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1

人教版化学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1
人教版化学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1

人教版化学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100题(含解析

答案)1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人教版化学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练习题100题(含解析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常用的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是()

A.蒸馏B.结晶C.盐析D.变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果糖与葡萄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C.利用蛋白质与浓硝酸的颜色反应可以鉴别部分蛋白质

D.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苯酚的浓溶液中加入少量稀溴水,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氟化铵溶液后再加入足量氨水可看到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显紫玫瑰色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会生成深蓝色沉淀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5.下面各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只含有葡萄糖的是( )

A.蛋白质B.氨基酸C.蔗糖D.麦芽糖

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

B.淀粉、纤维素都属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 二氯甲苯

Cu(OH)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D.只用新制的2

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有机物

的名称是异丁烷

B .可用浓硝酸鉴别蛋白质和淀粉

C .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甲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为:

+HNO 3(浓)

+H 2O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 .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淀粉和蛋白质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 D .葡萄糖和蔗糖都可发生银镜反应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

C 12H 22O 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 3可以电离出H +

D .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的组成都满足m 2n C (H O)

B .向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44NH SO 和4CuSO 溶液都能使鸡蛋清聚沉,其原理相同

C .淀粉,纤维素,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同时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 .甲烷和苯均可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 .蛋白质、油脂、葡萄糖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破损的是

A.加碘水变蓝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氯水不变为蓝色

14.下列物质既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纯碱作用放出气体的是( )

A.CH3CH2OH B.CH3COOH C.H2O D.C6H12O6 15.3.42g蔗糖与3.24g淀粉混合并完全水解,若共生成mg葡萄糖和ng果糖,则m:n为

A.1:3 B.1:5 C.5:1 D.3:1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于酯 B.甲烷和苯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糖类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D.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牛油、植物油、汽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制造肥皂

B .氨基酸、蛋白质都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产生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D .用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光亮银镜生成,说明无葡萄糖存在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反应4Fe(s)+3O 2(g)=2Fe 2O 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D .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20.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涤纶衬衣、橄榄油、牛皮鞋均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

B .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C .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D .蔗糖、淀粉、油脂均能水解产生非电解质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①医用双氧水是利用了过氧化氢的还原性来杀菌消毒的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③用热的烧碱溶液除去瓷器表面污垢

④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 由4.68变为4. 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 2

⑤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 ⑥“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 2的雨水与CaCO 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 3)2的缘故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④⑤

2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三大营养物质中糖类的热能最高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23.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①②③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

石蜡

A.①②B.④⑤C.①⑤D.①③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

B.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25.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麦芽糖

C.蔗糖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D.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在人体内能水解成葡萄糖B.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呈蓝色C.葡萄糖和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27.三聚氰胺(结构式如图9所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阻燃剂、水泥减水剂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一些不法分子却往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制品的含氮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附答案)教学文稿

必修二经典习题荟萃 一、选择题 1.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A). 3.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2 B.H2S C.PCl5 D.N2 4.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B.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弱 C.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的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I和NaI B.H2S和CO2C.Cl2和CCl4D.F2和NaBr 6. 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7.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8. 在一容器中放入海水,几种铁制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①铁②镀锡的铁③镀锌的铁④镀铜的铁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金属锈蚀的原因及外界条件的影响。②③④的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③中铁为正极,被保护;②④中铁为负极,均被腐蚀,但相对来说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较铁和锡的差别大,所以铁-铜原电池中的铁被腐蚀得快一些,①中的铁为化学腐蚀。 9.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若c (HI)由0.1 mol/L降到0.07 mol/L时,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时降到0.05 mol/L 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解析: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结构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是同种物质;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也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或是其他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NO和C2H6等,因此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1.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丙烷跟甲烷一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吸热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 B.固体NaOH C.浓硫酸 D.固体NH4NO3 2.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4.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5.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6.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为正极。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7.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8.对于锌一铜一稀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5g③铜片上析出lg H2④铜片上析出1mol H2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9.过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48 分)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吸热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 .固体NaOH C .浓硫酸 D .固体NH4NO3 2 .已知2SO2+O2 2SO 3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2 的能量一定高于SO2 的能量 B .SO2 和O2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 的总能量 C .SO2 的能量一定高于SO3 的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 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 晶体的反应 4.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5.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6.有A、B、C、D四种金属。将 A 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B 为正极。 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 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 变化。如果把铜浸入 C 的盐溶液里,有金属 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是( ) A .DCA B B.DAB C C.DBAC D.BADC 7.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 .氢氧燃料电池 B .锌锰电池 C .镍镉电池 D .铅蓄电池 8.对于锌一铜一稀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 1 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 - 1 -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0.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分别是() 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1.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2.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A>B>C B.B>A>C C.C>A>B D.A>C>B 1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 l2)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 三、填空题:(52分) 14.(3分)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1)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0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0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2分)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符号:W为____________,X为____________,Y为______________,Z为____________。 (2)W 2Z是由____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Y、X、W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____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 △ 2 2 2 2 3 P11 人教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1.1;1;Cs ;Li ;7; 1;F ;F 。 2.C 3.C 4.A 5. (1)6Li 7Li ; (2)14C 14 N ;(3)23Na 24 Mg 。 6.7.8.略 9. 3 3 6 7 11 12 4Li+O 2 点燃 2Li O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 ;丙 Na 三 IA ; 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 :C+O 2 点燃 CO 2 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 者 2Na+O Na O 乙与丁:4Al+3O 2Al O 。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 ;NaOH ;Al (OH )3;HClO 4。 2.B 3.C 4.(1)金属性 K ﹥Na (2)金属性 Al ﹥B (3)非金 属性 Cl ﹥P (4) 非金属性 Cl ﹥S (5)非金属性 O ﹥S 5.(1)酸性 HNO 3﹥H 3PO 4(2)碱性 Ca(OH)2 ﹥Mg (OH )2 (3)碱性 Mg (OH )2 ﹥A l ( O H ) 3 6. 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 (2) 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 数=族序数; 2

2 3 (3) C+O 2 点燃 CO 2 4Na+O =2Na O 或者 2Na+O Na O 2 4Al+3O 2 2Al O 。 2 2 2 9. 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 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 略。11.7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第七周期,第 VIA 族;金属元素。 P24 1.略 2.C 3.D 4.D 5.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 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 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 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 3、CH 4、SO 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 有 F 2 和 O 2。 9.(1)HCl 、CO 2、H 2O 、CH 4 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 、MgCl 2、 CaO 中存在离子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 2、Cl 2 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doc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P6 科学探究 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 (1)实验步骤: 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 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 (1)实验记录: (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 1.1;1;Cs;Li;7;1;F;F。2.C 3.C 4.A 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6. 7. 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 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 (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 (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 (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

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附答案)76904

必修二经典习题荟萃 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2.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A).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2 B.H2S C.PCl5 D.N2 4.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B.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弱 C.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的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I和NaI B.H2S和CO2C.Cl2和CCl4D.F2和NaBr 6.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7.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8.在一容器中放入海水,几种铁制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①铁②镀锡的铁③镀锌的铁④镀铜的铁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金属锈蚀的原因及外界条件的影响。②③④的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③中铁为正极,被保护;②④中铁为负极,均被腐蚀,但相对来说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较铁和锡的差别大,所以铁-铜原电池中的铁被腐蚀得快一些,①中的铁为化学腐蚀。 9.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若c (HI)由0.1 mol/L降到0.07 mol/L时,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时降到0.05 mol/L 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解析: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结构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是同种物质;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也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或是其他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NO和C2H6等,因此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丙烷跟甲烷一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1;1;Cs ;Li ;7; 1;F ;F 。 2.C 3.C 4.A 5.(1)6 3Li 7 3Li ; (2)14 6C 14 7N ; (3)23 11Na 24 12Mg 。 6.7.8.略 9.(1)4Li+O 2 点燃 2Li 2O 氧化剂:O 2、 还原剂:Li; (2)2K + 2H 2O =2KOH +H2 氧化剂:H 2O 还原剂:K (3)Br 2 + 2KI =2KBr +I 2 氧化剂:Br 2 还原剂:KI (4)Cl 2 + 2FeCl 2 =2FeCl 3 氧化剂:Cl 2 还原剂:FeCl 2 10.(1)甲: C 二 IVA ; 乙: O 二 VIA ; 丙:Na 三 IA ; 丁:Al 三 IIIA (2)甲与乙:C+O 2 点燃 CO 2 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 Na 2O 2 乙与丁:4Al+3O 2 △ 2O 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减小;减弱;增强; Na ;NaOH ;Al(OH)3;HClO 4。 2.B 3.C 4.(1)金属性K ﹥Na (2)金属性Al ﹥B (3)非金属性Cl ﹥P (4)非金属性Cl ﹥S (5)非金属性O ﹥S 5.(1)酸性HNO 3﹥H 3PO 4(2)碱性KOH ﹥Mg(OH)2(3)碱性Mg(OH)2﹥Al(OH)3 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2C+O 2 点燃 CO C+O 2 点燃 CO 2 4Na+O 2=2Na 2O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P11 1.1;1;Cs;Li;7;1;F;F。2.C 3.C 4.A 5.(1)6 3 Li 7 3Li;(2)14 6 C 14 7 N;(3)23 11 Na 24 12 Mg。6.7.8.略9.4Li+O2点燃2Li2O 10.(1)甲 C 二IVA ;乙O 二VIA;丙Na 三IA;丁Al 三IIIA (2)甲与乙:C+O2点燃CO2 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 乙与丁:4Al+3O2△2O3。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 (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 5.(1)酸性HNO3﹥H3PO4(2)碱性Ca(OH)2﹥Mg(OH)2(3)碱性Mg(OH)2﹥A l(O H)3 6.略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Y:氧元素Z:钠元素W: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C+O2点燃CO2 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 4Al+3O2△2Al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属元素。 P24 1.略2.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2和O2。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P11 1.1;1;Cs;Li;7; 1;F;F。 2.C 3.C 4.A 5.(1)6 3Li 7 3 Li; (2)14 6 C 14 7 N;(3)23 11 Na 24 12 Mg。 6.7.8.略 9. 4Li+O 2点燃 2Li 2 O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 Na 三 IA;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C+O 2点燃 CO 2 乙与丙:4Na+O 2 =2Na 2 O 或者 2Na+O 2 △ 2 O 2 乙与丁:4Al+3O 2△ 2 O 3 。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 3;HClO 4 。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 (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 5.(1)酸性 HNO 3﹥H 3 PO 4 (2)碱性 Ca(OH) 2 ﹥Mg(OH) 2 (3)碱性Mg(OH) 2 ﹥ A l(O H)3 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C+O 2点燃 CO 2 4Na+O 2=2Na 2 O 或者 2Na+O 2 △ 2 O 2 4Al+3O 2△ 2 O 3 。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属元素。 P24 1.略2.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 3、CH 4 、SO 2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 2 和O 2 。 9.(1)HCl、CO 2、H 2 O、CH 4 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MgCl 2 、CaO中存在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 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 2、Cl 2 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MgCl 2 、CaO、NaOH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CO 2、H 2 O、CH 4 。 P28 1.(1)A:Na;B:K;C:Mg;D:Al;E:C;F:O;G:Cl;(2)Al(OH) 3+OH-=AlO 2 -+2H 2 O (3)Na Mg Al (4)H 2O 2K+2H 2 O=2KOH+H 2 ↑﹥(5)NaBr 黄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Na;B:O 2;C:Cl 2 ;D:H 2 ;E: N 2;F:Na 2 O 2 ;G:Na 2 CO 3 ;I:HCl;J:NH 3 。 (2)A和B 4Na+O 2=2Na 2 O 或者 2Na+O 2 △ 2 O 2 F和CO 2 2Na 2 O 2 +2CO 2 =2NaCO 3 +O 2 D和E 3H 2 +N 2 催化剂 △2NH3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1; 1; Cs; Li; 7; 1; F; F。2.C3.C4.A 5. (1) 36 Li37Li;(2)14 6C 14 7 N;(3)1123Na1224Mg。 6. 7. 8.略 9.( 1) 4Li+O点燃2Li O氧化剂: O、还原剂: Li; 222 (2)2K+2H 2O =2KOH +H2氧化剂: H2O还原剂: K ( 3) Br 2+ 2KI=2KBr +I 2 氧化剂: Br 2还原剂: KI ( 4) Cl 2 + 2FeCl 2=2FeCl 3氧化剂: Cl 2还原剂: FeCl 2 10. (1) 甲: C二 IVA;乙 : O二VIA ;丙:Na三 IA ;丁:Al三 IIIA (2) 甲与乙: C+O点燃CO△Na2O2 乙与丙: 4Na+O2=2Na2O 或者 2Na+O2 22 乙与丁: 4Al+3O2△ 2Al2O3。 11.不可以, 113 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 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 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 种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减小;减弱;增强;Na ;NaOH; Al(OH) 3; HClO4。2.B 3. C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3)非金属性Cl ﹥ P(4)非金属性Cl ﹥ S (5)非金属性O﹥ S 5.( 1)酸性 HNO3﹥ H3PO4( 2)碱性 KOH﹥ Mg(OH)2( 3)碱性 Mg(OH)2﹥ Al(OH) 3 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 7.( 1)钡比铍剧烈;( 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 1) X:碳元素Y:氧元素Z:钠元素W:铝元素; (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点燃点燃 ( 3) 2C+O CO C+O2CO24Na+O2=2Na2O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完美 WORD 格式 参考答案 :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1. 1; 1; Cs; Li; 7; 1; F; F。2.C3.C4.A 5. (1)6 3Li 7 3Li;(2)14 6C 14 7N;(3)23 11Na 24 12Mg。6. 7. 8.略 9.( 1) 4Li+O点燃2Li O氧化剂: O、还原剂: Li; 222 (2)2K+2H 2O =2KOH +H2氧化剂: H2O还原剂: K ( 3) Br 2 + 2KI=2KBr +I 2 氧化剂: Br 2还原剂: KI ( 4) Cl 2 + 2FeCl 2 =2FeCl 3氧化剂: Cl 2还原剂: FeCl 2 10. (1) 甲: C二 IVA;乙 : O二VIA ;丙:Na 三 IA ;丁:Al三 IIIA 点燃CO△Na2O2 (2) 甲与乙: C+O乙与丙: 4Na+O2=2Na2O 或者 2Na+O2 22 乙与丁: 4Al+3O2△ 2Al2O3。 11.不可以, 113 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 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 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 种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减小;减弱;增强;Na ;NaOH; Al(OH) 3; HClO4。2.B 3. C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3)非金属性Cl ﹥ P(4)非金属性Cl ﹥ S (5)非金属性O﹥ S 5.( 1)酸性 HNO3﹥ H3PO4( 2)碱性 KOH﹥ Mg(OH)2( 3)碱性 Mg(OH)2﹥ Al(OH) 3 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 7.( 1)钡比铍剧烈;( 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 1) X:碳元素Y:氧元素Z:钠元素W:铝元素; (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点燃点燃 ( 3) 2C+O CO C+O2CO24Na+O2=2Na2O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Z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题答案

P11 1.1;1;Cs;Li;7; 1;F;F。 7 3 2.C 3.C 4.A 5.(1)3 Li 点燃 6 Li; (2) 6 C C 14 14 7 N; 11 Na (3) IVA ;乙点燃 23 24 12 Mg。二 6. 8. 7.略 VIA;丙 Na 9. 4Li+O2 三或者 2Li2O 三 Na2O2 10.(1)甲 IIIA 二 O IA;丁 2Na+O2 Al △(2)甲与乙: 2 C+O CO2 △乙与丙: 4Na+O2=2Na2O 乙与丁:4Al+3O2 2Al2O3。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 K>Na (2)金属性 Al>B (3)非金属性 Cl>P (4)非金属性 Cl>S (5)非金属性 O>S 5.(1)酸性 HNO3>H3PO4(2)碱性 Ca(OH)2 >Mg(OH)2 (3)碱性 Mg(OH)2 > Al(OH)3 6.略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C+O2 点燃 CO2 或者 2Na+O2 △ 4Na+O2=2Na2O 4Al+3O2 △ Na2O2 2Al2O3。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11.7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第七周期,第 VIA 族;金属元素。 P24 1.略 2.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74903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NO F Ne Na Mg Al Si PS Cl A 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 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 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 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 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部分复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部分 复习题含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化合物有的不溶于水,有的可溶于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性质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B.无机物和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 D.有机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而且速度较慢 3.有机物中的烃是(b) A.只含有碳 B.只含有碳与氢 C.含有碳与氢 D.燃烧后生成CO 2与H 2 O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b ) ①乙醇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蔗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A.①②④⑤⑨B.①④⑤⑨C.①③④⑤⑦⑧⑨D.①④⑤⑥ 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 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 4 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c ) A.氧气B.溴水C.氯气D.酸性KMnO 4 溶液 7.下列关于甲烷与Cl 2 的取代反应所得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 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均是液体D.除一种外均是四面体结构 8.下图是CH 4、CCl 4 、CH 3 Cl的分子球棍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CH 4、CCl 4 和CH 3 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CH 4、CCl 4 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CH 4和CCl 4 中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D.CH 4、CCl 4 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