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业综合性评价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共8页文档

学生学业综合性评价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共8页文档
学生学业综合性评价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共8页文档

学生学业综合性评价模式的实践与反思[文献标识码]A

1 . 引言

在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从2012年9月开始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改革为现在的五个课程模块,即基础英语、视听说、读写译、文化和特殊用途英语。各模块下设1~3门课程。目前各门课程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各门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方法等都各具特点,所以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文化模块下设的“英美文化概况”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英美文化概况”首次作为面向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独立开设的

提高课程,其教学理念、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急需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而传统的大学英语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忽略了学生评价主体,因此,它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进步。为了改进学生学业及能力的评价手段和标准,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将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模式(Overall Assessment Mode)。

2 . 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

2 . 1 综合性评价的相关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强调“教学

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合称为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性评价,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M. Scriven)1967年论及课程改革时在《评价方法论》中第一次提出,之后Bloom将之发展为一种教学评价类型。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的系统性评价”(Bloom, 1987)。它是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及此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及学习策略等状况进行评价,使学生有机会在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学习。其宗旨主要在于为教学提供频繁的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形成性评价不但具有主体性、过程性、多元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特点而且具有调节、反馈、信息功能。形成性评价包括多种手段如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但因缺乏量化指标,其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定量测试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评价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为主。其主要形式有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目的在于考查该学期的总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语言水平,然而却忽略了对平时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价。其评价概念狭小,

评价主体及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评价功能缺乏激励,评价结果缺少反馈,没有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综合性评价则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它不但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业进步,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以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合性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首先,多元智能理论为学业评价的多元化提供了依据。它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为此,教师要学会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和潜能;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应多元化。(Gardner,1983;加德纳,2004转引自赵应吉,2012)。其次,建构主义为学业评价的综合性提供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学生通过主动建构意义获得知识,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因此,学生的学业评价应包含学习环境、学习策略、认知能力等而非单一的知识获得。

2 . 2 研究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已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对象主要为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较少涉及研究生和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及实践,研究重点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成果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新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践。赵应吉(2012)构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既评教又评学;崔敏等(2010)也构建了对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和CAI的评价体系。(2)形成性评价方法、手段、作用及存在问题(黄华,2010;彭玲玲,2007)。(3)形成性评价的效度问题。李清华、曾用强(2008)和王笃勤(2010)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大学英语评价结构不够合理,操作不够规范,有必要根据评价的原则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4)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如翻译(李小撒、柯平,2013)、口语(陈旭红,2009)、写作(曹荣平等,2004)等课程。实践证明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监控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5)教师在评估实践中的身份问题。许悦婷(2011)通过叙事研究分析教师在评价中的“实际身份”与“目标身份”以及由终结性评价者向形成性评价者的转变过程。研究发现,独立的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都不可能实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近来开始出现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趋势。由此,本文尝试对学生学业综合性评价模式的构建和实践进行反思,以期探索客观有效的评价模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3 .“英美文化概况”综合性评价模式构建

我校中高级课程“英美文化概况”开设一学期,32课时,占2个学分。在一年两轮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评价理论为基础,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尝试构建了综合性评价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我们探索了该模式的构架、内容和评价指标,尤其是运用什么标准和手段进行形成性评价?如何使之发挥对教与学的反拨作用?此举旨在全面、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