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单选题

1.按照传感器()的方式可分为能量转换型、能量控制型等。A

A. 能量转换

B. 工作机理

C. 输出信号

D. 工作原理

2.按照传感器()的方式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D

A. 工作机理

B. 输出信号

C. 能量转换

D. 工作原理

3.按照传感器()的方式分为结构型、物性型等。A

A. 工作机理

B. 输出信号

C. 能量转换

D. 工作原理

4.按照传感器()的方式分为模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等。C

A. 工作原理

B. 能量转换

C. 输出信号

D. 工作机理

5.量程或测量范围、过载能力等属于()。D

A. 可靠性指标

B. 环境要求指标

C. 静态特性指标

D. 输入量的性能指标

判断题

1.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是多门学科交叉,包括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

等。对

2.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等领域。对

3.声控灯中没有传感器装置。错

4.数控机床中的位移测量装置就是利用高精度速度传感器(如光栅传感器)对位移进行测量,从而实现精密加工。错

5.测试系统中,传感器被视为仪表,其主要作用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对

6.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对

7.传感器是一种实物测量装置,可用于对指定被测量进行检测。对

8.在规定的精确度范围内,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没有对应关系。错

9.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器件和基本转换电路两部分组成。错

10.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如: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对

问答题

1. 选用传感器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应该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条件,保证性能满足要求即可,即选用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考虑检测系统内部的要求

主要指测量的目的,被检测量的选择,测量范围、精度、时间等要求。

(2)考虑检测系统外部的条件

主要指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信号传输距离、需要现场提供的功率容量等。

考虑传感器自身的技术指标

主要指传感器自身的一些静态特性指标及动态特性指标,如精度、灵敏度、分辨率、固有频率、阻尼比、频率特性、时间常数等。

2. 什么是传感器的线性度?

答: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3.什么是传感器的迟滞?

答: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4.什么是传感器的精度?

答:精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是测量中各类误差的综合反映。测量误差越小,传感器的精度越高。5.什么是传感器的灵敏度?

答:灵敏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入增量与由它引起的输出增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更确切地说,灵敏度等于传感器输出增量与被测量增量之比,是传感器在稳态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上各点的斜率。

6.什么是传感器的分辨率?

答:传感器能检测到输入量最小变化量的能力称为分辨力。对于某些传感器,如电位器式传感器,当输入量连续变化时,输出量只做阶梯变化,则分辨力就是输出量的每个“阶梯”所代表的输入量的大小。对于数字式仪表,分辨力就是仪表指示值的最后一位数字所代表的权值。当被测量的变化量小于分辨力时,数字式仪表的最后一位数不变,仍指示原值。当分辨力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时则称为分辨率。

第二章测量转换基本电路

判断题

1.测量转换电路是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对

2.传感器输出信号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模拟量,如用光电或者电磁传感器测量转速等的量;另一类为数字量。错

3.为了正确地使用被测信号,需要对其进行放大、变换、滤波、运算分析等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之利于进一步的传输和在后续环节中的处理。对

4.传感器技术和信号转换技术统称为检测技术,是整个测控技术能否达到满意的测控精度和要求的关键。对

5.对测量转换电路使用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快、准、稳。错

6.测量转换电路首先要具有高精度,能够准确地将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高精度的转换,这是进行精确控制的基础。对

7.如图所示为直流电桥。

8.交流电桥的四臂只能是电感,需用阻抗表示。错

9.当电桥臂不为纯电阻时,呈一般阻抗特性,必须采用交流供电的交流电桥。对

10.当电桥桥臂为纯电阻时,必须采用直流供电的直流电桥。错

11.交流电桥所采用的交流电桥电源应满足有效频率范围、频率稳定度、幅值稳定度的输出电压和功率等。对

12.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两相对臂阻抗的乘积相等。对

13.当电源频率较高时,外界工频干扰不易引入电桥电路,交流电桥后可接一般简单交流放大电路,没有零漂问题。对

14.交流电桥只适合于静态测量。错

15.交流电桥要求交流电源电压波形和频率不必有很好的稳定性。错

16.采用交流电桥时,必须注意到影响测量误差的一些因素,例如,电桥中元件之间的互感影响,元件与地之间的分布电容等。对

17.对信号的放大有很多种电路可以实现,但工程测试中所遇到的信号,多为1000kHz以下的低频信号。错

18.反相与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是集成运算放大器两种最基本的应用电路。对

19.滤波电路(滤波器)是一种选频装置,可以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他频率成分。对

20.能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D/A转换器,简称DAC。错

问答题

1.为了达到高精度,测量转换电路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低噪声和高抗干扰能力;(2)低漂移和高稳定性;(3)线性与保真度要好;(4)选择合适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2.如何提高传感器响应速度?

答:应选择频率特性好、响应速度快、输出线性好的元器件,尽量减少反馈环节数量和减小负反馈深度。3.什么是电桥?通常有哪两类?

答:电桥是将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者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它具有简单可靠、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测量电路。电桥有两种类型: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4.简述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

答:作为测量电路的直流电桥,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四个桥臂中的一个或者数个的阻值变化而引起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因此桥臂可采用电阻式敏感元件组成并接入测量系统。适当选取各桥臂电阻值,可使输出电压

仅与被测量引起的电阻值变化有关。

5.直流电桥桥臂阻值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有什么规律?

答:(1)相邻两桥臂电阻的变化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为该两桥臂各阻值变化产生的输出电压之差。

6.直流电桥有什么特点?

优点:电源稳定性高,可用直流仪表测量,准确度高;电桥与后接仪表间的连线不会形成分布参数,因此对导线的连接方式要求低;电桥的平衡电路简单,只需对纯电阻的桥臂调整就可以。缺点:容易引起人工干扰,须作直流放大,易受零漂和接地电位的影响,只适合于静态测量。

7.滤波器如何分类?

答:根据滤波器的选频作用,一般将滤波器分为四类,即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元件类型,可分为RC、LC或晶体谐振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电路性质,可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根据滤波器所处理的信号性质,分为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

8.按照调制方式,调制主要分为哪几种?

答:调幅、调相和调频。

9.什么是解调?

答: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第三章电路参量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判断题

1.电阻式传感器结构简单,线性度差,稳定性不强。错

2.根据电阻式传感器所测量的物理量可以对其分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热电阻式传感器等。对

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尤其是测速度,速度传感器中有90%是应变式的。错

4.金属应变片分为三种:金属丝式应变片、金属薄膜式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对

5.金属导线的电阻R与其长度L成反比,与其截面积S成反正比。错

6.用半导体应变片制成的传感器又称为压阻式传感器。对

7.压阻式传感器的典型特点是尺寸小,灵敏度高,横向效应、滞后、蠕变都比较小,适合于静态测量的场合。错

8.典型的压阻式传感器测量电路是将集成在硅片上的4个等值电阻连成平衡电桥。对

9.压阻式传感器可以作为脉搏传感器应用于医疗诊断。对

10.当传感器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I1时,线圈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使置于此磁场中的金属导体中感应电涡流I2,I2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H2,这就是电涡流效应。对

单选题

1.以下()项可以提高应变片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灵敏度。B

A. 不受应变片功率限制提高电桥供电电压

B.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提高电桥供电电压

C.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降低电桥供电电压

D. 不受应变片功率限制降低电桥供电电压

2.以下()项可以降低应变片测量电桥的非线性误差。D

A.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降低电桥供电电压

B. 采用半桥单臂接法

C.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提高电桥供电电压

D. 采用全桥接法

3.差动变压器属于()。B

A. 电容式传感器

B. 电感式传感器

C. 电阻式传感器

D. 压电式传感器

问答题

1.电阻应变片如何进行分类?

答:电阻应变片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敏感栅的材料可分为金属栅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按敏感栅的数目、形状和配置可分为单片、双片、特殊形状应变片;按基底材料分为纸基底应变片、胶基底应变片和金属基底应变片;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高温、低温、高压、磁场、水下应变片;按粘贴方式可分为粘贴式、焊接式、埋入式应变片。

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主要由基底、粘结层、金属丝敏感栅、覆盖层、引出线组成。

3.简要说明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答:是基于应变-电阻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电阻效应”。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件(被测物件)表面上,并配以相应的测量仪表,即可测量出试件受力后的应变或与应变相对应的物理量。

4.什么是应变片的机械滞后、零点漂移和蠕变?

答:实验表明,应变片安装在试件上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应变片在受到加载、卸载循环机械应变的过程中,对同一机械应变量,加载、卸载两过程的特性曲线并不重合,卸载时的指示应变值高于加载时的指示应变值,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机械滞后。应变片粘贴在试件上后,在温度保持恒定,试件空载的情况下,应变片的指示值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就是应变片的零点漂移,简称零漂。应变片粘贴在试件上后,在一定温度下,使其承受一恒定的机械负荷时,应变片的指示值会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称为应变片的蠕变。

5.简述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原理而工作的。所谓压阻效应,是指半导体晶体材料在某一方向受力产生变形时材料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四章电动势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判断题

1.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电阻式传感器。错

2.压电传感器适用于静态测量。错

3.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是尺寸小,重量轻,工作频率宽,可用来测量动态的力、压力、加速度、振动等参数。对

4.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对

5.电介质物质在受到沿某一方向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将外力消失后,电介质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错

6.具有压电效应的电介质称压电材料,压电材料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压电晶体;另一类是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前者为单晶体,后者为多晶体。对

7.对于压电晶体,在任何方向都存在压电效应。错

8.压电传感器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源U和一个电容器的串联电路。对

9.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很微弱,而且内阻很高,能直接显示和记录。错

10.磁电式传感器,又称磁感应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输出的传感器。对

11.磁电式传感器工作性能稳定,输出阻抗小,尺寸和重量比较小。错

12.变磁通式传感器,在结构上有开磁路和闭磁路两种,一般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角速度,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作为输出。对

13.恒磁通式传感器分为动铁式和动圈式两种结构类型。对

14.磁电式传感器和电磁式传感器本质上是相同的。错

15.磁电式传感器工作时需要电源。错

16.热电偶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动势的热电式传感器。对

17.利用热电效应,只要知道回路一端结点温度,就可以测出另一端结点的温度。对

18.只要A、B组成的热电偶在冷端温度为零时的“热电动势—温度”关系已知,则它在冷端温度不为零时的热电动势即可知。对

19.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是热端温度和冷端的函数差,为保证输出热电势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必须使冷端温度保持恒定。对

20.霍尔元件是一种磁传感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对

问答题

1.压电晶片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各适合于什么场合?

答:通常有两种接法。并联接法输出电荷大,本身电容大,时间常数大,适用于测量慢变信号,以及以电荷作为输出量的场合。串联接法输出电压大,本身电容小,适用于以电压作输出信号,以及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场合。

2.压电式传感器前置放大器主要有哪两个作用?

答:(1)放大压电传感器的微弱输出信号;(2)另一作用是把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成低阻抗输出。3.简述磁电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包括那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答:磁电式传感器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1)磁路系统由它产生磁场。为了减小传感器的体积,一般都采用永久磁铁。(2)线圈感应电动势e是线圈与磁场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4.什么是热电效应?

答: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两端分别接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等有温差时,回路里会产生热电势,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5.什么是均质导体定律?有什么意义?

答:由单一的金属构成的回路不存在热电势。即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其导体是否存在温度梯度,回路中没有电流(即不产生电动势);反之,如果有电流流动,此材料则一定是非均质的,即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材料作为电极。意义:根据这一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的成分是否相同(这称为同名极检验法),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6.什么是中间导体定律?有什么意义?

答:在由A、B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将冷端断开,接入第三种或更多种导体,只要保证接入端的温度相同,则回路总电势不变。又称第三导体定律。

7. 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有什么用途?

答:利用压电材料的电致伸缩效应,可将其制成高频振动台、超声波发射探头等。超声波式的检测仪表,一般都是利用压电材料作为超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的,如超声波液面计、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测厚仪等。

8. 为什么压电传感器不适用于静态测量?

答:只有在负载无穷大,内部也无漏电时,受力所产生的电压U才能长期保存下来;如果负载不是无穷大,则电路就按指数规律放电,因此压电式传感器适合于测量高频率信号。

第五章光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判断题

1.光电式传感器就是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一种器件,简称光电器件。对

2.光电器件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低、结构复杂等特点。错

反馈

解析:光电器件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3.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是电光效应。错

4.在光线照射下,使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属于外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对

5.在光线照射下,使物体的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也属于外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等。错

反馈

解析:在光线照射下,使物体的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也属于内光电效应。

6.在光线照射下,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属于光生伏特效应。对

7.光电管的典型结构由玻璃壳、两个电极(光电阴极K 和阳极A)、引出插脚等组成。对

8.光电管将球形玻璃壳抽成真空,在内半球面上涂上一层光电材料作为阳极,球心放置小球形或小环形金属作为阴极。错

9.选择光电管的工作参数点时,应选在光电流与阳极电压无关的区域内。对

10.光敏电阻是一种基于内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有极性,相当于一个电压源。错

反馈

解析: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相当于一个电阻器件。

11.对于光敏电阻,光照越强,阻值越大,电流越小。错

12.在外加电压一定时,光敏电阻的光电流大小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加。对

13.光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器件。对

14.硅光电池是在一块N型(或P)硅片上,用扩散的方法掺入一些P型(或N)杂质,而形成一个大面积的PN结。对

15.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来说,开路电压的典型数值为0.2~0.3V。错

16.光电池结构简单,核心部分是一个大面积的PN 结。对

17.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好、电绝缘性差等特点。错

18.光电式编码器又称光电角位置传感器,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数字式角度/速度传感器。对19.光电编码器广泛应用于交流伺服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检测。对

20.光栅传感器测量精度高,可进行无接触测量,易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对

问答题

1.光电式传感器转换电信号需要哪些步骤?

答:要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先将非电量的变化转化成光量的变化;二是通过光电器件的作用,将光量的变化转化成电量的变化。这样就实现了将非电量的变化转化成电量的变化。2.什么是光电效应?

答:光电效应就是指一束光线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产生光电效应的这种物质就叫光电材料。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同时会有电阻率的变化、电子逸出、电动势的变化等。

3.光电器件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答:光电管、光敏电阻、光电池等。

4.光敏电阻通常有什么用途?

答: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因此光敏电阻不宜测量元件,而常在自动控制中用做光电开关。5.光伏电池和光电二极管有什么区别?

答: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光伏电池在零偏置下工作,而光电二极管在反向偏置下工作;第二,光伏电池的掺杂深度较高,从而具有较强的光伏效应,而光电二极管掺杂深度较低;第三,光伏电池的电阻率较低,而光电二极管比较高;光伏电池的光敏面积要比光电二极管大得多,因此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小得多,一般在μA级。

6.什么是光纤传感器?

答:利用光导纤维的传光特性,把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光特性(强度、相位、偏振态、频率、波长)改变的传感器就是光纤传感器。

7.光纤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测量原理有什么不同?

答:光纤传感器与以电为基础的传统传感器相比较,在测量原理上有本质的差别。传统传感器是以机-电测量为基础,而光纤传感器则以光学测量为基础。光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改变时,其传光特性,如相位与光强,会发生变化(光调制效应)。

8.有一带有增量式编码器的伺服电机,已知电机每转一圈,编码器产生2500个脉冲,若在15ms内共测得编码器产生450个脉冲,求电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转速n。

解:在15ms,即0.015s内共测得450个脉冲,电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转速为720转每分钟。

9.简述光栅的基本结构。

答:光栅是在一块长条形的光学玻璃上密集等间距平行的刻线,刻线密度为10~100线/毫米。传感器由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光路系统和测量系统四部分组成。

10.光栅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光栅是利用莫尔条纹现象来进行测量的。标尺光栅相对于指示光栅移动时,便形成明暗相间的叠栅条纹。这些条纹照射到光电元件上,在它们的输出端得到一串电脉冲。通过放大、整形、辨向和计数系统产生数字信号输出,直接显示被测的位移量。

第六章辐射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判断题

1.红外传感器是将红外辐射量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的器件。对

2.红外辐射按照波长不同,可以分为远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近红外区。对

3.热释电探测器多用在非接触、被动式检测应用中。对

4.超声波是频率比声波频率还低的机械波。错

5.穿透能力强是超声波具有的主要特性之一。对

选择题

1.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被测物理量是()。A

A. 温度

B. 加速度

C. 转速

D. 厚度

2.如果对红外辐射进行(),使恒定辐射变成交变辐射,不断地引起铁电体的温度变化,才能导致热释电产生,并输出交变信号。

A. 调制

B. 补偿

C. 线性化

D. 滤波

3.超声波换能器是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一个核心部件,并以()的应用最为广泛。

A. 电磁式换能器

B. 电动式换能器

C. 电容式换能器

D. 压电式换能器

4.在工业放射性同位素自动检测仪表中广泛采用的核辐射传感器为()。

A. 电感式传感器

B. 电容式传感器

C. 磁电式传感器

D. 电离室

问答题

1.简述热释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答:

要点1:当红外辐射照射到已经极化的铁电体薄片表面上时引起薄片温度升高,使其极化强度降低。

要点2:表面电荷减少,这相当于释放一部分电荷,如果将负载电阻与铁电体薄片相连,则负载电阻上便产生一个电信号输出。

要点3:输出信号的强弱取决于薄片温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反映出入射的红外辐射的强弱。

要点4:如果对红外辐射进行调制,使恒定辐射变成交变辐射,不断地引起铁电体的温度变化,才能导致热释电产生,并输出交变信号。

2.简述典型超声波传感器系统的组成。

答:典型的超声波传感器系统一般由超声波发送器、超声波接收器、控制部分和电源部分组成。

3.简述超声波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答:超声波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如下。

(1)超声波液位计是微处理器控制的数字液位仪表;

(2)主要由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以及控制电路等组成;

(3)在测量中超声波脉冲由超声发射器发出,超声波经液体表面反射后被同一传感器或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转换成电信号;

(4)并由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来计算从传感器到被测物体表面的距离。

2.简述典型的红外传感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

(1)待测目标

根据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可进行红外系统的设定。

(2)大气衰减

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由于气体的散射和吸收,会使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发生衰减。

(3)光学接收器

光学接收器接受目标的部分红外辐射并传输给红外传感器。

(4)辐射调制器

辐射调制器会将来自待测目标的辐射调制成交变的辐射光。

(5)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探测红外辐射的探测器。

(6)探测器制冷器

某些探测器必须要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所以必须有制冷设备。

(7)信号处理系统

将探测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所需要的格式。

(8)显示设备

是红外传感器的终端设备,用来显示被测量或者相关的物理量。

第七章智能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判断

1.微型传感器是目前最为成功、最具有实用性的微机电系统装置,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工艺技术的新一代传感器器件。对

2.学习功能、推理联想功能和感知功能是模糊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对

3.模糊传感器是在经典传感器数值测量基础上,经过模糊推理与知识集成,以自然语言符号描述的形式输出测量结果的智能传感器。对

4.网络传感器使传感器由单一功能、单一检测向多功能和多点检测发展。对

5.网络传感器使得传感器从被动检测向主动进行信息处理方向发展。对

6.网络传感器使得传感器从远距离实时在线测控向就地测量发展。错

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微型传感器的特点的是()。

A. 易于批量生产,成本低

B. 功耗高

C. 体积小,重量轻

D. 便于集成化

问答题

1.简述微型传感器的特点。

答:与普通的传感器相比,微型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动态特性好

(2)功耗低

(3)易于批量生产,成本低

(4)便于集成化和多功能化

2. 网络传感器有哪些类型?

答:网络传感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传感器

(2)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传感器

(3)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八章机器人传感技术

判断题

1.机器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复杂机器,它具有类似人的肢体及感官功能。对

2.听觉传感器是机器人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错

3.机器人视觉过程包括2个过程:图像获取和图像理解。错

4.CCD构成的固体摄像机有体积小、质量轻、抗振动、几何精度高等优点。对

5.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只具有识别功能。错

6.现代机器人的“皮肤”主要有两方面的感觉:冷热和软硬。对

7.常见的人工嗅觉系统一般由气敏传感器阵列和分析处理器构成。对

8.电子鼻能分辨气体的种类和浓度,有时比人鼻还灵敏。对

9.听觉传感器是将声源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设备。对

10.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把文本或命令转化为语音信号。错

问答题

1.固体图像传感器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答:第一种是电视摄像机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又称为SSPA(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第二种是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第三种是CID(电荷注入器件)图像传感器。

2.语音识别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1)语音特征提取;(2)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3)语义理解。

3.什么是仿生皮肤?

答:仿生皮肤是集触觉、压觉、滑觉和热传感器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传感器,具有类似于人体皮肤的多种感觉功能。

4.什么是电子鼻?电子鼻有什么优点?

答:人们找到了实现这种功能的金属,像二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等,能将这些复杂的、细微的变化记录到电脑中,利用它们便制成了气体传感器——“电子鼻”。

电子鼻能分辨气体的种类和浓度,有时比人鼻还灵敏,而且,有的气体,比如一氧化碳(俗称煤气),人的鼻子是闻不到的,而电子鼻却能感觉到。

5.实现味觉传感器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味觉传感器技术有哪几种?

答:实现味觉传感器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使用类似于生物系统的材料作为传感器的敏感膜。从不同的机理来看,味觉传感器技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多通道味觉传感器;

(2)基于表面光伏电压的味觉传感器;

(3)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味觉传感器;

(4)新型味觉传感器芯片。

第九章虚拟仪器及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判断题

1.仪器的发展历史:第一代数字化仪器,第二代模拟仪器,第三代智能仪器,第四代虚拟仪器。错2.虚拟仪器最核心的思想是用软件来实现硬件的功能,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增强系统功能与灵活性。对3.虚拟仪器系统是由应用软件、计算机和仪器硬件三大要素构成的。对

4.虚拟仪器具有虚拟的仪器面板,且由软件来实现仪器的测量等功能。对

5.前面板是VI的用户界面;程序框图是图形化源代码的集合,图形化源代码又称G代码或程序框图代码。对

6.在LabVIEW的操作选板中,前面板具有工具选板和控件选板,程序框图具有工具选板和函数选板。对7.使用LabVIEW开发平台编制的程序称为虚拟仪器程序,简称VI。对

问答题

1.什么是虚拟仪器?

答:虚拟仪器是在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由用户设计定义,具有虚拟面板,测试功能由测试软件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

2.简要回答虚拟仪器具有的优点。

答:(1)性能高;

(2)扩展性强;

(3)开发时间少;

(4)出色的集成。

3.LabVIEW 软件具有哪些优点?

答:

(1)图形化环境实现开发工作高效率;

(2)集成上千种仪器和测量设备驱动;

(3)通过编译使系统性能最优化;

(4)适用于流程图设计的开发环境;

(5)与其他应用程序开放式连接。

4.LabVIEW程序(VI)包括哪几部分?简述其作用。

答:

要点1:LabVIEW程序包括三个部分:前面板;程序框图;图标和连线板。

要点2:前面板是交互式的用户界面;程序框图包含用于定义VI功能的图形化源代码,用模块代替普通函数;图标和连线板用以识别VI的接口,以便在创建VI时调用另一个VI。

5.在LabVIEW中有哪三种用来创建和运行程序的选板?它们都有哪些用途?

答:

要点1:LabVIEW中用来创建和运行程序的选板分别是工具选板、控件选板和函数选板。

要点2:工具选板包括了程序的创建、修改和调试时用的工具;

要点3:控件选板主要用于在前面板中添加指示器和控制器;

要点4:函数选板则用于创建框图程序,它包含了很多函数子选板。

6.简要回答LabVIEW编程的基本步骤。

答:LabVIEW编程的基本步骤如下:

(1)新建VI;

(2)编辑前面板;

(3)编辑程序框图;

(4)运行和停止VI运行。

第十章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应用实例

判断题

1.航天器的交会是使两航天器连接在一起。错

2.航天器交会对接过程中,重要技术是利用由摄像敏感器和接近敏感器组成的测量系统精确测量两个航天器的距离、相对速度和姿态。对

3.航天器交会对接应用的传感器包括GPS、RGPS、激光雷达、CCD等。对

4.激光具有极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但光束发散角很大。错

5.激光雷达以微波为信息载体。错

6.精确测量两个航天器的距离可应用位置传感器,即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对

7.GPS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半天候工作,定位精度高,功能多,应用广等特点。错

8.在航天器交会对接的最后逼近阶段,一般采用CCD光学成像敏感器作为主要的导航敏感器。对9.CCD光学成像敏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二维成像信息还原得到二维位置姿态信息。错

10.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得在该一时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该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错

问答题

1.航天器交会对接分为哪四个阶段?

答:交会对接过程分四个阶段:地面导引,自动寻的,最终逼近,对接合拢。

2.GPS在哪些方面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答: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等到广泛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大。

3.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4.简要说明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组成。

答: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带质量块的悬臂梁弹性元件;(2)力敏原件;(3)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机械结构设计。

5.输电线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采用的传感器技术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技术、振动测量传感器技术、风速风向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技术、温度传感器技术等方法。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 ) A 重复性 B 线性度 C 灵敏度 D 固有频率 2 误差分类,下列不属于的是(B ) A 系统误差 B 绝对误差 C 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3、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B )的程度。 A、接近真值 B、偏离拟合直线 C、正反行程不重合 D、重复性 4、传感器的组成成分中,直接感受被侧物理量的是(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放大电路 5、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表示该传感器(C) A 工作频率宽 B 线性围宽 C 单位输入量引起的输出量大 D 允许输入量大 6 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B) A 应变式传感器 B 化学型传感器 C 压电式传感器 D热电式传感器 7 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D) A 测量 B感知 C 信号调节 D 转换 8 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C)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 多次测量 B 同次测量 C 正反行程 D 不同测量 9、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C)来表示的。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引用误差 D粗大误差 二、判断 1.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改变条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 系统误差可消除,那么随机误差也可消除。(×) 3 对于具体的测量,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所以精确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 4 平均值就是真值。(×) 5 在n次等精度测量中,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单次测量的1/n。(×) 6.线性度就是非线性误差.(×) 7.传感器由被测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理转换电路,输出电源组成.(√) 8.传感器的被测量一定就是非电量(×) 9.测量不确定度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综合。(√) 10传感器(或测试仪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和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标定工作,是为了确定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和动态特性参数(√) 二、简答题:(50分) 1、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频域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而在什么频域条件下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静态特性是指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在时域条件下只研究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的需要,而在频域条件下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绘图并说明在使用传感器进行测量时,相对真值、测量值、测量误差、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框图如下: 测量值是通过直接或间接通过仪表测量出来的数值。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1?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有动、静之分。静态特性指标的 有____ 、____ 、—、—、等。P18— P20 2.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测量结果的显示方式,可以分为—和_。P7 3.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是否在工位上测量可以 分为_和________ 。P7 4.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测量的具体手段,可以 分为_、_和________ 。P7 5. 某0.1级电流表满度值X m = 100mA,测量60mA的绝对误差为—。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如下性质 ______ 、—、____ 。P13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光电池的光电特性中,当___________ 时,光电流在很大范围内与照度呈__________ 。 P230 8、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 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______ 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 器。P67 9、霍尔传感器的霍尔电势U H为_若改变—或 _就能得到变化的霍尔电势。 P183 10、电容式传感器中,变极距式一般用来测量—的位移。 11、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不适宜测量________ 的被测量,特别是不能测量_________ 。 12、差动电感式传感器与单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相比,线性 _____ 灵感度提高倍、测量精度高。 13、热电偶冷端温度有如下补偿方法:、、、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P210 14. 空气介质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其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 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_______式电容传感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 ) A 重复性 B 线性度 C 灵敏度 D 固有频率 2 误差分类,下列不属于的是(B ) A 系统误差 B 绝对误差 C 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3、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B )的程度。 A、接近真值 B、偏离拟合直线 C、正反行程不重合 D、重复性 4、传感器的组成成分中,直接感受被侧物理量的是(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放大电路 5、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表示该传感器(C) A 工作频率宽 B 线性范围宽 C 单位输入量引起的输出量大 D 允许输入量大 6 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B) A 应变式传感器 B 化学型传感器 C 压电式传感器 D热电式传感器 7 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D) A 测量 B感知 C 信号调节 D 转换 8 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C)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 多次测量 B 同次测量 C 正反行程 D 不同测量 9、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C)来表示的。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引用误差 D粗大误差 二、判断 1.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改变条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 系统误差可消除,那么随机误差也可消除。(×) 3 对于具体的测量,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所以精确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 4 平均值就是真值。(×)

传感器及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1、求周期信号x(t)=0.5cos10t+0.2cos(100t-45)通过传递函数为H(s)=1/(0.005s+1)的装置后得 到的稳态响应。 2、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9nC/MPa,将它与增益 为0.005V/nC的电荷放大器相连,而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当压力变化为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解:若不考虑负载效应,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即 3、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s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5s的正弦信号,问幅 值误差是多少?

4、想用一个一阶系统做100Hz正弦信号的测量,如要求限制振幅误差在5%以,那么时间 常数应取为多少?若用该系统测量50Hz正弦信号,问此时的振幅误差和相位差是多少?

5、设某力传感器可作为二阶振荡系统处理。已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800Hz,阻尼比 ξ=0.14,问使用该传感器做频率为400Hz的正弦测试时,其幅值比A(ω)和相角差φ(ω)各为多少? 6、一台精度等级为0.5级、量程围600~1200 C的温度传感器,它最大允许绝对误差是多少? 检验时某点的温度绝对误差是4 C,问此表是否合格? 7、若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为0.01s,传感器响应幅值误差在10%围,此时最高值为0.5,试求 此时输入信号和工作频率围?

8、某力传感器为一典型的二阶振荡系统,已知该传感器的自振频率=1000Hz,阻尼比ξ=0.7,试 求用它测量频率为600Hz的正弦交变力时,其输出与输入幅值比A(ω)和相位差φ(ω)各为多少? 9、一个理想测试系统,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应具有什么特点,并用频响特性曲线表示。解:理想测试系统中其幅频特性应为常数,相频特性应为直线(线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章 by YYZ 都是老师上课给的应该全都有了。 1.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精确度把被测量(主要是非电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 关系、便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主要是电量)的测量装置。 2.传感器的组成:信号从敏感元件到转换元件转换电路。 3.敏感元件: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 量的元件。 4.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转换成为电路参数。 5.转换电路:将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为电量输出。 6.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测量设备的缺陷),随机误差(满足正态分 布),粗大误差。 7.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 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材料、零部件及工艺的缺陷,标准测量值,仪器刻度的标准,温度,压力会引起系统误差。 8.随机误差: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变化方式的误差。仪表中的转动部 件的间隙和摩擦,连接件的弹性形变可引起随机误差,随机误具有随机变量的一切特点。 9.粗大误差:超出规定条件下的预期的误差。粗大误差明显歪曲测量结果, 应该舍去不用。 10.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度的值。 11.精度可分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 12.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13.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14.精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影响程度,其定量特 征可以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表示。 15.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但精确度高, 则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高。

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 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 一、填空:(20分) 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2分)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3、光电传感器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通常把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的光电效应分为 三类。第一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光电效应,这类元件有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第二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部电阻率改变的光电 效应,这类元件有光 敏电阻;第三类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部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光生伏特效应,这类元 件有光电池、光电仪表。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 Eab (T ,To )=T B A T T B 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 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部产生机械压力,从 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 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2分) 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 不变)(2分) 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 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 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2分) 9. 电位器传器的(线性),假定电位器全长为Xmax, 其总电阻为Rmax ,它的滑臂间的阻值 可以用Rx = (① Xmax/x Rmax,②x/Xmax Rmax ,③ Xmax/XRmax ④X/XmaxRmax )来计算, 其中电阻灵敏度Rr=(① 2p(b+h)/At , ② 2pAt/b+h, ③ 2A(b+b)/pt, ④ 2Atp(b+h)) 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 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 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 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 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4、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 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 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5、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热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热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热组成。 2、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按制造材料可分为① _金属_ 材料和②____半导体__体材 料。它们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电阻发生变化,其中①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 _电阻应变效应 形 成的,而②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 温度效应造成的。 半导体 材料传感器的灵敏度较大。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 绕组匝数 成正比,与 穿过 线圈的磁通_成正比,与磁回路中 磁阻成反比,而单个空气隙磁阻的大小可用公式 __ 表示。 1.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 为E ab (T,T o )=T B A T T B 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 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 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7分) 3.电位器或电阻传感器按特性不同,可分为线性电位器和非线性电位器。线性电位器的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荷重传感器及电子秤》 课程设计 分校(站、点): 年级、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设计简述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电子秤在许多商业活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电子秤作为一个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也可归纳为由三大环节所组成。

如图1所示一次仪表通常指的是传感器,它是由敏感元件,电路,机构等组成,是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对某些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敏感,然后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通常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比较弱小,不足以驱动显示器。为此采用二次仪表对信号进行放大;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往往还夹带外部的干扰信号,必须把它去除,一般二次仪表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以消除干扰。传感器的转换关系往往并不服从线性关系,所以有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线性补偿处理。故称二次仪表为测量与显示部件。 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可能是模拟量,也可能是数字量。三次仪表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要求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三次仪表将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控制量输出。作为规模较小的仪表系统,三次仪表主要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电路,组成智能化仪表。使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大大提高。 图2所示的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组成三次仪表,它大大丰富了电子秤功能。 各种各样形式的电子秤的仪表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必须利用荷重传感器来采集重量信号并变换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电子秤的二次仪表把来自荷重传感器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这不仅为了提高灵敏度,更重要的是与下一环节的电路进行正确匹配。目前大多数电子秤是数字显示方式,所以模拟信号还必须作模数转换。有了AD转换器的数码信号,就可以进行自动标度变换、自动超载报警、自动数字显示。还可以增加人机对话键盘、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与通信、输出模拟或数字控制信号等功能。由此大大提高了性能。 二,设计过程 1、荷重传感器电子称传感器的选用 荷重传感器的形式有电阻式、电容式、压磁式等多种形式。电阻式传感器又分为金属丝(箔)式、半导体式,它们各有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大多数电子秤的使用场合是极为普通的室内外的大气层环境,所谓的温度条件是-10C?~55C?。选用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作为电子秤的荷重传感器是最广泛的应用。因为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后答案 罗志增 薛凌云 席旭刚 编著

思考与练习 2-5对某轴直径进行了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26.2,26.2,26.21,26.23,26.19,26.22,26.21,26.19,26.09,26.22,26.21,26.23,26.21,26.18试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其测量结果。 解: (1)求算数平均值及标准差估计值 15次算数平均值: 标准差的估计值: (2)判断有无粗大误差:采用格拉布斯准则 取置信概率 查表2-4,可得系数G=2.41,则有: 故剔除U9 (3)剔除粗大误差后的算术平均值及标准差估计值如下: 算数平均值为: 标准差的估计值为: 重新判断粗大误差: 取置信概率 查表2-4,可得系数G=2.41,则有: 故无粗大误差。 (4) 测量结果表示: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199 .2615 1 15 1 == ∑=i i U U () () () mV x x v i i s 0335.014 015695 .01151152 21== --= -= ∑∑σ9 0807.00335.041.2νσ<=?=?s G 207 .2614 114 1 == ∑=i i U U () ()() mV x x v i i s 02507.013 00817.01141142 2 2== --= -= ∑∑ σ95 .0=αP 95 .0=αP 20594.002507.037.2i s G νσ>=?=?mV s X 0067.014 02507 .0n 2 ≈== σσ

所以测量结果为: 2-6 对光速进行测量,的到如下四组测量结果: 求光速的加权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解:权重计算:用各组测量列的标准差平方的倒数的比值表示。 加权算术平均值为: 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3-3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5秒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秒、2秒和3秒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 3-4 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其微分方程为30dy/dt+3y=0.15x ,其中y---输出电压 8 110 01915.0?=v 8 210 01415.0?=v 8 310 00075.0?-=v 8 410 00015.0?-=v ()s m P v P i i i i i x p /1000124.0148 4 1 4 1 2?=-= ∑ ∑==σ3(26.2070.02)x x x mV σ=±=±() %73.99=a P % 7.19%803 .0)(3%2.33%668.0)(2% 1.59%1001 ) (1%409.0)(1) (11)(71.0233322211112 =≈==≈==?-= ≈=+= = = A A s T A A s T A A A s T A T T ωωωωτωωπτωπω时, 当时,当时,当幅值由s m c s m c s m c s m c /10)00100.099930.2(/10)00200.099990.2(/10)01000.098500.2(/10)01000.098000.2(8483828 1?±=?±=?±=?±=100 :25:1:11 : 1 : 1 : 1 :::24 23 22 21 4321== σ σ σ σ P P P P s m P P x x i i i i i p /1099915.2/8 4 1 4 1 ?== ∑∑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

中国自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a7979073.html,)——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中国自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a7979073.html,)——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浙江省2003年1月自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20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如果所测试的信号随时间周期变化或变化很快,这种测试称为________测试。 2. 确定静态标定系统的关键是选用被测非电量(或电量)的_______和标准测试系统。 3. 涡流传感器的线圈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减小时,互感系数M将________。 4. 半导体应变片以压阻效应为主,它的灵敏度系数为金属应变片的________倍。 5. 测量准静态力信号时,要求电荷放大器的输入阻抗________1012(Ω)。 6. 周期信号展开为傅立叶级数后,其中A0表示直流分量的幅值,A n表示________分量的幅值。 7. 当τ→∞时,信号x(t)的自相关函数R x(τ)呈周期性变化,说明该信号为________。 8. LCD是液晶显示器,是一种________功耗器件。 9. A/D卡的转换速率表示________。 10. 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________接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输出。 11. 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主要优点是带负载能力强,主要缺点是________。为克服该缺点,可采用二阶或二阶以 上有源低通滤波器。 12. 绝对湿度给出了水分在空间的具体含量,而相对湿度给出了大气的________程度,它比绝对湿度使用更广泛。 13. 氧化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气敏元件上,将使截流子数目减少,从而使材料的电阻率________。 14.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以P-N结的温度特性为理论基础。二极管感温元件利用P-N结在恒定电流下,其________与 温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实现。 15. 图像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 15分) 1. 为了抑制干扰,常采用的电路有( ) A. A/D转换器 B. D/A转换器 C. 变压器耦合 D. 调谐电路 2. 选择二阶装置的阻尼比ζ=0.707,其目的是( )。 A. 阻抗匹配 B. 增大输出量 C. 减小输出量 D. 接近不失真条件 3. 自相关函数一定是( )函数。 A. 偶 B. 奇 C. 周期 D. 随机 4. 用脉冲锤激振时,为了获得较宽的激振频率,可( ) A. 增加敲击力 B. 增加锤头硬度 C. 增大锤重 D. 减小冲击力 5. 记录磁带慢录快放,放演信号的频宽将( ) A. 扩展,幅值减小 B. 变窄,幅值减小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1√2√3×4×5×6×7×8√9√10√ 1、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2、电容式 3、被测构件 4、线性度 5、高 6、输出、输入 7、传感器的分辨率、分辨率 8、高精度 9、电压、电流 10、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三、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如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数字信号的如光电式编码器 2.p41页,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选频作用进行分类(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元器件类型进行分类(CR、LC或晶体谐振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电路性质进行分类(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根据滤波器所处理信号的性质进行分类(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 3.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电阻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电阻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为: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dR/R=Ks*ε 其中,Ks为材料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率,标志着该类丝材电阻应变片效应显着与否。ε为测点处应变,为无量纲的量,但习惯上仍给以单位微应变,常用符号με表示。由此可知,金属丝在产生应变效应时,应变ε与电阻变化率dR/R成线性关系,这就是利用金属应变片来测量构件应变的理论基础。 4.课本74页

5.课本71页 6.当金属线材受到单位拉力时,由于整根金属线的每段都受到同样大小的拉力,其应变也是相同的,故线材总电阻的增加值为各微段电阻增加之和。但整根金属线材弯折成栅状,制成应变片后,在应变片的灵敏轴向施以拉力,则直线段部分的电阻丝仍产生沿轴向的拉伸应变,其电阻式增加的,而各圆弧段,除了有沿轴向产生的应变外,还有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的压缩应变,使得圆弧段截面积增大,电阻值减小。虽然金属丝敏感栅的电阻总的变现为增加,但是,由于各圆弧段电阻减小的影响,使得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要比同样长度单纯受轴向力的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小,这种由弯折处应变的变化使灵敏系数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 横向效应。

2018电大本科《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形考

2018电大本科《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形考1-4 形考作业一 一、判断题(Y对/N错) 1.测试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Y 2.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应变电阻材料本身的灵敏系数小。Y 3.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但是不能应用于宇宙飞船、医学、工业及家用电器等方面用作测温使用。N 4.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分辨率高,但是工作可靠性差。N 5.电容式传感器可进行非接触测量,并能在高温、辐射、强烈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Y 6.电容式传感器不能用于力、压力、压差、振动、位移、加速度、液位的测量。Y 7.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不是电磁感应原理。N 8.电感式传感器可以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线圈自感系数L或互感系数M的变化,再由测量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Y 9.互感传感器本身是变压器,有一次绕组圈和二次绕组。Y 10.差动变压器结构形式较多,有变隙式、变面积式和螺线管式等,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一样。Y 11.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器件、转换器件和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Y 12.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Y 13.电阻应变片的绝缘电阻是指已粘贴的应变片的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阻值。Y 14.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Y 15.测量误差越小,传感器的精度越高。Y 16.传感器的灵敏度k等于传感器输出增量与被测量增量之比。N 17.传感器能检测到输入量最小变化量的能力称为分辨力,当分辨力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时则称为分辨率。Y 18.测量转换电路首先要具有高精度,这是进行精确控制的基础。N 19.电桥是将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者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Y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4.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 mm 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 mV ,求其灵敏度。 5. 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 S1=0.2mV/℃、S2=2.0V/mV 、S3=5.0mm/V ,求系统的总的灵敏度。 6.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什么是横向效应? 7、试说明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8、 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减小或补偿温度误差的方法是什么? 9、钢材上粘贴的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为0.1%,钢材的应力为10kg/mm 2。试求 10、如图所示为等强度梁测力系统,1R 为电阻应变片,应变片灵敏度系数 05.2=k ,未受应变时Ω=1201R ,当试件受力F 时,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4108-?=ε,求 (1)应变片电阻变化量1R ?和电阻相对变化量11/R R ?。 (2)将电阻应变片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3V ,求电桥 输出电压是多少。 (a ) (b ) 图等强度梁测力系统

11、单臂电桥存在非线性误差,试说明解决方法。 12、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用时,在t=0时,输出为10mV;t →∞时,输出为100mV;在t=5s 时,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13.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14.涡流的形成围和渗透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被测体对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何影 响? 15.涡流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16.电涡流传感器除了能测量位移外,还能测量哪些非电量? 17.某电容传感器(平行极板电容器)的圆形极板半径)(4mm r =,工作初始极板间距离)(3.00mm =δ,介质为空气。问: (1)如果极板间距离变化量)(1m μδ±=?,电容的变化量C ?是多少? (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1001pF mV k =,读数仪表的灵敏度52=k (格/mV )在)(1m μδ±=?时,读数仪表的变化量为多少? 18.寄生电容与电容传感器相关联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它的变化为虚假信号影响传感器的精度。试阐述消除和减小寄生电容影响的几种方法和原理。 19.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 20.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21.简述正、逆压电效应。 22.压电材料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 23.简述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的优缺点。 24.能否用压电传感器测量静态压力?为什么? 25.说明霍尔效应的原理? 26.磁电式传感器与电感式传感器有何不同? 27.霍尔元件在一定电流的控制下,其霍尔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28.说明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及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29.将一只灵敏度为0.08mv/℃ 的热电偶与毫伏表相连,已知接线端温度为50℃,毫伏表的输出为60 mv, 求热电偶热端的温度为多少? 30.试比较热电阻与热敏电阻的异同。

(完整版)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毕业课程设计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荷重传感器及电子秤》 课程设计

分校(站、点): 年级、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6 一,设计简述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电子秤在许多商业活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电子秤作为一个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也可归纳为由三大环节所组成。 如图1所示一次仪表通常指的是传感器,它是由敏感元件,电路,机构等组成,是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对某些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敏感,然后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通常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比较弱小,不足以驱动显示器。为此采用二次仪表对信号进行放大;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往往还夹带外部的干扰信号,必须把它去除,一般二次仪表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以消除干扰。传感器的转换关系往往并不服从线性关系,所以有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线性补偿处理。故称二次仪表为测量与显示部件。

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可能是模拟量,也可能是数字量。三次仪表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要求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三次仪表将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控制量输出。作为规模较小的仪表系统,三次仪表主要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电路,组成智能化仪表。使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大大提高。 图2所示的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组成三次仪表,它大大丰富了电子秤功能。 各种各样形式的电子秤的仪表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必须利用荷重传感器来采集重量信号并变换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电子秤的二次仪表把来自荷重传感器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这不仅为了提高灵敏度,更重要的是与下一环节的电路进行正确匹配。目前大多数电子秤是数字显示方式,所以模拟信号还必须作模数转换。有了AD转换器的数码信号,就可以进行自动标度变换、自动超载报警、自动数字显示。还可以增加人机对话键盘、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与通信、输出模拟或数字控制信号等功能。由此大大提高了性能。 二,设计过程 1、荷重传感器电子称传感器的选用 荷重传感器的形式有电阻式、电容式、压磁式等多种形式。电阻式传感器又分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期末试卷 考题书写要求:上下不得超过黑线两端点 课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分数: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传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一般采用 和 描述。 2、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 效应。 3、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桥臂比为 时,电压灵敏度最大。 4、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 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 5、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称为 。 6、电容式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电容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和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7、某些电介质当沿一定的方向对其施力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表面形成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8、不同的金属两端分别连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9、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 和 。 10、工业上通常采用 法进行传感器的标定,俗称背靠背法。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通常情况下直接感受被测量; ( )2、压电传感器能测量恒定不变的信号; ( )3、电容式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可以提高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 ( )4、涡流式电感传感器属于互感型的电感传感器; ( )5、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小。 ( )6、电阻式传感器中,差动电桥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为零。 ( )7、光栅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进行测量。 ( )8、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 ( )9、热电阻温度计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 )10、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产生的原因是极间电阻分布不均匀。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 ),被列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A.汽车制造 B.数据采集 C.测量技术 D.传感技术 2.传感器主要完成两方面的功能:检测和( )。 A.测量 B.感知 C.信号调节 D.转换 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 )来表示的。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引用误差 D.粗大误差 4.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变化转换成( )变化的传感器。 A.电子 B.电压 C.电感 D.电阻 5.差动变压器属于( )。 A.物性式传感器 B.结构式传感器 C.电阻式传感器 D.电感式传感器 6.涡流式传感器利用涡流效应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线圈的( )。 A.电阻变化 B.电容变化 C.涡流变化 D.阻抗变化 7.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 )变化的传感器。 A.电容量 B.电感量 C.介电常数 D.距离 8.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 )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正反行程 D.不同测量 9.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的上升,电阻率( )。 A.上升 B.迅速下降 C.保持不变 D.归零 10.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 A.压力 B.力矩 C.温度 D.厚度 共 2页 第 1页

测试技术基础答案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 一、知识要点及要求 (1)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分类方法; (2)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变换原理; (3)了解常用传感器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二、重点内容及难点 (一)传感器的定义、作用与分类 1、定义:工程上通常把直接作用于被测量,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称为传感器。 2、作用:传感器的作用就是将被测量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容易检测、传输或处理的信号。 3、分类: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被测量分类,可分为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机械式、电气式、光学式、流体式等; (3)按信号变换特征分类,可概括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 (4)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可分为能量转换型与能量控制型; (5)按输出信号分类,可分为模拟型和数字型。 (二)电阻式传感器 1、分类:变阻式传感器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式与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2、金属电阻应变片式的工作原理:基于应变片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金属电阻应变片式的的灵敏度v S g 21+=。 3、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式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的变化引起的电阻的变化。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式的的灵敏度E S g λ=。 (三)电感式传感器 1、分类:按照变换原理的不同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自感型与互感型。其中自感型主要包括可变磁阻式和涡电流式。 2、涡电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体在交变磁场中的涡电流效应。 (四)电容式传感器 1、分类:电容式传感器根据电容器变化的参数,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介质变化型三类。 2、极距变化型:灵敏度为201 δ εεδA d dC S -== ,可以看出,灵敏度S 与极距平方成反比,极距越小灵敏度越高。显然,由于灵敏度随极距而变化,这将引起非线性误差。 3、面积变化型:灵敏度为常数,其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但与极距变化型相比,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较大直线位移及角速度的测量。 4、介质变化型:可用来测量电介质的液位或某些材料的厚度、湿度和温度等;也可用于测量空气的湿度。 (五)压电式传感器 1、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一、填空:(20分) 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2分)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 T B 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2分) 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 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 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2分) 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 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 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 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4、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库【最新】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分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测量电路三个部分组成。 2.半导体应变计应用较普遍的有体型、薄膜型、扩散型、外延型等。 3.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敏元件,根据光电效应可以分为 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热释电效应三种。 4.光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 5.光电管的工作点应选在光电流与阳极电压无关的饱和区域内。 6.金属丝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横向效应,可采用直线栅式应变计 和箔式应变计结构。 7.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位移-输出曲线的前坡区呈线性关系,在后坡区与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8.根据热敏电阻的三种类型,其中临界温度系数型最适合开关型温度传感 器。 9.画出达林顿光电三极管内部接线方式: U CE 10.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对输入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其定义为:传 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用公式表示k(x)=Δy/Δx 。 11.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是否保持理想线性特性的一 种度量。按照所依据的基准之线的不同,线性度分为理论线性度、端基线性度、独立线性度、最小二乘法线性度等。最常用的是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12.根据敏感元件材料的不同,将应变计分为金属式和半导体式两大 类。 13.利用热效应的光电传感器包含光---热、热---电两个阶段的信息变换过 程。 14.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温度补偿,温度补偿的方法电桥补偿

法、计算机补偿法、应变计补偿法、热敏电阻补偿法。 15. 应变式传感器一般是由 电阻应变片 和 测量电路 两部分组成。 16.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 灵敏度 、线性度、灵敏度界限、迟滞差 和稳定性。 17. 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 外光电效应 ,入 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 内光电效应 。 18. 光电管是一个装有光电 阴极 和 阳极 的真空玻璃管。 19. 光电管的频率响应是指一定频率的调制光照射时光电输出的电流随频率变化的关系,与其物理结构、工作状态、负载以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多数光电器件灵敏度与调制频率的关系为Sr (f )=Sr 。/(1+4π2f 2τ2) 20. 内光电效应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21. 国家标准GB 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 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2. 传感器按输出量是模拟量还是数字量,可分为模拟量传感器和数字量传感器 23.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灵敏度用公式表示为:k (x)=输出量的变化值/输入量的变化 值=△y/△x 24. 应变计的粘贴对粘贴剂的要求主要有:有一定的粘贴强度;能准确传递应变;蠕变小;机械滞后小;耐疲劳性好;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对弹性元件和应变计不产生化学腐蚀作用;有适当的储存期;应有较大的温度适用范围。 25. 根据传感器感知外界信息所依据的基本校园,可以将传感器分成三大类: 物理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P3 26. 应变式测力与称重传感器根据弹性体的的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柱式传感 器 、 轮辐式传感器 、 悬梁式传感器 和 环式传感器 27. 大多数接收器对所感受的波长是有选择性的,接受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程度称为光谱灵敏度,其表达式为:) ()()(λφλλU S = 28.应变式传感器一般是由 电阻应变片 和 测量电阻 两部分组成。 29. 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构成通常可分为两部分:弹性敏感元件、应变计 30. 传感器种类繁多,根据传感器感知外界信息的基本效应,可将传感器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