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知识针对练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知识针对练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知识针对练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8·山西太原一模,27)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这一事件凸显出( )

A.地方吏治腐败严重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财经制度严重僵化D.君权至上不容挑战

2.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室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

A.对史实完全不予尊重

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对内斗的曲笔与回护

3.(2018·广东茂名二模,27)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B.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

C.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

D.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

4.(2018·重庆市5月调研,27)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5.(2018·安徽安庆二模,27)《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内阁制彻底瓦解B.宦官操纵威柄

C.皇权专制的痼疾D.内阁首辅无权

6.(2018·广东汕头一模,27)明代规定,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据此可知当时( ) A.伦理道德是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

B.吏部实际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C.此举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

D.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

7.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

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8.朱元璋立国不久即下令重修乡饮酒礼,并颁布到全国乡里等基层组织,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和睦邻里,教育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敕谕”作为乡饮酒礼上宣讲的重要内容。其意在( )

A.提高官员道德水平以整顿吏治

B.改变前朝宗族秩序混乱的局面

C.借助乡规民约以强化人伦秩序

D.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政治统治

9.(2018·陕西渭南二模,27)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这主要是由于明代( )

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治环境的逐渐恶化

10.(2018·河南郑州三模,28)鉴于科考中注重应试、模仿范文、文辞浮华的风气盛行,明朝嘉靖皇帝颁布三途(科举、岁贡、荐举)并用之法,以选“有学行者”。这有助于( ) A.强化中央集权B.扩大统治基础

C.重塑人才观念D.增加教育需求

11.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

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 )

A.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B.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

C.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

D.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

12.(2018·云南昆明一模,27)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批准台湾设置与内地完全相同的地方军政机构,连衙署建筑也改变了台湾坐东向西的习惯,而如内地“衙门口,朝南开”。材料说明( )

A.康熙完成了统一大业

B.清政府对台湾有效管理

C.台湾与大陆同步发展

D.台湾开始归属中央管辖

13.(2018·吉林吉林市三模,27)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14.(2018·广东省二模,24)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

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15.(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模,27)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16.(2018·甘肃兰州一模,28)在18、19世纪之交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撰修辞书( )

A.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B.达到“书同文”的目的

C.强调各民族文化平等

D.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

17.(2018·安徽蚌埠一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

18.(2018·四川省“联测促改”,27)“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仅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约占总数的57%。它表明中国古代自汉以来( )

A.思想控制日趋严密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D.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19.(2018·广西钦州三模,27)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它从根本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

A.商品经济发展B.封建教育发展

C.君主专制强化D.思想控制加强

20.(2018·湖南怀化二模,27)山西平遥古民居的院落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中间是个院子,正面是正房,左右是东、西厢房,东、西厢房高度都比正房低,西厢房更比东厢房低。此建筑格局主要反映了( )

A.重视风水的迷信思想

B.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C.严整和谐的儒家传统

D.左右对称的建筑理念

答案精析

1.D [材料并没有强调是贪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地方独立倾向,故B项错误;财经程序上的问题,不是制度上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空印案”的缘起是“欺君罔上”,故D项正确。]

2.D [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室让皇帝”以及朱祁钰的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都是对内斗的曲笔与回护,故D项正确。]

3.A [“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可见政治与当时的人伦结合,故A项正确;“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无法体现对官吏的考核严酷,故B项错误;“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可得出孝是当时宣扬的思想,但要服从政治的需求,故C项错误;“丁忧”无法体现皇权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

4.A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A项正确;材料“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不能推断出加强君权,故B项错误;材料诸司上疏前、六部执行时,与内阁商议,没有涉及决策过程的集体议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内阁与诸司的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5.C [材料“元辅”、“众辅”是对内阁大臣的称呼,表明内阁的存在,故A项错误;据材料“凡内官司礼监掌印”可知宦官操纵权柄的原因来自于皇权,故B项错误;结合“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原本无权内官因为掌握象征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本质是皇权专制的结果,故C项正确;“权如外廷元辅”表明内阁首辅仍旧非常重要,故D项错误。]

6.D [根据“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表明明代中央采取方法加强对地方官的考察,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故D项正确。] 7.C [材料反映出明初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必凡事都向丞相汇报,这省去了行政权力的运作的一道程序,既有利于加强皇权,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并不能保障皇帝决策的正确性,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六部只是地位提高,并未扩大权力范围,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加强了皇权,不会缓和君相矛盾,排除D项。]

8.D [材料反映出朱元璋将乡饮酒礼颁布推行到全国基层的原因是“和睦邻里,教育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即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明朝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提高官员道德水平,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亦排除。C项“借助乡规民约”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9.D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

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故而敢于批评时政,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对读书人采取八股取士等政策,使得知识分子失去了以往儒家的进取精神,不得不采取独善其身的办法,故D项正确。]

10.C [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题干强调科举考试,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这并不能因此扩大统治基础,故B项错误;之前科举制模仿范文、文辞浮华,不务实际,而改革后是以选“有学行者”即有实用型的人才,所以人才观念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增加教育需求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1.C [政府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等级并且有针对性的选派官吏,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故C项正确。]

12.B [材料主要反映出康熙统一台湾后,对台湾的治理,故A项错误;康熙在台湾“设置与内地完全相同的地方军政机构”,对台湾进行有效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大陆发展状况,不能体现出台湾与大陆同步发展,故C项错误;元朝时期台湾开始归属中央管辖,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13.A [从材料中内务府是管理皇室事务的自成体系机构,但是它的收入与支出却是既有皇帝也涉及国家,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内务府职能与收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他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故D项错误。]

14.B [官话是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与文字统一无关,故A项错误;官话的形成与推广有利于促进统治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官话是历朝历代推崇的官方语言,在官方形成与推广的同时,各地语言依然存在,因而官话并不能消除各地语言的隔阂,故C项错误;官话是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与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

15.A [古代的法律条文禁止亲属之间的检举揭发,相互告状,并处以重刑,这种做法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体现法律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合,不是法律与公德的融合,故B项错误;血缘亲情逐渐强化与表格的内容体现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C 项错误;等级秩序日趋固化与表格的内容体现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D项错误。] 16.D [清朝撰修辞书,有利于民族间克服语言障碍,与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关,故A项错误;清朝撰修辞书,保留民族语言,没有实现“书同文”,故B项错误;清朝撰修辞书,有利于民族间克服语言障碍,促进民族交流,与实现民族文化平等无关,故C项错误;辞书有利于民族间克服语言障碍,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

17.A [表格中西汉官民比例是1∶7 945,之后逐渐提高,清代达到1∶911,说明官员总数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官民比例,非官民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官员人数增加,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材料中看不出办事效率不高,故C项错误;冗官是指官员过剩,材料无反映,故D项错误。]

18.A [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的谥法制度,它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

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这也是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之一,从材料数据来看,中国古代自汉以来思想控制日趋严密,故A项正确。]

19.C [书院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书院办学经费的不同,不能体现教育的发展,故B项错误;官办书院的增加是思想控制的加强,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项正确;加强思想控制不是根本上的反映,故D项错误。]

20.B [北方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与重视风水的迷信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正面是正房,左右是东、西厢房,东、西厢房高度都比正房低,西厢房更比东厢房低”体现的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故B项正确;严整和谐的儒家传统与北方四合院体现森严的等级制度不符,故C项错误;“左右是东、西厢房,东、西厢房高度都比正房低”表明不是左右对称,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知识点上部分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特点: (1)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文化的形式 由文化表现形式分: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

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8高考英语核心考点

必修一 unit 1 friendship Words: considerate, interrupt,benefit,appreciate,communicate,ignore,suffer,entirely Phrases: turn to sb for help,take sth seriously,calm down, be concerned about, suffer from, in order to, go through, in addition sentence structures: 1. Being polite is necessary. 2.What I want to stress is that you should work hard to achieve your dreams. 3.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give me an early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4.While walking the dog, you should be careful as it can bite others/ 5.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felt depressed and confused about what I would do. 6.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met such a bad guy. 7.It is you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yourselves. Unti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words: official request gradually frequent expression fluent actually phrases: rather than other than make use of such as play a part in. be based on , even if no such sentence structures: ①the way that /in which you talk to him ②command order advise suggest require that sb should ③request sb. to do, allow sb to do ④when it comes to… ⑤Hearing what the English teacher said ,I was more than grateful. ⑥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⑦He is such an outstanding boy that he has mastered languages. ⑧have difficulty/problem/trouble communicating with sb. Unit3 Travel Journal words: conduct, behavior, finally ,persuade, reliable, determination, preference. phrase: be fond of, give in/up/away/out, put up ,can hardly wait to do sth , make up one's mind ,graduate from ,manage to do ,care about , sentences structures: ①insist/suggest/advice that the law be obeyed. ②the problem is difficult to solve. ③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④Careful as she is, she makes mistakes. Unit4 words: damage bury ruin extremely injury national frightened survivor survival phrases: judge...from be buried in be trapped in a great number of burst into tears end up with at the end of,burst out crying,sentence structures: 1.The problems I have learning English are difficult to solve. 2.I am pleased to see that you have already made great progress in learning English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 必修1经济生活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 4 5 6 7 8 9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 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 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2、贷款消费的含义?条件? 贷款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k恶意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条件: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 13、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7、绿色消费的含义?特征?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8、为什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广大。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最新高考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三篇

最新高考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三篇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以考察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为主,文章中有很多词组需要正确理解,答题时不仅涉及到对文章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更会考察对以上4类词中近义词的辨析。 高考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1 句型1 would rather that somebody did…"宁愿……;更愿意……"(表示现在或将来的愿望) would rather that somebody had done…"宁愿……;更愿意……"(表示过去的愿望) [例句] I'd rather you posted the letter right now. 我想让你现在去寄信。 I'd rather you were not a celebrated actor. In that case, we could spend more time together. 我到情愿你不是个知名演员,这样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句型2 as if/though+主语+did/had done…好像……(表示现在或将来的情况用过去时;表 示过去的情况用过去完成时)[参考句型4] [例句] Alan talked about Rome as if he had been there Alan谈起罗马来就好像他去过那里似的。 句型3 "wish +宾语从句",表示不大可能实现的愿望 表示现在的愿望:主语+过去时; 表示过去的愿望:主语+had done; 表示将来的愿望:主语+would/could do [例句] How I wish we students had more free time to relax ourselves! 我们学生多么希 望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放松自己! 句型4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欧美代议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和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近代世界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苏俄革命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和建设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世界( 1917 ——今) 近代世界 古代世界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通史复习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通史复习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政治高考知识点精选归纳

政治高考知识点精选归纳 高三在人生中是一段异常拼博的岁月,也是一次非凡的人生经历。为了不让人生留下遗憾,同学们可要好好复习哦。政治高考知识点只有哪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政治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政治高考知识点1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高考英语重点语法形容词和副词

2017高考英语重点语法: 高考英语常考语法总结——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副词是每年高考必考点之一,近几年语境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难度加大。高考热点有:形容词、副词词义辨析;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使用;倍数的表达方法;比较等级的修饰语;多个形容词的排列顺序;常见形容词、副词的惯用法等。 关于形容词与副词这一考点,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 考查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用法 形容词在句中一般作定语、表语、补语,而副词在句中主要作状语。 2. 考查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规律 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位于所修饰的名词前,但下列三种情况形容词要后置: ①形容词短语作定语时;②表语形容词作定语时;③修饰复合不定代词时。 3. 考查多个形容词作定语的排序 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其排序规律是:(限定词+程度副词+) 描绘+大小(长短、高低)+形状+年龄(新旧)+颜色+国籍或产地+物质材料+类别或用途+名词。 4. 考查副词在句中的位置规律 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其它副词时,一般位于被修饰词的前面,但enough却要放在被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的后面。 5. 考查–ed形容词和-ing形容词的区别 -ed形容词,通常说明人,意为“(某人)感到……”;-ing形容词通常说明事物,意为“(某事物)令人……”或“令人……的(事物)”。 6. 考查两种不同形式的副词的用法差异 即考查与形容词同形的副词与形容词后加ly构成的副词的区别。 7. 考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 8. 考查比较等级的修饰语。 考点1: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形容词与副词的语义 从复现的频率来看,此点是高考对形容词、副词考查的第一大热点。解答此类题关键是要分析具体的语境,结合基本词义、搭配等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复习资料之——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1.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2.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3.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 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 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

高考英语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考英语重点知识点大全 主语从句 主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充当主语的从句,通常放在主句谓语动词之前或由形式主语it代替,而本身放在句子末尾。 1. It 作形式主语和it引导强调句的比较。 It 作形式主语代替主语从句,主要是为了平衡句子结构,主语从句的连接词没有变化。而it引导的强调句则是对句子某一部分进行强调,无论强调的是什么成分,都可用连词that。被强调部分指人是也可用who/whom。 例如: It is a pity that you didn’t go to see the film. It doesn’t interest me whether you succeed or not. It is in the morning that the murder took place. It is John that broke the window. 2. 用it 作形式主语的结构。 (1) It is +名词+从句 It is a fact that …事实是… It is an honor that …非常荣幸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是常识 (2) it is +形容词+从句

It is natural that…很自然… It is strange that…奇怪的是… (3) it is +不及物动词+从句 It seems that…似乎… It happened that…碰巧… (4) it +过去分词+从句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It has been proved that…已证实… 3. 主语从句不可位于句首的五种情况。 (1) if 引导的主语从句不可居于复合句句首。 (2) It is said ,(reported) …结构中的主语从句不可提前。 例如: It is said that President Jingo will v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right) That President Jiang will v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is said. (wrong) (3) It happens…,It occurs…结构中的主语从句不可提前。 例如: It occurred to him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right)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occurred to him. (wrong) (4) It doesn’t matter how/whether …结构中的主语从句不可提前。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先秦历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历史知识点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 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先秦历史知识点:会盟 西周时周天子约见诸侯和春秋时天子、诸侯、大夫间的 约会及相互间的结盟。 西周中期,穆王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见诸侯,称涂山之会。春秋初中期,政权由周王下移到诸侯,侯国间有事,君主共商。如前561年,齐桓公和鲁、卫等六国君主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相会,订立巩固嫡子嫡妻制和发展侯国间经济关系的文约。春秋晚期,一些侯国出现大夫专政,某些侯国间会议以大夫主持。如前 517年,晋赵鞅等九国大 夫在黄父(今山西泌水西北)进行商议,结果次年将周王子朝赶出王城,送敬王回王都。 西周晚期至春秋,常通过盟誓来调整和巩固贵族内部等级关系。盟誓有一定仪式:盟誓人先凿地为坎(穴),以牛羊或马为牺牲杀于其上,割牲左耳以盘盛之,取其血以敦盛之。读盟书(古称载书)以告神灵,然后参加盟誓者歃(饮)血。歃血毕,加盟约正本于牺牲上,埋入坎中,副本则归与盟者收藏。 西周末期,周幽王召集诸侯在太室(今河南登封嵩山)结盟,称太室之盟,为周王与诸侯盟誓之例。春秋时期有多种盟誓: ①侯国间盟誓。有君主 间结盟,如前632年,齐、鲁等 九国君主参加的确认晋文公霸主地位的践土之盟;有大夫间结盟,如前546年晋、楚等国大夫在宋国签订弭兵盟约。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必考重点复习提纲(全册)

范文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必考重点复习 1/ 8

提纲(全册) 2021 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必考重点复习提纲(全册)一、生活和消费考点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 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 b.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c.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 b.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c.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考点 2:货币的概念、本质(A)①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考点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式: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 W-G-W。 (流通手段不同于商品流通)考点 4:纸币含义及发行规律(A)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发行规律: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考点 5:信用卡的含义和功能(A)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注意:并不是在所有的消费场所或营业机构消费、存取现金或转账。 )信用卡的功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考点 6:外汇和汇率(A)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 100 单 3/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