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水给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07水给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07水给水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Ⅰ(给水厂设计)

系别: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

专业:07给水排水

班级:(1)(2)

2010年3月17日至2010年9月6日共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根据给水排水专业课程设计大纲制订本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给水厂课程设计是水质工程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对城市给水厂工艺计算的能力和工程制图的能力,使学生对给水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与工艺设计,构筑物的工艺计算,以及对给水厂进行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等环节进行训练,巩固和进一步领会所学的有关内容,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

1、城市给水厂设计

2、流量要求:一班10000~28000 m3/d;二班30000~48000 m3/d。其中每5人流量相同,按学号排列,流量间隔为2000 m3/d。

三、指导教师及设计分组

1、指导教师:刘绍根、李卫华、张华、黄健

2

四、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1、起止时间:2010.3.17-2010.9.6

2

五、设计原始资料

1. 该城市的总体情况

该城市地形略有起伏,地质属于合肥盆地基质结构,地基允许承载力250kPa,城市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约为15℃,最高气温约为40℃,最低气温约为-10℃。年平均降雨量为1020mm,全年无霜期为235天。城市规模有近期与远期规划,厂址选在水库附近,设计地面标高22 m,该城市地面最不利点地面标高28m,建筑层数6层。

2. 水源情况

该城市水源为水库水,水库距该城市1.7公里,根据水质化验报告,该水库水质良好,设计水源水质见下表。

3. 出水水质要求

要求处理后水质达到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六、设计成果(具体要求内容供参考)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

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

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摘要,目录,设计任务和依据概述,给水处理规模的确定,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与说明,各处理构筑物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与选型说明,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力计算与高程设计说明,给水厂平面布置与说明。

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

③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手写,不接受电子计算说明书。

3、课程设计图纸的要求

课程设计图纸一般应包括给水厂平面布置图与高程(流程)布置图。课程设计图纸采用手工绘图。

①给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图中应表示出以下内容:各构筑物的位置、外形尺寸、相互距离,各工艺管线的平面位置、管径、坡度,其它辅助建筑物的位置、厂区道路、绿化布置等,必要的图例与说明。

②给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图中表示出各构筑物并注明名称,标出各种构筑物的顶、底、水面以及重要构件的设计标高、地面标高等。

③设计图纸要求表达正确,图面清晰,层次清楚,线条匀称,字体工整。

④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

⑤课程设计图纸一般不少于两张(视课题确定),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七、设计期间的基本要求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积极、主动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全部任务。

2、应严格按照进度进行设计,不得无故拖延。

3、要遵守学院的作息时间,严格遵守设计纪律,原则上不得请假,因特殊原因必须请假者,一律由系领导批准。

4、设计方案有原则性错误、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设计、抄袭他人设计、不按设计要求或未完成全部设计内容、无故旷课二次及以上、缺勤时间达三分之一及以上者,成绩定为不及格。

青田方案给排水设计任务书修

给排水初步设计任务书 1、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1.1、本项目的工程设计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商业、酒店、住宅、办公楼、超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给水系统、雨水系统、污废水系统、厨房油污水系统、泳池水系统、绿化水系统、水景系统等。 (2)、必要的水处理系统设计。 (3)、项目的消防水系统设计。 (4)、项目的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5)、消防炮系统。 (6)、室外给排水系统,包括:红线内的给水、污水、雨水、消防及水处理构筑物。 1.2、给排水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技术要求: 1.2.1、室外给排水系统要根据场地条件,确定室外的排水形式;地下室顶板上覆土在满足排水管布置要求时尽量减少深度。 1.2.2、优化给排水总图设计,减少雨水、污水井的数量,排水井应避开室外入口等敏感区域。 1.2.3、室给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两路进水,管径DN250,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 1.2.4、室外消防用水量尽量利用市政作为水源,如果无法保证两路进水时,设消防水池贮水时,优先利用河水,设取水码头,以减少消防水池占用地下室的空间。 1.2.5、室外污水管设化粪池(如当地有要求时),厨房废水设隔油池,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并结合总图,合理确定水处理池的位置。 1.2.6、雨水就近排入河道或市政雨水管网。 1.2.7、室内给水和消防系统,应根据业态及物业的要求,并进行方案比选,来确定是设一个系统,还是根据物业要求,分成若干个系统。 1.2.8、根据浙江省要求,酒店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建要设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立面、屋顶要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做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减少太阳板的面积。对于住宅热水如当地无要求,不再设太阳能热水系统,预留燃气热水器的位置。 1.2.9、酒店热水系统,优先利用余热,可再生能源做初次热源,并应与空调热源结合,确定辅助热源形式。辅助热源应有比选方案。 1.2.10、酒店热水系统分区应与冷水系统相同,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保证冷热水压平衡。 1.2.11、酒店的卫生间管井,应与空调合用,管井长边平行于走廊,并设不小于600mm的检修门开向走廊。 1.2.12、雨水设计时,酒店、办公的超高层建筑屋面按50年一遇考虑,并按100年一遇设溢流口。裙房的其雨水量应考虑侧墙的影响,考虑虹吸与重力流相结合的方式。 1.2.13、游泳池,其水处理设备用房应靠近游泳池,并设在其下方;游泳池底

给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 该课程设计针对某城市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进行设计,通过了解基本资料,确定处理工艺和处理构筑物,然后对给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了计算,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了给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混凝沉淀池单体图。 关键词:给水处理厂;给水处理构筑物;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

目录 一、设计概要 (5) 1.1设计题目 (5) 1.2设计任务 (5) 1.3原始资料 (5) 1.3.1 工程设计背景 (5) 1.3.2 设计规模 (6) 1.3.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6) 二、总体设计 (8) 2.1设计原则 (8) 2.2 厂址选择 (8) 2.3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9) 2.4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10) 2.4.1 混凝 (10) 2.4.2 沉淀 (14) 2.4.3 过滤 (16) 2.4.4 消毒 (17) 三、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9) 3.1设计规模 (19) 3.2 配水井设计计算 (19) 3.2.1 配水井设置 (19) 3.2.2 配水井有效体积 (19) 3.2.3 配水井尺寸确定 (19) 3.3 加药间设计计算 (20) 3.3.1混凝剂剂量 (20) 3.3.2混凝剂的投加 (20) 3.3.3 加药间及药库的设计 (22)

3.4混合设备设计 (24) 3.5 反应池设计 (28) 3.5.1 设计水量 (28) 3.5.2 反应池形式及设计参数的确定 (28) 3.5.3 池体的设计 (29) 3.5.4水头损失的计算 (31) 3.5.5 GT值的确定 (32) 3.6沉淀池设计 (33) 3.6.1设计参数的选择 (33) 3.6.2池体尺寸计算 (33) 3.6.3进水穿孔墙 (34) 3.6.4沉淀池出口布置 (35) 3.6.5 沉淀池放空管 (37) 3.6.6 排泥系统设计 (37) 3.7滤池设计 (39) 3.7.1 设计参数 (39) 3.7.2池体设计 (40) 3.7.3反冲洗管渠系统 (43) 3.7.4 滤池管渠设计 (45) 3.8消毒设施的设计与计算 (54) 3.8.1加氯量与储氯量 (54) 3.8.2加氯设备选取与设计 (54) 3.8.3加氯间尺寸计算与确定 (54) 3.9清水池的设计与计算 (56) 3.9.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56) 3.9.2平面尺寸的确定 (56) 3.9.3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56) 3.9.4清水池其余设施计算 (58)

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1、设计题目 某学校宿舍楼给排水设计。 1.2、设计技术参数 1.2.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某学校宿舍楼,地上六层.一层为学生宿舍和洗衣房,二- 六层为学生宿舍,顶部为不上人屋面。耐火等级二级,为多层建筑,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总建筑面积11309.08m2,建筑高度21.30m. 本工程设计内容: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屋面雨水由建筑专业解决。区域周围有校区DN300给水环网,不小于DN300污水管道,不小于DN400雨水管道。周围有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能够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1.2.2.工程设计说明 (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市政管网压力0.38MPa)。宿舍为Ⅳ类宿舍。设计使用人数1056人,用水定额150L/人.d,使用时间24小时,小时变化系数3.0。 (2)生活排水系统:本工程公共卫生间采用伸顶通气单立管排水系统,污废合流制排水. 建筑排水排到室外后先经化粪池初步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消火栓系统:本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本工程室外给水环网由市政两路供水,管径不小于300mm,水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 (4)建筑灭火器配置:本建筑属严重危险等级,于图示位置设置手提式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为2具5公斤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均用消防器材箱盛放,置于地上.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1.2.3.建筑条件图3张

1.3、时间安排 第一周 (1)资料准备1天; (2)设计计算3天; (3)编制设计说明书1天。 第二周 (1)绘制给排水平面图2天; (2)绘制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2天; (3)绘制设计总说明1天。 1.4、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宿舍楼进行给排水的施工图设计。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给水方式; (2)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3)选择排水方式; (4)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5)消防系统设置计算 (6)给排水附件或装置的选择计算。 绘制设计图纸,主要包括5张图: 2号图纸:设计总说明(含说明、图例及主要材料表、图纸目录等)1张;2号图纸:首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二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标准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含给水系统原理图、排水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卫生间给排水支管系统图、卫生间和盥洗间及洗衣房给

给排水专业设计任务书

***项目 给排水专业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编制单位:诚城地产 年月日

目录附件六:给排水专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本项目水专业设计的原则为室内水、管到位,但不提供厨、卫装修;以下要求作为水专业定位的参考标准,在设计中如有和实际使用和市场产品标准产生矛盾时应和甲方代表及时沟通。 1.1户内冷热给水设计原则:一户设置冷热水两条给水管道,管道是暗敷设 的,一律按卫生洁具敷设到位,各用水功能房给水点只甩口预留,包括给 水点的定位,。 1.2厨房:上下水集中布置,同时考虑天然气管、气表及热水器、灶台的位 置,并设从与各卫生间热水连通管,且按洁具位置敷设到位,商业卫生 间预留电热水器给水点及插座。 1.3卫生间:按建筑布局合理布置上下水,可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设置自来 水接口及洗衣机专用地漏。住宅地漏采用带S型存水弯型,并设有检查 口。 1.4卫生间未设洗衣机位户型,阴面阳台设上、下水管路,并做防水,以便 住户布置洗衣机。 1.5厨卫下水相互独立,首层为独立下水,给排水管尽量不要穿越非厨卫用 房,尽量不要在非厨卫用房内裸露,如果为满足功能要求非要穿越非厨 卫房间的,应采用局部做管道隐蔽处理措施。 1.6水表出户或分层设于竖井、或集中设于地下室水暖设备(指设集中水表 间、热力入口装置间)房,具体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要求及地方规定。 商业部分水表设置于室外。 1.7下水管立管采用UPVC螺旋排水管,并采用CHT特殊单立管,支管采 用普通UPVC排水管,采光卫生间、厨房的排水水平横管底应高于窗口 上皮100mm,以满足二次装饰的吊顶要求,建筑结构应考虑门窗户梁底标 高。 1.8给排水管避开空调挑板、厨房排油烟孔、热水器排烟孔等外墙洞口及功 能性用的电源插座。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任务书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1届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课题名称:广州某小学教学楼 给排水工程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超 二O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毕业设计的内容 受广州某学校的委托,设计其教学楼,要求设计完善的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并满足下列要求: 1)给水系统供水安全可靠,保证水质、水压、水量、水温; 2)排水畅通、气压稳定、室内环境卫生条件好; 3)技术先进、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少。 2、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工程概况 某小学教学楼建筑总面积为3010.8m2, 地上5层,各层高详见建筑图。各层功能详见平面所示,首层为架空层和水泵设备房、电房,2~5层为教室,每层设用男女卫生间,内设台式洗脸盆、大便器,小便槽等。教职工人数按学生人数的10%计。每层走廊预留恒温饮水机进水管(DN20,设置倒流防止器)。 (2)原始资料 A、建筑设计资料 1)各层建筑平面图 2)屋面、楼梯顶建筑平面图 B、给排水设计资料 3)据市政建设和环保部门批准文件决定,给水进水管从建筑北面的规划路给 水管DN150引入,市政给水管网常年提供可靠水压为0.25MPa,水质符合 饮用水标准。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4)污水、雨水排出管可从建筑西南面的规划路排出,与城市排水管网相连。 该市设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室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 管道。接入市政雨污水管前必须设置水质检测井。

(3)工程地质和地震资料 不考虑地震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为2万字),装订成册。包括6部分: 1)设计总说明; 2)目录 3)前言:设计资料、工程性质、设计任务和设计范围、设计内容等; 正文: 1、分析设计资料,确定建筑内部的给排水、消防系统方式。 2、用水房间卫生器具及管道的布置及敷设。 3、室内外管道材料、设备的选用及敷设安装方法的确定。 4、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的计算。 5、水泵房布置及计算。 4)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2、设计图纸包括: 1)图纸目录; 2)总说明、图例、设备统计表; 3)各层给排水平面图(首层给、排水平面图分开) 4)各层水消防平面图 5)消防水箱大样图; 6)泵房平面布置图; 7)泵房剖面及管道轴测图; 8)给水管道系统图;

给水厂课程设计

一.基础资料 1.1工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鳌峙塘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设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M)×104m3/d(M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3.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1.3.2地址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厂厂区现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的素填土层,并夹杂大量的块石,平均厚度为5米左右,最大层厚达9.4米,该土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构筑物的持力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减少构筑物的沉降变形,本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填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桩体填充物为碎石,碎石粒径为2~5CM,桩径为400毫米,桩孔距为1M,按梅花形布置。 1.3.3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绝对最高温度38.2℃(94.7.2),绝对最低温度-0.5℃(57.2.11),年平均霜冻日3.6天,最多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8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主导风向东北(01班)、西南(02班)。 1.3.4处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年月

四川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院:建工学院专业:给排水班级: 2011 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4 年 6 月 3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学院院长(盖章)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需完成课程设计提供的《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中涉及全部内容。可徒手绘图或者采用计算机出图,并将结果编写完整的计算书。计算书的内容及要求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 (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给水工程. (4)《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5)《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1、S2等).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进度安排

各一份。 2、附图纸的电子文件。 摘要 作为给水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水处理决定了供给用户的水是否符合水质要求,给水处理厂需要根据用户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本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对C市给水处理厂进行一个初步设计,根据已给的C市地形图、江流以及设计水量,确定给水处理厂的位置以及占地面积;根据江流水的水质情况,通过各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滤池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液氯消毒组成的常规工艺处理,从而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对各净水构筑物、给水处理厂高程进行计算,画出给水处理厂管线平面布置图和构筑物平面布置图、净水流程高程布置图以及主要净水构筑物工艺图。 关键词:给水处理厂;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排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县城污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一中小型城镇的污水管网的课程设计,设计时间为一周。通过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划分排水流域,布置污水管道、计算管段设计流量并进行管道水力计算,正确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复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三、设计内容 污水管网设计包括以下设计内容: (1)方案的确定:依据所给的城镇总平面图及原始资料,弄清该市的地形、地貌、街坊布置及水体的情况;根据该市的综合情况确定污水系统的区界以及污水出路,然后规划出管道的布置形式。 (2)污水管网的布置:在所给的城市平面图上确定主干管的走向、污水厂及出水口的位置;根据地形及街坊的位置,确定干管的布置方式;对支管、干管进行编号、布置检查井。 (3)污水量计算:进行居民区污水量计算;流量计算可按各支管、干管所接 的确定。 受街坊和集中流量汇总成表;其中需要注意总变化系数K Z (4)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最小覆土厚度和管道的控制点,计算该管段的起始埋深;根据管道布置绘制计算草图,列表进行水力计算;水力计算中需综合考虑地面坡度、沿线地质条件、管道的衔接方式等因素。 (5)设计图纸的绘制:绘制出该城市的污水总平面图,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对所计算管段进行检查井编号,标明所计算管段的管径、长度、坡度;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绘制出一条主干管的纵剖面图。 (6)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详细说明方案的确定,写出流量计算及水力计算结果。 计算书和说明书可分开编写,也可合二为一,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过程要完整、准确,计算简图、以及各种表格要齐全。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设计水质要求及水量计算 (1) 1.1 城市用水要求 (1) 1.2 设计水量的确定 (1) 2 给水工艺流程的选择 (1) 2.1 原水水质分析 (1) 2.2 给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2) 3 药剂的选择及其投加方式 (2) 3.1 混凝剂的选择 (2) 3.1.1 固体硫酸铝 (2) 3.1.2 液体硫酸铝 (2) 3.1.3 硫酸亚铁 (2) 3.1.4 三氯化铁 (3) 3.1.5 聚合氯化铝 (3) 3.1.6 聚丙烯酰胺 (3) 3.2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 (3) 3.2.1 重力投加 (3) 3.2.2 水射器 (4) 3.2.3 计量泵 (4) 3.3 消毒剂的选择 (4) 3.3.1 漂白粉 (4) 3.3.2 液氯 (4) 3.3.3 二氧化氯 (4) 3.3.4 臭氧 (4) 3.3.5 紫外线 (5) 3.4 消毒剂的投加方式 (5) 4 混合形式的确定 (5) 4.1 水泵混合 (5) 4.2 管式静态混合器 (5)

4.3 跌水混合 (5) 4.4 机械混合 (5) 5 水工构筑物的确定 (6) 5.1配水井 (6) 5.2絮凝池 (6) 5.2.1 隔板絮凝池 (6) 5.2.2 折板絮凝池 (6) 5.2.3 网格(栅条)絮凝池 (6) 5.2.4 机械絮凝池 (6) 5.3 沉淀池 (6) 5.3.1 平流式沉淀池 (6) 5.3.2 斜管(板)沉淀池 (7) 5.4 过滤设备 (7) 5.4.1 普通快滤池 (7) 5.4.2 双阀滤池 (7) 5.4.3 V型滤池 (7) 5.4.4 虹吸滤池 (7) 5.4.5 无阀滤池 (8) 5.4.6 移动罩滤池 (8) 6 水工构筑物参数设计 (8) 6.1 加药间的计算 (8) 6.1.1 溶液池容积W1 (8) 6.1.2 溶解池容积W2 (9) 6.1.3 投药管 (9) 6.1.4 搅拌设备 (9) 6.1.5 计量泵 (9) 6.1.6 药剂仓库 (9) 6.2 混合设备的计算 (10) 6.2.1 设计管径 (10) 6.2.2 混合单元数 (10)

给水厂课程设计模板

给水厂课程设计 1 2020年4月19日

2020年4月19日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某市净水厂工艺设计 学 院: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给水排水工程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6月16日

前言 在水的社会循环中,人们对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质都有相应的要求,当天然水源的水质不满足用水要求时,就要对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用水的要求。 天然水源作为水的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其水质在不同水源的不同地段时不同的,在一年四季的自然循环中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有必要研究作为水源的天然水的水质特点及变化规律,以便能正确地选择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工艺。 习惯以为,上述水处理只在给水处理厂进行。但从水的社会循环的角度看,给水处理的概念应涵盖从水源到输配水的全过程。例如,对水源的保护;从水处理角度进行取水构筑物的设置;为减少水中所含的泥砂量,宜从河流的表层取水;在湖泊和水库中选择适宜的取水深度,以减少水中的藻类含量;又例如,为防止给水处理厂出厂水的水质在配水过程中恶化,应进行水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的处理。 从天然水体取水,而不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称为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水对于人类社会,虽然是不可替代的,却是能够再生的。水在城市用水过程中,不是被消耗了,即水量上不发生变化(理论上),而只是水质发生了变化,失去了部分使用功能。采用水处理的办法改变水质,使之无害化、资源化,特别是再生回用,就 1 2020年4月19日

能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既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又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一举两得,这对人类社会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2 2020年4月19日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 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 1、名称 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 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 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 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 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1.10 0.70 0.90 1.10 1.30 3.91 6.61 5.84 7.04 6.69 7.17 7.31 时间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6.62 5.23 3.59 4.76 4.24 5.99 6.97 5.66 3.05 2.01 1.42 0.79 (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 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 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 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 (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 (2)选择管材; (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 (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 (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 (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 (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 (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 (1)给水系统布置 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 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 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 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 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 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 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3)设计用水量 计算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给排水管道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教学文案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 1、消化和巩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初步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方法与过程,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CAD绘图与手绘图的能力。 二、任务 根据所给原始资料,完成以下设计成果: 1、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图及设计计算说明书; 2、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规划设计图及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设计依据 1、道路规划图1张; 2、原始资料1套; 3、有关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及设计标准。 四、设计文件编制 1、设计计算说明书。必须包括给水管网计算过程,计算图,三种工况的管网平差计算表;污水及雨水流量计算表,污水管网及雨水管网水力计算表。 2、给水、雨水及污水管网规划图,其中一张须为手绘。 3、某部分污水管或雨水管的剖面图。 五、要求

1、根据进度安排,完成好各阶段设计计算内容,按时交出课程设计成果。 2、说明书应做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计算正确,书写工整(或打印),并装订成册。 3、CAD设计图做到比例恰当,内容完整,线条分明,图例规范。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原始资料 1、地理位置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福建省闽江出海口的马尾,位于东经119°37’,北纬25°59’。西距福州19公里,东至闽江口17公里,马尾港不仅是闽东南和闽江流域腹地的主要货物集散地,而且是目前全国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和台商投资区于一体的开发区域。快安延伸区于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福州开发区的首期延伸区。它东接马尾旧镇、西至鼓山隧道、南临闽江、北靠快安山麓,与南台岛、长乐营隔江相望,开发面积5.6平方公里。延伸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辟有工业小区、高科技园区、第三产业开发区、旅游风景区和生活居住小区,是一个理想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投资新区。 2、自然条件 1)规划区的范围 规划区的范围是规划图(远期)所绘制的全部区域,总面积约为180.6ha,如果扣除福马路的面积,则实际规划区域面积约为166.6ha。全区用水人口约为2.8万人。由于快安延伸区的用水主要以工业为主,工业性质是技术密集的轻型加工工业,可以通过节约用水的途径减少工业用水量。 在福马路以南的区域内,快安大道以东的地区是居民生活区,面积约65.3公顷;以西的地区是工厂和生产区,面积约46.8公顷。在福马路以北的区域内,安宁路以东的地区是居民生活区,面积约125.16公顷;以西的地区是工厂和生产区,面积约29.22公顷。

给水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设计任务与内容第一章一、设计任务及使用资料、设计题目13/d d=50000m 水厂课程设计;水厂日处理量为 2、设计任务与内容水厂课程设计的给排水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有: 复习和理解课程讲授的内容;1() (2)理论初步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3)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础技能;(、设计说明3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本课程设计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思想和工程观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提高运算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和图纸二张。二、供水水质及水压水厂出厂水质统一按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虑。。,以满足接管点处服务水头水厂出厂水压为0.38MPa0.25MPa 取水工程第二章 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和净水工程两部分,其工艺流程如下:一级泵房水源自动加药设备取水头自流管 清水池配水池沉淀池普通快滤池絮凝池 二级泵房一、取水原则及构筑物 (1)、给水水原的选择原则 设计中水原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原则; 1 所选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卫生防护。 2 所选水源可使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3 所选水源具有施工条件; (2)、取水构筑物选型 根据所确定的取水位置,综合其位置的水深,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岸坡,河床的形状,河水含砂量分布,冰冻与漂浮物,取水量及安全度等因素确定选用河床式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形式。 河床式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特点: 1 在非洪水期利用自流管取得河心较好的水,而在洪水期利用集水井上的进水孔取得上层水质较好的水; 2 比单用自流管进水安全可靠; 3 集水井设于河岸上,可不受水流冲刷河冰凌的影响; 4 进水头部升入河床,检修和清洗方便; 冬季保温,防冻条件比岸边好;5 2 二、取水泵站(一级泵站)、选泵(1)(三用一备)12sh-13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选择水泵的型号和数量,选用四台3,考虑到远期的-93-4H=36.4-29.5m 的水泵。电动机型号:流量Q=612-900mJQ/h扬程23量流用10sh-19A泵,所以选用一台Q=423.5mH=26m/h扬程的水发展所以选3册。,各泵的具体参数见给排水设计手册第Q=324-576m11/h扬程H=35.5-25m,管径2.0m/sL=3m。出水管流速为吸水管的流速为1.15m/s,管径为DN450mm,。吸水管选用铸铁管,压水管选用钢管。分别采用两条吸水管和两条L=627mmDN350mm,压水管。0.94m/s ,流速为的钢筋混凝土管,L=231.5m自流管选用d=500mm 、泵房布置2)(水泵机组的排列是泵房布置的重要内容,它决定泵防建筑面积的大小,机组的间距以不能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A=2.04m1 水泵凸出部分到墙的净距1;=3m(包

给水厂计算说明书要点

1.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和内容 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应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某市自来水厂工艺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水厂规模:11.6万m3/d (2)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PH值/ ~7.6 2 色度度~20 3 浊度NTU 65~2000 4 肉眼可见物/ 较浑 5 总硬度mg/L,CaC117

O3 6 氯化物mg/L 5.0 7 氟化物mg/L <1.0 8 硝酸盐mg/L <1.0 9 总溶固物mg/L 147 10 铁mg/L 0.23 11 锰mg/L <0.1 12 铜mg/L <0.5 13 砷mg/L <0.05 14 锌mg/L <0.5 15 铅mg/L <0.05 18 菌落总数个/mL 1.3×104 (3)厂区地形:(比例1:500, 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 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 km。 (4)工程地质资料 1)地质钻探资料 表土砂质 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 砾石 粘土砂岩 石层

1m 1.5m 1 m 2 m 0.8m 1 m 2 m 土壤承载力:20 t/m2.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历年最高水位m 34.3 8 黄海高程系统, 下同 2 历年最低水位m 21.4 7 频率1% 3 历年平均水位m 24.6 4 4 历年最大流量m3/s 1460 5 历年最小流量m3/s 180 6 历年平均流量m3/s 1340 7 历年最大含砂量kg/m3 4.82 8 历年最大流速m/s 4 9 历年每日最大水位 涨落 m/d 5.69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排水设计任务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概况 山西太原地区某县城位于汾河上游,该河在县城境内走向为自西向东,城南有两道支流在城东与汾河汇合,城南有铁路和公路各一道,铁路南侧地势较高,详见地形图。该城镇已制定好市政建设规划,公路以北为A区,公路与铁路之间三角地带为B区,各区人口分布密度均已确定,为完善市政建设,必须对该县城的排水系统工程进行规划设计。 二、规划设计任务 全面规划设计该城镇的排水系统工程 三、设计资料 1、地形详见1:5000的地形图,各区建设面积见地形图 2、人口密度:A区738人/公顷,B区358人/公顷 3、建筑区所有室内均有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4、各区占地面积分配如下: 区域建筑用地道路和停车场绿地 A区25% 25% 50% B区28% 25% 47% 5、县城东北角有一工厂,日产量为5.5吨,工业污水量为18m3/吨产量,总变化系数Kz=2.0,污水性质与生活污水类似。 生产分两班,每班工作8小时,各班(最大班)人数:第一班783人,第二班297人,各班热车间工人人数占最大班人数的55%,冷车间工人人数占45%。淋浴人数:热车间淋浴职工人数占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的88%冷车间淋浴职工人数占冷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的45%。 6、该城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冰冻层深度为0.8m。土壤为砂质粘土。 7、主要马路为40 m路面,均由柏油铺设。 8、根据室内排水出户管自流要求,管网起端埋深为1.0m。 9、暴雨设计重现期为一年,地面集水时间t1为10min. 10、有关指标,暴雨强度公式等均按排水规范要求。 四、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地形、地势选择排水系统体制,全面规划。对排水管渠进行合理布置,从图中求出街坊分区面积、各管段排水面积,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管网工程的设计与计算。如有排洪沟,只规划排洪沟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具体要求: (1) 上交规划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要求:论证合理,层次分明,计算无误,文字通顺,书写整洁。 (2)完成排水系统平面布置图一张,污水、雨水或合流管渠主干管纵剖面图一张,要求布置合理,按规范要求绘图。 五、参考书: 1、《排水工程》(上)(第四版),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2),于尔捷,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南京工业大学 给水厂课设设计计算说明书

南京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 水质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新泰市给水厂工程 姓名: 学号: 班级:给水0602 指导教师:梅凯 日期:2009.12.14

一﹑设计课题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设计要求 (1) 四、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 3 - (1)原水的水质分析..................................................................................................................... - 3 - (2)确定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 3 - 絮凝池工艺比较:................................................................................................................... - 3 - 沉淀池工艺比较:................................................................................................................... - 3 - 滤池工艺比较:....................................................................................................................... - 4 - 五、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 7 - 1 设计水量的计算........................................................................................................................... - 7 - 2 混凝剂的配制投加及混合........................................................................................................... - 7 - 3 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 8 - 4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 10 - 5 普通快滤池的设计计算............................................................................................................. - 12 - 6 Cl2消毒的设计计算................................................................................................................... - 16 - 7 清水池的设计计算..................................................................................................................... - 17 - 8 二泵房的设计计算..................................................................................................................... - 18 - 六、水厂附属构筑物的设计................................................................................................................. - 19 - 1 辅助建筑物面积......................................................................................................................... - 19 - 2 水厂管线布置............................................................................................................................. - 20 - 3 水厂的道路及绿化布置............................................................................................................. - 20 - 七、水厂总体布置................................................................................................................................. - 21 - 1 水厂的平面布置......................................................................................................................... - 21 - 2 水厂的高程布置......................................................................................................................... - 21 - 参考资料................................................................................................................................................. - 2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