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帮云原生平台架构设计思路和实践

华为云计算结构和解决方案

华为云计算结构和解决方案 一、FusionSphere虚拟化解决方案: 1、FusionCompute软件介绍 FC=Fusioncompute=华为虚拟化产品 CNA=资源虚拟化=计算节点代理=uvp+vna=统一虚拟化平台+虚拟节点代理=EXSI VRM=虚拟资源管理=虚拟化资源池管理=Vcenter vrm.zip=用于虚拟机模式安装部署vrm vrm.iso=用于物理机模式安装部署vrm cna.iso=CNA只能物理机模式安装部署 2、FusionManager软件介绍 FusionManager是华为自研的私有云管理平台,可以对虚拟化资源、非虚拟化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 能够对接的虚拟化平台有Vmvare ESXi和华为的FC CMP=云管理平台=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s 运营中心=FM-TOP=SC(server center) 提供给租户和管理员,进行资源的申请、发放 运维中心=FM-LOCAL=SV(server virtual) 对资源和系统进行监控维护,并对接虚拟化平台和硬件资源,形成可用分区。

All in one模式=SC+SV =一套系统包含两种功能 Top Local模式=Top+Local=SC和SV分开部署 二、FusionCloud私有云解决方案: FSO替代了FM-Local,MO替代了FM-top——但为什么mo包含部分SV的运维功能? 1、ManagerOne软件介绍 MO=ManagerOne=SC+OC=Service Center+Operate Center 私有云解决方案中的管理平台,负责资源的管理、运营。 服务中心=SC=Service Center=提供租户和管理员的交互界面操作中心=OC=Operate Center=对硬件和虚拟机状态进行监控和运维 //包含了FM的部分SV功能,但是不对接虚拟化平台。仅做监控和运维 2、FusionSphereopenstack介绍 FSO=FusionSphereopenstack 华为openstack,是华为基于社区版openstack进行加固优化版本。 CPS=cloud program sevice 进行FSO平台的基础配置,用于对接资源池(计算存储网络镜像)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

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

一、业务挑战 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2020年)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 (2020年) 云原生产业联盟 Cloud Native Industry Alliance,CNIA 2020年7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原生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原生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 牵头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百度云计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凌云雀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博纳讯动软件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编写组成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栗蔚、陈屹力、刘如明、闫丹、郑立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易立、李小平、朱松、李鹏、石兵、阚俊宝、王炳燊、黄玉奇、张大江 百度云计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周岳骞、曹剑 北京凌云雀科技有限公司:刘嘉伟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赵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刘赫伟、马达、张琦、王泽锋、赵华 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王翱宇、才振功、方佳伟 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郭峰 苏州博纳讯动软件有限公司:伞亚鹏、刘欣雨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罗茂政、邹辉、韩欣、任秀森、陈一苇、王玉君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宋净超 注:编写单位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当前全球的数字化浪潮逐步加深,云计算成为当今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云原生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角色逐步提升,成为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本白皮书是继《云原生技术实践白皮书(2019)》之后,针对国内云原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云原生概念到新技术发展特征,以及到云原生支撑行业领域发展,最后再总结云原生未来发展新趋势。

云计算资源池平台架构设计

云计算资源池平台架构设计

目录 第1章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4) 第2章资源池总体设计 (5) 2.1 X86计算资源池设计 (6) 2.1.1 计算资源池设计 (6) 2.1.2 资源池主机容量规划设计 (8) 2.1.3 高可用保障 (9) 2.1.4 性能状态监控 (12) 2.2 PowerVM计算资源池设计 (14) 2.2.1 IBM Power小型机虚拟化技术介绍 (14) 2.2.2 H3Cloud云平台支持Power小型机虚拟化 (16) 2.2.3 示例 (18) 2.3物理服务器计算资源池设计 (19) 2.4网络资源池设计 (20) 2.4.1 网络虚拟化 (20) 2.4.2 网络功能虚拟化 (34) 2.4.3 安全虚拟化 (36) 2.5存储资源池设计 (37) 2.5.1 分布式存储技术方案 (37) 2.6资源安全设计 (46) 2.6.1安全体系 (46) 2.6.2 架构安全 (47) 2.6.3 云安全 (52) 2.6.4 安全管理 (59)

2.6.5 防病毒 (62)

第1章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当前IT基础架构的现状,未来云平台架构必将朝着开放、融合的方向演进,因此,云平台建议采用开放架构的产品。目前,越来越多的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引入Openstack,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研发自己的openstack版本,如VMware、华三等,各厂商基于Openstack架构的云平台其逻辑架构都基本相同,具体参考如下: 图2-1:云平台逻辑架构图 从上面的云平台的逻辑架构图中可以看出,云平台大概分为三层,即物理资源池、虚拟抽象层、云服务层。 1、物理资源层 物理层包括运行云所需的云数据中心机房运行环境,以及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设备。 2、虚拟抽象层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统一调度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 3、云服务层 云服务层是通过云平台Portal提供IAAS服务的逻辑层,用户可以按需申请

容器云平台监控架构设计及优化

容器云平台监控架构设计及优化

目录 1. 概述 (1) 2. 价值和意义 (1) 3. 监控方案选型 (1) 3.1 容器云监控方案有哪些 (1) 3.2 方案对比并确定 (3) 4. 基于prometheus的容器云平台监控架构设计 (4) 4.1 prometheus介绍 (4) 4.2 架构设计 (5) 4.3 监控点有哪些 (7) 4.4 重要组件介绍 (10) 4.5 数据可视化 (14) 4.6 高可用设计 (16) 4.7 性能优化与容量预估 (22)

1 概述 随着容器化的大力发展,容器云平台已经基本由Kubernetes作为统一的容器管理方案。当我们使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化管理时,传统监控工具如Zabbix无法对Kubernetes做到统一有效的全面监控,全面监控Kubernetes也就成为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使用容器云监控,旨在全面监控Kubernetes集群、节点、服务、实例的统计数据,验证集群是否正常运行并创建相应告警。本章旨在于介绍容器云平台监控的架构设计及优化。 2 价值和意义 监控是运维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监控可以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对故障提前预警,以及历史状态的回放,还可以通过监控数据为系统的容量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真实的用户行为和体验。为容器云提供良好的监控环境是保证容器服务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快速认识当前容器环境下都有哪些监控方案,并对主流的监控方案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3 监控方案选型 3.1 容器云监控方案有哪些 (1)Zabbix Zabbix是由Alexei Vladishev开源的分布式监控系统,支持多种采集方式和采集客户端,同时支持SNMP、IPMI、JMX、Telnet、SSH等多种协议,它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如果符合告警规则,则触发相应的告警。 Zabbix核心组件主要是Agent和Server,其中Agent主要负责采集数据并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式采集数据发送到Server/Proxy,除此之外,为了扩展监控项,Agent还支持执行自定义脚本。Server主要负责接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指南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数据王国”仍然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QWB_2014智慧城市圈子专注产业链的概念普及、报告分析及趋势等的行业分享,致力于搭建IT大佬、政界、商界、学界的跨界智力及项目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云原生视角下的开放网络架构

云原生视角下的开放网络架构

目录 1.云原生概述 (3) 2.云原生网络架构 (8) 3.总结 (21)

1.云原生概述 随着容器等轻量级高效率虚拟化技术的兴起与微服务理念的普及,云计算正向着“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个趋势,网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更好地支撑云原生平台大规模的弹性能力与服务自愈和的特性。开放网络的技术将在云原生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 从2015年开始,微服务、CI/CD、DevOps、Serverless、SRE等词汇大量涌现,一场云原生的运动正式拉开大幕。 云原生,从广义上来说,是更好地构建云平台与云应用的一整套新型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论,而狭义上讲则是以docker容器和Kubernetes(K8S)为支撑的CNCF技术生态堆栈正在革新整个IT架构。我关注到本次大会还设了一个OpenStack开发者论坛,但是其中所有演讲议题都以容器或K8S为主,由此也可以印证,云原生的潮流势不可挡。 以Docker为代表的轻量级容器虚拟化技术,将成为今后企业应用发布的标准形态,横跨众多Linux甚至是Windows平台。

以Kubernetes(K8S)为代表的云原生编排系统,将成为分布式集群架构的核心操作系统。

当时硅谷的大佬们抛出云原生的提法,说明之前用云的方式存在很大问题,并不是原生的,主要体现为: 1)业务系统烟囱式的构建,项目经验无法沉淀复用,项目数据无法协作共享,IT治理难度较大 2)运维模式未有本质性的改变,虚拟化的出现使得物理资源无需运维,但是多出了运维虚拟机的负担,像服务高可用、自动伸缩、监控审计,这些在平台方面是没有保障的,还是需要人工介入 3)开发并未得到解放,开发人员在写程序时仍然需要考虑资源的使用情况,高可用的方案,还需要自己部署中间件,自己进行测试。 而随着云原生的出现,它理想的场景,一是IT的能力可以最大化的复用,能力层次化地构建,体现IT治理的成效。其次是最重要的可运维性,它包括云原生所强调的大规模横向弹性,自愈高可用性,平滑升级,可测量、容器化等特性。最后是开发友好性,越来越多的项目表明,能够吸引开发者的项目更容易成为主流,此外,CICD开发运维一体化的流程可以大大节省集成部署的时间与难度,提升生产效率。

云计算架构的设计原则

云计算架构的设计原则

关于“架构”概念的介绍,包括: ?“事物的组织、结构或格局。” -- 《现代汉语大词典》?“建筑的科学或艺术。”-- 《牛津辞典》 ?“①建造,构筑;②框架,支架。-- 《新华词典》

1.公有云进入快车道,逐渐成为主流:Gartner 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IaaS 投入增长为38.4%, 达到了224 亿美元,并预计到2020 年,全球IaaS 投入将增至560.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9%。

2.企业自建数据中心不断减少:Gartner 预测未来企业数据中心将会不断消失,逐渐会向公有云上 迁移。 3.公有云和企业IT 会长期并存,形成混合云形态:根据Gartner 预测,在2017 年全球公有云服 务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8%,相比2016 年的2092 亿美元,总数将达2468 亿美元。但相比全球总的IT 开销来看,全球3.8 万亿美元的IT 总开销相比,还只是刚刚起步。长期开看,企业自有IT 和公有云会长期并存,形成混合云形态。 原则二:混合云成为必然 企业架构师需要具备双模IT 的思想,双模IT 的实现基础是混合云架构。根据IDC 的预测,未来3 年内将会有超过80% 的企业会采纳混合云模式部署,大幅推动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混合云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 1.私有云部分负责承担关键业务、敏感数据、合规性要求、交易型平台。

2.公有云部分负责承担交互类应用、创新类业务、数字化业务服务等 3.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可以进行平滑的负载迁移,在私有云高负载的情况下,部分业务可以平滑迁 移到公有云部署;公有云业务随着企业管控要求,可以随时回归到私有云环境中;公有云和私有云可以进行混合型业务部署,私有云承担关键业务交易,公有云承担读写分离式的查询业务(类似于12306)。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3) 1.1、项目设计原则 (3) 1.1.1、统一建设 (3) 1.1.2、相对独立 (3) 1.1.3、共建共享 (3) 1.1.4、安全可靠 (3) 1.2、建设思路 (4) 1.2.1、需求驱动 (4) 1.2.2、标准先行 (4) 1.2.3、围绕数据 (4) 1.2.4、逐步扩展 (4) 1.3、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设计 (5) 1.3.1、总体逻辑体系结构 (8) 1.3.1.1、信息资源体系 (8) 1.3.1.2、支撑体系 (9) 1.3.1.3、标准规范体系 (9) 1.3.1.4、运行管理体系 (10) 1.3.1.5、安全保障体系 (10) 1.3.2、总体实施结构设计 (10) 1.3.2.1、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及信息资源 (11) 1.3.2.2、数据接口系统区 (12) 1.3.2.3、各部门系统 (12) 1.3.2.4、综合应用 (12) 1.3.3、总体物理体系结构 (12)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1.1、项目设计原则 1.1.1、统一建设 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前置机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社会保障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1.1.2、相对独立 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1.1.3、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1.4、安全可靠 由于社会保障数据与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1.云计算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

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服务门户收到最终用户的请求时,将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对该请求进行立刻供应、预留或者排队。 不同的用户通过同一个云服务门户当中,将会看到只属于自己的应用、计算资源和服务目录,这是云计算当中的多租户技术,用户使用的资源在后台集中,但是在前端是完全的逻

数据服务公司与云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登记住册地: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登记住册地: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 合作背景 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致力于信息资源的积累,促进行业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挖掘利用及信息采集加工、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可以为不同的行业IT解决方案提供进入、整合及寻找终端客户的服务; 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是横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信增值业务等行业的智慧服务云技术平台的信息内容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商。是iService分布云智慧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分布云平台”)的合法权利人,拥有分布云智慧服务外包平台的一系列成熟标准及解决方案,并正在寻找终端客户及拓展市场。 双方整合优势资源,就利用乙方及其合作伙伴品牌及建设运营管理标准,建设××分布式云数据中心和云管理平台,推进××云服务及拓展智慧城市领域的业务,共同打造××模式的生态体系, 建立全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目标,达成如下协议: 合作内容

协议双方一致同意,乙方负责出资进行分布云平台的建设,乙方授权甲方以乙方的名义开展分布云平台的城市拓展及运营,乙方于合作期间应按需协助提供甲方上述有关市场的云平台标准、开发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教育训练、市场销售资料、销售管道、销售前及技术上的支持。 协议双方一致同意,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乙方在甲方与客户成功签署××分布云平台建设协议,并向乙方支付本协议所约定的相应款项之日起(含当日,下同)5个工作日内(含当日,下同),乙方向甲方提供分布云平台方案(最新版本,下同)接入甲方平台事宜(以下简称“接入事宜”)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为完成接入事宜而需要的软件源代码、端口信息等。 乙方为甲方云平台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运营管理服务,以互联网搭载分成的方式整合全球面向城市、行业、民生的先进解决方案,通过××分布云平台由甲方服务于平台落地城市。 协议双方一致同意,乙方授权甲方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代理销售渠道商,包括授权甲方使用乙方及乙方合作伙伴(IBM、甲骨文、中科院等)产品之品牌商标;授权甲方予以乙方名义开展该项业务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转授权服务平台及转授权第三方营运之权利。甲方并同意采用乙方为中国地区之产品方案功能所需之相关软硬件、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供商。 协议双方一致同意,乙方负责产品方案功能技术标准的制定、维护、产品问题解决、产品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培训。

容器云平台存储架构设计与优化

容器云平台存储架构设计及优化

目录 1.容器平台存储概述. (1) 1.1容器和 Kubernetes 存储概述 (1) 1.2容器存储的类型. (1) 1.3Kubernetes 平台中存储的应用场景. (2) 1.4容器云存储设计的重要性. (3) 总结. (3) 2.Kubernetes 中几种常见的存储系统. (3) 3.持久化存储设计. (4) 4.Kubernetes 存储的设计与基本架构. (5) 4.1Persistent Volume与Persistent Volume Claim概念介绍. (5) 4.2基础 Kubernetes 存储架构. (8) 5.容器平台存储实践. (9) 5.1某保险公司 OCP 容器平台存储设计. (9) 5.2某基金公司测试环境 Kubernetes 容器平台存储设计. (11) 5.3基于 CSI 开发的容器平台存储设计. (12) 6.优化建议. (13)

1 容器平台存储概述 1.1容器和Kubernetes存储概述 IT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业务数据的急速增长,云计算的急剧扩张,以及数以百万级的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正推动我们向着更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应用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正在试图寻找一条解决之路来应对这复杂的场景。容器技术在这个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容器支持敏捷设计、开发和部署;支持在生产/开发测试环境中非常容易地扩展,因此它们逐渐成为分布式、云计算的首选解决方案。容器架构提供了更好的方式来构建现代化的应用程序,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以容器形式进行生产环境的第三方IT应用托管,尤其在内部应用、融合架构和专用的基础架构领域。 随着容器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稳定,企业顺势而为,推出了容器云平台的产品。容器云平台不仅仅可以用来管理基础设施资源,同时其强烈的业务属性(研运一体化)也逐渐为大家所知。容器云平台和前几年大热的云平台一样,对基础设施资源(计算、存储、网络)的管理技术日趋成熟。存储作为容器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着容器数据的安全,在整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们整个设计的重中之重。 容器中数据的存储是临时性的,当容器消失的时候,数据也会随之消失,后来就有了持久化存储的研究;在Kubernetes平台上,Pod中同时多个容器运行,常常需要这些容器共享数据存储,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Kubernetes抽象出Volume对象来解决存储方面的问题。Docker也有Volume的概念,但对它只有少量且松散的管理。在Docker中,Volume是磁盘上或者另外一个容器内的一个目录。后来新增了Volume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Volume的驱动程序,虽然功能还非常有限。 Kubernetes卷具有明确的生命周期——与包裹它的Pod相同。因此,卷比Pod中运行的任何容器的存活周期都长,在容器重新启动时数据也会得倒保留。当然,当一个Pod不再存在时,卷也将不存在。Kuber- netes可以支持许多类型的卷,Pod也能同时使用任意数量的卷。 卷的核心是包含一些数据的目录,Pod中的容器可以访问该目录。特定的卷类型可以决定这个目录如何形成的,并能决定它支持何种介质,以及目录中存放什么内容。使用卷时,Pod声明中需要提供卷的类型(.spec.volumes字段)和卷挂载的位置(.spec.containers.volumeMounts字段)。容器中的进程能看到由它们的Docker镜像和卷组成的文件系统视图。Docker镜像位于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根部,并且任何Volume都挂载在镜像内的指定路径上。卷不能挂载到其他卷,也不能与其他卷有硬连接。Pod中的每个容器必须独立地指定每个卷的挂载位置。 1.2容器存储的类型 容器架构使用到的三种存储: (1)镜像存储 这个可以利用现有的共享存储,类似于虚拟化环境中虚拟机镜像的分发保护机制。容器镜像的优势在于其存储容量相较于完整的虚拟机镜像小了很多,因为不会复制操作系统代码。此外,容器镜像的运行在设计

App新闻及政务云服务平台技术方案

App新闻及政务云服务平台 技术方案

目录 一、行业应用概述 (5) 二、平台设计目标 (5) 三、平台架构设计 (6) 四、架构组成说明 (6) 1.云平台基础运行环境 (7) 2.云平台统一运维支撑 (7) 3.合作伙伴媒体内容汇聚 (7) 4.融合媒体内容集成播控 (8) 5.APP业务接入服务 (8) 6.APP模块化标准服务 (9) 7.APP终端自定义封装 (9) 8.各地合作伙伴APP应用 (9) 五、A PP模块组建 (9) 1.首页展示 (10) 2.新闻 (10) 3.专题 (11) 4.直播 (12) 5.点播 (12) 6.美图 (13) 7.爆料 (14) 8.调查投票 (14) 9.天气预报 (15) 10.交通出行 (16) 11.号码通 (17) 12.电影 (18) 13.论坛 (18) 14.用户中心 (19) 15.用户管理 (19)

17.信息推送 (20) 18.意见反馈 (20) 19.评论及分享 (21) 20.浏览模式自定义 (21) 21.系统设置及其他 (22) 22.公交 (28) 23.地铁 (28) 24.自行车 (29) 25.在线商超 (29) 26.客运 (31) 27.演出 (32) 28.路况 (33) 29.违章查询 (33) 30.银行缴费 (34) 六、融合内容服务与生产管理 (34) 1.节目资源收录 (35) 2.本地手动采集 (36) 3.远程遥控采集 (36) 4.计划定时采集 (36) 5.内容资源入库 (37) 6.接口传送 (37) 7.自动扫描入库 (37) 8.客户端上传入库 (37) 9.内容快辑制作 (37) 10.内容格式转码 (38) 11.内容分类管理 (38) 12.信息编排管理 (38) 13.内容审核发布 (39)

云原生中间件白皮书

云原生中间件白皮书(2020年) 郑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云计算部工程师 2020年7月29日

01概述

何为云原生?何为中间件? 云原生是面向云应用设计的一种思想理念,充分发挥云效能的最佳实践路径;帮助企业构建弹性可靠、松耦合、易管理可观测的应用系统,提升交付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代表技术包括不可变基础设施、服务网格、声明式API及Serverless等。 云原生 中间件 产业 技术 价值 标准化 功能 特征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互连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易移植性。中间件位于客户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参考CNCF云原生定义 参考北京大学梅宏和IDC对中间件定义

1946 ENIAC的诞生 1990s 互联网时代来临现代中间件诞生2010 开源技术兴起 开放协作推动中间件技术发展 1960s 软件登上历史舞台 2006 云计算时代为中间件提供了平台 2013 云原生时代赋予中间件新的内涵 中间件前世今生:一切为了支撑上层应用系统

02云原生应用

云原生应用优势 云原生应用可以快速构建并部署到平台上,平台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扩展能力并与硬件解耦,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弹性和高可 移植性云原生应用关注弹性和高 可用的架构设计,帮助开 发人员和架构师设计不受 环境中故障影响的在线系 统,快速弹性的重建和保 持系统可用 使用支持云原生技术的云 平台,企业可以将构建在 任何(公有或私有)云上 的应用快速迁移,无需担 心锁定 云生云长,充分利用云平台优势敏捷弹性,致力高效高可用设计具备多云间扩展的灵活性

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

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 5 - 一、建设意义..................................................................... - 6 -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 7 - 三、总体要求..................................................................... - 9 - (一)指导思想。 ............................................................................... - 9 -(二)建设原则。 ............................................................................... - 9 -(三)建设目标。 ............................................................................ - 10 -四、平台定位.................................................................. - 13 - (一)与各级政府网站的关系。 ............................................... - 13 -(二)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关系。...................................... - 14 -(三)与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关系。...................................... - 15 -(四)与省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 - 15 -(五)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关系。 .................. - 16 -(六)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 - 16 -(七)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的关系。............................ - 17 -(八)与市(州)、部门政务服务系统的关系。................ - 17 -(九)与重要社会信息系统的关系。...................................... - 18 -(十)与实体政务大厅的关系。 ............................................... - 19 - 五、总体架构.................................................................. - 19 - 六、建设内容.................................................................. - 21 -(一)四川省政务服务网。........................................ - 21 -(二)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 24 -(三)全省政务服务办理平台。 ............................... - 29 -(四)全省政务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 32 -

华为云计算售前题库

云计算售前题库 第一题 FusionSphere 的虚拟机容灾(双活技术)是依靠哪一个功能来实现的?A.数据备份 B.T系列存储的远程复制技术 C.虚拟机热迁移技术 D.Vis600t的镜像技术 第二题 在管理节点HA特性中,管理节点的工作模式是; A.主备状态 B.Active-Active双活状态 C.多活状态 第三题 版本的登录界面可以直观的看到虚拟机开关机状态,以及网络是否畅通True False 第四题 如下哪种方案用于实现员工办公效率的提升 A.FusionSpere B.FusionCube C.FusionAccess 第五题 inIc智能网卡能够减少CPU占用率,提升vm的i/o能力 true false

第六题 Icache智能加速的主要作用是;(多选) A.提高链接克隆模式下的虚拟机启动速度 B.从服务器内存中读取数据,减小共享存储的压力 C.链接克隆模式下抑制启动风暴,降低网络数据流量 第七题 业界主要的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有哪几种?(多选) A.Hadoop B.XenServer C.Vmware ESX D.KVM E.微软Hyper-V 第八题 如下哪种模式可把编程平台资源转换成某种服务出售给中小企业? A.Caas B.Saas C.Paas D.Iaas 第九题 在同一个服务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台虚拟机 A.True B.False 第十题 下列哪项技术能够节省存储空间,提升虚拟机的维护的维护管理效率及减少虚拟机的创建时间? A.自动精简配置

B.链接克隆 C.存储热迁移 D.缓存加速 第十一题 华为桌面云管理不支持用户与TC绑定 True False 第十二题 什么是业务连续性? A.留住主要员工的计划进程 B.一种为确保组织不同部门间交流的流程 C.用于修改策略和程序的更改管理方法 D.业务系统和应用程序具有连续的可用性 第十三题 为了提高客户虚拟机的可靠性,FusionSphere提供了那些技术?(多选) A.多级别的虚拟机备份 B.链接克隆 C.虚拟机热迁移 D.虚拟机容灾 第十四题 FusionSphere支持的来宾操作系统(Guest OS)有?(多选) A.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 B.Mac OS C.主流的Linux操作系统 D.国产操作系统如麒麟操作系统

电子政务网云平台设计方案

XXX电子政务网云平台设 计方案 项目背景电子政务网作为全市信息化枢纽,承载着多项重要信息化应用,如内外网域名服务器、邮件系统等等,同时也是各委部局与公网.省政务网的传输出口。现各部局、各事业单位的数据资源、服务器、信息化系统各H为政, 难以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亭。同时,随着平安城市、政府应急.共亨灾备、智能交通系统等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的全面开展,以及国家、省对信息安全、平台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设备及网络架构已经难以支撑业务发展、安全、性能方面的新要求。 而对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建设、不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亭程度低、重复建设、统一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模式在资源管理. 数据管理、服务管理方面给出了目前最好的答案。“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对外(政府之间、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公众)服务的平台,优化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信息化。 云计算在云计算的诞生之前,现代计算机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从高高在上的大型机时代,到个人用户普及的PC机时代,再有Internet技术将全世界 都联系到了一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來,数据的增长完全可以用 “疯狂”来形容。云计算就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新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 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软 件、应用平台.及基础设施等资源。 云计算具有资源池化、弹性扩展、自助服务.按需付费、宽带接入等关键特征。 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网目前承载着市委市政府及各委部局多项重点应用,如信用网、内外网域名服务器、市府办内部公文系统、党政机关网站.网络监控平台.对外网站、指挥部网站、重点项目电子督察督办系统、网上行为监控系统、行风热线网站、人大提案系统、市委市政府大门安全监控系统等等。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及运行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即所有部门的政务应用系统均部署在信息中心的机房,各部门的政务应用系统累计超过100多个。 并且目前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分散重复 市政府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多以独立建设为主,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根据不同的业务和应用需要购买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以及各种软件。每套业务和应用分别部署在某些物理资源之上,每套业务都是一个信息孤岛,这个孤岛包括需要单独的安全保护机制和软件的支持,以及配套管理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不足如下: 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并且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不高: 作为数据中心中最 核心的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相互之间不能形成足够的共亨 机制,无法提供被利用的基础条件。社会最重要的财富散落各地,无 法反馈于公民; 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是面向从政府到公民的所 有社会建设者,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程度很高,这与大多数的政府部 门信息管理人员配置的薄弱形成明显的矛盾。 信息化水平不均衡 除了以上所描述的由于传统信息建设所产生的不足之外,每个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不同.专注点不同、所投入的精力不同,以至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不均衡。 管理协调体制尚需完善 如何真正将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亨,形成一个基于政府部门的数据中心?如何将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形成联动,整合出统一的数据中心,形成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自主化,达到电子政务发展中最终的理想阶段? 目前尚未建立其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化主管部门推动跨部门的系统建设难度较大,也是造成政务信息化分散建设与水平发展不均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