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及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实施《AA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其“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结合AA市中小学实际,特制定《AA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健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竞争力。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以促进学生健康为核心,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大健康观为指导,把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呵护学生成长为宗旨,统筹和部署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学校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综合运用多种经验,促使学生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原则

1.知识、情感、意志与行动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强化学生增进健康的情感与意志,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从而内化为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拥有健康人生。

2.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和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必须对已经存在的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预防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好的预防,合理、有效的干预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3.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

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我保健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同伴、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有机结合,有效推进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

4.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主动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规划、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通过家长学校、医疗机构、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丰富学校健康教育资源,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学校健康教育的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三、内容和要求、途径和方法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AA市的学制以及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等四个学段,把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5年级)、水平三(初中6-9年级)、水平四(高中10-12年级),四个不同水平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

学校健康教育实施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将健康教育知识点梳理、分解,以专题教育为主,与自然、体育与健身、初中科学、生命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其他相关课程结合,注意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教育效应。

(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2.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近视眼的预防: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眼保健操正确做法等;

龋齿的预防: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等。

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等。

能说出一些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与方式,知道一些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大小便;知道吸烟、酗酒有害健康等。

(2)疾病预防

知道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知道使用药物必须得到成人或医生的指导等。

(3)心理健康

适应新环境、新的交往范围与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校生活;提高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与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现,通过引导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1)

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形态特征。知道人体有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意识到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健康。

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对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2)

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了解并注意户外健身的好处、内容和注意事项;游泳的卫生和安全。体育活动中积极开展同伴交往。不玩危险游戏、注意游戏安全。

3.途径和方法

健康教育水平一(小学低年级)的内容主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与健身》等课程实施,具体见下表。

(二)水平二(小学3-4-5年级)

1.目标

进一步了解用眼卫生;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课外作息时间;了解常见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方法,树立卫生防病意识;了解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熟悉常见的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方法;初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保护生命的意识。了解健康的含义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了解青春期生理发育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等。

2.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用眼卫生:读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的卫生要求,预防近视(认识近视的成因、学会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预防眼外伤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注意饮食卫生,了解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睡眠卫生要求;生活垃圾应

该分类放置;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于健康的物质,避免被动吸烟等。

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知道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性,懂得本领要靠自己学,初步养成乐学、勤学、爱思考、爱探究的好习惯等。

生命观、时间观和科学观:懂得生命宝贵,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健康成长。宣传科学,反对迷信,远离毒品,积极参加健康文明的社区活动等。

环保教育:关心社区的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其主要原因。关心AA面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

青少年保护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一些与青少年生活及其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学习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需要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保障。

毒品预防教育: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自我保护的常识和简单方法,远离毒品。

(2)疾病预防

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贫血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认识传染病(重点为传播链);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流脑等)的预防;常见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甲型肝炎等)的预防;疟疾的预防;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预防;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血吸虫病的预防;冻疮的预防(可根据地方实际选择);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

(3)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1)

知道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神经、运动系统的主要器官及特定功能。了解人的感觉器官的简单构造及其功能;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初步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知道生物的许多特征是从其上代继承下来的;知道生物会发生变异等。

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了解噪音的主要危害和一些减少噪音的方法。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具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