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按顺序数数1. 填空。

(1)数数时,我们要一个一个按()地数。(2)数物体的数量时,要()的数。

(3)一共是()个。

2、数一数,连一连。

3 7 5

3.想一想、画一画。

(1)数出4个五角星,并画成红色。

(2)画出6个正方形。

答案:

1.

(1)顺序 ;(2)一个一个;(3)5.

2、

3.

(1)(答案不唯一)

(2)

比多少

1. 填空。

(1)比多少时,要()地比较。

(2)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

(3)比多少有剩余时,有剩余的比没有剩余的()。

2、数一数,填一填。

(1)

比(),比()。(2)

和()。

3.想一想、画一画。

(1)四角星比圆少2个。

(2)正方形比三角形多1个。

答案:

1.

(1)一一对应 ;(2)同样多;(3)多。

2、

(1)多;少。

(2)同样多

3.

(1)

(2)

练习一

1. 填空。

(1)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2)数数时要()数

(3)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按规律写数

(1)1、()3、()、5、6

(2)8、7、()、()、()、3、()、1

3.解决问题。

(1)画,比少。

(2,和同样多。

(3)把同样多的圈起来。

答案:

1.

(1)同样多;(2)按顺序;(3)4 6。

2、

(1)2;4。

(2)6;5;4;2。

3.

(1)(答案不唯一)

(2)(答案不唯一)

(3)

认识“上、下、前、后”

1. 填空。

(1)说明物体的位置时,首先要找到(),因为物体的位置是()的。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这句诗中你理解到()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3)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在老师的(),黑板在老师的()。

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2)我在鹏鹏的前面,鹏鹏在我的前面。你知道我们是怎样站的吗?

3.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4.完成问题

李林在张宁的(),王英在李林的()。

答案:

1.

(1)参照物;相对;(2)牧童,黄牛;黄牛,牧童。(3)前面;后面。

2、

(1)自己完成。

(2)我和鹏鹏是面对面的站着。

3.答案不统一,自行完成

4.前面;后面。

认识“左、右”

1. 填空。

(1)一共有()动物,小狗在熊猫的(),奶牛在熊猫的()边。

(2)辨别左右时,首先要确定()。

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右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左面。

(2)我在最左面,鹏鹏在我的右面,还剩下李刚。你知道在()。

3. 画一画。

在小猫的左边画△,右边画☆,上面画□,下面画○。

4.完成问题

(1)小猴住在最左边,小猪住在最右边,小狗住在小猴的右边,小鸡住在小猪的左边,小兔住在小狗和小鸡的中间。

(2)爸爸、妈妈、弟弟和我一起照相。妈妈在爸爸的左边,我在妈妈的左边,

弟弟在爸爸的右边。请你说出拍照时从左到右的顺序是怎样的?

答案:

1.

(1)四、右、左;(2)参照物。

2.(1)自己完成。(2)鹏鹏的右边

3.

4.(1)

(2)弟弟-爸爸-妈妈-我

练习二1. 按要求画一画。

(1)球在长方体左面。

(2)长方体在中间。

(3)圆柱在长方体右边

(4)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

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

(1)住在()号小房子。

(2)哪个是小明家请你标出来。

3.完成问题

(1)看图填“前”“后”。

在的(),在的()。

在的(),在的()。(2)看图填“左”“右”。

在的()边,在的()边。

的右边是(),左边是()。

答案:

1.

(1)

2、

(1)2。

(2)

3.

(1)后面、前面;前面、后面。

(2)右面、左面;、。

认识1~5

一、看图写数。

二、按顺序填数。

三、看数画一画。

1 4 5

答案:

一、5 3 2

二、

4 3 1

三、

比大小一、看图比一比。

二、在少的后面画“√”。

三、数一数,比一比。

答案:

一、

二、

三、 2 1 , 2 5

2>1或1<2 2<5或5>2

练习三

一、看数涂色。

二、连一连。

三、填出各有几个,再比较大小。

四、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和2 3和1 3和2

五、数下面各有几个动物,将各数按从大到小排一排。

答案:

一、

二、

三、 4<5或5>4 3<4或4>3

四、 5>2或2<5 1<3或3>1 2<3或3>2

五、斑马:3个长颈鹿:2个小鸟:5 羚羊:4个大象:3个大象和斑马一样多 3=3

5>4>3>2

第几

一、填空。

从左数排第(),从右数排第()。左边数第5个小动物是()。

二、看图解决问题。

遮住的是第()个和第()个,一共遮住了()个。

三、填出在两个队伍中的位置。

答案:

一、2 4

二、2 3 2

三、 2 1

4的组成

一、把4个草莓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二、填一填。

三、丽丽送给好友3个棒棒糖后还剩下1个,那她原来有几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 10 人教版(2020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0 一、单选题 1.“10-5○8”,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 B. < C. = D. + 2.“32=1”,在里应填的运算符号是() A. + B. - C. × D. ÷ 3.下图要使△比○多,可以把()。 A. △增加2 B. △增加3 C. △增加4 4.下列选项中数量多的是()。 A. ★★★★★ B. ○○○○○○ 5.“44=0”,在里应填的运算符号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6.口算下面各题. 9-6=________ 7+3=________ 2+6=________ 18+1=________ 16-4=________ 7.在4、10、9、6、2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合起来是10。 8.在横线上填“+”或“-”。 6________4=10 5________5=0 9.在横线上填上“+”或“-”。

(1)7________3=10 (2)4________2=6 (3)2________2=0 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6>________ 8<________ 5>________ 7<________ 11.把表格补充完整。 三、判断题 12.(1)从左数起,是第(2)个. (2)把从左边数起的第6个水果圈起来. 13.观察下列数。 、2、7、5、10、8中最小两个数的和是7,最小两个数的差是3。 14.因为2×2=2+2,所以3×3=3+3。 15.细心观察我会辩 (1)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8和10 。 (2)在一个队伍中,我的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这个队伍一共有9人(3)20里面有2个十。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5)我的左面是小红,所以小红在我的右面。 四、解答题 16.一共有几条鱼?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解决问题沪教版(附答案)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 1.递等式计算。 37×5×2 176÷8÷2 2.递等式计算。 35×4×2 624÷2÷3 3.公园运来248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4.新华书店新到一批书,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要捆成10包,每包多少本? 5.把一个数扩大5倍后与原来的和是132,这个数是多少? 6.红丽被服厂运进一批花布,共160米,如果每8米布做一个被罩,一共可以做多少个?7.食堂里原来有青菜300千克,吃了5天后还剩下55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8.小明一家3口一个星期吃了168克盐,平均每人每天吃了多少克盐? 9.李阿姨5分钟打了650个字,王阿姨4分钟打了408个字.她们谁打得快? 10.商场1-6月份共卖出彩色电视机264台,平均每个月卖出多少台? 11.列式计算。 (1)把6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210是7的多少倍? 12.小丽准备用7天时间看完一本168页的《童话故事》,她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13.中秋节到了,三年级同学参观糕点工厂。 (1)三年级共有学生248人,平均分成8个组参观,每组有多少人? (2)中秋佳节到了,糕点厂加工一批“桂花”牌月饼,第一批加工了328个月饼,每4个装1盒,每2盒装一箱,这些月饼可以装几箱? (3)出售月饼.糕点厂加工的“桂花”牌月饼,每个卖3元,一箱这样的月饼卖多少元?14.迎宾广场运来180盆花,准备摆在6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15.明明和同学们周六参加摘苹果比赛,他们小组有8人,一共摘了272个,平均每5个苹果重1千克。 (1)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

人教版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 一、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基础训练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树高7 () (2)、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3)、一把小刀长6() (4)、课桌高70() (5)、水杯高约1() (6)、跳绳长约2() (7)、我的身高是140() 2、1米=()分米1厘米=()毫米1米=()厘米 1分米=()厘米1米=()毫米1分米=()毫米 3、单位换算 8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分米 10分米=()米()毫米=5厘米()厘米=70毫米 能力提升 1、在括号里填上>、<或= 。

3米()3分米40毫米()5厘米80厘米()9分米 1米()10分米26分米()3米60厘米()6毫米课外拓展 1、一根绳子剪成相等长的5段后,每段长3米,这跟绳子原来有多长? 2、一根铁丝长20米,把它截成3段,第一段和第二段长度相等,第三段比第一段短4米,这三段各长多少米?

2、千米的认识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千米=()米4000米=()米15千米=()米12厘米=()毫米9米=()分200毫米=()厘米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②一个区别针的长度大约是34()。 ③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④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三、根据实际情况连线。 单人床长5464千米 教师用的教鞭长50厘米 黄河长2米 1分硬币厚1厘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1毫米 手指盖宽1670米 能力提升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 2千米○2000米1千米○900米2米○30分米 26千米○2600米49厘米○5分米95毫米○10厘米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0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0的认识》同步练习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一、单选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里应填()。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

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A. 1 B. 2 C. 3 D. 0 【答案】D 【解析】【解答】直尺的最左端的刻度是0刻度。 【分析】根据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在直尺的最左端是0刻度。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 2.图中表示()。 A. 0 B. 1 C. 2 D. 3 【答案】A 【解析】【解答】图中表示的是0。 【分析】根据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图中盘子里什么也没有,所以用数字0表示。 故答案为:A。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 3.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用()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 A. 0 B. 1 C. 2 D. 3 【答案】A 【解析】【解答】用直尺测量物体时,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 【分析】根据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0表示直尺的起点,所以测量物体时,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 故答案为:A。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练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练人教版一、想一想,填一填。 9+2=□ 9+□=□ 11-9=□□-9=□ 二、圈一圈,算一算。 15-9=□ 18-9=□ 三、算一算。 11-9= 14-9= 15-9= 17-9= 11-1-8= 14-4-5= 15-5-4= 17-7-2= 四、看图列算式。 五、跳木桩。

六、解决问题。 1.小明买这本书还差多少钱? 2.小兔要采16个蘑菇。 答案: 一、11 2 4 13 13 4 二、6 9 三、2 5 6 8 2 5 6 8 四、17-9=8(个) 14-9=5(枝) 五、2 4 6 8 3 5 7 9 六、1.15-9=6(元) 2.16-9=7(个)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十几减7、6》课时练一、算一算,照样子写一写。15 8 7 13 6 7 14 14-6=8 二、连一连。 11-9= 13-9= 15-9= 17-9= 12-9= 14-9= 16-9= 18-9= 7+8= 15-7= 15-8= 6+7= 13-7= 13-6= 6+8= □○□=□ □○□=□

三、算一算。 13-6-4=14-7-5= 12+5-8= 12-8+6= 13-8-2=9+4-7= 15-7-3=8+4-7= 6+6-8= 四、我会排。 ( )>( )>( )>( ) 五、小小体育用品店。 六、解决问题。 1.地上原来有12个蘑菇。 地上还剩多少个蘑菇? 2.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答案: 一、15 8 7 13 6 7 14 14-6=8 14-8=6 原有15个11个15个 卖出8个7个6个 还剩( )个( )个( )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6.1周长 一、单选题 1.下面算式中,得数比50小的是()。 A. 25+13+30 B. 12+13+20 C. 25+15+18 2.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3.把如图的长方形用一条曲线分成甲、乙两个图形,甲图与乙图的周长相比,() A. 甲图的长 B. 乙图的长 C. 甲图与乙图同样长 4.,表中各种树的总棵数是() A. 80 B. 81 C. 82 D. 83 5.26+30+8=() A. 42 B. 64 C. 13 D. 55 二、判断题 6.6+2+3=11 7.如图长方形分成两部分,甲图的周长比乙图的周长大。 8.图形中,大圆的周长与两个小圆的周长和相等。(判断对错) 9.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5+3=8。(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10.4+3+7=() A. 6 B. 14 C. 4 D. 5 11.看图列式并计算。 (1)加法算式: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

(2)加法算式:________ 乘加法算式:________ 12.计算 ________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81+23+68+32+19=________ 14.直接写得数。 30+49= ________ 53+38=________ 18+27+9=________ 42+6+13=________ 34-12=________ 75-16=________ 60-15+7=________ 24-(7+8)=________ 7×8=________ 9×4=________ 5×3+18=________ 78-9×6=________ 9×9-56=________ 6×6-6=________ 7×7+7=________ 四、计算题 15.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16.下面是两个同学射箭的情况,你知道谁赢了吗?(仿练教材第68页第16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人教新课(2020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数一数 一、单选题 1.数一数,图中表示()。 A. 2 B. 1 C. 0 2.数一数,图中表示()。 A. 4 B. 5 C. 7 D. 8 3.想一想,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珠子数一样多. (1) A. B. (2) A. B. 二、判断题 4.判断。 上图中一共有8个数. 5.从6数到10,数了4个数。 三、填空题 6.数一数写一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数一数,写一写。 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填数字(从左到右填写,右面由上到下填写)

________ 四、解答题 10.请你先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白鸽,再圈数. 11.看图照样子圈数. 五、综合题

12. (1)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2)比多________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3)和一共有________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并算一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有一个头像 【分析】根据基数的意义,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图中表示头像的数量是1 故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 2.【答案】D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共有8颗星星 【分析】根据基数的意义,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图中表示星星数量的多少是8 故选:D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认识 3.【答案】(1)A (2)B 【解析】 二、判断题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三、填空题 6.【答案】6;3;4;2;5 【解析】【解答】解:第一幅图有6个气球,第二幅图有3个辣椒,;第三幅图有4个桃子,第四幅图有2个娃娃,第五幅图有5个气球。 故答案为:6;3;4;2;5【分析】数数时从一边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注意不要多数也不要漏数。 7.【答案】7;8;9;10 【解析】 8.【答案】6;8;5 【解析】【解答】一个一个地数,图中共有6个,8个,5个。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时练 一、填一填。 1. 我来选一选。 ? ?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是平行四边形。 二、我会连。 把图形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三、我会圈。(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四、我会涂。(把下列图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绿色。) 五、我会数。 上图很像一辆( ),其中有( )个△,( )□个,( ) 个,( )个○。 这图案像一只( ),它用了( )个( )形和( )个( )形,以及( )个( )形和( )个( )形。 答案: 一、⑦⑧⑤⑥⑨②⑩④?? 二、略 三、②③②② 四、略 五、1.车 1 1 2 3 2.蜻蜓 5 长方 4 正方 2 三角 5 圆(顺序不唯一)

第一单元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课时练 一、从下面的图形中选三个可以拼成的图形。 应选( )、( )和( )。 二、我会连。(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长方形中剪下来的?) 三、我会选。 从下面的右边选出1个能和左边拼成正方形的图形。(在小题上画“√”) (1) (2) (3)

四、数一数。 下图有()个三角形 下图是由()个小三角形拼成的。 下图共有()个正方形 五、你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或半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答案:

一、①③⑤ 二、略 三、1.(1)②(2)①(3)③ 四、3 4 5 五、略 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七巧板》课时练 一、神奇的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个三角形,( )号和( )号图形,( )号和( )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二、下面的图形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像什么?试着拼拼看。 三、我会选。 有一种四巧板,由4块拼板组成,各块的形状如下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讲解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2.(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

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数一数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二节《数一数》同步练习 一.圈一圈,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1.()根。 2.()根。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十个1是(),()个10是一百。 2.一双手是( )个十,两双手是( )个十,10双手是( )个十,也就是( )个百。 3.35的前面三个数是()、()、()。 4.98的后面两个数是()、()、()。 5.与40相邻的两个数是()、()。 三.选一选。

1.下面哪一列与其他三列不同() A.1、3、5、7 B.14、16、18、20 C.21、23、25、27 D.13、16、19、21 2.8添上()变为11。 A.2 B.3 C.5 D.1 3.从34数到43,一共要数()个数。 A.9 B.11 C.10 D.8 四.找规律,填一填。 1.15、20、()、()、35、(); 2.21、24、27、()、33、()、(); 3.()、66、()、68、69、()、71;五.数一数,再画多少根就变为100了。

再画()根就变为100根了。答案与点拨

一. 1.45 解析:所有的小棒是由 4 捆小棒(每捆有 10 根小棒组合而成)和单独的 5根小棒组成的。用接着数的方法:整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四十,单根小棒一根一根地接着数,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 2.50 解析:成捆的小棒有2捆(每捆有10根小棒组合而成),还有单独的小棒,对于单独的小棒,我们采用凑十法,如下: 单根的小棒有 30 根,可以捆成 3 捆,一共是 5 捆小棒。整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二. 1.10、10 解析:我们以一根小棒代表 1,从一开始,每拿出一根小棒就加一,一直数到十,一、二、三……八、九、十。数到十的时候,拿出了 10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全册)

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6 □○□=□□○□=□□○□=□□○□=□

复习加减混合(2) 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涂上颜色。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人教版(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数一数一、单选题 .和数量一样的是( )。 . ○○○○○ . ○○○○○○ . ○○○○○○○ .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 . 块 . 块 . 块 . 块二、判断题 .如图: 图中共有只小鸭子。 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从数到,数了个数。 三、填空题 .在里填数。 .看图填数

.一共有人,前排有人,后排有人;我们敬队礼时应举手。 .丽丽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丽丽,家人每人一盒牛奶,应该买盒。.看图回答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在第位上,从右数起小象 在第位。小鹿的右边有个小动物,左边有个小动物。一共 有个小动物。 四、解答题 .我会画 ()

() .猜一猜。 小明竖着写了个数字,上面的数字表示一个也没有,下面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它们各是几,请你把这两个数填在方框中。 .看数接着画下去。 () () () 五、综合题 .数一数。 ()一共有只小动物。 ()从左数排第,从右数排第。 ()从右边数第三个是,从左边数第三个是。 ()从右边数排第,从左边数排第。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答案】 【解析】【解答】和数量一样的是○○○○○. 故答案为:. 【分析】数一数可知,老虎一共有只,再数一数各选项中的○的个数,然后对比即可. .【答案】 【解析】 二、判断题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得,小狗有个、小猫有个、小鸡有个、小鸭子有个,故“图中共有只小鸭子”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数据收集即从题目中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据此通过数数得出小鸭子的只数。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答案】错误 【解析】 三、填空题 .【答案】 【解析】【解答】解:前面的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前面是个也没有,用来表示。 .【答案】;;;;;;;;; 【解析】【解答】数一数可得, ;;; ;;;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练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十几减9》课时练一、想一想,填一填。 9+2=□9+□=□ 11-9=□□-9=□ 二、圈一圈,算一算。 15-9=□18-9=□ 三、算一算。 11-9= 14-9= 15-9= 17-9= 11-1-8= 14-4-5= 15-5-4= 17-7-2= 四、看图列算式。 五、跳木桩。

11-9= 13-9= 15-9= 17-9= 12-9= 14-9= 16-9= 18-9= 六、解决问题。 1.小明买这本书还差多少钱? 2.小兔要采16个蘑菇。

答案: 一、11 2 4 13 13 4 二、6 9 三、2 5 6 8 2 5 6 8 四、17-9=8(个)14-9=5(枝) 五、2 4 6 8 3 5 7 9 六、1.15-9=6(元) 2.16-9=7(个)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十几减7、6》课时练一、算一算,照样子写一写。15 8 7 13 6 7 14 14-6=8

二、连一连。 三、算一算。 13-6-4= 14-7-5=12+5-8= 12-8+6=13-8-2= 9+4-7= 15-7-3= 8+4-7=6+6-8= 四、我会排。 ( )>( )>( )>( )

五、小小体育用品店。 六、解决问题。 1.地上原来有12个蘑菇。 地上还剩多少个蘑菇? 2.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答案: 一、15 8 7 13 6 7 14 14-6=8 14-8=6 二、略 三、3 2 9 10 3 6 3 5 4 四、16-7>13-6>15-9>13-8 五、7 4 9 六、1.12-6=6(个)2.16-7=9(只)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1课时《十几减5、4、3、2》课时练一、看图列式计算。 二、我会连。(连一连) 三、看图列式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 总复习资料

总复习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时、分、秒 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1分=60秒 把较小单位转化成较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较大单位转化成较小单位要乘进率。 2. 计算经过的时间: 可以用数小格或数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时针走一大格是时,走一圈是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钟,走一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 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 练习: (1)3时=()分 6分=()秒 2分40秒=()秒 1时-25分=()分 80秒=()分()秒(2)明明和丽丽利用双休日帮助邻居李奶奶打扫卫生。他们从下午3:30开始劳动,一直到下午4:20才结束。他们打扫卫生用了多长时间? 二、质量单位的认识 1.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吨=千克 1千克=克 2.相邻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练习:(1)比较大小。 3吨 3500千克 14吨 1400千克 4000千克-3吨 3007千克7000克 7吨 6吨50千克 6500千克 4吨400千克 4400千克米(2)这艘船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吗? 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可以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结果相加;也可以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结果加、减一位数。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加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3.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减法的验算方法: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方法二: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练习:(1) 519+143= 429+686= 710-217=(本题要求验算) (2)一二年级去看戏剧,一年级有197人,二年级有189人,楼上一共有400个座位,估算一下,两个年级都坐楼上,能不能坐下? 四、倍的认识 1.倍: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一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沪教版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把数射线填完整。 2.看数射线,做加法。 3.看数射线,做加法。 4.看数射线,做加法。 5.看数射线,做加法。 6.看数射线,做加法。

7.看数射线,做减法。 8.看数射线,做减法。 9.看数射线,做减法。 10.看数射线,做减法。 11.看数射线,做减法。

12.看数射线,做减法。 13.看数射线,做减法。 14.看数射线,做减法。 15.看数射线,做减法。 16.看数射线,做减法。 17.5-5= 6+0= 7-7= 4+0= 9+0= 10-9= 18.10-3= 6+1= 9+1= 8-3= 9-6= 4+3=

19.8+2= 7-5= 7+2= 10-10= 9-9= 1+1= 20.6-5= 10-5= 4+3= 2+2= 2+1= 6-5= 21.5+3= 5-3= 6-6= 8+1= 9+1= 10-4= 22.7-4= 9-5= 5+5= 3+3= 7-7= 8-7= 23.8-5= 8+2= 9-7= 4+4= 10-5= 4+2= 24.9-4= 10-3= 9-3= 10-7= 7-5= 6-4= 25.8-4= 6+0= 5+2= 10-9= 10-8= 8+2= 26.6+3= 7+2= 9+1= 7+1= 8-5= 6-3= 27.4+2= 7-4= 7-6 = 10-8= 10-3= 5+3= 28.10-6= 8-6= 8-5= 8-3= 5-4= 5-1= 29.5+0= 10-2= 5-2= 7-3= 6-4= 8-4= 30.7-0= 6-1= 7-3= 8-5= 4-2= 9-7=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一课一练53071复习进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 一、直接写出得数。 4+9= 12-6= 6+8= 13-7= 12-2= 15-10= 16+2= 17-6= 6+5= 16-7- 11-5= 7+7= 二、比一比,算一算。 5+2= 50+20= 9+1= 90+10= 6-3= 60-30= 8-2= 80-20= 三、填空。 1、10、20、30、()、()、()、()、80、()。 2、被减数是50,减数是20,差是()。 3、两个加数都是20,和是()。 4、由8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5、9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四、算一算。 10+40= 20+70= 60-50= 70-30= 40-20= 40+20= 20+60= 30+50= 10+90= 60-10= 90-40= 40+60= 五、在○里填“>”、“<”或“=”。 10+10○19 30-20○1 60+30○50+40 61○40+30 100○30+70 90-30○20+50 六、解决问题。 1、买一件雨衣和一把雨伞一共要花多少钱? 2、一件雨衣比一把雨伞便宜多少钱?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 一、口算。 5+9= 15-9= 4+8= 12-8= 7+5= 11-7= 6+5= 13-5= 12+6= 17-5= 16-10= 16-6= 二、算一算。 20+40= 76-6= 60-10= 80-20= 50+5= 9+30= 40+60= 100-50= 三、画线计算。 90-20+30= 60+20+10= 70-20-30= 60+40-50= 80-60+30= 40+10-20 80-40+20= 50+50-20= 四、解决问题。 1、红花有50朵,白花有40朵,黄花有10朵。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朵) (2)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朵) (3)三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朵) 2、小明要做18道题,还要做9道就做完了。他做好了几道题? □○□=□(道) 3、买一个书包60元,买一个文具盒20元。书包比文具盒贵 多少钱? □○□=□(元)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人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数一数 一、单选题 1.和数量一样的是( )。 A. ○○○○○ B. ○○○○○○ C. ○○○○○○○ 2.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 A. 7块 B. 8块 C. 9块 D. 10块 二、判断题 3.如图: 图中共有4只小鸭子。 4.0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5.从6数到10,数了4个数。 三、填空题 6.在里填数。 ________ 7.看图填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一共有________人,前排有________人,后排有________人;我们敬队礼时应举________手。 9.丽丽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丽丽,家人每人一盒牛奶,应该买________盒。 10.看图回答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在第________位上,从右数起小象 在第________位。小鹿的右边有________个小动物,左边有________个小动物。一共 有________个小动物。 四、解答题 11.我会画 (1)

(2) 12.猜一猜。 小明竖着写了4个数字,6上面的数字表示一个也没有,6下面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它们各是几,请你把这两个数填在方框中。 13.看数接着画下去。 (1)6 (2)9 (3)5 五、综合题 14.数一数。 (1)一共有________只小动物。 (2)从左数排第________,从右数排第________。 (3)从右边数第三个是________,从左边数第三个是________。 (4)从右边数排第________,从左边数排第________。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pdf

第一单元第 1 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时练 一、填一填。 1.我来选一选。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 ?? 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 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我会连。 把图形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三、我会圈。 (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四、我会涂。 ( 把下列图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绿色。) 五、我会数。 (上图很像一辆 ( )个, ( ) ,其中有 ( ) 个○。 )个△,() □个,这图案像一只 () ,它用了 () 个() 形和 ( ()形,以及 ()个()形和()个()形。 答案: 一、⑦⑧⑤⑥⑨②⑩④?? 二、略 三、②③②② 四、略 五、1.车 1 1 2 3 2.蜻蜓5长方4正方2三角圆( 顺序不唯一 ))个 5

第一单元第 2 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课时练 一、从下面的图形中选三个可以拼成的图形。 应选()、()和()。 二、我会连。 ( 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长方形中剪下来的?) 三、我会选。 从下面的右边选出 1 个能和左边拼成正方形的图形。 ( 在小题上画“√” ) (1) (2) (3) 四、数一数。

下图有()个三角形 下图是由()个小三角形拼成的。 下图共有()个正方形 五、你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或半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答案: 一、①③⑤ 二、略 三、 1.(1) ②(2) ①(3) ③ 四、345 五、略

第一单元第 3 课时《认识七巧板》课时练 一、神奇的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 ()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 个三角形,()号和 () 号图形, () 号和 () 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二、下面的图形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像什么?试着拼拼看。 三、我会选。 有一种四巧板,由 4 块拼板组成,各块的形状如下图。 下面哪些图形是由四巧板拼成的?( 在下面的括号里画“√”)四、用七巧板拼出下面图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第1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一、比一比。 60分○60秒60分○1时1分○85秒100秒○1分1时○55分100分○1时 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 第1单元时、分、秒 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秒1时=()分 2. 120分=()时 3. 1分30秒=()秒 4. 1小时15分=()分 5. 95秒=()分()秒 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1时○61分2时○90分 140秒○2分1分12秒○80秒4时○240秒

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 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填空。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 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 位上写()。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算一算。

52+68=49+88=74+39= 25+89=57+49=63+27= 68+53=49+78=92+18= 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 7 6 5 9 + 2 19 +7 17 9 5 1 4 6 四、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 五、一架玩具飞机27元,一把伞18元,一辆玩具车34元 (1)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多少钱? (2)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多少钱?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一、口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分类青岛版

第1课时分类 1.把bǎ蔬shū菜cài圈quān出chū来lái。 2.把bǎ植zhí物wù圈quān出chū来lái。 3.分fēn一yi分fēn,可kě以yǐ吃chī的de画huà“○”,可kě以yǐ穿chuān的de画huà“△”,可kě以yǐ用yònɡ的de画huà“√”。 4.请qǐnɡ你nǐ按àn不bù同tónɡ的de分fēn法fǎ分fēn一yi分fēn。 第1课时分类 1.略 2.略 3.○√△○△√○△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答案不唯一,如以下两种。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第一种:按长、短袖分。长袖:①⑤短袖:②③④⑥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第二种:按颜色分。白色:②③⑤黑色:①④⑥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近似数冀教版

第一单元一生活中的大数 近一似一数 一二旧知链接 1.一只羊的重量是42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二二新知速递 1.A二B二C三地从左到右依次分布在一条直线上?A地距B地1830千米?B地距C地2170千米?问A地距C地大约多少千米? 1.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5023的近似数是: 2.8?29?9000(使这个数最接近9000)?里应填(一一)? A.5一一一一一一一B.6一一一一一一一C.8一一一一一一一D.93.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1)某中学有学生1407人?约是(一一)人? (2)爸爸买一台冰箱用去3910元?大约是(一一)元? (3)红星小学为贫困山区学生捐书1982本?约是(一一一)本?(4)李刚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92米?可以说每分钟大约行(一一一)米或(一一一)米? (5)一只狗的体重是4110克?大约是(一一一)克? 4.根据给出的近似数?圈出最合适的答案? (1)近似数为300的数: 199一248一364一295 (2)近似数为500的数:

581一512一601一543 (3)近似数为400的数: 329一434一415一492 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80约是(一一一)一一一102约是(一一一)一一一999约是(一一一)2103约是(一一一)4995约是(一一一)7001约是(一一一)698约是(一一一)2956约是(一一一)3120约是(一一一)5023约是(一一一) 4.连一连? 4987一一一一一一3950一一一一一一5099一一一一一一4102 一一一一约是5000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约是4000 5.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一6.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基础训练 1.一片树林有九百二十五棵树?写作(一一一一)?它的近似数是(一一一一一)? 2.9993是(一一一一)位数?这个数大约是(一一一一一)? 3.农场有692头奶牛?约为(一一一一一)头?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一课一练,推荐文档

- 1 - 葫芦冲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1、算一算。 2、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3 、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4、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 □○□=□ □○□=□ □○□=□ 复习加减混合(2) 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6

- 2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 )=10 ( )+2=8 ( )+( )=10 9+( )=10 8+( )=9 4+( )=9 ( )+6=8 ( )+2=7 ( )+7=8 4+( )=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 )条边,正方形有( )条边,三角形有( )条边。 (2)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 )的。 二、 有( ) 有( )三、给 涂上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