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1、健康p1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2、健康心理学p2

健康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知识,综合心理、生物、环境、文化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免疫系统的功能p20

免疫防御功能、稳态维持、免疫监视

4、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牌p20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通过激素和神经介质的作用所实现的。

5、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p22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

6、健康信念p26

健康信念是个体对自己采取的健康措施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看法,属于生活信念。

7、健康或疾病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p27

1.健康或疾病信念受文化、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它造成不同

个体对疾病直接原因、估计疾病严重程度、疾病适宜治疗、疾病意义上

的认识差异。

2.影响因素包括:民间医学影响;文化环境和文化适应;教育、职业、收

入、社会地位和城乡差异;习俗;工业化和媒体宣传

8、归因理论和应用p30

1.归因是人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

2.归因理论认为所有行为结果都是由外部或内部因素所决定。外部因素是

指导致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诸如活动者周围的环境气氛、对活动者有

影响的某个人、奖赏和惩罚、运气、工作性质等。内部因素是指导致行

为产生的个人原因,涉及个人的性格、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

和努力程度等。

3.归因从四个维度解释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成败结果的归因:定位、稳

定性、可控制性、普遍性。

9、自我效能理论和应用p31

1.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成功执行某行为并导致预期结果的信念,属于自

信范畴。

2.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个人的认知等其他内部因素、行为三

者交互作用所决定,其中认知和信念对行为起关键作用,作为一种信念,自我效能影响个体在组织、执行行动、选择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的判断

和信念。

10、健康信念模型p33

1.健康信念模型是第一个研究行为转变的系统理论。

2.健康信念模型建立在需要和动机、认知和价值期望理论上,强调感知、

自我效能、期望、推理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

3.健康信念模型认为个体如果具有与健康、疾病相关的信念,就会有意愿

采纳健康行为和改变危险行为,个体对采纳行为并取得成功的信心(自

我效能)则是实现行为转变的保障。健康信念模型由知觉疾病易感性、

知觉疾病威胁、知觉健康行为益处、知觉行动阻碍、行动线索和自我效

能六部分构成

11、应激p70

应激是个体实际上或认识上的内外环境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适应过程。

12、应激源p72

是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刺激,它在本质上是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各种内外环境的需求。

13、社会支持p83

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着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团体等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

14、应对p88

应对是个体处理自身资源负担沉重或不堪重负的各种需求的过程。应对由各种努力组成,即个体通过行动和内心思索去处理环境中和心理内部的各种需求,以及各种需求之间的冲突。

15、心理防御机制p94

1.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临应激性事件时为减轻焦虑、恢复心理平衡而

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的适应性应对。

2.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主要是在潜意识中运作。当防御机制不常应用时,

其对减轻应激有适应性价值;但如果防御机制被频繁地运用,个体形成

了回避现实的人格,将不利于其应对应激、适应环境。

3.常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倒退、合理化、投射、反向形成、幻

想、置换、抵消、补偿、升华、幽默。

16、家庭的功能p100

1.家庭是指以婚姻为纽带,诸成员间通过爱、责任、依赖等关系联系起来

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2.家庭作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情感功能、

经济功能、生育功能、社会化功能、健康照顾功能。

17、职业倦怠p108

1.职业倦怠是指因工作压力所导致的体力和情绪衰竭的一系列症状,包括

消极的自我评价、消极的工作态度、失去对工作对象的关心和感觉等。

2.职业倦怠的表现:生理倦怠、才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衰落、人际关

系、行为问题、职业表现。

3.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人口因素、人格特征、职业期望、超负荷工作、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社会支持。

18、饮食p115

1.饮食行为可能包含特殊饮食、计划性、家庭/社会影响、零食、食物特性、

饮食健康意识、食物购买、食物准备、外出就餐、情绪性饮食十方面内

容。也可归纳为食物的选择、食物的制作、零食、情绪影响、健康饮食

意识、饮食偏好六个维度。

2.概括而言,饮食包括以下几个维度:饮食成分均衡、食品加工(油炸;

加热;烹饪方式)、食物搭配、饮食方式。

1.

2.提高看护质量:医院看护(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采用有效的言语沟通

和适宜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28、临终关怀p277

临终心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妥协、抑郁、接受

思考题

1、自我效能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采用健康信念理论,设计戒烟方案

①知觉疾病易感性:根据来访者特点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吸烟对危险行为致病性的认识。

②知觉疾病威胁:抽烟的严重性及所造成的疾病对身心和社会负面影响的看法。

③知觉健康行为益处:不抽烟的好处。

④知觉行动阻碍:预期戒烟过程中的阻碍,识别阻碍因素,作出积极保证,给予激励和支持。

⑤行动线索:如何行动,宣传、他人劝告、经历、民间传说等。

⑥自我效能:提高自我效能感(从成功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生理状态等)。

3、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是如何进行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①初级评价:判断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无关,无应激反应;积极,可能没有,可能有良性应激;消极,大多数有,分为伤害、威胁、挑战三种。

②次级评价(应对评价):评估是否可以克服应激性事件带来的“伤害”、“威胁”或“挑战”。伤害、威胁大,应对能力低,产生极大的应激反应。

③重新评价:通过反馈信息再次评定,核查初级、次级评价的正确性,可能改变事件的意义或调整应对策略。

影响因素:①自尊;②心理控制源;③自我效能;④认知风格;⑤归因风格。4、为什么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其中的机制是什么?

1.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是因为社会支持对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

系统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2.机制:①“缓冲作用”假说: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进行。②“直接

作用”假说:Ⅰ提高归属感与自尊;Ⅱ有助于保持良好情绪;Ⅲ有助于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5、请描述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1.职业倦怠是指因为工作压力所导致的体力和情绪衰竭的一系列症状,包

括消极自我评价、消极的工作态度、失去对工作对象的关心和感觉等。

2.表现:①生理倦怠;②才智枯竭;③情绪衰竭;④价值衰落;⑤人际关

系;⑥行为问题;⑦职业表现。

3.影响因素:①人口因素;②人格特征;③职业期望;④超负荷工作;⑤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⑥社会支持。

6、影响健康行为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哪些?

1.社会分层:①社会经济地位;②教育程度(健康保护因素、健康信念和

遵医行为);③种族。

2.社会变迁:①社会变迁;②社会转型与民众心理;③经济变革(社会福

利制度改革、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经济差距扩大)。

7、引起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①强化理论:正强化:成瘾行为的主要动机即是寻求成瘾行为满足所致的欣快感觉。

负强化:网络成瘾可减轻或暂时免除个体的痛苦和不快,使其产生重复的成瘾行为。

②成瘾人格:网络成瘾者像其他药物滥用者一样会形成一种生活风格,而这种风格会微妙地影响个体的人格。时间一长,寻找和使用药物的经历就会导致人格的改变。成瘾者常常逃避广泛性的社会关系,而与其他沉溺于相似成瘾行为的人群发生联系。对于应激,成瘾者一般采取不当的消极生活应对方式。正是基于人格、不良情绪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网络成瘾者较其他人更愿意通过选择上网来摆脱现实的烦恼,并不断为自己的行为做一些合理化的解释和辩护。

8、影响艾滋病发生发展的心理、行为因素有哪些?

1.心理因素:情绪、压力、生活事件、应对和社会支持。

2.生活方式:吸毒、不安全性行为、低龄性体验、饮酒、缺乏预防意识。

9、如何减少不安全性行为?

①在开始性关系前讨论你和你的性伴侣是否应当进行检查;

②使用橡胶安全套;

③避免高危性行为;

④参与非性交的性行为;

⑤减少性伴数;

⑥定期体检。

10、简述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①焦虑与恐惧

②否认与怀疑

③愤怒与沮丧

④回避与幻想

⑤认同与依赖

⑥抑郁

⑦悲观绝望。

11、试述癌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①个体支持性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关心、共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制定心理康复计划;提高患者应激管理能力;信息支持。

②行为治疗:放松训练、催眠、指导性想象等。

③认知治疗;④团体治疗;⑤音乐治疗。

12、论述癌症患者需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①关于癌症相关知识的教育

②手术前的健康教育

③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④心理疏导教育

⑤化疗副作用的知识教育。

13、更年期综合征有什么临床表现?

1.表现:卵巢功能衰退,缺乏雌激素分泌,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

候群以及生殖器官和乳房的萎缩。

2.心理因素:①性格;②生活事件;③情绪改变;④文化因素。

14、临终者的内心变化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①否认阶段;②愤怒阶段;③妥协阶段;④抑郁阶段;⑤接受阶段。

15、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临终者将要逝世前的

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

疗护理。

2.包括:①根据具体情况,满足临终者的知情权;②情绪和情感支持;③

控制疼痛;④居丧。

补充

1、健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P27

①民间医学影响

②文化环境和文化适应

③教育、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和城乡差异

④习俗

⑤工业化和媒体宣传。

2、试述坚毅性人格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应激中的积极作用。P84

1.主要特征:①责任感;②控制感;③挑战欲。

2.较高的控制感和挑战欲让他们把应激性事件视作有助于自己潜能发挥的

“挑战”,而非“威胁”和“伤害”;他们更能坚持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或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等);

他们在遇到应激性事件时,会采用更有效、更积极的应对策略,着眼于

解决问题和寻求社会支持。

3、如何理解应对的概念?P88

1.应对:个体对应激性事件以及因应激性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2.七个方面: ①针对应激性事件采取的任何认知和行为的措施。

②从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

个环节,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等。

③应对的努力有两个方向:改变环境or改变自身。

④应对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⑤应对方式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

⑥应对的目标是使心身重新达到平衡,也即重新适应环境,并

尽量减少痛苦和烦恼。

⑦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学习。

4、简述进食障碍的成因和防治。P127

1.成因: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①家庭因素;②同伴影响;③对身体

不满意;④消极情绪;⑤应激压力;⑥人格。

2.防治:心理、药物等多种途径共同介入。最有效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设

法纠正患者关于体型的不正确理念,如过分看重身体外表,使病人避免

产生暴饮暴食行为以及其后清楚欲望的感受,治疗过程包括评估、解释、

认知重构、防治复发、随访等。

5、何谓睡眠剥夺?其危害有哪些?如何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P181

1.睡眠剥夺:人因环境的或自身的原因丧失正常睡眠的量和状态。

2.危害:Ⅰ损害机体生理健康:降低细胞寿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癌症、心血管系统、皮肤、肥胖与糖尿病。

Ⅱ心理功能:情绪、行为、认知功能(注意力、感知能力、学习

记忆、对思维活动的影响)。

Ⅲ社会危害

3.如何培养: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晚上按时休息,清晨按时起床,

睡前保持心情平静,勿做易使人兴奋的活动;

②合理计划和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保证作

息制度的正常运转。

6、简述慢性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熟悉)P195

焦虑、抑郁、自我概念变化。

7、如何运用认知重构对“失恋”进行应激管理?P96

①认识:首先,确认和了解应激源,把你心中的挫折和忧虑都写下来(比如男朋友跟我提出分手);其次,确定那些情境和事件为什么是应激源,尤其是要确定与它们相联系的情绪是什么(我很沮丧、愤怒、抑郁),信念是什么(我很爱他,对他那么好,他怎么可以说分手呢?这不公平;他跟我分手了,没有他我活不下去;我真是太糟糕了!没有人会真正爱上我);再次,进行认知评价,如果认知评价的结果是消极的,阻碍你解决问题,就进入下一步(我没法解决,没法减少沮丧、愤怒、抑郁)。

②重新评价:换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把问题看成中性的或积极的,能确切地把握哪些因素是你能控制的,哪些因素你应该接受它是不可控制的(爱情没有所谓“公平”,“我很爱他”是我可以控制的,“他不再爱我”是我无法控制的)。

③替换:用新的思维框架代替原有的不合适的思维框架(就算他跟我分手了,也不是什么世界末日,生活还是会继续,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不是我不够好,而是我们不合适)。

④评价:检验新的思维框架有没有发挥作用,自己的情绪有没有改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继续采用;否定的重回第二布,重新寻找合适的思维框架。

此外,还有些思维方法有助于认知重构:①这对我无关紧要;②事情原本都应如此;③人人都会犯错误;④矛盾是由两个人引起的;⑤想法决定感受。

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89分试卷和答案)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培养个体科学的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是(C)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2. (B)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A) 快乐 (B) 愤怒 (C) 恐惧 (D) 悲哀 3. 合理变通的方式中的(B)是指改变外部信息刺激的强度,减少关注反倒自然 (A) 回避 (B) 淡化 (C) 转视 (D) 换位 4. 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心与(A)有关 (A) 自尊 (B) 自信 (C) 自爱 (D) 自卑 5.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人际关系(A) (A) 父母 (B) 同学 (C) 师生 (D) 同事 6.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D) (A) 人格受生物规律制约 (B) 人格不是指单一的人格特质,也不是指许多人格特质的机械拼凑或简单堆积,而是指个人身心各方面多种特质的整合 (C) 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质不能算是他的人格特质,只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质才能算是他的人格特质 (D) 人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7.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B)的艺术 (A) 行动 (B) 语音 (C) 肢体 (D) 金钱 8. (C)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心灵的晴雨表,反映着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A) 挫折 (B) 意识 (C) 情绪 (D) 人际关系 9. 挫折锻炼的实质是获得(D),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A) 信息 (B) 感受 (C) 锻炼 (D) 挫折经验

10. 当你把目标选定为(C)时,你将发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你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实现它 (A) 变化 (B) 固定 (C) 完美 (D) 长远 11. (B)是一种感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A) 焦虑 (B) 忧郁 (C) 冷漠 (D) 易怒 12. (B)是专业技术人员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A) 焦虑症 (B) 神经衰弱 (C) 疑病症 (D) 强迫症 13. 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B)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人 14. 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B)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A) 强迫观念 (B) 心境低落 (C) 焦虑 (D) 神经衰弱 15. 具有高度的自由选择与很强的内在动机的活动称为(A) (A) 休闲活动 (B) 必需的非工作活动 (C) 自由时间的活动 (D) 必须的工作活动 16. (A)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意识 17. 那些不是合理的变通方式(B) (A) 求实 (B) 斗争 (C) 补偿(D) 升华 18. 自卑心理的表现不包括(D) (A) 常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意 (B) 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C) 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 (D) 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19. 营造和谐共事的环境不包括(B) (A) 待人以诚 (B) 八面玲珑 (C) 直抒坦言 (D) 坦荡处事 20. 心理问题成因中不包括(C) (A) 生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饮食 (D) 竞争程度 21. 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不包括(D)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四章-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试题解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四章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试题解[日期:2008-12-26]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 )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A.健康 B.心理健康 C.人格完整 D.情绪稳定2.进人大学意味着一种独立,周围人会用一种看待成人的眼光来看大学生,对他们生活的独立性、社会的责任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 )。 A.生活环境的变化 B.人际环境的变化 C.学习内容及方法的变化 D.角色地位的变化 3.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怯懦、偏执及性格上的一些缺陷表明其人际交往中的( )。

二、填空题 1.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 );其二是能( ),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2.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 )和较充分的( )。 3.心理卫生是以增进人们的( )为目的的。 4.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 )的变化;二是( )的变化;三是( )的变化;四是角色地位的变化。 5.大学生的( )是指影响大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经常伴有焦虑感的种种心理因素。 6.消除过度的考试焦虑,可以从( )、( )、学习掌握必要的应试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06c.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追求平等、( )、( )。

8.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和正确的( )。 9.要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就得学会( )自己和他人,克服认知偏见。 10.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辅导,就是帮助他们调整个人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将来在社会中扮演积极有意义的角色的同时,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发展,拥有一个充实而满足的人生。 11.为了提高学生的( )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读书、做笔记,利用图书资料,制定切实的学习计划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12.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具有( )性和( )性,即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 13.团体咨询辅导着重解决一些学生共性的( ),并对此进行一些针对性的( )。 14.大学生学习障碍是( )、( )、( )三方面多种不良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0年(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09年11月三级考试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试题 单选: 32、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D)脑内幻觉 33、人于经历压力事件时且不感到孤独无助,这可能是()。 (A)认知支持系统的作用(B)心理调节能力强 (C)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D)压力适应能力强 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A)能够互相转化的(B)无法进行分析的 (C)能够直接测量的(D)无法间接测量的 54、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壹种常见形式是()。 (A)思维奔逸(B)思维散漫 (C)被洞悉感(D)妄想心境 74、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B)异常心理状态 (C)功能性机能失调(D)神经过程紊乱 多选: 9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总是感到不安(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壹贯猜疑偏执(D)习惯性夸大潜于危险

104、正常心理活动能保证我们()。 (A)顺利适应环境(B)维持生理机能 (C)进行人际交往(D)认识客观世界 107、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A)能否提供和咨询密切联系的资料 (B)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 (C)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怎样解释 (D)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怎样解释 117、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A)精神活动不协调(B)自知力不完整 (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D)生活极端懒散 技能考试部分案例四: 壹般资料:刘某,女性,l9岁,大学壹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刘某的壹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均受不了,无论上课仍是走于路上男同学均盯着我见,均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均结婚了,仍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仍专门于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

健康心理学总复习

健康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合理化(p53) “合理化”,指对自己的失败,以一种表面合理的借口为理由,以减轻内心紧张的方法,如功课不好而诡称教师给分不公。 2、心理健康(p86) 是指知能高度发挥、心情感觉愉快、生命充满活力、勇于面对人生的和谐状态,而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比较性多于绝对性,可以持续努力使个体更臻于健康。 3、分析式心理治疗(p374) 或称领悟式心理治疗,即对患者作精神分析,找出病因及根源,以达心理重建的治疗目的。 4、休闲(p124) 意指远离工作的自由时间,可从事任何户内或户外活动,包括任何我们自由选择想做的活动。 5、月晕效应(p97) 对他人作错误判断,将人们少数的优点或缺点,以偏概全地当他是好人或坏人。 6、人际关系(p93):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及心理距离。 7、自我意识(p181) 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包括自我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人际关系,简言之,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 8、环境治疗 是指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干预,来消除对病患的正常生活造成损害的社会因素,并联合有效的人力资源,以共同处理有关病患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建立和维持对病患有益的环境条件。 9、生涯发展(p134) 是指以自我概念为核心的一连串的计划、选择与发展的历程,强调个人经验的整合、对工作的认同,并规划有目标的人生。 10、单对型核心家庭(p173):即新婚夫妇尚未生育。 11、适应(p47) 是指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性的历程。 12、压力(p333):个体面对不能处理或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所表现的行为模式。 13、自我评价(p186):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确立今日心理健康基础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毕尔士)。 2、现代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可分为(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三个层次。 3、人类行为的整个适应过程分为(行为的动机与需求、遭遇阻碍与冲突、形成挫折情境、产生行为适应)。 4、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被称为压力中心的是(下视丘)。 5、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分为(客观焦虑或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 6、DSM-Ⅲ将常见的心理失常分为(恐惧症)、(抑郁症)、(适应障碍)、(反社会人格)、(精神分裂症)。 7、人际交往的先决条件为:(善用第一印象)、(避免错误印象)、(克服害羞)。 8、人际交往的相似性包括(态度)、(价值观)、(社会条件)、(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吸引。 9、生涯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自觉”)。 10、性与爱的观点有三种分别是(传统式“性”观点)、(温和式“性”观点)和(开放式“性”观点)。 11、婚姻关系的价值观可分为(关系中心型夫妇)、(工作中心型夫妇)和(混合型夫妇)三类夫妇。 12、当面临“两难”或“两可”的选择时,可采用(希望策略)、(逃避策略)、(安全策略)和(兼顾策略)。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健康心理学》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作业 一、单选题 1、20世纪80年代,谁提出了三级健康水平模式?(D) A、格林伯格(Greenberg) B、美国学者马丁(Matin) C、弗洛伊德 D、汤纳特尔(R.J.Donatell) E、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2、健康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B) A、1980 B、1978 C、1982 D、1990 E、1991 二、多选题 1、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ABCDE) A、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B、研究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促进健康行为。 C、研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措施。 D、研究心理干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E、研究如何改进社会健康和医疗保障机构的管理。 2、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宪章中首次提出健康的三维概念,这一概念从哪三个方面评价人们的健康状态?(BCE) A、生活条件 B、生理 C、心理 D、职业 E、社会功能 3、健康水平的评价方法,目前主要有:(CDE)

A、自我评价 B、医生评价 C、社会常模评价 D、专家评价 E、综合评价 4、汤纳特尔(R.J.Donatell)将健康分为三个级别,即:(ACD) A、疾病 B、死亡 C、一般人的健康状况 D、最佳生理心理健康水平 E、情绪和精神水平的提高 5、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区别 A、生物医学模式认为致病原因是病毒入侵获躯体变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致病原因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 B、谁对疾病负责?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个体自身无法控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个体自身对健康好疾病负有责任。 C、治疗方法: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应采用疫苗、手术、化学和放射疗法。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则认为应采用行为矫正、鼓励改变信念和应对策略。 D、谁对治疗负责?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医生对治疗负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病人对治疗负有部分责任。 E、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上,生物医学主张身心二元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身体与心理功能互相影响。 6、下列关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B、身体健康的标准为“五快”,即,吃得快、走得快、睡得快、说得快、便得快。 C、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三好”,即,个性好、处事能力好、人际关系好。 D、血压在80—120/60—90mmHG之间 E、心率在60—100次/分 7、哪些原因导致了亚健康?(CDE) A、规律运动 B、低脂膳食 C、环境的恶化 D、社会竞争的压力 E、个体不良的生活方式

最新《护理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教学提纲

2018级高护4班《护理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别: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 1.心理学是研究() A.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科学C.除动物以外的心理现象的科学D.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2. 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 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B.心脑血管病等已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 C.社会发展对人的适应要求提高D.现代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3. 事先将各种需要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以当面或邮寄等方式供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在护理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 问卷法C.访谈法D.以上都是 4. 人的心理是() A.人脑的功能 B.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C.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D.以上都是 5.不属于人的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是() A.遗传B.家庭C.学校D.社会文化 6.认知过程包括() A.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B.知记忆、注意、情绪、思维 C.感觉、记忆、思维、想象、兴趣 D.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7.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种现象称为()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8.联觉是指() A. 在刺激持续作用下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B.刺激停止作用后短暂保留的感觉印象C.不同利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D.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9.知觉包括的类型有() A.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B.平衡党、运动觉、机体觉、听觉C.视知觉、深度知觉、大小知觉、痛觉D.空间知觉、深度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 10.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称为() A.再认 B. 回忆C.保持D.识记 11.艾滨浩斯对遗忘的研究发现() A.遗忘趋势先快后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B.遗忘趋势先慢后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C.遗忘趋势先快后慢,记忆量持续减少D.遗忘趋势先慢后少、记忆量持续减少 12.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素材是() A. 表象B.感知映象C.思维D.联想 13.与情感比较,情绪的特点是() A.持久而稳定B.短暂而深刻C.持久而强烈 D. 短暂而激动 14.一个术前患者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这种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15.张飞、李達等人物表现为遇事冲动、性情直率、敢作敢为,其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追求成就的需要属于()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 一个已经断奶的儿童,在母亲生了小弟弟或小妹妹后要求用奶瓶喝奶,这种自我防机制是() A.转移 B. 退行C.投射D.升华 18.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巩固具有促进作用的过程是() A. 强化B.泛化C.形成D.学习 19.埃利斯的ABC理论中B因素是指() A.刺激事件B.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C. 信念D.生物因素 20.贝克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说认为,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活事件的性质B.生活事件的量C.个体的认知因素 D. 个体对刺激的反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我的答案:C得分 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 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较聪明 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 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1【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健康心理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

健康心理学复习题.doc

健康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适应: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 性的历程,不仅是单向的,而且是双向的或多向的历程。 2.合理化:即歪曲现实,指对自己的失败,以一种表面合理的借口为理由,以减轻内心紧张的方法,如 功课不好而诡称教师给分不公,假艺术为名,行色情之实等,有可分为:投射、酸葡萄、甜柠檬。3.心理健康:只能高度发挥、心情感觉愉快、生命充满活力、用于面对人生的和谐状态,而不仅是免于 心理疾病而已,比较性多于绝对性,可以持续努力使个体更臻于健康。 4.压力:个体面对不能处理或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所表现得行为模式,其身心历程包含压力来源、 认知评估及焦虑反应三部分。 5.分析式心理治疗:又称领悟式心理治疗,即对患者作精神分析,找出病因及根据,以达心理重建的治 疗目的。 6.环境治疗: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干预,来消除对病患的正常生活造成损害的社会因素,并联合有 效的人力资源,以共同处理有关病患所遭遇的各种问题,建立和维持对病患有益的环境条件。 7.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及心理距离,它反应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之心理状态, 因此,人及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8.月晕效应:对他人作错误判断,将人们少数的优点或缺点,以偏概全地当他是好人或坏人。 9.休闲:远离工作的自由时间,可从事任何户内或户外活动,包括任何我们自由选择想做的活动,除了 工作与卫生活动以外,休闲的目的在于自我狡猾,并追求人生崇高境界与陶冶。 10.生涯发展:以自我概念为核心的一连串的计划、选择与发展的历程,强调个人经验的整合、对工作的 认同,并规划有目标的人生。 1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包括自我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人际关 系。简言之,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由于个人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与调节,并形成对自己固有的态度,如自尊自爱或自卑自怜。 12.单对型核心家庭:新婚夫妇尚未生育。 13.夫妻关系:以性爱为基础,同时包括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精神及心理等关系,其维系不能单靠 法律等社会因素加以保障,更主要的是基于爱,要靠双方共同的感情、道德、心理因素及社会舆论约束等,以增进和谐。 14.自我评价: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315]《健康心理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315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错误归因的冲突是() .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双方存在客观分歧,而且双方都准确知觉了这种分歧。 .存在客观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 .存在客观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准确的知觉,是由于双方对事物的不同归因 导致的冲突。 2、Barker等给家庭主妇试用不同颜色的颗粒状洗涤剂。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黄色时,主妇的反应是() .这种洗涤剂效果很好 .抱怨这种洗涤剂洗不干净衣服 .洗衣服过程变得更浪漫了 .这种洗涤剂使手变得粗糙了 3、下面属于B型人格的特征是() .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他类似的不适感 .总是试图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感觉无助、无望 .缺乏耐性 4、导致美国人死亡的10大疾病,排第一位的是() .心脏病 .各种事故 .癌症 .中风 5、在新市民心理档案中,心理健康状况档案的内容包括() .以上内容都包括。 .心理测试量表、量表的结果分析、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等。 .职工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既往病史等。 .新市民每次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的相关内容。 6、再婚家庭是指()

.配偶的双方或一方曾有过婚姻的经历而重新组成的家庭 .男女双方未经法定的结婚程序而长期居住在一起、由同居关系组成的家庭 .由父母中的一方单独抚养未成年孩子的家庭 .夫妻双方达成不要孩子的共识而没有孩子的家庭 7、居住区周围的交通噪声使邻里间的交往() .增加 .不变 .以上都有可能 .减少 8、去人性化关系() . B. 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 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 .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在工作中不但不能发挥身才能,而且每天做的都是枯燥无味的琐事。 .在择业中对职业的理解和对自我职业能力的全方位评估,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展中的反映。 .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9、小学生学校适应是指() .小学生人生的目标不明确,自我控制力差、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小学生经过长时间连续紧张的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儿童在学校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 .由一组学习技能缺陷构成的发展性心理障碍,表现为听、说、读、写、算术、空间等能的习得与应用上的缺陷。 10、夫妻间避免婚姻倦怠感的方法有() .夫妻间要学会商量着办事。 .降低对对方的期待。 .以上选项都正确。 .重新发现对方的长处或闪光点。 11、引导中学生形成健康上网习惯的有效措施包括() . D. 重塑自信 .以上措施都需要 .正确引导 .有效治疗

2020年心理咨询师《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心理咨询师《健康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1.继时性压力是指()。 A.同一时间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 B.经历某种不足以使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 c.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 D.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 答案:C 2.下列事件中属于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 A.空难 B.恋爱 C.旅游 D.迁居 答案:A 3.“失魂落魄”的状态,意味着个体处在灾难综合征的()。 A.初始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阶段 答案:B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可推断其处在()。 A.初始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阶段 答案:C 5.()描述了适应压力所付出的生理学代价的特征。 A.勒温 B.坎农 C.塞利 D.米勒 答案:B 6.塞利提出的适应压力的第三阶段是()。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答案:C 7.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抑或退却,这一阶段是()。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答案:B

8.个体表现出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促进新陈代谢的状态时,表明该个体处于适应压力的()。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答案:A 9.塞利提出的压力适应三阶段又被称为()。 A.战场疲劳综合征 B.一般适应综合征 c.创伤后应激障碍 D.灾难综合征 答案:B 10.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这种对压力引发疾病机制的解释是()。 A.器官敏感论 B.体质、压力论 c.心身转化论 D.心身一体论 答案:A 1.女性求助者说,某夜她骑自行车下班,突遇一流氓,吓得大叫,流氓逃跑,但再次便喊不出声,此后说不出话,耳鼻喉科检查声带,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健康——幸福你我他 1、阳光心态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心理健康是____,而不是____。 3、黑色区描述的是心理状态的____。 4、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具有____、____、____的情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5、台湾患脑瘫的黄美廉经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她的经典名言是:____________。 6、个体因受过去成功经验或过度赞扬的影响而产生对自己的能力等认识偏高的现象成为____。 7、____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8、防止过激反应,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是____的主要目的。 9、心理危机通常为自限性,多于____周内消失。 10、____创造生活,消极的心态毁灭生活。 11、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____,处于黑色区则是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界于上述两者之间。 12、消极思维模式的____,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能力也没有,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 13、一味地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都是____的表现。 14、____是指与入学考试、智能测验、学业测验等相关的焦虑,它是一种急性焦虑。 15、出现心理问题虽不是什么好事,但也完全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应当____。 16、每个人在其一生的发展中都可能遇到由突发事件引起____。 1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时间束缚自我的方式,消极思维模式的____。 18、追求成功、幸福的人们的三大生活主题是拥有____、成全美好的人格、拥有成功的人际关系。 19、成功的道路是由____铺成的。 20、____是一种健康、积极、进取、充满关爱的心态。 1、健康、积极、进取、充满关爱 2、一个过程、结果 3、心理变态 4、积极、乐观、稳定 5、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6、光环效应 7、自我同一性 8、心理危机干预 9、1-4 10、积极的心态 11、心理健康 12、自我否定 13、心理不健康 14、考试焦虑 15、坦然面对 16、心理危机 17、永远长在 18、健康的心理 19、目标 20、阳光心态 二、判断题(10题) 1、阳光心态的人就是没有黑暗和悲伤的时刻。 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3、把心理危机当成一种心理疾病来处理。 4、心理健康对人生成败的影响不大。 5、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 6、心理健康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结果。 7、一切心态健康的人都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 8、大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已经很稳定,大多数人的内心体验很平稳。 9、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非常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 1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安全感、归属感与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5题)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结果使自己长期生活在痛苦、沮丧甚至绝望的心态中而不能自拔。这说的是消极心理的____(a )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第一章健康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 2、汤纳特尔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 3、我国学者认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4、健康的七个维度分别是健康的生理、情绪健康社会、社会、智力、精神、职业、和环境。 5、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和其他生理因素。 6、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有: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识的理论。 7、社会技能包括:交往技能、合作技能以及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技能。 8、缺乏社会技能的人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9、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和其他的心理环境因素等。 10、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文化氛围、职业等。 二、选择题:请选择最健康的行为模式 1、每周有多少天吃早餐? A.6——7天 B.4——5天 C.2——3天 D.0——1天(A) 2、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符合你的日常饮食方式? A.当自己饿的时候总是吃快餐食品 B.每天有一次是固定进餐,其它时间是快餐 C.每天有2次是固定进餐,其它时间是快餐 D. 每天有3次是固定进餐,其它时间是快餐 E. 每天有3次是固定进餐,没有吃快餐习惯(E) 3、在固定时间进餐的时候,至少有或都有下面列出的4种食物: A.2种肉类食物 B.2种奶、蛋类食物 C.4种谷物类食物 D.4种水果、蔬菜类食物(A) 4、这样的情况,每周内有几天? A.6——7天 B.4——5天 C.2——3天 D.0——1天(C) 5、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适合你的饮食行为? A.从没有超重,因此从没有减肥 B.自己体重超重10磅,但是没有减肥 C.当超重的时候,疯狂减肥,使体重快速下降 D.当超重的时候,通过锻炼或减少食物来逐渐减肥 E.当超重的时候,通过锻炼和减少食物来逐渐减肥(A) 6、每晚平均睡眠时间是多少? A.10个小时以上 B.9——10个小时 C.7——8个小时 D.5——6个小时 E.0——4个小时(C) 7、下面哪一个描述最适合你的喝酒情况? A.不喝酒 B.每天喝酒1次以下 C.每天喝酒2次以下 D. 周末每天喝酒2次以上,其它时间每天喝酒2次以下 E.很多情况下,每天喝酒都是2次以上(B) 8、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适合你的药物使用情况? A、想用就用,从没有超重,因此从没有减肥 B、觉得自己需要的时候才用 C、按照医学要求和指导用药 D、很少吃药(D) 9、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符合你的抽烟行为? A、不抽烟 B、每天抽烟1包以内 C、每天抽烟1——2包 D、每天抽烟2包以上(B) 10、每周做多少次野外锻炼,如游泳、骑自行车、慢跑? A、不超过1次 B、1次 C、2次 D、3——4次 E、5次以上(C) 11、你每周做其它身体锻炼多少次? A、不超过1次 B、1次 C、2次 D、3——4次 E、5次以上(D) 12、你刷牙的情况如何? A、每次吃完饭都刷牙 B、每天2次 C、每天1次 D、每天少于1次(B) 13、你看牙医的情况如何? A、从没有 B、2——3年1次 C、每年1次 D、半年1次(C) 14、你做身体检查的情况如何? A、从没有,或只有在自己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做 B、仅做POP测试或其它检查 C、3——5年检查1次 D、至少2年1 次(A) 15、在吃食物或药物之前查看标签、说明的情况如何? A、总是查看 B、经常查看 C、有时查看 D、很少查看(B) 16、每周有多少次使用各种手段缓解自己的紧张?如皮肤放松、锻炼、听音乐、或其它减缓紧张的技术? A、6——7次 B、4——5次 C、2——3次 D、0——1次(B) 17、下面的哪一个描述最符合你的亲密人际关系? A、没有朋友 B、有一个朋友,但是自己并不能和对方共享真实情感 C、有这样的朋友关系,自己有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 D、 有这样的朋友关系,自己一直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B) 18、你每天吃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的次数如何? A、0次 B、1——2次 C、3——4次 D、5次以上(A) 19、限制自己较多使用食用盐的情况如何? A、总是限制 B、经常限制 C、有时限制 D、很少限制(C) 20、自己做乳房(女性)或睾丸(男性)自我检查的情况如何? A、每个月1次 B、每2——6个月1次 C、6个月以上1次 D、从不检查(A) 第二章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填空题 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身体、智力、情绪的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才是心理健康。 2、中国学者认为: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于人处,正视环境,热爱生活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是心理健康的人。 3、符合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的高度健康的人,在人群中的百分比是10%。 4、一般健康者,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为70%。 5、轻度失调者,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为15%。 6、严重病态心理者,在人群中的百分比为不到5%。 7、心理问题是心理异常的不严重状态,往往是心理异常的早期症状。 8、过分追求公平的人,常常处于争斗状态。 9、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常常处于达不到而放弃的状态。 10、寻求赞许的人,常常处于依赖的状态。 11、心理冲突激烈的人,常常处于斗争的状态。 第三章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渊源 一、填空题 1、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处在挫折和冲突的情境时,在其出现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摆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 稳定的一种适应性。 2、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后果(C)不是由引发事件(A)引起,而是由它对事件的信念关系(B)所引起。 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费洛伊德。 4、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有三种冲突使现代人更多的产生失败感,即:本我的冲突、自我的冲突、超我的冲突。 5、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压抑和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6、“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安定的环境。只要满足这两点,不和婴儿的才能、个性、本能及其父母的血统、职业 如何,我都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需要的任何一种人。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乞丐和小偷。”这段话是行为主义者华生说的。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09年11月三级考试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试题 单选: 32、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D)脑内幻觉 33、人在经历压力事件时并不感到孤独无助,这可能是()。 (A)认知支持系统的作用(B)心理调节能力强 (C)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D)压力适应能力强 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A)可以互相转化的(B)无法进行分析的 (C)可以直接测量的(D)无法间接测量的 54、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思维奔逸(B)思维散漫 (C)被洞悉感(D)妄想心境 74、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B)异常心理状态 (C)功能性机能失调(D)神经过程紊乱 多选: 9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总是感到不安(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一贯猜疑偏执(D)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 104、正常心理活动能保证我们()。 (A)顺利适应环境(B)维持生理机能 (C)进行人际交往(D)认识客观世界 107、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A)能否提供与咨询密切联系的资料 (B)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 (C)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怎样解释 (D)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怎样解释 117、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A)精神活动不协调(B)自知力不完整 (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D)生活极端懒散 技能考试部分案例四: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l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常州-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卷(83分-82分卷)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83分卷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 (A) 自我实现 (B) 和谐人际关系 (C) 保持人格完整 (D) 保持协调情绪 [分值:1.0] 2.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 (A)人们在耐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话语之后,常常不注意给予对方充分的回应 (B)以沟通双方的内心世界为目的,尊重对方 (C)在交流中保持敏感与自省,言语恰当 (D)听比说更重要 [分值:1.0] 3. 强迫观念指的是( ) (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B)外部强加于自己的错误观念 (C)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 (D)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 [ 4. ()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 (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生物反馈疗法 (D)认知疗法 [分值:1.0] 5. “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 (A)宽容原则 (B)尊重原则 (C)互利原则 (D)保持原则 [分值:1.0] 6. 当你把目标选定为()时,你将发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你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实现它 (A) 变化 (B) 固定 (C) 完美 (D) 长远 [分值:1.0]

7. 构成挫折的因素是() (A)挫折源和挫折感 (B)情绪和心态好坏 (C)人际关系是否广泛 (D)婚姻家庭是否和谐 [8. 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 (A)睡房较暗 (B)定时运动 (C)每晚定时上床睡觉 (D)临睡前运动 [分值:1.0] 9. 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分值:1.0] 10. 比较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有时却浑身困乏、记忆力下降的理论是() (A) 体力节律理论 (B) 情绪节律理论 (C) 智力节律理论 (D) 人体生物钟理论 [分值:1.0] 11.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带来() (A) 安全感 (B) 幸福感 (C) 归属感 (D) 失落感 [分值:1.0] 12. “三人行必有吾师”、“多闻择其善而从之”,主张() (A) 主张自我约束 (B) 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C) 强调自我发展 (D) 主张自知知人 [分值:1.0] 13. 如果看到他人的成功和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的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