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选修课结课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学生姓名阿依提别克·胡鲁曼别克学号13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民)班级14-1

指导教师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中国水资源论文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可见水资源的重要性。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去保护水资源呢?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水资源,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例如: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等等。这使水资源越来越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资源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珍惜生命之水,节约从我做起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

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据世界银行1998年对132个国家的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82位。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的起码要求。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河长受到污染;%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到1998年的27年间,黄河利津站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频率已达四年五断,共计断流1050天,平均每个断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90%。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径流剧减,城镇排出的污水得不到稀释.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

象地称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 调查表明,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

西北地区水环境恶劣目前,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于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含盐量和矿化度明显升高,特别是西北湖泊咸化趋势更为明显。新疆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人湖水量锐减,含盐高的灌区退水又不断入湖,因此,该湖在短短的10多年内就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湖水矿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减少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米。素有"绿色迷宫"之称的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因60年代在湖区毁林开荒,70年代截流断水,至今艾比湖湖面已由过去的1300平方公里减至600平方公里,干涸的湖盆已沦为盐漠。曾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咸水湖--罗布泊也已干涸。

湿地面积萎缩,生态蜕化由于人口增长,耕地扩大,生态类型擅变,我国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北大荒的连年垦荒使这块我国最大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190万公顷。如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十几年内三江平原的湿地将丧失殆尽。

南方围湖造田后果严重围湖造田是导致南方湖泊面积萎缩的首要原因。曾经蔚为壮观的江汉湖群因围垦而消失湖泊983个,面积减少2041平方公里,目前仅存湖泊83个,浩浩荡荡的800里洞庭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围垦面积达226万亩,淤积与围垦互为因果,导致湖区生态恶性循环。

地下水超采过量,引发环境问题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致使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形成地下水域性降落漏斗149个,漏斗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面积万平方公里,占超采面积的%。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亿立方米,有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60--80米,有些城市还出现了地面沉降,造成严重后果。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后果堪优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同样原因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赢水污染事故频发。近些年,全国各地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在1600起以上。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故,造成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1996年春节后,淮河再次发生污染事故,使蚌埠市70万人陷入水荒。近10年来,仅海河流域的水污染事故就达数百起,由水污染导致的地区间纠纷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1.我国水资源现状

人均水资源匮乏,地域性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200 m3,是世界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9位,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据有关的预测显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特别是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达

16亿人,水资源缺口为400亿~500亿m3。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1 000 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 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

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个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

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头污染而不断减少。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开始下沉。

2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

促进传统农业向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

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

3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对高效节水型农业的认识有偏差

虽然目前对节水农业、效益农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很多,但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的研究尚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各地已经对节水农业或效益农业比较关注,但尚未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给予足够的重视[7]。

高效节水与农民利益结合不够紧密

只谈节水,大多数农民很难看到实惠,这样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很困难,各项节水措施也就很难实行;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理解节水给农业带来的好处和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未普及

高效节水型农业不仅要有良好的设施,还要有相应的节水灌

溉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目前看来,在节水的工程措施与农艺、生物措施结合不够紧密,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措施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土壤、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等因素,否则不仅无法节水,反而会降低产量和提高成本。

高效节水农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要实现节水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规和合理的管理措施管理农业的节水问题,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8]。

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不健全

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就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新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据,全疆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544亿m3,折合降水深。按水资源三级区统计,伊犁河流域是降水量最丰沛的地区,地面平均年降水深,年降水量占全疆降水总量的%;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区面,平均年降水深仅为。按照地级区统计,从平均年降水深看,伊犁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深为,位居全疆各地州、市之首;吐鲁番地区多年平均降水仅为,是全区最为干旱的地级行政区。全疆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多年平均总径流量884亿m3/年,大于1 km2的天然湖泊139个,总面积5500km2,共有冰川18600多条,冰川总面积km2,冰雪储量28275亿m3,

占全国冰川储量的%,全疆多年平均冰川消融量为亿m3/年。有关资料表明:全疆地表水资源量为亿m3;国外年入境水量亿m3;国内邻省年入区水量亿m3;河川总径流量亿m3;多年平均出国境水量亿m3;年流入邻省水量亿m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长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而这些投入无法完全从农业收入中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将受到约束,要降低农产品的生产

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将农产品出口补贴变为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水的利用向效益更优化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家庭,由于水费的支出只占了的整个家庭支出很小一部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应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除了统一管理之外,加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全社会树立起节水意识,变节水为全民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数学建模关于水资源的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水资源成为焦点话题。本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水资源主要风险因子和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综合评价,以及调控预测。 对于问题一的主要风险因子的确定,我们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模型,由1979年~2008年的水资源的统计资料来进行各因子的对比(避免了层次分析模型的的主观偏差),由此模型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出了各个因子的权重,权重较大的即为主要风险因子。 对于问题二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等级划分,我们参考文献选取了五个评价指标即风险率、易损性、风险可恢复性、事故周期(重现期)、风险度,每个评价指标都有5级划分标准. 对于问题三的未来两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预测,根据五个评价指标并利用模糊理论计算出水资源短缺情况的综合评价。并且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降低风险等级。的未来两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预测,对于问题四,我们结合已经计算得到的数据,写了一份建议报告。 关键词: 层次分析模型、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一、问题的重述 对于问题一,水资源的风险因子众多,怎样确定哪个风险因子是。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厂,产业结构调整等。但是,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风险始终存在。如何对水资源风险的主要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造成的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对不同风险因子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其造成的危害,这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题需要我们建立数学模型,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评价判定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是什么? (2) 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作出风险等级划分并陈述理由。 (3) 对主要风险因子,如何进行调控,使得风险降低? (4) 对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的短缺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应对措施。 (5) 以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写一份建议报告。 二、问题的分析 对于问题一:为了对水资源风险的主要因子进行识别,我们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模型。由于气候条件、水利工程设施决定着水资源总量,工业污染决定着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决定着农业用水,管理制度、人口规模决定着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他用水,所以我们可以由水资源总量、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第三产业及其他生活用水、总供水量这五项的权重来比较得出主要的风险因子。需要指出的是,其中因为题目中也给出了总供水量的数据,而且不影响风险因子权重的比较,所以我们将总供水量也加入计算。 以往在使用层次分析法时,由于主观因素会造成评价结果可能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形成偏差,但是我们在使用层析分析法的时候避开主观因素而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就能很大程度上的消除人的主观偏差因素。 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就可以计算出各项的权重进而识别主

北京水资源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 农村水资源问题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赵鸿鹏 学 号:201320822131 班 级:文法学院社工2班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6年5月24日

(一)计划书 实习课题:北京市农村地区水资源问题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居民,访问当地水利及环境部门。 之后,通过对比的方法,调查城区内污染河流 的治理,简要说明治理过程,并提出建议。实习计划:1·应用一天时间安排行程,设计行动路线,搜集文本资料,必要时制作调查问卷。 2·用四天时间分别调查两地河流沿岸的卫生 状况,观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以及沿岸居民的 用水状况。 3·整理资料,完成实习论文 4·完成汇报,必要时对问题做出解答 内容简述: 水源对人类是必要而宝贵的,但在北京,水资源有限,且大量的河流存在污染,有些已经失去生机,特别是在城乡结合地区,大量生活垃圾被人为排放进河流中,不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对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作为北京农学院的学生,本应就该对自然环境有更多地关注,何况是作为社工系的学生,自然应对关注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故从农村生态问题中的水资源文体为切入点,完成这次小学期调研。

(二)基础背景: 北京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1988—2007年20年间,北京水资源总体亏损3214000000平方米,多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07年地下水位已到21.6米,同时西北部山区水资源相对较少,东南部较多,虽然平原地区开采地下水严重超标,但山区水资源有限,不宜进一步开发。 北京地区无一富水乡镇,而严重缺水乡镇有84个绝大部分乡镇都到了缺水的地步,同时以山区为代表的乡镇超采现象严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对水资源的收费也参差不齐,虽然北京市内有明确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价格,但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地下水井中的水资源没有特别明确的收费标准,多为集体所有,村镇级政府进行管理,定价十分随意。这也使得一些定价较低或免费供水的地区出现了一定量的浪费行为。 近年北京农村地区水质有一定改善,大量对周围水质有些影响的工场都已搬迁到较远的省市,污水的排放行为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整治,中水的处理系统也日益完善。但受制于资金、基础设施等原因,水污染防治问题依旧存在,全市10个郊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仅48%,大部分村庄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光地表水,地下水也污染严重,牲畜养殖的污染比重最大。下面是我调查得出的数据。(三)调查情况: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姓名:程亚专业:土木工程1005 学号:2010011107 摘要:在维系人的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的所有自然要素中,水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合理调控水量而保护水资源,我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各大水系湖泊及沿海、地下水污染现状:国家和普通公民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一浅谈现有水系湖泊及沿海﹑地下水的污染: 1.1 简述现状: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我国污水的处理能力只占20%左右。全国每年排污量约300亿吨。全国各大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全国78条主要河流有54条遭污染.我国七大水系: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城市河段污染超标,比较严重的有:黄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河流湖泊。 1.2 各大水系湖泊污染现状: 2006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6%、28%和26%。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总体上看,我国流域污染状况是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一般河段强于城市河段,污染从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转移。2008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与2007年持平。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km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

水资源论文()

关于生活污水回用典型工艺的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各国对水资源的一个利用情况,指出污水回用的必要性,并引 出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生物膜法,分别从生物膜的四种膜反应器(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滤池)一一介绍了其构造,反应原理以及其工艺流程,让我们对膜处理工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最后分析了膜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并对本文的介绍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膜处理工艺 1 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仅为105万亿立方米。[1]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水、旱灾害愈演愈烈,使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许多国家陷入缺水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然而,水资源开发的多部门性,各部门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政出多门,阻碍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城市污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水资源。因此,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当前缺水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2 污水再生利用状况及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遍布于海洋及陆地上。城市污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水资源。因此,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程度、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1再生水利用现状 早在 1950 年,美国污水研究者俱乐部就利用模型进行了污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1965年将其成果用于加利福尼亚的南塔湖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了28400m3/d。目前,美国城市污水回用量达260×104m3/d,其中62%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30%用于工业,其余用于城市设施和地下水回灌。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因此污水已经成为该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目前,以色列 100%的生活污水和 72%的城市污水得到了回用。现有200多个污水回用工程,规模最小为 27m3/d,最大为20×104m3/d,处理后的污水42%用于农灌、30%用于地下水回灌,其余用于工业及市政建设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城市污水回用量就达到了0.63×108m3/d。污水再生后用于中水道系统、农田或城市灌溉、河道补给等。[4] 我国的再生水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历了“六五”期间的起步阶段,“七五”到“九五”期间的技术储备和示范工程引导阶段和目前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在

数学建模水资源短缺论文(1)

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 参赛队员: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日期:年_月_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摘要 水资源短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来水和用水两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使区域水资源系统发生供水短缺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 对于问题一,首先搜集影响用水和来水有关的指标的数据,对搜集到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主成分因子的权重与各指标的成分系数组合得出一个可以反应各个指标对水资源短缺风险影响大小的数值。通过该数值比较得出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口规模,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污水处理率,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等。 对于问题二,将问题一中得出的反应各个指标对水资源短缺风险影响大小的数值,与所对应的标准化后的指标相乘,便可得到对各年风险综合评价的函数。再通过对数值计算划分为五个风险等级。再根据此等级划分标准,求出每一年的风险等级。由此根据问题一中各影响因素的主次程度,得出降低风险的调控方法。 对于问题三,我们分别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线性回归、灰色预测等方法分别预测出2009年和2010年各指标的数值。并将该数值标准化后代入综合评价的函数方程,得出未来两年依旧属于高风险。 对于问题四,我们根据前面得出的结论,以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写了一份报告,提出相应的尽量减小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指数拟合预测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 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

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57.06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585mm,年均降水总量98.28亿m3,形成地表径流17.72亿m3,地下水资源25.59亿m3,当地自产一次水资源总量37.39亿m3。境内五大水系除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外,其他四条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06亿m3,出境水量14.52亿m3。 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属111个特贫水城市之一,是水库存水量全国下降最快的三个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 200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亿m3,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用量分别为8.33、25.42、1.25亿m3,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4%、73%、3%。 工业、生活、农业、河湖环境用水分别为7.96、12.43、13.66、0.95亿m3,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3%、35%、39%、3%。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用率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3年的76%,致使水位年均下降1.29米,水环境和水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全市每年仍有4亿方污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也不足40%;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还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城乡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2、用水特点 城市生活用水水平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94L/人·d,增加到2003年的316L/人·d,年增长率2.2%。 工业用水呈现负增长趋势。万元产值用水量由1980年的279m3/万元下降到2003年的21m3/万元,万元产值用水量的下降率11%。 农业用水由1980年的31.8亿m3降到2003年的13.66亿m3,降低了57%。 2003年用水总量35亿m3,比1980年降低了27%。用水构成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用水比例由1980年的65%下降到2003年的39%;生活用水的比例由8%增加到35%;工业用水量比例有所减少。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概要:本文予以简析中国近来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部分成因,并且归集了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但是若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便要节流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短缺成因措施环保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的美称。而中国得以的如此美称,都离不开一种资源——水资源。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例如中国。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根据最近水利部全国第2次水资源评价的结果,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8万亿m3(648 mm),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万亿m3。其中地表水2.67万亿m3,地下水0.81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1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0 m3,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

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预测到203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 750 m3。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1]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水资源又是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首先,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2]。其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看,东南、西南地区水量丰富,西北、华北地区水量贫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径流量占全国的80%,而耕地只占全国的38%;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径流量不到全国的7%,耕地却占全国的40%[3]。再次,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库。最为严重的是淮河、辽河、汾河、海河等流域,南方的黄浦江、滇池等水体也被严重污染。全国约有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附近河流或河段已成为排污沟[4]。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成因: 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造成对水的需求急剧增加 中国人口从开国以来迅速增加,加之我们还正处于第二工业的发展时期,所以我国不论是从经济,生活,还是工业方面都对水有着大量的需求中国人口已达13亿,今后,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中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分析

基于灰色模型的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分析和预测 摘要 本文并根据问题中提供的和自己找到的可靠数据以及灰色系统模型讨论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情况,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情况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短期预测。 对于问题一,我们先扩充了数据容量,将2000年之后的数据归纳进来,然后计算出每个年份的缺水量,并刨除非缺水年份,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情况的主要因素为:总用水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气温和常住人口规模。 对于问题二,我们重点研究了缺水年份的缺水量,然后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进行了风险评价,利用均值和标准差划分了风险等级。 对于问题三,我们分别对总用水量和水资源总量建立了灰色系统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发现在短期内北京市还将缺水。对此我们根据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我们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合理的评价,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本文包含大量的图线和表格,清晰合理,较好地完成了题目要求。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风险等级灰色模型

1.问题重述 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够不断更新的天然水体。主要包括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近年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水资源成为焦点话题。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m3,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属重度缺水地区,附表中所列的数据给出了1979年至2000年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建立污水处理厂,产业结构调整等。但是,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始终存在。 北京各年的《统计年鉴》及市政统计资料提供了北京市水资源的相关信息(网上可获得)。 利用这些资料和你自己可获得的其他资料,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以下问题: 1、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3、对北京市未来几年的水资源短缺进行预测,并提出应对措施。 附表(附录表格一):1979年至2000年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关于水资源论文保护水资源论文

关于水资源论文保护水资源论文 浅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摘要]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人就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谈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 水。同时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但是当今世界,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尤其做为西北内陆地区的宁夏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

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评价。我国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5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

浅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 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关键词:我国;水资源;短缺

目录 中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4) (一)水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4) 1、水资源定义 (4) 2、水资源特点 (4) (二)水资源的重要性 (5) 1、调节气候 (5) 2、水磨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5) 3、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6) 4、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 (6)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6) (三)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6) 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6) 2、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8) 3、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成就 (9) 二、我国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 (9) (一)社会、自然原因 (9) 1、人均水资源少 (9) 2、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组合不相适应 (9) 3、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 (9) (二)经济、人为原因 (10) 1、供水增长、防治水污染力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10) 2、用水设施落后,用水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较大 (10) 三、我国应对水资源现状的对策 (10)

关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关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经济管理学院 统计11) 摘要:本文从北京水资源现状出发,描述了2012年北京水资源供需基本状况,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用通过节水效应分析得到了产业结构影响用水需求的作用机制,对比经济快速增长与总用水量的零增长关系,验证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节水作用的贡献。最后,从水资源供给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供给;需求;经济结构;节水 1.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1.1北京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少 水资源总量指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入境水量。2012年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17.95亿m 3,地下水资源量21.55亿m 3,水资源总量为39.50亿m 3,比2011年的26.81亿m 3多47%,比多年平均37.39亿m 3多6%。北京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北京市的水资源总量较低,按北京市常住人口2000万来计算,其人均水资源总量只有大约200m 3不到,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可见一斑。 1.2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状况 1.2.1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2012年北京市总供水量为35.9亿m3,比2011年减少0.1亿m3。其中地表水为5.2亿m3, 占总供水量的14%;地下水20.4亿m3,占总供水量的57%;再生水7.5亿m3,占总供水量的21%;南水北调河北应急调水2.8亿m3,占总供水量的8%。 1.2.2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其值可用来代替水资源需求量大小。2012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为35.9亿m3,比2011年减少0.1亿m3。其中生活用水16.0亿m3,占总用水量的44%;环境用水5.7亿m3,占16%;工业用水4.9亿m3,占14%;农业用水9.3亿m3,占26%。总量上看,北京市目前水资源供需状况基本持平;局部上看,用水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两项分别是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如果能够从这两方面入手适当降低水资源需求量,定能产生比较好的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效果。 1.2.3用水量结构变化 将北京市2000~2012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生活用水总量的变化,反映在折线图上,可得图1.1: 图1.1 2000~2012年北京市用水量变化图1 1 图片来自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0 1020 30 405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 用水量(亿m 3)农业生活工业环境用水总量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其保护论文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其保护论文 水作为人类的生存之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这些年来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和污染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在农业、工业乃至是人类生活中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状况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1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的意义分析 水资源自身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丰富的社会效益的价值体现,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水资源又是一种具有生态效益的环境资源形式,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不仅具有一定的气候调节和平衡生态的功能,而且在具体的气温恒定方面也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水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是工业和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完全依赖于水资源的防治、机械加工、发电以及造纸等行业当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极大,因此,水是工业进行生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今社会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和浪费。并且还导致了在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上呈现出了严重的下滑状态,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摆在了人类面前,因此,针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人类普遍关注的焦点议题。 2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2.1在工业方面加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 人类社会系消耗水资源的重要方面就是工业用水,在工业当中的诸多领域都需要利用大量的水资源,甚至是有些生产领域还把水资源作为其基本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工业使用以后所造成的水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对水资源的循环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对水资源在工业领域中的有效运用问题给与有效的解决,对工业领域当中的用水总量给与适当的减少和控制。 2.2在生活领域要把节约用水作为其生存前提 生活用水作为整个水资源利用当中的重要环节,家家户户在生活当中都需要使用水资源,其不仅在使用范围上比较广,而且在具体的使用种类上也非常多,在具体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对水资源却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的现象。因此,针对生活用水方面应采取相应的节约用水措施:(1)可以使用相应的节水器从而达到水资源使用的计量供应,在具体的生活当中应使用那些具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洗衣机以及坐便器等生活用品,还要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从而防止因相关的管网问题所造成的对水资源造成的浪费问题。在生活当中还要安装能够有效节水的水表,从而达到计量供应的目的,并根据相应的用数量采用付费的方法来加强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对生活污水进行合理处理,从相关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有效的节约相关城市用水的5%以上。 2.3运用科学灌溉的方法推动农业生产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领域当中,其对农业的灌溉经常采用漫灌的方法,这样的灌溉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还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具体的灌溉

水资源保护论文

中国水资源危机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开发利用,水危机,环保意识,生态文明。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众多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压力过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水问》真实全面地告诉观众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用水困难,并深刻解析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本文旨在研究《水问》引发的保护水资源的思索,并强调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应对环境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本文综观我国水资源情况,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减少耗水量、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发新水源、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就有70%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97%为海水,与我们平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占3%,而淡水中又有78%为冰川淡水,目前还很难利用。因此,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配竞争。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对供水和需水进行管理,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也时刻警醒着我们。《水问》以极具思考深度并令人注目的方式,用无可争议、令人震惊的实例,向观众展现了大量伴随水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巨大危害。《水问》含有“水的哭诉”、“水的呐喊”之意,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该片的总编导王猛说:“水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也因为这种宽容,它容纳了这个世界所有肮脏的东西。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水默默的维护人类的干净、舒适、健康,也默默地承受人类交给它的肮脏。水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它会释放情感,在饱受污染时,它也有哭诉的愿望。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2]。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三百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量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是依据水均衡原理,采用动态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和储存变化量地下水开采量是依据调查统计 而得。地下水开采资源是反映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考虑当前地下水的开采现状及开采技术、水利设施状况等条件,并扣除了目前难以克服的自然消耗量。具体数据见下表。地下水资源量(单位:亿m3 量的盈亏变化上。北京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而出现年内及年际周期性的升降变化。 然而,自七十年代以来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一些地区超量开采,使地下水位出现了趋势性下降,为了解地下水资源变化的趋势,以下重点分析城近郊区:北京城近郊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建国以来,城近郊区先后修建了六个水源厂,到1995年末,日供水能力达66.68万立方米;另有2377眼的工业自备井,平均日取地下水90万立方米;加上农业灌溉用水,造成了地下水超量开采,使得地下水补给与消耗失去平衡。由地下水水位和开采量变化可分析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状况。 六十年代,地下水位有升有降。处于自然状态,地下水资源仍保持采补平衡。

七十年代,受人为因素影响,大量开采地下水(1975年开采量达7.9亿立方米)导至该区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10年内地下水资源累计亏损12.42亿立方米,平均亏损1.24亿立方米/年,城近郊区供水矛盾日益加剧。 进入八十年代,由于水源八厂“引潮入城”,同时加强了自备井的管理和节水工作,又遇1985-1988年连续四个平偏丰降水年份,使城近郊区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减缓,东郊承压水头有回升的趋势。十年中地下水资源亏损4.66亿立方米,平均亏损0.47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仍处于采补不平衡状态。 九十年代以来降水量偏大,加上官厅水库通过永定河放水,使城近郊区地下水得到一定的回补,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亏损量较七、八十年代有较大的减少。1991-1995年累积亏损0.21亿立方米,平均亏损0.01亿立方米/年。远郊区县在七十年代前,地下水水位变化处于自然状态,自八十年代以来,工农业迅速发展,卫星城镇发展较快,用水量逐年增加,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出现下降趋势。1981年-1995年全市平原区储存变化量平均每年亏损1.24亿立方米。 九十年代后,降水量偏大,水位有所回升,1991年-1995年全市平原区年均储变量亏损仅为0.07亿立方米(见下表)。 北京市平原区储存变化量计算成果表(单位:亿立方米/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