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物探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物探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物探数据处理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00000

学生学号0000000000000

指导教师李勇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〇一七年十月

物探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1.1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将课本上给出的地质体情况,和计算参量的代数公式用c 语言通过程序表现出来。在得知已知参量,例如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情况下将其带入编写好的程序,从而得出地下板状体的物性值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其通过成图数据成图后在用反演原理与提前已知的异常体情况对比,判断所得结果的正误,并分析最终的实验结果。

1.2实验原理

下图1-1为实验原理示意图。

图1-1 二维板模型

利用如下公式进行c语言程序的实现:

1.3实验参数

中点横坐标x0(m):1000 中点深度坐标z0(m):1000 板高度(m):400 板长度(m):200 磁化强度:2000 二维板角度:45、90 磁化角度:90 测点k:100

}

1.4 实验结果图示

图1-2 磁异常X分量

图1-3 磁异常Z分量

图1-4 重力异常

1.5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图可知,通过观察x方向的磁分量可以看出:图中存在着明显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正负异常,可知在地质体的上部积累了一定的负磁荷,而在地质体的下部积累了同样大小的正磁荷,实验中磁化角度取90度,二维板倾角取不同的角度。通过观察z方向上的磁异常可知:地质体呈现出中部正异常的对称图形,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通过观察重力异常的图像可知:得出的结果基本与已知相符,所以通过重力异常、磁场x方向异常、磁场z方向异常数据曲线,就可对所求数据做相应的分析。

实验二

2.1 实验目的

通过给定的已知相关物性参数,建立截面为多边形的水平柱体模型,带入所编写好的c 语言程序中得到对应的正演结果。主要考查了c 语言程序进编程,和对所得结果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

2.2 实验原理

图2-1为实验原理图

图2-1 多边形截面水平柱体截面形状

根据下列公式进行编程得到实验数据,作图分析。

]1

111[)1(2)1(2)

11)(1(22121

2ln )1(2)1(2)11)(1(21{12x i z

i tg x i z i tg x i x i z i z i z i x i z i x i x i x i z i x i z i x i x i x i z i z i z i x i z i x i z i z i n i G g ++---?-++-++-+-++++++?-++-++-+-+?=∑=?σ;)(21

Q M z P M x X +=?π ;)(21

P M z Q M x Z -=

式中:

z i

x i z i x i x i x i z i z i z i z i x i z i tg x i z i tg x i x i z i z i x i x i z i z i n i Q 2212

12ln )1(2)1(2)1(221]1111[)1(2)1(2)1)(1({1++++?+-+-+-+?

-++---?+-+-++--+=∑=;

z i

x i z i x i x i x i z i z i x i x i z i z i x i z i tg x i z i tg x i x i z i z i z i z i n i P 2212

12ln )1(2)1(2)1

()1(21]1111[)1(2)1(2)1(2{1++++?+-+-++--+?+++---?+-+-+-+=∑=

2.3 实验参数

多边形半径r:200m ;磁化强度M:2000 拟合边数:10 磁化角度ct:90,120 测点k:100 中点深度z0(m):1000 中点横坐标x0(m):1000

2.3.1 讨论a

b

tg 1-的值

a

b

实际为由坐标原点对多边形第i 边的夹角,在具体计算中应当进行讨论: 当0.115->a 时,如果a b >0.0;当a>0.0,b>0.0,则θ=a b

tg 1-;当a<0.0,b<0.0,

则θ=—π+a

b

tg 1-;

如果a b <0.0,则θ=π+a

b tg 1-;

当0.115-≤a 时,若b<0.0,则θ=—2π;若b>=0,则θ=2π

2.4 实验结果

图2-2 重力异常

图2-3 磁异常X分量

图2-4 磁异常Z分量

2.5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重力异常图可知,通过观察x方向的磁分量可以看出:图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两个相互对称的正负异常,故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地质体的上部积累了一定的负磁荷,而在地质体的下部积累了同样大小的正磁荷。所以左端出现了较大的正异常,右端出现了较大的正异常。通过观察z方向上的磁异常可知:地质体在中线(x=50)呈现出中部正异常的对称图形,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通过观察重力异常的图像可知:得出的结果基本与已知相符,出现了一个重力异常值曲线,最大值点对应的测线坐标与地质体实际位置一致。

实验三

3.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给定的地下异常体参量,对地下的正长方体进行正演计算,然后将计算参量的代数公式用c 语言通过程序表现出来。在得知已知参量,例如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情况下将其带入编写好的程序,并通过积分来实现正演。

从而得出地下板状体的物性值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其通过成图数据成图后在用反演原理与提前已知的异常体情况对比,判断所得结果的正误,并分析最终的实验结果。将其运用的主要方法有通过划分单元来进行体积分,即8个体积元叠加即为立方体所对应的积分值,偶数为正,奇数为负,则可以计算出相应重磁异常。

3.2 实验原理

利用如下公式进行编程:

;2

02020202

02

01ln ln ({c z c z b y b y a x a

x }

zk)R

(z yk)xk)(y (x tg zk)(z R]xk)[(x yk)(y R]yk)[(y xk)x G Δg -

+

-+-

+

----?-++--++---=σ;2

020********yk)]}

-(y ln[R M z zk)]-(z ln[R M y x k)R

-(x zk)-yk)(z -(y tg 1-M x {-41c z c

z b y b y a x a x Δx -

+

-+-+

++++=π;2

020********x k)]}

-(x ln[R M z ]yk)R

-(y zk)-x k)(z -(x tg 1-M y -zk)]-(z ln[R M x {41c z c z b y b y a x a x Δy -

+

-+-+

++++=π

;2

020********}

zk)R

-(z yk)-x k)(y -(x tg 1-M z x k)]-(x ln[R M y -yk)]-(y ln[R M x {41c z c z b y b y a x a x Δz -

+

-+-+

-++=π式中:])(2)(2)(2[2

/1zk z yk y xk x R -+-+-=;

3.3 实验参数

列数:101 行数: 101 磁化强度:2000 磁倾角:45 磁偏角:45 立方体上坐标:(300,300,10) 立方体下坐标:(700,700,410) 密度:1 起终坐标:(0,1000)

3.4 实验结果图示

图3-1 重力异常平面图 图3-2 磁异常x 分量平面图

3-3 磁异常y 分量平面 图3-4 磁异常z 分量平面图

3.5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图可知,通过观察x方向的磁分量可以看出:图中存在着两个对称的正负异常,且异常呈现出相似性形态幅值基本一致。通过观察z方向上的磁异常可知:地质体呈现出中部正异常的对称图形,切呈现出对角线对称的形态上方为正下方为负的负异常。通过观察重力异常的图像可知:得出的结果基本与已知相符,得到一个明显的类似同心圆的重力异常,边界较为清晰。

实验程序1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

#define G 6.67e-6

void main()

{

FILE *fp1,*fp2,*fp3;

fp1=fopen("g.txt","w");

fp2=fopen("deltax.txt","w");

fp3=fopen("deltaz.txt","w");

double r1,r2,r3,r4; //定义板截面角点A,B,C,D到P点之间的距离

double f1,f2,f3,f4; //定义r1.r2.r3.r4与X轴正向夹角

int k,i; //定义P点的坐标xk,zk;

double xk,zk;

double cgm=2.67e+3;

double x0=1000.0; //中点横坐标

double z0=1000.0;

double l=400.0; //板高度

double b=200.0; //板长度

double I,M=2000.0;

double z1,z2,g,deltax,deltaz;

double J=90.0*PI/180.0; //计算二维板角度

I=90.0*PI/180.0; //计算磁化角度

double a[100]={0.0};double b1[100]={0.0};double ct[100]={0.0};

for(k=0;k<101;k++)

{

xk=k*20.0;

zk=0.0;

b1[0]=z0-zk-l*sin(J);

a[0]=xk-x0+b+l*cos(J);

b1[1]=z0-zk+l*sin(J);

a[1]=xk-x0+b-l*cos(J);

b1[2]=z0-zk-l*sin(J);

a[2]=xk-x0-b+l*cos(J);

b1[3]=z0-zk+l*sin(J);

a[3]=xk-x0-b-l*cos(J);

r1=sqrt(pow(b1[0],2.0)+pow(a[0],2.0));

r2=sqrt(pow(b1[1],2.0)+pow(a[1],2.0));

r3=sqrt(pow(b1[2],2.0)+pow(a[2],2.0));

r4=sqrt(pow(b1[3],2.0)+pow(a[3],2.0));

for(i=0;i<4;i++)

{

if(fabs(a[i])>1.0e-15)

{

if((b1[i]/a[i])>0.0)

{

if(a[i]>0.0&&b1[i]>0.0)

{

ct[i]=atan(b1[i]/a[i]);

}

else if(a[i]<0.0&&b1[i]<0.0)

{

ct[i]=atan(b1[i]/a[i])-PI;

}

}

else if((b1[i]/a[i])<0.0)

{

ct[i]=PI+atan(b1[i]/a[i]);

}

}

else if(fabs(a[i])<=1.0e-15)

{

if(b1[i]<0.0)

{

ct[i]=-PI/2.0;

}

else

{

ct[i]=PI/2.0;

}

}

f1=PI-ct[0];

f2=PI-ct[1];

f3=PI-ct[2];

f4=PI-ct[3];

z1=z0-l*sin(J);

z2=z1+l*sin(J);

g=2.0*G*cgm*((z2*(f2-f4)-z1*(f1-f3))+xk*(sin(J)*sin(J)*log((r2*r3)/(r 1*r4))+cos(J)*sin(J)*(f1-f2-f3+f4))+2.0*b*(sin(J)*sin(J)*log(r4/r3)+c os(J)*sin(J)*(f3-f4)));

deltax=((M*sin(J))/(2.0*PI))*(log((r2*r3)/(r1*r4))*cos(J-I)-(sin(J-I) )*(f1-f2-f3+f4));

deltaz=((M*sin(J))/(2.0*PI))*((sin(J-I))*log((r2*r3)/(r1*r4))+(cos(J-I))*(f1-f2-f3+f4));

fprintf(fp1,"%f\n",g); //将所得数据写入文件

fprintf(fp2,"%f\n",deltax);

fprintf(fp3,"%f\n",deltaz);

}

}

fclose(fp1);

fclose(fp2);

fclose(fp3);

实验程序2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define PI 3.1415926 //圆周率

#define G 6.67e-11 // 万有引力常数

#define r 200.0 //多边形半径

#define M 2000.0 //磁化强度

#define thegama 2.67e+3

void main()

{

double ct11(double a,double b); //声明子函数

FILE *fp1,*fp2,*fp3;

fp1=fopen("deltag.txt","w");

fp2=fopen("deltax1.txt","w");

fp3=fopen("deltaz1.txt","w");

double x0=1000.0;

double z0=1000.0;

int n=10,N=100;

double R=200.0;

double M=2000.0;

double cgm=2.67e+3;

double ct=PI/4.0;

double Mx=M*cos(ct);

double Mz=M*sin(ct);

double x[10000]={0.0},x1[1000]={0.0};

double z[10000]={0.0},z1[1000]={0.0};

double xk[10000]={0.0},zk[1000]={0.0};

double sum1=0.0;

double Q=0.0;

double P=0.0;

double

a1,a2,a3,a4,a5,a6,a7,aa,bb,ct1,ct2,deltag,deltax1,deltaz1,a,b;

int i,k;

for(i=0;i

{

x1[i]=x0+R*cos(i*2*PI/n);

z1[i]=z0-R*sin(i*2*PI/n);

}

for(k=0;k

{

xk[k]=20.0*k;///////////////////平面坐标

zk[k]=0.0;

}

for(k=0;k

{

sum1=0.0;

Q=0.0;

P=0.0;

for(i=0;i

{

x[i]=xk[k]-x1[i];

z[i]=zk[k]-z1[i];

}

for(i=0;i

{

a1=(z[i+1]-z[i])*(x[i]*z[i+1]-x[i+1]*z[i])/(pow(z[i+1]-z[i],2.0)+ pow(x[i+1]-x[i],2.0));

a2=(x[i+1]-x[i])*(x[i]*z[i+1]-x[i+1]*z[i])/(pow(z[i+1]-z[i],2.0)+pow( x[i+1]-x[i],2.0));

a3=(z[i+1]-z[i])*(x[i]-x[i+1])/(pow(z[i+1]-z[i],2.0)+pow(x[i]-x[i +1],2.0));

a4=pow(z[i+1]-z[i],2.0)/(pow(z[i+1]-z[i],2.0)+pow(x[i]-x[i+1],2.0));

aa=pow(x[i+1],2.0)+pow(z[i+1],2.0);

bb=pow(x[i],2.0)+pow(z[i],2.0);

ct1=ct11(z[i],x[i]); //调用子函数

ct2=ct11(z[i+1],x[i+1]);

a5=(a1/2.0)*log(aa/bb)+a2*(atan(ct1)-atan(ct2));

sum1+=a5;

a6=a3*(atan(ct1)-atan(ct2))-(a4/2.0)*log(aa/bb);

Q+=a6;

a7=a4*(atan(ct1)-atan(ct2))+(a3/2.0)*log(aa/bb);

P+=a7;

}

deltag=2.0*G*cgm*sum1;

deltax1=(Mx*P+Mz*Q)/(2.0*PI);

deltaz1=(Mx*Q-Mz*P)/(2.0*PI);

fprintf(fp1,"%lf\n",deltag);

fprintf(fp2,"%lf\n",deltax1);

fprintf(fp3,"%lf\n",deltaz1);

}

fclose(fp1);

fclose(fp2);

fclose(fp3);

}

///////////////////////////////////////////

double ct11(double a,double b) //判断子函数{

double ct;

if(fabs(a)>1.0e-15)

{

if((b/a)>0.0)

{

if(a>0.0&&b>0.0)

ct=atan(b/a);

else

ct=atan(b/a)-PI;

}

if((b/a)<0.0)

{

ct=PI+atan(b/a);

}

}

else

{

if(b<0.0)

{

ct=-PI/2.0;

}

else

{

ct=PI/2.0;

}

}

return(ct);

}

实验程序3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 101 // 列数

#define h 101 // 行数

#define M 2000.0 //磁化强度

#define II 60 // 磁倾角

#define aa 60 //磁偏角

#define PI 3.1415926 //圆周率

#define G 6.674E-11 // 万有引力常数

#define SI 1e6 // 将m/s^2换算为g.u.的比例因子

#define DENSITY 1E3 // 将g/cm^3换算为kg/m^3的比例因子

//计算atan值

double batan(double m,double n,double x,double r);

//Kernel函数,用途:为Cuboid函数准备

double Kernel(double dXk, double dYk, double dZk,

//dXk, dYk, dZk: 观测点坐标

double dXs, double dYs, double dZs);

//dYs, dZs, dZs: 立方体坐标,s取1,2 //Cuboid函数,用途: 计算立方体重力异常,参数说明

double Cuboid(double dXk, double dYk, double dZk,

//dXk, dYk, dZk: 观测点坐标

double dX1, double dY1, double dZ1,

// dX1, dY1, dZ1: 立方体坐标1

double dX2, double dY2, double dZ2,

//dX2, dY2, dZ2: 立方体坐标2

double dDens); //dDens: 立方体密度

// Cix函数

double Cix(double dXk, double dYk, double dZk,

double dXs, double dYs, double dZs,

double Mx, double My, double Mz);

// Cixxx函数: 用于计算立方体△x异常

double Cixxx(double dXk, double dYk, double dZk,

double dX1, double dY1, double dZ1,

double dX2, double dY2, double dZ2,

double Mx, double My, double Mz );

// Ciy函数

double Ciy(double dXk, double dYk, double dZk,

double dXs, double dYs, double dZs,

double Mx, double My, double Mz);

// Ciyyy函数: 用于计算立方体△Y磁异常

double Ciyyy(double dXk, double dYk, double dZk,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工程物探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年11月

1实验目的 了解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方法原理、野外工作布置及装置形式;掌握高密度 电阻率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高密度电阻率法软件。 2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属于直流电阻率法的范畴,它是在常规电法勘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勘探方法,仍然是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 流的变化分布规律。相对于传统电法而言,高密度电阻率法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利用程控 电极转换器,由微机控制选择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实现了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可以快速 采集到大量原始数 据。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特 点。一次布极可以完成 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映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 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 地层岩性沿纵向的电性变化情况,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两 种方法的综合探测能力。 该观测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和资料处理两部分,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设置在 一定间隔的 测点上,测点密度远较常规电阻率法大,一般从 1m~10m 。然后用多芯电缆将 其连接到程控式多路电 极转换开关上,电极转换开关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电极自动换接 装置,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电 极装置形式、极距及测点的转换。测量信号 由电极转换 开关送入微机工程电测仪, 并将测量结果依次存入随 机存储器。将数据回放 送 入微机,便可按给定程序 对数据进行处理。高密度电 阻率法现场工作时是在 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 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 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 将它们连 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电极转换装置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 电极距,进而用自动电测仪,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 的电阻率法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 | 説据处返邮分 説孫輕野汨分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姓名:小叶9101 学号:小叶9101 班级:小叶9101 指导老师:小叶

目录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实验二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实验三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实验四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五回归分析 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熟悉误差的来源、误差分类以及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二、实验原理 1、误差的基本概念:所谓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可以用下式表示 误差=测得值-真值 1、绝对误差:某量值的测得值和真值之差为绝对误差,通常简称为误差。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因测得值与 真值接近,故也可以近似用绝对误差与测得值之比值作为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绝对误差/测得值 2、精度 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称为精度,它与误差大小相对应,因此可以用误差大小来表示精度的高低,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3、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含有误差的任何近似数,如果其绝对误差界是最末位数的半个单位,那么从这个近似数左方起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称为第一位有效数字。从第一位有效数字起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不论是零或非零的数字,都叫有效数字。 数字舍入规则如下: ①若舍入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1。 ②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1。 ③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数。即当末位为偶数时则末位不变,当末位为奇数时则末位加1。 三、实验内容 1、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编程实现对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求解。 2、按照数字舍入规则,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编程实现对下面数据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进行凑整。 原有数据 3.14159 2.71729 4.51050 3.21551 6.378501 舍入后数据

(完整版)ERDAS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ERDAS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地信111 姓名:杨登贤 学号:2011011506 2013/12/20 ERDAS实验报告

一.设置一张三维图。 (3) 1.底图与三维图 (3) 2.参数设置 (5) (1)三维显示参数 (5) (2)三维视窗信息参数 (6) (3)太阳光源参数 (6) (4)显示详细程度 (6) (5)观测位置参数 (7) 二.(几何纠正几何畸变图像处理):几何纠正结果图。 (7) (2)选择合适的坐标变换函数(即几何校正数学模型) (8) (3)数据控制点采集表 (9) (4)多项式模型参数 (9) (5)图像重采样参数 (10) (6)结果图 (10) 三.(数据输入\ 输出):镶嵌图(根据不同条件做出不同的几张)。 (11) 1.图像色彩校正设置 (12) 四.(图像增强处理):傅里叶高通/低通滤波图或效果图空间增强效果图。 (13) 1.空间增强卷积处理 (13) (1)原图像 (13) (2)卷积增强设置参数 (13) (3)卷积增强处理图像 (14) 2.傅里叶变换 (14) (1)快速傅里叶变换设置参数 (14) (2)低通滤波 (15) (3)高通滤波 (16) 五.光谱增强。 (18) 1.主成分变换 (18) (1)参数设置 (18) (2)处理图像 (19) 2.缨帽变换 (19) (1)参数设置 (19) (2)处理图像 (20) 3.指数计算 (20) (1)参数设置 (20) (2)处理图像 (21) 4.真彩色变换 (21) (1)参数设置 (21) (2)处理图像 (22) 六.(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结果图分类后处理结果图去除分析结果图。 (23) 1.参数设置 (23) 2.非监督分类结果图 (24) 3.分类后处理结果图 (25)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 摘要植物核型分析是指对植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形态、长度、带型和着丝粒位置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是植物分类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栽培四棱大麦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本方法主要是物理分析法,在本试验中,我们先对大麦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再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并测量了大麦染色体的臂长和随体长。 1.引言 核型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着丝粒的位置)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性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称为核型分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已实现使用计算机自动完成核型分析,我们学生也可以利用Adobe Photoshop 很容易地完成染色体的测量、排序等工作,再利用Excel 表格和Photoshop结合做出核型模式图。 2.实验材料 2.1实验材料 栽培四棱大麦的分散良好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显微照片、Adobe Photoshop等软件2.2实验方法 2.2.1绘制核型图 在Photoshop中对照片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是剪裁照片,用套索工具将每条染色体分离出来,对染色体进行配对并将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一条线上,并对染色体进行适当的旋转变换。其次是利用标尺工具测量每条染色体的臂长、随体长。再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染色体的臂比,总长,随体长,相对长度等数据。 2.2.2写出核型公式 根据上面的测量结果写出四棱大麦的核型公式。 2.2.3画核型模式图 将所测并经过计算后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绘制成堆积柱形图,并在Photoshop里切出着丝点和次缢痕。除此之外,还需将整个图像转换成黑白。 3.结果与讨论 3.1染色体核型分析图 图1 染色体核型分析图

遥感实验报告

遥感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 年月日 实验一: erdas视窗的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打开imagine 视窗 启动数据预处理模块 启动图像解译模块 启动图像分类模块 imagine视窗 1.数据预处理(data dataprep) 2.图像解译(image interpreter) 主成份变换 色彩变换 3.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非监督分类 4. 空间建模(spatial modeler) 模型制作工具 三、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了解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基本掌握了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用途。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掌握遥感图像的纠正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几何校正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地面接收站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行了几何粗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一般地面站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都经过几何粗校正,因此这里主要进行一种通用的精校正方法的实验。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构建一个模拟几何畸变的数学模型,以建立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标准图像空间的某种对应关系,实现不同图像空间中像元位置的变换;第二步是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把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中全部像素变换到标准图像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完成标准图像空间中每一像元亮度值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的数据,对两张图片进行几何纠正 四、实验流程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统计量 全国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N 有效 22 22 22 缺失 均值 1116.82 747.86 2336.41 中值 727.50 530.50 1499.50 方差 1031026.918 399673.838 4536136.444 百分位数 25 304.25 239.75 596.25 50 727.50 530.50 1499.50 75 1893.50 1197.00 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 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5.00 0 . 56788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2 )W 检验 结果:在Shapiro-Wilk 检验结果972.00 w ,p=0.174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习题1.5 5 多维正态数据的统计量 数据:

物探报告模版

物探报告模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 工程物探成果报告 2015年7月 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 工程物探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审核: 报告提交日期:2015年7月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移动非开挖工程 探测目的:龙水南路云锦路、茶陵路瞿溪路管线情况 探测范围:施工单位指定探测范围 提交日期:2015年7月 二、方法技术及仪器 1、根据探测目的,采用电磁法原理,通过对地下发射频率为33KHz、8KHz的交变电磁场,地下金属管线因感应而产生二次场,并在管线内形成感应电流,通过跟踪测量金属管线内电流变化,就能确定地下金属管线的平面位置,对二次场场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非金属管线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方法进行探测。

在工作区内采用盲探方法,通过扫描发现管线线索,然后进行追踪,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根据发现管线的平面位置,通过二次场场强分析确定管线的埋置深度,最后在数字化地形图上标明管线的位置和埋深。 2、使用美国Ditch Witch 950R数字式精密地下管线探测仪。 三、探测成果 经过现场实地探测,管线分布如下: 龙水南路南侧电力排管一根 龙水南路北侧电信排管一根 龙水南路南侧燃气管一根 龙水南路南北两侧各有上水排管一根 龙水南路北侧信息顶管一道 四、说明 1、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各个管线的水平位置限差±(5+)cm,埋深限差为±(5+)cm,其中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cm):使用时要考虑管线探测误差。 2、地下管线有可能是上下两根重叠或左右两根距离很近,探测时只能探明一根;个别的特殊管线有可能仪器不能识别,因此在施工时应特别小心。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Weka实验报告 姓名_学号_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2015 至2016 学年 2 学期完成日期2015年6月12日

1.实验目的 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a910810586.html,/ml/datasets/Breast+Cancer+WiscOnsin+%28Ori- ginal%29的数据,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运用Weka平台的基本功能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对算法结果进行性能比较,画出性能比较图,另外针对不同数量的训练集进行对比实验,并画出性能比较图训练并测试。 2.实验环境 实验采用Weka平台,数据使用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910810586.html,/ml/Datasets/Br- east+Cancer+WiscOnsin+%28Original%29,主要使用其中的Breast Cancer Wisc- onsin (Original) Data Set数据。Weka是怀卡托智能分析系统的缩写,该系统由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发。Weka使用Java写成的,并且限制在GNU通用公共证书的条件下发布。它可以运行于几乎所有操作平台,是一款免费的,非商业化的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挖掘软件。Weka提供了一个统一界面,可结合预处理以及后处理方法,将许多不同的学习算法应用于任何所给的数据集,并评估由不同的学习方案所得出的结果。 3.实验步骤 3.1数据预处理 本实验是针对威斯康辛州(原始)的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分类,该表含有Sample code number(样本代码),Clump Thickness(丛厚度),Uniformity of Cell Size (均匀的细胞大小),Uniformity of Cell Shape (均匀的细胞形状),Marginal Adhesion(边际粘连),Single Epithelial Cell Size(单一的上皮细胞大小),Bare Nuclei(裸核),Bland Chromatin(平淡的染色质),Normal Nucleoli(正常的核仁),Mitoses(有丝分裂),Class(分类),其中第二项到第十项取值均为1-10,分类中2代表良性,4代表恶性。通过实验,希望能找出患乳腺癌客户各指标的分布情况。 该数据的数据属性如下: 1. Sample code number(numeric),样本代码; 2. Clump Thickness(numeric),丛厚度;

遥感图像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 2、掌握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数据获取手段.掌握遥感分类的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植被变化分析,以及利用遥感软件建模的方法。 3、加深对遥感理论知识理解,掌握遥感处理技术平台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遥感图像的分类 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植被变化分析 3、遥感空间建模技术 三.实验部分 1.遥感图像的分类 (1)类别定义:根据分类目的、影像数据自身的特征和分类区收集的信息确定分类系统; (2)特征判别:对影像进行特征判断,评价图像质量,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增强等预处理; (3)样本选择:为了建立分类函数,需要对每一类别选取一定数目的样本;(4)分类器选择:根据分类的复杂度、精度需求等确定哪一种分类器; (5)影像分类:利用选择的分类器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有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分类后处理;分类图如下:

图1.1 1992年土地利用图 图1.2 2001年土地利用图

(6)结果验证: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 图1.3 1992年精度图 图1.4 2002年精度图 2.土地利用变化 2.1 两年土地利用相重合区域 (1)在两年的遥感影像中选择相同的区域。 Subset(x:568121~684371,y:3427359~3288369),过程如下:

图2.1 截图过程图 图2.2.2 截图过程图

(2)土地利用专题地图如下: 图2.2.3 1992年专题地图 图2.2.4 2001年土地利用图

物探报告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场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量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重力作用的表现。 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 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重力P就是它 们的矢量和(图2-1-1)。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按照这个 定律,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F,与它们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其模量为: (2-1-1)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 G=6.67×10-11m3/(kg?s2)(米3/千克?秒2)。F的方向 沿着两质点的连线,单位为N(牛顿)。 地球对某一质点的引力,就是地球内所有质点对该质点引力的合成。如果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原则上可以通过积分算出这个合力,它的方向近似地指向地心。 (图2-1-1) 重力作用质量为m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C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轴的距离R成正比,其模量为: (2-1-2) C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沿着R指向球外。显然,惯性离心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 事实上,惯性离心力是相当小的,其最大值也仅为平均重力值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重力基本上是由地球的引力确定,其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质量为m0的质点上的重力P的模值可表示为 P=m0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 (2-1-3) 上式左端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即重力场强度。由此可见,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为叙述方便,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提到的重力即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重力位】从场力做功的观点出发,重力场的特征还可以用重力位来表示,重力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做的功。等重力位面称水准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1误差分析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学期: - 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1 误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及其处理。 二、实验内容 1.推导出满足测量要求的表达式,即 0? (?)的表达式; 0= (( * )/ (2*θ)) 2.选择初速度A,从[10,80]的角度范围内选定十个不同的发射角,测量对应的射程, 记入下表中: 3.根据上表计算出字母A 对应的发射初速,注意数据结果的误差表示。 将上表数据保存为A. ,利用以下程序计算A对应的发射初速度,结果为100.1 a =9.8 _ =0 =[] _ = ("A. "," ") _ = _ . ad ()[:-1] = _ [:]. ('\ ') _ = _ . ad ()[:-1] = _ [:]. ('\ ') a (0,10): .a d( a . ( a ( [ ])* / a . (2.0* a ( [ ])* a . /180.0))) _

+= [ ] 0= _ /10.0 0 4.选择速度B、C、D、重复上述实验。 B C 6.实验小结 (1)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将B表中的数据保存为B. ,利用以下程序对B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为 -2.84217094304 -13 a =9.8 _ =0 1=0 =[] _ = ("B. "," ") _ = _ . ad ()[:-1] = _ [:]. ('\ ') _ = _ . ad ()[:-1] = _ [:]. ('\ ') a (0,10): .a d( a . ( a ( [ ])* / a . (2.0* a ( [ ])* a . /180.0))) _ += [ ] 0= _ /10.0 a (0,10): 1+= [ ]- 0 1/10.0 1 (2) 举例说明“精密度”、“正确度”“精确度”的概念。 1. 精密度 计量精密度指相同条件测量进行反复测量测值间致(符合)程度测量误差角度说精密度所 反映测值随机误差精密度高定确度(见)高说测值随机误差定其系统误差亦。 2. 正确度 计量正确度系指测量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程度测量误差角度说正确度所反映测值系统误差 正确度高定精密度高说测值系统误差定其随机误差亦。 3. 精确度 计量精确度亦称准确度指测量测值间致程度及与其真值接近程度即精密度确度综合概念 测量误差角度说精确度(准确度)测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综合反映。 比如说系统误差就是秤有问题,称一斤的东西少2两。这个一直恒定的存在,谁来都是 这样的。这就是系统的误差。随机的误差就是在使用秤的方法。 篇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遥感图像预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前准备: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认识 1、实验目的与任务: ①熟悉ENVI软件,主要是对主菜单包含内容的熟悉; ②练习影像的打开、显示、保存;数据的显示,矢量的叠加等。 2、实验设备与数据 设备:遥感图像处理系统ENVI4.4软件; 数据:软件自带数据和河南焦作市影响数据。 3、实验内容与步骤: ⑴ENVA软件的认识 如上图所示,该软件共有12个菜单,每个菜单都附有下拉功能,里面分别包含了一些操作功能。 ⑵打开一幅遥感数据 选择File菜单下的第一个命令,通过该软件自带的数据打开遥感图像,可知,打开一幅遥感影像有两种显示方式。一种是灰度显示,另一种是RGB显示。 Gray(灰度显示)RGB显示 ⑶保存数据 ①选择图像显示上的File菜单进行保存; ②通过主菜单上的Save file as进行保存

⑷光谱库数据显示 选择Spectral > Spectral Libraries > Spectral Library Viewer。将出现Spectral Library Input File 对话框,允许选择一个波谱库进行浏览。点 击“Open Spectral Library”,选择某一所需的 波谱库。该波谱库将被导入到Spectral Library Input File 对话框中。点击一个波谱库的名称, 然后点击“OK”。将出现Spectral Library Viewer 对话框,供选择并绘制波谱库中的波谱曲线。 ⑸矢量化数据 点选显示菜单下的Tools工具栏,接着选择下面的第四个命令,之后选择第一个命令,对遥感图像进行矢量化。点击鼠标左键进行区域选择,选好之后双击鼠标右键,选中矢量化区域。 ⑹矢量数据与遥感影像的叠加与切割 选择显示菜单下的Tools工具,之后点选第一个 Link命令,再选择其下面的第一个命令,之后 OK,结束程序。 选择主菜单下的Basic Tools 菜单,之后选择 其中的第二个命令,在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 输入的文件(可以根据需要构建任意子集),将 出现Spatial Subset via ROI Parameters 对 话框通过点击矢量数据名,选择输入的矢量数 据。使用箭头切换按钮来选择是否遮蔽不包含在 矢量数据中的像元。 遥感图像的辐射定标 1、实验目的与任务: ①了解辐射定标的原理; ②使用ENVI软件自带的定标工具定标; ③学习使用波段运算进行辐射定标。 2、实验内容与步骤: ⑴辐射定标的原理 辐射定标就是将图像的数字量化值(DN)转化为辐射亮度值或者反射率或者表面温度等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07信计0班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0-3-11 实验地点:实验楼505 实验名称: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使用软件名称:MATLAB 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均值、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偏度与峰度,中位数、分位数、三均值、四分位极差与极差; 2.熟练掌握jbtest与lillietest关于一元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3.掌握统计作图方法; 4.掌握多元数据的数字特征与相关矩阵的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安徽省1990-2004年万元工业GDP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用于污染治理的投入经费比重见表6.1.1,解决以下问题:表6.1.1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及污染治理的投入经费占GDP比重 年份 万元工业GDP 废气排放量 万元工业GDP 固体物排放量 万元工业GDP废 水排放量 环境污染治理投 资占GDP比重 (立方米)(千克)(吨)(%)1990 104254.40 519.48 441.65 0.18 1991 94415.00 476.97 398.19 0.26 1992 89317.41 119.45 332.14 0.23 1993 63012.42 67.93 203.91 0.20 1994 45435.04 7.86 128.20 0.17 1995 46383.42 12.45 113.39 0.22 1996 39874.19 13.24 87.12 0.15 1997 38412.85 37.97 76.98 0.21 1998 35270.79 45.36 59.68 0.11 1999 35200.76 34.93 60.82 0.15 2000 35848.97 1.82 57.35 0.19 2001 40348.43 1.17 53.06 0.11 2002 40392.96 0.16 50.96 0.12 2003 37237.13 0.05 43.94 0.15 2004 34176.27 0.06 36.90 0.13 1.计算各指标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相关系数矩阵; 2.计算各指标的偏度、峰度、三均值以及极差; 3.做出各指标数据直方图并检验该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利用boxcox变换以后给出该数据的密度函数; 4.上网查找1990-2004江苏省万元工业GDP废气排放量,安徽省与江苏省是 否服从同样的分布?

工程物探

地球物理勘探 一、物探及其分类 二、物探方法简介 三、物探方法的特点: 四、物探方法的应用范围与应用条件 五、物探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一、物探及其分类 1、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以地下岩体的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地表或地下地球物理场,分析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被探测地质体在地下赋存的空间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和物理性质,达到寻找矿产资源或解决水文、工程、环境问题为目的的一类探测方法。 物理性质:岩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主要物性参数密度、磁场强度、磁化率、电阻率、极化率、介电常数、弹性波速、放射性伽马强度等。 地球物理场:物理场可理解为某种可以感知或被仪器测量的物理量的分布。地球物理场是指由地球、太空、人类活动等因素形成的、分布于地球内部和外部近地表的各种物理场。可分为天然地球物理场和人工激发地球物理场两大类。 天然场;天然存在和形成的地球物理场主要有地球的重力场、地磁场、电磁场、大地电流场、大地热流场、核物理场(放射性射线场)等 人工场:由人工激振产生弹性波在地下传播的弹性波场、向地下供电在地下产生的局部电场、向地下发射电磁波激发出的电磁等,发球人工激发的地球物理场。人工场源的优点是场源参数书籍、便于控制、分辨率高、探测效果好,但成本较大。

地球物理场还可分为正常场和异常场。 正常场:是指场的强度、方向等量符合全球或区域范围总体趋势、正常水平的场的分布。 异常场:是由探测对象所引起的局部地球物理场,往往叠加于正常场之上,以正常场为背景的场的局部差异和变化。例如富存在地下的磁铁矿体或磁性岩体产生的异常磁场,叠加在正常磁场之中;铬铁矿的密度比围岩的密度大,盐丘岩体的密度比围岩的密度小,分别引起重力场局部增强或减弱的异常现象。 2、地球物理勘探分类 二、物探方法简介 1、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研究地下岩层与其相邻层之间、各类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而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即“重力异常”)来勘探矿产、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 061123 :梦谨 指导教师:永涛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磁力仪工作原理 (4) 工作容及步骤 (3) 实验容及步骤 (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 (8) 建议 (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 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 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 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 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 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 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分辨率:0.01nT

绝对精度:±0.2nT 动态围:20000到120000nT 梯度容差:>7000nT/m 采样率: 3秒至60 秒可选 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 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 工作温度:-40℃—+55℃ 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 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 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 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 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 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 (2)测量原理 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在水、酒精、甘油等样品中,质子受强磁场激发而具有一定方向性,去掉外磁场,质子在地磁场作用下绕地磁场T旋进,其旋进频率f与地磁场T强度成正比,关系式为: T=23.4872f 单位:伽马或纳特。测定出频率f即可计算出总磁场强度T的数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遥感图像统计特性 一、实验目的 掌握遥感图像常用的统计特性的意义和作用,能运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遥感图像统 计参数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 编程实现对遥感图像进行统计特性分析,均值、方差(均方差)、直方图、相关系数等。 三、实验原理 1.均值 像素值的算术平均值,反映图像中地物的平均反射强度。 11 00 (,) N M j i f i j f MN --=== ∑∑ 2.方差(或标准差) 像素值与平均值差异的平方和,反映了像素值的离散程度。也是衡量图像信息量大小的 重要参数。 11 2 00 2[(,)] N M j i f i j f MN σ--==-= ∑∑ 3. 相关系数 反映了两个波段图像所包含信息的重叠程度。f , g 分别为两个波段的图像,它们之间的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11 [((,))((,))] (,)M N f g f i j e g i j e C f g ---?-= ∑∑ 其中, e f , e g 分别为两个波段图像的均值。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1.实验代码 clc clear all I =imread ('m1.jpg'); whos I %显示图像信息 figure (1),imshow (I ); R =double (I (:,:,1)); G =double (I (:,:,2)); B =double (I (:,:,3)); %求图像的R,G,B 的均值,avg=mean(mean(I))

%求图像的R,G,B的均值 mean(R(:)) mean(G(:)) mean(B(:)) %求R,G,B的方差 varR=var(R(:)); varG=var(G(:)) varB=var(B(:)) %求RG,RB,GB的相关系数 corrcoef(R(:),G(:)) corrcoef(R(:),B(:)) corrcoef(B(:),G(:)) 2.原始图像 Figure 1原始图像3.实验结果 R,G,B的均值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方差1031026.918399673.8384536136.444百分位数25304.25239.75596.25 50727.50530.501499.50 751893.501197.00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 检验 身高N60正态参数a,,b均值139.00

标准差7.064 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89 正.045 负-.089 Kolmogorov-Smirnov Z.686 渐近显着性(双侧).735 a. 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 b.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2)W检验

工程物探教材

工程物探

目录 绪论 (3) 第一章介质的物理性质 (12) 第一节土的物理性质 (12) 第二节岩土的分类和鉴定 (16) 第三节介质的密度 (19) 第四节介质的磁性 (21) 第五节介质的电导率(电阻率) (22) 第六节介质的介电常数 (25) 第七节各种物探方法所使用的参数总结 (26) 第二章探地雷达(GPR)法 (28) 第一节GPR测量的基本原理 (30) 第二节GPR电磁波的基本理论 (32) 第三节GPR的野外工作方式 (43) 第四节GPR仪器 (47) 第五节GPR的数据处理 (49) 第六节探地雷达的应用 (60) SCANS (61) SCANS (62) SCANS (62) 第三章桩基检测 (68) 第一节桩基检测概述 (68) 第二节低应变法测桩 (74) 第三节高应变桩基检测 (81) 第四节超声波测桩 (95)

绪论 一、工程物探的定义 随着人类的发展,整个人类的知识的积累不断扩大及更新,一个人要掌握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人的一生当中只能掌握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些知识,需要对这知识进行分类,如根据新华字典,数学指的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的科学。物理学是指以实践为基础,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科学。 为了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可以有所创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需要设置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而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也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针对不同的时期科学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 现在我们是属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对于一个专业,要根据一定的知识结构设置一些课程。以便在四年的学习中完成。 在自然界,不同的物理作用具有不同的物理场,例如,在重力作用的空间有重力场;天然或人工建立的电(磁)力作用的空间有电(磁)场;波动传播的空间有波场等。面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对于这种与地下岩土介质局部变化有关的地球物理场之变化,通常称为异常场。地球物理勘探就是通过专门的仪器观测这些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然后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出地下岩土介质的性质和环境资源等状况,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常简称为物探。 物探按介质的物理性质来分类,根据其所研究地球物理场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以地下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变化的方法称为重力勘探; 以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以介质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或电磁场)的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电法勘探(或电磁法勘探); 以介质弹性差异为基础,研究波场变化规律的称为地震勘探; 以介质放射性差异为基础,研究辐射场变化特征的称为放射性勘探; 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为基础,研究地温变化的方法称为地热测量。 在以上方法中利用介质的电性差异的电法,具有利用观测参数多、场源、装置形式多观测内容或测量要素多,并且在工程中应用范围相对较广。 电法勘探可分为两大类即传导类和感应类。 传导类电法可分为: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和激发极化法。 电阻率法中可分为: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两类。 电阻率剖面法可分为:二极剖面法、三极剖面法、联合剖面法、对称四极剖面法、

遥感图像光谱增强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遥感图像光谱增强处理 二、实验目的 对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变换以及主成分百分比计算;观察图像在不同色彩空间之间相互转换的结果异同,对图像进行融合,用MODEL MAKER 建模方式进行图像处理。 通过以上操作初步掌握图像光谱增强处理过程,进一步理解影像光谱增强中不同增强方法的原理及其增强效果的差异。 三、实验原理 光谱增强是基于多光谱数据对波段进行变换达到图像增强处理,采用一系列技术去改善图象的视觉效果,或将图象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于人或机器进行分析处理的形式。有选择地突出某些对人或机器分析有意义的信息,抑制无用信息,提高图象的使用价值。 主成分分析(PCA)用多波段数据的一个线性变换,变换数据到一个新的坐标系统,以使数据的差异达到最大。对于增强信息含量、隔离噪声、减少数据维数非常有用。 使用Color Transforms 工具可以将3-波段红、绿、蓝图像变换到一个特定的彩色空间,并且能从所选彩色空间变换回RGB。两次变换之间,通过对比度拉伸,可以生成一个色彩增强的彩色合成图像。 图像融合是将多幅影像组合到单一合成影像的处理过程。它一般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影像或单一波段的雷达影像来增强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四、数据来源 本次实验所用数据来自于国际数据服务平台;landsat4-5波段30米分辨率TM第三波段影像,投影为WGS-84,影像主要为山西省大同市恒山地区,中心纬度:38.90407 中心经度:113.11840。

五、实验过程 1.主成分分析 1)打开并显示TM影像文件,从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Image File选择影像,点击Load Band 在主窗口加载影像。 2)主菜单选择Transforms—>Principal Components—>Forward PC Rotation —>Compute New Statistics and Rotate。在弹出的Principal Components Input File 对话框中,选择图像。 3)在Forward PC Rotation Parameters对话框中在输入统计系数,选择计算矩阵(选择协方差矩阵),输出统计文件及路线,统计波段数等相关参数的设置,单击Ok。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目录 一.实验标题:2 二.实验目的:2 三.实验内容:2 四.上机软件:3 五.实验步骤:3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3(二)创建数据库 4 (三)创建数据库表 7(四)添加数据17 六.分析与讨论: 19

一.实验标题: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约束等相关概念; 2.掌握创建数据库的T-SQL命令; 3.掌握创建和修改数据表的T-SQL命令; 4.掌握创建数据表中约束的T-SQL命令和方法; 5.掌握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的T-SQL命令和方法三.实验内容: 1.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在磁盘空间以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建立文件夹; 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存储在步骤1建立的文件夹下,数据库文件名称自由定义; 3.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三张表,其结构及约束条件如表所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长度; 4.添加具体数据;

四.上机软件: SQL Server 2016 五.实验步骤: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 1.SQL Server 2016的界面 2.启动和退出SQL Server 2016 1)双击图标,即出现SQL Server2016的初始界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控制按钮中的“×”即可 注意事项: 1.在退出SQL Server 2016之前,应先将已经打开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2.如果没有执行保存命令,系统会自动出现保存提示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