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

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目标六: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

目标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

目标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

目标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一、预防措施

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

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4、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根据《江苏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

5、按照《手术通知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

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6、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

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定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工作指引:

1、手术前确认

A.核对时间:病人离开病房前、进入手术室送入手术间前、手术开始前。

B.核对根据:病人手腕识别带、影像资料、部位标示、病人自述(或病人家属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

C.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年龄、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

D.核对内容人员、时机:

病人离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送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

手术开始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分别签名。

E.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相符;病重、虚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相符。病人腕带资料如下: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术前诊断。

2、做好核对记录和病人转运交接记录,严格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班

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相关的内容及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均已备妥。

3、手术前一日须由主管医生在手术部位做标记:

A.由施行手术的医生标记,必要时标上医生的签名。

B.标记时病人清醒,有意识,并能证实部位和标记。

C.在靠近手术切口的地方。

D.清晰的,不模糊的。

E.使用长时间擦不掉的标记。

F.术前准备及手术铺巾后仍能看见的

G.手术开始时进行最后核查

H.以下情况不作手术部位标记:不能预先确定手术切口的手术;口内手术;已有明显的伤口。

4、手术前指导病人:手腕带勿任意解除,以便身份辨认,告知病人和家属,接受检查或治疗前,医务人

员将称呼全名,称呼正确时务必应答,不正确时予以澄清。

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一、预防措施

1、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

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螺帽),并逐项准确记录。

3、器械护士应做到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前后均检查其完整性。

4、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5、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

定数量核对无误,告知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6、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

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7、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师意见采取适当

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二、工作指引:

1、严格手术器械清点原则:

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由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对手术台上所有的手术器械、敷料及特殊用物的数量及完整性进行核对清点,核对无误后病人及手术物品方可撤离。

2、手术开始前的清点与登记

A.洗手护士整理器械桌时,按次序清点器械、缝针、纱垫及手术特殊用物。

B.清点时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点一项、复述一项、登记一项。手术中途换人,应重新清点,经共同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3、手术中的物品管理

A.手术开始前,把手术台上可能出现的器械、纱布、纱球、纱垫一类的清点物品清理干净,全部撤出手术间。

B.手术台上使用的纱布、纱垫必须有X光显影标记。手术台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得剪开使用。

C.台上用过的纱布、棉片、小敷料等应统一放于固定敷料盆内。

D.术中因各种原因(如扩大手术范围、改变术式、原备手术用物不足等)需增加手术器械敷料时,必须由巡回护士负责增加,并由洗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登记,对增加的每项数量进行二次核实。

E.洗手护士要提醒医生共同记住伤口或腹腔内放置的纱布、纱垫数目。

F.洗手和巡回护士在手术期间,始终要注意观察手术间的情况,防止清点物品的流动,以保证数字清点的准确性。

G.注意监督医生不能向地下丢纱布、纱垫等,已丢下的敷料巡回护士要及时收起。

H.手术用的缝针用后要及时别在针板上,不得放在他处,断针要保存完整。

I.术中掉地的缝针、器械,巡回护士要将其放在固定位置并告知洗手护士。

J.术中交接班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双方共同清点好所有手术物品并核对数目。

4、关闭体腔前的物品清点

A.清点时洗手、巡回护士同时清点,清点1项巡回护士登记1项。先清点台上。

B.清点台下物品时,洗手护士必须与巡回护士同时清点,做到耳听眼见一致。

C.清点完毕,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核对登记数目。对数后告知医生,方可关闭伤口。

D.清点数目不符时,不得关闭伤口,如确实找不到,要向上级及时汇报,决定处理方案。

5、手术后物品的清点

A.体腔完全关闭后或皮肤完全缝合后,由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术中所用物品并在登记本上记录并签字确认。

记本上记录并签字确认。

C.如清点数目不符时,应及时查找,查找未果,要告知手术主刀医生,确定是否重新打开伤口检查,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D.连续接台手术时,上一台手术清点后的物品必须全部撤离该手术间后,再开始下1台手术。

6、发生器械、敷数目与术前不符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A.、一旦发现针、器械、敷料不符,应马上报告术者和麻醉师,暂停一切操作。

B.报告护长,必要时报告医务科,并立即在术野和手术间等所有能遗留的地方认真查找,务必查到为止。

C.必要时借助X光机。只有确定无异物遗留于伤口内方能缝合伤口。

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

一、防坠床:

1、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由手术室工人或护士接至手术室,急、

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

2、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指引,不得让任何手术病人徒步走入手术间,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

中度风险以上病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

3、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复苏期这2个高危期必须保证有人在病人身边看护。

二、工作指引:

1、坠床高危患者包括:

A.年龄≥65岁或婴幼儿

B.3、意识意识障碍、记忆失、无定向力

C.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D.近三个月有3次或以上坠床史

E.近期有癔症、癫痫、产前子痫发作史

F.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抗高血压及降血糖等药物

G.活动受限、肢体偏瘫、感觉障碍或退化、体能虚弱

H.侧卧体位(30°、45°、90°)

I.依从性差(吸毒、酗酒)

J.沟通障碍(语言障碍、文化程度低)

2、手术病人坠床风险期包括:

麻醉准备期、诱导期、苏醒期、安置手术体位及拆除体位固定物时。

3、防止手术病人坠床的护理措施

A.切实做好术前评估工作,评估手术患者潜在坠床的风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小儿患者可由家属陪同在手术室儿童等候区等候。

B.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排班时注意综合考虑年龄、职称、业务水平、健康状态等因素,做到新老、强弱适当,合理搭配。

C.巡回护士要坚守岗位,特别是患者卧于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时和麻醉诱导期及拔除气管内导管时,护士不得擅自离岗或串岗。

D.安置手术体位要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协作完成,拆除体位固定物时,一定要有人在旁保护病人,并及时复位,重新约束。

E.搬动患者时,平车必须紧贴手术床或病床,锁定刹车并有人扶稳车身,防止移动,搬运人员动作要轻巧平稳;推送婴幼儿、昏迷、躁动者应拉上护栏并适当约束;明确规定护送人员位置,护士应站在病人的头侧,便于观察病情,护工站在对侧,双手扶床,防止过快过猛。

F.优化术后病整理流程:手术床各部位复位→保持手术台平整平衡→撤除手术铺巾→体位复位→重新约束固定,直至患者离室。

G.规范约束护理。躁动者及进行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安置手术强迫体位的患者,应适当对其进行约束或专人看护,注意约束部位适当、约束力度适宜。

H.完善搬运程序。相对固定社会聘用的担架员,与护士共同组成手术专业接送队,神志不清、儿童、病情危重的病人应有主管医生或麻醉医生共同护送。

I.通过教育干预增强患者对坠床风险的认识。巡回护士在术前评估病人时,可利用有限时间,结合患者的认识水平、心理状况等,向患者讲解麻醉和手术体位及常见不适感;过床时嘱其双手触摸手术床的边缘,明确说明手术床窄,不要自行翻身侧卧;并指导手术患者缓慢、匀速地改变体位。

J.医院通过规章制度强制干预手术患者坠床危险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行为。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

K.加强护士教育干预,使护士严格履行规章制度和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可利用晨间提问、小讲课、讲座以及护理查房,学习《医疗事态处理条例》,重温防范措施,并列入科室理论和操作考试内容。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不越职帮忙照看病人。

L.手术室通过对布局、环境和安全护理防护用品技术上的设计、革新、维护,尽量减少坠床潜在危险因素。手术室地面防滑设计;手术床选择稳定的床垫装置;平车选用大小轮型,将路途的颠簸降低到最低程度;备齐各种专用物品如平车、约束带、体位垫、固定托等,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搬运病人前检查手术床和平车性能,注意移动设备的刹车、护拦等附件是否缺损,如有安全陷患,及时整改。

三、防管道脱落

A.严格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各管道护理原则

B.建立转移病人过床、全身麻醉诱导、复苏期的三个阶段管道评估及护理工作指引

C.对护士做好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及各种引流管的相关培训

四、工作指引:

病人管道种类包括:吸氧管、胃管、气管插管、动脉、静脉穿刺管、尿管、各式引流管等

1、加强组织管理:对护士进行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管道风险教育,使每位护士充分认识可能

存在的疏漏环节;若发生管道意外,组织全科人员分析原因,找出缺陷,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管道内外活动,无刻度的导管应在根部做标记。

3、各种管道衔接牢固,防止松脱。

4、两条管道以上要标识清晰,放置有序,便于观察。

5、病人过床、安置手术体位及转运过和中,应整理好各种管道,必要时进行暂时夹闭分离,并且各级人

员分工明确,如:麻醉医师负责气管插管或鼻咽通气道、巡回护士负责其余各类管道,运输人员负责平车的安全。

6、适当约束病人和合理使用镇静剂。

7、认真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扭曲、脱落、受压、移位、堵塞、泄漏现象,及时有效的保证各管道在

正常的使用状态。

8、认真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9、加强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认识到各管道的重要性。

10、严格做好床旁交接班,重点内容突出。

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一、预防措施

1、术前、术后转运患者过程中做好保温工作。

2、患者进入手术间前1小时室温应适当调高(以26℃~28℃为宜),如非手术特殊需要,整个手术过程室

应恒定在22~24℃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及早产儿室温宜保持在于27~29℃。

3、安全、有效使用各种保温用具,但应避免造成烫伤。

4、输入液体应加温至37~38摄氏度左右方可输入。新鲜全血和成分血应严格掌握温度,以37摄氏度左右

为宜。

5、术中有体腔大面积暴露的患者(如胸腔、腹腔手术等),如非手术特殊需要,冲洗液加温至36~37℃

后才供应手术台上使用。

6、对护士进行术中保暖知识及工具使用的相关培训。

二.工作指引:

1、术中低体温低发生的原因

A.手术室环境温度的影响

室温:手术室环境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2~24°C,室温﹤22°C以下低体温的发生率可达50%室温﹥26°C 以上低体温的发生率则达10%左右;室温﹥32°C,全麻手术时间达3小时75-85%手术患者体温可﹥38°C。温差越大,热量掉失就越多,小儿更为明显。

手术床、棉被:手术病人躺在太凉的手术床或盖太凉的棉被可通过传导作用丧失体内热量。

通风设备气流的交换:室内通风设备通过对流散热的比例高达61%,蒸发散热为19%。

B.输液和输血:术中病人输入大量低温的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则对病人机体中液体造成“冷稀释”作用,从而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C.皮肤的暴露: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完整的皮肤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失的主动脉部位,手术过程皮肤消毒时裸露皮肤面积较大、碘酒酒精涂涂擦病人皮肤上的挥发作用,使用冷液体冲洗体腔、大手术胸腹腔长时间暴露等,使外周血管出现收缩反应,热量丢失,体核温度可下降至33~35°C之间。这是手术导致体内热量散失的重要原因。

2、防止术中病人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A.术前预保温:术前预保温2h或1h均能有效减少麻醉后第1h中心温度的快速降低,因此,围手术期病人的保温应包括术前的保温。患者入手术室前的体温需保持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内,冬天季节宜对使用的接送车床、盖被和手术床做好预先加温的工作。

B.做好体温的监测:术中密切观察手术患者的体温变化,确保体温保持在36°C以上。

C.调节合适的室温:随时注意调节室温,病人入室时的温度宜为24°C,术中保持22~24°C,不能过低。

D.覆盖体表防止暴露皮肤:体表覆盖一层可以养活热量散失的50%,因此,应及时给患者盖被和穿衣,术中保持手、脚、颈等非手术部位的覆盖。保持体表覆盖物的干燥,包括手术切口铺巾、病人衣服等。

E.输注液和冲洗液加温:输入液体宜加温至36~37°C方可使用。如非手术特殊需要,冲洗液宜加温至36~37°C后,方可在手术台上使用。液体加温的仪器有干热恒温箱、干热恒温柜和电热恒温浴锅等。

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一、.措施

1、建立各种手术体位摆放的操作规程指引及评价标准。

2、能正确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等对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建立压疮报告制度和程序。术后发生不可避免压疮时有记录及相应的措施,并上报护理部。

4、建立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与评估,通过术前访视,了解并评估患者的病情、需求,针对性选用合适的体位及其保护用具,通过术后随访评价体位摆放的安全、舒适及并发症,达到持续质量的改进。

5、摆置体位时使用合适的手术床配件及足够的抗压软垫。对糖尿病,婴幼儿,老人,消瘦,水肿,手术时间较长等压疮高危病人,应采取抗压软垫保护受压部位。

6、在不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麻醉效果的情况下,鼓励清醒病人参与体位摆放过程。

7、截石位,侧卧位,俯卧位,牵引体位等特殊手术体位的病人恢复平卧位时,应有2人以上协助;操作上述体位的护士必须接受过体位摆放的训练。 二、工作指引:

1、体位安置原则:首先要符合手术要求,但又不能过分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安置体位应着重注意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放置和支撑点,着力和固定点要满足手术病人的要求,在此前提下,保证着力点不妨碍病人的呼吸,不能影响静脉回流,不能导致软组织受异常压迫和牵拉。

2、预防体位损伤的护理措施

A. 建立各种手术体位安置的原则,摆放体位的注意事项及评价标准。

B. 加强手术体位安置理论与操作的相关培训,实施标准手术体位,各级护士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后方 可为病人安置体位。

C. 手术前认真评估病人全身皮肤情况,高危病人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手术中仔细观察,及时处理、及时汇报、及时记录。

D. 病人骨隆突处衬软垫,以防压伤,在磨擦较大部位,衬以棉垫、油纱,以减少剪切刀,特别注意年老体弱病人,压疮高危人群选用抗压软垫。

E. 体位安置前及完成后都应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避免病人身体与床面呈点状接解,防止病人局部受压导致压疮的发生。

F. 手术中注意病人皮肤干燥,防止消毒液、渗液、冲洗液、汗液等浸湿床单,导致压疮发生。

G. 手术中更换各种手术体位时,应有防止身体下滑的措施,以避免剪切力的发生。

H.

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每2小时适当高速体位,如左右倾斜手术床5。~10。

,微抬高或降低手术

床背板,病人的头偏向另一侧等,以缩短局部组织的受压时间。

I. 粘贴及揭除电极片、负极板、搬动病人时动作应轻柔,勿拖动病人,防止人为意外伤害。 J. 手术结束应认真检查评估病人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仔细床旁交接,使对病的护理得到延续。 3、标准手术体位安置方法

A. 标准仰卧位:由传统直线型改为曲线型,关部抬高3-5cm ,肩部适当抬高,使颈椎处于水平位置。不同术式双臂有不同安置方法,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膝关节下垫半圆型软垫,如手术时间长,足跟部应垫软垫。

B. 标准侧卧位:头、颈、胸下方放置整体侧卧位垫支持,双上肢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外展不超过90℃,双手臂呈抱球状,骨盆处用前后挡板固定,双下肢屈髋屈膝45℃,呈跑步状。

C. 标准俯卧位:头部置于有槽软头垫上,双手臂置于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肩肘呈90℃,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胸腹部用模块式俯卧位垫支撑,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膝关节及小腿下垫软垫踝部背曲,足趾悬空。

常用手术体位摆放流程及评价标准 1、垂头仰卧位摆放流程及评价标准

垂头仰卧位摆放流程

操作者:着手术衣、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

用物:肩垫1个、圆枕1个 、小沙袋2个、中包布1个、约束带1根、头圈1个 环境:清洁、安静 患者仰卧头→ 下铺1块三角巾→右手抬起患者,左手置肩垫于双肩下(平肩峰)→

圆枕置于患者颈下 →头两侧小沙袋置于三角巾内固定,保持头后仰且不悬空→三角

托盘固定于头部,内缘平患者下颌部→ 双下肢自然防御身体两侧用中包布固定 →

约束带固定双下肢膝部→ 防止腿部托盘

检查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摆放是否合理

整理用物,归位

垂头仰卧位摆放评价 注:操作全过程3 min,超是1 min 扣1分

2、侧卧位摆放流程及评价标准

侧卧位摆放流程

操作者:着手术衣、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

用物:腋垫、腿垫各1,双侧托手架,沙袋2各,约束带1根,四头带2根,麻醉头架1个。挡板2个,头圈1个

环境:清洁、安静 置双层托手架于床垫下→患者去侧卧90°(术者协助),将双手放在托手架上,置头圈

→腋下垫,距腋窝约10cm →四头带固定双上肢 胸背部两侧各垫一个沙袋置腋垫下固定→两腿之间放一个大软垫(泌尿外:上腿伸直,下腿屈曲;胸外:上腿屈曲,下腿

伸直)→约束下肢(泌尿外:大腿1/3;胸外:髋部)→如肢体不稳,需在两侧加挡板固定→上麻醉头架

检查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摆放是否合理

整理用物,归位

注:操作全过程5 min,超是1 min 扣1分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点电话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4、肘关节:屈曲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 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 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 质量目标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4、肘关节:屈曲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 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 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 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架/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 8、按照《使用防跌到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到护理。 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出现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 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 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 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得持续改进,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中国医院协会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得基础上,结 合当前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得实际,编制《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使目标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在2017年2月17日至18日召开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六周期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对2017版十大目标进 行了解读。 患者安全与共同责任 ○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了严肃得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5%~15%得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得感染,而ICU更高,达到40%。欧洲国家发生得医院感染事件,每年在500万例左右。 ★用药错误。美国每年有150万人遭遇用药错误。 ★手术差错。国内媒体曾报道,患者右脚有病,左脚却挨刀。 ★交接错误。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一项关于药物重整得报告显示,据估计在药物重整工作中发生药物交接得错误率可能高达70%。 ★不良注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3%得乙肝由不良注射引起。 ★相关患者安全事件案例,不胜枚举…… ○我国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得现实意义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得进步、患者自主意识得提高,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行业同仁与社会各界得高度关注,我国加强患者安全保障得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得发展中国家,我国得医疗机构担负着艰巨得医疗卫生服务任务。在中国,加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安全就是医疗质量得前提与基础。患者安全就是医院管理得重要内容。没有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无从谈起,医院管理没有意义可言。在当前医院改革发展得新形势下,必须从新得高度、新得视角充分认识患者安全问题。 ★持续改进与提升患者安全意义重大。患者安全对于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维护社会与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得意义。患者安全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得坚持与努力。 ★患者安全就是医患双方得共同责任。患者安全充分体现患者得权利与以患者为中心得服务理念。不仅就是医务人员与患方,政府部门、医院管理者、相关社会团队等都就是推进患者安全提升得中坚力量。 患者安全得十大目标 ○基本原则:以循证为基础,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与国际可比性得原则。 ○研究方法:理论层面:第一、整理分析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发布及典型国家与地区得实践经验。第二、成立核心专家组,特邀国内外患者安全有关专家作为咨询专家。

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点电话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 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 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 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 的手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 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 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 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 障。 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 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 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 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 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 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 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钾等)肌肉松弛 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 标志。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 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 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 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 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 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 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病房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与 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 并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 学习制度。 7.药师应为门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 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 8.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 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液流速,执行对输 液病人最高滴数限定告知程序,预防输液反应。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 制度。 1.“危急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血钙、 血钾、血糖、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2.“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 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 患者。 3.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 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 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1.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 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 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 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2.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 与伤情认定制度。 3.做好基础护理,要配好用好护理人力资 源,开放床位与病房,上岗护士配比为1;0.4。 如果人力配备不足,管理者应及时进行人力危 机值报告制度。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2.落实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不良时间报告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 范医疗事故、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 保护患者利益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 陷;可增加医疗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 1.医院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 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 2.积极参加中国医院协会自愿、非处罚性 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行业的医疗安全提供 信息。 3.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 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有鼓励员工积极 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 4.医院能够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 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从运行机制上、从 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医院每 年至少有两件系统改进方案。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 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 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2.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 的不良反应,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3.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 要性。 4.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 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我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最新版)

中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 ?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 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2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 ?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 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 ?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一、 提咼用约安全。 1. 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2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要严格管理。 3 ?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4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5.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 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 ?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

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7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8 ?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 ?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要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不得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医嘱或检验数据。 2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对医师下

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 3 ?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 .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提供服务能力和对象,针对报告途径、重点对象、报告 题目等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制度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制度措施

————————————————————————————————作者:————————————————————————————————日期: 2

陕西省友谊医院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3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转科患者交接的身份识别措施和登记制度。 (四)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用反问时查对方法,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五)提倡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 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二)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三)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四)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控制静脉输注滴速、预防输液反应,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 (六)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上报制度,人人知晓。 (七)发挥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九)有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十)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准确”药名准确、病人准确、剂量准确、途径准确、时间准确。 4

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咅瞰置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做从足踝关节至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直活动每 日4次每次15~2(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肢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夕卜展45度前屈30度夕卜旋15度 4、肘关节屈曲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背屈15-2(度夕卜展10-2(度外旋5-10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古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汞、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彳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石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度 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 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 8按照《使用防跌倒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倒护理 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 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牵引 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与措施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与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基本措施: (1)、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十对制度,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 方可操作。 (2)、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 (3)、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 止错输、漏输。 (4)、处置、用药时培养护士应用思维查对,如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里痛?用“降温药---发热 吗”,以此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5)、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人,防止出错。给患者输血时,认真做好输血前查对工作,到 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6)、输血时必须两名护士或请医生协助核对无误并签字,两人到患者床前与患者或家属再核对患者血型,方可给患者输血。并应 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主动进行解释,取得理解合作,并保证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是进行插尿管、胃 管、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更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交待清楚此

项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防止患者或家属将管道自行脱出。(8)、急诊收入病房的危重患者,手术室护士护送的手术患者,门诊送病房的特殊患者,护士必须及时迎接,认真查体,做好交接 记录并签名。 (9)、门诊就诊、入院患者身份的核对:在门诊挂号处认真填写挂号信息单或持有效证件挂号,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10)、入院患者身份的核实:所有类型患者身份(医保、市外医保、农合、自费)入院前均须核对;门诊入院患者由收费处负责核 对并在《入院证》反面记录核对情况;因故未能当时进行身份 核对(未带证件、病情重等)由收费处办理人员与病区当班护 士或负责人口头或文字性交接。病区护士长督促患者在入院三 日内提供身份核实相关证明,未带医保卡则记录为“自费”状 态,若三日内能提供医保卡,住院收费将患者电脑信息改为“医 保”状态。 (11)、按要求统一规范核对如下: 医保病人:医保卡(相片不清晰时需核对身份证) 农合病人:农合卡+身份证+户口本+纸质(电子)转诊单 自费病人:身份证 目标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基本措施 1、所有常备药每周核对、检查并记录,保持数量准确无变质过期;急 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数量,每班检查并记录。 2、氯化钾、硫酸镁等特殊药物单独放置。 3、病房内药柜,内服、注射、外用药严格分开,杜绝混放、乱放现象 发生,贵重药品、特殊药品上锁管理。定期核查,班班交接。药品使用后及时补充,发生损坏或近效期及时更换。外用消毒液必须单独存放,严防与液体混放。 4、处理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 使用以往未用过的新药时,注意查看说明书,掌握其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防止漏作过敏试验而用药。 5、加强输液安全管理,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 液滴速,认真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更换液体时,注意上下两瓶之间有无不良反应,必须观察两瓶液体在茂菲氏滴管混合后,无反应时护士方可离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 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 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 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六、提高用药安全 七、手术植入物安全 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 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 十、严格防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志。 2、按照制度与规,术前有由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中《术前准备单》容及要求,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书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中《手术安全核对单》容,在麻醉中、手术开始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目标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 1.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严格把握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和核对时机,按照《临床护理管理规》中的《手术室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容,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再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等并记录,同时应注意器械、敷料的完整性,缝合皮肤前再次清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名确认。 3.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手术者或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唱对,完全摊开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4.手术台上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敷料。台上敷料不得裁剪,不能作为术后伤口包扎的敷料使用。 5.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生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医院骨科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

文档序号:XXYY-AQMB-001 版本编号:AQMB-20XX-001 XXX医院 骨科护理专科 安全质量目标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骨科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 (一)加强创伤患者早期病情识别与处理,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率。 1.建立与实施创伤患者救护配合制度,建立绿色通道。 2.有创伤救护配合的相关操作指引,并落实到位。 3.护士对创伤四项技术操作熟练,包括各种止血方法、常用包扎手法、四肢固定要点、搬运注意事项。 4.严格遵守创伤救护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转运。 5.迅速作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处理开放性气胸和维持循环系统功能,警惕创伤早期并发症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肺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脊髓损伤、重要内脏器官损伤等,配合医生确定实施抢救方案。 (二)落实高危风险动态评估,前瞻性采取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1.按照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高危风险因素,前瞻性进行风险因素护理干预。 2.建立并落实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指引,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 3.建立并落实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警惕皮瓣移植手术后动静脉危象发生。

4.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痰液粘稠度Ⅲ度、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 5.及时发现脊柱手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压迫症状: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及反射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6.正确搬运/移动脊髓损伤患者,危重患者不明病情时,尽量不移动患者,注意患者的呼吸及脸部表情,未排除有骨折及脊椎损伤时必须作好固定后再进行搬运,避免二次损伤。 (三)防范或减少骨科高危并发症的发生。 1.预防DVT。能够准确评估深静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对高危风险人群,启用DVT观察评估表。术后抬高下肢时,避免腘静脉受压,以免影响下肢深静脉回流。鼓励早期踝泵运动及尽可能早离床活动。劝吸烟者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和增加血液粘稠度。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使用抗凝药物者,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 2.预防髋关节脱位。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位时患肢与身体的角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的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医嘱。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2、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10%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及签名程序。 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病房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与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制度。 7、药师应为门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 8、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提高对患者省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十对制度,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方可操作。 2、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 3、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止错输、漏输。 4、处置、用药时培养护士应用发散思维查对,即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里痛?用“降温药”—发热吗?以此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 5、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人,防止出错。给患者输血时,做好输血查对工作,到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 6、输血时一次输一人,必须两名护士或请医生协助核对无误并签字,两人到患者床前与患者及家属再核对患者血型,方可给患者输血。并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主动进行解释,取 得理解合作,并保证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是进行插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更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交待清楚,防止患者或家

属将管道自行脱出。 目标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1、所有常备药每周核对、检查并记录,保持数量准确无变质过期,急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数量,每班检查并记录。 2、氯化钾、硫酸镁等特殊药物单独放置。 3、内服、注射、外用药严格分开,杜绝混放、乱放现象发生,外用消毒液必须单独存放,严防与液体混放。 4、处理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核对清楚后,方可执行,使用以往未用过的新药时,注意查看说明书,掌握其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防止漏作过敏试验而用药。 5、加强输液安全管理,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光,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认真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更换液体时,注意上下两瓶之间有无不良反应,必须观察两瓶液体在茂非氏滴管混合后,无不良反应时护士方可离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特殊用药时,应严格交接班,以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高度注意。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医护之间的学术问题、工作问题要在办公室讨论。 2、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重复背述,严格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同时做好记录,保留安瓿,抢救结束后

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 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 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 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放置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 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 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做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直活动每 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 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肢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4、肘关节屈曲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背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

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汞、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石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 度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 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目标六: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 目标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 目标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 目标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一、预防措施 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 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4、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根据《江苏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 5、按照《手术通知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 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6、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 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定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工作指引: 1、手术前确认 A.核对时间:病人离开病房前、进入手术室送入手术间前、手术开始前。 B.核对根据:病人手腕识别带、影像资料、部位标示、病人自述(或病人家属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 C.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年龄、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 D.核对内容人员、时机: 病人离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送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 手术开始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分别签名。 E.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相符;病重、虚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相符。病人腕带资料如下: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术前诊断。 2、做好核对记录和病人转运交接记录,严格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班 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相关的内容及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均已备妥。 3、手术前一日须由主管医生在手术部位做标记: A.由施行手术的医生标记,必要时标上医生的签名。 B.标记时病人清醒,有意识,并能证实部位和标记。 C.在靠近手术切口的地方。 D.清晰的,不模糊的。 E.使用长时间擦不掉的标记。 F.术前准备及手术铺巾后仍能看见的 G.手术开始时进行最后核查 H.以下情况不作手术部位标记:不能预先确定手术切口的手术;口内手术;已有明显的伤口。 4、手术前指导病人:手腕带勿任意解除,以便身份辨认,告知病人和家属,接受检查或治疗前,医务人 员将称呼全名,称呼正确时务必应答,不正确时予以澄清。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46367

骨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2014修订) (一)加强创伤患者早期病情识别与处理,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率。 1.建立与实施创伤患者救护配合制度,建立绿色通道。 2.有创伤救护配合的相关操作指引,并落实到位。 3.护士对创伤四项的操作熟练,包括各种止血方法、常用包扎手法、四肢固定要点、搬运注意事项。 4.严格遵守创伤救护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转运。 5.迅速作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处理开放性气胸和维持循环系统功能,配合医生确定实施抢救方案。 (二)落实高危风险动态评估,前瞻性采取措施,保证患者安全。1.按照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并落实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 2.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患者脊髓/神经压迫症状。对痰液粘稠度Ⅲ度、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 3.及时发现腰椎术后患者神经压迫症状: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及反射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正确搬运/移动脊髓损伤患者,危重患者不明病情时,尽量不移动患者,注意患者的呼吸及脸部表情,未排除有骨折及脊椎损伤时必须

作好固定后再进行搬运,避免再度损伤。 (三)加强患者跌倒风险管理,防范跌倒意外及减少纠纷。 1.认真落实防跌、防坠床管理制度及指引。 2.评估患者,使用防跌、防坠床标识并进行告知,启用专科护理单,并逐项落实到位。 3. 经常检查病房环境,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 4.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使用约束护理单,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名。(四)加强患者压疮风险管理,减少院内压疮发生。 1.制定完善的压疮风险预报制度。 2.告知患者和家属压疮风险评估结果,提高依从性。 3.落实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根据《压疮风险护理单》的评估内容和护理措施,对中高危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五)落实患者体位安置及移动安全管理措施,防范安全意外发生。 1.建立并落实车床、轮椅使用指引。 2.患肢放置功能位,提高舒适度及减轻疼痛。 3.转运前气管切开/插管、昏迷、痰多不能自行咳出者先吸痰;颈椎手术/损伤患者戴颈托固定;带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头部切勿后仰,搬运者分别以双手置患者头颈部和腰臀部,将患者身体水平上移,以防气管插管脱出或内脱。 4.转运时有肢体石膏/夹板固定、特殊引流管如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应有专人托住肢体或管道。 5.危重患者转运:由护士和医生护送,严密观察病情,保证氧气、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