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浅谈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浅谈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浅谈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发表时间:2011-02-21T14:11:00.21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12期供稿作者:周世荣迟桂军

[导读] 竞赛法;将一些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分析、理解、记忆,用分小组或分男、女竞赛的形式来完成

周世荣迟桂军(莱阳市谭格庄中心初级中学山东莱阳 265200)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就是在整个中学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成才先成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行之有效的育人功能,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德育;课堂;活动;社会;家庭

1.活化课堂教学,强化德育渗透

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仍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形式。初一、初二的行为规范教育,初三的法律常识教育,初四的思想信念教育,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摆脱传统教学中那种“讲框框、画杠杠、背条条、考点点”的陈旧模式。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巧妙地鼓励和诱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寻找最佳学习方法,使课堂充满歌声、掌声、笑声,内容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彩,真正完成教育目标。

1.1演讲法;一般是每节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运用自己所在理论知识,演讲自己对班内外、校内外、国内外事件的认识看法、意见。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将课堂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贴近,活学活用,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1.2 竞赛法;将一些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分析、理解、记忆,用分小组或分男、女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胜者赢得掌声,不胜者唱歌或表演小节目,滑稽拳击,那怕是模拟动物声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整个课堂始终处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效率自然是高的。

1.3 启发诱导法;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寓言、小故事、名家大师的诗句或轶事,设置一种艺术氛围,巧妙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4 设疑布阵法;巧妙地提出问题,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最后在总结归纳中讲清问题思路。

1.5 开沟填壑法;学生自己从教学内容中发现问题,自己出题考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进而明确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

1.6 结合社会热点、疑点问题组织讨论课;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在头脑中存在已久而不能解答的问题,从而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确实有用,增强学习的兴趣。

1.7 通过“录像课”促使学生思考,明辨是非;通过“参观访问课”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觉悟;通过“劳动课”,促使学生亲身感受生活,培养学生朴素的阶级感情,发展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而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自觉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能力内化为素质。

2.落实活动教育,巩固德育成果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上了解的有关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知识,虽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但仍不是道德教育的归宿。让学生行动起来,付诸实践,才是我们真正的落脚点。

我们把落实活动课作为政治课的延伸和深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德育成果。在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写心得,谈体会,写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及时进行思想反馈,看他们是否领会其精神实质,思想上、觉悟上得到什么启迪,检查德育效果,增强德育效果。

同时,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成立了许多思想政治课外兴趣小组,因地制宜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把抽象,空洞的知识化解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使学生易于着手。

初一“孝敬父母”活动课,通过“谈”(爸爸妈妈的辛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封家书),“读”(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讲”(一件父母关心子女,爱护子女的具体事例,名人大师跪乳反哺的孝亲典型事例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父母的辛劳,从而自然而然的孝敬父母。

初三“模拟法庭”活动课,对班级的违纪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例徐立弑母、我驻南使馆轰炸等,运用所学法律常识立案审理,在模拟中学法用法,在乐趣中受益,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学生在谈到“开庭”之后的感想时谈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新知识,同时对书本上的知识,我们也理解的更深更透了。

初四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以举办“时政论坛”、“热点辩论”等为切入点的活动课,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养成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我们还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的放失地组织专题系列活动课。

针对学生浪费粮食情况,我们开展了“珍惜粮食”系列活动。撰写小论文,论述爱惜粮食的意义,浪费粮食的危害;评选“节粮标兵”;组织“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浪费粮食现象立刻杜绝。正如六年级七班徐静同学在演讲中说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是从幼儿园就会背,却从来没有深思和反省自我,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这么多粮食……。

针对“减负”后学生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我们及时组织了如何正确对待“减负”辩论会,“发奋读书是学生的天职”演讲比赛,“告别昨天,重塑自我”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使学生通过思辨,清醒地认识到“减负”的意义,如何利用‘减负后的充裕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这一系列活动,使政治课实现了求新、求实、求活,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

3.开展社会实践,拓宽德育内容

开展社会实践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便于动员社会的积极因素影响学生。实践活动必须做好思想动员,明确要求,制定周密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束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巩固成果,要写感受、谈体会、组织交流、演讲等。我们开展以下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政治课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政治课 政治课既就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就是一门德育课,它将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入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就就是枯燥乏味,只有几幅简单的图片,所以上一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就是非常不容易的。新课改之后,中学政治课教材的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与原来相比差异很大,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涉及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法律意识、心理健康、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知识,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好的内容通过好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一、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什么? 每个人对一节课的评价与衡量的标准就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自 己的尺度。一堂好课有它自己的基本要求,但就是没有绝对的标 准。我个人的观念认为衡量一节好的政治课的标准就就是学生就 是否发生变化。这里面的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会一点知识、 懂得一点道理、得到一点感悟、引发一点思考。 (1)学会一点知识:这里的知识既包括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包括 课外知识与老师补充的知识。知识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掌握 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一点新知识都没有学到,那么可以说在这 个课堂上学生的变化很小。 (2) 懂得一点道理:这个道理包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道理、科学 道理、人生道理等等。学生如果就是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在各 个环节、老师都会有所收获。 (3)得到一点感悟:对中学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 感悟、爱的感悟、心灵的感悟。 (4) 引发一点思考:课堂内容本身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老师的故 事、课上即兴的事例,都能引发思考。包括自我的反省、对自己 各种行为的思考等。无论就是知识、道理、感悟与思考,都不仅 仅停留在课堂,就是可以延伸到课外的,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 生。 一堂课,一定要有一点、一个地方、一个细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留下痕迹。学生每天要上的课很多,凭什么我们的课能给学生留 下深刻的印象?就像世界前500强开会一样,每人在开会的时候 只有1分钟时间,能说什么呢?就就是说别人没有的。那我们的 课堂上,就应该出现其她课堂、其她老师没能给学生的、又能让

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

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 阵地,而思想政治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就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这不仅是一切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更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政治课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的信念、信仰和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就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志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对党的信念和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这不但是一切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更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在教学过程,广泛展开案例教学,促成德育内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案例教育教学实践,既有利于对学生完整、健全人格的追求和培养上实现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人文精神。

实例一:在讲“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时,引入案例1:“赤潮现象的产生”,并配以有关录象,把赤潮现象的产生与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联系起来(原因),再引出赤潮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如:海中鱼类的存活,海产品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等现象(结果)。案例2:“沙尘暴的肆虐”及相关录相,把人类掠夺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沙尘暴对人类的威胁联系起来分析起前因后果。通过此类案例,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品德养成的自主性上,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行为品质方面的自我修正能力,以实现其德育教育的目标。 实例二: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时”,引入案例1982年7月11日,西安军医大学的学生、共产党员张华,为救出一名落入粪池的老农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一段时间一来,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讨论,并有人认为:张华救老农无异于拿金子换取等量的石子儿,是不值得的。通过学生多方面参与,广泛发表其见解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老师从整体高度作好点评升华,把所学知识纳入人文背景中去。从主导地位的角度加以概括:张华的付出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值得的,是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1)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所践行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是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对社会的贡献行为,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3)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

德育教育案例及心得3篇

德育教育案例及心得3篇 德育的渗透无处不在。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德育教育案例及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德育教育案例及心得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如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6872225.html,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作者:陈学娟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年第03期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一门文化课,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考试作用,还应看到它对塑造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在高考的压力下,如何实现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呢?这是笔者这几年一直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介绍几点。 一、转变教学态度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要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按考试成绩进行分数排名。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充分发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而不能仅看到它对高考的价值。 二、调整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我们不能再采用传统“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今的课改理念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例如,问题导学法、交流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精讲点拨法、迁移运用法、情境导入法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1 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问题导入要学习的内容,不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由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转变为“自学”,从而发挥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问题必须符合课标要求;第二,问题难度系数要适中,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用合作探究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教师应视教学需要,适当安排。在采用合作探究法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作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构想。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当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学科德育渗透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而学科德育则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的教育性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德育渗透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内在动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苏教版语文教材很

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其内容丰富多彩,蕴含深刻的德 育知识。比如语文八年级下册就有“咏物抒怀” “道德修养”“人生体验”等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学内容,同时富含 深刻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 的思想内涵,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知识的分析中,使学生 得到启发,受到熏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升修养,这对 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作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 德育渗透,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在语文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语文德育的 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时,挖掘爱 国主义素材,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学生爱党、爱 国的政治立场。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长征之 歌”中,不管是《七律长征》、《老山界》还是《草》,这些文章或通过叙事,或通过抒情,表达了红军在长征中不怕困 难、坚持不懈,以及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语文教师在 让学生理解这些精神内涵的同时,应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让 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 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其实,适合注入 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沁园春 ?雪》及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歌词三首” 《我的

怎样上好政治课

怎样上好政治课 篇一:如何上好一节思想政治课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政治课 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它将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入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就是枯燥乏味,只有几幅简单的图片,所以上一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是非常不容易的。新课改之后,中学政治课教材的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和原来相比差异很大,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涉及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法律意识、心理健康、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知识,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好的内容通过好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每个人对一节课的评价和衡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尺度。一堂好课有它自己的基本要求,但是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个人的观念认为衡量一节好的政治课的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发生变化。这里面的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会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得到一点感悟、引发一点思考。

(1)学会一点知识:这里的知识既包括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包括课外知识和老师补充的知识。知识是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掌握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一点新知识都没有学到,那么可以说在这个课堂上学生的变化很小。 (2) 懂得一点道理:这个道理包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道理、科学道理、人生道理等等。学生如果是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在各个环节、老师都会有所收获。 (3) 得到一点感悟:对中学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悟、爱的感悟、心灵的感悟。 (4) 引发一点思考:课堂内容本身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老师的故事、课上即兴的事例,都能引发思考。包括自我的反省、对自己各种行为的思考等。无论是知识、道理、感悟和思考,都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是可以延伸到课外的,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堂课,一定要有一点、一个地方、一个细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学生每天要上的课很多,凭什么我们的课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世界前500强开会一样,每人在开会的时候只有1分钟时间,能说什么呢?就是说别人没有的。那我们的课堂上,就应该出现其他课堂、其他老师没能给学生的、又能让学 生受益的东西。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具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的东西,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这样,

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效能优化的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效能优化的途径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陈汉清215021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教学目标、任务层次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学途径、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把“德育效能”的理念贯穿全过程,以最有限的德育资源和德育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德育效果,实现德育效能的优化,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坚持“五化”;德育效能优化;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既具有很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功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纵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包括对工作的成年人和现在正在就读的学生,当问到他们最不喜欢的学科时,很多人肯定地回答:政治课。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到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是值得每一个政治老师探索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政治课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立足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坚持“五化”(教学目标、任务层次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学途径、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把“德育效能”的理念贯穿全过程,以最有限的德育资源和德育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德育效果,实现德育效能的优化,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目标、任务层次化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

德育教育设计案例反思

潜移默化育数学人 范丽君 一、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德育渗透措施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家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政治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3、利用生活实际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德育教育。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而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及时渗透德育,做到智育、德育巧妙结合,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教学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全

思想政治课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表现: 1、既有德育的性质,也有智育的性质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与素质总和提高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第一节:课程内容与实施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形态 1、综合课程 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和课堂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2、课堂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内涵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思想政治课的文本结构 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四节: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1、评价要求 1)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采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1、文字与音像资源 2、人力资源 3、实践活动资源 4、信息化资源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1、自主开发 2、共同开发 3、特色开发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 第一节:教学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 1、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2、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 二、教学规律 1、认识的渐进性规律 2、认识的曲折性规律 3、师生互动规律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基本组织形态,课外实践活动是辅助形态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及技能训练 2、导入新课及技能训练 1)情景式导入 2)材料式导入 3)问题式导入 4)衔接式导入 3、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设计 1)分解法 2)问题前置法 3)故事法 4)留白法 4、巩固新课及技能训练 5、布置作业及技能训练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优势

课程改革要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优势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二中何正彪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目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条件下,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地知识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存,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不断接受新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加强道德修养,拓展文化视野,提高综合素质.面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除了道德原则及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疏导学生,把握德育教育的契机。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性分析,创造性的学习,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培养,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高尚理想,锻炼学生毅力,在学生成功与失败时,给予必要的点拨。除了正常的学习外,配合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利用政治理论的内化过程,配合社会发展和形势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往往被单纯地传授社会科学知识所代替,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这种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优势作用的发挥,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在学校、在社会都受到不同因素的思想影响,他们是现实世界的人,社会上的各类事件无形有形的影响他们。他们的思想认识多是摇摆不定的,不同类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他们脑子里都有影响,是是非非,他们很难作出判断。在种情况下,政治课教育的导向作用或德育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一、明确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科教学之中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优势作用,因为它本身是以德育为根本目的,结合课程具体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强化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继承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进一步加强国家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的信念。同时,学生能够以行动尊重关心理解他人,加强班级的团结协作关系.为家乡、社会贡献力量.比较好的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观察分析社会风气时,得出正确选择。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知道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前进. 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这种优势是由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具备的。所以,明确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了解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到:不识字的人是文盲,不懂科学的人是科盲,文盲和科盲已严重阻碍祖国的社会义主建设。不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从小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废品和危险品。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次,要以事实教育学生思想政治课不学不行。从第一节课就要激发学生懂得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而自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教师绝不能采用学校既然设了这门课,又要进行考试,你就非学不可的强制态度,更不能认为第一节进行了学习意义的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学习意义的教育要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学生听起来离自己比较遥远。初中语文教材有一篇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法国人民爱祖国的故事。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课文是以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写的,其中有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 第一处是当小弗朗士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心理描写,我在课堂上作了有感情地朗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念到这儿,课堂上一片寂静。我抓住这段心理描写体现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点,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 我又重点朗读并讲析了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

全都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是小弗朗士出于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有了责任心!”…… 这时,我及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同学们!我们不该忘记历史,而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就是爱祖国。大家不要认为爱祖国必须是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民族兴亡的关头,拿枪打仗,保家卫国是爱国,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从现在做起,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学好自己的母语,奋发向上,关心集体,爱护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爱祖国的表现。 教这一课的时候,我就结合着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建立伪满帝国,禁止中国人民学汉语的事实说给同学们。告诉他们,历史曾有过惊人的相似,请同学们看看,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八年的抗战,又有多少同胞惨遭涂炭。说着我给同学们播放了事先编辑好的一张张幻灯片,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看到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时,同学们的愤怒和悲伤,有些同学甚至还用手用力地压着桌子……“难道我们真要像小弗朗士一样要到最后一课,才能幡然醒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而后悔,把自己和国家命运相联系?国家兴亡,我有责任!所以我们就从现在起,从上好每一节课起,学好汉语,学好每一学科,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如果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就应该明白个人和祖国的关系。”同学们深情地看着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感触和领悟。在课后的周记中,有个孩子写道:“落后则挨打,国富则民强,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真想大声高呼,中

如何上好一堂高中政治课

如何上好一堂高中政治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思考能力和养成学习习惯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有效,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因此,只有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学术造诣、教学技巧的一种检验,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课饱含了教师背后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结晶。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在本文中,本人按照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新课程要求,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的体会,提出如下看法。 一堂有效的政治课,即要求教师掌握好政治学科知识,又要求教师有好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因此,好的一堂课,并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课堂上,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总结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怎样上好一堂高中政治课,应把握好四个基本教学环节。即: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批改、反思。 一、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在备课时,教师对政治学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要有透彻的理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一部分第一节就是“课程性质”,即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而处在思想政治成长期的高中生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能强,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强而有力的影响。 所以,教师进行备课时,最首要的是弄清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避免在政治教学中出现错误的思想,或者渗进片面的观点、不科学的内容,如不科学的经济思想、某些西化的政治思想等,因为这有可能在不知不觉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树立正确消费观”,课本中给出西方的“奢侈之风会推动社会的繁荣”观念及中国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教师要通过指导,让学生对这两种观念进行辨析,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消费原则、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认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民族精神,适合我国现在基本国情,西方的享乐主义、奢侈消费观是不科学、不应提倡的。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熟练地掌握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内容、原理等弄清楚,弄明白,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 最后,备课中要注意与时事联系,政治与时事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政治知识点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模式创新

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模式创新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系统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经历了六十多年艰难曲折的过程,才逐渐从政治说教工具和德育教育的二律背反中走出来。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凸显其德育教育的本色。 一、教育者的德、才、学识、内在气质、人格力量具有无形的渗透力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政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育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采的舞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典雅的举止,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二、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

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宏观载体,也是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探求一系列灵活多变、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乃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学模式,它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实际所设计出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阅读→讲授→巧练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温故知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此外还有边讲边议、讲议结合模式等。 如此实施教学,势必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其一,课堂氛围和谐,学生思维活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其二,教师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诱导、启发、点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悟中明白深刻的道理,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三、辩论模式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诸如:“在校生应不应该带手机”,“人生幸福的标准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吗”,“网络用语是汉字的繁荣还是克星”等问题,在讨论、

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素材及其实践路径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素材及其实践路径分析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利用好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的德育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文章对人教版九年义务制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素材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提供理论参考。 标签:小学数学教材;德育素材;实践路径分析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严格落实课程育人。数学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这一门学科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作用明显。因此,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且选择有效的实践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一)插图素材。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具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生动形象,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不仅容易吸引儿童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蕴含着很多德育价值。因此,数学老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利用好这些插图素材,以儿童为中心,会使得课堂生动有趣,而不是满堂灌输数学知识。如,在一年级上册“位置”这一单元的练习中有一张房间布置的插图,需要儿童回答出物品放置在什么位置最合适。在儿童解决完问题之后,数学老师可以就物品放置这一话题在全班组织一次小讨论,教育并引导低年级学生养成文明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在有限的课堂内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要让学习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受到了德育教育。 (二)文本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除了有生动形象的插图素材外,还有很多文本素材。儿童在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不自觉的接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行为。开发利用这些文本素材,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帮助学生通过认识别人来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的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自己,通过道德评价活动学会自我评价。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导入部分介绍了航天员杨利伟搭载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并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在导入时数学老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杨利伟的事迹和中国航天精神。卓越人物的光荣事迹能够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继承并发扬他们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 二、分析有效落实德育的方法 (一)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计划培训资料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王明生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当今时代,各种信息的开放性、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孩子们时常面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选择。再加上现在广大农村,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家庭管理约束和亲情温暖的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影响,各种不良现象频繁发生,中学面临的更艰巨的问题是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德育工作。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产生明确的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二、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结合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德育渗透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健康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三、德育渗透措施方法: 1、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本册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据此可渗透如下教育:正确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名人精神,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开拓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珍视生活,关爱动物。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机进行渗透。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单元成长主题正确对待成长中的问题,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第二单元祖国主题体会课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题,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第三单元名人题材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单元文化艺术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价值观。 第五单元探险主题激起探险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六单元动物美文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2、深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上思想政治课

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 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优势,就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笔者在长期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能够轻松统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悄悄爱上思想品德课。 一、用真情关爱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师生需要心灵的沟通。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他们对教师的情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深厚情感,就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真理。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我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为寄宿生,不少学生是留守青少年,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感情困惑等,都需要及时得到老师的关爱和体贴。因此,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必须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自己身边。笔者曾经尝试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心灵不设防的效果很好。例如,有个比较内向的学生,将自己家庭的变故和在家里受到的委屈悄悄地告诉我,经过开导,她走出了困境,充满信心,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增进师生感情的过程,更是赢得学生信赖的过程。教师真心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有时,教师一句看似随意的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给予表现机会,

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从而驱逐心灵上的阴云,树立起自尊、自信,感受到您就是他的亲人。在爱心的感召下,学生如乘轻舟,顺风扬帆,乐学并能学以致用。有一个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很自卑。上课时,他看老师的眼神总是怯怯的。下课后,我问他听懂了没有,他的回答也总是吞吞吐吐的。可是我发现他的作业写得非常工整,于是,我从这里入手,经常表扬他。如今,这位大男孩已经变得开朗而自信,他的成绩也从当初的不及格到及格、从良好到优秀。可见,善不善于教育,有无情感的投入,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 二、精心组织教学 教师是否精心地组织教学,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怎样精心准备好一堂课呢?我以为: 首先,准备要充分。要让听课的学生感兴趣,不仅需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而且教案的编写、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心准备。即便如此,到了课堂上,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随机应变,满足课堂的教学需要。 其次,开头要新颖。好的开头能先声夺人,引人人胜,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的导语。可通过相关的寓言典故、名言、俗语、诗词、音乐等导人新课。比如,在讲授“改革开放”这一内容,导入时,我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歌曲,使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进了教学的课堂。这样,既说明了这节课的主题,又拨动了

德育教育素材

●德育教育素材 青年学生应在对自身言行的深刻反思中感悟和培养真善美 仙桃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真求道,以善养气,以美修身。何谓真、善、美?我不想从定义上作出任何解释。我今天抛出这个话题,侧重强调的是学习上要“求真”,人际交往要“求善”,生活处处要“求美”。学习上要“求真”。首先,学习过程要“较真”。同学们要有努力探索知识和穷尽就里的决心和毅力,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对所学的知识点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做到日清月结,不留疑点。班与班之间比纪律、比学风,争先恐后;同学之间比态度、比精神,不甘服输。其次,学习结果的呈现要真实。学校是学子求学的神圣殿堂,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作为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作为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任何的虚假和不诚信都是对这种科学精神的亵渎甚至玷污。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端正考风,诚信应考,向学校和家长交出一份既满意更真实的答卷。人际交往要“求善”。对同学们来说,感恩父母是善,尊敬师长是善,友善同学也是善。人际交往其实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当你选择了嫉恨和报复,你就会把满世界的人都当作敌人,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别人无意之中的一句玩笑话而耿耿于怀、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对;当你选择了感恩和友善,你就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与师长、同学相处的时候,才能求同存异,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与别人形成良性的互动,共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氛围。生活处处要“求美”。同学们十六七岁,正处于花一般美好的岁月,应该追求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美之于同学们并不遥远:思想健康就是美,语言文明就是美,衣着整洁就是美,行为规范就是美,勤俭节约就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德育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德育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在传统思想上,人们又总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理论说教,其德育教育的功能不大。事实上,很多时候教师也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了知识传授课,使其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诚然,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就看教师去如何施教,如何引导,如果教法得当,就能充分发挥其德育教育功能。 二十多年来,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一直做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子,现简要总结。 一、书本理论联系学生实际 理论高于实践但毕竟源自于实践。思想政治教学中切勿空谈理论,只看课本,应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去理解理论。初中生虽然涉世尚浅,但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很多问题也逐步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感知经验,并善于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看似空洞的理论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理解了才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总是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又感兴趣的事例,用事例去熏陶学生。 例如:初三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关特色理论方面的内容,对于初三

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感知经验,从生活中去体会理论,从身边的变化中去理解理论的正确性,既坚定了政治立场,又激发了学生对党的热爱,德育教育得以落实。 教材中充满理论,理论是生活的提炼,教师的工作就是建立起学生生活与教材理论的联系桥梁。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老师总结要点学生记忆。这种模式既不符合教改的要求,更不能使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发挥。教师要善于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模式,让思想政治课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思想,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师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各抒己见。虽然你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回答与所谓的答案相去甚远,但这毕竟是学生经过思考而得出的,这就是难能可贵的。我从不轻易否认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在这个时候,教师再做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是指导学生生活的,学生的生活是斑斓多彩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就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学生理解了才能去接受,接受了才能落实在行动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才能得以体现。 三、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