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

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
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

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

现实主义流派权力理论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到近代的马基雅维利、博丹、霍布斯、黑格尔,再到当代的韦伯、尼布尔、卡尔,他们都为摩根索系统的权力理论奠定了牢固基础。摩根索以后的结构现实主义又从不同角度发展了权力理论。按照对于权力的认识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从诞生到今天大致可分为以摩根索为代表的经典现实主义和以沃尔兹及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

一、摩根索的经典现实主义权力理论

在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研究中,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的贡献具有开拓意义。因为摩根索之前现实主义学者们虽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都自觉不自觉的涉及到了国家,但无一人真正有意识的将民族国家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单位,而摩根索则明确指出: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只有理性的民族国家具有使用权力的能力,民族国家才是最主要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行为体。同时,摩根索还承认存在其他国际行为体,只是没有国家那么重要而已。

当论及国际体系时,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通过区分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得出结论:与国内政治存在一个有效、合法、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同,国际政治不存在这种权力,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社会,各国不会把它们各自的利益屈从于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地区的共同利益。

国际无政府状态固然是摩根索理论的一大基石,但在解释国家行为的动因上,摩根索则从人性本恶出发,指出个人追求权力,国家也必然追求权力,对权力的不懈追求是国际政治中不可回避的铁律。国际政治本质就是国家之间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接下来,摩根索层层深入地对权力进行了论述。首先,摩根索界定了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概念,指出权力“是指人支配他人的意志和行为的力量”[1](P.37),而政治权力则是“权力行使者与权力行使对象之间的心理的关系。前者通过影响后者的意志而对某些行动有支配力量。”[1](P.37)其次,摩根索第一次清晰地阐述了国家权力的九大来源:地理因素、自然因素、工业能力、军事准备、人口、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这九大方面又可以分成有形和无形的两种。摩根索肯定武力是权力争夺的最经常方式,同时也重视无形权力,而在无形权力中,摩

根索认为外交最重要。再次,国家对权力的追求大致有三种表现:保持权力、增加权力和显示权力,与之相对应则有三种外交政策:维持现状政策、帝国主义政策和威望政策。第四,摩根索在承认政治行动中道德意义的同时,指出道德的要求和政治行动成功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政治行动必须由政治标准加以判断,即所谓的“这一政策对国家的权力有何影响。”

[1](P.74)所以摩根索重权力轻道德。第五,国家无一例外地追求权力导致冲突和战争,后者是人类以国家形式争夺权力的必然结果。一言以蔽之,权力自始至终是摩根索理论的轴心,在一个无中央权威的国际体系中,追求权力既是国家实现目标的手段又是国家的最终目标。那么国家在追求权力最大化时以什么为制定外交政策的指南呢?摩根索明确指出:“用权力界定的利益概念是帮助现实主义穿越国际政治领域道路的主要路标。”[1](P.6)也就是说,国家是理性的,它制定对外政策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国家利益为指南,而其国家利益之大小完全取决于该国的权力或实力。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是摩根索权力理论的又一大基石。

摩根索指出,国家间彼此进行权力争斗必然导致冲突和战争。所以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利益,需要建立军事联盟,因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权力均衡政策(Balance of power)。权力均衡既是一种现实状态,又是一种政策目标。然而维持和平靠的不是均势本身,而是均势所基于的国际共同意向。同均势一样,外交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摩根索的理论也不例外。它于20世纪40年代主导国际关系理论界,到7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经典现实主义解释乏力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以肯尼斯·沃尔兹(Kenneth Waltz)为主要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即新现实主义理论应运而生。

二、肯尼斯·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权力理论

结构现实主义在把主权国家看成国际体系最主要的行为体的同时,否定了摩根索理论中国家异质性的说法,借用了经济学中市场理论分析方法,抽象掉各国在社会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信条、政治领袖、贫富差距等方面的差别,提炼出国家的共性即它们的功能相同,追求同样的目标,只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参差不齐。同时沃尔兹进一步发展了国家中心说,指出:“国际政治的结构理论与国际政治的历史经历一样,主要是研究各个时代的大国问题。”[2](P.84)在沃尔兹看来,国家被抽象为同质的单元,其中大国则是国际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体系的结构。国际政治理论以大国为基础。

与摩根索不同,沃尔兹从结构分析入手,明确指出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的一种特

征性结构,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排列原则,是影响国家政策和行为的最主要的力量。国际系统按照这一原则一经建立,就不再受国家的限制,是自在独立的。结构现实主义把无政府状态视为决定一国行动的根本动因。在这一前提下,各国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国家寻求的目标是保卫自己的生存……生存是实现国家其他任何目标的先决条件。”[2](P.109)权力不是目标,而仅是一种可能使用的手段。在沃尔兹看来,国家拥有的权力必须适当,“太大或太小都会有风险,力量软弱会招致攻击,力量强大则会使对手不敢发动进攻。力量过于强大则可能刺激其他国家,使它们增加军备并联合起来。”[2](P.2)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在一切重要关头,国家最关心是安全。在对权力的解释上面,结构现实主义在承认军事实力重要性的同时,认为权力应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其中,经济实力也很重要,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现实主义忽视经济因素的不足。根据沃尔兹的理论,国际政治结构除了无政府状态这一排列原则,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就是国家间权力的分布。权力在体系中大小排列形成结构,权力在国家间的分配及这种分配的变化才会引起结构的变化。这是沃尔兹理论的一大创新之处。他主要着眼于从权力在体系内分布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均势问题在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权力理论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由于沃尔兹认为权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国家不是谋求权力最大化而是寻求权力的平衡。均势的实质是大国间实力平衡分配。同时,沃尔兹认为参与数量越少的体系越稳定,所以两极均势体系最稳定。沃尔兹的均势理论是他对经典现实主义权力理论中有关联盟、均势的修正,是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核心之一。

三、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结构现实主义中演化出一个分支——以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为主要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

在冷战后时期,民族国家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体,而大国是最重要的。米尔斯海默指出国际政治就是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所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有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3](P.5)接着,他为大国下了定义:“大国主要由其相对军事实力衡量。一国要具备大国资格,它必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具备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常规战的能力。”

[3](P.5)在无政府状态导致安全竞争的理论前提下,进攻性现实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霍布斯原教旨主义倾向。无政府状态是一种强制性法则,体系由独立国家组成,国家之上无任何中央权威,一国无法确定他国是否怀有敌意,世界总以安全竞争和战争为特点。国家均按这

一相同逻辑行事,国际体系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塑造了国家安全竞争行为和进攻性战略。在谈到“权力”这一核心概念时,米尔斯海默给出了他的定义。“权力以国家拥有的某些物质能力为基础……权力不过是国家所能获得的特殊资产或物质资源。国家有两种权力:潜在权力和军事权力。”[3](P.79)潜在权力是它与对手竞争时能调动的潜能总和,主要包括一国的财富和人口规模,而军事权力“是一国陆军规模、实力及与之相配的海空力量。”[3](P.82)米尔斯海默指出陆军是一国军事权力的核心。可见,他认为权力主要指物质力量,其中军事力量最重要,而在军事力量中,又以陆军为首要力量。连米尔斯海默本人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也写到:“我主要从军事角度来定义权力,因为进攻性现实主义把这种力量看成国际政治的最后手段。”[3](P.79-80)在论及需要多少权力时,米尔斯海默与沃尔兹就大相径庭了。在米尔斯海默看来,沃尔兹的权力理论认为无政府国际体系促使国家采取温和、理性有节制的政策来维持现存均势,“守住权力而不是增加它才是国家的主要目标。”

[3](P.18)正因为如此,米尔斯海默把沃尔兹的理论称为防御性现实主义。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则恰恰相反,提出虽然“国家最初的动机是防御性的,但国际体系的结构迫使国家去作进攻性思考,有时则采取进攻性的行动。”[4]各国不是要守住权力,而是要权力最大化直至成为体系中的霸主。在这儿需要指出的是,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观并非主张盲目扩张,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国家才会调动一切潜能扩大自身权力,否则就是不理性的了。

既然国家奉行权力最大化原则,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占有权力呢?当然,一国如果成为地区性霸主,那么其安全问题就解决了。但在此之前,由于安全的稀缺性,国家总是想尽办法阻止任何不利于自己的均势变化,当预期利益大于成本时,国家会利用战争等手段获得额外权力及相对优势。在采取进攻性战略得不偿失时,一国会采取建立均势或推卸责任的战略来维持均势。而在大多数时候,由于推卸责任可以避免付出与强者争斗的巨大代价,所以国家更愿意推卸责任。这就突破了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安全困境,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一个理论创新。进攻性现实主义同样十分重视国家权力的分布,并认为爆发战争的原因取决于权力在体系内的分布。在世界极性的问题上米尔斯海默也认为两极体系最稳定,因为受威胁的大国没有余地推卸责任。平衡的多极体系次之,而不平衡的多极体系最不稳定,因为在后两种情况下被威胁的国家很可能推卸责任。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大国并不经常在均势(Balancing)与“跟着强者走”(band-wagoning)两种战略中选择,而是在均势与推卸责任间

取舍(buck-passing),这又是对均势理论的一大发展。

四、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

纵观权力理论若干重要发展阶段,我们不难发现:该理论在历史上既有一脉相承的一面,又有在不同客观条件下突破创新的一面。罗伯特·G.吉尔平(Robert Gilpin)在《现实主义的丰富传统》一文中指出,政治现实主义的本质在于三大假定,它们是现实主义权力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共同遵奉的信条。

第一个假定:“社会实在的本质是群体。”[5](P.277)政治生活的基础是“冲突群体”。人类围绕资源分配产生冲突,这一冲突以群体间对抗表现出来。在现代世界中,冲突集团的表现形式就是民族国家。这实质上指出了国际关系以国家为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体,国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单位。

第二个假定:“国际事务本质上是冲突性的。”[5](P.277)现实主义者们都将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作为其理论的一大基石,都承认无政府状态是常态。在这样一个现实世界里:“国家间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国家必然自助,政治事务的最后仲裁者就是权力。”[5](P.277)因此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权力斗争。

第三个假定:“在所有的政治生活中,追求权力和安全是人类的首要动机。”[5](P.278)现实主义者认为,权力在国际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它要么是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要么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实现权力的获得、维持、增长以及追求安全是国家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同时,从摩根索到沃尔兹再到米尔斯海默,现实主义权力理论内涵又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对运用权力的单位——国家的认识上,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而结构现实主义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国是国际政治最主要的研究对象。经典现实主义强调单位的作用,强调国家的异质性,相信国家自身特性不同导致国家行为及国际结果不同。而结构现实主义运用化约、简化等具体结构分析方法,强调国家的同质性,认为所有民族国家都可简化为具有相似功能即追求安全的行为体。因此,是国际体系结构而非国家自身特征是其行为及国际结果最主要的动因。其次,具体到对权力的研究上,经典现实主义建立在人性本恶基础上,认为人出于自私自利追求权力,而个人权力意志放大就是国家权力。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同样永无休止追逐权力。权力就是利益,权力就是目的。结构现实主义建立在体系结构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权力固然重要,但它并非国家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以无政府状态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体系中,追求安全才是国家最终目的,权力只是实现安全的手

段而已,这也是对经典现实主义权力理论的重要修正。

权力内容方面,摩根索十分重视军事实力,权力首先指军事实力;沃尔兹等结构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国家的经济、军事和其它力量是不能分割开,权力应该是国家综合实力;进攻性现实主义主要从军事角度来定义权力,提出“国际政治中权力很大程度上是一国军事力量的产物。”[3](P.120)这不能不说是对经典现实主义的一种回归。

经典现实主义权力研究着重于把权力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指出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决定国家行为。而结构现实主义把侧重点放在国际体系内各单元的权力分配上,指出国家权力在国际体系中的排列决定了体系的结构,而体系的结构又决定国家行为。可见,前者对权力的研究停留在国家单元层次上,后者则在体系层次上探讨权力及其分布、排列,两种形态的权力理论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探讨权力。

当论及国家需要多少权力时,两种形态的理论又表现出不同观点。摩根索等经典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就是要追求权力最大化。以沃尔兹为代表的防御性现实主义把权力看成实现安全的手段,权力过大过小都不利,适中即可,国际结构几乎不为国家提供任何寻求权力增生的诱因,守住权力才是最重要的。以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则继承了霍布斯政治现实主义原教旨倾向,认为无政府状态下安全稀缺性导致各国必须寻求权力最大化直至成为体系霸主。从这个意义上讲,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观不仅是对经典现实主义权力观的回归,而且其对权力的崇尚于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在均势问题上,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像欧洲经历过几个世纪的多极体系那样,完善的均势至少有三个大国的参与,两极体系不会产生均势。但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则反驳说,参与数量越少体系就会越稳定。在两极体系中,巨大的安全压力使两国都努力维持均势现状,两国都比较保守,即使发生战争,也是维持均势的战争。国家不以无休止的扩大权力为目的,而是以寻求权力平衡分配为目的。均势理论实质在于大国实力平衡分配。米尔斯海默进一步发展了均势论,首次提出建立均势和推卸责任是大国用以维持均势的主要战略。米尔斯海默也认为两极体系最稳定,因为不会发生推卸责任的行为。而在多极体系中,由于推卸责任可以规避战争风险甚至获得意外权力,所以多极体系总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均势时常被打破。

综上所述,现实主义流派的权力理论在保证其基本内核不变的前提下,也在不断更新发展。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上,经典现实主义主要坚持历史、政治、经验归纳综合的分析方法,这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追求科学取向、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性社会科学方法的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有力挑战。二者的论战直接促

生了用层次分析、体系分析方法研究权力政治的新现实主义。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是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兼收并蓄互为补充的典范,是系统化了的现实主义。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论战对权力理论的演变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面对主张相互依存、国际制度、国际合作的新自由主义的挑战,新现实主义在权力研究中也开始重视经济实力,强调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相结合,强调体系中不仅存在国际冲突也存在国际合作。在国际关系实践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发生的巨大变化为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演变提供了土壤。1971年,美元与黄金正式脱钩,国际金融关系由固定汇率变为浮动汇率,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废弃,美元的霸主地位被削弱。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陷入整整10年的经济“滞胀”期。与此同时美国对前苏联核优势逐步丧失,越战也给美国留下严重后遗症。传统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者们敏锐地发现二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权力结构已发生重大转移,权力分散、政治多极和霸权衰落的趋势日益明显。结合权力斗争和世界秩序的新现实主义由此产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一超多强的格局在加强。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再次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坚实物质基础,这为强调物质力量尤其是军事实力并且谋求体系霸权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提供了时代背景。

总之,现实主义始终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因此,对于现实主义流派的权力理论,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该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摒弃其理论缺失从而科学地加以认识和利用。

[参考文献]

[1][美]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徐昕,郝望,李保平.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2][美]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王红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3][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王义栀,唐小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王义栀,唐小松.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评米尔斯夏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J].美国研究,2002(4).

[5][美]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西方新现实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批评

西方新现实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批评 刘 永 涛 【内容提要】 西方新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强调从国际体系的物质结构及自我利益的角 度来解释和说明国际政治现象。90年代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建构主义则主张研究国际体 系的社会结构,认为世界政治是一种社会建构,国家的行为、利益以及对外政策优先选择的 形成,不仅受制于国际体系中国家之间物质实力的分配, 而且受到规范、认同及文化的深刻 影响。本文认为,西方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建构主义 社会结构 规范 认同 【作者简介】 刘永涛,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上海 邮编:200433) 在过去的近20年里,新现实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然而,近10年来,西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新现实主义没有能够充分解释和说明冷战的结束以及冷战后国际生活中的复杂现象。他们谋求在对现存占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深刻反省的基础上,重建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90年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活跃着一种称为“建构主义”的新型研究取向,便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建构主义批评新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主张应用社会学视角看待世界政治,注重国际关系中所存在的社会规范结构而不是经济物质结构,强调机构、规则和认同在国家行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行为体与体系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依赖关系。建构主义避免囿于当前西方后现代思潮所热衷的国际关系元理论层面的讨论,而是谋求通过对世界政治进行经验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近年来,建构主义者不断将这些观点和思想梳理成一些日趋成熟的理论命题,在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一个主要支轴是在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展开的。 (一) 国家的行为和利益到底是由什么来确定的?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不断探索的一个基本问题。新现实主义坚持强调从国际体系层面解释和分析国家的行为及利益。这是它与重视个人及国家层面研究的传统现实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现实主义看来,国际政治是一个充满竞争并极端残酷的场所,在国际政治体系中,所有的国家都是利己的和追求相对收益的。这样的国际政治体系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在国家主权之上没有更高的政治文化或权威,因此,国际体系始终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二,国家是该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行为体,也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基本分析单位;第三,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秩序由主要国家之间的物质实力分配来维持,国际体系格局是两极还是多极也由此而确定。①新现实主义认为,正是这类国际政治体系特征决定着国家的行为和利益。新现实主义利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国际体系如同市场体系,国家行为体如同企业行为体,在这两种体系中,行为体均对国际“市场” ①参阅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麻省:阿丁逊-威斯里,1979年。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97394291.html,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作者:梁萧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1期 摘要: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以写实为基调,成为19 世纪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善于在特定环境下塑造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再通过人物再现的写作手法,折射社会,堪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所描绘的现实世界,并非是生活的复制品,而是基于小说家敏锐的观察力,用小说写作手法呈现“真实”的世界。可以说,他是一位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家。 关键词: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写实 中图分类号:G6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40-05 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巴尔扎克不仅开辟了小说的新天地,更将小说的表现力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他强调塑造人物要典型化,从典型化中突出人物个性,再通过典型人物这一个“点”去折射社会现实的一个“面”。他所刻画的人物如“伏脱冷”、高老头的女儿,将个性与共性完美结合,又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之成为典型的小说人物。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以写实为基调,长于描写丰富多彩的生活,刻画的法国社会风俗细致入微,读者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看到了19世纪法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变。他通过创造现实来描写“真实”世界的创作模式,被誉为“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一、还原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是塑造典型小说人物的大师。在其二十载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幽谷百合》等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而《人间戏剧》更是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真实地呈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金钱的统治地位,深刻剖析了人性的丑与美,在世界小说史上树立了一块迄今为止仍无法超越的丰碑。[1]与他 同时代的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在其葬礼上发表了这样的赞誉:“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人;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2] 尽管巴尔扎克在生前并未得到应有的赞誉,但在其死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他作品的伟大之处,并将其誉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今天,我们重读巴尔扎克作品时,不禁被其光怪陆离的小说场景、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对现实世界中追逐金钱名利心理的深刻剖析所折服。他的作品兼具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三大特性,即真实的细节描写、典型的人物形象、客观的叙述方式。要解读巴尔扎克作品,剖析他是如何创作出如此“真实”的小说,首先要还原巴尔扎克,还原他的创作历程。 (一)折射社会的镜子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福柯说了这样一段话,“毕竟,直到19世纪,人们才认清剥削。但人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权力是什么。可能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还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神秘的、被称作权力的、被到处授与人的东西。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显现的,又是隐蔽的。”这段关于权力的论述多少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所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pouvoir)一语在福柯的著作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福柯在权力领域所作的探究,被认为堪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建树相匹,甚至福柯本人,也因而被称为“权力思想家”。但即便是这样,这段话却更像是福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声音,或许在他看来,其实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大概永远不会弄清楚“权力”是什么。 但是,福柯仍然尽量对权力作了最大程度上的体认,这里的“权力”我觉得更倾向于现代意义上的。他指出,权力的隐蔽性的一处重要表现就是: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方面权力的行使无不具有一系列目标和目的,另一方面这又不意味权力产生于某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任何个人或国家机器,都不可能指挥在一个社会中产生作用的整个权力网。这也是福柯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中所谈到的,他说,“实际上人们很不了解:谁在行使权力?在哪儿行使权力?人们几乎已了解到:谁在剥削?利益去哪儿了?然而,权力……很清楚,并不是统治者拥有权力。”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并不仅仅是统治者拥有权力。因为福柯多次批评过传统的权力观念,即视权力为确保奴役一个国家国民的一组机构和机制,或者说,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他一再强调权力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势力关系的复合体,是这些势力关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抗争,改变、增强或颠覆它们的过程。在《性史》第一卷中,福柯写道,“权力不是一种机制,不是一种机构,它不是赋予某人的一种力量;它是外借得来的一个名称,用于一个特定社会中某种策略情景。”我觉得,这段话和《知识分子与权力》中的一段话对照来看似乎更明白些,“毫无疑问,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国家机器的传统分析无法穷尽权力运行和实施的领域。……凡是有权力的地方,人们都行使权力。确切地说,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然而,总是一方面的一些人和另一方面的另一些人在一定的方向下共同行使权力。人们不知道谁是掌权者,但是知道谁没有权力。”权力不是一样“东西”,所以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不是固定的存在,也不是流动的存在,而是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是一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审美特征 ——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摘要:《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被称为世界电影史上十大不朽影片之一,电影运用实景非专业演员进行拍摄,并用普通的故事展现了二战以后意大利的萧条和底层人民贫困的生活状况,引发人们的思考。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电影真实长镜头

前言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意大利,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意电影运动。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因为战后意大利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困境,广大的人民经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伤害并随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痛恨法西斯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所以意大利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从法西斯主义漫长的统治下和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想尽办法的筹集资金和设备来拍电影,展现战后人民贫困的生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1948年由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就是这一个阶段诞生的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伟大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个故事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通的新闻报道,在看之前我没有想到以一辆自行车为题材的新闻事件能拍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这部影片的拍摄,正值二战后的全世界,百业待兴,意大利也一样,经济倒退,社会混乱,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重建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点,无数的人失业在家,无所事事,人们为了找到一个工作,往往头破血流。影片的主人公里奇非常的幸运的,他等了很多天后得到一个——贴海报的工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工作中的要求——必须要有一辆自行车。妻子玛利亚当掉了自己的嫁妆六条床单,给里奇赎回了以前当掉的自行车,如愿以偿的得到了那份工作,生活好像是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出发。但不幸的是刚工作的第一天,自行车就被偷走了,他找了几天最后也没有找到,但是丢了自行车就等于丢了工作,最后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准备去偷一辆自行车但被当场抓获,造就了一个悲剧的结尾。但这影片通过买车——丢车——找车——偷车——被抓的过程来表现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困难。但这部影片不仅仅表达的是里奇个人的悲剧,它更多的表达的是当时社会的现状,也就是穷人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丢自行车在现在看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到当时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就成了战后悲剧的折射。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罗马大街小巷的破败,施舍午餐的教堂等等一些场景,电影中这些真实的场景也渲染了影片的背景,使整部影片有一种低沉、悲凉的情调。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最简单的剧情,最普通的人和镜头,最短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复制,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拍出来的辛

简析《变形记》中的现实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2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 3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 4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 5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 6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7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8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9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10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3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4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15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18 中西酒店文化比较及探讨 19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20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 21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2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3 英汉动物习语的对比分析研究 24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 25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 26 对比研究中西家庭观 27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28 中英禁忌语的异同性分析 29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 30 中美幽默的比较 31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2 如何设计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 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自卑情结分析 34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35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36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的原因 37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38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39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 40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41 基于合作原则的金凯瑞式美国幽默分析 42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百科名片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 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发展历史 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国际秩序模式:权力均衡 现实主义均势模式的内在矛盾及评价 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表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正如杰克·唐纳利所指出,现实主义不仅不能提供一种一般理论,而且它基本上也是前后矛盾的,现实主义者对同一事件的解释经常不一致。现实是变动不居的,针对不同的问题,现实主义当然给出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不然就不称其为现实主义了。“现实主义变成了建立在共同预设理论假定之上、有点松散联系的前后不一致的理论模式。”因此,了解现实主义,除了解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假定这些共同点之外,了解现实主义者之间的不同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以经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为例,通过探讨现实主义理论的多样性,进而来揭示现实主义在国际秩序模式上的异同之处。和浪漫主义有很大不同 [编辑本段]

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编辑本段] 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 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

_性征_分析中的权力运作_福柯颠覆传统权力理论的尝试

“性征”分析中的权力运作———福柯颠覆传统权力理论的尝试 文 兵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北京 102249) 摘要:福柯对传统的权力理论进行了批判,坚持认为权力首先并不是压制性的,而是生产性的;同时,知识也是与权力相联的,所谓纯粹的、客观的知识是没有的。福柯选择了“性”作为自己颠倒传统权力理论的重要 场所。福柯翻转传统的权力理论,是与他的消解主体地位的理论主旨是一致的,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对 个体涉入的具体的制度、场所和机制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关键词:福柯;权力;性征 中图分类号:B5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3)08-0016-05 1968年的五月风暴使福柯的思考重心转向了权力问题。福柯最初在权力问题上,把权力视为禁止、压制、排斥,也就是从否定方面来理解权力问题,这主要体现于他在1970年12月当选为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时发表的就职演说《话语的秩序》。但在1971-1972年间,通过对监狱的体验,感受到权力可以不从法律方面来思考,而是可以从技术方面、从策略和战略方面来思考。他在《规训与惩罚》中努力做的,而后又在《性征史》卷一《求真意志》中加以运用的,就是用这种权力的技术和战略的维度来代替权力的法律和否定的维度。福柯曾坦言:如果没有重新思考权力的需要,单凭对性征进行写作的乐趣是不足以鼓励自己去写六卷本的著作的〔1〕。“性征”的问题成了福柯思考权力问题的一个场所。性的问题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性”比起其它东西似乎更是人们禁止的对象(如乱伦、淫乱等)。因此,在性的问题上翻转权力关系就尤为重要。 权力的运作:压制与煽动的游戏 福柯在《认知意志》中,首先对“性压抑说”提出了质疑。这种假说认为,进入19世纪,性完全被视为繁衍后代的严肃的事情,人们对于性一般都要保持缄默。权力对于性,就是禁止、拒绝、否定。他认为,“性压抑说”的提出,有它的来自历史和政治的郑重保证:一是这种假说是与资本主义的秩序联为一体,是为了配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它不能容忍劳动阶层仅仅为了性的快感而浪费精力,因为这种耗费是与资产阶级榨取劳动的要求不相符合。但福柯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统治阶级首先是把对快感进行限制的原则运用于自身,它首要关心的不是被剥削阶级的性压抑,而是统治阶级的肉体、活力、长寿、生殖和繁衍。在后来,资产阶级的这种性征机制才逐渐地渗透到下层人民之中。二是这种假说是与某些人的利益相关的,因为承认了性受到压制,那么反抗现实、颠覆秩序、承诺自由、召唤未来,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某种话语之中。性压抑说是潜藏着一定的战略意图的。 福柯要追问的是:性的压抑是否是一种历史事实?禁止、审查和否定是否就是权力运作的基本形式?权力要压制性,首先就要把“性”从我们的言谈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始终保持着其地位。但是,其理论贡献和缺失并存,给予其他学派生存的空间,并使国际关系理论走向新的综合成为可能和必要。 关键词: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 一作为理想类型的现实主义 理想类型是社会科学中以终极的或纯粹的形式阐述事物特性的一种概念,它常常反映出现实的某些方面,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判断、解释或调查现实的基础。象其他类型一样,理想类型也是一种抽象。在现实世界中即使能够发现这种概念所指的事物现象,也会是很少的。众所周知,“理想类型”概念是由韦伯创立的,后来为其他社会科学家所运用。韦伯最著名的理想类型是关于权威的,即传统权威、超凡魅力式权威和法定—理性权威。韦伯认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些理想类型所描述的“纯粹形式”,但它们提供了历史上可以见到的不同权威体系的典型特点。据此,学者可以估计社会生活中发现的一种权威体系与这三种类型的相对类似或差异。作为一种启发式设计,它还有助于提出新的研究途径。 政治现实主义也可以视为一种理想类型。在政治生活中很难发现一种“纯粹形式”的现实主义,所谓“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属于理想类型,而政治生活的实际往往要复杂得多,绝非那么“纯粹”,于是便有人揶揄说,制造这些术语、流派为很多人谋得了在大学里的终身教职。话虽如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类型显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帮助人们理解和考察经验现实中一国行为的逻辑。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之后,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依然在延续。 二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脉络 在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论争中,现实主义长期来处于中心地位。在理论史上,它虽屡次遭到挑战,但依然保持着主流地位。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具有丰富的思想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人们一般将其追溯到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修昔底德是西方现实主义思想之父,而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等则延续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传统。在当代,这一思想线索贯穿于E·H·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等人组成的这一脉,其中摩根索是公认的理论上集大成者。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核心观念包括: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内容提要】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对于权力的定义域理解,古来便是见仁见智。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的概念,明确表示否定传统的阶级分析和阶级理论。权力不仅来自上面的结构对个人的排它性活动,而且也和知识与话语密切相关。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权力可以产生知识:权力不仅在话语内创造知识对象,而且创造作为现实客体的知识对象。人文科学的主体,并不是由意识形态引起的幻想,而是某种权力关系现实存在的结果。新的人文科学的产生和新的权力结构的建立总是同时出现的。 【关键词】知识、权力、国家 福柯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历史学家,后现代理论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常规而著称,分析方法独特,研究主题多变,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福柯的权力理论强调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把权力当成具有心理意志力的普遍欲望。认为权力是档案负面的社会、政治现实,是一种永远存在、无法摆脱的社会罪恶。知识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每一种话语实践都有一套规则,以潜在的权力形式支配着特定领域的知识、思考和写作。历史写作的话语是在权力斗争中产生的,权力是人们对于事物所实施的暴力。不存在纯粹客观的话语,只有体现或大或小权力的话语。在艺术领域,一如政治、历史中,通过掌握话语而获得权力。福柯认为,权力不是获得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换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知识、情感、性等各个领域。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是权力促生了反抗力量,但它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错综复杂的游戏网之中。 自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就对权力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权力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求索。然而,权力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具有争议的概念,又具有多张面孔,学者们见仁见智,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权力问题既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又是一个法学的基本问题,虽然权力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关于权力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而且在这些权力问题的论述中最为关注的是统治权问题,即统治权的合法性问题,谁掌握统治权的问题,统治权问题一直是西方权力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福柯对于权力的定义独树一帜,福柯认为权力是档案社会的政治侧面,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法摆脱的社会事物。1972年他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说:那东西如此神秘,可见有不可见,在场又不在场,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这东西就叫做权力。对福柯而言,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即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并引进了“话语”的概念。这里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含义,即人们对整个世界认知。福柯认为人们只有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才具备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这一领域的知识只有被普遍承认,才能转变成“权力。 福柯悬置了权力的本体论以及权力的合法与非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法治的着点被悬置了。在传统自由主义看来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力获得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限制权力的滥用的,这些法律的合法性同样也来自更深刻的合法性,在福柯这里传统自由主义的主张变地没有说服力了,甚至是变地不现实了。福柯批判了理性的霸权地位,同样否认法律的全能性与完备性,那种在权力面前无可置疑的法律在福柯看来是不存在的。与启蒙时期的法学家不同,福柯不认同那种对法律进行的客观分析,试图探讨法律的真实处境,运用历史-政治话语来分析法律的起源问题,法律之所以为法律的标准问题,以及法律的中立性问题。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对外政策中的现实主义分析

对外政策中的现实主义分析 [摘要]美国对外政策中一直打着道义的旗号,这在威尔逊主义诞生之后似乎形成了一种传统。事实上,美国一直是个注重现实主义的国家,在对外政策中更多是服务于本国利益。无论是在立国之初还是在今天,维护美国的利益始终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准点。冷战期间美国的所作所为,生动诠释了美国的利益外交,而两次海湾战争,更将美国的利益外交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美国;对外政策;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一直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当中既有理想主义因素,更多的是现实利益的考量。无论是立国之初还是在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今天。美国的对外政策究竟是重理想还是更重现实,其实非常明了。很多网络写手总是有选择性地大谈美国在某些时段里对中国如何如何友好,却闭口不谈美国近些年来对于中国的各种伤害和打压阻挠。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把遏制和颠覆的重点对准中国。这个点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作为一个诞生实用主义思潮的国度,在对外政策理想的追求过程当中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居何处,手中有何物,所为有何结果,因而现实主义更能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能在经历过长期的国际政治斗争中持续总结经验与教训的政客以及官方智囊团的谋划与演绎当中变得更为完美,进而形成一套试图解释各种冲突的理论范式。

一、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现实主义原则 发端于美国,成熟于美国,使用得最为娴熟的也还是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大都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在对外行为层面上,现实主义学者们都倾向于把国家看作马基雅维利式的功利国家,而非康德意义上的道德国家。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摩根索、爱德华卡尔及尼布尔。这三位代表人物当中,其中两位即摩根索和尼布尔均来自美国。秉持现实主义理论的学者们通过对历史上无数交往例子分析总结后认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所给予的奉献是非常有限的。国家其实也是一个群体。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身的多重利益,所作所为表现出自私的一面再正常不过。当一个国家以国家的名义行为时,必须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现实主义理论的要点大致能够概括如下:现代国家绝绝大多数都是理性、自利的行为体。一直以来,国际社会充满着竞争和冲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社会均处于无政府状态(当时还未有联合国这类组织),更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统治权威。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为了确保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都不得不为权力而争斗。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政治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权是权力,这种权力具体体现为支配或者控制他国的力量;地区大国或者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强大影响的国家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的权力或力量必须持续地削弱对手的实力或阻止对手力量的增长〔1〕。简单地说,就是打击或遏制对手。看看美国今天在中国周边的所作所为,是

一、现实主义理论范式

一、现实主义理论范式: 1.物质主义的本体论materialism 哲学上强调知识可以经由感官、经验得自现实的自然世界。 政治上强调现实而不是义务,×道德伦理、发动舆论、尊重国际法→世界和平(!安全) √理性、精明、谨慎地面对现实,反对狂热和意识形态2.权力至上,国家利益至上(寻求对其他国家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控制) 新现实主义大师吉尔平:※地理、资源、工业、战备、人口(国家的本质:垄断暴力)早期现实主义大师卡尔:※军事和经济力量 传统现实主义者摩根索:※主权(意味着平等) 3.物质→权力→主权→平等→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 国家主权意味着各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中央权力。 国际社会:水平的、无政府的 国内社会:垂直的、有政府的 4. 如何保证国际社会在无政府状态下正常运转?→有限国家理性 ①有限的 ②基于生存欲望而非自私自利 ③大多数国家都是理性的 5.国际社会→结构(新)现实主义者沃尔兹:国际结构 视角:×个人、政治家,×国家层面,√国际层面 结构关系:实力关系(国际结构)、功能关系(人体结构) 系统论:×单元的简单相加 结构的三个内涵:(无政府状态下,单个国家之间实力对比的状态) (1)国际体系的排列原则(无政府的:暴力冲突难以根除) (2)体系单元的功能分化(单个国家之间:功能相似) (3)体系单元间的实力分配(实力对比:决定国际事件结果的因素) 6.国际结构: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结构稳定论 国际结构相对稳定:无政府状态难以改变、国家实力对比变化的缓慢 (1)多极结构稳定论: 优点: 联盟具有灵活性势力均衡 缺点: 灵活性必须随时存在,敌我状态不能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平衡者 需要充分的信息 大国数目多,利益关系复杂,误解误判↑ E.g 19世纪欧洲均势:最强大的英国愿意推行“均势”政策 1815-1914 总体保持稳定,但最后导致的结果却是一战(2)两极结构稳定论(↑沃尔兹): 优点: 两个大国相互制约优于单极主导沟通方便,利益清楚 维持体系稳定是两个大国共同利益 缺点: 冷战期间两极格局受核威慑制约 古希腊地区内部两极格局,受外部影响 (3)单极结构稳定论: 先进工业部门产值达到世界一半以上,军力达到世界一半以上 无论多强大也难以控制世界;可以控制或破坏世界稳定;引发其他地区性冲突和战争。

我国学校场域权力关系运作及其后果分析基于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视角

于春燕 我国学校场域权力关系运作及其后果分析 ———基于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视角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以福柯的视角,学校可以被看成一个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场域,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是各种 权力关系运作的载体。通过对身体和空间的操纵、层级检查、规范化裁决、考试等手段,规训性权力渗透到学校场域的各个角落,体现在师生的日常互动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了现代社会工业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体现,造成教育与人关系的异化。 【关键词】权力;规训;学校场域 【中图分类号】G4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3]01-0094-03 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院课题项目“大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与对策研究”(2011DLSK06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于春燕(1976-),女(汉),烟台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管理学。 ■ 福柯认为,现代权力的存在形态表现为一种复杂的“场力结 构”,归根结底是一种“关系性权力”,弥散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无论人们身处何时何地,都处于一个由现实规则所构成的权力系统之中,成为权力的产物。由于国家权力的介入和干预,以及各种利益关系和力量对比关系的存在,学校中形成了一个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权力场域。福柯关于微观权力的剖析为我们讨论学校教育中的权力运作开辟了崭新的空间和视角。 一、学校场域的基本权力关系状况 学校场域中的教育活动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一样,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主体、客体、联结主客体的中介。在学校场域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教师和学生属于教育活动的主体,而教学内容是认识的客体。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时,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来完成,比如: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开展教育活动,用什么样的规范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等等,这是学校所要做的工作。如果把观察学校教育活动的视角拓展到学校之外的系统,并对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学校教育活动的关系网络,即国家与学校的关系、国家与教师的关系、国家与学生的关系、国家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学生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可以说,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在以上关系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 在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四方利益主体中,国家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为国家不仅拥有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入学、教师教学资格标准的权力,也是学校资格和物资来源的重 要保障。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会为本国的教育制定尽可能全面的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法规政策,这些对学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可以说,教育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我们常说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说政治、经济、文化也是社会的子系统,这种日常说法掩盖了教育与这些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真相。[1]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等级式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对学生进行分类、优胜劣汰,有所区别地分配教育机会和资源,培养和选拔的是政治和经济技术精英,这样标准化的统一考试就成为分类甄选学生、分配位置和身份、分配教育利益的技术和手段,成为一种请君入瓮式的规训形式。 与此同时,国家将相应的教育的监督权、执行权等有所保留地委托给各级政府和学校。“在学校,不仅有国家权力的延伸,还有社会各个方面权力对学校的渗透和介入。作为国家制度的延伸,学校要承担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重任,首先要凸现国家的意志,要以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依托,构建以官方话语为中轴的学校生活轨迹。官方话语顺理成章就成为各种力量和关系介入和渗透学校场域的‘敲门砖’,围绕着官方话语合法性获得的权力争斗自然成为学校权力网络的核心。”[2]学校在行使国家授予的权力时,其权力关系分解为两个向度:一是指向学生,二是指向教师。前者表现为学校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后者表现为通过对教师的管理间接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上述各种权力关系运作的底盘。它不仅承载着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关系,而且承载着国家与学校、国家与教师、国家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权力关系。国家及学校以一种整体性的制度力量与教育主体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关系而起作用。师生交往不仅 改革与发展 REFORM AND DEVELOPMENT 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