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的类别与用法.doc

助词的类别与用法.doc
助词的类别与用法.doc

助词的类别与用法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正文:助词主要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还有一些别的助词。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的”连接定语和中心

语表示的关系有两种:一是领属关系。例如:“我的书” 分析:“我的书”,“我”限制“书”的外延,书是属于我的。一

是修饰关系。例如:“崭新的书包” 分析:“崭新”限

制“书包”的外延,书包是崭新的。又如:“打虎的武松” 分析:“打虎”突出了“武松”的内涵,属于描写。“的”除了

起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后边,(下接第二页,仅会

员可用)

日语中助词用法整理

干货:日语助词完全整理总结篇(超全) 助词是没有活用(词尾变化)的附属词,接在其他词的后面,表示该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者表示该词与其他 词的关系,或者给该词添加某种意义。 1.提示助词[は] 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2.提示助词[も] [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3.助词[が] (1)主格助词[が] [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 语 (2)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 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 (3)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 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4. 领格助词[の] [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5. 终助词[か] [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6. 接续助词[て] 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7. 提示助词[は] 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8. 接续助词[から]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9. 补格助词[より] [より]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0. 副助词[ほど] [ほど]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 终助词[ね][よ]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ね]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12. 传闻助动词[そうだ] [そうだ]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为[そうです],意为"(第一人称)听说…" 13. 补格助词[に] [に]接在表示场所的体言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意为"在"。[に]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日语单词本)且后续意为"来、去"的动词(如:[行く]、[来る]…)时,表示来去的目的。 14[か]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某(些)"、"若干"。 15. 并列助词[と] [と]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和"。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

文言文结构助词

文言文结构助词 目录: 1、者、所 (1) 2、之、其 (5)

常用文言文的结构有“者”、“所”、“之”、“其”。在这四个助词中,“者”、“所”有较多的共性;“之”、“其”有较多的共性,以下分两组介绍。 一、者、所 主要通过:“者”、“所”的作用;与一般化自指;不同的特点等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所”的作用。 1、者 “者”的主要作用是用在谓词性词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者字短语是体词性的。“者”前的谓词性词语,通常没有主语。这是因为: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正是该谓词性词语的主语表示的人、物等事体。者字短语常表示人,也可以表示物。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御”的意思是驾马车,“御者”是指驾马车的人。这个“驾马车的人”相当于“御”的主语所表示的人。同样“射”是指射箭,“射者”是指射箭的人。“御”和“射”都是谓词性词语,加者后变成体词性词语。) ○《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老”也就是指人。)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是指水,水是“逝”的主语所表示的物。) 注意1:主谓短语也是谓词性的,所以“者”有时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给这个主谓短语做主语的那个大主语。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力不中”:主谓短语,加“者”后,指“力不中的人”。) ○《战国策·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毛羽不丰满”:主谓短语,加“者”后,指“毛羽不丰满的人”。) 注意2:基数词也是谓词性的,也能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常有总括的作用。例如:○《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 (“三者”是总括“知、仁、勇”这三种品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五者”是总括前面的五种关系。) 注意3:者字短语给“似”、“似若”、“如”、“伪”等做宾语时,表示“假装……的样子”、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俞士汶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1.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 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作,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并将数以万计的词语实际进行了归类,与此同时还按类详细描述了每个词语的多种语法属性,初步建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电子词典”,另外对数十万字的语料进行了切分和词性标注。这就又进一步检验了词类划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这到如此规模和如此浓度的汉语语言工程实践可能是罕见的。 本文介绍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分类的理论基础,并以若干词类例详细介绍具体的划类准则。 现代汉语的词分以下18个基本词类,括号中的拉丁字母是各个词类的代码。 名词(n),时间词(t),处所词(s),方位词(f),数词(m),量词(q),区别词(b),代词(r),动词(v),形容词(a),状态词(z),副词(d),介词(p),连词(c),助词(u),语气词(y),拟声词(o),叹词(e)。 这些基本词类可以合并为较大的词类。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数词、量词统称为体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统称为谓词。有一部分代词属于体词,另一部分代词属于谓词。体词、谓词、区别词和副词又合称为实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合称虚词。实词与虚词是汉语两大词类。此外还有拟声词与叹词,它们游离于这两大词类之外。 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规技术要求庆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配备一部电子词典。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认为作为电子词典的登录项的语言单位是“词”。基本中大部分肯定是语言学家认同的词,这也就是暗示了其中一部分不能看作“词”。从计算机处理实际文本的需要出发,从提高计算机处理效率的角度考虑,词典中另外包含了以下7类语言成分: 前接成分(h):阿,老,非,超,单 后接成分(k):儿,子,性,员,器 语素字(g):民,衣,失,遥,郝 非语素字(x):鸳,批,蚣 成语(i):接部就班,八拜之交 习用语(l):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简称略语(j):三好,全总 前4类是比“词”更小的单位,不成词。这些成分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电子词典的规模允许,应当尽可能地将这些成分全部收入。后3类是比“词”更大的单位,词典中只能收一部分使用频率高的。本文将电子词典中登录的各种语言万分笼统地叫做“词语”。

结果助词的正确用法

结构助词的正确用法 张春余 由于这三个字在做助词时都念“de”,所以区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正确使用这三字,就必须先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的”是定语标志,用于“定+中”(即定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中。如:明亮的灯光微弱的灯光昏暗的灯光 这里,灯光是名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明亮、微弱、昏暗是对灯光这一主体事物的修饰,是定语。 “地”是状语标志,用于“状+中”(即状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如:不紧不慢地走慌慌张张地走急急忙忙地走 这些短语中,走是动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不紧不慢、慌慌张张、急急忙忙都是描摹走的状态,是修饰性成份,是状语。 “得”是补语标志,用于“动/形+补”(即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加上补语构成)一类结构当中。如:交代得清清楚楚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里,交代、摆放是动词,安静是形容词,“”清楚楚清、“整整齐齐”、“ 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则分别是对它前面的动作、状态的补充说明,是补语。 观察上边的实例,我们会发现这三类短语虽然结构上、功能上都有不同,但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可归纳为“×de×”这一形式。“的、地、得”读音上的一致,使得一些对语言结构分析不太了解的人模糊了三者用法上的界线。要正确区分,除了掌握相关短语知识外,可做如下简单记忆: 1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的”。 2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地”。 3在“×de×”结构中,如果前面的“×”是动词或者形容词,而后面不跟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得”。 举例说明: 用“的”的实例:我的家乡我的简历我的前程我的心思高大的树水中的鱼好看的戏天上的云洗菜的人最可爱的 人山沟里的人最满意的人最理想的人美丽的谎言我们的工作当前的情况 用“地”的实例:哈哈地笑着紧紧地盯着疯狂地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清楚地知道很惊讶地说不慌不忙地走兴奋地说严肃地说哇哇地哭呼呼地冒着火苗隐隐约约地说小心地捧着用“得”的实例:好得很糟得很富得流油富得往脸上贴 金干得漂亮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表现得非常勇敢写得整 齐打得过瘾打得解恨引得大家这样注意(比她)年轻得 多只说得人人鼓掌、个个叫好听得真真切切震惊得一语不发 (在新的《中学语法教学系统》中有规定:如果学生无法正确区别“的、地”的区别,那么就用“的”,也就是说,考试的时候都用“的”,不能算错。)

现代汉语

第五章语法 二、填空题: 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 。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 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 11.兼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短语套合而成。 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 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 14.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 ,表示不同的语气。 15.从主语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 16.根据结构关系,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 17.根据主谓句中谓语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主谓句分为四种,即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句。 18.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 19.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成的句子。 20.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 。 21.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祈使、感叹四种。 22.根据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 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 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 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 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 27.从语义类别看,补语可以分为、、 、、、、七类。 28.“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中“是”是词,“他是老想着大伙儿”中的“是”是词。 29.“被”字句是受事主语句,用介词“被”引进的句式。 30.“除非水很浅,船才开不进来”是关系的复句。 四、多项选择题 1、语法这个术语有如下()几个含义 A语法规律 B语法现象 C语法科学 D语法教材 2、实词可以分为()几类。 A体词 B谓词 C加词 D数词 E代词 3、起附着作用的虚词有()。 A介词 B助词 C语气词 D副词 E连词 4、加词包括() A区别词 B形容词 C副词 D介词 E助词

现代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第1讲

第一讲、2011-03-01 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类别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汉语词类的虚实分界 一、早期的虚实概念。 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词”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案:“雪儿”本为唐朝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后泛指歌女)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实字”主要就是指那些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不但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语气词,而且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是一些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化短语。 当时,人们把“虚字”叫作“词、语助、助字、助语辞”等等。元朝卢以纬的《语助》,作为我国最的一本虚词词典,对其所收的一些“语助”均有简明而又独到的解释。[1]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经能够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

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出于训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除了《语助》,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辩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些词典既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严格意义上的虚词,也收了一些副词、代词、谓词等等,不过基本上还是以训释经传中的虚词为主的。总的说来,早期的虚实区分是一种语文学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语法学的分类,而且虚词和实词的范围、类别也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到了后期已经逐渐地明晰起来。 真正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虚字概念虚词观,直到上个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才出现,马建忠明确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按照马建忠的看法,虚字就是表语法作用而不表具体词意的词。这一观点,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一直被人们所遵循。 二、虚实划分的标准 自从马建忠撰写《马氏文通》,创立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以来,有关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综观这一百多年来有关汉语词类问题的矛盾、分歧和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汉语中的词到底是不是可以分类,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依据,什么样的语法理论更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二、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汉语词类体系,虚实两分的分类系统是否适应汉语的语言实际,哪些词类应该分别归入实词和虚词;三、在具体操作时,对于一系列多功能的词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尤其是有关兼类、同

状语后结构助词“地”的使用

描写性状语与非描写性状语 1)描写性的状语: ①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状语: 此类状语的作用在于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表情、姿态以及形之于外的心理活动,即此类状语所描写的一般是人可以感知的,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主要有: 形容词(短语)激动、美滋滋、兴奋、愉快、很大方 动词(短语)犹豫、怀疑、踉踉跄跄、(像)…一样 固定短语热情洋溢、大摇大摆、兴高采烈 副词公然、暗自、偷偷、私自 此外,主谓短语也可以充任描写动作者的状语,如: 他脸色阴沉地说……。 ②描写动作的状语: 此类状语作用是对动作的方式等进行修饰描写,主要由以下词语充任形容词(短语)快、彻底、仔细、草草、慢慢、积极 象声词淅淅沥沥、哗哗、呜呜、怦怦 动词(短语)来往、来回、不住、不停 数量(短语)一把、一勺一勺、三拳两脚

名词(短语)[历史、主观主义、大声、快步] 固定短语滔滔不绝、斩钉截铁、当面锣对面鼓 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一直、断然、忽然、陆续] ③两类描写性状语都包含形容词、动词及固定短语,但功能作用很不同: ②描写动作的,主要描写动作进行的方式、状况等; 我们到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①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心情、态度、姿态、表情等等。 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真的吗?” 小李尴尬地点点头。 他犹豫地问:“这个办法行么?” 其次可从结构上加以区别,描写动作的状语,有时可以变换成对动作的表述,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不能进行这样的变换; 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对我们的欢迎很热烈。 他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下。—把房间打扫得很彻底。 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对我说得很高兴。 妈妈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看女儿看得很温和。

现代汉语中者

现代汉语中“者”的用法研究 【摘要】从词缀和助词不同方面论辩“者”的词类,再从自指和转指方面确定“者”是词缀。以及“者”的用法。 关键词:词缀转指词汇意义功能意义 助词和词缀究竟怎么分,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因为助词和词缀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意义虚灵,不能单独使用,总是附在别的词后面,又能增加语法意义,甚至改变语法性质。而且者字与前面的成分结合的非常紧密,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但我们认为二者有实质的区别。词缀是参与构词的,它与词根一起构成了一个新词,这个新词意义明确具体,不可分割或添加。助词是构形的,他能增加语法意义。 根据词类划分中词的语法特征之一词的形态来探析“者”,它是词缀合理一些,还是助词更合理。词的形态有构词和构形两种语法形式。构词的语法形式有前缀和后缀,他们有构成新词的作用,并且有标记词类的作用。“者”在现代汉语中始终位于词根的后面,我们就直接拿后缀的典型代表来做比较。如:X手棋手打手新手虽然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手)与前面的词根组合指代有某些具体特征的人。指一个或一类型的人,有一些具体化与指人化。同样,“者”读者作者死者零余者用人的思想和动作等方面与前面的词根组合指具有某些特征的人,指一个或一类型的

人,同样具有具体化与指人化,组合后词性转换为名词,都可以看作是名词的标志。再如:大众化革命化年轻化绿化本来前面就是一个词,再加上化,又变成一个词,凡是用“化”构成的词一般都是动词。如“者”唯物主义者手工艺者环保者志愿者本来前面就是一个词,是一个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再加上者,凡是用“者”构成的词一般都为名词。由此可以看出“者”是极度符合词缀的条件。但是为了严谨起见,还待商榷。 不妨从构形的语法形式来探讨“者”的属性。现代汉语里,构形的语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叠式,把词或语素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二种是粘附式,把具有词尾性质的助词粘附在实词后边表示某种语法意义(邢福义先生和汪国胜先生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没对这一点做细致的阐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者’的解释为①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物。如:强者、读者、符合标准者。②助词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③助词,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虚词类别的语法形式,应是该类词的语法意义借以表现出来的方式或标志,从而也应该是区别性的。对于助词来说,

助词で的用法

1 活动场所 在以行为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中,活动场所用で表示。 「私达は学校で(活动场所)勉强をします。」 “我们在学校学习。” 「运动场で(活动场所)运动会を开きます。」 “在运动场举行运动会。” 2 比较范围 事物进行比较时总是有一个比较的范围,经常说“在……范围内……。”这个比较范围用で表示。「中国では(比较范围)、北京大学が一番有名です。」 “在中国,北京大学最有名。” 「私达のクラスでは(比较范围)、李さんが最も真面目です。」 “在我们班小李最认真。” 3 工具 当人做某种行为时,往往依赖于某些工具。在句子中直接表示所使用的工具,就用で表示。 「バスで(工具)会社に行きます。」 “乘公共汽车去公司。” 「万年笔で(工具)名前を书きます。」 “用钢笔写名字。” 「彼达は日本语で(工具)话しています。」 “他们用日语在交谈。” 这里注意:用で表示工具时,一定要直接在工具名词后面加で表示,不能加进动词。试比较:「バスに乗って会社に行きます。」这句话仌然译成“乘公共汽车去公司。”但是因为用了动词,表现方式就有了变化。 4 方式 主要是描述动作主体的数量。 「私は一人で(方式)住んでいます。」 “我一个人住着。” 「学生たちは五人で(方式)先生の家に行きました。」 “学生们五个人去了老师家。” 「皆で(方式)歌を歌いましょう。」 “大家一起唱歌吧。” 5 总和 和上一项不同,单价或者一个人的不加で,2个以上的合计值就要加で。 「靴下は一足5元です、3足で(合计)15元です。」 “袜子1双5元,3双就是15元。” 「一人3册だと10人で(合计)30册になります。」 “如果一个人3本,10个人就是30本。” 「一轩5m必要としたら、20轩で(合计)100m必要です。」 “如果一家需要5米,那么20家就需要100米。”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文学院姜晓 本课程所属学科:文学 专业类:汉语言文学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课程:现代汉语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语言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结构助词的地位和作用 结构助词是《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的第三节“虚词”中助词的一个教学内容。“的、地、得”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却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词语。随着网络语言的渗透,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随意地运用“的、地、得”,造成了三者使用混乱的局面。因此,仔细分析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重新认识三者的意义与作用,促使学习者在生活中养成规范使用结构助词的习惯。 2.教学内容的编排 本节课首先简述了助词的定义与分类,然后总述了结构助词的特点,接着分条阐述了“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与特殊用法,最后用一则笑话来提醒学习者不可忽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在分述“的、地、得”三者特点时,教师加入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辅以学习者理解,并希望最后那则幽默的笑话能唤起学习者对结构助词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结构助词。 (二)授课对象分析 1. 学生水平 课程面对的学习者均为苏州大学文学院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对《现代汉语》这样基础又专业的课程还有待适应,对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理论(如“配价理论”等)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阐释,并多配以一些新鲜活泼的例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态度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参与度高,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多加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展开有效讨论,希望通过思考与问答,让学生融入课堂、领悟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三)教法分析 1.演绎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本节课首先选择了演绎教学法。“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都有自身独特的用法和特点,采用演绎法,较能提纲挈领地展示出三者的总体特征。同时,演绎法也能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结构助词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2.例证教学法 根据学生特点,本节课选择了例证教学法。在阐释“的、地、得”三者的特点时,教师例举了较多生活化、日常化的例子,让学生对三个结构助词有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感悟。最后加入的幽默笑话,更让学生在欢笑中意识到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对三者的理解又更加深了一层。 3.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的、地、得”的特殊用法,本节课选择了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抛出几个发散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在得到部分学生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后,教师再公布答案。这样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对此部分理论有了较深的印象。公布答案以后,教师又紧接着阐述了得到这些答案的原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认知会更为扎实深刻。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共性 2. 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与特性 3. 理解结构助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的、地、得”三者的特点与用法特例 (三)教学难点 “的”字结构的多义性及其形成原因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日语助词用法小结(超全) -

1.1.1.提示助词[は] 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1.1. 2.提示助词[も] [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1.1.3.助词[が]1.1.3.1. 主格助词[が] [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1.1.3. 2.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1.1. 3.3. 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1.1.4. 领格助词[の] [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1.1.5. 终助词[か] [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

1.1.6. 接续助词[て] 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1.1.7. 提示助词[は] 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1.1.8. 接续助词[から] 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1.1.9. 补格助词[より] [より]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以为"比"。 1.1.10. 副助词[ほど] [ほど]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不)比…"、"没有…那么…" 1.1.11. 终助词[ね][よ] 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ね]主要用于表示感叹、赞同或质疑,[よ]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文言虚词“之”是文言文中用法最为复杂多样的词汇之一,光 是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就纷繁多样,常使热爱古汉语的朋友晕头转向,难以应对。下面就文言虚词“之”的结构助词用法作一系统归纳,总凡十四种,以期对古汉语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1、定语+之+中心语。“之”可译为“的”。例如: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例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宾语+之+动词。“之”前置宾语。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 5、动词+之(于)+补语。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例如: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壮语+之+中心语。“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苏武传》 7、中心语+之+定语。“之”为后置定语的标志。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法部分概述及词类练习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0分) 1.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另一个是指,传统语法包括和两个组成部分;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另一个是指。 2.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和语法,语法具有、和等性质。 3.语法单位中静态的语法单位是指、和,它们是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语言的备用单位;动态的语法单位是指,它是语言的使用单位。 4.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子的组成成分,包括、、、、、 、、八种,有的句子还有一种特殊成分,叫。 5.词类是指词的的分类,它是对所有词进行的结果,词性是给个别具体的词进行的结果;划分词类的目的是和,划分词类的依据有三个,其中主要依据是词的,其中词的能力可以较广泛地用来鉴别词类,辅助依据是词的和词的。 6.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有两个:和,各级语法单位组合的特点表现为的一致性和的一致性。 7.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和的词在内,如、、等,名词经常作和,不能作。 8.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春天早已到了,应该暖和了。"一句中"应该"是动词,在句子中做的句子成分是。"他拿出来一本书。"一句中"出来"是动词,在句子中做的句子成分是。动词中的心理活动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可以受副词修饰,动词能作或,多数能带。 9.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如"优秀"是形容词,"绿油油"是形容词,"东西很多。"中的"多"是形容词,形容词能作或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形容词不能带。 10.副词常限制、修饰词语,副词中包括很多小类,比如程度副词、副词、副词、副词、副词等,副词都能作这种句子成分,其中" "和" "可以作补语。 11.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人称代词可以分为和,"我、你、他"分别是代词、代词、代词;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或,还有和两种引申用法,不表疑问;指示代词用来指代和,"这"为,"那"为。 12."男、女"的词性是或,"第一"是数词中的,"三个"中的"个"是量词中的量词,"三趟"中的"趟"是量词中的量词。"轰隆隆、哗哗"的词性是,"哎喲、喂"的词性是。 13.、、与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四者合起来成为词;、与合起来成为谓词。 14.虚词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二是;三是。 15.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在书面上习惯写成三个字:、、,分别

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方法

助词“的、地、得” 1.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是分别作定语、状语、补语的标记。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2.助词“地”的误用 目前从质检书稿中发现最常见的错误是“地”的误用。有的编辑看见动词,就把动词前面的“的”改为“地”。 请注意:“地”是状语的标记,而不是动词/形容词的标记。状语是句子的一个成分,所以判断该用“的”还是“地”,要从句子来判断,而不是从一个词来判断。 动词/形容词作谓语时,它们前面的状语标记应该用“地”。但动词/形容词也都可以作主语或宾语,这时它们的前边有定语时,必须用“的”作标记。 例1 他地到来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句中,“到来”是动词作主语,主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他的”。) 例2 她吃不了这样地苦。 (句中,“苦”是形容词作宾语,宾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这样的”。) 例3 对要求和目标作出相应地调整。 (句中,“作出”是谓语,“调整”是宾语,宾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相应的”。) 例4 具象造型是对客观实在的空间作直接地观察和描绘。 (句中,“作”是谓语,“观察和描绘”是宾语,宾语前的定语应该用“的”作标记,所以正确的是“直接的”。) 这种情况的例子还有:一年的努力巨大的变化他的批评年轻人的热情……总之,不要看到动词就在前面改“地”,要从整句话的句子成分来分析。 3.“的”的其他用法

汉语言要素教学课-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文献综述: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1.摘要 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助词是虚词中的关键一环,结构助词又是助词的一大难关。因此,对于结构助词的外对汉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结构助词的本体研究、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偏误总结、结构助词的对比分析以及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对策等几个方面综述国内近几十年对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结构助词、偏误、对比分析、对外汉语教学 2.国内对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助词属于虚词里面非常重要、不可避免的一环。再者,结构助词又从属于助词。因此,对于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近些年来,日益显示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知网上可查阅到,从1977年至今,共有7000多篇文章关于结构助词的教学,其中却只有1000多篇谈到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诚然,这是我与我国对外汉语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另外,在这些文章中,单纯地介绍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很少。但是,很多学者从某些国家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谈到目的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等,也很有借鉴意义。并且在这些研究论述中,都一致认为结构助词的教学和学习是整个虚词学习里最难的,本文将着重介绍结构助词在这些年来的相关研究。 2.1概述 先前谈到了结构助词在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情况,现更具体地展开说明:20 世纪 50 年代由张志公等提出的助词词类系统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该助词系统包括: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20 世纪 60 年代,对于是否将语气助词归入助词的观点产生了争议,到 80 年代初大多学者们接受了将语气助词从助词分出来的提议。高更生[1]将助词和语气词通称为助语词,即“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起某种附加的语法意义的词。”而结构助词就是指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某种结构关系。到了20世纪至今,多数学着不再争论各类助词的分类,逐渐开始认识到研究助词本体的重要性,而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对于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结课论文—— 助词“的”的用法探微 姓名:胡文涛 学号:2013504011 系别:中文系 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院:文学艺术学院 导师:余静 时间:2014年6月

前言: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按照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的三重标准,可以将词汇划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是由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和数词等组成,这些词之所以被称作实词是由于词的指向具体:要么指某个事物,要么是指某个动作,要么形容某个特征或某种情状等等,总之一定是言之有物。而虚词则是无法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物体或事物相对应的,缺乏词汇内在意义的一类词。它们更像是词语王国里的零件,虽然是那么不起眼,却又是缺不得的。虚词本身可以分成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几大类,每一类里都有基本固定的词语充当组成成分。由于用法灵活,又无法和现实存在的物质对照而加以理解,虚词的学习难度一向很高,相比较古代汉语的虚词学习,现代汉语的虚词则显得是小巫见大巫。在这篇论文中,将就虚词中的助词“的”的用发作简要的探微。 关键词:结构助词“的”的用法语气助词“的”的用法“的”的其他用法“的”的省略问题“底”代“的”现象 正文: 一、结构助词“的”的用法 1、在这种结构里,“的”字是作为定语的标志,出现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定中短语。这时,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⑴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为领属关系。例:你的苹果手机我的三星手机 ⑵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限制关系。例:知识的海洋大校的女儿 ⑶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关系。例:金色的麦浪蓝蓝的天空 2、“的”可以用在主谓结构之间。这时,句子中的主谓关系便成了带有名词性的偏正关系。例:(加短横线的) ①梅花的绽放,是在腊月的一个下着大雪的夜里。 ②父母的惨死,使这个孤儿过早地成熟起来。 可以看出,加上了“的”后变成的偏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中心语的地位。 3、助词“的”还可以在叠用的两个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描写的同一类人或事或物各自有着不同的行为;“的”在叠用的两个相同的形容词之间,是在概括某一种概况。例: Ⅰ死的死逃的逃蹦的蹦跳的跳(动词) Ⅱ红的红白的白高的高低的低(形容词) 在《虚词的知识和运用》一书中,作者将这种用法看成是一种广义的中心语隐含结构。底层结构是“动+的+名+动”,而在表层结构中则可以将语境可以掌握的名词省略。例如:表层结构中为“拜的拜”,而在底层结构中还原为“拜的人拜”。这是一种省略的现象。 4、“的”还可以与表示职称、身份的词连用,构成一种用来表达身份、职称的结构。但这种用法的口语化倾向比较明显,且多为临时的用法,必须的发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例: ①这届学生会王小毛的主席。 这时,“的”字所组成的结构则是表示职务。 ②这部新拍的《天龙八部》钟汉良的乔峰。 这时,“的”字所组成的结构则是表示角色。 这两个句式,若是乍一看,大多会把句中的“的”字看成是定语的标志,这样便会造成句意的误解。把这两个句子换成正常句式,则为: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在现代汉语中的取舍 张静 (湖北大学文学院 2011级对外汉语 2011221102410019) 摘要:“的”字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也是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出现“的”字取舍问题的原因、制约“的”字取舍的因素以及“的”字取舍的一般规律三个方面探讨了结构助词“的”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的省略问题。 关键词:结构助词;“的”;取舍;省略 我们都知道,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语法标志,主要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但并不是所有定语后都要用“的”,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时必须加“的”,有时不能加“的”,有时加“的”和不加“的”都行,但意义有所差别。因此,结构助词“的”的省略,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被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 一、出现“的”字取舍问题的原因 “虚词在各种语言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由于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虚词就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陆俭明,1985)据陆俭明先生统计,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尤其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虚词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句占语法偏误的60﹪以上。正因为汉语没有其他国家语言丰富的词性变化,所以虚词充任着区分时态和区分语态的职务,从而增加了虚词使用的难度。 当然,这也是造成结构助词“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面临取舍问题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关于结构助词“的”,概括起来大概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面临取舍不当的问题。 (一)、音节因素。 汉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追求音节的对称和协调,因此,在句子各成分的搭配过程中,总要考虑单双音节是否协调,通过省略“的”字来避免语音节律的不协调,打破了一些关于“的”字的使用规律,从而造成了取舍偏误。例如下面三个词组,本来加上“的”字并无差错,但出于对于音节因素的考虑,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省掉了“的”。 学生教育问题身体检查结果英语考试成绩 (二)、层次多少和结合紧密程度因素。 当一个句子中的层次太多时,或者定中之间结合程度叫紧密时,通过省略“的”字可以避免语义层次的紊乱和冗赘。例如下面两个短语中,本来包涵了限制或修饰的关系,但因为层次太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并不加“的”。 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先秦民间歌谣与原始宗教

助词用法总结

助词用法总结 一,が 1,格助词。接在疑问词后做主语,当疑问词作主语问话时,回答时也用‘が’。例如:どなたが学級委員長ですか。--陳さんが学級委員長です。 2格助词,接在体言后表示好恶?能力等的对象。 例えば:日本語が好きです?できます 3が作为接续助词的用法,接在句末,用于连接前后两个句子,表示两者之间的铺垫关系或缓和语气。一般不译出。 例えば;時間の都合で、早速ですが、質問4です。 4接续词,接在前一个分句的句末,用于连接前后两个句子,表示两者之间的转折关系。一般译为‘而’,‘可是’,‘不过’等 例えば;私はいい学生だったが、今はいい学生ではない。 二、から 1格助词,接在体言后,表示时间,空间的起点,在句中作补语。一般译为‘从什么起’。‘离~~’,‘由~~’.等 例えば;自己紹介は陳さんからです。 2接续助词接在用言终止型后,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的原因和理由。一般译为;因为~所以~’ 例えば:先生は親切ですから,楽しいです。 三、で 1格助词,接在体言后,表示原因,理由,在句中作补语。可以译为;由于 ~~而~~,因为~~所以~~。 例えば:時間の都合で、今日のインタビューは終了。 2格助词,接在体言后,表示行为,动作使用的工具,材料,手段和方法等,在句中作补语。一般译为‘用~~’,‘以~~’,‘乘~~’等. 例えば:味噌汁は、大根,豆腐、長ネギと昆布のだしなどで作りました。3格助词,接在表示人或物的数量词,名词后,表示数量,范围。 例えば:全員で開店準備をします。 4格助词,接在有关处所的体言后,表示行为,动作的场所,在句中做连用修饰语。一般可以译为‘在~~’。 例えば:靴はどこで履き替えます。 注意:で表示场所时是指在这个场所发生了什么事,表示的是动作的场所。而に则表示在这个场所里有什么存在,表示静态(状态)的场所。但表示时间时则用に。例えば:靴は入り口で履き替えます。靴は入り口にあります。 四,と 1格助词,接在用言,助动词终止形后,后接‘思う’,‘言う’、‘聞く’等动词,构成‘~と言う’‘~と思う’的句型,表示思考,言及的内容。主语为第一人称时经常省略。 例えば:日本語は難しいと思います。 2接在体言后,表示共同进行某个动作,行为的对象或共同进行者,在句中作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