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教案2语文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教案2语文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游园不值教案2语文版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3、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故事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品一首刚才我们背过的《游园不值》,感受诗人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二、导学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2.自由朗读全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3.值的意思是逢、遇到的意思。不值:没有遇到。

游园不值: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二)抓字眼,明诗意

策略:

1.借助词意,和同桌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把学习成果和大家分享,大家认真倾听,可补充,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

交流:

1.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生汇报:

应:应该。怜:爱惜。

屐齿:古人喜欢穿的一种皮面木底鞋,底下有二齿支撑,即两头突出部分。

印:本意指痕迹,本诗作动词用,踏坏。

苍苔:绿色的苔藓,丛生于人迹罕到的潮湿处。

小扣:轻轻地敲,缓缓地敲。柴扉:柴门。

诗句意思: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青苔。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2)师补充:

A.屐齿:古人喜欢穿的皮面木底鞋叫木屐,是中国汉服的一种,后来传入日本。见过吗?底下有二齿支撑,叫屐齿。(出示图)雨天便于在泥上行走,以防滑倒。潮湿阴雨的南方,把木屐当雨鞋穿。明末清初,成为生活中的便鞋。叶绍翁穿着这样的鞋来游园,说明很悠闲呀!

B.苍苔:绿色的苔藓。(出示图)空气潮湿的时候会长出来,春雨过后也会贴着地面长出来。如背着太阳的台阶上,茂密的树丛中,潮湿的小河边,是一种生命力很旺盛的小植物。

C.柴扉:(出示图)用柴和木棍编成的门,很简陋,古人管这样的门叫“光棍”。

D.诗句意思: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这两句诗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说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青苔吧!

2.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生汇报:

诗句意思: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

(2)诗补充:

红杏:早春二月就开,是一种很美丽的花,想看看吗?(出示图)

每到早春二月,学生要进京赶考。孔子就在杏树下给学生讲学,抬头看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所以,红杏也是一种给人带来希望的花。

唐朝王涯禁不住赞叹: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春游曲》

叶绍翁好友陆游也爱杏花,他也这样夸赞: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叶绍翁也情不自禁地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来游园没有遇到园主人,却遇到什么?(青苔和红杏)带着这份意外的喜悦读读全诗。

(三)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所见的景物都很普通,却给你怎样的感觉?(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种情感也正是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特别的感情。

策略:

1.默读全诗,品品诗中的哪些字眼包含了诗人这种特别的情感。

2.在小组内交流,每组侧重交流一处。时间为5分钟。

3.组内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他组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交流:

1.怜。

A.怜:爱惜。怜在今天的意思是可怜,表示同情。

唐代白居易在《暮江吟》中这样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这里,“怜”是可爱的意思,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你知道吗?叶绍翁在最初用的是“怜”,那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而实际上是:主人爱惜,我也爱惜。

过渡:诗中有这样一个词能说明我也爱惜吗?

2.印

A.本意是痕迹,在诗中作动词用,踏坏的意思。为什么不用“踏”?

请问,叶绍翁为什么要穿木屐鞋子来游园呢?仅仅是悠闲,舒适吗?

B.带着这样的理解试着读读这两句,看看有何不一样的感觉?

指名读,评价(读出对苍苔的那种怜)齐读。

3.扣

换成敲有何不妥?怎么扣就怎么读。

诗人满怀喜悦去花园赏景,却没有遇到园主人,此时心情难免有些失望,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4.关

叶绍翁好友陆游也用了一首诗来形容红杏的出,(出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你知道吗?陆游的诗作流传千古,但这句却不如叶绍翁。一个用“遮”一个用“关”,叶绍翁的却成了千古名句,为什么呢?两个原因:

(1)由“一枝红杏”让我想到了“春色满园”“春意盎然”。你还能想到哪些词?啊,园子里景色真美,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你能借助这些词,再结合图画和诗人一同想象吗?

边想象画面边读。(评:读出美丽,读出生机。)

诗人用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这是原因之一。

(2)“关”可以表示关的紧,要出来,需要时间和力量。

引申开来,一枝红杏仅代表它本身吗?

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读: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

这两句诗不仅景中含情、景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这是原因之二。这个道理也被广泛的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景中寓理,景中寓理,这是叶绍翁的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多美的意境,多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一起吟诵。师领:《游园不值》

三、导结:

叶绍翁由这“一枝红杏”已经知道了“春色满园”,所以有必要进园子吗?让我们再读课题《游园不值》。游园虽不值,但看到这“一枝红杏”,诗人觉得已经很值。

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只有通过品味这如“红杏”般的古诗,我们才能感受到古诗的“满园春色”,在音乐中诵读关于“春”的这些古诗,选择其中的一首去细细品味。

课件出示: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整体教学设计精选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燕子》,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 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略读《古诗两首》,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 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3.品读《荷花》,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 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4.略读《珍珠泉》,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 泉的美丽和可爱。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一、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这单元的主题)。 二、课例展示: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有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都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在学习中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二)、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看看第一单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色? 2、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物。 (三)认读课文生字词 1、认读课文1-4课生字,并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一”的“读读背背”,说说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文1-4课生词,学生认读,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一”的“我的发现”(解决单元的反义词) 第二课时品读《燕子》和《古诗两首》 一、品读《燕子》 (一)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名句 师:在这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赞颂春天的诗句。 2.配乐读诗句和朱自清《春》节选。 这种写法是多么奇特啊! (二)朗读、记诵描写春天的语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使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目的和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

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第一单元:色彩 以“色彩”为主题,反映出大自然的丰富色彩和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世界的兴趣,体会生活的美好。 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感受世界的多彩。 2、识字写字。背诵课文,积累有关颜色的词语。 3、围绕关于颜色的习作,学习如何扩展写作题材。 第二单元:声音 本单元意在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培养倾听的意识和习惯,从中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从寓言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结合金钥匙指导朗读时根据内容把握声音和语气。 2、联系用联想和想象学习词语。积累象声词及有关声音的词语。 3、学句子,抄句子,仿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练习扩展习作思路,练习说什么写什么。 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 本单元的课文,表现了热爱祖国的主题,教育学生把祖国放在心中。 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爱国情感。 2、学习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爱国名言及古诗。 3、通过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培养检索、搜集资料的习惯。 4、学、抄句子,学习如何落笔。 第四单元:塞北江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 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 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 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 句子。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 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形成对本单元学习的整 体认识。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大青树 下的小 学2 本篇课文通过对一所边疆 小学的描写,反映了边疆孩 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 1.认识25个生字和“假、背、 圈”3个多音字,会写26个 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

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 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准确 地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 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 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 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难点

2017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2017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课文的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 《我们的民族小学》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金色的草地》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感受大自然。 《爬天都峰》记述了儿童攀登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槐乡的孩子》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从课内道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展示台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 【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会独立识字,认识12 个生字,会写37 个生字和46 个词语。学会正确的用钢笔写字,把字写准确写美观。 2、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 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 是快乐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单元学习重点】 1、学会本组49个生字。其中37 个生字要用钢笔正确书写。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一、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学习生字,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3. 积累语言。将四篇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突破重点策略】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单元学习难点】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习作。运用课文中习得的词句、情感和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课

部编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导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自主作业: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二【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 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措施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课时安排和教学建议 课题教学要点课时安排教学建议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 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 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 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 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花的学校 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 了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 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 言。 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关 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 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不懂 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 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 1 1.根据提示,自己阅 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 句,学会和同学交流。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语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到了哪些好句子呢?指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师大屏幕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3.指名生读这两个句子,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4.生在小组内交流。 5.师指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6.师小结:阅读就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巧妙的用词……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词句段运用 1.大屏幕出示: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生自由读词语。指名生读词语,师相机正音。 生开火车读词语。 2.观察划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加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指生回答。 4.师小结:这八个词语中,每个词中划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 一、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 5.你还能说出和这些词语特点一样的词语吗? 6.请你在这八个词语中选一两个各说一句话。 三、朗读有方 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确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可是,怎样朗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燕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 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 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的 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形成对 本单元学习的整体认识。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大青树下 的小学2 本篇课文通过对一所边疆小学的描 写,反映了边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 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 结。 1.认识25个生字和“假、背、圈”3个多 音字,会写26个生字,会写“早晨、穿 戴”等3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画面。 3.默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能初步了解 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 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花的学校 2 本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写出了花儿们的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不懂就要 问1 本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 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故事, 赞扬了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 学习态度。 口语交际 1 我的暑假生活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内 容讲清楚。 2.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备课(最新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 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二【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

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 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广外小学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活页教学案 (第一组课文)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 美好。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配乐磁带。 2、走入自然,观察身边的景物。 六、基本策略 1、初读感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指名读、同桌检查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悟读思考,做到文通字顺,读得正确、流利。 2、精读品析。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了解课文的观察方法及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3、延伸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句段。 4、拓展活动 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与语文园地的学习结合起来。一方面搜集列举中外名家对大自然的精彩描写,并鼓励学生经常积累,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引导学生在说说写写中提高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习作的内容暗含了写作方法的指引,如抓住特点写,按顺序写等。教师要在“爱家乡、诵家乡”等一系列语文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教学设计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部编版)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部编版)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3.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4.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 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归纳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 左宽右窄:影 左右等宽:粗 (2)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学生写字。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地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一个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一篇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和可爱的生灵。《燕子》一文描绘了为春光增添了生趣的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荷花》描写了夏日池塘里荷花的不同姿态。《昆虫备忘录》介绍了某些昆虫有复眼以及花大姐、独角仙、蚂蚱三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意在唤起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要求学生走进大自然,选择一种植物,做一个观察记录卡,然后借助卡片,写一写自己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共设置了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古诗《绝句》。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摘抄下来。 4.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和小生灵的感情。 5.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进行 练笔。 6.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积累优美句段。 3.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难点 1.培养热爱大自然和小生灵的感情。 2.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古诗三首》3 课时 《燕子》2 课时 《荷花》2 课时 《昆虫备忘录》1 课时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1 课时习作:我的植物朋友2 课时语文园地2 课时 1 古诗三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一、单元教材内容: 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主体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读读认认”,让学生认得“朱、乔、亭、禁、乙、某、章、寺、录”九个汉字;“读读背背”,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展示台”,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 主题阅读丛书: 共四组,第一组主题为“童年生活”,包括《美国游学记》《父亲的“野”孩子》《童年,说不完的故事》《抬起头爱做人》《童年傻事》。第二组主题为“童趣飞扬”,包括《天使的便条》《小银儿和我》《白墙上的黑手印》《会飞的蒲公英》《柳笛声声》。第三组主题为“五彩童年”,包括《黄山游记》《养虫》《金鳞瓦(节选)》《我的“小脚儿娘”》《你只要再迈出一步》《我没有钓住那条鱼》《树叶的香味》《大冒险》第四组主题为“快乐在自然”包括《乡下孩子》《金沙滩上的金孩子》《小小的山村》《年年依旧的菜园》《太阳路》《玉米胡子和爷爷的牙》。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

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主题阅读丛书根据单元组合,向我们介绍了共四个单元、25篇文章,其中有孩子成长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里面包含着人生的道理;有些展现了童真童趣,展现了童年的五彩缤纷;还有的写了孩子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4、激发学生团结友爱、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5、画出每课的好词佳句进行品味,把每课的好词佳句分类积累到读书笔记本上。布置展台,进行读书笔记和课余生活的展示交流。 6、写自己的课余生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或一次活动写一篇作文。学习按一定顺序将事情有条理地叙述清楚,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难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六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 燕子 学习目标 1.认识“俊、俏”等9个字。会写“燕、聚”等14个字,并理解“聚拢、生机、光 彩夺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燕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燕子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歌曲《小燕子》的磁带和轻快优美的曲于。 2.古诗《绝句》和词《蝶恋花》(开头一句分别是“迟日江山丽”和“花褪残红青杏小”) 3.配合课文的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当我们度过愉快的寒假,重新回到教室,回到学校,春天,也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同学们,一说到春天,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有人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啊,在春天的这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中,怎么可以想象,会没有燕子呢?今天,让我们伴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起走进有了燕子的春天,去欣赏美丽的燕子,去品读描写燕子的课文!(伴着这段导语,播放歌曲《小燕子》) 自读自悟,读通课文 1板书课题,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燕”字及笔顺。 2.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3.合作读书,互相指正,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4.分段检查朗读情况,指导读好下面词和句子: 词:加点字的音要读准。 俊俏吹拂聚拢掠过偶尔 句子:长句子的自然停顿,不能一口气读完。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5.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燕子吗?为什么? 品读欣赏,多元感悟 1.结合思考问题“你喜欢文中的燕子吗?为什么?”让学生自主谈想法,他们可能谈到 燕子的外形美,燕子追随春光、飞行姿态美等特点,结合这些,相机指导朗读。 指导要点: a.第1段,可图文对照读,读出小燕子外形的美丽。在指名读、师生评议后,可男女 生配合读,进一步体会燕子外形的特点。 男生:一身 女生:乌黑光亮的羽毛, 男生:一对 女生:俊俏轻快的翅膀, …… b.第2段,抓住一个“赶”字,读出小燕子不辞辛苦,追赶春光的样子。 ◆小燕子为什么要“赶”?赶上春天了吗?春天来得有多快?(根据“才”赶集似的”体 会春天在细雨、微风中是怎样来的) ◆练习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读,想象光彩夺目的春天和在春光中飞舞的燕子的情景。 C.第3、4段: ◆指名读第3、4段,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第3段:读出燕子飞行的姿态“斜着身子”和速度之快“掠过…‘横掠过”“一转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组七彩生活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解读 这一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绝招》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我们的民族小学》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金色的草地》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爬天都峰》记述了儿童攀登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绝招》介绍了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赞扬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本组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从课内道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展示台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课件) 1.学会本组49个生字。其中37个生字要用钢笔正确书写。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一、 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学习生字,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3.能够用不同的情感读出书中不同语段的情感。如:自豪的情感、快乐的情感等。 4.积累语言。将四篇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5.习作。运用课文中习得的词句、情感和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 们的习作兴趣,建立习作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语言,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七彩生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为10个课时: 1、单元预习课。(2课时) 2、通关检查课。(1课时) 3、主题交流课。(2课时) 4、拓展阅读课。(1课时) 5、读写联动课。(3课时)

部编人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 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