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的美学价值

浅谈数学的美学价值
浅谈数学的美学价值

浅谈数学的美学价值

摘要: 美是自然,数学美中的现象也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其美学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肯定,探究在教学,文学,艺术,自然界包括生活中的数学美学价值能更有利于数学美学价值的广泛应用.把数学,特别是数学的美学价值在各个方面展示出来,这不仅是对人们观念的一种启迪,同时也可帮助人们去思维,去探索,去研究,去发掘.

关键词: 数学美;美学价值;应用

一.引言

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中,存在于大自然以及社会生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自然科学中,存在于数学之中.数学有其自身的符号美,简洁美,对称美,形式美,统一美等,而这些数学美在教学,文学,艺术包括生活中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数学的美学价值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发现数学美,认识,理解以及欣赏数学美,从而更好地研究,创造数学美,让数学美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进而纠正人们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错误观念.

二.数学的美学价值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改变传统的中学数学观和中学数学教育观,要用新的数学观来认识数学和用新的数学教育观来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促进数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数学教育观的要求之一是中学数学教学要和数学的审美结合起来,使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对数学美的鉴赏过程,同时增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包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美的教育价值不容置疑,而数学的美学价值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数学美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般认为,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在中学时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而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的教学成效,而这样的情况与数学教学中忽视数学美的渗透不无关系.通常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表明,人们通过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如果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的知识与思想,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美的联系,还能使逐步形成对数学的热爱.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中学数学教材的美学因素,把数学教学组织成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运用数学美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不仅仅只是严谨的思维和客观的概念,理论的表达,同样数学也需要发现美得眼睛,需要审美意识.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数学美,只有通过让学生体会和发现数学美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所了解的内容记忆深刻.因此,数学美的这种强烈感染力,不只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能让学生从心理上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

例如,对于数学平方差公式()22

()a b a b a b +-=-的学习大部分老师都会采取从左边的式子推导到右边的方式进行教学,当然,也不会觉得这个公式有什么美感可言的.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重

点采用的将是做习题巩固训练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学生大多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公式,可以想见,在整个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会觉得枯燥无味的,更谈不上对该公式的审美了.同样学生对公式记忆的兴趣也大大减少,就更谈不上对数学的欣赏了.

而如果采用接下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在上课时也会兴趣更浓厚一些.首先让学生不要用计算器计算10199??=,5248??=因为还没有学习上面公式,可能会有多学生直接做乘法,过程是很麻烦的.此时,老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试着启发学生用一些简便的方法,甚至这样的题目可以口算出来的提示,引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接着再给出上面公式,让学生体验这个公式神奇的妙用

2210199(1001)(1001)10019999?=+-=-=

接着,让学生自己应用公式算出

225248(502)(502)5022496?=+-=-=

这样组织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解疑中审美,体会数学平方差公式的简洁美,加强学生在解疑中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就能亲切地体验到公式中所蕴涵的数学美,体会数学的趣味,增添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与国家前进的坚实力量,没有创新,科技发展就会停滞,生活也不会时时充满期待.学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希望,因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注重数学美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发现和应用数学美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适当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美学价值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主体创造美的能力.数学史上的许多事实也充分说明了对数学美是数学家创造、发明数学理论、方法等的重要动力.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在他的名著《科学的价值》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发明就是选择,选择是受美感控制的.另一位法国著名数学家阿达玛在充分肯定庞加莱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数学创造、发明的心理机制.在他的著作《数学领域的发明心理学》中,他明确指出“顿悟”是数学发现的主要形式,而“顿悟”决不是凭空产生的.对那些具有良好数学美感的人来说,他往往能形成一个较好的关于数学在美学意义上的心理图象,这种心理图象与数学直觉有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数学家们对于数学审美创造的论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培养数学美感是提高数学直觉能力的关键环节,而数学直觉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新能力的引导下,学生则可用巧妙的方法,并且问题的结论和推理过程也十分合乎数学美的标准,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精彩的分形》教学片段[2]:

问题:具有有限面积的平面图形,其周长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

瑞典人科赫于1904年提出了著名的“雪花”曲线,这种曲线的面

积是有限的,然而周长却是无限的,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有限与无限美,对

于学生体会数学美学价值有很重要的作用.

先介绍雪花曲线的作法:(用几何画板演示)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

把每条边分成三等份,然后以各边的中间长度为底边.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再把“底边”线段抹掉,这样就得到一个六角形,它共有12条边.再把每条边三等份,以各中间部分的长度为底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后,抹掉底边线段.反复进行这一过程,就会得到一个“雪花”样子的曲线.这曲线叫做科赫曲线或雪花曲线.

雪花曲线的面积的计算:设原三角形的面积是1,雪花曲线的产生过程中各图形的边数依次

为:23413,34,34,34,34,,34,n -?????

对每一条边(第n 个步骤),下一个步骤都将增加1

()9

n 的面积,这样雪花曲线所围的面积为:232121111113()34()34()34999

934441199993138114955

19n n n S --=+?+??+??+??+??????=+?+++++?? ? ???

??????=+?=+=-

即为原来三角形面积的85

倍,显示着面积的有限性.(这部分内容要用到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即11a s q

=-,其中q 是公比,它的绝对值小于1,1a 是等比数列的第一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可视情况决定取舍) 雪花曲线只是一个典型的分形例子,分形是电脑和数学的产物,可用电脑对数学式子进行无数次“迭代”来产生和“繁殖”.在描绘海岸线、云彩、人口分布等都有其作用.即在生态学、天文学、气象学、电影摄像学及经济学等方面都可找到分形的应用.此外,人们利用分形图形的自相似性用电脑制作美妙绝伦的分形图形,进行艺术创做等.用幻灯片展示上述可以用分形来解决的图形以便让学生体会分形的应用,最后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布置“收集有关分形的应用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作为作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的审美观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是数学的美学价值的绝妙之处,更让学生对分形这节课记忆深刻.

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所说:“美是主观实践与客观实际交互作用以后的主观和客观的统

一.假如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人就感到是美的,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思维来实施的.所以,研究美学对思维科学是有启发的,而思维科学的成就也会有助于美学的研究.”数学美对数学家的数学发现在动力,方法,思维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所以研究数学美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数学具有独特的美,可以促使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可以指引学生按照“美”的思想方法去探索“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美,发展数学美.

3.数学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上,随处都是一对对的对立统一体,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实数与虚数、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偶数与必然、离散与连续、收敛与发散、清晰与模糊,这正是自然界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3].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数学上构成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知识层面,使学生在学习、运用和创造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在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大海中遨游,并在感受数学那奇妙魅力的同时,从中得到思维的启迪.

数学美与数学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概括、数学公式的推导、数学方法的获得,就能知道数学美表现在哪里,如何从数学审美的角度来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和在数学美的启发下创造新的解题方法.数学美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如一个处处对称的圆,等边三角形,平行线,符合黄金分割的矩形和三角形,都是优美的图形,有着明显的形象性.数形结合的解析几何,给人们以动态的优美的形象等.

1=

这个式子包含二次,三次根式,看起来比较繁琐,学生初看到题时会感觉无从下手,但仔细观察,发现式子似乎具有某种内在规律,我们可以从它的统一规律入手来求证.

证法一:由于为三次开根式,所以要想把被开放数脱去根号,就得对式子左端根式中被开方数设法

配方,经过计算有31

2(22+=+且312()22

-=-

则左端11((12222

=++-==右端 此题所显示的中学数学的统一美,教师可以抓住此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深

入的探讨.

注意到:若3(a A +=+ ,则3(a A -=-,这里,,,,a b c A B 为

2a =

更一般的结论是:

若(n a A +=+,则(n a A -=- 由此可得出如下的命题:

2a =”(n 为偶数时,0A ->)

我们对统一美的追求,通过以上的方法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但似乎这种方法有些繁琐,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努力寻求更简洁的解题方法,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和奇异美.

接下来,看此问题比较简便的证法:

证法二:x =

则 34x =-+

即 3

340x x +-=

而 3234(1)(4)x x x x x +-=-++

注意到2(4)x x ++的判别式0?<,无实根,则3340x x +-=仅有实根1

1

此种解法的解题之妙,可以令学生回味无穷.[1]

另外,数学美与教学的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出于数学美的考虑将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与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相结合,然后再从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经验及数学美的方面进行引导,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于是数学美的启示就能大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美的作用,进而使课堂展现出更强的活力和魅力.

4.通过数学美与教学整合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等,在中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解题方法,这个时候,实际上,我们就是在强调数学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数学的题型、例题众多,学生不可能都掌握,教师也不可能对美一方面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而若想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学会利用它就显得有些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美就是很有必要的.假若一个教师对数学美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认识,无论是改善中学数学教学,还是促进数学的创造都将有重要的意义.提出数学美与中学教学结合,并联系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数学知识,陶冶思想情操.因此,数学的美学价值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

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活技能,明确生活目标的人.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数学美也是美的高级形式,但是由于青少年受阅历、知识的局限,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素养,不可能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促进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

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适当地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的历史故事,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数学的着迷,不论吃饭,睡觉,白天,黑夜都不停的在思考数学问题,就是在文革时期,没有桌椅,没有稿纸,没有电灯的情况下,还仍然拼命学习.当然这不是要学生从形式上去模仿陈景润,而是学习他执着的学习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数学美的鉴赏和创造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看这样两个式子:

?=,在该算式中,1,2,3,4,5,6,每个数字都只出现一次.(1)543162

?=,在该式子中,则出现了1到8各个数字,且每个都只出现一个.(2)45362718

这时多么奇妙啊!这就达到了数学美得更高境界——妙,而如果想要欣赏到数学的这种美妙,就需要一定的数学修养.也就要求有更高的数学思想情操.[4]

总之,以上观点足以说明数学美的因素无论对于数学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们的“学”,无疑都是极其重要、有意义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更多的挖掘出教材中的美学因素,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活跃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文学中对数学美学价值的应用

文学和数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二者看似大相径庭,却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文学中存在着数学的美,体现着数学的美学价值.尽管数学和文学的表述形式相差甚远,但两者的思想方法往往又是相通的.

数学中有“对称”,而文学中有对仗,如果把数字应用到诗里,不仅可以使对仗更工整,还可使意境更恢弘.例如,毛泽东的诗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用“四海”和“五洲”把全世界的形势都概括进来了,不仅使诗句更加的对仗,还体现了数字在诗词中的作用和力量[5].文学中的数学美最经典的当属极限的意境美,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庄子》一书中就有“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极限美,同样,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是比喻极限动态过程的最好例证,抽象的极限在文学中具体化了,使得人们感到一种由数学联想带来的愉悦,这些都体现着文学中存在着数学美.

数学的美学价值在文学中的应用不只体现于极限的美感,还有空间的应用等,最经典的例子当属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要与数学的

知识进行联系,那么,这首诗正是时间与三维欧式空间的文学描述.可以想象假若诗人站在原点,两头茫茫不见,于是时间的模型是一条两端无限的直线,即数学中的数轴之文学体现,也正是正负无穷大的文学描述.

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人们爱诗是因为它美.诗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其中无不体现着数学美,回文诗便是数学的美学价值的最突出的表现.例如:七绝《晚秋即景》

正念反念

烟霞映水碧迢迢萧萧冷树古城边

暮色秋声一雁摇晚照残辉落岑前

前岑落辉残照晚遥雁一声秋色暮

边城古树冷萧萧迢迢碧水映霞烟

这种诗正念反读均成篇章,而这种情形在数学中也有,叫做回文质数,所谓回文质数就是指某数为质数,而该数的各数字倒过来写也是质数.例如13倒过来写是31,而13和31都是质数,这便是一对回文质数,类似的数还有17和71,113和311,347和743等等,但究竟有多少个这样的质数?至今仍是未解之谜[5].

接下来,看这样一幅数字妙联,在清朝乾隆50年,乾隆帝开“千叟宴”,座中有一老者141岁.乾隆帝很高兴,即兴出一上联“花开重甲,增加三七岁月”,要纪晓岚出下联.纪晓岚略加思索,便答道“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这里面包含着数学美,一个花甲,即一个甲子,是60岁,乾隆的上联?+?=.而纪晓岚的对联中,古稀即70岁,所以其等式是就是这样一个等式60237141

?+=.着则可以看到此副寿联,上下两联,各含等式,且相等,非常巧妙,也体现着数学7021141

与文学的统一美与和谐美.

又如下面一副对联,也是两道算题,并巧妙用上一、三、七、九、十各数,不嫌生拼硬凑.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是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是一尺(旧制长度单位进率是1尺=10寸,1寸=10分);下联是讲鸭的只数,三双加一只是七只.这副对联也一样体现着数学在文学中的应用,凸显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同样,利用数学的统一美,在鉴定文学作品是否出自一个人之手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拿争论最多的《红楼梦》为例,对于这部名著来说,它共有120回,多数人认为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而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呢,就莫衷一是了,现在虽然在正式出版物上写的是高鹗,但是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便用语言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从统计结果看,宝黛故事由一人所写,贾府衰败情景应由另一人所写,这些新的见解,在红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6].

再者,数学与诗词,在语言文字精炼的要求上是一致的,数学语言的简洁性要求准确而精炼,这种要求在古典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因为一首诗的文字很少,而且对词句音律的限制十分严格,一首好的诗词,其中每个字都要恰到好处,以达到最简洁,却不乏形象性.

四.数学的美学价值在艺术中的应用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得好:“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正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是天然的,两者关系互相依

托.绘画,音乐,建筑都是艺术的各个表现形式.数学追求的目标是,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将复杂还原为基本,所有这些都是美的标志.那么在艺术的各个方面又是如何运用数学的美学价值的呢?以下简要从三方面简要介绍.

1.绘画

许多人都认为,艺术的美是最直接,最易让大众所接受,而绘画的美更容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大自然是绘画创作的源泉,不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都可以归为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不同的表现.而数学又是这一切的基础,在画家进行绘画时都脱离不了对数学美的应用.达?芬奇利用数学原理,通过对透视理论的研究,使素描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他说:“任何人的研究,如果没有经过数学的证明,就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科学.”“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是数学家.”因而,达?芬奇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最后的晚餐》描绘出了真情实感,一眼看去,与真实生活一样,这幅画是艺术的珍品,而他的局部谋篇是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12个门徒分成3组,每组4人,对称的分布在基督的两边.基督本人被画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描绘目的在于,表达基督的情感和思考,并且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比例关系上[7].同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构图完美的体现了黄金分割在油画艺术上的应用.通过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来,蒙娜丽莎的头和两肩在整幅画面中都完美的体现了黄金分割,使得这幅油画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和完美.

人体的神圣比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人体各部分和身高成简单整数比,各部分之间也成简单整数比.

⑵人体可以形成极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部可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等边三角形,伸展的四肢形成的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图形——圆.

达?芬奇还认为:衡量肌肉的力量和强度的方法是通晓几何学的证明方法.从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通晓达?芬奇绘画作品极具魅力的秘密——用数学绘画.不仅是欧洲文艺的绘画与数学有联系,我国的绘画也和数学有联系.其中有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龙的画法.

龙是我国神话和传说中的形象化和民族化的动物.华夏儿女被誉为“龙的传人”;生气勃勃被赞为“生龙活虎”;神采奕奕被叹为“龙章凤姿”;甚至字写的好也被赞为“龙蛇飞动”.所以,龙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作为神话和图腾崇拜的综合形象,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认为,龙应该是天上的鹰和地上的蛇的“合体”.其实生物界其中根本就没有龙,它是一个多种动物的集合体.中国的画家倒是一语到破了它的真相.

原来画龙有个秘诀:“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画鳞,七画蛇身八虎眼,九画鸡脚十锦全.”你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加上“集合”这就把龙的画法和数学挂上了钩.也把数学的美学价值在绘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接着,二十世纪,西方出现了多个深受数学影响的美术流派,如“立体主义”, 1980年当计算机的图形功能日趋完善的时候,数学公式所具有的美学价值被曼德布尔鲁斯所发现,随即打开了数学美术宝库的大门.同时,人们也开始意识到数学公式所蕴藏的美学价值.由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经过上亿次迭代计算所产生的数学美术作品,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还有新发展起来的三维电脑动画制作,即电脑可以当场临摹实物或作品,甚至其动画及形成过程,并可根据实物自行改变大小进行组合形成局部图案,再自动拓展设计出复杂的图案.复杂的绘制过程和难以得到的视觉效果使人们发生了很大的视觉冲突,而在电脑中变得轻而易举的复杂图形,极大地丰富了视觉艺术,并拓广了许多领域的艺术创作空间,也把数学的美学价值应用的淋漓尽致.

2. 音乐[8]

数学用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符号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音乐用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数学和音乐的共性经常被人们所关注,在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看来:音乐就是感觉中的数学,而数学就是推理中的音乐,两者的灵魂完全一致!他还说:“音乐家可以感觉到数学,而数学家也可以想象到音乐.虽说音乐是梦幻,而数学是现实,但当人类智慧升华到完美的境界时,音乐和数学就互相渗透而融为一体了.”

中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把音乐与数学并列在一起,可见,在古代就已经意识到数学与音乐的重要性.在古希腊数学本身也被视为一门艺术,毕达哥拉斯最先用比例把音乐和数学结合起来,把音乐简化成简单的数量关系.首先,一根拉紧的弦发出的声音取决于弦的长度;其二,要使弦发出和谐的声音,则必须使每根弦的长度成整数比.例如:两根拉紧的弦发出和声,那么一根弦的长度必须是另一根弦的两倍.另一种和音是由两根长度之比为3:2的弦发出的,在这种情况下,较短的弦发出的声音,和较长的弦发出的声音相比,高出5度.他阐明了单弦的调和乐音与弦长之间的关系:每一根拉紧的弦发出的声音,都能用弦长的整数比来表示.并从研究数学与声学的实践中概括“美是和谐与比例”.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们看来音乐旋律不过是数学美的一种体现.我们可以从乐谱的书写就能看出数学对音乐的显著影响.过渡、节拍、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是一个等比数列,书写乐谱时确定每小节内的音符数也与求公分母过程相似——不同长度的音符必须与某一节拍所规定的小节相适应.

十九世纪法国数学家傅立叶(Fourier ,1768~1830)证明了所有乐音——不论是器乐,还是声乐,都能用数学来描述,它们是一些简单的正弦周期函数的叠加.每种声音有三种品质:音调音量和音色,傅立叶发现音调和音量分别与曲线的频率及振幅有关,而音色与周期函数的图像有关.

许多乐器的形状和结构与数学有关,无论是弦乐还是管乐,如平台钢琴的键与风琴的管,外形轮廓都用指数曲线(0)x

y k k =>形式的方程描述.《课程标准解读》写到:二十世纪40年代初,美籍乌克兰作曲家希林格(1895~1948)在音乐理论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创作原则:一切艺术均可分解为其物理存在的形式,而形式可以用数量来测量,则音乐形式在得出其中的数学规律后,创作可以通过纯数学方法完成,即可用各种数学符号、方程或图式、表格来进行创作,将音高、时值、力度、速度、音色等方面都纳入数学计算的体系中.希林格认为,作曲可以从音乐的任何要素出发,先肯定某个要素的设计(成为主要部分),然后再将其它要素(次要要素)结合进去成为主题.这种音乐体系就被称为数学作曲体系.随后,这种流派的音乐在西方音乐界开始流行,并曾经轰动一时.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任何音高和音色的声响,它的基本原理是借助数字处理方法给出所需声波的数学描述,再将其转化为声波,这样产生了计算机音响技术和计算机作曲.

五.数学的美学价值在自然界中的体现

自然界是美的,自然界的美构成了一切审美对象的原始基础,数学是对自然界的抽象化描述,自然界的美的特征无疑在数学模式中要有所呈现,作为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也集中反映了这种美的特征,这就是数学内容的规律性、有序性,如简单、对称、和谐、统一等.

各种自然形态,特别是动植物的生态都蕴含丰富的数学关系.壁虎在捕捉昆虫时,总是沿着一条螺旋曲线奔跑;蛇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正弦曲线;丹顶鹤、大雁成群结队飞行时,排成的“人”字形,一边与其飞行方向的夹角是'''54448?,,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看,这个角度对于大雁队伍飞行是最佳的,即阻力最小,同样,金刚石晶体中也蕴含这种角度;每只鹦鹉螺,无论来自哪个海滩,其螺旋弯曲的精度都相同,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三叶玫瑰线的方程为sin3r a θ=,而θ的系数3正好就是它的花瓣个数;蜜蜂蜂房的侧面是一个六棱柱,其底则由三个菱形拼成,每个蜂房的容积都是0.25立方厘米,这样的结构材料最省而容积最大,人们称蜜蜂为“天才的建筑师”.开普勒在研究叶序(叶子在植物茎上的排列顺序)时发现:尽管每种植物叶形不同,但它们排列的方式却有共同的规律,叶子茎上的排列是螺旋状,比如三叶轮状排布的植物,它的相邻两叶在茎垂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都是'13728?,叶片的这种排列使通风、采光效果都是最佳的,因此国外有人仿此建造了仿生建筑.

人和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不断的分成两个同样粗细的支管,,由数学计算知,这种比在分支导管系统中,使液流的能量消耗最少.再如,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平均占血液的44%,同样计算可知,43.3%是液体流动时所携带固体的最大能量,生命现象中的这些最优化结构,是生物亿万年来不断进化,“去劣存优”的结果,而数学则是最可靠地理论依据.

“生物钟”这个词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而随着生物钟概念的提出,人们对其各方面的研究也接踵而至,为了较精确的描述这个规律,人们动用了数学这个工具.

地球表面80%为水域,由于月亮围绕地球周期地旋转,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产生了潮汐,而人体80%也是由水组成的,因而人的某些生理现象也如地球上海水的潮汐,竟然与月球运动规律有关:人的体温午夜最低,脉搏清晨(四点左右)最慢,血压九点前后最低......

并且德国一位医生曾发现:人的体力、情绪以至智力都是周期地变化着:23天——人体的体力周期,28天——情绪周期,33天——智力周期,且它们均服从正弦曲线规律变化

可见,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美的应用,而美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是引领整个客观世界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数学美就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秩序与规律从数与形的角度给予反映和揭示,也是数学的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这些最佳,最好,最省……的事实,来自生物的进化与自然选择,然而它们同时展现了自然界的简洁,而且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这些都是数学的美学价值的体现.菲尔兹奖获得者邱成桐先生这样说:“数学的美还在于它的本身,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可以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如水波、云彩的飘动,甚至小小的肥皂泡,它都可以描述,它在即将破灭的一刹那很美丽,它的波形状态就包含着很深奥的数学原理.数学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它是很美的一门科学.”

六.数学的美学价值对人的思维的影响

数学是任何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悖向思维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奇异美,而且与经传统思维一起构成了数学的对称、和谐与统一美,悖向思维和传统思维能促进数学朝着美的方向发展,悖向思维获得的结论常常具有较高的数学美学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功能,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合理地运用着两种思维,采取科学而谨慎的态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筒单行事.同

时,数学的美学价值与人的思维的联系也越来越被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对思维的作用也逐渐被人所关注.

1.数学的美学价值对传统思维的影响

传统思维一般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这些思维不仅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用广泛,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数学的美学价值在于对培养这些思维更加便捷,更容易理解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具有运用抽象思维去把握各种具体事物的能力.由于数学概念是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的,人们都不易理解,而这正是数学的抽象美.在数学中,集合、函数等概念,既作为数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同程度上体现着数学的抽象美.与此同时,数学的研究方法也是抽象的,这就是说数学命题的真理性不能直接体现出来,让人有直观的感受,而必须依赖于演绎证明.数学家就像是生活在一个抽象的国度中,而他们在数学王国的种种发现,即数学结构内部和各种结构之间的规律性的东西,最终还是对现实的摹写与反映.当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其关键还在于能建立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当然,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抽象的过程,即善于把问题中的次要因素、次要关系、次要过程先撇在一边,抽出主要因素、主要关系、主要过程,继而经过一个合理的简化步骤,找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与某种数学结构的对应关系,使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上展开数学的推导和计算,以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判断和预测.这就是运用抽象思维去把握现实的力量所在,数学中不能缺少抽象美,没有了抽象美,数学的严谨性便有待考量[9].

数学赋予科学知识以逻辑的严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是认识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手段.在数学中,每一个公式、定理都要严格地从逻辑上加以证明以后才能够确立.数学的推理步骤严格地遵守形式逻辑法则,以保证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导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在逻辑上准确无误.所以运用数学方法从已知的关系推求未知的关系时,所得结论有逻辑上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数学的逻辑严密性还表现在它的公理化方法上.以理性认识的初级水平发展到更高级的水平表现在一个理论系统还需要发展到抽象程度更高的公理化系统,通过数学公理化方法找出最基本的概念、命题,作为逻辑的出发点,运用演绎理论论证各种派生的命题.牛顿所建立的力学系统则可看成自然科学中成功应用公理化方法的典型例子.

数学也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辩证思维在数学中的表现形式,非常突出,丰富多彩.例如,正数和负数,实数和虚数,加法和减法,运算与逆运算,无穷大与无穷小,等式和不等式,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确定性与偶然性等,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这些对立的几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还可以相互转化.在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而且有自己特殊的表现方式,即用特殊的符号语言,简明的数学公式,明确地表达出各种辩证的关系和转化.如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描述了微分和积分两种运算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表现了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内在关系等等.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数学还是思维的体操.这种思维操练,确实能够增强思维本领,提高科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数学的美学价值对悖向思维的影响[10]

悖向思维所体现的奇异性,在最初阶段造成了一定的不和谐、思维混乱或形式矛盾,这种发展最终又常常导致了数学的重大进步,如概念的精确化、理论的严格化、新的统一理论的建立,因此,悖向思维的过程也体现了数学向着和谐、统一、对称发展的过程,即向着没得方向发展.

先谈数学的奇异美,就是指数学中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对原有的习惯法则和统一格局的突破,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奇异性,一般地说,奇异性包含有“新颖性”的涵义,另外,就这一概念在数学中的应用而言,还常常有“出乎意料”的涵义.这种被认为奇异的结论、概念是如此地出乎常识或预料.在数学的研究中,奇异性结果的获得.往往给数学家以很大的震动,但奇异性结果并不总是消极的影响,恰恰相反,在它的中间往往也孕育着新的巨大发展的可能性,奇异性结果的获得往往又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悖向思维的结果.例如,关于“五次及五次以上的方程不可能有一般形式的根式解”这一

奇异的结论,并没有使代数学的研究陷入不可自拔的灾难之中,恰恰相反,又正是通过此奇异性的结果,伽罗华创立了群论,使得代数学更加光彩夺目、充满生机,又如非欧几何和四元数的创立,都清楚地表明了悖向思维对数学美学价值发展的积极意义.

和谐性在数学中表现为各种数学形式在不同层次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它还表现为在一定意义上的不变性,即共同规律的存在性.由于悖向思维是与原先的认识直接相对立的,因此,相应的发展最初往往表现为一定的不和谐性,正是由此,人们对和谐美的追求促成了这种由消极结果向积极进步的转化,例如,四元数的创立就不再具有任何的不和谐性了.统一性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一致,它又指在不同对象或同一对象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共同规律.例如,公理化方法就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对称美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数学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数学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都是数学对称美的自然表现.通过事例,我们可以看出,由悖向思维所创立的新的数学分支,使得数学内容达到了对称美,例如四元的创立,使得作为有交换律的古典代数学,有了与之对称的无交换律的代数学,又如,非欧几何的创立,使得直观的欧氏几何,有了纯理论的非欧几何与之对称,使数学趋于完美的.因此,数学美促进人们的悖向思维,同样悖向思维也对数学美起着积极地作用.

七.数学的美学价值在生活中的体现

1.消费与数学美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图形当属矩形,如电视屏幕,写字台面,书籍,衣服门窗等,其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18,使用者会因此而赏心悦目,甚至连火柴盒,国旗的长宽比例都恪守0.618比值,在音乐会上,报幕员在舞台上的最佳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之处,最有趣的是,在购物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关于黄金数的公式:

小康型消费价格0.618(=?高档消费价格-低挡消费价格)+低档消费价格

这就是说,你在选购商品时,根据自己的财力状况若认为高档价格过于昂贵,而低档价格的商品款式,性能等又不尽如意,那么你可以选购价格为上面公式所给的档次的商品——它的价格中等偏上,堪称“小康水平”.因而,这样的简明的数学式子,对警示,指导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意义非凡.

2.标志与数学美[11]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标志设计、招牌设计等等也无不体现出某种数学的美,对称和不对称、如何选取比例的分割,在在都要涉及到数学,而要让人们在见到这个标志,第一时间被吸引,对于这种产品或企业的影响也是颇为重要的.而这就要利用数学美学规律找到标志设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点,使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等更好的显现出来.

数学的简洁在于用简练的符号表达科学的语言,222

x y r += 是简洁的,对应的图形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圆,同样简洁.标志艺术设计,在于形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其设计也追求数学符号的实用、方便和简洁.没有数学美做支撑,标志的简洁就容易流于简陋.随手画的形态,简单容易,但并不一定美,当它的比例形成黄金比等数学比例时,就呈现出一种美.我们徒手画一个涡纹是粗陋的,如果按数学的方法将它表达为渐开线时,就呈现一种简洁的美.

分析现代标志设计形态,不难发现,国内的标志设计坚实,图形表达倾向于浑厚、庄重、在不规律中表现工整匀齐,平衡中强调完整和统一.西方标志讲究新颖活泼、愉快,其图形强调的是图形外框式背景,以单纯的几何(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为主,运动多变、自然奔放.但无论哪种类别,标志设计都学会了由单纯的绘画形式转向具有一定和谐美感的图形,变得更加优美和谐.标志图形中,形状、大小、方向,对称、均衡、重复,递增、递减、平移,直线、曲线、相切、相割等等都是构成标志和谐性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与它们的数学规律密切相关.当标志形态拥有和谐美感,清晰关系时,数

学的和谐性就成就了这门艺术.

对称美是和谐性的一种最普遍形式.数学中的对称在平面上有直线对称、点对称,在空间中还有平面对称,这些都能产生和谐的美感.数学中的完美正方形(用不同规格的正方形去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完美三角形(用不同规格的正三角形去拼成一个大的正三角形)以及我国传统的数学游戏“七巧板”等,无不体现着和谐美.而当我们恰当地利用圆的大小、内切、外切、正五边形骨格等等系列数学方法,和谐地创造一个有序的、平衡的、简洁的标志设计艺术形式时,不管它被赋予哪种象征意义都使得标志设计拥有内在的数学和谐美而更具有超越性的美感.

比如咱们熟知的五星红旗的设计就结合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统一美,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这个标志铭记于心.

在图中可以得到:0.618:1AC AB =≈,这也体现了黄金分割点在标志中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在每个人心中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中的奇异美表现在图形上,给人一种视觉的奇妙感.数学的奇异美与简洁美对于创造标志设计的独特性有很重要的价值.比如视错觉和视幻象.当斜的线段与平行线段成45度角时,造成的错觉是很强烈的.比如,在其它因素(线条、颜色等)的干扰下,平行线看起来不平行,等长线看起来不等长,等大小看起来大小不等.一方面,充分利用视错觉能使标志设计图形在表现上显得更奇妙,另一方面,利用数学奇异美能适当调整标志图形本身产生的视错觉.此外,投影的利用、极限和无限的表达等,都是数学中的奇异美的表现.可以说,在设计中,把数学美学与标志设计艺术美学观结合起来,可以陶冶设计者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让设计者在一种美感的气氛中培养设计的新能力,同时,还可以给观看的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让设计该标志的目的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标志是传播信息的视觉手段,也是让大众铭记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的形式应追求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独立生命力,以及普遍性的美感.数学美恰恰符合这样的要求.中、西方标志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受各自美学文化根源和背景的影响,强调各自属于地域文化范围内的符号个性化视觉取向,但是,两者之间在数学美学本质观念的影响下也在逐渐加强关注与协调,把意象多元化和风格多元化结合起来.在数学美学的特征影响下,现代标志图形结构不仅没有失去严谨美,还含了柔和、自由、完整的图形美.因此关注和研究标志艺术中的数学美,对于创造优秀的视觉传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美丽.数学充盈着我们的生活,只是有用心去发现吗?发现数学,发现数学的美.用心去体会吧,枯燥的数学也有它不一般的美,只是我们从来不曾注意[13].

总之,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只有当人们发现了它的价值时才真正认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也才重视它、学习它、推广它.数学的美学价值体现并不象财会、建筑、工程等专业课那样立即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往往被一些青年学生所忽视,但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生活中都在不自觉的应用着数学美,

数学是一门美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挖掘,谁挖掘得最深,谁就能先欣赏到它的美.

参考文献:

[1]李爽.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许艳丽.了解·感受·运用──谈数学美.[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0月第24卷第5期

[3]沈跃云.数学的魅力.[J]仁苏商承管建干部学院 1999年第3期总第43期

[4]胡炳生.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5]吴振奎.吴旻.数学中的美.[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3次印刷

[6]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7]朴京美.数学思维树.[M]中信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8]张凯.数学美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张维忠.论数学的文化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5月第35卷第3期

[10]明清河.浅谈数学发现中的悖向思及其美学价值和作用.[J]载:洛阳大学学报第12卷第4期1997年12月

[11]周灿.标志设计艺术与数学美学关系初探.[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410004)

[12]赵彦忠.探索数学文化的价值.[J](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13]张晓贵.王子苓.浅谈数学的美学价值.[J]辽宁工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1 9 9 6年9月

[14] M C Wick, S Lindblad, L Klareskog, R F van Vollenhoven.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joint destruction in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a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2003.015172

[15] Morris Kline.Mathematics in Western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perback.1964

关于学习美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美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美学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美学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学习美学的心得体会1 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是当自己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话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来想这些,而美学这门课就带我们深入的了解为什么是美。 上之前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这方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入门。老师的讲解中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美学这方面的书籍,就拿《美学原理》来讲,虽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读这本书。但通过阅读自己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 一,美的本质及特征。人们在自由创造活动中和看到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特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引起喜悦的美感。所以,美的最终根源、美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

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自由创造能够成为美的根源,是因为人能在他所创造的对象和产品中”直观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产生美感。所以我们可以说,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二,美的产生。美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够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美是怎样产生的呢?1、美产生于劳动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形态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具有直接的实践性。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良好数学观形成的阶梯;学习热情激发的养料;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的载体;人文思想教育的参考;爱国情怀的培养 我国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徐利治先生认为:数学思想史向人们揭示了数学创造性思想的萌芽、成长、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数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数学模式及其建构)的发现、发明、创造的动力、契机其增值发展的规律,从而将能启发年轻一代数学家们顺应客观历史规律,总结并扬弃前一代数学家的思想方法,为人类的数学文化事业做出继开来的贡献。在数学教育中,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数学史方面的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又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 1、良好数学观形成的阶梯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既关于“数学是什么?”的数学本质问题,这不仅是对数学认识的问题,也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数学史上看,无论是最早讨论数学本质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还是关于数学基础的三大学派——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以及关于数学知识的生成为核心的社会建构主义。如果把数学只是看成一门由数学家创造出来的纯理论的学科,凡人不必去理解其创造发现的过程,那么,数学教育就必将仅仅是纯粹的知识传授.通过在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史的知识,就可容易地理解以下结论:(1)数学不仅是一门系统化的演绎科学,而且是源于社会实践

的归纳科学;(2)数学是由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构成的有机整体;(3)数学是不断完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的。 2、学习热情激发的养料 当前我国高校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不强,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石油工科院校,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数学系其实只是一种无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加深,学习兴趣日益在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极大地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果。但这并不是因为数学本身无趣,而是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美国数学家魏尔德(R. Lwilder)[1]认为:数学课堂上只强调数学的技术是不够的,要使学生被数学所吸引,一定要运用数学历史知识。也就是说,数学史素养对于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而言是不可缺的。在数学教育中适当结合数学史知识,并充分挖掘数学史在课程中的教育价7生对数学的了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挖掘数学历史中的榜样,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志,通过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奋斗史和历史上优秀人物在逆境中成才的故事,可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观念;介绍数学发展历史中的辉煌成就,利用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可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产生对数学家的崇拜以及对数学的热爱,从小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我觉得学校开设数学文化这门课真心不错,尤其是对于作为文科生的我来说激发了我对数学的热爱,让我不再惧怕高数。 3、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的载体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数学能力,即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

浅谈数学的文化价值

浅谈数学的文化价值 一、数学: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科学史表明,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看作万物之本源。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认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物理学家伦琴因发现了X射线而成为1910年开始的诺贝尔物理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当有人问这位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时,他的回答是: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冯·诺依曼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他还指出:“数学方法渗透进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已愈来愈成为衡量成就的主

要标志。” 科学家们如此重视教学,他们述说的这些切身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如果从哲学的层次来理解,其实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都有自身的量的方面的规律,不掌握量的规律,就不可能对各种事物的质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它不断地在总结和积累各种量的规律性,因而必然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这是对数学作用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科学化趋势的深刻预见。事实上,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认为与数学无缘的学科,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现在也都成为数学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数学方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研究,能帮助历史学家做出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些

情况使人们认为,人类智力活动中未受到数学的影响而大为改观的领域已寥寥无几了。 二、数学:科学的语言 有不少自然科学家、特别是理论物理学家都曾明确地强调了数学的语言功能。例如,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就曾指出:“数学不应该被看成是以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知识分支,而应该被看成是普通语言的一种精确化,这种精确化给普通语言补充了适当的工具来表示一些关系,对这些关系来说普通字句是不精确的或过于纠缠的。严格说来,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的数学形式系统,只不过给推导关于观测的预期结果提供了计算法则。”狄拉克也曾写道:“数学是特别适合于处理任何种类的抽象概念的工具,在这个领域内,它的力量是没有限制的。正因为这个缘故,关于新物

谈谈数学的美学特征

谈谈数学的美学特征 什么是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可分为感性美和理性美,美是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人们往往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与美学无关。事实上,这是一种偏见。德国诗人诺瓦利说:“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也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可见,数学中存在着美。 什么是数学美呢?数学美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思维结构的呈现,它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动感的画面,它却是一种独特的美。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说:“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既所谓数学美。”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 数学具有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性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简单,而是指数学表达形式和数学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例如:人们用0到9十个数字加上位置计数法可以表示任意大的数;复杂的地图用简洁的四色表示,只有数学能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莱布尼茨用“”这一简捷的符号表达了积分概念的丰富的思想,刻画出“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因此,有些数学家把微积分比作“美女”。 数学具有对称美。 对称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一种形式。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毕达哥拉斯就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在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紧密相关。”数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对称如:数的对称,包括整数、有理数等;形的对称,包括直线、圆、正多边形等;式的对称,包括对称矩阵、求导与积分等。现实生活中,建筑、宫殿、园林就很好的应用了数学的对称美。 数学具有统一美。 统一性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和谐、协调、一致。数学美中的统一性在数学中有很多体现,例如:数的概念从自然数、分数、负数、无理数,扩大到复数,经历了无数次坎坷,范围不断扩大了,在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作用也不断地增大;几何中的圆幂定理是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的统一形式。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属性和规律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法则等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系中。数学美的统一性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数学具有和谐美。 所谓和谐即雅致,如果把数学比作一座殿堂,那么和谐性是其主要建筑特色,无论从局部或整体来看,都让人体会到平衡协调、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美感。“黄金分割比”是最能体现数学的和谐美,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达芬奇称黄金分割比为“神圣比例”,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生活中也常常利用黄金分割如:小康型购物价格公式、合理睡眠时间、饮食饮水问题等等。可见数学的和谐美无处不在。 数学具有奇异美。

浅谈对数学与数学价值的认识

浅谈对数学和数学价值的认识 众所周知,如今数学无处不在,它已经融入到在我们中的方方面面。虽然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数学包围,但人们的生活都无法离开数学。当你认识了数学,发现了数学的存在,意识到其普遍性,你就觉得数学是极其富有魅力的。它不仅成为一门学科,而且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小到市井小民买菜算账,就这样,它一直向我们无声息的向展示着它那无比深厚的内涵。 谈到对数学的认识,这得从人们对于数学的研究说起。人类就是将这些神秘的事物整理为能用语言概括,有序的内容,久而久之就发展成现在的数学这门学科。从小学时代,我们就开始接触数学,而且一直陪伴到现在,也许将来还会更远。仔细想想对它的感觉甚至是感情,我想这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大学里面我学的也是数学专业,从踏入大学校门上第一堂数学课那一刻起,我才真正意识到数学这门学科比我想象中的难多了,一个简单的极限的专业语言就得让你啃半天,可想而知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数学学到现在,我想我还只是学到了数学的皮毛,想想数学有那么多的分支,再想想那些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数学知识对的研究上的,这样的人是可爱的,也是可敬的。不管怎样,也得把它学下去,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能不能学的更加的精,我无从知晓,我能做到的就是把现在所学的科目学好就是大功一件了。 谈起数学本质,简单地解释就是数学的根本性质。人们对数学的不同感受可以得出对数学本质完全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学也可以得出对数学本质的不同理解。所以,对数学本质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既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我想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多地取决于对数学的心灵感悟,这才是接近数学、走进数学、研究数学和发现数学真理的不竭动力源泉。 数学能够发展至今,足以说明数学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数学一方面在高度的自我抽象系统中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又和其他领域发生作用,在验证成果理论的同时获得发展。在一发展过程中,数学始终没有背离过社会实践,尤其进入信息化以来,借助计算机的优势,数学不仅作为一种知识工具和高新技术,更作为一种模式,研究解决着各行各业各方面的问题,表现出巨大的渗透力。如今,可以说已经难于找到一个与数学无关的学科。我们都知道数学教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是一门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发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学数学教学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又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中学数学教学的平稳发展,文章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关键词: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the school discipline and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requiremen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But now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some problems in teaching the but again in allaying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steady development, based on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are analyzed,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dvances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cheme,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purpose in-depth. Key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美学学习方法

第二节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学习美学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简而言之,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当代人在呼唤着美学,在发展着美学,在把美学变成一门与人类幸福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人类产生美感的根源,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自觉地按照美感产生的规律追求美、创造美。每天都在说话的我们,并不会意识到我们在说着“散文”;每天都在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我们,也往往意识不到我们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学习美学之后,能够增强追求美、创造美的自觉性。 第二,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与伦理观、真理观一起构成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审美观是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审美观直接指导着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胸怀崇高的审美理想,明辨美丑善恶的界限,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三,学习美学,掌握审美活动规律,能够提高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2 2参见顾建华主编:《美育新编》,14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3转引自钱学森等著:《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3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二、怎样学习美学 美学的精髓是关于美的一系列观念和理论,它们高度概括了关于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的内涵和规律。但美学同时也是一门建立在人类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是一门与每个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密切相关的科学。因此,学习美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实践体现在众多方面:从每天的着装、发式到说话、做事的方式,从家居饮食到工作学习,从收看电影、电视到欣赏音乐、画展,从具体小事到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念等。学习美学时,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实践和审美体验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地在美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的能力。通过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能够不断认识到自己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二,学习美学理论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是我们解析美的根源、美的本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认识人类审美实践和美的创造活动的指导思想。因此,学习美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认识、分析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对美学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就不会偏离大的方向,许多看似复杂难解的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取代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它只是指导性的方法论;另一方面,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如心理分析法、实证法等,是对审美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的具体方法,它们也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 第三,学习美学原理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无从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不了解人类审美实践的历史,就难以从本质上认识美、美感、审美活动的本质和意义,也不能全面理解审美的规律。美学原理不是单就眼前的事实就能得出的理论概括,而是研究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审美活动及其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与人类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的关系之后才得出的理论概括。因此,在学习美学时,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历史知识。从原始社会的服饰、居舍、劳动工具、家具用品,到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的各种艺术品,世界各国的文学史、建筑史、雕塑史、绘画史、音乐史乃至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史,都应该成为我们广泛涉猎的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教学育人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持人叶澜教授,在1994年首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为资源,为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通过“教书” 来实现育人目标,“育”以健康、主动发展的人。 一、“育人价值”误区 1.把“育人价值”等同于“德育。” 今年三月份,我在紫荆上《比例尺》“初建课”时后,李泰峰主任,王建刚校长,李延军校长及部分数学老师都参与了课后的评课活动,我在进行自我反思时说这节课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家爱学校情结,因为课里面有国家地图和紫荆实验学校的平面图。李泰峰主任当时给出了回应,这只是“育人价值”的一个点,还应该有数学课独有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提出要再读书,再领会,再实践。或许还有老师会也认为课里面渗透爱国,爱树木,安全教育,渗透数学发展史等就是育人价值,其实这充其量只能是在课堂里渗透了“德育”。 2.把“育人价值”等同于把符号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知识是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被抽象出来的。(《纲要》21页)如果教学就是要完成将这些抽象出符号化的知识进行传递,那么学生就只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只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育人价值”也就局限在现成知识的掌握上,容易让教师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记忆上,忽视了数学知识被发现、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身;忽视学生需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命实践体验;忽视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提炼抽象的形成知识过程,带来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资源贫乏。 以上两点对“育人价值”认识的偏差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在《纲要》第20页中还提到了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割裂化和空泛化,阐述都也都非常清楚,不再做肤浅的重复。 二、“育人价值”的意义 “育人价值”的理论意义:是指每一门学科可能对学生的身心、精神世界、个性,人格,思维方式等产生的积极和发展性的影响。而数学学科强调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独特的价值,二是不同内容具体的价值。 1.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 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以外,还体现在 (1)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的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水平; (3)帮助学生建立猜想发现和判断选择的自觉意识; (4)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 通过以上几点,构建一种唯有数学学科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互化。 2.不同内容的具体价值 从数学学科的层面上,小学数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发展又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浅谈从数学文化中理解数学的价值

浅谈从数学文化中理解数学的价值 张瑶03级3班1030500723 数学是什么?数学的特点是什么?数学的价值是什么?我想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回答出这三个问题,尽管我们学习的数学专业,但对数学的本质,数学的精髓还知之甚少,需要我们大量阅读关于数学文化,数学史方面的书籍,从而领悟其中的精华。 R.柯朗和H.罗宾斯在《数学是什么》一书告诉我们: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表达形式,反映生动活泼的意念,深入细致的思考,以及完美和谐的愿望。它的基础是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也许我们对这段话还不是很理解,以下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大方面谈谈数学的特点和价值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数学文化的概念 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数学是研究大小的量和书的,但是它们所研究的量和书,并不是那些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占有空间的广延性的,可分的量和书,而是作为某种特殊性质的抽象的量和数,使我们在思想中将它们分离开来研究的。从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数学对象就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即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 1.数学传统的内涵: 数学对象是客体的,但数学活动的主体——数学家从事的数学活动必定是在一定传统指导之下进行的,他们的行为方式形成了数学传统。数学家有着自己特殊的“工作方式”。以下这个笑话被用来表明在解决问题时,数学家采取与一般科学家(如:物理学家)不同的方法: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架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对此某人回答到:“在壶上放上水,点燃煤气,在把壶放到煤气灶上。”提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然后又追问道:“如果其他的条件都没有变化,只是水壶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水,那你有应当怎么做?”这时被提问者往往有信心地回答道:“点燃煤气,在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因为“只有物理学家才会这样做,而数学家们则会倒去壶中的水,并声称他已把后一问题划归为原先的问题了。”这笑话说明了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解决问题时,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实行直接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对此进行变形,直至最终把它转化成了某个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 2.数学在历史发展中存在三个辩证关系: 1)抽象化与具体化 由于数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凭助更高层次的抽象得以实现,所以更新,更高的抽 象程度是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抽象化是数学发展的唯一形 式。事实上,例如:“计算数学,运筹学,统计数学等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建 立与发展就是具体化的实际例子。更重要的是,数学向着更高抽象程度的发展又并 非是一个单向的简单过程,而是在抽象与具体的辩证运动中得以实现的 2)一般化与特殊化 对于特殊化发法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人们已经作了较为透彻的研究,因为特殊化可 以更好地弄清题意,我们可以通过特例对可能的结论进行猜测,通过有一般向特殊 的化归解决原来的问题。与此相对照,就一般化方法而言,人们只注意了它的构造 性功能,忽视这一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例如:由“轨迹作图法”在几何作图中的 广泛应用可看出:“轨迹作图具有“化难为易”的功能,而由原来所求作的对象到 相应轨迹的过渡事实上就是一个一般化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应片面强调一般化或特 殊化,而应明确地肯定一般化与特殊化的辩证运动是数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3)多样化与一体化

数学中的美学

数学中的美学 高二20班张锦涛 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罗素 在当今的科学分类研究中,许多学者称哲学和数学是普遍科学,且认为二者可应用于任何学科和任何领域,其差别在于刻画现实世界时使用的方法和语言不同:哲学使用的是自然语言,数学使用的是人工语言(数学符号);哲学使用的是辩证逻辑方法,而数学使用的是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方法。这样哲学家有时可以“感觉到”思维的和谐,而数学家则有时可以“感觉到”公式与定理的和谐,即美。 数学也是自然科学的语言,故它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因而数学美是具体、形象、生动的。数学美的起源遥远、历史悠久。 我们学过“黄金分割”,即把线段l分成x和l-x两段,使其比满足:x∶l=(l-x)∶x,这样解得x≈0.618l,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0.618…这是被中世纪学者、艺术家达·芬奇誉为“黄金数”的重要数值,它也曾被德国科学家开卜勒赞为几何学中两大“瑰宝”之一。 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古雅典的他侬神庙;无论是印度的泰姬陵,还是今日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藏着0.618…这一黄金比数,一些著名的艺术佳作也处处体现了黄金比值——许多名画的主题都是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不少著名乐章的高潮在全曲的0.618处。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叶子在茎上的排列也遵循黄金比,相邻两张叶片在与茎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夹角是137°28',科学家们经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植物叶子通风、采光来讲,都是最佳的。 人们也用黄金比例,创造出很多美的建筑,logo等等: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练习教学行为兴趣改革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一、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我在结合平时的上课经验和外出听课的启示,总结了课堂练习的精髓应是求新、求活、求近。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1、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 2 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2、求活——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3、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而单板,如果教师能创造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使这一个数学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总之,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可见,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2、精心选材,因人而异。在进行“先学后教”时,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3、循序渐进,指导方法。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

浅谈数学教育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育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适应这种形势,教育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如下的新课程改革正体现了创新思想。要想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观念,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重视学生思想观念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数学教育的特点与目标 数学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数学教育中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想象也叫想像。它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 动。当今社会中,青年人、成年人都逐渐失去了想象能力,而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儿童少年也面临失去想象能力的威胁。现在的孩子迫于教师与学校的应试教育,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审美教育书简》基本上囊括了席勒关于美和艺术的全部文献,包括了 26 封信,我们以前就叫它《美育书简》。 谈美和艺术从哪儿切入去谈?席勒很聪明,他选择了从审美切入。讲审美就必然要落到人身上。传统形而上学谈论美,就直接从美和艺术起步,结果往往与人本身有一定距离。席勒的 26 封信的核心则是思考人,人的现状如何。所以读这本书不必急于从里边找到对美、对艺术的定义,可以说这本书就不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该如何定位这本书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呢?我引用别的学者的话,叫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宣言书’”.尽管席勒之前人们很早就谈及过这个美育问题,例如毕达哥拉斯,但是把“美育”作为一个明确概念提出,这是第一次。这个概念带给我们一个新思路,即,从人入手去理解美和艺术。席勒是历史上最早认识到人的危机的一个思考者。他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面对着当时人的现代性危机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给出的路径是:走艺术的道路。 要知道席勒所在的 18 世纪,大多数思想家都考虑过人的问题,考虑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幸福的人、自由的人。我把他们的思想归为两类,一类是强调感性自然的,另一类强调理性自律的。人身上永远都带有浅层次的感性层面的东西,但理性的发展才使得文明得以形成。说白了,文明就是禁忌,禁忌越多,文明程度越高;禁忌越合理,这个文明就越好。但文明终究是理性范畴,文明发展太快了,就出现人的危机问题。 席勒是最早提及人的危机的,他的观点倾向于把上面所说的两类观点进行统一、调和。他谈国家权利理性,与这个对应的是人的生活感性层面的自然。如果谈两者都单方面地强调自己那一极,结果都会造成人性的异化。席勒思考问题是针对着当时的现实问题。他的最终理想落实到审美的国度,我们称之为审美乌托邦。可见,他没有最终否定国家的理性的管理作用。 他倡导的仍是古希腊人身上的那种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强调一个整体的人。古希腊人自身就既是艺术家又是思想家(那样的希腊人有一大批,就不列举了),理性和感性二者兼备才使人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席勒在权力理性和感性状态之间想要找到一个中介,使人进入这个状态,使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都达到统一。

数学哲学对于数学教育的价值

数学哲学对于数学教育的价值 数学哲学对于数学、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的意义何在?其实这一直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具体说来,人们大概不会否认数学哲学对于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作用,无论这种作用是大还是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然而人们难以有共识的是,数学哲学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对数学和数学教育起着作用。本文将从数学哲学的一个核心与重要的领域――数学观出发,对相关话题予以初步论述,以期引起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此话题的关注。 一、数学观演变的历史掠影 自从数学产生以来,人们就形成了关于数学的许多认识。人们关于数学的理解和看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数学知识发展的水平。例如,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古希腊,万物固有的量性特征都促使人们思考了物质世界与数量之 间的关系。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而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念则是“万物皆数”。再比如,物质存在的空间形态促使

人们对几何形体进行了研究,几何学因而成为所有数学文化的共同对象,尽管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 在数学发展早期,由于数学知识的特点,这种对于数量与空间形式的认识可能是初步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古巴比伦、古埃及还是古代印度,数字与神秘主义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希腊,由于受所有的数都是整数之比这一观念的影响,无理数的发现竟然被认为是一场灾难。 与古埃及、巴比伦和其他的经验主义数学范式不同的是,古希腊数学在许多基本和重大的观念上都是开创性的。在本体论方面,古希腊人把数学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化和理想化,使之成为与现实对象不同的具有永恒性、绝对性、不变性的理念对象。在认识论方面,对于数学真理的判定,古希腊人坚持运用演绎证明而不是经验感知,并赋予数学真理以与其本体论性质相当的价值观念。古希腊人把数学加以观念化,使之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学问,而不仅仅停留在实用的、技术的、巫术的、技艺的等形而上学的层面。在方法论方面,古希腊人赋予数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使数学知识以一种体系化的形式呈现,并坚持通过论证的方法获得数学命题的可靠性。 演绎数学作为古希腊所开创的数学范式,其基本观念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的数学世界中达到了顶点。毕达哥

数学史的文化意义

浅谈数学史与数学 内容提要: 数学的很多方法是有辩证性的,比如具体与抽象;演绎与归纳;发现与证明;分析与综合;这些方法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与数、形与形,以及数与形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他们发展也经历的很多的坎坷,在磨砺中他也得以不断的成长。说到数学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在数学的发展中,形成许多哲学的观点,有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以布劳威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三大学派。 关键字: 数学方法数学发展三次数学危机数学美数学与哲学 浅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0901李迎 一、情深意浓——学习数学的心得和感想 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数学能给我带来一直奇妙的神奇的感觉,而学习数学更是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在思维上,逻辑的严谨,和思考的妙趣,是其他学科不能给我的。在求学的态度上,数学教给我的是脚踏实地。对数学的感觉有时不能用语言来描述,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喜欢数学的都对数学有着奇妙的感情。当同学表示学数学的枯燥时我很不能理解,在我看来数学是最实在,有趣味的,他就像是一个老朋友,等着去解读。 汉克尔曾说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发展的延续性。我懂得数学的高深,想来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深入的解读去体味,因而高考没有选数学专业。现在又有一次机会让我可以接触数学,领悟数学和数学家的神奇,美妙,毫不犹豫的选了数学文化,对数学的很多感受现在可以通过这次机会表达一二。 二、智慧展现——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将数学的智慧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凝聚了数学家们智慧的知识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数学的方法是贯穿了整个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此我将我所学到的和我心中所想的一些数学方法和思想写出略表我对数学的解读。 数学的很多方法是有辩证性的,比如具体与抽象;演绎与归纳;发现与证明;分析与综合;这些方法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具体与抽象 具体是社会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因为数学是源于社会实践的。同时数学是一种利用自身已有的概念、定理、公设,借助已知的相互关系,通过推理、计算而获得新发现的学科。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数学的方法也是抽象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恰恰是借助于数学的方法论路径去实现的,如果没有非欧几何人类可能还要在牛顿的时空观中走过许多年才能寻找到相对论。数学方法的抽象是借助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公设等,把所有涉及研究对象的概念以及研究对

浅谈数学中的美学体现

浅谈数学中的美学体现 【摘要】: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的美,也都能在数学中体现出来,并且显示出它独有的特点。主要包含了统一美,简约美,对称美,奇异美。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 【关键词】:数学美,统一美,简约美,对称美,奇异美 【正文】: 一.数学与美学的关系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 广义上的美学是这样定义的: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世俗的观念,往往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与美学无缘。事实上,这是一种偏见。数学是科学的经典学科,而且几乎与科学的所有学科都相关甚至密切相关。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的美,也都能在数学中体现出来,并且显示出它独有的特点。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就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德国诗人诺瓦利说:“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说:“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

家都莫不高度赞赏并应用了数学科学中的美学方法。” 并且说:“数学园地处处开放着美丽花朵,它是一片灿烂夺目的花果园”。这就是说,数学中存在着美。 数学中的和谐统一美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动力,美是和谐,是对立统一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运动呈现多样性与规律性,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属性和规律的数学,它反映了这一统一性,其概念、定理、公式及法则等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系中。 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统一于数。数学的统一美,既表现在宏观上,也表现在微观上。数学的统一美大致可分为各数学分支之间的统一和数学运算的统一。 数学拥有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由于近代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分支愈来愈多,各时代数学家都试图统一各数学分支。笛卡尔用解析几何把几何学、代数学、逻辑学统一了起来;高斯用曲率把欧几里得集合、罗巴齐夫斯基几何和黎曼几何统一起来。微分和积分开始是作为两种数学运算、两类数学问题分别加以研究的。当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将微分和积分真正沟通,通过微积分基本定理将两种运算统一起来,明确地找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微分和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微积分学才真正的建立起来。射影几何的建立是数学统一的典型成果。与欧氏几何相比,射影几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点与直线的对称统一。由于引进了无穷远点,在射影几何中点和直线的地位就是完全对称的,这也促使了射影几何的建立。统一是数学家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之一。 数学中最基本的就是运算。我们对运算的认识是从“数”的运算开始,后来,知道运算不仅仅局限于“数”,“式”也可以进行运算。进而学习到向量的运算、排列组合的运算、矩阵的运算,这说明运算不仅可以在数之间进行,而且可以在数以外的其他对象之间进行。实质上,运算的对象可以是抽象的集合,从一般意义上说,G上的一个二元运算是G×G到G的一个映射。由此可见,运算不一定是加法、乘法,它可以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运算,其实它是一种映射:对G中任意两个元素a、b,由运算可唯一确定G中的元素c。因此,一般运算的概念是指一个或几个集合到一个集合的映射。数学美的统一性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数学中,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可以化归为整数的四则运算,而整数的四则运算又可归结为表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