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堪忧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堪忧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堪忧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堪忧

麻葆华2014-10-17分类:教学反思 编辑 删除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

农村落后的经济基础, 使教学资源受到限制较过去而言, 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农村主要缺乏公共文化设施。 陋,校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再没有其他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设施。

方政府也无法大力投资教育事业, 这就限制了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学资源。 美术不能和其他 文化课相提并论,它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

如图书、教学器材等,但对于那些落后的农村

来讲是不可实现的。 2. 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第一,我国的农村学校数量极多,大部分学校因其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经济等因素不

能吸引美术教育人才。一些在城市生活长大的毕业生不愿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

有的

甚至认为到农村工作是大材小用。 第二,农村学校资金有限,办学规模较小,学校聘不起专职的美术教师。为了能让美术

课正常开展起来,学校就会给其他学科教师安排课时, 而这些教师对美术教学根本不懂, 有 的学校甚至让美术课程来填充课表,不能保证有效的美术教学。

第三,农村学校得不到其他额外收入,教师的待遇只能停留在某一水平线上,因此拖欠

工资也就成了常有之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琐碎繁多, 除了要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美术

课程教学外,还要开设第二课堂,比如为学校制作橱窗展示、黑板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 等。此外,晚上加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工作都是没有劳酬的。在考试

科目中,美术课不属于统考科目,因此美术教师在评优、

晋级时的成绩不便计算, 最终的工 作得不到学校的认可。诸多因素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教师队伍就逐渐流失。

3. 学生缺乏美术学习的兴趣。

首先,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买到好的美术用品,如绘画材料、美术图册等,

而且有的家长也不允许学生把钱浪费在美术用品上, 此外学生的升学压力也很大, 无法把较 多的时间投入到绘画中,这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农村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 调查中的几所农村小学非常简 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地

其次,教师传统的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教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少,知识面不够宽泛。教学过程中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实物和亮点,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那么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

响。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本能很好的施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的经济状况、地理条件和师资力量所导致的,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观也就受到了限制,怎样让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成为了当今社

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1. 联系农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农村虽比城市落后,但其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对美术教学是很好的题材,这是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农村大自然的河流、田野、树木、农舍都各有特点,让学生领会自然之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还提高了学生捕捉素材的技能。此外,农村蕴含着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在乡间文化的缩影,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用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美术调研,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因此,联系农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就地取材体验身边的美,这才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2. 完善美术教师的制度,提高待遇。

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制定规范的教育制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并将其纳入教育部的发展规划之中。

其次,对美术等艺术教育的考评方法也要进一步改进,制定明确、公正、可量化的考核

指标,纳入教育考核的体系,美术教师开设的第二课堂指导活动要计算工作量,另计劳酬。

第三,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设备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一定的美术教学经费,使美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第四,真正提高美术教师的地位,美术教师在评优、晋级等方面同其他任课教师享有同样的待遇。

3.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师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

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

题,如游戏法、猜谜法激趣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体验美术学习。此外,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也是不可缺少的,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辅助课堂教学,不但使美术教学显得更直观,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最后,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带

动美术教学。比如在美术课堂中引入音乐的元素,在学生绘画时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以净化

心灵,增加创作灵感。

三、结语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

峻的考验,必须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美术教师也要根据农村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美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建议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培养提升学生内在修养和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越来越来显著的作用。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师资、家长、老师、学校、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发展缓慢,实在令人担忧,本文通过了解身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问题,就此问题开展论述,充分挖掘农村没事教育的乡土优势,提出发展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应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育观念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区域偏僻、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小学,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美术教育。百泉中心小学在河南省辉县属于村级小学,教育条件上不及城镇上的小学,环境和应急设备都严重缺乏。全校有六个年纪,每个年纪平均有100多个学生,全校只有一名美术教师也没有专门上美术课的画室,所有美术课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基本都在教室黑板上画个示范图,由学生照着画,由此看来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城镇的生活环境更好,刚毕业的美术师范类教师都不太愿意去农村。在这样的条件下,美术教师基本是由语文或者英语老师代教美术这样不受重视的学科。教师基本没有受到专业的美术基础培训,也没有认真学习过有关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教师甚至占用美术课上语数外。从农村小学美术的听课中发现美术老师还是采取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并临摹出作品的方式,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也大部分是机械的齐声回答,问题的答案老师也都是先再自己回答最后问“是不是”或者“对不对”,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对学生的成长学习不利。教学模式过于僵硬,学生绘画天赋得不到发挥。这样做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接受美术熏陶的重要性。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东江学校 小学美术教育,特别在文化艺术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的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辅推作用。儿时的教育,一生中影响持续而深远。当前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一些农村小学的美术课逐步被边缘化,甚至形同虚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有效地组织教学,使学生从小就能较好地学到美术文化知识,掌握构图、造型、用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 一、选材上扬长避短,就地取材 不少农村小学因为种种原因,缺少专用的美术教室,甚至缺乏基本的绘图条件。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同样喜欢美术课,只是少了许多从图书馆、展览馆中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然而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看早春娇艳的木棉花、清明娇嫩欲滴的橡胶叶、深秋金黄的水稻、冬天纷纷洒洒的落叶,只要细心观察,美术素材丰富多彩。由于许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要配齐美术用品不太现实,作为教师,就要依据课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穿插部分学生易找且容易制作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想象和创造,力求使学生在无需投入较多财力的情况下,能进行经济实用的美术学习,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从而接受美术教

育。 1?利用石子、树叶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随处可见,在如“多种形状的脸”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按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脸。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按“选”(选好的石子)、“看” (看石子适合制作何物)、“粘”(用布或纱等粘贴)、“彩”(上颜色)这四个过程制成作品后放在窗台边或书桌上,在老师适时点拨让的前提下,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比。 树叶贴画也是小学美术课的内容。教师课前可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压平、阴干备用。上课时按“想”(根据叶型来思考贴何种动物)、“摆”(按动物的特点摆叶子)、“贴”(把树叶粘贴在纸上)的顺序去完成。这些做法既生动了美术课堂,又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形象及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发现利用自然之美去创造生活美的思维方式。 2?利用稻草、芦苇杆、树枝进行造型教学。在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稻草、芦苇杆、树枝随处可见。教师在“巧妙的穿编”一课之后,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稻草、芦苇杆、树枝等整理干净、修剪整齐, 指导学生像课本中介绍的纸条穿编一样进行构图穿编,设计精美的图 案;也可以像贴画一样进行拼、摆、贴成各种图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也使农村美术课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 二、方式上轻松活泼,自然机变 美术课堂教学不但是一种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更应该是温馨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作者:————————————————————————————————日期: 2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原文地址:浅谈农村美术教育现状作者:蜜桃心情 我已经参加工作近9年了,先后在农村的小学和初中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我工作的7年里农村的美术教育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这要归功于党和国家高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但是,我认为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还是落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后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农村的美术教育起步晚,并且受客观原因限制发展一直滞后。就单农村而言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一些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空白。农村美术教育现状若得不到改善,农村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得到提高,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就会空谈。 一、对农村美术教育的定位和认识 当前的教育体制,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已经成了“共识”,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虽然已经不是“旁门索道”。尽管上级部门一再强调必须开齐上好各门课程,教育部也签发了相关文件,但一到“关键”时刻,如期中、期末考试、毕业复习,或有其他应急的事,美术课就会让位于“主”课。这样,学生很难系统地接受美术基础知识的教育,更谈不上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这时文件就真的只是“文件”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强化审美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农村初中的美术课教学,不是培养学生当画家,而是培养有一定审美素质的公民。 发展农村美术教育,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术不是简单的“画画”是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更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不论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都应该把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二、农村美术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业务素质低下,是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兼职美术教师,能有效地开展好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但是有的学校是安排美术教师兼上其他学科,并对所兼学科进行和其他教师一样的考评,致使美术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所兼学科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绝大多数边远的农村学校无专业美术教师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多面手”,但在美术基本知识和美术基本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而相关的继续教育又不是十分的及时,致使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限制了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农村美术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教师的素质偏低,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要想解决现状必须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1.建立并完善美术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制提高美术美术教师师资的数量;2.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创造参加更多学习的机会;3.开展各种规模的美术教学研究活动;4.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5.专人专用,改变美术教师的“资源”浪费现象;6.进行区域内的美术教师交流如“城乡交流”、“学校交流”等改变个

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育现状及思考

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育现状及思考 摘要 中国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在世界美术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摄影摄像技术、新媒体技术、动漫等新事物渐渐淡化了中小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所以,中国画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画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中国画教育所存在的学生兴趣观念淡薄,家长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中国画的中小学教育寻找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Abstract Chinese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is a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 the art of the world can not be replaced.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photography technology, new media technology, animation and other new things gradually dilu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ainting. Therefor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ass the national spirit.This paper aims at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art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hopes to present China painting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concept of weak, parent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olutions, looking for new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hinese painting. Key words: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art education; problem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目录 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30175 摘要I HYPERLINK \l _Toc24444 Abstract II HYPERLINK \l _Toc32140 目录III HYPERLINK \l _Toc31699 前言1 HYPERLINK \l _Toc31753 一、中小学中国画教育的背景2 HYPERLINK \l _Toc15601 (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2 HYPERLINK \l _Toc23951 (二)中国画教学与民族文化精神2 HYPERLINK \l _Toc6631 二、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3 HYPERLINK \l _Toc29110 (一)现状3 HYPERLINK \l _Toc19830 (二)存在的问题3 HYPERLINK \l _Toc13217 三、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合理化建议4 HYPERLINK \l _Toc27661 (一)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画的兴趣4 HYPERLINK \l _Toc15478 (二)改变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5 HYPERLINK \l _Toc28389 (三)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6 HYPERLINK \l _Toc1283 (四)增加中国画美术教学的经费,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7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摘要】面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存在着大量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问题。要想进一步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就要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本文结合笔者在农村小学美术任教一年半的切身体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特别是在文化、艺术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在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素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儿童时期受到的教育观念,伴随着在人的一生,是持续而深远的。小学美术教育针对的是有6~12岁左右的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品质的激发和养成。[1]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 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十分重视艺体类学科,特别是美术和音乐教育,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具备一项特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美术已经成为大部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农村地区则略显遗憾,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以下的学生对美术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

逐渐对美术失去兴趣或者说“被迫”失去兴趣。[2]在当今教育如此重视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如何还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主观原因。 思想观念的固着。在农村小学,学校学生60%以上为留守儿童,基本只有老人和孩子,文化的缺失和陈旧的观念注定在家庭教育观念中,美术是不被重视的。即使有一部分年轻家长关注美术教育,但身在千里之外。孩子也无法得接收到美术学习也是学习中重要一部分的意识。 对于学校来说,即便学校重视美术课程,可对于逐渐升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中,一边应对繁重的学业,一边面对教师和家长对于试卷上分数的强烈期盼,长期既往,学生自然就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和热情。而又正因为如此,小学美术教育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1、客观原因:经济和资源的匮乏。 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薄弱,而美术学习在大多数人眼中是长期而高额的消耗式投入。的确,美术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大量的纸、笔、上色工具等等。即使学生对美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许多农村家庭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学生,甚者,一些年老的家长舍不得花上十多元为孩子买上一盒水彩笔,这是农村小妹美术教学中教师会遇到的常态。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 析及策略初探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开放教育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姓名陆琳娜 学号 专业班级 2009年春开放教育管理 学历层次本科 学生工作单位平罗县沙湖九年制学校 学生注册学校宁夏电大双玉学校 指导教师何永春 学生联系电话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二0一一年三月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 基于对当前条件、文化背景与改革趋势的认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重新定位和策略设置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关键字:农村小学分析策略初探 正文: 基于对当前条件、文化背景与改革趋势的认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重新定位和策略设置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声势已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纵观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有其成功之处,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

存共荣的一门。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学校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在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我觉得不例外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忽视了美术等其它艺术学科的探索。其次,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参加美术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和所需的最基础的“美感”,而忽略了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再者,因为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丢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培养;最后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是应试教育的“效仿者”。 (三)教学方式的落后 美术教学不只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持久的兴趣。而在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视单纯的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只重视教师的示范演习,轻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课改之风已吹了好久,大家都在轰轰烈烈的实施着,每门学科似乎都有着不少的收获。今天我想谈谈自己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感想。说实话,小学美术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长期一贯的教学方式之间徘徊,学生照样画葫芦、教师照本宣科。这样的现状,让我在新课程实施中深感困惑。如何在农村小学进行美术教学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村小学由于硬件设施的落后,再加上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孩子却喜欢上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从电影、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了些。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很珍惜那每周只有两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在农村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这种心情我颇有体会,尤其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用薄纸印摹美丽的画面纸片;有时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涂抹和影印,便会悄悄的搞起自己的创作,经过一番工夫,他们的丑小鸭出笼了,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亲手孵出的丑小鸭羞涩的掬向美术老师,以便得到“权威人士”的评价和认可。我想,这些孩子们如果也能充分的享受到美术王国的阳光、空气、水分,他们同样可以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而今天,对于每

一个农村的孩子,理所当然的应当接受美学教育,该享受到美术王国的阳光、空气、水分,美术应当成为他们的必修课,犹如佳肴中少不了盐巴,人体中少不了水分,花丛中少不了蜜蜂,建筑中少不了水泥。因为接受美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一样有利的学习工具,因为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科间的整和与联系了。 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给我们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照本宣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当然要不得。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题目了。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 如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硬件设施薄弱,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多接触、多感悟优秀作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加强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新课堂上,尽管自己讲的少了,却更深切地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要准备好一缸水”,于是我经常翻阅有关新课程的书、杂志,查找有关教学内容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 2、应陋就简,利用好教材。美术新教材上有大量的优秀作品,要善于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教学。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书中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引导他们体验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 3、广泛发动,创造条件。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源

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浅谈

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浅谈 基本现状: 一、认识不到位,观念行动跟不上节拍 当前的教育体制,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被不少人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尽管上级部门一再强调必须开齐上好各门课程,教育部也签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但一到“关键”时刻,如期中、期末考试、毕业复习,或有其他应急的事,美术课就会让位于“主”课。这样,学生很难系统地接受美术基础知识的教育,更谈不上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真正成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扎扎实实在应试”。 二、师资不完善,专业教师匮乏 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业务素质低下,是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有条件的地区领导重视,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兼职美术教师,有较好的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开展好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而绝大多数边远的农村学校无专业美术教师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对美术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如果不加强对这些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必然会把美术课视为“杂科”,也就无从谈及专业科研意识。 三、发展不均衡,良锈层次不齐 地区间差异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农村美术教育出现重重困难,如:经费收入、教育设施、教学观念、课程资源开发等问题。经济上的困境仅仅是显性的,也是暂时的。而另一种隐性的,也是更大的困境,即“文化差异性”。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相适应,作为具有人文性的美术教育毫无疑问地应该体现和遵循美术的这一规律,使之能适应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需要。而现实的状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的美术教育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文化差异”的问题,也没有真正做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 对策: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更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浅谈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浅谈现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身为一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对农村的美术教育的现状很了解。可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 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农村 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现阶段的农村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美术这门学科 都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现在乡村小学美教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第一,环境氛围与认识的不足,农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可以这么说:无论就哪一种 氛围而言,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逊一筹!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 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农村中小学一般第 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学校片面 的追求升学率,缺乏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另一方面导致不少家长的不支持,也是一个错误 的教育理念!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使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部分学校尚能把美术课列在课表上,这还是很不容易的,调查中,有的农村小学一学期一节美术课 都没有上过,而把美术搬到课堂上的就寥寥无几了。那些能够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并不等于 对美术课很重视,有的认为美术课不能没有,但是是可以不上的课.因此,对美术课堂教学及教具 的支持与投入几乎接近零,只有等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达标检查时,通过购买小物件、借大 物件的方式来蒙混过关!由于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其他学科教师对美术课的认识也有偏见,常被挪用,学生根本就得不到连续的系统的美术教育?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 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踪! 第二,设施落后,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 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习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国粹----中国画没 有生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 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工作以来十四年我都在农村小学里工作。以前,那里的学生一节美术课都没有上过, 像大城市上海曾在早些年的中小学就开始对美术教育实行学分制,达不到者不能结业,而在我 们这里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达不到, 我们要想与沿海、北京各大中城市缩小这个差距的话:还必须对美术教育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主管领导、家长、社会同仁的 认识,加强管理等各种有效机制为美术教育创造条件,让美术教育奇葩之花在我们的学习生 活中放射出万道光芒! 对改善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我有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如今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第一、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 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 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农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中小学的教育资金 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 差距。第三、改革过去的教育评价方式: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习惯用“一把尺子管总”———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应树立以学生的整体素质为首与知识并重、注重学生的 个性特长发展的质量观,对学校进行多层次、多类别、多元化的全方位的综合考核来界定学 校的教育质量。第四、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安排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正确对待基础教育 学科地位,改变过去的学校分大课小课或主课、副课之分,给美术等艺术教育应有的地位和 待遇。经常开展有关美术的教育教学活动、美术课评比和师生美术作品竞赛等形式,建立一 个正规的美术教育信息的网站,给每位美术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展示、互动天空,也可以采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加深教师相互间的了解,多与美术发展前沿阵地的机构联系, 扩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每位美术教师最先了解美术发展新动态,改变消息闭塞、呆滞。有计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内容摘要:基于对当前农村条件、文化背景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认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的重新定位和策略设置提出几点拙见和看法,以作借鉴。 关键字:农村小学分析策略设置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声势已在全国中小学浩浩荡荡的展开,纵观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有其成功之处,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而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一门艺术。美术教育也就必须适应于时代的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真正相当一大部分学校还没落实美术课,由于片面强调给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轻松课;长期如此语文、数学成为老师的责任田,而艺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上,有美术活动任务就上一上,活动一过,学生就再也想不到上美术课,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因为多数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毕业后就不升学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接受应有的美术教育,于是许多人在艺术方面就成了终生“荒废”,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制约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在当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我觉得不例外为以下几种情况: 教学理念的陈旧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教师因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磁场仍强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观念上仍旧是:美术教学就是传统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还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思考

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思考一个国民素质地高低能决定着一个民族地兴衰.学生是国家地未来,学生地素质也决定一个民族地未来.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学生教育地重视程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地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体诸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地.那么中小学美术教育地实施情况又如何?我对此作了一些考察谈几点认识,以期对素质教育地实践有一些帮助. 一、美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地关系美术教育地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靠美术作品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地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素质地全面提高.其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地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比较能力. 观察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地第一要素.观察力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地外形、三维空间、色彩等诸因素进行整体感知、辨认、表现、领会其判断地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地,是学生必须通过一定时间地严格训练,掌握其科学地观察方法.美术通常就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开始,随着学生对造型、线条、色彩等知识地不断了解,绘画表现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想象力也是指学生在科学观察地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地整体感知,由甲到乙地思维过程,经过大脑再加工创造出一个新形象地能力.而美术教育正是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绘画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帮助其完成自己地想象,使他们地想象力在宽松、愉悦地精神状态下发展和丰富起来地.创造力就是让学生打破旧观念,创立新观念.创造能力就是在想象能力基础上对原始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和提炼,创立出新地、更美好地形象地能力.美术教育就是通过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地想法,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来达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地目地.比较能力是让学生整体把握画面与实物地一种对比方法,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同一画面中找到与实物不一样地地方并加以完善地一个过程,不间断进行对比是提高学生地绘画表现能力地一种行之有效地方法,也提高自己对美地鉴别力.当然,美术教育活动是师生地互动过程,其作用地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地.观察是想象地基础,创造是想象地升华,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创造了,那这些能力地培养还需要在美术教育过程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困难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困难 【摘要】一九九四年7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必修课的通知,这是我国美术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高中不开艺术课的空白。当前农村美术教育虽然有了一定改观,但依然面临困境。面对困境作为教育一线的学校和美术教师应发挥农村学校优势,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改变农村美术教育现状,使之成为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困境;原因;方法 艺术欣赏在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健全的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提高全民族艺术修养的一个有力措施,也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使数千万计的高中学生有机缘欣赏到古今中外人类的精神成果,它在初级中学美术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美术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高中教育成为完整之教育.认识的必由之路,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点,也是美术欣赏教学层次定位的关键所在。 当素质教育的强劲东风吹遍各大城市,重视艺术教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时,绝大部分农村中学中,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的现状并未得到改观。升学率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话题,仍然是衡量自身教育教学成败的维一尺度。学校领导大多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而对艺术教育也便无暇顾及了。只有在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才将艺术教育拿来装点一下门面,事过之后,一边望着领导离去的背影,一边从容地下令:一切照旧!生怕作为素质教育手段的艺术教育及各种文体活动会影响了学校的”命根子”--升学率。这种思想,致使全国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课率仅达30%,绝大部分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设施难以到位,图书资料奇缺,学生审美素质低下。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中学中,有专用美术教室的学校仅占5%左右,有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学挂图、幻灯片、录像资料、电子图书的学校仅占0.6%,学校图书馆里美术类图书更是几近空白……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要保质保量地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美术教育》中的”教材辅导”栏目是面向教师的,更有针对性。我们只要花费最低的代价就可准确而又全面地获得新的知识;而现代类型的美术欣赏出版物如各类音像制品、软盘、光盘等电子出版物,对我们来说更直观具体,便于阅读、欣赏、研究。如由朱伯雄教授主编,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美术图库》,就是一张很好的碟片,内有世界名画、建筑、雕塑一千余幅,且每件作品都介绍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流派渊源、艺术家简历等,又可根据作者、作品性质、国家等非常方便地进行检索,图文声像并茂,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

我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看法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要使教育者成为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高尚品德的新世纪人才。现代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改革目前,全国性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我认为激活美术课堂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同时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改下的美术教育该改什么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底位却是现代美术教育最本质的和追根溯源的思考。 1,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

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2,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3,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及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要本着创新和跨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并树立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Word编辑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教育表面上来讲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可谓只吹来了春风看不到春雨。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课业,而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却没有自己的天地。美术课成了学校的“摆设”,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缺乏技能技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从而大大制约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来农村基础教育几乎毫无起色,特别是美术教育,对于农村教育来讲美术教育是一块荒土,无种无收。结合实际,我觉得农村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师资的缺乏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根本点在于师资缺乏,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越俎代庖,似乎人人都可以是美术老师。然而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又绝大多数老师是民师转正的,对于这样的专业课更是无从下手,于是大多都是敷衍、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农村小学有美术教师,但担任的课业居然是语、数科而不是美术,简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令人瞠目结舌。 (二)教育观念的陈旧 农村教师由于条件的关系和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以及教学设备的限制,忽视了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的探索性。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依旧是旧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仅仅注重教师示范,而完全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及美术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室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教材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一个不变的教学场所一本不变的教学内容,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调的照课本临摹,没有有效地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性,更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直接导致或影响了他们对这一科目的荒废。 (三)教学方式落后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腊山街道坡衣小学杨学云 美术课堂,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磨砺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人文素养,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现实并非如此。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观念问题 美术科,在很多农村家长心中是“豆芽科”。当家长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时,总问语文咋样、数学咋样,现在的家长再问问英语咋样。就连科学科、品德科都鲜有问及,更何况音、体、美艺体科了。上级教育部门对美术教育的评价虽纳入学校考核,对德体艺卫工作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但总的来说评价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 受家长的意向和评价倾向影响,农村美术科教学存在很大问题,绝大部分学校的美术课是排在语文、数学课后,由上一节课教师兼任,落到实处的时间太少了,挤占现象严重。即教师在观念上也存在不太重视现象。 受老师影响,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也知道哪些是主科,孰轻孰重了,“美术就是不怎么重要吗!上与不上,好歹一个样!”往往美术课在半节语数半节画画中渡过,“你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今天画某书某页某图。”仅此而已,多简单呀!……可想而知。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师资问题 小学教师是“万斤油”。我不知是谁给小学教师开了这个大玩笑。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只能学有所专,

门门懂、样样行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这就决定了一个小学教师不可能同时精通教好所有学科。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城市生源集中、编制宽松,农村生源分散却编制更少的反常现象致使大部分农村小学几乎一人一班,每天包揽该班所有课程,从而淡化了美术教育;条件的艰苦、待遇的不公使老师大量流失;农村小学几乎没有艺体专职教师,就算有极个别艺体专业教师分配下来都把其他多学科压在其身,使尽浑身解数,却难而舒展。学校领导,奈何?教师,望洋兴叹! 三、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硬件问题 有哪个农村小学拥有一间美术创作室?又有哪个农村小学能拿出几本美术教参和美术教学指导用书?如果你想让学生买两本语数教辅资料,我想并不是难事;但要买画笔、画纸、剪刀、画板及其他美术必备文具,那就难度大了,这个说家长不同意,那个天天说没带来。 编制问题,国家已看到了,正着力解决,而且随着资源整合步伐的加快,彻底改变已不久远了;评价问题只能逐步转变;师资问题应从人事调整和加大培训上解决;硬件问题视财政投入逐年改善。笔者无意批评谁或指责谁,主旨想让大家都重视学生德体艺卫教学,建议如何在美术课堂上努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回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美术,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具有更高的效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美育,把美术课切实落到实处,不挤占挪用,以满腔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和蔼的态度、风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