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练习题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练习题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练习题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练习题

1.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A.100%

B.0%

C.25%

D.75%

2.下列能判断具有显、隐性性状的杂交组合是()

A.高茎×高茎→高茎

B.矮茎×矮茎→矮茎

C.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3.如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致病因子用a表示。已知该遗传病是手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中Ⅰ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Ⅱ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2)图中Ⅱ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或_______,Ⅱ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

(3)若Ⅱ1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第一个孩子为白化病人,则再生一个孩子为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为白化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

4.如图为某家族某种遗传病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分析回答:

(1)此遗传病属于_____(显/隐)性遗传病。

(2)6号的基因型为______,7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

(3)6号和7号婚配后,在他们所生的男孩中出现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4)要保证9号所生的孩子不患此种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_______。

5.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1 2

2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6.豌豆花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豌豆花色的3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花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写出三组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3)让①组F1中的紫色个体自交,所得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4)③组F1的紫色个体中,纯合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仪器分析实验思考题答案合集汇编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1、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是由那些组分组成,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氯化钠,柠檬酸钠,冰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是提高离子强度,柠檬酸钠是掩蔽一些干扰离子,冰醋和氢氧化钠形成缓冲溶液,维持体系PH值稳定!2、测量氟离子标准系列溶液的电动势时,为什么测定顺序要从低含量到高含量? 答:测什么一般都是从低到高,每测一个你都冲洗电极吗,不冲洗的话,从低到高,比从高到低,影响小。还有就是防止测到高浓度的溶液使电极超出使用范围。 3、测定F-浓度时为什么要控制在测定F-离子时,为什么要控制酸度,pH值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答:因为在酸性溶液中,H+离子与部分F-离子形成HF或HF2-,会降低F-离子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LaF3 薄膜与OH-离子发生反应而使溶液中F-离子浓度增加。因此溶液的酸度对测定有影响。氟电极的适用酸度范围为pH=5~6,测定浓度在10^0~10^-6 mol/L范围内,△φM与lgC F-呈线性响应,电极的检测下限在10-7 mol/L左右。 二、醇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1、如何进行纯物质色谱的定性分析? 色谱无法对未知纯物质定性分析(这里所谓未知就是你对它的分子组成、结构一无所知),除非你已经知道它可能是某种物质或某几种物质之一,那么你可以用这几种物质的标准品和待分析的纯物质样品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照,保留时间相同,则证明是同种物质。 为色谱峰面积; A i 为相对重量校正因子,f(甲醇)=1.62、f(乙醇)=1.65、f(正丙醇)=1.05、f(正f i 丁醇)=0.87 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1、 2、制作标准曲线和进行其他条件试验时,加入还原剂、缓冲溶液、显色剂等试 剂的顺序能否任意改变?为什么?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1n 和从动轮的转速2n 以及主动轮的扭矩1T 和从动轮的扭矩

分析化学实验定量分析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定量分析思考题答案 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思考题: 1.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 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 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 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右盘重。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实验二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 (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 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标准溶液的标定思考题:和实验三NaOHHCl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 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

最新机械设计思考题答案汇总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 答案

2012机械设计思考题参考答案 (此为自行整理的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篇 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p1(课本,下同) 答: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2.机械零件分哪两大类? 答:通用零件,专用零件。 3.什么叫部件?(摘自百度文库) 为完成共同任务而结合起来的一组零件成为部件,是装配的单元,eg.滚动轴承、联轴器 4.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p3 答: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 5.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那些?p10-11 答: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什麽?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是什麽?p11-14 答: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是设计时对零件进行计算所依据的准则;其中最基本的准则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是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最基本的准则是强度准则) 7.什麽叫静应力、变应力和稳定循环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有那三种形式?

静应力:应力幅等于零的应力(p24);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或变化较缓慢的应力。其作用下零件可能产生静断裂或过大的塑性变形,即应按静强度进行计算。(百度文库) 变应力: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转移而产生变化的应力。它可以是由变载荷引起的,也可能因静载荷产生的(如电动机重量给梁带来的弯曲应力)。变应力作用的零件主要发生疲劳失效。(百度文库) 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始终不变。(百度文库) (不稳定循环变应力:变应力的最大、最小应力呈周期性变化。) 稳定循环变应力:单向稳定变应力,单向不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三种形式。 8.什麽是疲劳极限?何为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和无限寿命疲劳阶段? 疲劳极限: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百度百科)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阶段:在σ-N曲线上,试件经过一定次数的交变应力作用后总会发生疲劳破坏的范围,即CD段; 无限寿命疲劳阶段:在σ-N曲线上,作用的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小于持久疲劳极限(即D点的应力),无论应力变化多少次,材料都不会破坏的范围,即D点以后的线段。P23 9.表示变应力的基本参数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是什麽?(课件) (1) 最大应力:σmax (2) 最小应力:σmin

分析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一)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 (二)实验注意问题: 1 用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时,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滴定操作时哪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HCl标准溶液应如何移取? 2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时,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 (三)思考题 1 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 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 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 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三、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一)基本操作 1.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a.包括使用前的准备:试漏、清洗 b.标准溶液的装入:润洗、标准液的装入、排气泡、调节液面、记录初读数。 c.滴定管的读数: 2.滴定操作 左的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其余三指夹住出口管。用拇指与食指的指尖捏挤玻璃珠周围右侧的乳胶管,溶液即可流出。 半滴的滴法 (二)实验注意问题 1 配制250mL 0.10mol·L-1 NaOH溶液,应称取NaOH多少克?用台称还是用分析天平称取?为什么? 2 分别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二水草酸为基准物标定0.10mol·L-1 NaOH溶液时,实验原理如何?选用何种指示剂?为什么?颜色变化如何? 3 分别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二水草酸为基准物标定0.10mol·L-1 NaOH溶液时,应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二水草酸的质量如何计算?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 答:(1)滴定反应为:2NaOH + H2C2O4?2H2O = Na2C2O4 + 4H2O n(H2C2O4?2H2O):n(NaOH)=1:2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理解水平)。能力:正确运用实验材料用具;对数据进行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分析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操作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尊重事实、勇于实践、力求完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经历水平)。 二、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的达成是正确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实验数据提出疑问;通过分析操作过程和统计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通过提出优化方案来解决误差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将能力目标作为本课的重点,将情感目标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要求生物教学需要从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按部就班的实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本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定量分析实验,属于部分探究活动,改变了以往传授式的学习。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作出假设,并通过集体讨论获得模拟方法。学生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解释实验结果,并对实验作出反思与改进。 本实验采用学生极其熟悉的两种实验材料——乒乓球和豆子,特别容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比较和概括,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本节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进行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这样有利于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小组之间引入竞争,组间的交流讨论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

第13章 带传动习题1答案

第13章带传动(第一次作业) 1. 带传动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带 组成,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 2. 带传动中,带中产生的应力有:_拉应力__、__弯曲应力__、_离应力__三种。 3. 带传动运转时应使带的__松边在上, _紧__边在下,目的是__增大包角___。 4. 主动轮的有效拉力与_____初拉力_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包角___有关。 5. 当A型V带的初步计算长度为1150时,其基准长度为_____1120_______。 6. 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___速度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_包角___有关。 7.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三角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增大,因而承载能力增大。 7. 已知V带的截面夹角是40度,带轮轮槽的?角应比40__小_,且轮径越小,?角越_小_。 8. 带传动中的初拉力F0是由于_安装时把带张紧__产生的拉力。运转时,即将进入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增大___到F1;而将进入从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_降低_____到F2。有效拉力为_____ F=F1-F2_______。 9.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紧边进入主动轮_处,其值为_σ1+ σb1+ σc___。带中的最小应力发生在松边处。10.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C传动。 A、平带 B、同步带 C、V带 D、多楔带 11. 带传动中,在相同的预紧力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_____C______。 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 12. 设计带传动时,胶带的标准长度是指带的C。 A、内周长 B、外周长 C、节线长 D、平均长度 13. 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C ________。 A. 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B. 结构简单,传动比准确,中心距便于调整 C.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传动平稳,吸震,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14. 如果功率一定,带传动放在_____A______好。 A.高速级 B.低速级 C. 两者均可 D.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5. 与齿轮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____A_________。 A.工作平稳,无噪声 B.传动的重量轻 C.摩擦损失小,效率高 D.寿命较长 16. 和普通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ABD_____。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效率高 C.带的制造成本低 D.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

3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课题名称】基因的分离定律课型新授课总课时6【学习目标】 1、例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A)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B) 【学习重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学习难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导学过程】个案补充 预习导学(20分钟) (请同学们在20min内快速阅读教材第三章、第一节P27~29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 将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知识点一:孟德尔及其对遗传学的贡献 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最先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即 和。 知识点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选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严格的植物,而且是闭花传粉。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2)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 (3)具有易区分的。 (4)性状能稳定遗传。 【相关概念】 ①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等特性。(见课本P73) ②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观察课本上 P287对相对性 状图,思考:什 么是性状相对 性状) 请同学们思考: 要进行豌豆的 杂交实验,如何 进行异花传粉 请同学们思考: (请同学们思考:对多对相对性状应该如何研究)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图解 【相关概念】 ①把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如豌豆的紫花) ②把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如豌豆的白花) ③F1植株自花受粉产生子二代(F2),在子二代中,有些植株表现显性性状(紫花), 有些植株表现隐性性状(白花),有的开白花,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 状的现象,称为。 (2)实验结论 ①F1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②F2中出现了; ③F2中出现了性状分离比为。 知识点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决定的,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决 定显性性状的为;(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 为。(用小写字母如a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如纯种紫花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 什么是显性性 状隐性性状性 状分离 请同学们思考: F2中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 这是偶然还是 必然是普遍的 还是个别现象 呢 阅读“积极思 维”。 1909年,丹麦 生物学家约翰 逊给“遗传因 子”起了一个新 名字叫做“基 因”。 注意: 纯合子能稳定 遗传,它的自交 后代不会再发 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不能稳 课上自主学习

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华中师范大学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复习资料 请复习《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所开设过的实验并认真思考每个实验所附的思考题!! 一、实验室基本常识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P2-3) 分析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玻璃容器和瓷器,用不干净的容器进行实验时,往往由于污物和杂质的存在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所以容器应该保证干净。 洗涤容器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的程度加以选择。 一般来说,附着在仪器上的污物有尘土和其他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有机物质及油污等。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用水刷洗:用自来水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尘土和水溶物。 ②用去污粉(或洗涤剂)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油污和有机物质。若仍洗不干净,可用热碱液洗。容量仪器不能用去污粉和毛刷刷洗,以免磨损器壁,使体积发生变化。 ③用还原剂洗去氧化剂如二氧化锰。 ④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即使少量杂质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这时可用洗液清洗容量仪器。洗液是重铬酸钾在浓硫酸中的饱和溶液。(5g粗重铬酸钾溶于10mL热水中,稍冷,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浓硫酸中就得到铬酸洗液,简称洗液)。 使用洗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洗液前最好先用水或去污粉将容器洗一下。 ②使用洗液前应尽量把容器内的水去掉,以免将洗液稀释。 ③洗液用后应倒入原瓶内,可重复使用。 ④不要用洗液去洗涤具有还原性的污物(如某些有机物),这些物质能把洗液中的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洗液的颜色则由原来的深棕色变为绿色)。已变为绿色的洗液不能继续使用。 ⑤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和破坏衣物。如果不慎将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实验桌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⑥因重铬酸钾严重污染环境,应尽量少用洗液。用上述方法洗涤后的容器还要用水洗去洗涤剂。并用蒸馏水再洗涤三次。 洗涤容器时应符合少量(每次用少量的洗涤剂)多次的原则。既节约,又提高了效率。已洗净的容器壁上,不应附着不溶物或油污。这样的器壁可以被水完全润湿。检查是否洗净时,将容器倒转过来,水即顺着器壁流下,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不应有水珠。 (二)试剂及其取用方法(P3-5) 1.试剂的分类 根据化学试剂的纯度,按杂质含量的多少,国内将化学试剂分为四级: 一级试剂(优级纯试剂)通常用G.R表示。 二级试剂(分析纯试剂)通常用A.R表示。 三级试剂(化学纯)通常用C.P表示。 四级试剂(实验或工业试剂)通常用L.R表示。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基因分离定律 的实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验原理 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又会随机结合成合子。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比。 活动程序 1、材料用具 小塑料桶2个,两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2、方法步骤 ⑴分装、标记小球〈设定雌雄配子〉 取甲、乙两个小桶,每一个小桶内放有两种色彩的小球各10个,并在不同色彩的小球上分别标上字母D和d,如果甲桶中的小球代表的是雌配子,乙桶中小球代表的是雄配子。 ⑵混合小球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⑶随机取球〈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这表示让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并记录下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做50—100次。 ⑷分析结果〈统计计算小球组合〉 统计不同的小球组合的数量并计算出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之比,以及含有小球D的组合与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结论 ⑴三种组合DD、Dd、dd的数量之比接近1:2:1。 ⑵含有D和dd组合的数量之比接近3:1。 4、课后讨论 ⑴如果在从两个小桶内重复抓取一次小球,在取出小球 前,你能估算出DD、Dd和dd组合的机会各是多少吗? ⑵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你对哪些问题有更深的 理解和认识? ⑶假如当时孟得尔只统计了10株豌豆的性状,那么他 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人教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第1课时学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I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学习导航]1?结合豌豆的特点,概述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2?结合教材图文,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3?结合教材示例,学会 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 [重难点击]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课堂导入】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 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一一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人对于 他的工作和评价: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上有创新。那么他是怎么实验的?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的足迹, 共同探索遗 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杂交实验技术 fl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点 1. 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豌豆的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2)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3) 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豌豆的人工杂交技术 (1) 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 _ ⑵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⑶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 (4) 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父)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早)。3?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叫做相对性状。 [合作探究丨 下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2?步骤②是什么?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 答案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 4?黄瓜是单性花,对其人工异花传粉操作与豌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案黄瓜的人工异花传粉无须“去雄”操作。 i?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 狗的长毛与直毛 C.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 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答案C 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 ■■易混辨析■■ ------------- 性状和相对性状 (1)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活学活用即时训练叽固提升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优质学案: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 解释 学习目标导引核心素养对接关键术语 1.简述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相关特点; 2.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 3.简述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内容。1.生命观念——形成遗传的物质观; 2.科学思维——分析实验过程,运用 演绎与推理的方法阐释分离定律; 3.科学探究——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 方法,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杂交 自交 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预知概念| 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说明 P(亲本)高茎×矮茎 ↓ F1(子一代)高茎 ↓? F2(子二代)高茎∶矮茎性状比例接近3∶1 ①P具有相对性状 ②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③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的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如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 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如F1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1∶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①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4种。 ②F2的遗传因子组成:3种,分别为DD、Dd、dd,其比例为1∶2∶1。 ③F2的性状表现:2种,分别为高茎、矮茎,其比例为3∶1。

(整理)人教版生物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 【教材内容解读】 要点 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 亲本: 纯种黄色圆粒×纯种绿色皱粒 子一代: 黄色圆粒(正、反交结果相同) 子二代: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比例总是接近9:3:3:1) 子二代中不同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 对子二代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分析: 对一对相对性状独立分析说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要点 2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 、r 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 、y 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 和yyrr ,它们产生的F 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F 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 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 、Yr 、yR 、yr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l ∶1∶1∶l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性状表现为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l 。 要点 3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根据设想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 要点 4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 粒形: 圆粒种子:皱粒种子=3:1 粒色: 黄色种子:绿色种子=3:1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doc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NaOH和HCI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1.HCI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屮的C02和水分,浓HCI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I和NaOH标准溶液吋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I,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I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0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屮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 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 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冇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屮,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冇土O.l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冇土0.2mg 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l%0 O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吋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I溶液浓度时,以酚駄作指示剂,用NaOH 滴定HCI,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冇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I溶液浓度时,以酚駄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I,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 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I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駄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高中生物(新教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学习目标] 1.总结豌豆适于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2.结合花的结构说出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及注意事项。3.掌握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正交、反交、自交等基本概念。4.写出杂交实验图解并区分不同符号代表的含义及正确规范书写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知识点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优点 (1)豌豆是□01自花传粉植物,避免了□02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03纯种。 (2)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04相对性状,且能□05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人工异花传粉 (1)去雄 ①对象:□06母本。 ②时间:□07花未成熟时,即花蕾期。 ③要求:□08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④套袋:套上纸袋,防止□09外来花粉的干扰。 (2)采集花粉:待去雄花的□10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3)传粉:将采集到的花粉涂在□11去雄花的雌蕊的□12柱头上,再□13套上纸袋。 3.相关概念

(1)自花传粉:□14两性花在□15未开放时,它的花粉会落到□16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完成受粉,这种传粉方式叫作自花传粉,也叫□17自交。 (2)异花传粉:□18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 (3)父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19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4)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20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5)相对性状:□21一种生物的□22同一种性状的□23不同表现类型。 易漏边角 问题探究对单性花植物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是否需要去雄处理?为什么? 提示:不需要。因为单性花中的雌花只有雌蕊。 问题探究对单性花植物进行异花传粉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是否需要套袋?为什么? 提示:需要。因为异花传完粉后也需要利用套袋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例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有直接的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解题分析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而且具有一些稳定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转载】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 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 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恒为正,即J>0。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1-2, 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有如下二个变化: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 ,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 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 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 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最新《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案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本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加深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认识和理解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理解水平)。能力:正确运用实验材料用具;对数据进行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分析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操作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尊重事实、勇于实践、力求完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经历水平)。 三、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的达成是正确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实验数据提出疑问;通过分析操作过程和统计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通过提出优化方案来解决误差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将能力目标作为本课的重点,将情感目标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的学习,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和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对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会与性状分离比之间关系还不太清楚。 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等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习惯于按照书本或教师预先设定的步骤,盲目地进行机械操作,然后填写记录表格,往往对实验操作和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要求生物教学需要从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按部就班的实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本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定量分析实验,属于部分探究活动,改变了以往传授式的学习。为缩短活动时间和降低难度要求,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作出假设,并通过集体讨论获得模拟方法。学生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记录、统计、概括和推理,解释实验结果,并对实验作出反思与改进。 本实验采用学生极其熟悉的两种实验材料——乒乓球和豆子,特别容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比较和概括,从数据中发现问题,驱动学生主动从各方面进行误差分析。当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模拟实验的理解。 本节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进行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这样有利于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小组之间引入竞争,组间的交流讨论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本节课既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要提高学生的质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强调教师及时、必要、有效的指导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