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2013春.

《证据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2013春.
《证据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2013春.

《证据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辅导教师:谢玉庆(2013春)

证据学第1次平时作业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选择所有正确选项)

1.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CD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刑讯逼供

C.口供主义D.自由心证

2.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 A )诉讼制度。

A.诉讼双方权利对等B.刑讯逼供

C.口供主义D.纠问式

3.我国的诉讼制度是( A )的诉讼制度。

A.分权主义B.纠问式

C.职权主义D.混合式

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 A )的一些国家。

A.欧洲大陆B.英美

C.非洲D.亚洲

5.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ABCD)等活动。

A.司法B.执法

C.仲裁和公证D.监察

6.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 AC )。

A.诉讼证据规则B.司法证据规则

C.非诉讼证据规则D.审判证据规则

7.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 A )。

A.自由心证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D.法定证据

8.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C )。

A.自由心证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D.法定证据

9.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 B )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0.诉讼证据是(ABD)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A.审判人员B.检察人员

C.鉴定人员D.侦查人员

11.证据原因来自( C )对证据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A.第二人B.当事人

C.办案人员D.证人

12.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物证的种类之—,如

( ABCD )。

A.人体的特征B.物体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D.物体的气味

13.诉讼证据规则包括( ABC )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

14.非诉讼证据包括( ABCD )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B.仲裁

C.监察D.公证

15.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们通常所说的( BCD )。

A.科学性B.可信性

C.可采性D.可靠性

16.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 ABCD )的。

A.口头B.书面

C.复制D.实物

17.物证( B )而存在。

A.可以依赖于言词证据B.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

C.可以依赖于侦查手段D.可以依赖于被害人

18.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 ABCD )。

A.提供与调取B.勘验、检查

C.扣押D.搜查

19.以下( ABCD )是书证。

A.身份证

B.公证文书

C.认证书

D.经济合同

20.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 A )。

A.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

B.原本、正本

C.公文书证及私文书证

D.文字书证及图形书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证据学:是研究在诉讼或非法律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法律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学科。

2.证据学的研究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称为“”“诉讼证据法学”。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之外,还包括司法、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

3.证据学的体系:就是将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化之后,按照一定相互关系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和阐述的科学系统。即证据学的组织结构。

4.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中与证据有关的规定和规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和特征必须要受国家法律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影响。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收集证据的要求是什么?

一是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证据。

二是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

三是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

四是收集证据必须深入、细致。

五是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

六是收集证据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七是收集证据要抓住本质,分清主次,并要注意保密。

八是在证据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

2.什么是证据力?什么是证明力?

证据力,也即证据能力,或者称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解决的是证据之间所以成为证据的资格问题。

证明力,或者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亦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甲在建房时剩余5000块红砖,而刚好乙也要建房,于是甲将这些砖头转让给乙,口头约定按市价每块0.2元计算。一年后,乙仍然没有还款。甲在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付款1000元,并提供了证人关于砖头数量的证明。而乙辩称这些砖头数量不错,但红砖当时的市场价格每块只有0.15元,而甲在起诉时并未提供砖头价格的证明,乙也未提供砖头价格的证明。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知识点:举证时限

参考答案:按照民事证据规定的相关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但由于双方当事人没有对证据举证,法官就应当按每块红砖0.15元的价格进行判决,因为被告对此价格认可,属于证据规则中所说的“自认”,而原告又不能举出超过此价格的证据。

2.甲经营食品而乙开饭馆,双方经常发生购货业务往来。7月5日,双方进行结帐。乙向甲出具欠条一张“欠甲货款4800元”。由于数次索款未果,甲向法院起诉乙。而乙辩称,当日下午就已经向甲归还了货款2000元,并出具了甲开具的“今收到乙人民币2000元”的收条,实欠款应为2800元。甲称此2000元是当日上午乙还款的数额,在下午结帐时已经减去,欠款数额仍应为4800元。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知识点:举证责任

参考答案:如果发生多笔业务往来进行结帐时,应当将以前的条据收回,否则因不能确定以前的条据是否结算过而容易产生纠纷。如果未收回条据又无其他证据印证,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审判实践中,此类案件经常发生。在签写条据时,应当注明具体的时间,虽然一般具体到日即可。但如果同—日内有相反方向的交易往来(如借款与还款),就可能要注明具体的时段,如上午、下午或者是几点钟。从举证责任的角度看,根据民事证据规定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本案中乙举出2000元条据主张权利,已经完成证据规则规定的举证责任。而

甲辩解此2000元已经包含在4800元中,乙已经提供2000元的收条,甲对此反驳的,应由甲应提供此2000元已经在4800元的条据中结算款的证据,否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3.甲在乙开的商店里购买健步牌皮鞋一双,回家后发现系仿冒的健步皮鞋,在数次要求退货未果后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双倍返还货款400元。而乙则辩称,该皮鞋并非本店销售的皮鞋,这张发票只能证明甲曾经在乙处购买过健步牌皮鞋,但不能证明是这一双,甲是把从别处购买的皮鞋拿到本店来索赔,纯是讹诈。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参考答案:本案中,某甲提供了该商店出具的购物发票,发票上商品的具体名称、数量、价格,应当可以认定该皮鞋是从该商店购得。根据生活常理,消费者是无法再举出其他证据来证明该皮鞋是从该商店购得的。民事证据规定第六十四规定,法官审核证据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独立进行判断”。第七条还规定,在无法确定举证责任的时候,应“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因此,根据生活常理,消费者在商店购物,只能得到商品和购物发票,也就只能以这些东西作为证据。商店应当有能力也有责任提供该商品是否是其销售的证明。如商店在销售手机时,一般均要在发票上注明手机的串号(即生产序列号)。对于皮鞋而言,商店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认皮鞋是其所售,如在皮鞋的内侧加盖商店的戳记等。如果未标明,商店则不能以皮鞋不是其所售的理由进行抗辩。商店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法院应当支持某甲的诉讼请求。

答题时要注意:找准案例的考察点。

证据学第2次平时作业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选择所有正确选项)

1.我国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见解主要有( ABD )。

A.权利说B.义务说

C.承担说D.责任说

2.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使用基本一致的证明标准,即( AB )。

A.案件事实清楚B.证据确实、充分

C.法律依据D.实事求是

3.( C )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A.合法证据标准B.合理证据标准

C.优势证据标准 D. 劣势证据标准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主要在于( ABCD )。

A.督促执法机关守法

B.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C.保障当事人的安全

D.制止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

5.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分类,是根据证据的( BC )进行的划分。

A.性质B.内容

C.作用D.形式

6.无罪推定的内核是( C )。

A.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C.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7.( AB )不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B.非法人团体

C.国家公务员D.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8.询问证人时( AD )。

A.不得少于两名办案人员B.不许个别进行

C.不得多于两名办案人员D.必须个别进行

9.( A )是刑事诉讼中—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A.被害人陈述B.证人证言

C.物证D.书证

10.询问被害人的地点主要有( BCD )。

A.政府所在地

B.被害人住所

C.公检法办公地点

D.被害人所在单位

11.口供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ABD )。

A.揭发检举同案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

B.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

C.揭发检举非同案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

D.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12.证明的主体是( A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D.诉讼权利

13.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 A )。

A.从属关系B.因果关系

C.优势互补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

14.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指( AC )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

A.执法人员B.当事人

C.律师D.被害人

15.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 AD )的证据。

A.案件事实B.物证或书证

C.被害人陈述D.原始出处

16.( A )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A.证据的来源B.证据的结果

C.证据的形状D.证据的性质

17.犯罪人首先手写反动标语,然后复印成若干分广为散发,其中手写的原件及复印件标语属于( A )。

A.原始证据B.传来证据

C.物证D.书证

18.( ABCD )属于人证。

A.刑事被害人陈述B.民事当事人的陈述

C.证人证言D.鉴定结论

19.( ABCD )属于实物证据。

A.物B.书证

C.音像资料D.勘验笔录

20.非诉讼证据包括( ABCD )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B.仲裁

C.监察D.公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件具有实际意义。

2.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的判断。

3.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4.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指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在审判人员主持下,依法相互展示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证据活动。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正确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一是办案人员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或人们的想像、假设、推理、臆断、虚构等作为定案的证据适用。

二是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不能把“算大账”,即某人或某单位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加减得出的差数,就作为证据使用,因为这样还不能真正具备客观性。

三是按照客观性的要求,证据必须要有正确的来源,对于没有正确来源的,由于无法进行查证,不具备客观真实性,当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

直接证据是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3)孤证不能定案。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

(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使用。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

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宣汉县某单位职工王某和女青年李某结婚后不久,王某迷上了赌博,经常输钱,夫妻俩常常吵架。脾气暴躁的王某动不动便将妻子打得鼻青脸肿。1999年3月的一天,王某又因李某唠叨其输了钱,对着李某的胸、腹部一顿拳打脚踢。李某被诊断为脾脏破裂,脾被切除。李某决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通过法医学鉴定,她的伤情属重伤和七级伤残。之后,她又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要求追究丈夫王某的刑事责任。宣汉县公安局于2000年6月对王某刑事拘留,同月,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向法院提起公诉。请问:(1)谁负有举证责任?为什么?

(2)分析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的范围。

参考答案:

(1)本案属于公诉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与其承担的控诉职能相联系。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否则,法院将会作出无罪判决。

公安机关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程序法事实。公安机关侦察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必须就所认定的犯罪事实提供准确、充分的证据。

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被害人也可提出请求,此时也负有举证责任。

(2)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实体要件事实和程序要件事实。具体是:

①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学理认为,一般的犯罪行为构成要件有四个: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

②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量刑情节事实分为法定情节事实和酌定情节事实,具体包括:从重处罚的事实;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事实。

③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④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2.甲系一批发商,与个体工商户乙有生意往来。—次,甲上门送货,货物价值6000元,乙立下了“欠到货款6000元”的条据。乙曾经先后二次共还款3000元,并在条据上注明。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归还欠款2000元。甲称在最后一次还款3000元时,被告乙接过欠条将条据撕毁却并未实际还款。被告乙辩称,最近—次还款为3000元,款已经结清,当然要把条据撕掉了。谁知条据撕掉扔在地上后,原告乘自己不注意,又将条据捡起并以此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按照“民事证据规定”应怎样解释?

参考答案:民事证据规定确立了“经验法则”,规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需负举证责任。经验法则是指法官在其日常生活中认识和领悟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或一般规律,具有普遍公认或不证自明的性质。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在结清帐目后,当事人即可以撕毁条据。如果条据是在被告没有结清帐目的情况下撕毁,原告理应当即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如报警。本案原告提供的条据已经被撕毁,而原告却没有相应证据证实撕毁条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其诉称该条据是被告为逃避债务所撕,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故原告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3.某盗窃案件中,被害人的陈述中有以下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出事那天,我5点下班,5点半回家,一看家中的门被打开了,我赶紧进

屋查看,发现屋内别的东西都没有动,只是我装首饰用的包被打开了,包内的祖传玉马不见了。”

第二部分:“三天前的晚上,我们单位的同事小王来我家玩,我将这个玉马拿给她看,她当时爱不释手,并说有了这个玉马下半辈子不用愁了。”

第三部分:“小王这个人很爱虚荣,好打扮,平时性格开朗,见人有说有笑,但是这两天总是不爱说话,老是躲着我走,我看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她干的。”

第四部分:“警察同志,这个玉马在我家传了七八代,价值连城,你们可一定要帮我找回来。”

问:在上述陈述中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有哪些?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在本案中,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都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2)因为这些都是被害人的怀疑、猜测,以及对破案提出的要求。证据的三要素是: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其中,客观性是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最基本的因素和特征。本案中,被害人的陈述就是因为缺乏客观性而不能成为证据。

证据学第3次平时作业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选择所有正确选项)

1.直接证据是( B )。

A.直接证据B.原始证据

C.间接证据D.传来证据

2.直接证据包括( ABCD )。

A.当事人的陈述

B.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C.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

D.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音像证据

3.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 B )基本一致,但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A.间接证据的收集B.举证责任的分担

C.证据的分类D.物证的特征

4.在刑事诉讼中,证据保全主要由( AB )主动进行。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

C.当事人D.诉讼参与人

5.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包括( ABC )。

A.行政机关采取的证据保全

B.公证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C.人民法院应申请采取的证据保全

D.公安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6.证明的主体是( A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D.诉讼权利

7.证明对象是( C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D.证明范围

8.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 )。

A.神示证明制度B.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D.无罪推定证明制度

9.证明方法包括( )。

A.逻辑推理B.司法认知

C.推定D.指认

10.( B )是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11.( A )是指运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12.根据证明对象所属领域不同,可以将证明分为( CD )。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 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13.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 AD )的证据。

A.案件事实B.物证或书证

C.被害人陈述D.原始出处

14.( A )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A.证据的来源B.证据的结果

C.证据的形状D.证据的性质

15.犯罪人首先手写反动标语,然后复印成若干分广为散发,其中手写的原件及复印件标语属于( A )。

A.原始证据B.传来证据

C.物证D.书证

16.( ABCD )属于人证。

A.刑事被害人陈述B.民事当事人的陈述

C.证人证言D.鉴定结论

17.( ABCD )属于实物证据。

A.物B.书证

C.音像资料D.勘验笔录

18.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CD )。

A. 调取B.当事人提供

C.询问D.讯问

19.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 A )。

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D.物证

20.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指( AC )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

A.执法人员B.当事人

C.律师D.被害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为意义上的证明: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2.证明对象:也就是证明的客体,即要件事实或者待证事实,它是法律规定的司法人员为正确处理案件必须查明的案件事实。

3.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4.证明标准:是指司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

(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

(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2.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责任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1)行政诉讼中所针对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该具体行政行为是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作出来的;

(2)行政机关有能力举证;

(3)由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能够有效地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在陈甲诉李乙借款纠纷一案中,有以下几种证据:

证据1:陈甲出具的由李乙签名的借条一张。该借条内容为:今借陈甲人民币3000元整,一个月以内返还。2005年4月8日。

证据2:李乙的同事乔丙的证言。乔丙证明,他在2005年4月8日听李乙说,李乙向陈甲借了3000元钱,准备到外地旅游时用。

证据3:李乙向受诉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李乙说:“我在2005年4月8日向陈甲借了3000元钱,但我在5月份就还给他了,当时我想他要借条,他说借条丢了。他给我写了一张收条,但收条我现在找不着了。”

证据4:李乙的朋友张丁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证言:李乙在2005年4月上旬与张丁岛五台山旅游时向张丁说,这次出来玩的钱是向别人借的。

问题:在上述证据中,请指出哪些是原始证据?哪些是传来证据?哪些是言词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对当事人陈甲的关于李乙向其借款的主张来说,哪些是本证?哪些是反证?

参考答案:

本案的原始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当事人李乙向人民法院的陈述;

传来证据有:乔丙的证言、张丁的证言;

言词证据有: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

实物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

直接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证言;

间接证据有:张丁的证言;

本证有: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

反证:无。

2. 2000年8月,张某因难产到某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医院为其进行了剖腹产手术,手术很顺利,伤口愈合很好。但张某出院后常感到腹内疼痛。2002年5月,经另一家医院诊断,其腹腔内存有手术用的纱布。张某认为,从2000年8月至今,自己未在任何医院实施过手术,这块手术用纱布的存在,肯定是某人民医院遗留的,于是要求院方承担责任,赔偿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损失。医院坚持认为,手术是正常的,有病例和手术器械清单作证,纱布遗留在腹内,不是医院的责任,因此拒绝赔偿。张某将医院告上法庭。

问题: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分配的有关规定,在该案诉讼过程中,医院和患者的举证责任应当怎样分配?

知识点:民事举证责任倒置

参考答案:

《关于民事诉讼的若干证据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出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

根据该规定,张某主张某人民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必须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所以她应承担其在某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和侵害结果存在的证据。医院应承担医院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无过错的举证责任。《证据规定》4条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某人民医院否认侵害事实与医疗行为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应该由某医院承担举证责任。

3.某县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王某有贪污行为。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因本案不属公安机关管辖,将举报信移送到了县人民检察院。县检察院经过调查取证,未能查实王某的贪污行为,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王某的个人生活支出明显高于其收入,于是,县检察院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问:根据刑事诉讼法中证明责任承担的原理,说明本案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参考答案:

(1)在刑事案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在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同时,在公诉案件中公安机关也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这种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的程序法事实。人民法院不负有证明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也就是没有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便据此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结论。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证明责任的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

(2)在本案中,首先应当承担证明责任的仍然是控诉方,即县检察院,当控诉方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时,证明责任便转移到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即王某身上,若王某不能说明或证明,差额部分即以非法所得论。

证据学第4次平时作业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选择所有正确选项)

1.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包括( ABC )。

A.行政机关采取的证据保全

B.公证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C.人民法院应申请采取的证据保全

D.公安机关采取的诉讼保全

2.证明的主体是( A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诉讼义务D.诉讼权利

3.证明对象是( C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D.证明范围

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 )。

A.神示证明制度B.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D.无罪推定证明制度

5. 证明方法包括( ABC )

A.逻辑推理 B.司法认知

C. 推定

D.指认

6.证明对象是( C )。

A.诉讼主体B.诉讼客体

C.案件事实D.证明范围

7.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 )。

A.神示证明制度B.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D.无罪推定证明制度

8.证明方法包括( ABC )。

A.逻辑推理B.司法认知

C.推定D.指认

9.( B )是指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10.( A )是指运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A.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C.自由证明D.严格证明

11.( A )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A.证据的来源B.证据的结果

C.证据的形状D.证据的性质

12.犯罪人首先手写反动标语,然后复印成若干分广为散发,其中手写的原件及复印件标语属于( A )。

A.原始证据B.传来证据

C.物证D.书证

13.( ABCD )属于人证。

A.刑事被害人陈述B.民事当事人的陈述

C.证人证言D.鉴定结论

14.( ABCD )属于实物证据。

A.物B.书证

C.音像资料D.勘验笔录

15.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CD )。

A. 调取B.当事人提供

C.询问D.讯问

16.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ACD )。

A.确认性陈述B.辩论性陈述

C.否定性陈述D.承认性陈述

17.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 BCD )。

A.传来证据B.人证

C.原始证据D.物证

18.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 A )。

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

C.当事人陈述D.物证

19.视听资料的收集,是指( AC )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

A.执法人员B.当事人

C.律师D.被害人

20.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CD )。

A.调取B.当事人提供

C.询问D.讯问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待定事实的真实性,及时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即法院对某些事实,可以无须证明就认为存在。

2.证据的审查、判断:就是指司法人员对于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找出它们与案件之间的客观联系,找出证据材料的证明力和证明力。

3.优势证据标准: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4.无罪推定:它的内核是“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即客观真实的标准;

(2)优势证据标准;

(3)合理可能性标准。

2.推定的作用有哪些?

(1)推定能够依据公平原则,合理分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2)解决疑案,适用推定有助于法院对某些事实加以认定。

(3)提高效率,推定有利于迅速审理案件。

(4)从司法实践上看,推定是满足法律运用需要的适当手段。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控犯有强奸罪,王某辩称,案件发生时,他正在和他11岁的侄子看电影,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认为王某的侄子是未成年人,而且口吃,具有语言障碍,不能准确表达,不具有证人的资格,所以其侄子的证言不能在本案中作为证据来使用。

问题:

(1)证人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2)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所说是否准确?王某的侄子的证言能否作为证据使用,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证人的必要条件:一是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作为证人。二是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2)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所说不准确。王某的侄子的证言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因为王某的侄子已经11岁,虽然未成年,但是能够辨别是非;虽然口吃,但是如果能够正确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仍然可以作为证人。不能因为王某的侄子在生理上有缺陷(口吃)或者年幼,就一律取消他的作证资格。法律上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只是丧失作证资格的相对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

2. 在一起行政诉讼中,被告一直未提供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人民法院据此做出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请问:

人民法院在被告未提供主要证据情况下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是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提供不了主要证据,则法律就无法推定该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合法性,行政机关就要败诉,承担不利后果。所以,人民法院在被告未提供主要证据情况下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做法是正确的。

3.李家村发生一起杀人案件,证人李四向公安侦查人员提供证言说:“我家就住在山脚下,离案发现场50多米远,大年初一晚上凌晨2点,我出来上厕所,看见一个黑影用斧子向另一个人砍了几下,那个人就死了,虽然没有灯,但是就着月光,我还是看得很清楚,是李抗美用斧子砍了他弟弟李援朝,一定是为了家产。”经过侦查人员侦查核对证据的审查,检察院最终没有采用李四的证言作为证据。

问题:请根据对证据的三要素进行分析,为什么检察院不采用李四的证言?

参考答案:

证据的三要素是: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其中,客观性是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最基本的因素和特征。本案中,李四所说的证言就是因为缺乏客观性而不能成为证据。在大年初一根本没有月亮,所以不可能透过月光看到。而且,距离50米的晚上,看到清晰的人很困难,也就是说在客观上李四的证言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检察院没有将该证言作为证据使用。

监督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监督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3年4月) 《监督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三章之后。 题目:中国古代监督思想对当代有无借鉴意义,有何借鉴意义?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讨论提纲。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评分。无论认为有无借鉴意义,都要说明理由,要求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1、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以来,历朝统治者了解澄清吏治对维持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性,都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和监察机构的建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这些制度规范对当代中国的权力监督及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证明,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使政府行为透明化、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使为官者由不想贪到不能贪,这是保持清廉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333页)目前,尽管我们在廉政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合理成分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建立完善包括干部回避交流制度、干部举荐任用责任连带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廉政制度,促使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曾初步建立了一套行政监察制度,对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我国加入世贸以后,日益发展和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高效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当代的行政监察工作也是现实的挑战。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现行的行政监察体制。 为此,首要的是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监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的成败。2、在行政监察机关建设上,应重视保障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并加强对监察机关的社会和舆论监督。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各朝代监察制度的体制虽各有变化,但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我国现行的监察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对这样一种体制,质疑一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监察独立性。这种双重领导体制,很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监察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因此,不少学者提出我们可以像在工商、税务等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一样,通过对专门从事权力监督的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来加 强其独立性。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来进行,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也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 2005年9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单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对派出机构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更初步体现了中央今后的改革意向。但是,通过对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是在监者自监式的独立监察制度之下,那么监察的效果同样会差强人意。2007年6月12日,《南风窗》杂志报道湖北监利县委书记怒斥县纪委腐败。“一县纪委机 关就有干部职工40人,一年里总开支竟然达310万元,人平近8万元,其中用于招待的费用近百万元。”纪委如此,作为与纪委合署办公并事实上受纪委领导的监察机关我们也能想见会是怎么样。事实已经敲响警钟。在接受双重领导的体制下我们的监督机关都竟然如此,那么在垂直领导下,没有了县委书记的怒斥,谁又来监督我们的监察机关。历史已经证明,我们不能再回到监者自监的体制下去。 所以,虽然加强独立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但是,这种独立一定是要建立在具有外部监督与保证的条件之下,不如此,历史必重演。 3、依法树立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切实发挥其监察职能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官僚制度中处于一种异常独特 的地位。它通过监察百官和向皇帝谏诤朝政得失来行使职权,因此是封建国家机器上的平衡、调节装置。这样一来,监察功能的发挥除依赖监察系统的自身完善和人尽其用外,还受到皇帝的制约。在封建官僚系统中,皇帝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凡事一断于上”,具有绝对权威。而封建 监察制度在本质上是皇帝的附属物,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正是由于拥有这把“尚方宝剑”,监察官员才能做到不避权贵,“以卑察尊”,才能使监察机关真正成为“纠百官罪恶” 的机构,才能真正起到澄清吏治、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监察制度要想发挥其效能,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当然,我们现在的监察机关

证据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

证据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0—2001 学年度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1 年 7 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 1.在我国古代,被确定为最主要的证据。 2.证明标准和一起,构成了证明目标。 3.证明对象指的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证证人及其的安全。 5.通过传来证据可以发现并获得。 6.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7. 根据诉论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和。 8.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法定的证据种类是法律按照证据事实的,对证 据所作的具体分类。 A.特点 B. 来源 C.表现形式 D. 本质属性 2.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A.工具 B. 痕迹 C.票证 D. 枪支 3.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后,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 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 一般不能 4.根据诉讼证据的,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 据。 A.存在 B. 表现形式 C.来源 D. 证明方向 5.被告人供述一般都是 A.传来证据 B. 间接证据 C.直接证据 D. 辩护证据 6.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承担。 A.人民法院 B. 被告人 C.自诉人 D.证人 7.鉴定结论在证据分类中属于 A.原始证据 B. 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 实物证据 8.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 被告 C.法官 D. 证人 9.下列不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管理学概论作业(4)答案

管理学概论作业( 4)答案(远程教育专科学生) 、选择题 1. 管理人员在工作现场直接进行的控制属于 2. 属于在工作开始前就进行的控制是 3. 以货币单位表示的收入和经营费用支出计划是 4. 以零为起点来观察分析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各费用项目预算的是 A. 收支预算 B. 零基预算 C. 投资预算 D. 总预算 5. 从组织活动进行的信息反馈中发现和纠正偏差的控制称为 A. 预防性控制 B. 前馈控制 C. 事前控制 D. 反馈控制 6. 按所采用的控制方式分,可将控制分为 B. 预防性、纠正性控制 11. 人对其智力、伦理道德、审美、理想等诸方面发展条件需求的反 映,叫做 14. 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实时控制 B. 反馈控制 C. 前馈控制 D. 目标控制 A )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即时控制 D. 纠正性控制 A ) A. 现金预算 B. 投资预算 C. 营业预算 D. 总预算 C ) D ) C. 反馈和前馈控制 D. 集中、分散、分层控制 D ) 7. 包含有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资产损益表的预算是 A. 收支预算 B. 现金预算 C. 投资预算 D. 总预算 D ) 8. 控制工作的标准起自于 A. 分析差异 B. 衡量实绩 C. 确立标准 D. 纠正偏差 C ) 9. 以权力定位作为基本变量进行领导行为研究的是哪一理论? A.X —Y 理论 B. 勒温理论 C.四分图理论 D.管理方格图理论 B ) 10. 以货币和数量表示的计划是 A. 规划 B. 规则 C. 预算 D. 程序 C ) A.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A. 自然性需要 B. 物质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精神需要 D ) 12. 动机具有维持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机能,叫做 A. 强化机能 B. 始动机能 C. 指向机能 D. 激励机能 13. 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是 A. 巴纳德 B. 西蒙 C. 德鲁克 D. 卢桑斯 B )

2019电大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证据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在许可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许可证持有人可持许可证来证明自己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证据法学中的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3、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证是以证据的存在为前提,而不是以单纯的“自由”心证而认定事实。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直接言词制度:也称口证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 二、简答题 1、简述当事人主义的特点:(1)诉讼“当事人化”。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和主导。(2)程序公正。第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更强调程序公正的价值。(3)当事人有主动权。当事人主义给予当事人极大的权力。(4)法官中立。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3、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及例外:(1)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民事诉讼中具体证明对象的多数内容往往因存在其它证明方法而不具有以证据证明的必要性,从而削弱了证据裁判原则对事实认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例外。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1)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白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问规则;(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 三、论述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证据制度,与奴隶社会的神示证据制度相比,是审判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然而法定证据制度归根到底是一种唯心主义证据制度,机械而脱离实际。特别是法定证据制度把口供视为证据之王,造成了刑讯逼供泛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强烈的批判。(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所谓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评断标准,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基本规则): 法律预先规定了证据的形式,根据证据的形式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证据法为法院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 B.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C.证据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证据法与实体法之间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出明确规定,法官只依据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 B )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 3.诉讼证明行为不包括( D ) A.提供证据 B.调查收集证据 C.审查证据 D.提起诉讼 4.下列不属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是( A ) A.外国法律 B.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C.众所周知的事实 D.自然科学公理和定律 5."公证文书效力推定"是( A ) A.法定证据法则 B.不可反驳的法律推定 C.直接推定 D.推测 6.关于程序法事实是否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正确的说法是( B ) A.程序法事实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B.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C.广义上的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 D.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但举证责任仅仅涉及实体法上的事实 7.不属于诉讼证据基本特征的是( B ) A.客观性 B.科学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8.下列有关证据种类的正确说法是( A ) A.证据种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表现各待证事实的证据资料的各种外在形式 B.被害人陈述是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C.现场笔录是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证据种类是法律从内容上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9.根据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 ) A.本证和反证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D.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0.根据证据是否能够单位证明__A__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A.主要案件事实 B.次要案件事实 C.一般案件事实 D.全部案件事实 11.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法定证据种类是( D ) A.视听资料 B.勘验笔录 C.鉴定结论 D.现场笔录 12.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 ( D ) A.间接证据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13.物证的根本特征是( B ) 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

下面答案只供参考,大家可以用CTRL+F进行查找对照 电大【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电大【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答案】(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

监督学作业答案

监督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3 年 4 月) 《监督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三章之后。题目:中国古代监督思想对当代有无借鉴意义,有何借鉴意义?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讨论提纲。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评分。无论认为有无借鉴意义,都要说明理由,要求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明。1、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以来,历朝统治者了解澄清吏治对维持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性,都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和监察机构的建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这些制度规范对当代中国的权力监督及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证明,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使政府行为透明化、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使为官者由不想贪到不能贪,这是保持清廉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333页)目前,尽管我们在廉政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合理成分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建立完善包括干部回避交流制度、干部举荐任用责任连带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廉政制度,促使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曾初步建立了一套行政监察制度,对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我国加入世贸以后,日益发展和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高效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当代的行政监察工作也是现实的挑战。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现行的行政监察体制。为此,首要的是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监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的成败。2、在行政监察机关建设上,应重视保障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并加强对监察机关的社会和舆论监督。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各朝代监察制度的体制虽各有变化,但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我国现行的监察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对这样一种体制,质疑一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监察独立性。这种双重领导体制,很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监察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因此,不少学者提出我们可以像在工商、税务等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一样,通过对专门从事权力监督的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来加强其独立性。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来进行,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也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2005年9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单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对派出机构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更初步体现了中央今后的改革意向。但是,通过对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是在监者自监式的独立监察制度之下,那么监察的效果同样会差强人意。2007年6月12日,《南风窗》杂志报道湖北监利县委书记怒斥县纪委腐败。“一县纪委机关就有干部职工40人,一年里总开支竟然达310万元,人平近8万元,其中用于招待的费用近百万元。”纪委如此,作为与纪委

法学本科《证据学》考试答案

证据学》辅导题(选择部分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abcd )等活动。 A. 司法 B.执法 C.仲裁和公证 D .监 察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A .诉讼证据规则B.司法证据规则 C.非诉讼证据规则 D .审判证据规则 3.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 用( A. 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4.美国由外行组 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 C)。 A.自由心证 B.神示证据 C.证据规则 5. 诉讼证据规则包括(abc)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D .经济诉讼 6. 非诉讼证据包括(abcd)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 B.仲裁 C.监察D公证7.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bcd)。 A.科学性B .可信性C.可采性D .可靠性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 (abcd)的。 A .口头 B .书面C.复制D .实物9.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a)。 A .从属关系 B .因果关系C.优势互补关系利义务关 系10.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 于( b)。 A.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会主义社会 11 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口供主义 12 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诉讼双方权利对等口供主义我国的诉讼制度是(分权主义 B 纠问式 C. D .实证研究的方法16.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b)。 A .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17.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b)。 A .神 示证 据制 度 B .法定证据制度 C.是证证据制度 D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8.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c )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C.资产阶级D .无产阶级 19.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 A .英国B.美国C.法国D .德国 20. C. D .审问时可以采用刑讯逼供 21.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C.原 始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22. 诉讼证据是(abd)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A .审判人员 B .检察人员C.鉴 定人员D .侦查人员 23. 证据原因来自(C)对证据 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A ?第三人B.当事人C.办案人员D ?证人 24.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物证的种类之一。如( A. 人体的特征B .物体的位置C .物体的大小D .物体的气味 25.物证(b)而存在。 A .可以依赖于言词证据 C.可以依赖于侦查手段26.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 A .提供与调取 B .勘验、检查C.扣押27.以下(abcd)是书证。 A .身份证B.公证文书C.认证书 D .经济合同 28.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a)。 ac)。 a)。 D .法定证据为了正确 D .法定证据 D .权 A.C.13. D .社 bc)。 B .刑讯逼供 D .自由心证 a)诉讼制度。 B .刑讯逼供 D .纠问式 a)的诉讼制度。 C.职权主义 D.混合式 A. 1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a)的一些国家。 A.欧洲大陆 B.英美 C.非洲D .亚洲 15.研究证据学的方法,除了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以 外,A.B.还有(abcd)。定性和定 量的分析研究方法系统、 全面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 的方法 c)。 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心证达到 确信的程度注重当事人的证 词 ab)。 A. B. b )证 abcd)。 B.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 D .可以依赖于被害人 abcd)。 D .搜查

证据学网上作业

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100 分。) 1. 案情: 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2. (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 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2)本案中,这五种证据材料分别是: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实物证据。(20分) 案情: 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刘

2019年电大《证据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2019年电大《证据学》期未考试 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 1.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自由心证_。 2.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证据规则 3.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_从属关系__。 4.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__奴隶社会__。 5.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_诉讼双方权利对等诉讼制度。 6.我国的诉讼制度是_分权主义_的诉讼制度 7.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_奴隶社会__。 8.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法定证据制度 9.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_资产阶级_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10.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法国 11.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_封建社会__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12.证据原因来自__办案人员___对证据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13.物证__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___而存在。 14.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_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15.行政诉讼中的书证,由__被告___提供。 16._被害人陈述_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17.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比准逮捕的人, 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_ 24小时 以内_进行询问。 18.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 分类上同属__人证___。 19、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_勘 验、检查笔录 20.证据的来源是原始证据和传 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21.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_举证责 任的分担_基本一致,但却是两 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 淆。 22.证明的主体是__诉讼主体 ___。 23.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 制度,是_神示证明制度_。 24._行为意义上的证明是指证明 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 实的活动。 25._结果意义上的证明_是指运 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 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 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26.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 事实,这里所说的法律__包括实 体法和程序法__。 2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_古 罗马法时代 28.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在承担 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 讼不同,是由_被告_承担。 29._优势证据标准_是指执法人 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 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30、无罪推定的内核是判决前, 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_。 31.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_欧洲大 陆_的一些国家. 二、多选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 包括_司法、执法、仲裁和公证、 监察_等活动。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 则可以分为_诉讼证据规则、非 诉讼证据规则___。 3.诉讼证据规则包括__刑事诉 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___中 运用证据的规则。 4.非诉讼证据包括__行政执行、 仲裁、监察、公证___等活动中 运用证据的规则。 5.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 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人们通常 所说的__可信性、可采性、可靠 性。 6.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 实,它可以是___口头、书面、 复制、实物____的。 7.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__刑讯逼供、口供主义_。 8.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_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心证达到确 信的程度__。 9.诉讼证据是__审判人员、检察 人员、侦查人员__依照法定的程 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 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10.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 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 物证的种类之一。如__人体的特 征、物体的位置、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气味__。 11.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__提 供与调取、勘验检查、扣押、搜 查__。 12.以下__身份证、公证文书、认 证书、经济合同__是书证。 13._能够辩别是非的人、与犯罪 嫌疑人有亲属关系的人、能够正 确表达的人、与被害人有利害关 系的人_可以作为证人。 14._法人、非法人团体_不具有证 人资格。 15、询问证人时_不得少于两名 办案人员、必须个别进行。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4

一、名词解释(20分) 题目1 从教材中找出十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7.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一、照明实验。二、福利实验。三、访谈实验。四、群 体实验。五、态度实验。 8.行为科学:第一个定义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认为行为科学既研究人的行为,也研究动物的行为;第二个定义则是个狭义的定义,实际上是把行为科学看成一门管理学科,研究对象是工作环境中人的工作行为;第三个定义则介于两者之间,认为行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人的行为,不包括动物的行为,但并不仅局限于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行为,也包括工作之外的一般社会行为。 9.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指一个人或组织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或机构的数目,又称控制幅度。管理层次指组织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目。在被管理对象数量确定的条件下,两者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越宽,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度越窄,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就越多。 管理层次是组织的最高主管到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10.企业再造:企业再造是指重新设计和整合工作程序,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团体式的组织,并不断扩大这种组织,直到整个企业都按照这种新的原则构建起来,最终形成新型企业组织的创新过程。

2017年电大证据学形考作业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证据学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证据是有关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 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证据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是证据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还是发展证据学的基本动力。 2、如何正确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答:要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作出正确的公正的评价,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自由心证制度取代封建时期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否定了法定证据制度的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抛弃了法定证据制度中的封建特权,废除了刑讯逼供的证明方法,确定了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担任的原则,使被告人获导了辩护权。自由心证制度还实行双方当事人对等辩护的原则,能使法官根据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辩论,形成其内心确信,然后对案件作出裁判。这是历史上构进步,对诉讼制度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它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进程。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使法官摆脱了法定证据制度那些繁琐规则的束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良心对证据和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从而为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可能性。它推动了证据科学的发展和证据理论的进步,自由心证制度是确认有审判权者即有真理的原则,它为法官利用司法活动灵活地为政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是自由心证制度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评价证据价值上及其价值的选择上,给法官和陪审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对法官依良心、理性“自由”地判断证据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8条规定:“证据的证明力由审判官自由判断。”但紧接着第319条又规定,当被告人的自白成为对他不利的唯一证据时,法官不得将其作为有罪的根据。上述这些法律上或理论上对法官自由判断权的限制,都体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际经验,从而使自由心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 物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它更客观、真实性更大。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 物证的证明力按照物证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两种情况说明:一种情况是,凡有一定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外部特征,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的。所谓外部特征,是指本证物的外部形态、规格、大小、结构。商标、图案。出厂日期等特殊的标志。另一种情况是,凡没有一定的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属性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例如:各种毒杀案件中所使用的毒品、毒气,就是通过技术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而确定的属性的同一性,来认定案件事实。

监督学作业1

监督学作业1 时间:学习教材第一至第三章之后。 题目:勤政监督与廉政监督有什麽不同?应怎样完善我国的勤政监督? 形式:小组讨论(写出讨论提纲) 例文提纲,供参考: 1、廉政概念:从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视角进行考虑,即法律赋予公务人员相应的职权,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廉政监督考量公务人员是否做到为政清廉公正,不贪不占。反之,如果出现职权异化,将职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则必然导致职权本身的廉洁性受到沾污,则可认定其行为是不廉政的。故廉政的对立面是贪污腐败;一是经济上的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弄权舞弊、中饱私囊;二是政治上的腐败,失职渎职、贪赃枉法、曲解案情、欺压群众等。 2、勤政的核心是效能,因此,衡量是否勤政的内在标准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否做到高效能。在经济学上,效能主要含义是指以投入与产出之比表示的效用。效能的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界定: 第一,效能是对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概括和评价。 第二,效能成本具有多样化属性。 第三,效能的构成要素体系。 3、应怎样完善我国的勤政监督? 第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佳,也就是如何才能使公共资源配置达到珀累托最佳状态。 第二,在成本投入与产品产出上,使功能发挥更大、影响增加。 第三,构建友好的环境控制要素,完善机制要素,增强能力要素。 因此,勤政监督就是监督机关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标准,通过对公共管理活动效能要素的有效控制,保障和督导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高效施政。 监督学作业2 时间:学习教材四至六章之后。 运用监督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1500字左右)。 以下例文运用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理论和基本知识,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述防范贪官外逃机制的紧迫性。可供参考。 关于完善防范贪官外逃机制紧迫性的思考 防,本指堤防,用来制约水患。范,本指模子,用来检形。防、范连成一个词,引申为防备和禁阻。在廉政监督中,防范一词的含义是指国家监督机关为消除和减少违法违纪行为产生的条件,阻止、减少和根治违法违纪行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和手段。 (一)在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中,包含防范贪官外逃机制。但多年来贪官外逃的事件时有发生。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开平支行的前后3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被怀疑与该行账目存在的4.82亿美元联行资金缺口有关。调查开展时,三人已携巨款潜逃到香港,而后到了美国、加拿大。2005年初,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携巨款外逃,再一次引起中国社会的震动。联想起已有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高严等人外逃,如何打击贪官外逃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 贪官外逃现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我们有一份不完整的外逃贪官名单: 蒋基芳: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烟草公司原经理、原党组书记。 卢万里: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 许超凡: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案发前担任中行广东分行财会处处长。

证据学考试答案

证据学考试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本科 《证据学》课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一、问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 1.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 答: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 证明是沟通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纽带,是横跨两大法域的综合概念。因为,实体法的抽象规定和一般原则要落实到具体案件上,就必须对实体法规范的要件事实进行证明。从实体的规定上说,证明源自实体法的要求;从形式的规定上说,证明则是由诉讼法加以调整的。这一点,是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诉讼法中的证明的共同特征。三大诉讼证明的方式也是相同的,都采用逻辑椎理。司法认知和推定等方法。另外,三大诉讼证明的主体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司法机关或者司法人员。当事人和律师。 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 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责轻重的责任由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原告不承担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责任。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不以诉讼地位的特定化决定证明责仟承担的主体,而是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分别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均没有提到证明责任或举证责任这一词汇,只有在《行政诉讼法》第32条明确提到了“举证责任”的概念,但是该条文并没有揭示举证责任概念所包含的意思。不过,我国三大诉讼法实际上也建立了证明责任制度,表现在立法上,有如下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去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32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3、推定与证明责任有什么关系? 答: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联表现在: A.在特定情况下,推定决定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之所以是这样分配而不是那样分配,其原因主要在于推定的客观存在。 B.推定能够改变证明责任的证明对象。当事人之所以可对此事实而不是彼事实负证明责任,关键的原因在于在此事实与彼事实之间有推定关系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