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社会调研

平遥古城社会调研
平遥古城社会调研

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1998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整座古城和古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2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内,古城墙、古民居、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等各类建筑保存完好,风貌犹存;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这种古代左文右武的封建礼制格局;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古城内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平遥古城的所有这些特征,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发展中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面对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责任非常重大,同时,如何利用好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发展好旅游业,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平遥古城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渐理性的过程。从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国家、省、市各级对平遥古城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全省调整产业结构“1311”项目中,将平遥古城列入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十大旅游景区。2004年全省旅游产业工作会议上,将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的两大龙头之一。2003年晋中市开始实施双百项目,平遥古城旅游业项目和平遥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市双百项目,主要内容有:平遥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包括8大类46项工程,总投资为4.58亿元;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项目,总投资2.27亿元;康宁街拓宽及商业开发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平遥古城旅联实业公司文庙开发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平遥中学新校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丽泽苑大酒店新建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从1997年之后,国家、省、市三级计划部门加大了对平遥发展旅游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共给予投资8150万元,其中国家4850万元,省2820万元,市480万元。所有这些支持,都对平遥这样一个基础薄弱、财力紧张的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平遥历届县委、政府充分审视分析和深刻认识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护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点的多样性、古城内部的混合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观念和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解决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着手,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路子,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年间,平遥古城以其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平遥古城,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2004年,平遥古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万人,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平遥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保护。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这一条例成为平遥县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成为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古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古城保护管理制度的大纲。根据《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平遥先后出台了《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平遥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针对古城内消防设施失天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古城内电气线路改造的方案》。特别是最近以来,以市政府文件上报省政府《平遥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宝顺省长亲自做出批示,梁滨副省长组织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予以研究解决。所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近几年来,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方针,平遥县先后对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维修,拆除了不协调建筑,有效制止了乱拆乱建和破坏性建设,保护了古城完整的风貌。

二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1998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平遥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1997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2004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平遥县县委、政府在充当旅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角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发展旅游,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大大加快了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

一是文物景点保护实施政府主导。平遥古城与其它景点、景区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内涵性旅游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城市。特别是古城内,既是居住区,也是旅游区,是一个社区和景区特征皆有的混合体,因而,旅游市场管理具有不同于其它旅游胜地的特殊性。鉴于此,文物景点开发和文物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近几年来,县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

二是历史街区开发吸引社会力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内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平遥县从明清街国有房产经营权转让入手,探索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通过政府出政策、定规划,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了明清街修复,形成了如今的旅游产业街。以此为契机,采取经营权转让和产权拍卖两种办法,先后对古城内20余处古建筑产权和100余处古建筑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之后,按照古城保护方面的规定和旅游发展的规划,统一制定维修方案,并严格监督其维修和利用,先后对西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古城区实施了修复。这样的举措,不仅弥补古城维修保护资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

旅游产业化发展。近几年全社会用于古城保护的资金达2.5亿元,建成了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娱乐等方面的6条旅游产业街,发展了400余辆旅游车辆,建成了40余家具有传统风情的民俗宾馆、民俗客栈,开办了80余家旅游购物店铺,形成了20个景点,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在拉动居民增收、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旅游业独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游配套建设依靠市场运作。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但由于平遥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显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制约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平遥县采取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场投资两种方法,发展旅游要素市场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委、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大户,积极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绿色环保产业,2003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家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其中投资近8000万元的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具备四星级标准,2004年9月份国际摄影大展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在建的4家星级宾馆预计2005年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古城内民俗宾馆接待服务水平,创出地方传统特色,经过省质量技术局审核,通过了《平遥古城民俗客栈星级评定标准》,这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传统客栈评定标准,对平遥县民俗客栈特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评定。2004年年底,平遥县聘请我国旅游界魏小安等专家和权威规划单位,开始组织编制《平遥古城旅游发展规划》,预计2005年8月份完成,该规划将为平遥县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块来至不易的金字招牌,并利用好它造福后人,发展旅游业,平遥县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实加强对古城内3000余间公房的维修管理,2002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为了加强对古城环境卫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办,成立环卫局;同年实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平遥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实行古城门票“一票制”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三项改革,旅游运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遥县在全国的县城中第一个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城管监察大队,将8个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执法局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力量集中、处罚权集中的优势,组织拆除了2.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在古城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平遥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发挥其企业融资、项目投资的平台作用,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了3亿多元的古城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开发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星级民俗客栈;古城门票实行“一票制”以来,有效解决了部分景点私设回扣、扰乱旅游市场的问题。

2004年12月份,平遥县根据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彻底理顺了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兼任。目前,平遥古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管委会全面负责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工作,旅游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等工作,执法局负责城市行政执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创新经营城市办法。为了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平遥县实行了国有土地集中储备制度,创新经营国有土地、房产和广告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模式,把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先后拍卖了县人大、水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农机中心等10多处房产,拍卖了新城区近400亩国有土地,为政府筹集了60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仅2003年以来,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铺开了3个上亿元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政府投入铺开了三大类40余项文物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工程。同时,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拍卖,城市公共服务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改善古城环境。

平遥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筑和弥足珍贵的价值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颈制约。曾经一度时期,古城内建筑破旧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新城区交通不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平遥县从1998年开始,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一以贯之地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见成效。古城内共有200条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投资7000余万元,对古城内8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街道进行了线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极大改善了古城内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强。1998年以前,古城内只有3个消防栓,目前已达到45个,并结合古城内道路改造,对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网也进行了改造。新购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车,解决了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古城的问题。结合城网改造,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是新城建设初具框架。为加快新城建设,近几年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贯通新城东西的柳根路、连接祁临高速公路的引线和康宁街,东城区新建了东关大街,古城外围绕城墙新建了环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环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新城发展空间,加快了新城开发。目前,东部形成了以平遥中学、人武部等单位为主的东城新区,西部有在建的天鸿家园住宅小区、行政审批大楼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柳根花园住宅小区,南部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为主的新城区。

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城和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指导意见】①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 ②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和文化珍品的研究价值; ③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 ④联系必修二中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⑤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性思维,领悟这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 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的分析,认识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cctv请您欣赏)循环播放平遥古城几张精美的图片,配乐《高山流水》,营造古色古香的课堂气氛。 【新课导入】 教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 教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是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大后天又是国庆节,所以,在这里我首先祝大家中秋、国庆节快乐! 教师:一到假期,很多人就开始筹划着到哪里旅游的事情。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打开幻灯片) 教师:去年,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了41个2011年最值得旅游的世界城市,我们中国有两座城市入选,一个是我们浙江的城市,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学生:杭州(可能也会说其他的城市,但应该大部分说杭州) 教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杭州。恩,非常正确。 教师:你为什么认为是杭州呢?或者说杭州它美在哪里啊? 学生:杭州有美丽的西湖。钱塘江…… 教师:恩,非常好!记得白居易曾经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而杭州之美,则最美在西湖。所以大诗人苏东坡又曾这样描绘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 学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恩,非常好!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并于去年6月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师:那另外一座城市在哪里? 学生:山西平遥古城。 教师:平遥古城是一座面积仅有西湖三分之一大小的古县城,它并没有西湖的那种湖光山色,然而却早在1997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平遥古城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城,去感受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板书:课题——平遥古城) 【新课学习】 第一部分:平遥历史 教师:我们看一座“古城”,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所以,我先请大家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平遥古城的历史,并从中观察,从西周到明代,平遥古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播放视频) 教师:好,通过这段视频,你能告诉我从西周到明朝,平遥古城有怎样的变化吗? 学生:由土墙变为砖墙,规模更大,防御功能更强等。(瓮城、护城河、城楼、角楼等)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_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_崔凤军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 ——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 崔凤军 蒙吉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1)提 要 本文在对文脉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平遥古城旅游区的一级理念和二级理 念、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提出了40景组合的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形象。 关键词 平遥古城 形象策划 理念基础 视觉形象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99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它表明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使其保护有法可依。“保护重于开发”是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持不懈的原则,它告诫人们不应为了开发而破坏古城的文脉和形象。然而,在国家名城保护资金十分有限的背景下,被动的任其自然损坏是毫无意义而言的,因而保护与开发始终是国内名城面临的往往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如何做到既不破坏名城,又能使其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为古城维护提供资金支持,旅游开发似乎是首选途径。 实施名城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摸清名城的脉络,设计出标志鲜明、生动的旅游形象。本文以山西平遥古城——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案例,探讨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方略。 1 平遥古城旅游文脉分析 1.1 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实物标本,已有2700余年的建成史[2],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成现今规模,基本城市格局600余年未作改动,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近4000处民居中有400余处保存价值较高,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纹,主要街道两侧基本保留了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是我国古城中能够体现明清时期历史风貌的实物活标本。 1.2 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商业金融中心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现代金融的发展是从平遥开始的[3],“日升昌”是中国票号第一家,平遥一度是全国金融中心;平遥为“晋商”的重要发源地,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古城在票号发展兴衰的百余年过程中,集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了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建筑质量也领骚多年,在县治城市中实为罕见。 1.3 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遗存最丰富的文物大县 第14卷 第2期1999年6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 ol.14,N o.2 Jun.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49631030)专项研究成果。本文承蒙王恩涌教授、郭来喜教授指导,并与刘锋、刘家明、郭英之、陶伟、李山等多次商榷,在此一并致谢!来稿日期:98—05—25;收到修改稿日期:98—10—26 DOI:10.13959/j.i ssn.1003-2398.1999.02.002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 化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乃至全社会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以平遥古城的开发为例,针对古城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系统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开发对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开发措施,阐述了可行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文化影响、战略思考

目录 绪论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 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价 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2.1.1开发现状 2.1.2游客量分析 2.1.3游客量满意度分析 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 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 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容量保障 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许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 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2消极影响 3.2.1当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 3.2.2当地文化被过分商品化、庸俗化

3.2.3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周 3.2.4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3.3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四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4.1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 4.2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系统开发 4.3“以人为本”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调查人:文化产业管理1002班郑梅,高配辰 调查时间:2011年4月22日 调查地点:山西平遥 调查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调查目的: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前言-------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 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是古老东方艺术活的载体。她独特的架构和寓意,镌刻着中国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 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 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 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 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 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 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 县城。平遥旧称“古陶”,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 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硕-城规10 闫晨 3106495 摘要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和改造古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指导思想、原则、类型、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并结合成功案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当代古建筑“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改造 Abstract Our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ncient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rotection, restoration and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It is als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needs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s.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from ancient building 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types,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its success stories described in detail, highlight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contemporary "past serve the pres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ncient buildings, protection, repair, transformation

王家大院考察报告

篇一:王家大院考察报告 十一月份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1/10/24—11/2 考察地点:山西平遥 考察内容主要是:对王家大院的石雕作品的赏析,对技艺的学习和赞赏。 详细内容如下: 这是我们第二次集体外出写生考察,也是大学中最后一次了。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北京,山西大同,平遥。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特色。在北京,我感觉的是它是中国的心脏,拥有着丰厚的千年文化,有那种震撼,庄严,繁华,发达,蓬勃发展的感觉。尤其是在紫禁城里,特别雄伟壮观。而在山西,却感受到的是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其中让我感觉挺有情志的是王家大院。我听过乔家大院,没想到还有王家大院呢。见过了才知道,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称“三晋第一宅”。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 --- 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山西晋商的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大院很宏伟。相比乔家大院的小巧玲珑,王家的风格更豪放。依山而建的风格使得采光效果和布局特色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进入灵石县就能看到它依山形成 的王字型建筑群。相传这样的布局是王家教育子孙不能忘本。大气的王家大院最大的看点是影壁和各个建筑上的雕刻工艺。有门便有壁的北方院落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王家大院“三雕”艺术品,题材丰富,雕刻技艺多种多样。分为砖雕,石雕,木雕。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各有典故,且工艺考究,集中体现了清代典型的“纤细繁密”的艺术风格。加之文人、画工和雕刻艺人的默契配合,相辅相成,将儒家文化的严谨秩序、道家文化的天然选择和佛家文化的空灵境界合而为一,融注于一尊尊、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佳作之中,使之顺理成章地成为华夏古老文明的文化传承载体。王家大院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随着对王家家大院步步深入的探访,感觉好像一轴儒家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让人恍惚中仿佛看到了中国古代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礼仪风范。 王家大院的石雕将民间建筑工艺装饰中的“情、理、艺、趣、神”融为一体,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时展示了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魅力。。我很喜欢王家大院里的各种寓意丰富而又巧妙地石雕作品。因为在一个有地位的王氏家族里,聪明的利用雕刻的方式在大院里装饰。把一些深刻的人生大道理刻进大院,让后代牢记。同时又把对自己家族的富贵的美好愿望传递出来了。那些石刻很有意思,也蕴含着很深刻的寓意,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走进王家大院,首先看到的是门口的很大的砖雕影壁:狮子滚绣球。 它属于浮雕形式,雕刻细致,生动形象。有着子 嗣兴旺之寓意,大狮小狮比喻太师少师,彩带表示好事不断,绣球上的钱纹又有富贵之意。狮子是兽中之王,可威服百兽,镇宅辟邪,因此是权威势力的象征。在这里,我具体分析王家大院里的石雕艺术。这是王家大院的石雕门枕石,上松下竹,又想两幅美丽的山水画。我记得导游说过,松竹,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一个是坚强,一个是正直。这也象征着王氏家族的刚强正直的作风。并且把它们置于大门口显眼处,这更是显示王氏家族的人品的高洁。在王家大院里,上上下下都是富贵,权势,地位的象征和寓意。再看王家的石雕匾额----贝叶。雕刻细腻,脉络清晰,正反分明,一波三折具有动感,有御沟题红,千古佳韵之说。进入大院,不大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石雕,有着丰富的寓意。这是一组精致的石雕台阶----

山西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摘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含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在因旅游业发展,平遥古城保护受到威胁,分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保护历史;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平遥古城位于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国境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1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省的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一度成为中

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简介: 平遥县城古城墙是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6 公里。双林寺中的彩塑非常有名,有“彩塑艺术宝库”之称。寺中共有两千多尊彩塑神像,大的可达3、4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每尊塑像都是形神俱备,艺术价值极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数目庞大的彩塑,竟能完好保存至今。 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

古城建设调研报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关于对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考察 2011年6月 苏州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由当年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造。越国灭吴后,于公元前379年将都城迁至苏州,称姑苏,距今有2500年历史。目前苏州古城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面积14.2平方公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通过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目前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2010年苏州市实现生产总值916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72万元;旅游业总收入达1020亿元,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居江苏省省辖市第一名。 AAA和苏州同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样历史悠久,都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一时,但是苏州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迅速腾飞起来,而AAA却成为全国重点帮扶的贫困县,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7600元,旅游业总收入仅达10.5亿元。 如何将苏州市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成功做法借鉴到AAA来,如何学习借鉴苏州市正确处理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古城保护的矛盾、现代化生活方式与古城保护的矛盾、古城

容量需求与古城保护的矛盾等,近日,县政协组织专门人员到苏州考察,力求找到正确答案。 考察组参观考察了历史悠久、国内外少见的水陆并列古城门——盘门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的平江历史街区;气势宏大、有着“东方威尼斯”美誉的护城河景区和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称的七里山塘景区。听取了苏州市政协有关情况介绍。通过考察,无不为苏州市各级领导保护古城的高度的自觉性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所折服,无不为地方政府舍得投入、顽强拼搏、成果斐然而惊叹。 一、苏州市保护古城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近十年来,苏州在古城保护与旧城翻新上,分层次,按步骤,循序渐进,开展工作。在维护原有街巷格局和严格保持古城风貌的基础上,对单体进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更新改造;结合解危安居工程,对古城街坊进行保护性更新;启动了平江历史街区和山塘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加大财政投入,修复大批文物古迹。 自2000年以来,投资3.5亿元治水,引入了长江水,改善苏州城内河流水质。2002年启动了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耗资30亿,拆除和搬迁民居8000余户,恢复了一批古街区和古建筑。目前,古城区拥有平江、山塘、阊门、拙政

观平遥古城有感

观平遥古城有感--浅谈风水学中的几点规划建设理论 摘要:通过风水理论浅析平遥古城的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辨证地看" 风水",它的可取之处在于符合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心理定势和审美需求。这些年房地产开发流行的欧陆风、澳洲风只是表层的借用。我国民间传统的建筑美学理论主要侧重于造园术与风水系统,而与现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的建筑审美学说并没有成熟的标准。“风水”作为一个有争议研究对象,有些理论从民俗学及建筑学的角度还是有研究的价值,应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他。关键词:平遥古城风水学规划建设理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风水术"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其实"风水"也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所积累的宝贵文化结晶,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学许多朴实的观点其实包涵有非常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发展观。最近,我随省造价协会一起参观了距山西100公里的平遥古城。保护完好的古城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依然留有很清晰的古老城市构架,留有大量古建筑。参观的时间不多,值得联想却很多很多。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古代筑城作龟形,概出自远古时期以龟甲卜相地的做法,加之龟在民间信仰为一灵物,是象征长寿永久之意。在城市附会龟形,取其吉祥之意,以达到一种良好之意愿。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长均约1500M,朝向为南偏东10°--15°,占地约2.2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城墙基本为直线,“惟南面顿缩成若龟状”,依中都河蜿蜒而建。卧于汾河东岸,太岳山北麓,突出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南门为龟头,谓“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以此为胜”,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之处城内所以积水都经此处流出。东西四座翁城两两相对,形成龟型的四足。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蛐蜒巷”的道路网络。由城墙和各大小街巷组成一个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城内布局严格如此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加上城内的古寺、市楼、街道、民宅,向世人展示着传统的文明。从规划角度来看,平遥古城的规划严格按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造布局型制,城内有五十余座庙,观,寺,坛,庵,殿,楼,台等公共建筑井然有次序的分布在古城之中。古城这种绕中都河而建,与《地理五诀》则说:“玉带缠腰,贵如裴度”的观点是不谋而和的,平遥古城的这种以风水理论与《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在古城规划建设中是独树一帜的。 平遥古城中道路网格非常清醒明朗,交通组织非常之简明方便,与外联系的南北两门,东西四门以及组成内交通的八卦图案型龟背纹状的内交通线路,共同组成古城的交通道路系统。其中,线路以南大街,北门大街组的南北大动脉,和东西大街组成的东西大通道,为城

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开发

姓名:_吴亮亮_________ 学号: 20122221 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城市规划一班 论文标题: 关于平遥古城研究报告 任课老师:胡希军 2015年11月2日 目录 1 引言 (1) 2 深层次开发战略 (1) 2.1开发现状 (1) 2.2存在的问题 (1)

2.3深层次开发的建议 (2) 3景区交通现状及对策 (2) 3.1景区交通现状及问题 (2) 3.2交通管理对策 (2) 4旅游开发与遗产共存 (2) 4.1旅游资源概况 (2) 4.2古城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3) 4.2.1古城旅游开发对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 (3) 4.2.2古城遗产保护对旅游开发的促进作用 (3) 5结语 (4) 参考文献 (4) MENU 1 Introduction (1) 2 Deep Development Strategy (1) 2.1 Development Status (1) 2.2 Problems (1)

2.3 Recommendation Deep Development (2) 3 Traffic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ort (2) 3.1 Area traffic situation and Question (2) 3.2 Traffic Management Solution (2) 4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coexist (2) 4.1 Tourism resources (2) 4.2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relations (3) 4.2.1 Promote the ancient c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Heritage (3) 4.2.2 Heritage protection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3) 5 Conclusion (4) Reference (4)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 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的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真个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等建筑构成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2、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平遥县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有2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人文资源景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平遥包含了18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85.7%,显示了很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丰富的文物真品。有始建于西周、复修于明代、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0年)的列为中国第三位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的中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有建于北齐武二年(公元571年)、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惠济桥;有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20余尊珍稀木雕神像,有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的1000余通碑刻等,文物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全国罕见。 3、平遥古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佛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第1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教学目标 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 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 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 第一目“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2)古城墙的结构 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老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 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代表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的思想。 第二目“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和古民居建筑”

浅谈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

豪舍的门头上有砖雕、木雕、或油漆书写的“祥开吉第”、“乐天伦”、“凝瑞”等吉祥文字装饰,有的墙上还装有悬鱼、房顶上盖有风水墙;大门内照壁石刻寓意深刻,院内屋前廊柱朱漆彩绘,雕梁画栋,处处精美;室内装饰青砖漫地,大炕上雕花木柜铜饰钮,“冬天一把热火暖全家,炕上小桌一壶茶,亲朋好友把话拉,还嫌家中美不够,字画彩屏堂中挂,油漆彩绘墙上画”,足见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平遥的居民宅院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经商者在院中可堆放货物,务农者屋前可晾晒粮食,一进大门的这方天地就是每一个居住者的世界,他们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房屋建造上,创造了令世人称道的杰作。 平遥城中间有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以及城外数十座宗教寺庙。感情融入了泥土,色彩美化了理想,造型展现了智慧。双林寺彩塑经历了几个朝代还保留着原来的面貌。塑像中的韦驮菩萨、千手观音、渡海观音超凡脱俗,表现出了极高的彩塑艺术。古老的镇国寺万佛殿是我国最古老的(五代)几座古代建筑遗存之一,殿内五代彩塑向人们展示出了古代彩塑艺术的杰作,加之万佛殿前的龙虎槐树,一个粗皮老干、一个敦实苍劲,把久远沧桑的经历都刻表在树身上。城内外历代留下来的具有很高文物及艺术价值的瑰宝将平遥历史文化地位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及后来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使得那些古代城图及文字记载中的一些寺庙已找不到踪迹了。 兴盛的商业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古城中众多的深宅老院完全得益于平遥商业的发展,就平遥城而言,既不靠近京都,又非战略要

地,也非水陆码头,历史上也未见官方有何巨大的投资。平遥的发展几乎完全靠当地人的聪明智慧与勤劳奋斗才闯出了意想中的一片天地,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气候:“汇通天下”是日升昌票号的堂前牌匾,也是平遥商业票号业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中国地大物博,却再难找出一个县城能与平遥相比较。平遥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及经营模式,创造了中国金融商业史上的奇迹,尤其是在中国金融票号业由实物向信用转化期的创新带动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光辉灿烂的一笔。如今票号博物馆中的金库、账簿、印版、密押、道口及印制精美的汇票等一系列展出实物与高大的房屋前醒目的招牌、门联一起,将宽大的西大街上的红灯笼衬得更红了。昔日,拉运货物的车轮辗过青石大道,喧闹的声音伴着账房中算盘的拨动声,将平遥的商业一步一步推向了顶峰。车水马龙的商队运来的是货源、拉走的是货物,而平遥积累的却是财富! 古县城的繁荣形成了特殊的生活环境,创造了平遥百年不变的独特民风、民俗。逢年过节,民间喜庆都要举办文艺活动,特别是一些富家大户,为摆排场要请戏班子搭台作场唱大戏,给平遥的民间文化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平遥的民间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平遥古书、秧歌、旱船、背棍、民间吹打、锣鼓、杂耍,加上民间剪纸、窗花、推光漆、平遥牛肉、碗秃等本地特产、物品、食品,组成了民间风俗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变小了的“地球村”上的人不断地前来参观游览,尤其是近

最新【特色小镇案例】我国特色小镇15个经典案例汇总汇编

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想想看这么多特色小镇,凭什么你的小镇就能够被人记忆、被人传播、被人消费? 一、江南药镇 概况: 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

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 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 分为三大功能区: 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 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 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 二、丽江古城 概述:

山西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摘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内含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在因旅游业发展,平遥古城保护受到威胁,分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保护历史;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1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简介: 平遥县城古城墙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6 公里。双林寺中的彩塑非常有名,有“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之称。寺中共有两千多尊彩塑神像,大的可达3、4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每尊塑像都是形神俱备,艺术价值极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数目庞大的彩塑,竟能完好保存至今。 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现在县衙的大堂等建筑正在复修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为二堂、

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精)

文章编号 :100926825(2009 3620019202 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收稿日期 :2009207213 作者简介 :夏季芳 (19712 , 女 , 讲师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 安徽合肥 230022 夏季芳 摘要 :通过对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工作的研究 , 分析了其独特的保护经验 , 总结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保护 原则和方法 , 以求达到向其他城市推广的目的。关键词 :城市 , 历史文化遗产 , 保护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 , 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 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 , 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因此 , 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要 , 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2008年 10月 , 笔者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考察 ,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 , 认为有对这座古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做法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的。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与现状 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由来已久 , 而从现代意义

的文物保护并通过国家立法开始于 19世纪。就是 1964年制定的《威尼斯宪章》 , 及修复的国际宪章。 2005年 10了《威尼斯宪章》 , 是国际、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 :, 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 , 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 , 全国各地出于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 大力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利于保护的问题。比如有些地方片面地认为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 , 急功近利 , 只重近期效益 , 竭泽而渔 , 过度开发 , 破坏了永续利用。还有些地方为了旅游效果 , 不顾历史真实盲目复建 , 造假古董 , 仿古一条街方兴未艾。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历史信息 , 损害了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 , 违反文物法原则 , 损害文物价值 , 也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2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 , 是一座具有 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 城 , 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 , 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 古陶” , 明朝初年 , 为防御外族南扰 , 始建城墙 , 洪武三年 (公元 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 , 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补修和修葺 , 更新城楼 , 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 (公元 1703年 , 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 , 而筑了四面大城楼 , 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 6163m , 墙高约 12m , 把面积约 2. 25km 2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 ; 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 , 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 17世纪~19世纪的历史面貌 , 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 , 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 , 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 , 数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