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

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
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

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人的生老病死离不开数学。人一出生,就有了身高和体重。人去世时,就知道了寿命的长短。人若生病,需计算药量的多少。

学习理财离不开数学。如何将收入合理投资?如何储蓄能得到最佳的利息回报?如何运作基金、股票才能取得丰厚的报酬?是赚还是赔,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

外出旅游离不开数学。旅游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闲活动。长途出游,需要了解游览路线,计算路程长短,交通工具的速度,到达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若不辨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将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我们的家离不开数学。如果想让一个家庭的“小窝”安全实用且温馨舒适,就要运用数学中的几何方法。房屋的外观和结构设计要充分利用几何的概念,就连绿地旁边的地砖都因为运用了几何图案,而显得更加美观。装修装饰要计算房间的面积,计算空间的利用范围,再依次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各种居家设施、物品的合理摆放,最后才能完成一个整体设计预算。这些统统都要依靠与数学相关的知识。

写到这里我真有点饿了!说到“吃”,就更离不开数学了!对于大多数的“吃货”们来说,食材和调料的分配比例,切菜和摆盘的精细度,决定了成品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还是只供饱腹的清汤寡水。

如果有一天生活中没有了数学,世界将陷入混乱。生活早已和数学绑定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八年级一班

梁祎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b6412946.html,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作者:刘德仁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62-01 《數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却是零乱的、盲目的、片面的、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经历数学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并为将来的生活而服务的意识过程。所以在数学课中如何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理论来解决生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有了发现,才会有解决的欲望。其实所有的数学理论知识应该大部分都来自于生活需求,而这些生活需求也必然用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而生活正是产生数学问题的源头。在学习中生活,也要在生活中更好的学习。很多学生总会有一种思维定势,哦,在课中我要动脑子了,学习了。而在平常,这种意识就荡然无存。其实,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的引导时间更是有限。所以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去捕捉数学问题,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这个能力并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要借助数学课堂教学,借助老师的平时培养才行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在生活中都可以反映出来,因此善于利用环境去观察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分析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生活,我们有很多疑问,这是自然的,关键是我们与我们的学生愿不愿意去思考、去分析?知不知道要问几个为什么?作为老师一定要常常引导自己的学生观察生活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了发现才会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有了这些发现,那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追根究底,探求答案,最终不论学生们有没有把答案找到,他们都将经历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也会有意无意的把自己引入到探求者的行列中来,而不是一个"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被动者。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时,通过观察老师创设的情景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建筑中用到的三角形装饰特别多?(2)为什么电动门要设计成平行四边形?从而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解决很多的生活小问题。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由于老师不间断的引导与培养,在没有问题的生活中,学生们也会习惯性地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更不用说给学生现成数学问题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就成了一种习惯,同时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2.通过"直观→抽象"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今天我主要来讲一讲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的几个趣味问题: 缪勒--莱耶错觉 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它是指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会显得比后者长得多。现在明白了吗? 大金字塔之谜 墨西哥、希腊、苏丹等国都有金字塔,但名声最为显赫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金字塔,阿拉伯文意为"方锥体",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宝塔形。是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埃及迄今发现的金字塔共约八十座,其中最大的是以高耸巍峨而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1789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于当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区与土耳其和埃及军队发生了一次激战,战后他观察了胡夫金字塔。据说他对塔的规模之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与它相距不远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卡乌拉的金字塔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墙沿着国界把整个法国围成一圈。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仍是十分难解的谜。 胡夫大金字塔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的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塔原高146.5米,经风化腐蚀,现降至137米。塔的底角为51°51′。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英国《伦敦观察家报》有一位编辑名叫约翰·泰勒,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他曾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大金字塔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难以置信地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泰勒还借助文献资料中的数据研究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使用何种长度单位。当他把塔基的周长以英寸为单位时,由此他想到:英制长度单位与古埃及人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否有一定关系?泰勒的观念受到了英国数学家查尔斯·皮奇·史密斯教授的支持。1864年史密斯实地考查胡夫大金字塔后声称他发现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数学上的奥秘。例如,塔高乘以109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金字塔不仅包含着长度的单位,还包含着计算时间的单位:塔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其础上总结出数学规律。下面从三个方谈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可让学生练习。“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个题目,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计算,既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二、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课堂上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外,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来,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数学问题,来打开学开学生的眼界,增

加学生信息量,了解生活实际。 例如,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1128÷36=31……12。然而,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拓展数学视野,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并让学生辨别步测与目测的差别;让学生到食堂去看看、称称,根据各种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学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总知,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从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数学教学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要让

浅谈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为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而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的奥妙,数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的精髓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文首先概述了数学的三大特点。其次,应用数学最优化、不等式、函数(一元一次函数,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统计、概率5大知识点,通过分析,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逐一讨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的完美应用。 关键词:数学,生活,应用

目录 一、引言 (1) 二、数学的特点 (1) (一)高度的抽象性 (1) (二)严谨的逻辑性 (1) (三)广泛的应用性 (1) 三、探讨数学最优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一)什么是数学最优化问题 (2) (二)应用图解法来进行解题 (2) 四、不等式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五、函数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一)一元一次函数的应用 (4) (二)三角函数的应用 (6) (三)二次函数的应用 (7) 六、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8) 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11) 八、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一、引言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数学知识即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成为名副其实的应试教育。这样的数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离了关系,继而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应该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进入21世纪后,更加突出了数学作为一种实用的技术或工具这一特点,广泛应用于处理人类生活及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随着数学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数学的应用逐渐扩展和深入到更一般的技术和人文领域。 二、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数学与人类文明,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学的三大特点表现的更为突出。 (一)高度的抽象性 任何学科都具有抽象性,只是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抽象程度更高。数学的抽象性只保留了量的关系而舍弃一切质的特点;只保留了一定的形式、结构,而舍弃内容。这样,就得到纯粹状态下的以抽象形式出现的量与量的关系,成为一种思想材料的符号化、形式化抽象,这是一种极度抽象。 (二)严谨的逻辑性 数学要求逻辑上无懈可击,结论要精确,一般称之为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虽然在探索数学真理的过程中合情推理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数学真理的确认使用的是逻辑演绎的方法,这是由数学研究的对象和数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三)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中的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课题名称:数学中的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课题意义、背景及介绍: 1、背景说明: 生活中,有很多高度或宽度都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比如楼房、树的高度;池塘、楼房的宽度,直接测量相对比较麻烦,如果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间接测量的话,所花的人力物力都小的多。 2、课题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测量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测绘的基本知识,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现代科技我角度学习的能力,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实验,较为全面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测量方法,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课题介绍: 本课题主要是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抽象的数学可以运用于具体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促进新课程改标。 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三、研究内容:测量河塘宽度。

四、资源准备:皮尺、标杆、量角器、记录笔、纸、计算器 五、具体实例: 测河塘宽度的方法集合 整理初中到高中所学知识,共整理出以下测河塘宽度的方法: (一)如图,在A处测出∠BAE=90°,并在射线上的适当位置取点 AB=2 2AC BC (二)如图,利用中位线,即在池塘外取一点 C,量出AC、BC的长度,取 AC、BC的中点E、F,量出EF的长度,则AB=2EF。 (三)如图,利用相似,即取池塘外一点C,连接AC、BC并延长至 F、E,作 AC CF= BC EC,则AB=EF· EC BC。 A A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罗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罗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方说小朋友在打扑克时快算二十四、数学填框游戏,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现实生活中,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和买卖股票等等都与数学有关。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更是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具有国际通用性。 一个对生活有计划的人,都会对一天的事情进行一下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干哪些事情,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便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是对这一天进行的小结,小结也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 在一年要结束的时候,商人在谈论中说我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怎么样;农民也在谈论这一年中收入多少粮食;工人也在谈论在这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相当,有多少存款;军人谈论这一年中训练成绩如何,提高了多少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是对一位教师一年来辛苦工作的衡量标准;单位也在做这样那样的总结。一年的结束是这样的,下一年的开始同样也要有一个预算;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阶段人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等,都在用数学的方法对他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空间、人员、事务等等上做一定的运算后,得出一个直观的数字标示量,作为一个目标、结论、预算、程度等等。 在七年级我们学了一元一次不等式,那么如何用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在这里就列举一题。 问:把一篮苹果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那么剩下9个;如果每人分6个,那么最后一个学生分得的苹果将少于3个。学生的人数和苹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那天起,人们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了逐渐深刻的了解。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原始人“涉猎计数”与“结绳记事”等种种传说。可见,“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已产生了数学的开端和萌芽”(引自《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P1——作者注)。“在BC3000年左右巴比伦和埃及数学出现以前,人类在数学上没有取得更多的进展”,而“在BC600—BC300年间古希腊学者登场后”,数学便开始“作为一名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引自《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P1——作者注)登上了人类发展史的大舞台。 如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此外,社区和机关大院门口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则是平面几何中直线图形的性质及解Rt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由于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高中数学知识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了解和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步的。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我就紧扣高中数学学习的实际,从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五方面,简明扼要地谈一下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函数的应用 我们所学过的函数有: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幂、指、对数函数及分段函数等八种。这些函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代数中的函数知识是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这里重点讲前两类函数的应用。 一元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元一次函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买卖特别是消费活动时,若其中涉及到变量的线性依存关系,则可利用一元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例如,当我们购物、租用车辆、入住旅馆时,经营者为达到宣传、促销或其他目的,往往会为我们提供两种或多种付款方案或优惠办法。这时我们应三思而后行,深入发掘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做出明智的选择。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我们切不可盲从,以免上了商家设下的小圈套,吃了眼前亏。 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述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随着优惠形式的多样化,“可选择性优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采用。一次,我去“物美”超市购物,一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这似乎很少见。更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由此,我不禁想到: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我便很自然的联想到了函数关系式,决心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运用解析法将此问题解决。我在纸上写道: 设某顾客买茶杯x只,付款y元,(x>3且x∈N),则 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处离不开数学。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那么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0.618多么简单的数字,我们学习了这一比例的来源和含义之后。懂得了原来这么简单的数字是很多建筑学家设计现代建筑物的重要依据,建筑师们深谙其中的意义。懂得了利用这一比例设计出具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建筑作品。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这一比例。可以说这个比例是数学在美学中应用的很好典范。数学中的很多原理、结论在生活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物理学中的波理论和光理论都是以三角函数作为研究的数学模型。建立这些数学模型是研究物理学很多领域的基础。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桥梁的承重计算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知识,古代中国就懂得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设计梁的结构,三角形稳定性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在现代建筑中也离不开它。现代生活中如何购房成为讨论越来越多的话题,数学中的指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其中的道理。 关键词:黄金分割建筑美学0.618 三角函数三角形稳定性建筑结构购房中的数学 1. 黄金分割数0.618 1.1 黄金分割的起源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1.2 黄金分割数0.618的数学解释 如下图所示,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0.618AB。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

生活中的数学视角

间题和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挖掘其中的数学本质,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类比与推理、引伸与联想,从而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创新意识。第四章,通过数学项目活动展开是本课程的特色与亮点。数学项目活动, 是教师指导学生对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课程活动。学生围绕具体的活动主题, 以达成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探索、体验、操作、制作等实践活动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 ?生活中的数学视角?f故为选修课程, 共4个单元, 共18个课时。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或者高二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 一个学期内完成。 二、背景分析 目前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是从概念、定理到计算、证明的学习模式, 数学原本的生动和活泼被大量的考试题所淹没,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但同时他们又认为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不得不学, 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是被追学习而非在兴趣的驱动下的自主学习, 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又有, 数学作为一门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学科似乎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不出很大的作用,导致纵多文科学生“厌烦”数学,甚至认为数学无用。其实,数学无所不在。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要用到数学, 要接触到数学,或多或少地能理解一些数学。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趣的活动中, 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 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 而数学作为人们认识自然的有力工作和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智慧的传递, 在培养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开发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它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间题和现象进行剖析, 找出其数学本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对称、均衡、和i皆等数学美,使较为冷漠的数学变得生龙活虎,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到数学的“有用”与“好玩”,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学校是一所充满朝气的“年轻”学校,正好与课程改革一路同行了1o年,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倡导“好学力行,健康发展”的办学思想,并不断地对“学”字内涵进深化与拓展,强调培养学生使其“学会学习、学习创新一一”, ?生活中的数学视角提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的校本课程, 它从古今中外人们用数学分析间题的案例中提炼出易于中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能继续开展研究的素材,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研讨、探究,充分流问题内涵、掲示问题本质, 兼冰冷的思考与火热的激情为一体,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开阔数学视野, 这与我们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一鹿滿承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课机会,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数学视野,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鉴赏力。并借助对某一些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在经历小组合作研讨、探究中不断地提升发现间题、解决间题的能力及科研探究意识。具体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 了解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谜与诗歌的关系, 能列举3-5应用数学思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出问题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会提问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体会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于在近一周时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缺少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时,便有意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大胆改进了教学设计方案。 组织教学时,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大信息量的图画,即教材第9页的大插图,鼓励学生认真看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对于这种漫无目的的教学,绝大部分同学不适应,不知教师说的意思,没有快速进入状态。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及时实施课堂调控和干预,在黑板左半部分写下了一行字:“五年级有个班、班有人、班有人”,很快,孩子们开始发言了,答案呈现出来,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后,让孩子们继续发现数学信息,六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年级、二年级各班的人数也整体地列了出来。 第一个环节成功了,我用“在发现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谁能提出你想知道的数学问题呢?”一句话又把大家推到了第二个环节,预想中的小问题也就出来了:“五年级一共多少人?”、“六年级一共多少人?”、“三年级一共多少人?”…… 与此同时,预想之外的问题也出来了:“五(2)班比五(1)班多多少人?”、“六(2)班比六(1)班多多少人?”……

既然出现了,就得正视,就得调整教学。于是,我抓住这个关键,跟同学们一起探讨“多多少?”的叙述,形成基本的观点和共识:多一些的在前,少一些的在后。然后,再次激疑,让孩子们换说法“少多少?”,孩子们经过尝试后,大都能够正确叙述了。 这个时候,及时收拢同学们的思路,开始解决问题。把黑板上排列有序的数据再次重申,让学生尝试口算,说思路。巡视中发现,跟预料不一样的是,同学们由于受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的影响,口算的时候,都习惯于“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而且,绝大部分知道“满十进一”,错误比例不大。对这种算法,不用过多讲解,老师的作用就是提醒大家注意“满十进一”。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家思考别的思路,简要点拨“先加整十再加零头”。部分同学可以学会,还有部分同学不太熟练。 学生有了思路,能够进行简单口算,还没有完成既定教学任务。随后,便从规范书写的解读进行指导和训练。老师示范:“41+42=83(人)答:五年级一共有83人。”,学生练习(第10页“做一做”),达成效果也比较好。至此,本课时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间略有结余,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再次巩固所学新知。 鉴于时间原因,找出的问题不予全部解决(“多多少?”和“少多少?”),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激发持久兴趣,给后续学习留下悬念。 总体上看,本节课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习惯,能够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多组数据中发现数学信息,整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教学意图达成,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示范和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但在许多人印象里,数学却似乎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于是,数学一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事实上,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因为,离开生活的数学是一片没有魅力的“死海”!那么怎样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直接利用例子教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例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盒,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盒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大门、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2寻找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会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相对而言比较严厉,离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所以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生活型加工”,想方设法把供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

小学数学论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用版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所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体验的环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世界”融入到“生活世界”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从生活导入,感受数学的存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学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入手,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这样,他们就会自觉探索,兴致勃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平均分”一课时,我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学生们听到这个都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让各小组动手操作,并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发现了什么?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从而得出:像这样每份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这样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起来就更加亲切,印象深刻了。 二、创设课堂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讲授不应是试图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方法与一开始的意义环境相分离,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发现欲望和好奇心。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发现欲望。例如,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挂图、多媒体等来学习“圆的认识”这节课时,可以出示四幅挂图,上面分别画

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在生活作用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 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恩格斯。 现在的社会很注重文理双全,除了语文好数学也要好。对于我们学药剂的 同学来说学数学是非常让人头大的事情。班里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真的是一个天一 个地的差别。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念到“学数学有什么用,基本算数会就行了,再说了买菜的时候又不会用到三角函数,在厨房做菜又不用计数蔬菜面积,工作又 不用积分求导,数学除了应付考试还能做什么”。 假设:生活中用到的数学只有算数。 喷泉它们划出的弧度和高度是如此的美丽让人惊艳,连接大陆和小岛的桥 让两岸人民互相沟通交流,公园和后花园里的拱桥给风景添加诗意,弯曲的隧道让 火车在山间来回穿梭。设计这些不只需要会算数,你还需要学会函数,抛物线,三 角函数等。还有人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用到数学而不只至会算数, 如果你开了一家服装店需要计数销售额,盈利率等才在知道本月是否赚了下个月应 该进什么衣服来提高盈利。还有如果开了超市还要根据银行贷款年利率等考虑是年 初售出还是年末售出来提高利润减少利息。如果需要购买房子还要考虑和计数如何 分期付款和首付多久能还清。还有出行的时候除了寻找景点还要计数路线还要计数 如何出行可以省钱等等计数这些就要学会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更不可 事宜古人还用数学与对联相连?在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里,上联为数学家华罗 庚1953年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途中所作.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

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 “双联”修辞格。“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 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 现的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数学还连接着科学,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比如我们在熟 悉不过的年,月,日。但你们知道吗?为什么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吗?实际上, 人类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即1年).为了方便人们把1年定为365天,这样,每过4年就多出将近1天(5小时48分46 秒×4≈24小时)来,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份里,这一年就成了闰年,有366天.因为每年按?365天来计算,每过四年就多出?23时?15分4秒,这个数字很接近一天 的时间.因此,规定每四年的二月份增加一日,以补上过去少算的时间.但这样实 际上每四年又要亏44分56秒,推到100年时,亏了18时43分20秒,又将近一日了,所以规定到公元整百年时不增加这一天,而到整400年时再增加这一天.多不 可思议啊!让人连连感叹! 数学还连接着大自然,当我们试图把任何东西单独地挑选出来时,我们发 现它与宇宙中每一件别的东西牵连着——约翰·谬尔。你有没有观察过一片叶子, 对它为什么能精确地分成两半表示奇怪?你有没有注意到各种花的花瓣形成的完美 星形?有没有注意到某些贝壳和松果的螺旋形生长模式?有没有注意到人的头发或 红杉树的树枝、树皮的生长模式?自然界中充满着数学概念的实例。例如,圆形织 网蛛的网就是一个简单而漂亮的自然创造,当对这个美丽的结构用数学方法进行分

高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又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哪个国家具有人才优势,哪个国家将占据竞争的制高点。而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不是从前那种简单的一个文凭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全面的人才,全方位的人才,一种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与此同时,高等数学恰恰在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培养的就是你的思维能力,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许多实际问题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而你建立模型地基础就是你怎样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就更容易的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在现代大学课程设置中,大部分学生要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只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学这门课程有什么用途,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最后逐渐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这样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们慢慢的不重视数学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方面、电子应用方面、航天技术方面、医学方面等等众多领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中许多地方要用到数学模型,特别是算法复杂度,人工智能、业务领域的数学建模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数学方法在医药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医药学科逐步由传统的定性描述阶段向定

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阶段发展。数学方法为医药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高等数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用高等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医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旨在启发学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并且强化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我国的医术在前有的基础上再创辉煌!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是我国航天事业科学求实精神的结晶,是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结果。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庞大、最具风险的工程,是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系统工程。而这些庞大的工程都离不开数学,复杂的数字计算、精确的时间等等这些都在数学范围内! 其次,数学建模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当前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辨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数学建模不仅要求学生在实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做出合理的简化与假设,并且要求他们应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将实际问题形成一个明确的数学问题。因此,在高等数学中渗透建模思想,运用运动的、变化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发展了我们大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还发展了我们的辨证逻辑思维能

生活中的数学3

古人写诗,经常用数字表达一种意境;或者用数字代表一种隐喻。清朝皇帝乾隆曾摆过“千叟宴”,在宴会上,乾隆即兴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纪晓岚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上下联中给出参与宴会老人的最大年龄,那么这位老人的年龄是()。 ?120 ?140 ?130 ?141 许多数字在中西方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有些是吉祥数,有些是不吉祥数或为之深深避讳。下列数字中,()在中西方都十分有意义。 ? 4 ?7 ?8 ?13 回文数是整数中的一类特殊数字,从左到右正读与从右到左倒读都一样。如果该年是回文数,我们又把这一年称为回文数年或对称年。两个“对称年”间隔()。 ?11年 ?110年 ?11年或110年 ?无规律

一般商品条形码由12位数字的产品代码和1位校验码组成。12为产品代码中,从左往右,最前面3位数为前缀码,代表()。 ?国家或地区 ?企业 ?商品生产地 ?制造厂商代码 商品条形码由13位整数组成,数字的前三位代表国家,其中()为我国代码。 ?690~695 ?000~019 ?030~039 ?060~139 有一组数字,体现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称为亲和数。其中220与()形成一组亲和数。 ?284 ?285 ?286 ?287 为了弥补整数纪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回归年365.24220日形成的误差,按一定的规律在2月份添加一天形成闰月,但()不需要设为闰年。 ?1996

?2100 ?2000 ?2004 对于6,毕达哥拉斯评价说:“6象征着完美的婚姻以及健康和美丽,因为它的部分是完整的,并且其和等于自身。”从数学角度,6是()。 ?盈数 ?亏数 ?完全数 ?无法确定 商品都配有13位数字的条形码,其中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码,校验码由前面12位数字计算得到。现有一商品,它的条形码前12位数字是690932710897,计算最后一位校验码是() ? 5 ? 6 ?7 ?8 从11世纪到20世纪的1000年中,“对称年”仅仅有()个,即1001、1111、1221、…、1881、1991.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