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一、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材的编选依据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工具。《课程标准》指出,编写体育教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价值,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构建富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小学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的各项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那种按大纲规定的教材体系编写各年级具体教材的方法,特别是改变了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时数框架的方法,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其主要依据是:

( 一) 依据《课程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编写了各项教材,体现了每项教材与目标的对应性;也没有规定课时比重,体现了教材使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 二) 依据编写教材的四项原则( 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编写了教材内容。

( 三) 依据编写教材的五项基本要求编写了各项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项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详见“课程标准”) 。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一~二年级可编选的各项教材,是编者本着对“课程标准”有关编写教材的思想和要求的理解,编写的仅供参考的示例性内容。各地区和学校应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的教材,不要受本书所编教材的约束。

二、小学一~二年级体育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不强调教材的技术体系,但不是不要体系。小学一-- 二年级实验教材,是依据“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精神,严格按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内容标准,设定了具体内容。下面对各类各项教材的特点、意义及教学实施做简要介绍和建议。

( 一) 体育基本常识

这部分教材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活动性教材不可替代的内容。如果说过去的体育、卫生基本常识,强调育人和丰富体育文化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功能;那么现在的这部分内容,更关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真心关注自己健康的意识、锻炼习惯与卫生习惯的不断养成。过去的这部分教材,由于学生没有教科书以及受教学条件的局限,加上其考试成绩纳入综合评定的内容等因素,迫使教师不得不在“风雨课”上,以单纯文化课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常常是照本宣读,使学与练、理论知识与身体实践不能有机结合。现行课程的这部分教材,十分强调它的实践性,这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

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要求体育课做到“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活动”“避免用过多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体育知识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真正把讲体育常识与学生身体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实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的教学观念的和谐统一。

一~二年级体育基础常识共三篇内容,现将各篇教材的意义和应掌握的要点简述如下。

1. 认真上好体育课

初入学的儿童对于体育课是一门什么样的功课和怎样上好这门功课还不够清楚,因此要通过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让他们观摩高年级的体育课,或本班讲与练( 如排队、分组等) 结合的活动,让他们浅显地了解上体育课的意义、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以及简单常规要求。并且知道“体育课上,学习和锻炼积极不积极”将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之一,以强化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的意识,为以后上好课打好初步基础。本课内容可在开学初的第一节引导课进行;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的两个学期,都应在上学期、学年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绩和提高要求。

2. 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培养儿童身体正确姿势,其中包括坐、立、行姿势,是《课程标准》在本阶段明确提出的重点目标之一,对于儿童身体发展和健康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能使他们受益终生。为此,把“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定为体育基础常识的重点内容,并作为一年级评定体育课学习成绩的内容之-- ,以强化学生关注自己身体良好姿势的意识和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正确与错误姿势的区别”,也能“说出处于正确与不正确姿势时的感受”。因此,这样的目标只有让学生认真实践、体验,才会产生切实感受。此外,教学不仅要重视室内外结合,还应延伸到课外和生活,如写字、走路、看电视,要求学生都要有“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走有走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3. 学会测量身高和体重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就建立一份简单的身体发展成长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为此,在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成绩手册中,设置了“身高和体重测量情况记录表”以及“测量标准评价表”( 一年级用表3 、表4 ,二年级用表6 、表7) 。为了强化学生对测量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对自己身体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还把“会不会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作为二年级评定体育课学习成绩的内容。本项学习内容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亲手操作,即使测量器材符合规格标准,数量能够满足需要,

也会遇到认知和操作上的许多困难。因此,教师需精心备课、悉心组织实施。而且在时间的安排、器材的筹措和调配等工作上,应成为学校体育教研组的一项制度性的内容。这项身体测量工作,一年级可在体育老师指导帮助、班主任或卫生老师协助下,师生共同完成;到了二年级应由学生逐步独立( 学生间互测) 完成。

( 二) 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编的。包括自然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滚翻、简单的体操动作、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内容的总称。这些活动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实用性很强的活动。没有典型的技术项目。这部分教学内容,没有按年级划分,两个年级可按需要选用;各项教材的教学,不受学时约束,可自行安排学时比重。基本活动的教学,以目标的达成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最有活力的载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运动和心理体验,感受活动的乐趣;学习各种基本活动的动作方法和简单的运动技能;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全面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道德,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活动的各项学习内容,活动形式,功能价值以及教法手段等各具特点,下面仅做简要分析和提示。

1. 队列和队形

在以往的大纲中,队列队形内容多种多样,在培养学生集体动作协同一致和组织纪律性等精神风貌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经验。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要求过严、技术过细、用时过多等现象,形成了一些教师“课课练”的刻板模式,使这部分本来不占课时比重的教材,在总量上反而成了用时“最大户”! 致使有人说,从我们的一些体育课中仍看到“军训”的影子。按《课程标准》编写的队列队形练习中,是根据上课和组织活动的需要进行的简单的原地和行进间的练习内容。通过操练,使学生能够随集体完成协同一致的集合站队,变换队形和参加课上练习及课外组织的活动。发展学生身体反应和灵敏、协调能力,培养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队列队形的教学,不要求按解放军队列条令的动作规格进行操练。特别要提示的是,队列队形的动作内容要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练习,低年级所选编的内容都是示例性的,仅供参考选用;进行练习时,要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把个人尝试练,自由结组练,小组分别练和整体练等方式结合起来,避免单一采用“军训”的方式进行;也不要把队列队形“课课练”作为体育课的固有模式。

2. 徒手操

教材的分类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以往的大纲常把队列队形与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组合为一类,称基本体操。这次根据《课程标准》选编的低年级这部分教材,没有按基本体操分类,而是把队列队形和徒手操单独分类。

低年级徒手操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编选的,共三套,即:第七套儿童广播韵律体操( 一) 、模仿操和拍手操。这些操都是由专家编制并审定,并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儿童喜欢且锻炼实效好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自编自选其他徒手操或轻器械操作为教学内容。

徒手操练习,是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协调、匀称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增进身体健康和发展节奏感、韵律感、表现力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徒手操教学,应采用多种教法手段和生动活泼的练习的方式进行,如通过个人练、结组练、小组练、整体练,以及变换队形、图形等,提高练习兴趣。改变总是方阵形的学练方式和“精雕细琢”“一步到位”等整齐划一的枯燥教法。

3. 走

走的教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走、头顶沙袋走、模仿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的走、持物走等)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沿着窄道( 直线) 以及各种图形走等。在这些走的练习中,有的用来强化正确走的动作意识,有的矫正不正确走的动作,有的发展走的能力,也有的通过模仿人物或动物形象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然走的正确姿势,发展走的能力。

培养走的正确姿势的练习,重点抓脚的着地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展走的能力的练习,主要是变化动作姿势、速度、幅度,以及通过各种组织形式进行。

走的练习比较枯燥,因此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法手段进行教学。走的教学要有针对性,要给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体验、自我矫正和自我提高的练习时间和空间。克服在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需要矫正的动作,大家共同“陪练”的“一刀切”的教学现象。

4. 跑

低年级跑的教材,包括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一定距离的加速、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接力跑,追逐游戏跑和走跑交替等内容。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通过这些跑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自然奔跑的动作方法,培养自然跑的正确姿势,发展体能和灵敏程度,协调及一般耐力,促使身心全面发展。低年级各种自然跑的练习多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趣味性强,能够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教学要针对各种跑的形式特点,充分发挥该教材的功能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5. 跳跃

低年级跳跃教材,都是一些简单的单、双脚练习活动和基本的跳跃方法。包括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 模仿动物跳、跳单双圈游戏等) 、单双脚跳上跳下一定高度的物体、助跑几步的简单跳远和直跑屈腿跳高等内容,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通过这些教材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跳跃方法,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发展体能和灵敏、协调等能力,以及果敢、克服困难等心理品质。

低年级跳跃教材,多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其结构特点为原地或行进的“单踏双落”或“双起双落”的动作两种。低年级学生腿部力量较弱,单纯的跳跃练习,容易使下肢疲劳或使下肢肌肉、骨骼疼痛甚至受伤。因此应注意调整好练习与间歇的节奏。有助跑的单脚踏跳的练习,不要求学生养成固定用一脚踏跳的习惯,培养双脚都能踏跳的能力,以使双腿力量协调发展和有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研发。跳跃教学,要培养学生安全练习和安全使用器材的意识和习惯,并建立必要的练习常规,确保练习安全。

6. 投掷

低年级的投掷教材,是一些自然、简单的投、掷、滚、抛的练习活动。包括抛掷轻物( 低飞机、飞镖、沙包、小皮球等) 、地滚球掷准,持轻物投准掷远,以及双手前抛实心球等练习内容。这些内容,从动作方式到所用器材,都接近儿童生活,游戏性、趣味性很浓。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投掷方法和挥动、抛掷、转体等基本活动技能及生活实用技能;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块练习场地、器材的合作精神,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以及听从指挥、相互帮助等良好的作风等。

低年级学生上肢、肩带力量较差,因此投掷器材( 如实心球等) 的重量,练习的密度、强度以及间歇节奏要适当。同时,要重视左右肢的匀称发展,使有力手和非有力手都得到锻炼;因此不要求养成一侧手臂投掷的习惯,以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开发。

投掷教学要重视运用多种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投掷能力。但也存在练习组织形式与练习安全以及场地、器材使用等关系问题。为此,要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必要的练习常规,协调好各种关系;同时要培养学生安全练习意识和预防能力,确保安全。

7. 滚翻

滚翻,在低年级属于单一的体操动作。活动方式接近生活,具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低年级的滚翻教材,包括各种方式的滚动、前滚翻成坐撑及其他变化动作、连续前滚翻以及改变动作结构的滚动、滚翻的创新活动。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滚翻技术技能,发展身体柔韧、灵敏、协调性和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特别是身体突发性失衡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滚翻教学,要严格限制学生携带尖利物件上课,以确保练习安全。要重视教学组织工作,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练习常规,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练习场地设备( 如垫子等) ,并在练习中表现出对同伴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

在变化动作结构,增加滚动、滚翻难度的练习活动中,力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并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且会相互保护。还应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安全、洁净的器材设备,如垫子、跳箱盖、球、沙包等物。

8. 攀爬

攀登与爬越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移动动作,是实用性活动技能。低年级教材包括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如鳄鱼爬、海狮爬、蚂蚁爬、大象行等) 、各种方式的攀爬( 如攀爬肋木架、绳架、攀登架、体操架)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横向、纵向障碍物) 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方式的攀登与爬越方法和技能,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力量等体能,锻炼学生勇于攀登、坚忍不拔的个性品格,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模仿力和表现力等。

低年级学生喜欢攀爬活动,但也常发现练习中出现如下一些情况和问题:

(1) 模仿动物爬行的活动,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原因,对所模仿的动物不熟悉或根本没见过,因此模仿它的爬行就产生了困难。解决的办法是从实际出发,学生能模仿什么动物就模仿什么动物;或为学生提供影像片、动画片;或让学生模仿自己熟悉的动物爬行;或结合当地情况,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 如蚂蚁、尺蠖或其他动物) 进行练习。另外,不要把学生模仿动作“像不像”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而应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练习兴趣。

(2) 在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攀登和爬越练习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由于胆怯而不敢爬上或爬越高物;另有一些学生则不考虑后果而拿冒失当勇敢。对于前者应加强保护和防护措施,通过降低器材高度或允许自选器械、高度等方式引导练习,并鼓励和肯定练习时的点滴进步;对于后者,应在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实际能力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同时,鼓励学生在有安全保护措施或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勇于“尝试冒险”即超出适宜的高度、难度的器械。对于学生的这种表现,我们应该看作是学生勇敢精神和行为,加以肯定。这样会对激励胆怯者的勇气产生积极的影响。

9. 韵律活动和舞蹈

低年级韵律活动和舞蹈,包括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韵律体操练习、模仿动物形象的简单舞蹈动作( 如仿蜗牛、仿鼠、仿兔、仿马、仿孔雀等8 种动物) 等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动作优美、生动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灵

敏、协调等体能,以及动作的节奏感、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等文明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韵律活动教学,应以学生学习和操练基本动作,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养成认真做动作的习惯为主;舞蹈教学,应生模仿各种动作形象,体验舞蹈时的优美姿态和动作的节奏感、韵律感发展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为主。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动作的感受、想象与表现;要抓对学生身体姿态、活动能力、个性和情感的培养与训练,而不要在动作细节上下功夫。

( 三) 游戏

对低年级游戏教学内容的编写思想和教学实施,做如下说明和提示。

1. 低年级游戏教学内容的编写依据和特点

低年级游戏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为指导思想选编的。具体内容和依据已在教学用书的游戏概述中阐述,这里不做重复。

(1) 低年级游戏教材,以传统教材为资源,重在开发、创新。教师用书中除了新编的游戏外,还把一些符合课程标准选编原则、以及具有我国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游戏素材,选为教学内容,如“老鹰捉小鸡”“钓鱼”等。这些游戏备受儿童喜爱,也便于教师选配其他教学内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尤其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些游戏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创新、演化出一系列新颖的做法,生成多种新形式的游戏。在学生参与创新游戏的过程中,也会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和体能与各种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

(2) 低年级游戏教材教学,既是课程实施的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手段;既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从功能、性质看,一部分游戏属于“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的载体,如拍球、运球、接球、投篮等游戏;另一部分游戏属于“发展体能”的载体,如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奔跑、跳跃、投掷等游戏。这些游戏教学内容,实实在在成为了课程实施的内容和手段。另外,从游戏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看,大部分是不分队、有引导人和有情境的游戏。这是由这个时期儿童以感性活动、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从众心理强,集体观念、自我约束力以及相互协作意识和能力差等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低年级游戏的组织形式和教法建议,是示例性的,供实验地区和学校参考使用。其结构特点,决定了游戏教学过程一般应多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组织下进行。

2. 对游戏教学的几点提示

由于教师用书中对每个具体游戏的教学都有较详细的提示,这里不做重述。

三、一、二年级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的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