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某某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

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

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幼儿园背景分析

优势劣势(问题)行动策略

幼儿园为市一级园、市文明单位、市社区优生优育服务幼儿园97 年开办总部,02 年扩增一

分部,04 年扩增二分部。由于办园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

全保障机制。

指导示范单位、市“十一五”规模的相继扩大,在师资队伍的配﹡多渠道学习、培训,为教师成长

家教基地、市学前科普教育园情实验基地。共有三个教学备上,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力

量薄弱,师资状况不容乐观。

搭建平台。

﹡开展分层带教,逐渐形成骨干群。

点,总部设中大班10 个、幼儿园属人口导入区,幼儿生源来一分部为小班部,设5 个班、之于各乡镇或各地区,家长的学历﹡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二分部为7 个班。每班均有电视机、电脑、电子琴等教层次、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存在着

较大的差异,祖辈教养现象普遍,

﹡科研引领,提升家园合作教育的

有效性。

学设备,硬件条件较好。另且弊端较明显,因此在家园合作教﹡健全完善“某某幼儿园课程实施外在科技教育、03 早教、科育上有一定挑战。课程实施方案不方案”

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

践经验。幼儿园有较详细的

课程计划框架。

是最完善。

由于是人口导入区,所以绝

大部分的幼儿为乡镇幼儿,生情

他们动作发展较好、自理能

力相对较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欠缺,创造力、

想象力不够。

以促使幼儿和谐发展为归宿,在有

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有机整合

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敬业、勤奋、踏实,虚

心好学,敢于探索,勇于实师情践,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

较欠缺。科学启蒙教育的经验不够

丰富,与新教材的有机整合较欠缺。

理解使用新教材,用好用活新教材有

待加强。

进一步调动教师主观上的学习积极

性、主动性,提高专业技能,促进

教师专业化成长。

工作主动积极,有创新精

神,做事认真踏实,条线分行政工明确,整分结合有序,合作协调有力,彼此优势互

补。有一定的课程领导力。条线之间常有交叉部分,对这部分

工作的落实时有盲区情况发生;另

外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

度有待加强。

建立和完善例会制度,把工作落实

到位;建立月工作记录表,强化指

导督查行为。

家长资源比较丰富,家委会

参与管理、参与活动的积极家长

性较高。大部分幼儿接送是祖辈家长,在家

园一致教育问题上,祖辈家长较多

溺爱孩子,与幼儿园在教育问题上

协同性不够。

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优势,丰富课

程内容;借助家委会,开展合作教

育;利用家教指导活动、课题研究

等,解决祖辈教育问题。

四、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 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

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 、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

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

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 、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

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

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1)2-3 岁

1) 愿意接受清洁要求,会用调羹进餐,学会如厕、安静入睡等。

2) 情绪愉快,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和同伴一起活动。乐意招呼熟识的人,学会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3) 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

4) 充分活动身体,走、爬动作协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身体的快乐。

5) 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动植物和常见的物品,觉察其颜色、形状、大小、

多少、轻响等明显的不同。

6) 学讲普通话,喜欢听、讲熟悉的故事、儿歌,愿意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

自由表达。

7) 喜欢摆弄玩具、材料,会跟着老师有兴趣的唱歌、敲打、做模仿动作。

(2)3-4 岁

1) 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2) 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老师、

同伴共处的快乐。

3) 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成人的启发下帮助别人。

4) 爱护玩具和物品,学习收拾与整理。

5) 了解身体主要部分的简单功能,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6) 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尝试用各种材料和器械活动身体,学习一些基本运动方

法。

7) 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的物品,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排序等,发现

其差异。

8) 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喜欢翻阅图书。

9) 喜欢做音乐游戏,能感受游戏中的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

10) 尝试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画、折、搭、剪、贴等方法自由的表现熟悉物体

的粗略特征,并作简单想象,体验乐趣。

11)有好奇心,对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动植物等一些自然现象感兴趣。

(3)4-5 岁

1)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

自信。

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 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

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6)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7)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8)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

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

9)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

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10) 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

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11)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

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12)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5-6 岁

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

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

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

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

4)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

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

境的意识。

6)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

7)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

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

化意识。

9) 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

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0)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

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

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3)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课程设置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1、课程体系

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

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

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2、课程结构

(1)共同性课程

以“生活” 、“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关注

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游戏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2)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

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

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

(3)辅助性课程

小舞台、“七色光”电视台活动: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分别为幼儿提供在小

舞台或七色光电视台表达与表现的机会,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挥幼儿的个性特长,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以每月一次的活动频率,结合节日、季节特点和主题需要,

发挥社区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幼儿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突显幼儿在真实场景中的情感体验、行为体验,提高幼儿共同生活的能力。

科技特色活动:以每学年一次的幼儿园“科技节”活动、每学期一次的“亲子科技小制作”活动和小淘气玩科学活动、每月一次的“科学博士娃”活动等,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生活中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3、时间安排(每天450 分钟/ 每周2250 分钟)

1.2-3 岁

内容形式时间(分钟)/周比例

学习集体学习活动10*4=40 2%

活动区游戏

(角色游戏) 游戏

自由活动

自主游戏

体锻、早操30*5=150

80*5=400

24%

运动

户外活动

120*5=600 27% 生活盥洗、餐点、午睡210*5=1050 47% 2.3-4 岁

内容形式时间(分钟)比例

学习集体学习活动20*4=80 6%

个别学习活动25*1=25 特色活动20*1=20 活动区游戏

(角色游戏)游戏

自由活动

自主游戏

体锻、早操40*5=200

65*5=325

23%

运动

户外活动

120*5=600 27% 生活盥洗、餐点、午睡200*5=1000 44% 3.4-5 岁

内容形式

集体学习活动时间(分钟)

25*6=150

比例

学习个别学习活动

特色活动25*2=50

25*1=25

10%

活动区游戏

(角色游戏)游戏

自由活动

自主游戏

体锻、早操45*5=225

50*5=250

21%

运动

户外活动

120*5=600 27% 生活盥洗、餐点、午睡190*5=950 42%

4.5-6 岁

内容形式时间(分钟)比例

集体学习活动30*7=210

学习小组、个别学习活动

特色活动30* 2=60

30*2=60

15%

六、教材选择与内容安排

1、教材的选择

(1)

、将上海市幼儿园新课程新教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作为

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同性课程教材。

(2) 、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作为辅助教材。 (3)

、将科学启蒙教育园本化课程内容(主题和非主题)作为选择性课

程教材。

2、内容的安排(见附件)

附件一:某某幼儿园共同性课程预设活动参考内容附件二:某某幼儿园选择性课程预设活动参考内容附件三:某某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预设一览表

七、课程管理

1、课程安排的原则。

(1) 选择性原则。幼儿园对各年龄段一日活动中的各类课程配比,规定了

一个大致的、 原则性的范围和时间, 各班组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组长的协调下适当调整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

(2) 开放性原则。各年龄段可根据主题教育实践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

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2、课程管理网络。

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调控, 必须建立一个互动的教育反馈系统。 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教学助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 成,园长任组长,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 实施、反馈、调整、

活动区游戏 50*4=200

(角色游戏)

游戏

18%

自由活动 40*5=200

自主游戏 体锻、早操

运动

120*5=600

27% 户外活动

生活

盥洗、餐点、午睡

184*5=920

40%

评价等。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究组,由业务园长、保教助理、科研室主任等人员

组成,业务园长任组长,课程研究组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各教研组在课程研究组的指导下,组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心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特色组长与骨干教师为组员,开展每周一次以上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

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实施。另外,幼儿园

将课程权下移,由班级管理,使课程管理更具开放。( 见图)

幼儿园课程管理网络

优化园内环境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引领教育理念挖掘社区教育管理资源支持提供教师专业培训

教材选择与创造小班课程组活动进程调控

中班课程组课班幼儿行为观察分析程

究活动资源挖掘利用组级

课程化环境创设

大班课程组家园信息互通

3、课程实施保障。

经费保障。积极投入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费,用于课程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培训与奖励,教学具的添置等。

制度保障。建立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见附件四)机制保障。建立幼儿园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机制,课程改革奖励机制、教师课程技术培训机制等,确保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

八、课程的评价

1. 课程的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1. 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并与《纲要》目标的精神一致。

课程目标1. 方向性

2. 目标突出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3. 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对操作能力的培养。

4. 目标注重幼儿的个性培养。

5. 有与课程目标相配套的教育内容。

2. 可行性 6. 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7. 在课程实施中有检查、反馈、总结制度。

8. 课程内容符合国情并体现本园特点。

课程内容

1. 内容

2. 教材9. 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气息。

10. 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11. 教材的选择遵循科学性、趣味性、探索性。

12. 教材的编制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原则。

13. 教材自成体系,内容和结构完整。

14. 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主要分析指标。

1. 全体性

15. 课程实施要求与内容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

16. 对个别发展差异明显的幼儿建立个案教育计划。

17. 注重分层指导,使每个幼儿能得到发展。

实施过程

2. 主体性18. 为幼儿创设自主选择、互动的环境,为幼儿表现和创造

提供机会。

19. 教师以平等、正面、鼓励的态度和幼儿共同活动, 尊重幼

儿的意见。

20. 教师启发幼儿能适度的自我欣赏和相互欣赏。

21. 有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见附件五)3. 时间空间

22. 保证幼儿户外活动、自主活动、自由活动的时间。集体

教学活动时间适宜。

23. 有保证课程实施的各种空间、区域设置和活动室。

4. 设施设备

24. 根据教材配置充分的教学具和操作材料。

25. 有与课程相配套的设施与设备。

26. 课程有理论依据,有实验过程,并经专家及有关方面论

课程实效

1. 成果

2. 社会反映

证。

27. 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方案。

28. 社会、家长对幼儿发展满意。

29. 保教质量得到教育行政部门与督导部门的认可。

30. 课程实践经验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

2. 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 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会进餐、盥洗、入睡。

2. 根据自己的需要会入厕、喝水。

自理能力 3. 会穿脱衣服,使用筷子。

4. 会自己整理物品,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5. 独立完成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

1. 知道自己的名字,会应答,能辨别自己和他人的东西。

2. 会自我保护,遇到意外能寻求帮助。

认识自己 3. 能表现自己的情感、经验和成功。

4. 能与同伴相处,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5. 对自己的行为语言有初步的评价能力。

1. 愿意上幼儿园。

2. 情绪愉快的参加幼儿园的各类活动。

适应集体 3. 能遵守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规则,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4. 在集体活动中,会商量提出规则,共同遵守。

5. 在各类不同场合表现大方,不怕陌生。

1. 在集体活动中,愿意与同伴一起玩。

2. 愿意与同伴共同使用材料和玩具。

交往合作 3. 理解他人的行为,学会协商。

4. 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5. 会吸收、充实和运用别人的想法和注意。

1. 喜欢老师,亲近同伴。

2. 初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情。

关爱情感 3. 当别人不愉快的时候,能学着安慰别人。

4. 用适当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关心的情感。

5. 有同情心,当别人有需要时能提供帮助。

1. 对周围事物好奇,喜欢摆弄物品。

2. 能观察、照料自然角等,对其变化敏感。

操作探索 3. 在游戏中,会创造性的运用玩具。

4. 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与小实验。

5. 能尝试接触和运用多种媒体。

1.走、爬动作协调。

2.能重复自己和模仿他人的一些动作。

运动能力3.有运动意识,能充分活动自己的身体。

4.能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各项活动。

5.动作灵敏,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和耐力。

1.能识别、认说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物品。

2.知道周围环境中常见的人和物体的显著特征。

基本常识3.了解人与动植物、自然现象、社会环境之间的简单联系。

4.有收集和了解周围文化景观和社会信息的兴趣和初步探究的能力。

5.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能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风俗。

1.能觉察生活中物品的大小、多少、形状、颜色的明显不同。

2.尝试对物品进行对应、分类、排序等,能发现差异。

数形时空

3.初步理解数量、重量、质地、距离、方位、时间等概念。

4.识别数字,会用简单的方法进行估算、测量等。

5.在生活游戏中,能感受数量关系,会进行比较、推理。

1. 能听懂普通话,会安静的听简短的故事。

2. 能听懂老师说话的意思,乐意接受幼儿艺术作品。

倾听阅读 3. 能倾听别人讲话,喜欢阅读。

4. 有良好阅读习惯。

5. 关心常见的符号、标志、文字。

1. 乐意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需求。

2. 能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言表达 3. 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回答问题。

4. 能围绕一个话题与人交流。

5. 能在集体或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1. 会和同伴一起唱歌、舞蹈,并产生联想。

2. 会大胆的图画、制作、构造和表演。

想象、艺术 3. 能在艺术活动中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4. 能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美。

5. 在活动中有想象、创造及表现能力。

1. 身高(CM )

1. 达标

2. 未达标/严重超标

身体素质

2. 体重(公斤)

3. 血色素(克)1. 达标

2. 未达标/严重超标

1. 达标

2. 未达标/严重超标

1. 易得病,不易恢复(一月一次)

4.适应 2. 偶然得病(二月一次)

3. 不易得病(一季度以上发生一次)

九、有关说明

1、课程实施方案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经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

过,相关专家论证确认,方可实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