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基本薪酬制度

公共部门基本薪酬制度
公共部门基本薪酬制度

公共部门基本薪酬制度设计与福利制度内容提要:

薪酬的含义:

组织对员工为组织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的回报或答谢。

在非盈利性的公共部门,薪酬是对员工在不同职位或岗位上的工作绩效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支付和回报。

决定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政府主导型薪酬机制:通过行政的、指令的、计划的方法来直接确定薪酬水平和结构。

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 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薪酬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地区差异较大、缺乏激励机制、收入不规范等,致使公共部门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各部门之间推诿责任。因此,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问题备受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现有的文献将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关键词] 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作者简介] 赵晓航,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管理,广西南宁,530006;蒋莹,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档案学,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6-0077-0002 公共部门人员的薪酬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对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共部门人员的角度看,科学的薪酬制度可以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其能够稳定安心地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公共部门的角度看,科学的薪酬制度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共部门,为公共部门注入新鲜的血液。由此可见,薪酬制度的制定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制定薪酬制度,制定什么样的薪酬制度,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且长期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有助于今后在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中有新的突破。一、侧重于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当前国内学者对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薪酬制度的公平和改革。扈岩(2004)指出公务员在工作中的投入和担负的责任与他们的收入不相适应,是导致心理公平失衡的主要原因,提出要设计一套对内公平合理,对外有竞争力的公务员薪酬体系[1]。丘丽红(2008)

认为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并从外部、内部和个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2]。路小庆(2008)基于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认为存在着绩效体现不足,行业、地区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待遇差异较大等问题,应当以市场经济要求为导向来改革薪酬制度[3]。李冰(2010)从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的角度,探讨了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受阻的原因,认为要出台配套改革方案,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4]。李力(2014)通过分析影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外部公平的宏观因素,发现在岗位薪酬落实程度、信息系统完善程度、社会氛围诚信程度、资金投入充沛程度等方面的不足,是造成当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外部公平困境的主要因素,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改善[5]。王延中(2014)认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存在着薪酬水平偏低,薪酬差距不合理,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趋利性明显,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对非经济性薪酬关注较少等问题,提出要提高公立医院薪酬支出比重,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整体薪酬水平,形成符合医务人员工资性质的薪酬结构的改革建议[6] 。刘戒骄(2014)认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首先要区分具有国家公职人员身份和不具有国家公职人员身份两类经理人,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前者要按照国有企业管理层与公务员工资相当、与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保持合理比例的做法;后者在公开招聘的基础上实行市场化薪酬管理制度,按其能力、贡献和市场水平确定薪酬[7]。综上所述,公平是薪酬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是解决薪酬制度公平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改革现行薪酬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从而有利于调动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

二、侧重于比较方法的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别人值得借鉴的地方,取长补短来完善自己。杨战英(2004)从分配原则、薪酬标准、福利等方面,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薪酬管理现状,认为要用法律形式规范公务员收入,改善薪酬结构,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提高公务员的收入[8]。鲍晓娜(2008)将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与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应该向工资结构灵活化、津贴奖金透明化、薪酬调整机制动态化方向发展[9]。李志(2009)通过比较政府和企业薪酬制度,发现企业的薪酬制度比政府的薪酬制度更加丰富、灵活和民主,政府要向企业借鉴,引入宽带薪酬理念,增加岗位工资,使薪酬结构更具激励性[10]。高业庭(2014)认为公共部门与企业的薪酬制度在激励机制上有显著的差异,公共部门注重精神激励,由于法律和刚性组织结构的限制,公共部门薪酬分配方式

我国公共部门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基本工资起点低,档差小。

目前事业单位使用的职务等级工资,虽然从1993年以来经历了每两年一次的晋级和五次的工资调标,但其各职务序列起点工资低以及等级跨度不大,不能反映出各类事业单位人员的劳动特点,这种分配方式使按劳分配成为表面的分配形式,实际上已无法体现各类技术人员的资本价值,也无法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薪酬的激励机制基本失去作用。

二、人力资本薪酬收入与市场价格不符。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沿用国家统一的工资标准,工资水平的确立也就脱离市场价位,缺乏竞争力,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职位、关键职位上的优秀人才的薪酬水平更远远低于市场价位,因此,现工资标准已不能有效地体现各类人才的市场价格。

三、薪酬收入与绩效考核联系不紧密,津贴中活的部分活而不动。

事业单位薪酬结构中津贴活的部分在当初的薪酬设计时,是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按绩效考核结果来计发。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津贴活的部分在工资中所占比例小,故基本上各单位都没有将绩效考核兑现到活的津贴中去,而是将活的部分津贴也当成每月必发的奖金,随工资发放,从而使活的部分活而不活,形成了新一轮平均主义。

四、工资结构失衡。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国家工资部分长期以来低于市场价格,各单位为达到稳定人才的目的,使得目前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呈多元化趋势,工资收入项目繁杂、名目繁多,且部分比例失调,国家工资占个人工资收入的比例不断降低,工资外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低比例的国家工资已经失去了工资的调节职能。

五、分配方式单一。

目前事业单位的薪酬激励方式主要是工资和效益津贴,对确定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使用较少,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人力资本的价值未能得到体现。

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是公务员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务员基本工资主要包括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职务工资按照公务人员工作职责的大小确定,每个职务都有相应的工资标准予以对应,相当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执行不同的工资标准。而级别工资的确定则首先按照公务员的工作情况和任职资历将其分为27 个级别,每个职务层次对应若干个级别,每级别又对应若干工资档次。奖金是指因公务员表现优秀而给予公务员的效率工资。定期考核结果被评为优秀和称职的公务员,可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津贴是公务员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包括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以及岗位津贴等内容。而补贴则是为了保障公务员生活水平不下降而设置的薪酬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公务员薪酬制度保证了公务员工资增长的稳定性,使我国公务员工资总体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综合体现了多种影响工资的因素,保障了公务员基本生活水平的平稳,但仍存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解决。

3.1 公务员群体薪酬水平总体偏低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薪酬水平都有较大的增长。各地区公务人员的薪酬水平,经过几次改革也逐渐趋向于平衡。虽然现阶段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可以满足其最低生活保障,但在整体劳动力市场中,仍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公务员群体的薪酬水平与企业同类从业人员相比,明显缺乏竞争性。随着各项改革的贯彻,原本为公务员群体优势的福利待遇也逐步消失,而本应与之相对应的配套措施却相对滞后。

杨兴坤于2009 年所着的《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研究》中,对包括北京市发改委、国资委、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税务部门和乡镇街道办等19 各部门的调查问卷表明,公务员群体的期望年薪与实际年薪差距很大,认为自己收入水平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仅占12.1%,认为比较不合理和非常不合理的占到了47.5%.只有 4.8%极少数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收入

水平属于上层或中上册,而认为自己收入属于中下层的却占到了44.7%,还有大致10%的公务员认可自己属于社会的下层。

由于公务员个人的生活圈子和比较对象都各有不同,因此这个结论只能作为公务员心理层面感受来研究。但根据薪酬公平理论,员工在认为没有达到外部公平的时候,便可能会通过自我安慰、以自身认为合理的程度改变付出以配合所得甚至通过离职等方式摆脱目前的分配方式等措施来达到自己所认为的公平,造成组织人才流失和效率下降。

在此项统计中,调查样本的平均月收入为3705.60 元,平均年收入为44467.20 元。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信息显示(参见北京统计信息网),北京市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44715 元,平均每月3726 元,高于调查样本的平均工资。而从国家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来看,2012 年国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年平均工资为46207 元,也远低于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69 元的水平。结合公务员群体的工作性质,以及大多数国家中公务员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情况,我国公务员群体的薪酬水平明显偏低。

薪酬会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上各方面影响个人,一个人的收入可以显示他的权利和优势,并与自尊心的感觉强烈联系。而公务员工作性质又具有特殊性,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薪酬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最终影响机构行政效率。而在社会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能够以人民满意的工作态度来为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公务员。新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应与时俱进,不仅应发挥保障作用为公务员提供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使公务员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工作,还应进一步发挥激励作用,使公务员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3.2 公务员薪酬体系设计缺乏宏观性和系统性

我国公务员薪酬管理经过几次大的改革,较之以前的工资制度的确更为科学合理,但整个公务员薪酬体系的设计缺乏宏观性和系统性也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

革中的与时俱进,大多都是指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有体系的缝缝补补,并没有从整个宏观上设计体系及体系的调整机制,导致公务员薪酬制度问题改完再来,亦或者改完也因原有陈旧体制的刚性限制而不能发挥明显作用。具体来说,可表述为一下几点。

第一,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缺乏弹性调整机制。我国公务员群体的薪酬结构在2006年工资改革后产生了较大变化,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合并为基本工资,使工资结构得到简化。但公务员的薪酬结构仍为明显的结构工资制而并非更加科学的复合工资制,大多数公务员拿到的仍是"死"工资。只要公务员职务级别相同或相近,无论工作量大小、工作任务轻重,最终得到的报酬都差不多。典型的结构工资不仅计算繁琐,管理困难,而且在这种制度根本无法体现公务员的工作成效显着与否,更难以此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我国的工资标准从全国来看都是统一的,晋级时间、提资数额和比例也全部相同,公务员的薪酬水平与当地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缺少必要的弹性调整机制,不仅难以保证公务员获得应有的生活水平,更使薪酬的激励作用难以实现。

第二,以基本工资为主的薪酬系统与以奖金、津贴和补贴组成的薪酬系统倒挂。因为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设计并未考虑地区差异而全国统一,使公务员工资难以与当地生活指数相适应,一般来说是靠工资结构中的奖金、津贴和补贴来进行调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公务员基本工资仅占全部工资数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津贴补贴所占比例过多。由于奖金、津贴和补贴的发放国家并没有发布统一标准和执行方式,所以各单位自行发放的奖金、津贴和补贴不仅名目繁多,标准和渠道也各不相同。很多地区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已经表现为以基本工资为主的薪酬系统和以奖金、津贴为辅的薪酬系统倒挂,导致地区间、部门间公务员的薪酬总额差距过大。有的省所有补贴加起来两三百,而有的省,一项补贴就达到这个数额。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一制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标准对这部分机构公务员的总收入影响很小,国家薪酬制度的宏观调控力也被大大削弱。

第三,绩效工资比例过小。绩效工资对公务员的激励作用是较为明显的。2003 年英国政府在改革高级公务员薪酬制度时引入了绩效工资制,以突出工作成绩显着,表现出众的公务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目前我国公务员薪酬中货币化绩效工资所占部分很少,奖金

获得方式和发放标准未实现科学统一,职级工资与绩效工资没有很好的结合,加剧了平均主义的倾向,无法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激励功能。绩效工资在公务员薪酬结构中的缺乏或缺失,直接导致公务员报酬分配严重欠缺内部公平性,不仅难以激励公务员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可能导致组织优秀人才的流失,必须加以改革。

3.3 公务员薪酬平衡比较机制尚未完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务员薪酬基数比较低,尽管经过几次大的改革,薪酬水平有所提升,但与企业同类人员相比仍差距较大。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 年国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年平均工资为46207 元,远低于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69 元,公共部门的薪酬水平难以实现外部公平。而薪酬制度中的外部公平,一般来说是通过薪酬调查实现的。薪酬调查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组织能否设置既具有行业竞争力又能最大限度节省成本的薪酬水平。

我国现阶段的薪酬调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不仅缺少专业的执行部门,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也欠缺一定的科学性。在实践中,缺乏法定约束,不能做到定期、及时的更新调查数据,难以实现公务员薪酬的平衡比较机制。而薪酬制度中平衡比较机制的缺位,直接导致薪酬增长制度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不能做到及时和科学。首先,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标准过低,既不能保证公务员的生活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国家薪酬制度的宏观调控。其次,虽然历经几次改革,但公务员的晋薪速度仍然十分缓慢,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后,级别工资和档位工资的设置虽从表面上看比较科学,但实际级差偏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定期増薪时间过长,标准过低。

一方面,公务员需要两年考核称职才能晋升一个档次,连续五年考核称职才能提升一档级别。另一方面,完成考核提升之后所获得晋级数额十分有限,提升以一个档次或一个级别大约只能增加50-60 元,联系提升所需的时间,再计算物价水平的平均增长,这个数额的定期增资根本不会对公务员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多少实际意义,薪酬的激励作用自然也不会有多大程度的发挥。长此以往,公务员薪酬水平根本无法与当地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以及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职责相适应。

再科学的薪酬制度要发挥作用,也必须依赖科学合理的薪酬水平。而公务员薪酬制度中平衡比较机制的长期缺位,使长期低下的公务员薪酬水平,远远比不上企业同类从业人员,甚至有的地区远低于社会平均薪酬水平,无法使公务员的薪酬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更不能满足公务员群体物质需要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高。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个别公务员滥用职权进行寻租,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众形象,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3.4 公务员的薪酬管理有待进一步透明化

公职人员收入的透明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透明的薪酬制度不仅会掩饰需要改革的现实状况,给公众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错觉,不利于改革的实施,更可能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目前来看,我国公务员的薪酬管理从决策到实行包括相关问责都需要进一步实现透明化。

第一,薪酬决策有待透明、民主。公务员群体的薪酬决策涉及立法机关、政府、公务员自身以及社会公众多方面利益,在公务员薪酬决策的过程中,也应使各利益群体尽可能的都参加进来。目前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改革在方案的酝酿和制定过程中,仍缺少公开、透明和各利益群体的参与。在公务员调薪问题上鲜少进行公开听证,对其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章制度以及与社会中企业同类人员的所得报酬的比较数据以及公务员加薪所占财政预算比例等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公开透明,以供多方进行审议。

第二,津贴、补贴差距悬殊。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我国目前公务员薪酬制度中津贴、补贴的设置多取决于当地地方财政状况。很多部门的津贴、补贴均超过公务员本身工资,更有甚者达到了5-8 倍。而在现实当中,这些个别部门的一些人员远远超过大多数公务员工资水平的高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公众造成了错觉,使公众认为公务员群体总体收入过高,掩盖了大部分基层公务员薪酬水平较低的事实。

第三,福利待遇缺乏透明。在我国,除去国家规定的公务员福利外,各个单位和部门是公务员福利的主要提供者。但在公务员福利项目和数额缺乏统一设置的条件下,福利发放显现出很大程度的自定性和随意性。目前,很多地区和部门福利仍存在以实物为主、项目设置

与公务员自身需要不符合、工资性项目和福利项目混淆等情况。不仅不利于国家节省成本统一管理,还会使部分单位公务员名义工资增加幅度过大,引起公众的不满。

第四,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想在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管理和改革中做到公平公正,必须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我国目前的薪酬管理中,从决策到执行都缺乏多方位的监督和问责,监督主体呈现出"碎片化",监督平台缺乏,导致监督机制的弱化,难以形成监督合力以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制度发挥作用。

3.5 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法制化管理需要加强

在我国,公务员的收入报酬来源于国家税收,区别于市场中的经济体,公务员的薪酬水平是不受成本、利润直接限制的。而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公务员群体又存在一定的职业特殊性。从整个社会构架来看,他们既是社会公义的维护者,又掌握着社会公共资源,负责公共资源的管理。所以说,公务员薪酬的决策、管理必须有刚性法规对其加以约束。

虽然《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薪酬的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专门针对公务员薪酬的法律法规。薪酬制度中法制化程度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制定、调整、调整程序、调整周期以及薪酬发放形式等薪酬管理问题的无法可依。也造成了公务员薪酬管理的透明度不高,重保密轻监督,缺乏统一规划和强制保障的现实状况。薪酬管理中很多流程缺乏法制化的统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情况,造成公务员群体薪酬管理的混乱。另外,一些制度虽已有法律进行规定,但由于缺乏具体标准,法律依据不足,增大了施行难度。

如《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公务员薪酬管理"实行工资调查制,定期进行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显现出我国公务员薪酬管理正逐步走向科学化和制度化。但薪酬调查由哪些部门负责,调查标准和调查周期怎样确定,如何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挂钩等具体问题的法制化缺位,给薪酬调查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很大难度,使我国公务员薪酬的正常增资机制欠缺法律保障,不仅欠缺科学性、合理性,在公众看来,也缺乏透明性和民主性。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公务员薪酬管理的法制化方面都有比较完善的体制,如德国出台《联邦官员法》对公务员薪酬制度做出了规定,还出台了《联邦工资法》将薪酬管理模式以法制化形式加以确定。我国在公务员薪酬管理方面应充分借鉴制度较完善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以法律形式确定公务员薪酬水平、薪酬决策以及管理方式的具体规范,以改变管理和决策中无法可依的状况,限制和杜绝薪酬改革中可能出现的负面人为因素,避免工资、福利发放和改革的随意性。不仅要用法律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科学合理,还必须要保证薪酬管理中的透明民主,加强对公务员薪酬制度及改革的监督。

3.6 相关配套改革措施未能及时有效进行

第一,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完善。由于公务员并不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而是多从事脑力和管理工作,导致政府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在现实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缺乏健全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评估中常常出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缺乏。当前,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评估结果也往往取决于部门领导和部门同事,公众作为政府机关的服务对象反而不能有效参与评估,造成了评估质量的低下和评估结果的偏差。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需要增加绩效工资所占比重,若要做到公平公正,便必须有科学的效绩效评估制度与其配套施行,只有达到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公平合理,调和型的公务员薪酬模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公务员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需提升。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能够使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薪酬水平有所提升,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工作中的效率和态度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提升。如果公务员薪酬水平因为薪酬改革得到提高,公务员的职业素养却没有得到提升,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也未提高,甚至有的部门还是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以及业务不通、责任不负、问事三不知等情况,不仅会引起公众对公务员服务质量的不满,也使薪酬改革失去了意义。

第三,统计数据欠缺规划和准确性。公务员薪酬改革中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目前,我国在数据统计方面欠缺专门的部门,而部门之间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密切。首先,由于中国公务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数量巨大,体面生活所需的信息差异较大且存在不确定性,使数据统计不仅相当繁琐,而且困难重重。其次,因为公务员薪酬水平的确定还应与当地物价水平相挂钩,所以对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物价变动等情况均应进一步

全面统计。再次,我国公务员薪酬状况欠缺适合国情的宏观分析,就算统计数据准确,也难以发挥作用。

第四,其他改革相关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如对公务员激励、惩戒、道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合理提高公务员的总体薪酬水平

4.1.1 选择市场跟随型薪酬水平确定模式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公务员系统的各种现实状况,我国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制定选择市场跟随型模式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方面,我国的公务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极其严格,竞争激励,但仍是每年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热门。在这种情况下,便没有必要选择对高素质人才具有迫切需要的市场领先型模式。此外,我国的公职人员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应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个人素养,不应把获得高额报酬当成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公务员的薪酬由国家财政负担,而选择市场领先型模式的组织一般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组织成本较高,且过高的薪酬水平会造成公务员与社会广大群体的脱离,缺乏普遍认同感,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说便更不适用。而落后市场薪酬水平的选择又很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效率的降低,综上所述,我国公务员薪酬应选择市场跟随型薪酬模式。

自2006 年工资改革之后,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便一直没有修改,目前来看,我国公务员薪酬水平常年低于企业同类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达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做到"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兼具对组织工作效率的保持和提高十分重要。在德国,公务员工资标准每年都要进行调整,增加幅度有法定比例,以保证公务员的相对工资水平不会下降,增加公务员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采用市场跟随型薪酬模式的组织,根据市场平均水平来定位组织员工薪酬。市场跟随型薪酬模式可以使组织保持和竞争者大体持平的薪酬成本,吸引和保留组织所需的优秀人才,

但其实行难度在于调查数据的准确程度。建立合理的工资标准,关键是实行工资调查制,定期对公务员和企业同类从业人员薪资标准进行对比获取科学且准确的数据。如此一来,才能充分发挥市场跟随型薪酬模式既体现薪酬激励作用,又为组织节省人力成本的模式优势。

4.1.2 与地区发展水平相适应

公务人员薪酬标准的设定除去应该考虑通用工资标准外,还应充分考虑地区工资标准,在设立公务人员薪酬水平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便使薪酬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相适应显得更加必要。由于我国目前整体经济发展的迅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使公务员薪酬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相对降低便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德国每年都会对公务员的薪酬数额进行调整。每年有五个权威研究所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问题作出预测,政府再根据科学预测结果来确定或调整公务员薪酬数额。而在瑞士,政府会根据物价变动情况给予公务员适当的物价补贴。每年年底,联邦政府人事局和工职人员工会便会举行谈判,根据全国物价上涨率计算出物价补贴额,一次算清。使公务员的相对工资水平保持平稳,不因物价上涨而受损。

我国在改革的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应使公务员薪酬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跨度较大,各地地理状况相差较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较为明显。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平均薪酬水平也高。而在欠发达地区,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则总体偏低,公务员获得体面生活所需的薪酬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公务员薪酬仍实行中央与地方协同进行管理的办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主要负责收集企业从业人员报酬数额、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相关各种数据,建立专项、可变数据库,进行对比后,确定能使当地公务员过上较为体面生活的薪金标准。而中央政府则负责各地区工资结构的均衡与差异的协调。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上文所提到的进行薪金水平确定的地方政府应为省级政府,即省、自治区政府以及直辖市政府。省级政府应根据县市不同的统计数据和具体情况,设定较为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浮动但浮动程度不宜过大的的薪酬水平,以方便科学区分、统一管理。

另一方面,公务员薪酬的调整应与当地的物价指数变动相关联。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应及时根据物价增长水平及时调整,增长率应保持高于物价增长率。对于公务员薪酬的这部分调整,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在全面收集研究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全年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以此来确定公务员薪酬水平的调整幅度。也可以年底根据具体数据计算出物价补贴额,一次发放,使公务人员薪酬水平与当地物价指数变动相适应。其中的关键是调整时间不应间隔过长,每次调查计算间隔应不超过12 个月。若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实行年薪制,更加便利的实现物价补偿。

4.2 科学合理的优化公务员薪酬设计

4.2.1 改革薪酬结构

2006 年工资改革之后,我国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四部分组成,将原有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进行了合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资结构。但我国现有公务人员的薪酬结构,其薪酬水平的差异主要靠其职务和级别进行体现,与其日常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关联性太小。

改变现有的工资结构,首先要提高基本工资所占比重,加大国家薪酬宏观可控程度。

公务员薪酬结构本就应该是以基本工资为主,但由于之前我国行政人员薪酬中基本工资数额的过少和调整机制缺失,各种津贴和补贴的数额便越来越高,甚至超过基本工资数倍,导致了公务员薪酬结构的畸形。与此同时,津贴补贴的发放缺乏国家统一规划,数额多少主要取决于地方财政和各个单位的财务状况,造成了公务员薪酬之间的差异大和不平衡,也使公众不能了解公务员薪酬水平的真实状况。改革工资结构的首要目标便应是使基本工资成为公务员薪酬最主要构成。基本工资应充分发挥薪酬的保障作用,数额应以可以保障公务员在当地生活水平达中等质量为基准。与此同时,应建立薪酬调查制,保证公务员薪酬水平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关注物价指数变化,并据此及时调整公务员薪酬水平。

改变现有薪酬结构,还应增加绩效工资比重,将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相结合,使其以绝大部分比重构成公务员薪酬的绝对主体。目前我国公务员薪酬结构中,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很

小,应逐步将绩效工资比例提高到报酬总额的40%以上,以体现薪酬的激励作用,减少公务员分配系统的平均主义。公务员的绩效工资除要提高比例外,还应与公务员绩效水平紧密挂钩。各行政组织及系统应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制定符合其行业特征的绩效标准,设立多个标准等级和考核数量指标。而与公众接触较多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评价系统,方便公众评价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绩效工资应依照上文所述绩效评估结果分层次发放,公务员的绩效水平越高,其所获得的报酬水平也就越高。绩效工资的施行,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作为保障。

4.2.2 薪酬宽带化

薪酬体系的宽带化对于弥补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劣势,增加其活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阿姆斯特朗和布朗将宽带薪酬的优点概括为:增强工资管理灵活性,减少官僚作风,鼓励横向的发展和持续的提高,明晰职业发展道路,可随工作性质和员工期望调整以及让更多直线管理者参与工资决策。宽带薪酬减少了工作中的等级差别,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创造学习型组织文化,适合我国公务员系统。

宽带薪酬制度的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可将现今我国公务人员薪酬制度的27 个等级,压缩成6-8 个等级,包容压缩前所有波动范围,提高每一频段的薪酬差距。宽带薪酬的实行过程应该密切关注员工反映,尤其是在实行之初,较为底层的员工可能会错误的认为自己的晋升机会已经消失,而处于高层的员工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因制度变化而贬值。组织应该帮助员工充分认识薪酬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宽带薪酬模式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更是员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规划职业发展的机会。实行宽带薪酬制度还应特别关注组织是否实现了"外部公平",以及是否有一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

采用宽带薪酬,不仅能够保留我国现有的公务人员薪酬制度中仍以职级为基础的现状,还能增强现有薪酬制度弹性,使薪酬反映公务员的能力和绩效,以及降低薪酬管理难度。宽带薪酬自美国在海军研究机构试行以来,已被很多规模庞大的行政组织采用。

宽带薪酬能够有效提高薪酬弹性,打破严格的等级制对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巨大影响,使晋升不再成为提高薪酬水平的唯一方式。在宽带薪酬的环境里,公务员会更多专注于绩效的

提高而不是职位的晋升,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职务的轮换,降低薪酬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4.2.3 改革奖金制度

改革奖金制度首先要规范奖金的发放。按照我国现今的薪酬制度,奖金在年终一次发放。国家对于公务员奖金的发放应统一进行管理,不应赋予单位或机构过多自主权,造成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奖金差距的过大,影响薪酬系统的公平性。另外,公务员奖金奖励也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统一标准执行,不应再根据各部门自身财政而定。各部门奖金由财政统一分配,由主管部门设定奖金总额,而单位自主决定的只有奖金的分配和发放办法。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还可实行行政机关财务驻地管理,以确保政府应收的钱可以尽数入库,避免各部门内设小金库和私自发放福利的行为,实现通过预算来统一进行管理的财政制度,统一发放奖金及补助。

此外,奖金发放还应与公务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直接挂钩,不应人人平等。公务员薪酬系统中的奖金是对特别优秀或有立功行为公务员的奖励。公务员奖金属于薪酬体系中比绩效工资更强调激励的组成部分,应在管理中完全杜绝平均主义。奖金的设定应有明确等级,根据考核结果,按照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确定其应对应等级,然后再发放奖金。根据激励原则,奖金的发放不应人人都有,也不应人人平等。奖金金额可根据公务员所在部门的月份薪酬数额予以确定。

奖金制度正式施行后,应在一段时间内应保持稳定,避免短期内的大修大改。但也要及时总结,不断使之精确完善。奖金管理方式的改革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自觉配合,以实现奖金制度的公平合理。

4.2.4 建立调和型薪酬结构模式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属于典型的高稳定型薪酬模式,绩效薪酬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所占比例非常低,甚至为零。在这种薪酬模式下,一方面,员工的收入波动很小,安全感较强。但另一方面弊端也很明显,高稳定型薪酬模式中,薪酬的激励作用一般不能很好的

体现甚至不能得以体现,容易导致员工的消极怠工。而类似的状况,在公务员群体里也的确客观存在。2006 年的工资改革中,我国公务员薪酬结构有所简化,但激励作用仍然不强。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公务员工作的具体状况,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应选择调和型薪酬结构。与现在的薪酬结构相比,我国公务员未来的薪酬结构应更加强化激励。

调和型薪酬结构模式是指在工资构成中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各占一定比例,当两者比例变动时,薪酬模式则随其变动而变动,或强化激励,或强化稳定,其使用难点在于如何科学构建符合组织实际状况的应用体系。实现调和型薪酬结构还应更多强调薪酬的激励作用,加大绩效薪酬比重,提高现有薪酬制度弹性,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实现绩效薪酬的货币化。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一方面,国家应统一设定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将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靠奖金体现绩效。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的不同,可设立占工资总额40%-60%的绩效工资数额,以保证公务员工作越突出,效率越高,所获得的报酬便越高。另一方面,各地区系统应根据其从事工作的不同,设定较为公平合理的绩效指标,明确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绩效工资不应过多的与公务员级别挂钩,而应该重在强调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也不应集中在年底一次发放,应使其成为公务员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每月按时发放,以起到持续激励的作用。另外,组织中员工的绩效工资必须保持一定级差,必须严格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发放,避免因个别机构中工作人员的互相偏袒使绩效工资失去应有作用。

此外,缩短公务员晋级所需时间、更多的采用奖金形式等措施也可以增加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弹性,增强激励效应,促进组织内良性竞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

【课件】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1]-中房商学院

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现代薪酬的基本理念 (一)薪酬的实质及其分级的依据 1、薪酬的实质 薪酬是对职工为企业所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相应的回报或答谢,这实质上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也就是某种程度的补偿。 实际的薪酬应该包括员工从企业所获得的全部利益,而不论其来源、渠道如何。现代企业应该将各类员工的所有收入“浮出水面”即全部收入货币化,减少这方面的“暗箱操作”。 2、两种基本的薪酬观 薪酬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由于大量的资金被用于薪酬和与薪酬有关的事项,因此,对最高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来说,当他们在确立薪酬观以指导薪酬计划时,必须使薪酬从“战略上”适应企业的目标,这一点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 津贴薪酬观 津贴薪酬观在许多企业通过薪酬措施得以反映。这些企业一般每年都自动给员工增加薪酬。大多数员工每年的薪酬都按照等比例或近乎等比例增

长。在遵循津贴观的企业中,工薪增长被普遍地视为提高生活费的手段,而不论工薪提高是否和实际的经济指标相挂钩。遵循津贴观最终意味着,只要员工们继续他们的就业生涯,那么不管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在各方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如何,企业的费用都不得不一步步上升。 (2) 业绩薪酬观 在遵循业绩薪酬观的情况下,没有人被保证仅仅因为在企业又工作了一年而增加薪酬。相反,工薪和奖励主要以工作表现为依据。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的薪酬可得到较大的增长,而那些表现较差的员工在薪酬上则往往几无增加。当然,实际上很少有企业在薪酬措施的所有方面都彻底以工作表现为依据。不过,在席卷许多产业部门的企业重组中,打破津贴模式的做法正与日俱增。 3、薪酬分级的依据 (1) 按时间与按生产力付酬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来付酬,也可以根据工作总量来付酬。许多企业采取双轨制的付酬方法,即对一部分员工实行小时工资制,对另一部分员工实行薪水制。这两种分配方式是根据职务的性质而确定的。小时工资制是一种以工作时间为基础的最通用的付酬方式,按工作小时取酬的员工拿到的是工资(Wage),工资总额直接根据工作小时数计算而得。相比之下,对那些以薪水(Salary)形式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不论他们的工作小时数如何,他们所得到的薪酬基本上总是一致的。一般说来,拿薪水的

薪酬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宜昌民康药业有限公司薪酬体系设计 辛福全邹化茹 一公司背景介绍: 宜昌民康药业有限公司位于三峡明珠宜昌市,公司有上百年历史,是名符其实的老字号药厂。一九五四年由上海费氏(私营)药厂与原宜昌市“兴盛祥”“义安顺”“怡安”三家私营药材号联合组建成湖北省宜昌民康制药厂。1994年5月,湖北省宜昌民康制药厂与新加坡美作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宇宙私人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中外合资宜昌民康 药业有限公司。 1 组织机构: 2 公司规模:

民康药业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在册职工1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人,占在册职工人数的32.7%。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公司现可生产片剂、胶囊剂、冲剂、浓缩丸、口服液、合剂及注射剂等十余种中西药各类制剂和原料药,内销和出口产品多达400余种,其中,属于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药品32个,进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目录产品甲类47个,乙类31个, OTC 药品43个,拥有国家批准文号产品146个。产品畅销全国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并远销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民康” 牌中成药已在国内外赢得较高声誉。 中医药产业已被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列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公司发展方向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逐步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 3 公司重点发展方向 完成FDA论证和10个产品的国际注册;实施质量标准现代化,将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膜提取分离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逐步应用于中药生产。注重优势名牌产品的二次开发,切实加大对新产品研究开发,并建立自己的中药材基地,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性。

薪酬管理基本原则

薪酬管理基本原则 薪酬简单理解就是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薪酬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一起来看看下面为你带来的“薪酬管理基本原则”,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1.基于外部竞争性的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是指雇主所支付的一系列劳动力费用的平均水平,计算公式为:薪酬/员工数量。外部竞争性是组织之间的薪酬关系,也可称为外部公平性,在实践中可以表述为:设定一个高于、低于或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薪酬水平。由此可见,薪酬水平并不仅仅指薪酬的绝对水平,更指薪酬的相对水平。组织面临着吸引留住人才和节约人力资本的博弈,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不是最高的,而是最恰当的。 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可以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使薪酬水平具有外部竞争性,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进行科学的市场薪酬调查。通过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流或者通过公共机构来取得职位薪酬资料,包括所在行业其他组织相应职位的薪酬水平和本地区人才市场的薪酬水平。同时对未来市场薪酬水平加以预测,并估计增长率。 第二,对核心人才实行“市场领袖薪酬策略”。为最优秀最关键岗位的员工支付比现有人才市场同类人才薪酬平均水平更高的薪酬。

根据王先玉的研究,一般情况下,核心人才薪酬水平应该高于业内平均薪酬水平的15%左右。这样既不会使组织负担过重,也可以达到吸引、保留、激励优秀人才的目的。 第三,以合理的薪酬体系推动薪酬水平的不断上升。组织应该明确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路线,完善培训制度,不断提供晋升机会,打通员工升职加薪通道。 2.基于内部一致性的薪酬结构 Milkovich认为薪酬结构表现为三个方面:职位等级的数量、不同等级之间的工资级差、用于确定这些等级和级差的标准或基础。内部一致性通常被称为内部公平性,是指单个组织内部不同工作/技能/能力之间的薪酬关系。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教师来说,是最持久也是最根本的激励。因为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解决了最根本的分配问题。薪酬结构的内部一致性实际上就是指薪酬结构的内部公平,它要求薪酬结构的各因素之间、薪酬岗位标准的各指标之间都要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特别是要确保薪酬结构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价值、岗位职责等决定薪酬的基准因素。万能的薪酬结构并不存在,不同组织的薪酬结构应该有所不同。 薪酬结构内部一致性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体现 第一,总薪酬中各薪酬种类及其各自内部比例是否合理。一般来说,要想做到合理必须:将薪酬与组织绩效紧密联系;各职位数量与薪酬等级数量对应;同一等级职位之间的薪酬保持公平;不同等级职位之间的薪酬具有差异性。同时,还要注意各岗位工作价值的体现程

薪酬管理制度实施计划方案

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薪酬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调整内部分配结构,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法规、政策和公司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原则 第一条:坚持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条: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 率增长幅度和支配原则。 第三条:坚持符合公司专业特色和经营管理特点的原则。 第四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的方案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服务。

第三章设计思路 第五条:总说明 本方案的薪酬制度主要侧重工资、奖金和福利津贴等经济性报酬。第四章开始进行薪酬制度的描述,第一节工资制度,第二节奖金制度,第三节福利制度分别从实行模式、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三个方面对公司的基础薪酬制度进行规定,第四节专设中长期激励薪酬制度,侧重对非经济性报酬的描述,实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服务。 第六条:设计关键思路 一、以岗位责任、岗位绩效和岗位技能等指标综合考虑员工报酬,并适当向责任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性岗位倾斜。 二、对于职能管理人员尽量使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保持均衡;对于工程设计人员尽量降低固定薪酬所占比例,提高浮动薪酬比例,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三、实行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机制。 (一)为拉开工资档次,实现按效取酬、能升能降的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体现团体绩效和薪酬的挂钩,特设置岗效工资。岗绩工资制模式,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年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57953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确保公司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公平、公正、规范和明确,使员工获得基本的心理安全感,同时作为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公司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以促进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基本原则 1、依法定薪原则:遵守国家劳动法律规定及相关的方针政策核定、调整、发放薪酬福利。 2、战略导向原则:本制度是对公司发展战略思路的贯彻和体现,根据员工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实际贡献确认价值,是对价值贡献认定与偿付结构的合理重构。 3、绩效导向原则:员工的薪酬取决于公司绩效、部门或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 4、以岗定薪原则:在岗位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构架以基本工资为收入基础、绩效工资为个人态度、能力、业绩体现,年度绩效奖金为公司整体业绩体现、福利为公司关怀体现的复合薪酬结构。 5、“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有效体现员工的业绩贡献,适当拉开薪酬差距,做到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公平,实现激励作用。 6、综合核定原则: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环境的运行规律、社会物价水平、公司支付能力、各岗位的付酬因素和地区差异等进行综合核定。 7、薪酬保密原则:公司实行工资保密制度,员工不得私下询问、透露、谈论、传播薪酬事宜,如对薪酬存有疑义,可到人力资源部询问或申诉。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及劳务派遣关系的各类人员。外地分、子公司应结合当地政策法规对本制度进行适当调整,报公司批准后实施。 第四条管理组织 公司薪酬福利管理的决策机构为公司董事会。董事会授权公司薪酬小组代为履行薪酬福利管理的职权。薪酬小组由公司总裁、副总裁、财务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组成;薪酬福利的日常管理机构为人力资源部。 1、薪酬小组的主要职责权限: (1)负责审议确定公司薪酬战略和管理方针; (2)负责审核确认薪酬总量管理方案; (3)负责审核确定公司岗位序列及职级、档的划分; (4)负责审核确定公司薪酬福利各组成项目的标准; (5)负责审核确定公司薪酬调整方案以及绩效奖金发放方案; (6)负责审核确认公司战略决策层人员薪酬标准和发放形式; (7)负责审核确认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薪酬战略和执行方针; (8)负责审批处理公司薪酬政策和管理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或重大薪酬事项。 2、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管理职责权限: (1)拟定薪酬结构和薪酬管理制度,报薪酬小组批准; (2)拟定薪酬预算、薪酬调整、年度绩效奖金发放等薪酬方案,报薪酬小组批准; (3)指导公司下属分子公司进行薪酬管理,并对其薪酬管理制度审核确认; (4)对各部门提出的薪酬调整方案进行初步审核,经薪酬小组审核确定后负责具体落实; (5)组织岗位价值评定,确定岗位薪酬标准,报薪酬小组批准; (6)确定新入职员工的薪酬初核标准; (7)根据岗位薪酬标准和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员工薪酬并依法按时向员工发放薪酬; (8)进行人工成本、薪酬执行现状、市场薪酬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为薪酬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9)处理员工薪酬申诉。 第二章岗位评估和岗位序列 第五条岗位薪酬制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1.薪酬调查。 确定员工薪酬原则时要做到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既不能多支付,造成成本增加,也不能 少支付,难以保持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保持对外竞争力。要做到这点,企业必须进行 薪酬调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 25%点处、50%点处和 75%点处,薪酬水平高的企业应注意 75%点处甚至是 90%点处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低的企业应注意 25%点处的薪酬水平,一 般的企业应注意中点(50%点处)的薪酬水平。 2.岗位分析与评价。 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它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设置 目的、性质、任务、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劳动环境,以及承担该岗位所需的 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过程。 工作岗位评价是 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 对企业所设的岗位的难易程度、 责任大小等相对价值的大小进行评价。 3.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性, 如果供大于求, 薪酬水平可以低一些; 如果供小于求,薪酬水平可以高一些。 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为了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应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人工 成本状况,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 5.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企业薪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 为了使薪酬管理成为实现企业战略成功的关 键因素,薪酬管理原则的制定应以企业战略为转移。应该掌握企业战略规划的以下内容: (1)企业的战略目标,即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目标、财务目标、产品的市场定位等; (2)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应具备的,以及已具备的关键成功因素; (3)具体实现战略的计划和措施; (4)对企业实现战略有重要驱动力的资源(人、财、物) ;明确实现企业战略时需要 的核心竞争能力; (5)根据企业战略,确定激励员工具备企业需要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论;确定员工 实现战略、激励员工产生最大绩效的方法论。 6.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统领企业的全局, 指导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 对企业薪酬 管理及其策略的确定具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对薪酬作用、意义的认知,它要 通过薪酬形式向广大员工传递何种信息和指引, 同时薪酬也反映企业对员工特征、 本性和价 值的认知程度。 例如,企业的价值观是提倡团队合作,如果薪酬管理的原则是拉大同等级薪酬差距,就 是与企业价值观背道相驰的薪酬管理原则;再如企业的价值观是迅速扩张,人才引进,相应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薪酬(Compensation)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酬有不同表现形式: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内在的与外在的。 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外部回报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 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 间接报酬即福利 (二)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三)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 1.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 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企业员工薪酬水平的控制 3.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 4.日常薪酬管理工作 六、衡量薪酬制度的三项标准

(1)员工的认同度(2)员工的感知度(3)员工的满足度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1.薪酬调查 2.岗位分析与评价 3.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5.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6.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观念 7.掌握企业的财力状况 8.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一、最低工资 二、最长工作时间 单项工资管理制度的工作程序是: 1.准确表明制度的名称。 2.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 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 二、常用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一)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二)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 工资奖金调整的几种方式: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思路及方法

薪酬体系设计思路及方法 薪酬体系设计的要点,在于对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及对个人贡献的公正评价。 第一步:调查公司现状,明确公司薪酬原则与策略 1、收集公司现阶段状况的资料,包括组织结构,各职能部门设置的出发点及其功能、向谁负责,各职能部门如何定位、其现有人员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关联度。 2、掌握并分析公司现行薪酬体系的结构框架,包括工资总额构算(年度薪酬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或所在比例)及在各职能部门间的分配比例,透视各类部门工资最高、平均、最低水平,工资构成(不同职能是否有不同的构成成份、这些构成成份有哪些、比重如何,福利现状等),以及员工入职时间、学历等因素与工资的关系等。 3、了解公司现阶段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其发展阶段特征和其自身战略需求。了解并明确目前公司工资政策线。第二步:进行工作分析 做工作分析,是为了形成职位说明书,这样可以为包括薪酬管理在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基础信息,所以它是一项至关重要并非常基础的工作。 如果公司有现成的职位说明书,可以将原有的拿出来做归类,并根据公司的战略导向及新政策要求再做分析。职位说明体系,必须充分体现公司的战略导向,使员工对职位的责任、贡献及所需努力大小等重要容有统一理解。这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体现部一致性的薪

酬制度。 工作分析最好是能由高层牵头,在组织部找出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代表以职位为对象,通过多渠道收集并分析与职位有关的资料,如职位和任职者概况、工作概述、工作职责、外部关系、工作条件、必要的资格条件等信息,最后形成简明而有系统的职位说明书。 职位簇群编码分类标准 行政管理Ⅰ担任主管及以上职位,指挥领导部署,并根据经营方针、战略目标进行组织、协调、领导等管理工作 技术研发Ⅱ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在一定的规则与方式下,从事技术、产品及设备的研究开发、改良、设计等工作 生产制造技术Ⅲ以运用技术性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生产计划、工艺设计、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生产支持等方面为生产流程的正常动作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工作 市场营销Ⅳ从事市场开发、推广、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 事务Ⅴ按照既定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推动全公司事务性及辅助性的工作 第三步: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公平性问题。 根据若干报酬因素(通常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知识、工作经历、工作责任、工作努力程度、工作难度、工作条件等): ①建立起一个涵盖组织中所有岗位的等级序列。(来对公司中若干标杆职位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再将组织中其他职位与这些标杆职

薪酬管理制度的三大原则

薪酬管理制度的三大原则 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定时,是否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企业薪酬管理的制定是否依据职位分析进行;企业薪酬管理的制定是否与员工的绩效挂钩;企业薪酬管理的制定是否与员工能力挂钩;企业薪酬管理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如果企业能够完美的解答这四个问题,那薪酬即便是公开,所造成的影响也会很小。因为员工会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公正的氛围内,会淡化掉对薪酬数字的重视度。 可见,薪酬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薪酬管理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效率、公平、合法。达到效率和公平目标,就能促使薪酬激励作用的实现,而合法性是薪酬基本要求,因为合法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是效率目标,效率目标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站在产出角度来看,薪酬能给组织绩效带来最大价值,第二个层面是站在投入角度来看,实现薪酬成本控制。薪酬效率目标的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其次是公平目标,公平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分配公平、过程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是指组织在进行人事决策、决定各种奖励措施时,应符合公平的要求。如果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将会产生不满。 员工对于分配公平认知,来自于其对于工作的投入与所得进行主观比较而定,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与过去的工作经验、同事、同行、朋友等进行对比。分配公平分为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三个方面。自我公平,即员工获得的薪酬应与其付出成正比;内部公平,即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的员工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其各自对企业做出的贡献;外部公平,即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薪酬应基本相同。

机会公平指组织赋予所有员工同样的发展机会,包括组织在决策前与员工互相沟通,组织决策考虑员工的意见,主管考虑员工的立场,建立员工申诉机制等。 第三是合法目标,合法目标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最基本前提,要求企业实施的薪酬制度符合国家、省区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要求,如不能违反最低工资制度、法定保险福利、薪酬指导线制度等的要求规定。 对于薪酬是否保密这一问题,其实,薪酬既然无法做到绝对保密,不如反而适当公开,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员工之间互相打探的行为,还可以将被动变主动。但企业切忌不可做到过度公开,健康的薪酬制度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创造更多的绩效,过度公开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虽然化解了员工的不满情绪,反而可能提升了竞争对手的实力。 此外,每个部门因岗位和职责的不同,对绩效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企业该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另外,员工的能力很难量化成一个具体的数值,如何保证员工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企业对其能力的评估保持一致,这些才是真正的关键。俗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有企业和员工的衡量标准达成一致,才能维持平衡。要想维持这种平衡,就要对各种标准进行细致化,既能够符合企业的利益,又能让员工接受。 作人才智慧去创造更大的财富。因此,只有吸引、挽留、规划与激励优秀员工,提高人才危机意识,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最终才有做强、做大的可能。

薪酬体系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薪酬体系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薪酬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设计时应当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按照承担的责任大小,需要的知识能力的高低,以及工作性质要求的不同,在薪资上合理体现不同层级、不同职系、不同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差异。 保持企业在行业中薪资福利的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薪酬必须与企业、团队和个人的绩效完成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绩效考评结果应当在薪酬中准确地体现,实现员工的自我公平,从而最终保证企业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薪酬以增强工资的激励性为导向,通过动态工资和奖金等激励性工资单元的设计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应设计和开放不同薪酬通道,使不同岗位的员工有同等的晋级机会。 确定薪资的水平必须考虑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薪酬水平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人力成本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总利润的增长幅度,同时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值,保障出资者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6、合法性薪酬体系的设计应当在国家和地区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结构应当尽量浅显易懂,使得员工能够理解设计的初衷,从而按照企业的引导规范自己的行为,达成更好的工作效果。只有简洁明了的制度流程操作性才会更强,有利于迅速推广,同时也便于管理。 8、灵活性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薪酬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薪酬管理体系应当能够体现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企业性质、所处区域、行业的特点,并能够满足这些因素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薪酬体系设计必须遵照以上的九项原则,细致入微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才能使方案切合实际且具有广泛的接受程度及良好的可实施性。 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是薪酬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公平问题,是整个薪酬设计的基础,只有实事求是的薪酬调查,才能使薪酬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解决企业的薪酬激励的根本问题,做到薪酬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设计。知名猎头公司烽火猎聘建议通常薪酬调查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薪酬现状调查。通过科学的问卷设计,从薪酬水平的三个公正(内部公平、外部公平、自我公平)的角度了解造成现有薪酬体系中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2)进行薪酬水平调查。主要收集行业和地区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时代光华满分试卷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薪酬的认知 1.薪酬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薪酬的作用是吸引并留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用的人才。 从财务的角度看,薪酬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从人力资源部门的角度看,薪酬主要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管理学上看,薪酬是保健因素,只有其数量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激励效果。从员工的角度考虑,薪酬是收入,希望收入越高越好;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薪酬是成本,希望成本越低越好。 所以,作为夹在员工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人力资源部门,如果单纯从任何一方考虑是无法解答任何问题的,看待企业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固定的或是一定额度的人力资源成本对员工产生更大的激励效果,进行制造薪酬激励性的探索。 2.不同阶段企业对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不同阶段,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思考探索的角度是不同的。 创业阶段的企业 在快速成长或是出于创业阶段的企业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处在创业阶段的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够“一专多能”,身兼数职。 发展阶段的企业 对于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对人的需求不一样就要求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也需要做相应的思考。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要清楚地鉴定与判断企业未来五年之内需要的人才,同时进行薪酬分配时要向这些人倾斜。 发展成熟的企业 当企业进入成熟阶段时,则应该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时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最大挑战。因为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其各种制度、流程、体系都很完善,当员工在企业中能够很正常地运作、扮演其岗位职责赋予的责任时,需要熟悉大量的流程、制度、文化、工作方式方法。在此状态之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或挑战在于人员的稳定。否则,人员过多流失将使整个组织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还应对一个员工做出清晰地鉴定——这名员工是否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是可用之才。 3.激励性薪酬 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出发点应该落在建立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上。 激励的来源 激励来源于差异化。当员工的薪酬由固定向变化过渡、由平均向差异化过渡时,激励效果就会产生。因此,在设计企业薪酬体系时,应从差异化方面入手。

薪酬管理制度-通用版

薪酬管理制度 第一章宗旨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试用、正式员工,兼职、实习、退休返聘、临时等员工不适用于本制度,其薪酬管理通过单独的协议进行约定。 第二章管理原则 第三条“按预算调控”的原则。即在核定的工资总额预算,公司对于工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进行动态调控 第四条“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即薪酬管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强调薪资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条“外部公平、部公平”的原则。即先后管理要参照公司外部的行业、地区薪酬水平,在公司部要保证员工间薪酬的公平性。 第三章薪酬结构 第六条公司原则上采用组合薪资制,其结构由基本工资、岗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附加工资四部分组成。 第七条基本工资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所确定的工资。 第八条岗位/技能工资是按照员工所在的岗位(职系、职级、职等)等各项劳动要素评测结果和岗位所需员工的技能而综合确定的工资。 第九条绩效工资是依据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结果、部门经营业绩和企业整体经营业绩情况而确定的工资,包括各类绩效工资、提成、奖金、超额奖等。 第十条附加工资、包括年资工资、各类津贴、补贴等,具体规定参观公司相关制度。 第四章职位薪资 第十一条公司根据不同职位体系的不同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薪资结构。 第十二条具体职位的薪酬结构规定参见不同职位体系的薪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第五章薪资考核 第十三条基本工资、岗位/技能工资标准根据员工所任岗位确定。原则上薪随岗变,所有员工均执行“易岗易薪”。岗位变动后,一律从变岗下月起执行新的基本工资、岗位/技能工资标准。 第十四条绩效工资根据员工本人的绩效考核结果、部门/公司的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第一章总则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调整内部分配结构,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法规、政策和公司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原则 第一条:坚持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条: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和支配原则。 第三条:坚持符合公司专业特色和经营管理特点的原则。 第四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的方案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服务。 第三章设计思路 第五条:总说明 本方案的薪酬制度主要侧重工资、奖金和福利津贴等经济性报酬。第四章开始进行薪酬制度的描述,第一节工资制度,第二节奖金制度,第三节福利制度分别从实行模式、制定标准、执行标准三个方面对公司的基础薪酬制度进行规定,第四节专设中长期激励薪酬制度,侧重对非经济性报酬的描述,实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服务。 第六条:设计关键思路 一、以岗位责任、岗位绩效和岗位技能等指标综合考虑员工报酬,并适当向责任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性岗位倾斜。 二、对于职能管理人员尽量使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保持均衡;对于工程设计人员尽量降低固定薪酬所占比例,提高浮动薪酬比例,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三、实行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机制。 (一)为拉开工资档次,实现按效取酬、能升能降的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体现团体绩效和薪酬的挂钩,特设置岗效工资。岗绩工资制模式,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岗效工资四个单元组成。前三个单元为固定部分,约占工资总额比例的80%;后一个单元为浮动部分,占工资总额比例的20%,根据单位实现目标效益的情况上下浮动分配。 (二)职能奖由单一的固定金额制该为浮动制,设置三个职能奖等级标准,实行360考评,考核结果与职能奖金职能奖及套餐福利挂钩。 (三)为实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工程设计人员的奖金模式实行项目提成奖金加绩效奖金相结合的奖金模式。按照难度系数、技术含量、质量控制复杂性、协调指数等细分项目,重新设计项目提成比例,尽量符合公平性原则,杜绝活“好”抢、推“难”活的现象。同时设计工程设计人员考核指标,实行绩效考评成对比较排序法,考核结果与浮动绩效奖金及套餐福利挂钩。 (四)为奖励设计质量与设计创新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员,从院长奖励基金里拨款设立创新奖、年度优秀设计奖和特殊贡献奖。 四、为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加班费的提取实行(很难定) 六、为满足员工对福利多样化需求趋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引入国外最先进的弹性福利制度。量身打造符合公司现实的“套餐式福利制度”。 第四章薪酬制度 第七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员工中经考核合格任聘上岗者。 第一节工资制度 第八条:工资模式 工资模式采用岗绩工资制模式,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岗效工资四个单元组成。前三个单元为固定部分,约占工资总额比例的80%,根据职工出勤和上岗

工厂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体现公司按劳分配的原则,结合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定本薪酬管理规定。 2.本薪酬制度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A.公平、公正、客观的分配原则; B.有效激励的原则; C.在同行业人力市场具竞争力的原则。 D.按劳分配,按绩取酬,多劳多得,绩优酬厚的原则。 3.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员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1.本薪酬制度适用对象为本公司全体员工,(公司自经理、厂长以下的工作人员,均称为本公司员工)。 三:薪酬结构 1.员工的薪酬构成为: A.基本工资; 2.固定工资是指员工在公司享受到的基本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学历、技术技能专长等,基本工资有所区别。 3.员工的固定工资共分为:技师;技术工;熟练工;实习工;试用工五个职等和八个职级。见附表

4.浮动性工资,根据个人阶段考核结果评定。 5.出勤不足(有请假的),根据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得出考核结果。 6.奖励和福利为非常规性收入,包括: A.全勤奖:每人每月50元。(每月累计迟到3分钟即扣除全勤奖) B.月度先进班组奖:奖现金300元—500元。 C.月度生产效益奖 D.法定福利和保险。 C.年度奖金。 7.月度先进班组奖根据以下五个指标的考核,考核结果由经理和厂长每月5日前综合平衡后,呈(副)总经理核准。

注:月产量以每月成品进仓的总和为准;产品直通率以质检员的统计数据为准;物料损耗率以仓储的领料单为准;物料欠拨率以生产日报表为准;统计数据的准确率。考核分数最高的为第一名; 连续三个月为最后一名的班组扣月度生产效益奖200—300元。此奖金只能用于本班组集体活动支出,不得他用。 8.月度生产效益奖, A.月度生产效益奖的发放范围为: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人员即仓储组;电脑组;车机组;枪机组; 音乐一组;音乐一组;电脑组。 B.计算方法按班组月产量计提。 如:车机组5月份产量为50台,平均每台奖金为30元,该组有5名员工,那么本月份该组每名员工的月度生产效益奖的计算是: 50台×30元/台÷5=300元(机型与计提金额见附表)9.年度奖金于年度考核后核发。 10.贡献奖励根据员工为公司所做出的贡献计算,包括成本节约奖、事故预防奖、合理化建议奖、革新与创造奖、研究开发奖等,具体执行办法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规定。 11.公司员工依法享受国家法定福利和保险,享受内容和享受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薪酬调整 1:员工基本工资的调整分转正加薪、晋级加薪、岗位调整调薪等,具体调整方式为: A.试用期员工试用期满经过考核合格后,根据相应的岗位给予转正加薪。 B.连续3个月考核为A“优秀”的员工,考虑给予基本工资晋升一级。 C.月度考核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者,予以警告;累计3次月度考核不称职的员工,给予辞退。 D.在同一职等内,每经过一次年度考核为A“优秀”者,可以在本职等内向上晋升一个职级,当晋升到本职等最高职级以后,不再晋升职级,除非晋升到更高的职等。 E.经晋升到本职等最高一级,并且连续两年的年度考核为优良者,可晋升职等。 2:工资调整由各部门报行政部统一安排,公司年度薪酬调整安排在每年三月份。 3:原则上每人每年度不超过二次加薪机会。 4:公司每年年度加薪幅面不高于全体员工数量的30%。 五:薪资计算及发放 1:基本工资即为固定工资(每一岗位固定工资见上表) 2:浮动工资在每月考核后根据结果核发,考核结果由经理和厂长每月10日前综合平衡后,呈(副)总经理核准。 如:员工甲基本工资为800元/月,某月份考核他的考核成绩是C等(称职),那么该月份他的薪资计算是: 800×105%=840 3:年度奖金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额度,年度考核由经理和厂长执行后呈(副)总经理核准。年度奖金的核发标准为五等,具体分布为:

企业薪酬管理的思路研究

企业薪酬管理的思路研究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性提高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薪酬管理,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的薪酬管理体系和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薪酬管理,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建立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思路研究;存在问题;策略 一、企业薪酬管理概述 薪酬是企业通过工资、奖金以及福利等形式补偿企业员工对企业在时间、努力、技能以及知识等方面的付出。薪酬管理,就是企业工资的微观管理,是企业在国家政策范围之内,制定各种激励措施与规章制度,在职工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过程。薪酬制度主要包括绩效型、技能型、资历型以及综合型这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种薪酬制度类型各具特色,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点,同时它们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在现代化的企业薪酬体系和制度的构建过程当中我们要综合考虑不同薪酬制度类型的优缺点,创新企业薪酬管理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和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薪酬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平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均工资水平、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现代化企业薪酬管理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合法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竞争性原则、有效激励原则、公平性原则以及战略导向性原则等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科学的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和制度。 企业薪酬管理是企业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按照按劳分配的薪酬分配原则,对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酬进行管理的微观过程。企业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对于企业员工的自身利益以及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的企业薪酬管理不是动态报酬,而是传统的静态工资,我国的薪酬结构比较的单一化,并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得多样化,这种企业薪酬管理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对员工形成激励的作用。

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doc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4 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薪酬制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总收入,从而影响着员工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但组织高昂的薪酬费用非但没有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态度,反而使员工产生不满和愤怒。这是爱汇网整理的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设计薪酬要遵循五大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遵守法律原则、效率优先原则、激励限度原则、适应需求原则。一、公平性原则1、对内公平(1)员工工作努力,所作贡献,取得业绩与所获得报酬对等;(2) 与内部相同工作或能力相当人员之间,报酬对等。2、对外公平员工会将自己的报酬与本地区同行业的其他人或同学、亲戚相比,从而产生公平感。企业的薪酬要确保对外公平,即要有相应的竞争力。当一定时间内,员工工资待遇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时,员工会产生满意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获得较强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二、遵守法律原则薪酬政策必须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我国颁布的《劳动法》、《最低工资保障法》,在深圳经济特区还有《劳动合同条例》、《劳动用工条例》等规定。 三、效率优先原则四、激励限度原则五、适应需求原则薪酬体系实施的前提条件(1)职位的内容是否已经明确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具备进行工作分析的基本条件。企业必须保证各项工作有明确的专业知识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同时这些职位所面临的工作难点也是具体的、可以描述的。(2)职位的内容是否基本稳定,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只有当职位的内容保持基本稳定的时候,企业才能使工作的序列关系有明显的界限,不至于因为,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薪酬(Compensation)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酬有不同表现形式: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内在的与外在的。 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外部回报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 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 间接报酬即福利 (二)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三)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 1.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 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2.企业员工薪酬水平的控制 3.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 4.日常薪酬管理工作 六、衡量薪酬制度的三项标准 (1)员工的认同度(2)员工的感知度(3)员工的满足度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1.薪酬调查 2.岗位分析与评价 3.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5.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6.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观念 7.掌握企业的财力状况 8.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一、最低工资 二、最长工作时间 单项工资管理制度的工作程序是: 1.准确表明制度的名称。 2.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 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 二、常用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一)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二)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 工资奖金调整的几种方式: 1.奖励性调整 2.生活指数调整 3.工龄工资调整 4.特殊调整 工作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的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测量、评定。 二、工作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 1.直接的信息来源 2.间接的信息来源 工作岗位评价要素是指构成并影响岗位任务的最主要的因素。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特点和构成 1.劳动责任要素 2.劳动技能要素 3.劳动强度要素 4.劳动环境要素 5.社会心理要素 指标的基本原则 1.少而精的原则 2.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 3.综合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权重系数的基本理论 (一)权重系数的内涵 (二)权重系数的类型 (三)权重系数的作用 测评误差的分类 (一)登记误差 (二)代表性误差 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 工作岗位评价结果误差的调整 岗位测评值度和效度检查

国企改革薪酬制度的八大难题

国企改革薪酬制度的八大难题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处于正在进行时。本轮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加快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薪酬确定机制,合理确定薪酬水平,规范福利性待遇,健全薪酬监督管理机制。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究竟何去何从,如何通过薪酬制度改革,促动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国企薪酬管理的八大难题 定薪基础有失科学——确定企业薪酬水平的基本依据应当以“价值”为导向,以价值贡献作为基本的定薪依据。当前国企定薪基础中,典型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 现象之一:企业价值分配水平与价值贡献水平不匹配。 现象之二:以“职务”定薪的思维仍然普遍存在。 现象之三:“以岗定薪”和“以人定薪”的冲突和矛盾。 收入结构乱象丛生——当前国企负责人、职工收入结构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收入结构极其复杂,实际收入远大于名义收入。二是收入结构极其简单,保障性和激励性导向不清。在收入结构不规范的情况下,无论从保障性还是激励性角度,都无法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激励手段严重匮乏——在国企薪酬管理体制中,各类激励手段的实施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一是绩效评价困难。二是国有企业采取中长期激励手段的难度较大。三是缺乏激励调整空间。正如前所述,

既要考虑到效益问题,又要考虑到稳定问题,还需要兼顾内部公平问题,诸多因素掺杂在一起,造成很多国企激励来源的想象空间比较小。. 薪酬水平有失公平——近年来,关于国企员工收入过高、收入结构不合理等声音越来越多。事实上,如何做到国企薪酬收入水平客观公平,是对国企薪酬改革的最大挑战。从内部公平性上来讲,合理确定不同层级员工收入水平差距是关键。但是实际在分配过程中,又不得不考虑各种因素,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以级别论高低。从自我公平性上来讲,关键要建立与员工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贡献水平之间的关联。然而在很多国企中,这种关联性并没有完全建立,即使没有显着贡献,收入水平也不会降低,即使工作再出色,收入水平也高不了多少,长久下去,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无过即是功”的氛围实属正常。 绩效评价基本失效——国企近年来一直在强化绩效管理,例如,引入EVA考核,加大市场化效益考核力度,推行全员绩效管理等。但是从实施效果上来讲总是不尽如人意,造成企业薪酬总额预算与核定、内部薪酬二次分配等缺乏评判依据。在我接触过的国有企业中,几乎所有的绩效问题都集中在“考核指标”设计上——无法量化、无法考核、无法评价。事实上,国企面临的评价难题并非在于考核指标,首先在于绩效文化。曾经有一家国企的管理人员问道:“我们被要求实 行绩效考核,可是我们就是不愿意推行,怎么办?”最后不了了之,考核变成了名义,对企业的牵引、改进、提升、激励效用的发挥成了空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