D.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数据所下的定义是: 数据是对____、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A. 物质 B. 信息 C.事实 D. 意识 8. 根据ISO对数据所下的定义,可认为____。 A. 数值、图片、声音、活动图像都是数据 B. 仅数值和文字是数据 C. 仅声音和图像是数据 D. 仅数值、图片和文字是数据 9. 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___. A. 信息处理方便 B. 运算速度快 C. 降低能耗 D.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10.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对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总线通常由三部分 组成,它们是____. A.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 数据总线、信息总线和传输总线 C. 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D. 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信总线 11.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是按____进行编址. A.二进制位 B. 字节 C. 字长 D. CPU型号 12.微机的硬件系统是由____组成的. A. 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B. 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C.主机和外设 D. 主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13.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储器的功能是____. A.存储数据 B. 输入数据 C. 进行运算和控制 D. 输出数据 14.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主要由____组成. A. 运算器和主存 B. 控制器和主存 C.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

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基本模型与进展 摘要:1938 年, “水文地球化学”术语提出, 至今水文地球化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 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当今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油田水、海洋水、地热水、地下水质与地方病以及地下水微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随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方法及同位素方法的深入研究, 以及人类开发资源和保护生态的需要, 水文地球化学必将在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拓展研究领域, 并在基础理论及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早期的水文地球化学工作主要围绕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而展开, 在地下水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沈照理, 1985) 。水文地球化学在利用地下水化学成分资料, 特别是在查明地下水 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及阐明地下水成因与资源的性质上卓有成效。20 世纪60 年代后, 水文地球化学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更多地是注重地下水在地壳层中所起的地球化学作用( 任福弘, 1993) 。 1981 年, Stumm W 等出版了5水化学) ) ) 天然水化学平衡导论6 专著, 较系统地提供了定量处理天然水环境中各种化学过程的方法。1992 年, C P 克拉依诺夫等著5水文地球化学6分为理论水文地球化学及应用水文地球化学两部分, 全面论述了地下水地球化学成分的形成、迁移及化学热力学引入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以及水文地球化学在饮用水、矿水、地下热水、工业原料水、找矿、地震预报、防止地下水污染、水文地球化学预测及模拟中的应用等, 概括了20 世纪80 年代末期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水平。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得到解答( 谭凯旋, 1998) , 逐渐构架起更为严密的科学体系。 1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现状 1. 1 油田水研究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在对油气资源的勘查和预测以及提高勘探成效和采收率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早期油田水地球化学的研究只是对单个盆地或单个坳陷, 甚至单个凹陷进行研究, 并且对于找油标志存在不同见解。此时油田水化学成分分类主要沿用B A 苏林于1946 年形成的分类。1965 年, E C加费里连科在其所著5根据地下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成分确定含油气性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6中系统论述了油气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寻找油气田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1975 年, A G Collins 在其5油田水地球化学6中论述了油田水中有机及无机组分形成的地球化学作用( 汪蕴璞, 1987) 。1994 年, 汪蕴璞等对中国典型盆地油田水进行了系统和完整的研究, 总结了中国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分布和成藏规律性, 特别是总结了陆相油田水地球化学理论, 对油田水中宏量组分、微量组分、同位素等开展了研究, 并对油田水成分进行种类计算, 从水化学的整体上研究其聚散、共生规律和综合评价找油标志和形成机理。同时还开展了模拟实验、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计算, 从定量上探索油田水化学组分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形成机理。 1. 2 洋底矿藏研究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一般为三种: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出题形式不同,但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变的,根据多年来对公安招警试卷的研究,总结了如下必考的知识点。只要大家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考相信都能应对自如。 《公安基础知识》共分为八章,其中四、五、六、七这四章是重点要掌握的。 第一章必考的知识点有: 警察产生的条件;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公安机关的武装性质; 公安机关专项职能的内容; 公安机关专项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第二章必考的知识点有: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治安警察的职责; 外事警察的职责; 边防警察的职责; 消防警察的职责; 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的分类; 侦查权; 刑事强制权; 管制权; 戒严执行权; 第三章必考知识点有: 公安工作的含义; 公安指挥工作的内容; 公安专业工作的内容; 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 公安工作整体上表现出的特点; 第四章必考知识点有: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决策领导; 党的领导和政府领导的关系; 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 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 第五章必考知识点有: 公安工作基本方针; 治安工作社会化; 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 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教育多数,处罚少数”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必考知识点有: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询问犯罪嫌疑人; 询问证人; 尸体检验; 搜查; 扣押物证、书证;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不适用行政拘留的四类人; 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 治安管理处罚中不同年龄人、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醉酒人、一人实施数行为、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责任; 劳动教养、收容教养、强制戒毒的法律依据、对象、期限等; 第七章必考知识点有: 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 监督机构的职责; 监督机构的权限; 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事由; 公安赔偿的构成要件; 公安赔偿的方式和标准; 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监督的途径; 行政监察制度(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 第八章必考知识点有: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 人民警察意识的内容; 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信息、物质、能量人类生存三大资源,信息≠物质(例:书不是信息)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传递性:信息可打破时空限制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真伪性:信息有真有假可处理性:看上去没用的信息处理后变得有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核心)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虚似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 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通过事物本身。 (2)间接获取信息:借助他人与媒体。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