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理解诗词大意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

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

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

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

作好铺垫。

2.高声朗读,理解大意。初读诗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

自由朗读古诗词,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直至将整首诗

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词合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

的语感。

二、感悟诗词情境

1.在诵读中感悟诗词情境。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

句简练、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最适合诵读。这时的诵读要

求高于初读课文时的朗读。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让

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得如痴如醉。在读中去理解诗词的含义,在

读中去品味诗词的意境,在读中去体验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2.在歌唱中感受诗词情境。我们都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

诗歌都是可以唱的。《诗经》305篇,经过孔子“弦歌之”,诗乐合一,每篇皆可入乐歌唱。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

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

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学时,对已有曲调的,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王维的

《阳关三叠》……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对未有曲调的诗词,教师

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格调的把握,调

动自己的音乐素养,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用民歌、通俗歌曲、影视歌曲、儿童歌曲来套曲。每组选定曲调之后便试唱,试唱成功后,展开诗词歌唱比赛,评出最佳者,让全班学生学唱。如,有的

学生用《我们的田野》的曲谱唱《登金陵凤凰台》,用《上海滩》

的曲谱唱《秋浦歌》等。用今曲来唱古诗词,不仅唱出诗情画意,

使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通过自己的音乐活动感染了

他人,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兴致勃勃,寓教于乐。

3.在绘画中想像诗词情境。很多诗歌都是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极

富绘画之美感。教学中,我们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进

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像,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感受古

诗词的意境美。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

构图布局。通过绘画,能有效地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丽景象和作者

内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

理解,同时更加彰显了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鉴赏

古诗词的兴趣。

4.在表演中再现诗词情境。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

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

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

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

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例如一组学生这

样表演《赠汪伦》:两个学生扮演船公,一个学生扮演李白。李白

跳到船上,忽然听到岸上有踏歌的声音。李白循声望去,只见一个

学生扮演汪伦,两个学生扮演仆人。他们一边拍着手,一边用脚打

着节拍过来了。李白与汪伦拥抱,李白说:“兄弟,多保重啊!”汪伦

洒泪说:“今日相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另一组学生这样表演《独

坐敬亭山》:一排学生手牵手高高举起,扮成敬亭山。一个学生扮

演李白,边吟诵诗歌边表演。吟到“众鸟高飞尽”时,一群学生扮演

众鸟展翅飞翔上台,一眨眼就飞得无影无踪了。吟到“孤云独去闲”时,一个学生扮演孤云独自在飞来飞去。李白面对着敬亭山,久久

地看着,若有所思……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

人的情景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拓展诗词阅读

阅读教学既要凭借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拓展诗词阅读,

使原有阅读内容有所发展,使原有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就会获得

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更多的古诗词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

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

1.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

的《游子吟》,教师可提问: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亲人的

诗?学完白居易的《忆江南》后,教师建议学生开一个“春天吟诗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诗献给春天。学生兴致盎然地背起了许多熟悉的关

于春天的诗。同类题材作品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对以前阅读的古

诗词进行系的梳理,沟通了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

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2.向整篇(部)著作拓展。如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前面四句:“春江

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然后引导学生去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其他部分。

3.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如学了王维的《山居秋暝》,问:“你还知道王维其他的诗作吗?”这样的设计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

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由此及彼,不局限于

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的信息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

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对

古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四、运用诗词写作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教师在

学生学完古诗词后,可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或创作等。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

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

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1.扩写古诗词。把古诗词作为写作的对象,限制了儿童选择的范围,解决了儿童写作时的偏题问题。要扩写的古诗词,先要求学生理解

并熟读,使学生在扩写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古诗词内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知道古诗词的意义后,把自己的理解用笔写下来,便成了一篇

文章。这样做不仅巩固了阅读古诗词的效果,而且通过写文章,学

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大为加深。学生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转化

得到了实现。

2.改写古诗词。古诗词内涵隽永,意味深长。潜入古诗词,与作者

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这是

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要求高年级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

将其改写成现代文,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创作古诗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生学习

了古诗词,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生

们痴迷于诗词,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

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自由创作诗词。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纷纷模仿古诗词书写出自己的诗篇。诗作虽然不太工整、漂亮,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学生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

【篇二: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

生试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

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

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

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

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

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

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

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

流已读懂的内容,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梳理出诗的大意,感悟诗情。】

(三)创设情境,悟酒中情。

1.过渡: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出示课件: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上地形地貌变化图片。

2.学生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

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4.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

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板书:酒。)

师:离别之际的留恋与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

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

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

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摘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体验,拓展想象空间,带领学

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感情诵读,师生共唱千古名曲,摘抄

千古名句,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尝试背诵,拓展延伸。

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两个人在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因此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课外所搜集到的送别诗。

(出示ppt,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诗。)

(五)布置作业,发散思维。

1.口语交际:除了饮酒,他们彼此之间还会说些什么?说一说,演一演。

2.小练笔: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设计本环节,使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五、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祝福关切期盼

王维元二

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

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

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

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

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

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

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

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

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

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

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

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

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

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

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

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

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

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

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

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

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师:烟花给你们什

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

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

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此时

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孟浩然

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

游自然十分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师:有一个

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

读读这两句诗。

2.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

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

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

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

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

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

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

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3.“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

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

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

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累过的送别诗

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就像老师上课开始时介绍过的,送别诗已经成为当时一种风俗,有许多诗人都在送别他的亲人和朋友时,寄情于诗表达出自己的深

情厚义。请看(出示送别诗)古诗的学习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

大家课下能多积累、多背诵送别诗。

6、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

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

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加上第三句诗,谁来?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

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

这是柔情的相送。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

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

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

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

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8. 师: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

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

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

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五、小结。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

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

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作业。课下,背诵默写这首诗,可以搜集送别的古诗读一读,

背一背;还可以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小故事,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图片——扬州城图片

依依惜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

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

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拓

展送别诗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在操作过程中,在朗读方面效率低,范读还要多揣摩,想象力这一

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

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

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

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想读这首诗吗?先要认识5个字宝宝。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3、调皮的字宝宝把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字宝宝夸大家真能干,把它们的音读得真准。字宝宝还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有兴趣吗?赶快拿出铅笔,打开课本第122页,在这首诗中找出字宝宝,画上圈,再大声地读几遍。

5、大家的本领真大,都把字宝宝找到了。快速看看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4句)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吗?孩子们自由练

【篇三:小学语文古诗赏析(含详细注解)】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

作者:小小初音day

1、江南

——《汉乐府》 yua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采莲:采摘莲蓬。

何:何等,多么。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古诗今译】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

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

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

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

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

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

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

纱帐”?

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

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

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

力所在。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

古诗今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

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

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

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

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

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

语言简练质

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

绝唱。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向天:朝着天空。清波:清清的水波。

拨:划。

古诗今译: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

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

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

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

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

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

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

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4、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背景: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

注词释义:

①解:能够。②三秋:农历九月,指晚秋,深秋。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早春。④过:经过。⑤斜:倾斜。

诵读:

情绪轻快活泼。“解落”、“ 能开”、“ 千尺浪”、“ 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

古诗今译:

风,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

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简析: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

合称“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注词释义:

咏:歌唱,赞美。

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妆:打扮。

绦:丝带。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注词释义: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唐代传唱于凉州的乐曲名。凉州,在今甘肃武威。仞:长度单位。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

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杨柳:指《折杨柳》曲调。

何须:何必。

度:经过。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古诗今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