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13套在线直播观看_央视评论员:给新闻第一时间竞争力

央视13套在线直播观看_央视评论员:给新闻第一时间竞争力
央视13套在线直播观看_央视评论员:给新闻第一时间竞争力

央视13套在线直播观看_央视评论员:给新闻第一时间竞争

评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媒体人,能够以媒体的视角看问题,更能兼顾国家利益与媒体立场,并树立起媒体鲜明的个性化旗帜。一位优秀的新闻评论员在传播实践中,是能够通过“立言”的方式成为所在媒体灵魂的塑造者和媒体旗帜的引领者的。

唐怡: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员组制片人,负责央视评论员队伍的管理维护和评论选题策划、实施。十年央视从业经验,历任记者、编辑、直播导演、策划等职务。2009年6月开始负责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评论员队伍的建立。

2009年的7月27日,也许这个日子会像当年“东方时空”的开播一样在多年后被载入中国新闻史册。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新改版的“朝闻天下”节目除了推出被网友称为美女主播的胡蝶,还有两位央视特约评论员在节目中隆重亮相。评论员杨禹与主持人胡蝶的连线直播也创造了当天“朝闻天下”的收视最高点。

7月27日央视评论员队伍正式亮相“朝闻天下”,8月份逐步亮相“共同关注”、“东方时空”,专栏栏目“环球视线”、“今日关注”。目前每天1位国际评论员,1位国内评论员以值班形式,随时根据最新新闻内容在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插入即时评论。另外每天还有2到3位评论员参与“环球视线”和“今日关注”两档专栏性评论节目。在中央电视

台新闻中心第一批24位评论员中,特别是核心队伍的八九位评论员,分别来自中央电视台、其他新闻媒体和研究机构,年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普遍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和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以及新闻表达的能力。

从最初的关注评论员形态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出现,到评论员的评论内容被网络媒体的广泛转载,央视建立自己的评论员队伍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压力。前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清华大学的曹景行教授在新学期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说:“这一学期的课就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央视为什么要增加评论的分量,建立特约评论员的队伍。”

在央视工作了十个年头后,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员队伍建立的参与者,并负责目前评论员队伍日常运作的管理者,我愿意与大家分享半年以来我的心得。

一、央视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评论员队伍

毫无疑问,国家电视台需要在重大事件面前有自己的声音。央视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应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新闻评论类节目在国外有着成功的先例。美国2004年的数据显示,电视新闻收视率独占鳌头的CNN渐渐开始落后于后起之秀FOX。以消息及时快捷、报道充分而闻名的CNN 何以被FOX超越?原因并不在于信息容量和及时度的比拼上,而是FOX选择了评论,正是依靠对公众关注的新闻加以适当的点评而击败了CNN。作为媒体,其实最大的竞争就是解释权之争。第一解释权可能要比其他的解释更重要。评论其实也有一个时效性问题。一件事发生了,谁的解释快速准确,就可以注定他的解释的权威。受众的知情权,要求评论员们需要靠着自己的经验、学识与智慧,构架一个全新的事理体系,在边看边说中,告诉民众想知道的每个答案,甚至那些延伸出来的走向。

有人说“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市场经济转型之初,面对突然开放多元的世界,受众迫切需要减少“不确定性”,传媒当有应和之举。如今的情况与从前相比有所变化,但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勃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快捷有效,从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进入了信息过剩的时代。即使是被央视垄断信息来源的独家新闻,也不能保证独家信息在传播之后不被其它渠道传播。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当今时代的新闻节目如何在同质化的困境中突围,才是新一轮竞争的关健。

“独家新闻的含义不仅仅是独家的事实报道,还包括具有创见性的新闻评论”。央视评论员队伍在新时代新闻观的呼唤下应运而生,也标志着中国电视正进入评论时代。

二、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央视评论员

中国受众需要评论性的节目,凤凰卫视正是切合了中国受众的这种需要,常年地密集地制作新闻评论式节目,打响了品牌也赢得了受众。随着新闻传播学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开始更加深入研究信息传播对接受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谁能成为最好的传播者”这一问题逐渐被新闻界所关注。对于电视新闻评论,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到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

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亮相的评论员主要有10位,他们有之前已经比较具有媒体知名度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军事专家张召忠、尹卓、宋晓军,资深的媒体人士马晓霖,也有还不太为大多数电视观众所熟悉的中国经济导报新闻中心主任杨禹和清华大学教师周庆安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1+1”副制片人王志安等。

曾无数次有人问我,为什么央视会选中他们成为央视的第一批评论员,在他们所评论的新

闻中有很多领域他们可能不是最专业、最有业界美誉度的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一开始组建评论员队伍就很清晰地确立了我们需要的是新闻评论员,而不是专家、嘉宾。评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媒体人,能够以媒体的视角看问题,更能兼顾国家利益与媒体立场,并树立起媒体鲜明的个性化旗帜。一位优秀的新闻评论员在传播实践中,是能够通过“立言”的方式成为所在媒体灵魂的塑造者和媒体旗帜的引领者的。在人员上,汲汲无名的年轻人也许能以一种更为放松的心态来适应央视评论员的身份。

客观来说,特约评论员这个队伍亮相以来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给央视的新闻提供了第一时间的竞争力。9月10日,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直播特别节目,首次以央视评论员形式发表本台观点和立场。电视直播的优势使央视的评论成为所有评论中的领航者,网络媒体大概在10分钟以后即将全部评论转载出去。

三、央视评论的空间有多大

从央视评论员队伍组建以来,其他媒体包括央视队伍本身也一直在问一个问题,央视的评论空间到底有多大,话语的边界在哪里?

客观来说,在央视评论员亮相以来的几个月里,选题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社会各个层面,新闻评论元素亦需要以稳定、合理、持续的姿态,存活在央视新闻节目的肌体之内,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观众体会到央视新闻产品的日渐丰富,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润物无声;体会到央视新闻评论的力度,不是疾言厉色、来去匆匆,而是无声更胜有声时,积每日众评而立长久之论。

新闻人都知道,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大家也都知道,既为旗帜,就最招风。对于央视来说,犀利是新闻评论的基本样态,而均衡感则是国家电视台的守土底线。一个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既要犀利,又要均衡;既要放得开,又要把得住。均衡为盾,犀利为矛;先要把得住,才能

放得开。这就是央视新闻评论员的语态空间。把这个尺度掌握好了、运用活了,持之不懈,央视新闻评论的力度就出来了,魅力也就立住脚了。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