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

曹和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联合国近日发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的报告警告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节点。紧盯亚洲市场新的经济领头羊能否出现?美欧自救真正要调整的是哪一方面?中国这个重要的角色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让我们掌声欢迎。欢迎曹教授再一次做客《世纪大讲堂》我们先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曹教授的短片。

曹和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获美国俄亥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工作、曾获聘为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领域集中在发展金融、宏观经济和环境经济方面,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委委托项目,其中主持“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王鲁湘:现在整个北半球都进入寒冬,好像世界经济也又一次进入寒冬,我们原先说从2008年开始,世界经济危机开始爆发,我们说可能有个两三年就能够熬过来,看样子好像很难熬过去,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出在了欧盟,欧盟成为一个高危地区,我们知道已经一系列的国家开始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国家破产,现在力挺的就是这个是德国。但是德国的经济好像也出现了问题,那么如果德国也顶不住,那整个欧洲怎么办?欧盟怎么办?

曹和平:这个大家都知道,欧洲大陆有德、法、意、卢、比、荷、卢森保、比利时、荷兰六个国家是它的核心经济体,那么德国和法国算为欧洲核心经济体中的核心,现在法国遭到负面的评价和警告,如果德国出现了问题,那我们就说拖动欧洲经济向前进的那个办矩性力量可能遭到破坏,欧洲出现停滞的十年,重复日本的十年经济增长,恐怕是具有很高的概率。

王鲁湘:那么问题又回来了,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美国现在是出现了这个经济的这种停滞,而欧洲一旦再出现这样一个像日本那样的停滞的十年。势必这种新兴经济体都会受到牵连。像现在其实也已经显现出来了,作为制造业的话,中国和印度现在开始出现衰退,那么这种情况会不会愈演愈烈?那么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国家如何自

救?

曹和平:如果你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大概两年间的时间,我们认为经济当时就能够过一个V字型的复苏,后来人们就判断说是一个W复苏,就是它有反弹的过程,那现在呢,发现二次探底不是在美国,而是在美国、欧州连带到了新兴经济体的主导经济,那这样一下的话,全世界经济是不是一个L型的,倒L型的,下去以后。

王鲁湘:就是这么走了。

曹和平:就这么出现十年的缓慢增长时期,这个可能性现在在增加,但是还是可以避免。

王鲁湘:还是可以避免,就当时候大家预测的时候,就是说出现L是一个最不好的一个结果,那么现在这种可能性是在增大而不是在减小。

曹和平:如果全球的经济驱动力量美国经济体,或者美、加、墨形成的三国北美的经济体,它的驱动力量出现,一个整体经济周期,比如说五年到七年的停滞期的话,那恐怕这个L型是全世界性的。

王鲁湘:全世界性的,那么我们知道有时候,一个大的经济危机,特别一个周期比较长的经济危机出现,往往是一个产业调整的一个历史时机,而且是要通过这个新兴的这一个产业的进入,新兴技术,然后这个进入市场,成为这个新兴产品的这个主体,然后才可以使整个经济从低谷中间走出来。那么这一次有没有这种拯救经济危机的一种新兴经济的出现,或者新兴的能源也好,新兴的产业也好,看到这些苗头了吗?

曹和平:这个问题提的是,我觉得非常的深刻,我可能稍微长地解释一下,你看在西方有一句说法,说这个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什么意思呢?就说如果一群上帝的子民要进天国的话,你排队的时候,上帝先会把犹太人叫到天堂里面去,就上帝很眷顾犹太人,那么在过去七十年间,我们看到经济上帝似乎在选择了美国,什么例子呢?战后全球经济要出现复兴和重建的时候,怎么样呢?艾森豪威尔政府,这个大概同学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了,他是二次大战的时候盟军的元帅总指挥,那么艾森豪威尔政府呢,在1950年的后半期,他在美国大概就修了东西向。南北向,从比如说南北向的这个是单字号的,比如71号调整公路,就是从美国的BUFFALO,就是那个NIAGARA FALLS大瀑布的地方,一直到南边的休斯顿,贯通了南北,大概每30公里左右,就有一个贯通地北的高速公路,所以把美国的国土,9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给它织成了一个高速公路网,当然你可以想象,如果它在后来的经济发展当中,不能够把它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收回的话,它的这个投资就可能就打了水漂了,换句话说,经济上帝就不眷顾它了,可是非常的幸运,美国,怎么样呢?它在6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福特,在40年代发明的汽车流水线作业,在60年代呢大规模地推进,几乎能在

很短的时间内,给每一个家庭送一辆轿车。

王鲁湘:使这个高速公路网上头跑满了汽车。

曹和平:那你可以想象,你给高速公路上设一个什么呢,输路的一个TOLL GA TE ,设一个关卡,收它的费的话,每个高速公路上的收费,就可能够偿还它在50年代的什么呢,50年代的投资付出加上它的报酬率。

当然你可能想象,家庭付得起吗?我问这个问题,把汽车还给家庭或者送给家庭的时候,这种昂贵的资源,在1940年代以前,送给家庭以后,家庭的活动半径,就可能从5公里变到了多少呢?35公里,那家庭就可能会把自己的住宅,从城中心比如说二环路,搬到了六环以外,这时候,家庭就可能会在远郊的超级工厂,比如说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匹斯保这些大城市里边怎么样呢?远郊的汽车大工厂里去就业。

就业的时候,因为投资汽车业是主导产业,高报酬率,工资提升了,它付过路费应该不成问题,怎么样呢?这个时候50年代的高速公里,得到了投资报酬率,银行发现,投资于这个汽车行业是高回报率的,它就愿意给汽车和汽车的零部件产业贷款,投资。再过二年发现4S店也是有利可图的,结果它给4S也愿意贷款,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汽车产业为主导的话,带动了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和汽车的服务业形成一个产业群向前推进,而家庭的就业和它活动的半径的放大呢,使这种产业在一个相对大的地理规模上展开成为可能。

这是60年代我们看到的现象,同学们在过去,尤其是1989年以后,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似乎也在重复它的这个现象,但是你可以想象,当产业投资报酬率走向平均的时候,怎么办呢?就跟现在互联网和高速公路出现了停滞期。怎么新的产业什么的时候,上帝特别眷顾美国经济选民,出现了什么?大型家电,大型家电叫什么呢?叫彩电、冰箱、洗碗机、洗衣机、空调进入家庭了,结果这个时候,大型家电又在重复高报酬率,银行乐意贷款,大型家电产业群成长,怎么样呢?银行、制造业、居民整个社会经济向前提,三十年了嘛。

你看三个十年,上帝在第四个十年还能不能眷顾美国人呢?大家都知道微机和电子信息的产业,这个时候出现了谁呢?硅谷打垮了美国的波士顿128大道,这个桌上的电脑出现以后,它给人们带来了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一个家庭里的主要成员和他的家长,他处理数字信息能力,就好像一个工厂的信息科和政府部门那个信息处理中介的能力一样,家庭的生产能力怎么样呢?徒然的进步了,上帝好像又在眷顾美国的这个经济,经济什么的臣民。

到了第五个十年,也非常漂亮,互联网这个产业,出现了互联网和高速产业群,它又在领着世界向前走,所以第五个十年,美国人还是非常幸运的,但是到第六个十年,怎么样呢?2003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新一轮的产业周期是什么?我们发现不了。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你会发现战后六十年,经济上帝眷顾美国经济臣民的时候,是它的产业报酬率高起,投资报酬率下降的时候,它的技术革命的周期出现在高期,把它托起来了,等技术革命出现至低谷的时候,产业正好处在高期,它两个就像一个螺旋,螺旋状的,你起来我下来,形成一个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对美国来说,就是相当不低的一个连续60年的增长,但是这一次,大家发现,这个互联网和它的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经济,投资报酬率趋向平均,向下走的时候,寻找新的产业群的时候,美国人找不着了,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根本不清楚,是能源吗?是新材料吗?还是新一代的生命科学吗?似乎美国在这三个领域,既领先又不领先,比如说能源,能源美国三年前这个光伏板,新能源它还占世界的半壁河山,到现在我们是比它的一倍还要多,在世界上的份额,说是新材料,新材料我们的投资力度也不弱,(前)年世界银行在全世界的投资是1063亿,我们国家开发银行在世界的投资1099亿美元,那就说美国不能够独领这个风骚,似乎经济上帝在不怎么喜欢美国这个臣民了,因为我照顾了你六十年,该换换这个排队的方式了,所以我把它总结起来就说,美国经济周期和技术周期怎么样呢?耦合的结构,面临着什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而这个变革时代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可能第一点就是世界经济格局,在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到十年间,要出现一次大的调整期。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曹和平教授给我们演讲,他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大家欢迎。

解说:全球经济遇冷,各国如何应对?美、欧、亚经济发展谁会再次成为上帝的宠儿?新能源、新技术变革中承担哪些使命与责任?《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一、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新的分化组合和重新调整

曹和平:今天我的题目就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这么一个主题,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完成我的报告,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呢?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我认为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分化组合和重新调整。第二个就是分化组合和重新调整的动力学机制在于美欧经济周期和技术变迁周期的结构发生大变化,出现了不藕合造成的、可能的两个大经济区的停滞,第三点我想讲的就是,美欧经济结构大调整带来的中国机遇和挑战。

我现在先讲第一点,先讲世界经济结构的什么呢,新一轮分化重组和变革,(前)年全球生产了多少呢?生产了62.9万亿美元的总量经济,或者叫GDP,那么这62.9万亿美元的GDP大概分布在世界的什么范围呢?如果你从北纬10度到北纬55度沿着东半球到西半球,

你画一条线的话,你会看什么呢,你会发现正好东边是日本、中国、印度恰好在这条带上,再向欧州走,就是我刚才说的欧盟或者欧洲经济联合体,再向西边走就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这样一个经济体,北美经济体,大家都知道有一段时间,这三个经济体叫什么呢?叫东亚自由贸易区,或者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的区域,另外一个叫,欧盟自由贸易区和美加墨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这三个贸易区在现在存量当量上,按PPP来算,购买力平价来算,大概它的经济当量都在13万亿左右。但是人口不是这样,就是在中国东盟和印度加上日本这一块儿的话,人口要接近全世界的将近要达到世界人口的40% ,欧盟经济体人口大概是5.87亿,美、加、墨三国的人口大概是多少呢?大概是4亿,大概是这个人口。经济当量差不多,所以如果我们认为世界经济格局63万亿美元,90%的分布就在这三个经济体当中。

我们现在看,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调整周期呢?大家都知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6%以上,过去10年,欧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大概在2%,多数年份在2%以下,而美国多数年份是在3%以下,那你可以想象按照购买力平价算的话,这个谁,美欧和亚洲经济就会出现一个什么,当量上,由于当量差不多,增长速度的快慢使它们有一个经济体,就会在排序中会变位,这就是人们说的亚洲时期的到来,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点论据,就是随着增长速度的变化,美欧和亚洲的经济排序位置在变换。

再来看第三点,第三点,亚洲经济在变化的过程当中,那么出现了另一个变化的趋势就是说,到底是要亚洲世纪呢?还是提出另外一个战略?我们最近发现美国人提出叫太平洋世纪,就不是亚洲世纪了。太平洋周边有41个经济体,未来的排序,美国人更愿意什么呢,不是说亚洲走在前边,美洲、北美跟在后边欧洲放在最后,而是美国和中国形成的周边太平洋41个经济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力矩,而带着欧洲和其他的经济向前行,和我们的判断不一样,太平洋世纪的战略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是什么呢?那就叫力量的均衡和遏制,所以不见得能够随我们的意。

所以我第一点想就是说,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它的什么呢,美欧、亚洲的序列变化可能会出现太平洋世界把美洲和亚洲连成一体,而把欧洲和其他经济体排到另外的序列当中去。

二、分化组合和重新调整的动力学机制造成经济停滞

所以这是第一点,那这第一点的话就是说,为什么经济增长的速度会发生变化?我个人认为呢,我们要思考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学机制,那就是我们看经济周期它的调整过程和技

术周期它的调整过程是不是不一样?或者说它藕合形成一个结构是不是能够达到力量最大?比如说经济最需要新的发明而新的发明迟迟不来的时候,就好像过去几年间的时候,那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下来,如果经济增长它确实是需要新发明出来,而新发明确实来了的时候,这藕合性的结果就会很大,所以我们要寻找经济增长的经济周期和技术发展周期的藕合性的那个构造,然后我们有意识的培育和呵护这些构造,可能人类在未来的增长就能够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那方法论上这个思想完了之后,我大概要介绍两个概念,大家知道经济增长一般有什么呢?有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就是经济要素,比如说劳动和资本不变的情况下,我通过复制的方式,比如说我有一个钢铁厂,我再建一个钢铁厂,我再在山东,然后再在东北、华北,我在其他地方再建几个钢铁厂,这种外延是不改变技术构成的增长,是最简单的增长,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沿海五省三市和它周边的新、港、澳、台、日韩这些经济体,把它的厂搬迁到这里边,最近我们内陆的一些地区说,敞开胸怀迎接沿海产业转移,某种意义上都是这种外延(式)的增长造成的,还有一种内涵(式)的增长,就是主产业在我们知道的存量条件下从它的低级的,比如说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度过渡,我把这两种外涵(式)增长和内延(式)增长的概念都叫斯密增长,或者就是斯密增长就是,或者是市场的地理上、位置上的分布和分工,或者是劳动和资本的配比关系分工,我把它叫斯密增长。

但是大家都知道,经济当中有一种增长叫什么呢?叫普罗米修斯增长,普罗米修斯是西腊的一个神,当他没有把火偷给人类的话,当然是一个寓言了、神话了,没有偷给人类的话,人类的生活和动物界的距离不太远,但是当一有火的时候,你吃食品的时候就能吃熟食了,你晚上休息的时候你不用住到洞穴或者住到树上,你只要住在地平面上,放一把火,其他的动物种群就和你拉天了距离,你又公公完全了嘛,所以把火盗给人间时候其实是和人类一次非常幸运,不知道谁帮助了他一下,他思考到为个火的时候使整个居住生产和整个社会的形态来了一次飞跃式变迁,所以我们试图在经济增长中,我们不仅寻找斯密增长,更应该寻找普罗米修斯增长。

所以我刚才和咱们主持人对话的时候我讲了什么呢?美国战后1944年60个年头当中每一次技术变迁周斯和经济周斯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发现从汽车产业向大型家电,从向大型家电向微机和通信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从电子通信技术向互联网和高速公路这种形态的迈进,我们不能够把它认为是纯粹斯密意义上的内涵式增长,应该是认为里边有很多普罗米修斯增长,举个例子来,刚才主持人说把所有的手机要关掉,我把手机送给咱们主持人了,

我们告诉你,你就再厉害,把地球翻个个,你要地底下挖出来的只能是钻石和宝石,你绝对挖不出一个手机来,手机必须是普罗米修斯增长才能造成的,好了介绍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在寻找那人类50年代的高速公路、60年代的汽车流水线生产、70年代的大型家电、80年代的微机和电子计算通信技术和90年代的互联网和高速公路十年,到了2003年以后,我们还能不能找到新的增和力矩?

解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新科技是否能挽救危局?中国力量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曹和平:你比如说经济发展在未来十年是不是新能源产业呢?我们现在不知道,因为能源产业特别地不定性,比如说新能源工业产业的光伏板技术,三年前美国是占世界的50%的份额,可是现在我们占世界51%的市场份额,光伏板是不是就像大型家电一样带来十年的增长呢?看来不是这样,因为伏板太阳光照到光伏板上的光电转化率大概是在8%到12%左右,斯特林系统是多少?斯特林系统是29%到33%一种外燃机,斯特林系统是把太阳光收集下来,集热以后,一个集热头驱动了一个氢气装置,活塞连杆推动的力量。斯特林系统是不是未来的新能源技术呢?不见得,为什么?

因为最近麻省理工学院好像又发现了一个人造光合体,人造树叶,把(人造)树叶放到盆水里面,阳光照下来的时候它就形成跟树叶一样形状的一个光合块,那个光合块你把它压缩集成,如果能够分镏的情况下的话它其实就是能量的存储,那是不是未来的人造树叶铺到甘肃的44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光秃秃荒山顶上,那一平方公里的单位面积上产出,也许和我们江浙地方的平方公里产出是一样的,那是不是这个光合叶和光合块这种技术是人类经济新能源发展的未来方向呢?

不见得,如果新能源美国不能带领世界向前走,那这个新材料美国能向前走吗?也不见得,我们国家高铁出来以后,对高铁的车厢要求,就生产速度就比较快了,我们2.5吨重的一个铝锭加进去了某种特种材料以后,一个冲压机一冲,几十米长的一个车厢就过来,那你想一想底盘十几吨重,坐上的人5吨重,上边不到3吨重的东西,你别说跑350公里,你跑700公里它也翻不了。

这种新材料,材料技术是个工艺和经验技术,谁做得多谁领先,(前)年我们生产了全世界7.2亿吨的钢,全世界的钢不到14亿吨,(前)年我们生产了18.7亿吨的水泥,全世界的水泥产量是33亿吨,你想想看水泥和钢铁组合搅拌以后形成的材料工业,延伸的工业全(部)增长,谁的经验和谁的工艺积累规模最大,经验积累数据和经验积累系统和系列的可能性最高,当然是我们了,那好,材料工业如果美国来能够出现新的领导世界向前走的力矩

性力量的话,那是不是生命科学呢?

最近我知道,美国三大生命科学中心,硅谷、圣地亚哥和休斯顿这些地方30%的资金和30%的科技人员纷纷的在我们国内落户,我个人都参与了几个项目,那你可以想象,我们看到的新能源领域、新材料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比如说转化医学干细胞、新一代生命生物技术,都中国会分它一部分,那欧洲呢?那印度呢?那加上世界其他地方呢?换句话说,美国在寻找新增长的世界经济、新增长的主导或者领先产业群的时候,失去了它的潜在位置,那欧洲呢?刚才我们说了,欧洲由于它自己的政治问题和它的整合问题,带来的交易成本是欧洲未来十年承担的唯一的世界技术周期发展的前沿性力量和主导力量恐怕也不够了,那我们就回来问,亚洲人准备好了吗?不见得,讲到这的话,我大概是讲了今天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未来发展前瞻第二点,因为第一点是格局变迁,第二点是格局变迁的内在动力学机制发生了变化,就是美欧经济周期结构大调整带来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第三点,我想讲什么呢?就是美欧经济周期大调整以后带来的中国机遇和挑战,我首先想讲机遇,什么叫机遇呢?机遇就是说,美欧如果经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而自己内在又没有解决新一轮增长的内在动力学机制的时候,那如果我们找着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带给我们的机会是什么呢?就是大国崛起的机遇,大国崛起一般要三个条件,第一个你要有人口,第二个你要有经济规模,第三个你要有技术的软硬实力,这三个经济方面的,不是从整个社会大崛起的要素方面,那看,我们人口我们有了,地理规模我们有了,但是技术发展的那个力矩性的内在动力学机制我们不存在,比如说新一轮世界技术发展的前沿性力量是什么?我们几乎没有问题,过去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人们技术进一步路线对了还是错了?我们不知道。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工程领域里最好的发明就是发动机,你把它装在汽车里面,推动汽车向前走,你把它装在摄影机里面,它就能够放出影片来,你把它放到声音机里面推出来,它放出声音来,你把它放到空调里面,它能制冷和制热,基本上你想不到一个好的东西能比发动机这么漂亮的东西,可是发动机真的是没有方法论上的可讨论的失误吗?不见得,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现在坐飞机从北京要到昆明去,一百个座位里面坐了(95)个座位,5个座位还空的,可是有5个人想到成都去的话不能坐这个飞机,因为这个飞机在半道上不能停到成都的上空把这5个人送下来,为什么呢?因为飞机发动机是所有发动机的代表,它是一个一唯的线性动力,非常稳定的输出一个稳定的线性力量,可是如果我有一个点动力,

飞到成都的时候把速度降到40公里,把高度降到3000米,我用翟志刚的出仓技术把你这5个人(转)到外面,然后把你的行李再取出来,我把你滑翔机把你滑到成都饭店的屋顶上,我飞机飞走了,人类今天的发动机是点线动力的结合吗?No,这就是人类技术进一步的错误所在,我们民族,我们的比如说北科大这样的科技中坚性力量,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思考,美欧技术周期里面方法论的基本错误吗?我自己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包括北大,我们没有思考这个问题。

所以带来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机遇,大国崛起的最重要的技术进一步力量,普罗米修斯增长的核心的构成是一批非常聪明的科技人群存在,我们这些科技人群是什么呢?必须是战略性的科学家,换句话说,咱们国家社会经济力量当中四个最活跃的单体,学术界、媒体企业界和决策层,我们没有在技术方面思考这个问题的哲学力量和哲学准备。

就是讲的第三点的第二个问题,世界美欧经济大调整带来了大国崛起的机遇,这个机遇送给了中国和印度,但是我们并没有力量把它拿下来,那我最后得出结论,那怎么办?我相人类经济发展要各领风骚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我们不能够老山寨下去吧!我们总不能让欧洲人永远成为发明的火车头而我们自己不给世界贡献一点力量吧!所以我说美欧经济大调整带来的大国崛起的机遇给中国整体提出了个挑战,未来人类经济的发展走出新一轮增长的瓶颈,呼唤普罗米修斯增长,我讲到这了,谢谢大家!

四、访谈

解说:新的增长模式仰仗怎样的经济空间?战略的调度人类缺少的是什么资源?经济危机思考方向应该有哪些改变?《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未来发展前瞻》——《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王鲁湘:非常感谢曹教授精彩的演讲,曹教授刚才在演讲中间,给我们世界经济前60前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其实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回顾和前瞻,在对前60年的回顾的过程中间,曹教授主要是以美国为例,因为前60年,美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引擎和火车头,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里头很有意思,就是曹教授提出了一个关于动力学机制,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学机制,就是它对耦合性问题,我觉得它正好是实现了三个耦合,就是从听您的报告中间,第一个是空间耦合,就是欧洲转移到美洲,转移到美国去了,空间耦合它接过来了,通过二次世界大战它接的很顺,还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内在这次它是一个业态的耦合和技术的耦合,它也都做,也就是说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变化需要很好的空间、时间,业态和技术的这种耦合,我们现在之所以感到困惑,就是我们没有发现这个空间

耦合到底是哪个地方会接过去。

曹和平:是。

王鲁湘:对不对呀,你比如说我们寄希望的新兴经济体、寄希望的亚太,好像似乎刚才您好说的也不一定就接得上来。

曹和平:你看就是说这一次上帝在选这个经济选民的时候,已经连续六次选了美国臣民了,按道理应该换一下排序了,但是这个经济上帝选择中国人吗?那有三个基本条件,我们具备不具备?恐怕我们在现在的存量条件方面和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接英国那个存量方面相比,我们的几个硬杠杆还不够。

王鲁湘:还不够,就是作为天然大国的条件我们比当时候的美国是差不多的,我们是个天然大国,比如说我们的人口规模比当时候的美国要大得多,国土规模我们跟美国是差不多的,但是就是刚才说的那三个条件,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发明这个条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候的美国和我们今天的中国是不好比的。

曹和平:这个技术发明,我用了一个发展经济学家叫迪帕克拉奥,他的观点,他就经济增长的时候你们都谈外延式和内涵式增长,这大家可能都明白,但是他说外延和内涵式增长只不过是市场带来的分工和它的要素的配比构成技术,经济技术的结构,而不是工程技术的结构变化,但是还有一种增长是什么呢?叫普罗米修斯增长,过去60年间,上帝选经济选民的时候,似乎每一个十年都需要那个经济选民中有一个稳定百分比的人群,你具有普罗米修斯生产的能力,就是你要有创新,现在看来我们在这方面是不够的。

王鲁湘:是不够的,对,大家注意到我们是一个追赶型国家,我们对很多的技术是一些已有技术,我们在中间进行选择,而且我们只能选择,我们不可能全盘把它接过来,我们只能选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任务是追赶和超越,所以选择风险是很大的。

曹和平:问的问题非常漂亮,就是和平年代是需要专家的,但是我告诉你,危机和决断年代是需要思想的,所以为什么我们那么多的首席经济学家、那么多的首席科学家和那么多的首席政治家,比如市长、部长和县长,但是我们的战略性科学家不够,刚才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这个核能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福岛核电站一出来,全人类几乎认为都是坏东西,你看德国停了,美国也不敢张扬,我们马上把我们的核电站停了,核电真是个坏东西吗?大家好像觉得福岛(案例)都告诉我是坏东西了,但是我举个例子不见得,大家都知道福岛是热堆,我们还有快中子反应堆,那个效率更高,但是大家知道还有一个核聚变堆,核聚变堆是谁呢?就是这个太阳,太阳摆到地方的时候,它把它的能源,它用核聚变堆效率特别高,它能爆炸八九次,我们现在知道的,但是它怎么样呢?它送过来的时候,这种能源要国家电

网吗?不要,你用变压器吗?不用,你用超导变电站吗?也不要,我就用光线把你送过来了,我送到你曹教授面前的时候,这是一第纸我还让你顺便把纸给阅读了,那两个核电站,两个类型的可以吗?不行啊,再看一亿五千万公里过来的时候核辐射在哪呢?它对人类基本上是好东西,但是今天人类的70亿人,当福岛一出现问题,啪啦的倒向一个领域,所以思想家的缺乏不是我们中国的缺乏、不是美国的缺乏,是人类的缺乏,所以您刚才说的这个路径依赖,就是说我们不仅仅是不思考方向,而且我们欠了一笔30年、40年或者50年的账,所以今天为什么会出利比亚问题、阿富汗问题、南海问题,我觉得就是国际上战略,那些经济当中最活跃、社会当中最活跃的群体战略思维的能够的人,这种资源存量太少了,它有可能和黄金资源和稀贵金属的资源一样不多了。

五、现场提问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进入现场提问的环节。

学生:曹老师您好,有一种观点,格林斯潘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格林斯潘的两大错误,第一是货币政策的错误,第二是金融监管的错误,前者所产生的问题就是流入市场的钱多了,钱多了股市、楼市大量游资,最后光泡沫产生影响至今,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曹和平:这个问题提的比较深,好,我愿意跟你一块来讨论,就是如果说格林斯潘,如果他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的话,我觉得他没那么大能力,他在监管市场方面犯了一点错误,我觉得认为是对的,他当美联储主席的时候,我恰好是1990年到2001年我在美国念书,他的一系列政策我当时是在那儿,我因为念博士生,我觉得他当时做得相当漂亮,你看他小幅快升,破坏了美国消费者的预期,使每一次政策都达到好的结果,使他那一次的经成长的周期是他之前美联储主席周期的两倍多,连着超过非常长的时候的一个持续增长,他的问题是在哪儿呢?问题就好像似乎他没有限制投资银行,当他两房问题出现危机、它的投行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干嘛不在五年前给它治一治呢?大家现在问的是这个原因,其实你看,这不怪格林斯潘,在多少呢?大概在1970年代以前的时候,美国有一百家中心第三方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但是到了1970年末期的时候基本上剩下了七八家、五六家,现在剩下了几家交易所了,当交易所走了以后,剩下的是谁呢?剩下的是投行,市场走了,投行没走,可是在美国的法律监管里面,投行是企业,所以我用企业来管投行,那我认为你只要遵守企业法就行了,我不用银行的,你的现金流动、你的杠杆多少倍我不看你,所以美国的法律望远镜一看或者监管的望远镜一看,它是一个企业行为,我不用用管理货币、管理银行的方法来管它,

可是没想到,投行大了以后,在底下经营了一个市场,这个企业不是做车间生产的,是建了一个市场,看看高盛,美国时代广场去,从这个门进去的是买主,从那个门进去的是卖主,你就是进来卖这个杯子家,那这个企业,我是买这个企业的我都不告诉你,他最大化的什么呢?Commisson fee,它不是最大化产值,也不是最大化社会,属于它最大化它这个中介费用,也不是利润,那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美国在把它的第三方资本市场变成全国性的、合并成全国性的市场,把地方投行不要让市场来管理了,因为这是它的自由主义走向绝对化的一个必然逻辑,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格林斯潘是里面始作俑者或者重要的角色之一,但是正真美国的问题是出在它的基础理论方面,而不能够怪到一个人身上。

王鲁湘:好,非常感谢曹和平教授精彩的演讲,2012看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很大的灾难的预言,那么我们挥去这种灾难说的阴霾,就全球经济而言也是相当困难和不确定的一年,发达经济体活力不足,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的低迷,看好的中国经济能否力挽狂澜也有待观察,但确保本国经济稳中不乱依然任重而道远。

好让我们对曹教授的精彩演讲再一次的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今天在座的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下周《世纪大讲堂》我们再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流程一:导入新课 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 宝马、奔驰轿车等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流程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其实质 操作要求:1、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各小组组长汇总知识要点;3、各小组代表阐述答案。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②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推动者)④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重要途径)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质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目标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 操作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表格;2、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核对结果;3、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检测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记忆效果;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 (1)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2)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题组一】巩固检测 1.(2008·江苏高考)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启示 河北苏建华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结构与态势。不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由于各经济大国之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世界市场占有情况的变化而形成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地中海中心时代 1. 表现:14、15世纪,地中海地区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这一地区是欧洲和亚洲交往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最早开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 2. 丧失: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开展,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时代。 二、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 地位的确立及原因:(1)17世纪,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促进了经济发展。(2)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3)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4)英国海军实力最强,有效地保障了自由贸易的顺利进行。 2. 19世纪末期以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原因:(1)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资本外输,工业资本匮乏。(3)科技成就少,垄断组织垄断程度低。(4)同时期的美德等国经济发展迅速。(5)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 三、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1. 确立过程:(1)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2)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3)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 发展原因:(1)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被削弱。(2)美国具有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客观环境,如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等。(3)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使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如罗斯福新政的实行等。(4)抓住两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契机。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削弱及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趋缓,而欧共体、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各种区域性组

2020高中历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

2020高中历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 ★考点48雅尔塔体制 ①内容: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实质是美苏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的国际新的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考点49美国"冷战"政策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2)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 (3)措施 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考点50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①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②军事上:1955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51"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半岛分裂:1948年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7月,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 弹基地,最后,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表明当时美国占据优势。 ★考点52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为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过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了决定建立欧 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 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又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合并,欧洲共同体成立。 (3)影响:增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 化 ★考点53迅速崛起的日本 (1)经济恢复(1945年-1955年)原因: 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美国扶植、朝鲜战争提供的契机。 (2)高速发展(1956年-1973年) ①原因:制订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发展外向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精编版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上述定义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主权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作为“市场化”的延伸,经济全球化可以从交易范围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贸易和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二是市场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这两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同一过程中并行的两种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它必然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我方持有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使得中国面临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强烈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在我国加入WTO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有关方面分析,加入WTO后,汽车、制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受冲击较大。其中,汽车工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面临缺乏规模经济的冲击。汽车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规模上去了,价格才能降下来。而我国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是163万辆,轿车是50.71万辆,只相当于外国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产量,甚至只相当于外国汽车制造厂一条流水线的产量。第二,面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的冲击。目前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2000万辆,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几大生产巨头纷纷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中国目前200人拥有一辆汽车,显然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必然会受到外商的青睐并尽最大可能挤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威胁。第三,面临关税逐步下降的冲击。目前我国汽车平均关税为80%~100%,尽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关税降低20%是起码的,这意味着关税降低后的进口汽车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的轿车工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2、经济全球化可能使我国产业结构低级化、边缘化。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最基本的是两个:区域化和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⑶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②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③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④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⑤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⑷ 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③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④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⑤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对少数国家有利,对多数国家不利的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

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6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列举世界格局中的“一超”与“多强”;分析“一超”与“多强”的相互关系;归纳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知道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 二、教学内容: 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各有攻守。它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两极格局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回忆提问:“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历史原因: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 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量的对比失调,曾经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 2、解释什么是“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3、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引导学生阅读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原因何在?第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第二,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关系,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第三,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的不断削减,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应该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浪潮,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果来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来民族国家权力的全球化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面貌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部门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享受着丰裕生活的同时,也正牺牲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而发达国家内部由于出现强资本弱劳工的态势,在劳工抗衡资本的能力削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使一些国家的极右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面对,趋利避害,修订“游戏规则”,克服其负面影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考点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点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回顾] 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原因 (1)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3.表现: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抗。 4.影响 (1)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考点深化]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1)相同点 ①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为何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审时度势) 赵晋平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经济格局演变、全球化动力转换和规则重构是其中的三 大突出表现。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国别分化 反而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 深刻。 “南北失衡”的突出表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3年世界经济总量达到75.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为46.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9.4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二者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61.1%和38.9%。从过去20多年 的演变来看,由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之比已由1990年的3.9倍下降到目前的1.6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但是,经济总量差距缩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2013年,发达国家人均GDP 达到40186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8.2倍,远高于总量差距。近年来,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 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和马来西亚(以下简称“新兴7国”)1990—2013年人均GDP由627美元提高到4555美元。尽管如此,新兴7国人均GDP目前尚不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以下简称“发达7国”)平均水平的1/10。从国别来看,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人均GDP相当于印度的34.1倍,2013年进一步上升到35.4倍。总体看, “南北失衡”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环境仍然是 一项长期任务,发达国家应为此作出更多努力。 日渐分化的贸易投资增长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30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 由化为通过对外开放寻求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新兴7国为例,1990年平均出口依存度仅为9.8%,2000年提高到21.7%,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22.6%; 同期,外资净流入占全球的比重也由4.1%提高到5.9%和27.8%。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新变化,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受阻,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JEPA)等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区域大型经济一体化谈判加快推进。由于其实行高度自由化标准,绝大多数发展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在信息大爆炸中嬗变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IT的广泛应用,传播技术的进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使得信息得以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以海浪式涌入人类生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入了润滑剂。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促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当中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诸多力量作用下,科技产品迸发出现,产业结构显著调整,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最终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当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对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国别经济竞赛也日趋激烈,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方式在转型。近代欧洲帝国不断通过发展殖民地发展经济,并将其殖民地的经济转化为其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升华,大多国家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往往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即通过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产生的资源、劳力和技术的组合,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西方为中心、在西方国际大企业公司主导下的一级基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之上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也使得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已经国际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与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全球化新变化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在各类新闻中经常被提及,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但很多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跟我们没啥关系,其实不然,经济全球化的对我们的影响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iPhone。从苹果手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软件生态圈的建立,谈谈全球化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 当CEO乔布斯决定苹果需要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时,他委任自己的亲信斯科特·福斯特尔组建了一支精英团队,该团队聚集了苹果最棒且最具野心的工程师,随后该团队开发出了iOS,为iPhone的诞生打下了基础。20世纪初期,福斯特尔被乔布斯委以重任,他可以全权负责招募iPhone的开发团队,不过人选必须从公司里挑。这符合苹果一贯的作风,iPhone 的开发更是无比的神秘。可想而知,手机的研发部门在美国,但这似乎也难以与全球化沾上边,但对于手机的研发,不是靠凭空想象、纸上谈兵就能完成。苹果手机风靡世界,据了解,苹果iPhone已经卖了约12亿部,销售至10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对手机的使用方式、使用习惯是有很大差异的。要想遍及世界,那研发出的手机就要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对手机使用需求。倘若,苹果手机没有拼音输入法,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将大打折扣。 苹果与其他制造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来源于其他来自全球各地的制造商的材料和组件。例如,它的显示器主要是由日本显示器和夏普在日本制造的,有些仍然在LG Display 在韩国制造;苹果的供应商名单遍布世界各: 加速度计:博世在德国。 音频芯片组和编解码器:Cirrus Logic在美国(外包制造)。 基带处理器:高通在美国(外包制造)。 电池:三星在韩国。 相机:索尼在日本。 芯片组和处理器:三星在韩国和台积电在台湾。

全球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最终)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前沿: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程度逐步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网》 一、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工业是地区与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随着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将发生变化。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迫切要求加强相互联系,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 (1)需求不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2)生产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

论个当代国际格局与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当代国际格局与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工商挂学院市场营销0613班黄慧敏 2006630099 摘要: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霸权,反恐,经济,小康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如伊境内连绵不断的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持续攀升的美军伤亡人数、美军虐俘丑闻、以及始终不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一条法理上站得住脚的理由,等等。美为借助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其解脱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窘境,单边主义姿态有所收敛。不过,迄今为止,美谋求霸权的势头没有因此而受到根本性遏制。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选择题 1.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在哪个国家倡导下于哪一年在何地成立?其名称是什么?( ) A.英国、1952年、伦敦、国际贸易组织(T) B.美国、1955年、华盛顿、国际贸易组织(T) .美国、1948年、日内瓦、关贸总协定(GATT) D.英国、1947年、日内瓦、关贸总协定(GATT) 2.世界贸易组织与下列哪两个国际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 A.关贸总协定(GATT)、国际贸易组织(T) B.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银行(RLD BANk) .世界银行(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国际贸易组织(T) 3.世界贸易组织应属于哪一类型的国际组织( ) A.区域性、专业性B.世界性、政治性 .区域性、政治性D.世界性、专业性 4.1995年11月正式运转的世界贸易组织是( ) 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

.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 5.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D.维也纳体系 6.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B.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反映了美国的意志 .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演变为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是 ( ) A、以英镑为中心 B、以法郎为中心、以美元为中心D、以日元为中心 8.当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主要机构是 ( ) A、国际金融公司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9.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B、基本的原则是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姓名:张进学号:班级:国贸(2)班学院: 国贸学院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的增长。衡量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或国民收入年增长率。由于在发展中国家,每年产量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作为衡量尺度。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政治结构的优化。它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而且是一个质的概念。其涵义既包括增加生产又包括改善分配,即既要注重增长的数量,又要注重增长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在,经济增长会促进经济发展。区别表现在,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涵义更为宽泛,它不仅是指产出的增加和增长率的提高,而且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落后状况的逐渐转变或消失、低下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逐步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加快等。总之,经济发展意味着普遍地存在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均状况有所改善。 2.可持续发展 战后,西方各国热衷于经济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为地刺激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后果,除经济生活方面长期存在的“滞胀”困境外,在能源消耗、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产生了日益明显的不良后果。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要使世界各国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2)要使世界各国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3)要使人类和自然万物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万物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总之,所谓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和每个国家内部各地区及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人类社会财富的共同享受和共同富裕。以往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自扫门前雪”甚至以邻为壑的政策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三、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如今,世界各国政府及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实现各国及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都在创造各种条件、通过各种途径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与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一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中国与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积极绸缪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所以说,对此跟踪研究,再难也应该做;而且,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看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

尽管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前景的看法异彩纷呈,各种看法差别很大,但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乐观”、“悲观”两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异存在,但并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并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帮助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在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一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等问题,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能是出口速度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等。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在表象上可以继续维持,那么,矛盾经过多年甚至不必再需要多年积累,终有总体爆发的那一天。那时的世界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遭到的破坏可能会更大。 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世界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比如,既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失衡,也要研究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平衡;既要研究经济失衡这一表象,更要研究失衡表象下面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既要研究消极的失衡,又要研究积极的失衡;既要研究失衡的现状,更要研究失衡的可能趋势;既要研究世界各大国内部与各大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