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提高自制力的10种招数

中学生提高自制力的10种招数
中学生提高自制力的10种招数

中学生提高自制力的10种招数

自制力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顺利成才的必备素质。自制力弱的人意志薄弱,做事缺乏恒心,往往虎头蛇尾,而且不能控制负面情绪,好冲动,容易铸成大错。提高自制力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是必须的。以下10招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控制力。

方法1:协议监督

[案例]刘毅,初二男生,学习成绩中等,大脑聪明,易受外界不良诱惑影响,好冲动,经常打架。刘毅在学校里、家里都写了不少保证书,由于自制力弱,一份保证书管不到三天。后来,班主任想了一个办法,让刘毅和班长王华结对子。班长学习成绩好,人品不错,刘毅也很敬重他。刘毅和班长立下协议,他先向班长交押金贰百元,如果在两周内刘毅有一次打架行为,贰百元就充当班费。协议一式三份,两人各保留一份,班主任一份。每当刘毅有打架的苗头时,班长就告诉他还有协议放在班主任那儿,刘毅打架的念头刚出现就被班长的提醒所打消。

[分析]协议监督是个好办法,由自己身边的人及时向自己施加压力,外在的压力有利于提高自我控制力,但所请的监督方必须是认真负责而且信得过的人。

方法2:远离诱惑源

[案例]汪良,初三男生,喜欢上网,一上就是半天,把作业放在一边。初三第一次月考,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汪良提出让父母把电脑搬出书房。汪良做作业时注意力集中了,诱惑源没了,再也不会身在作业心在网络了。

[分析]对于有不良嗜好的人切断诱惑源是个很好的办法,釜底抽薪,撤去分心物,能集中精力做自己要做的事。

方法3:负面后果联想法

[案例]王岚,初三女生,最近邻班有一个帅哥向她“放电”。王岚也很喜欢这个“帅哥”,帅哥写信邀她在学校操场见面。王岚本想去,但想到如果被同学看见就会传到老师、家长那里,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帅哥又多次“示爱”,遭到王岚的严辞拒绝。

[分析]王岚用负面后果联想法阻止内心的冲动,成功抵制了外界的不良诱惑,避免了陷入早恋的泥潭。负面后果联想法是当事人联想到在某件事上如果缺乏自制力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方法4:自我暗示

[案例]汪群,不喜欢写作文,以前每次写作文只草草写两段,不能坚持写完。后来,他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每当写作文想中途放弃时,他就暗示自己“我能写好大家满意的作文”、“我是不轻言放弃的强者”,他又很快振作精神坚持写完作文。

[分析]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自己改变过去消极的自我意象,以令人奋进的积极形象要求自己,激发出自己向上的力量。

方法5:目标分解法

[案例]黄浩,初三学生,害怕英语,单词记得很少,每次考试英语“跛腿”。老师找他谈话多次,家长也很着急。黄浩也想狠抓一把,但一想到几册课本二千多个单词和短语,心里又在打退堂鼓。后来,爸爸告诉他将任务分解,每天记10个单词,早上5个,中午2个,晚上3个。黄浩每天很轻松地完成任务,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突破。

[分析]目标分解法能将繁重的学习任务分解到每天,化大为小,能消除自己的畏难情绪。如不分解,学习任务就像大山一样让人望而生畏,难以坚持。从小到大,由易到难,越学越有信心。

方法6:自我激励

[案例]王静,爱好写作,正在写一部校园小说,但外界分心物太多。为了抵御外界诱惑,每写完一章给自己加100分,当总分达到1000分时,自己可以买一件心仪的物品,当总分达到5000分到北京旅游一次。王静终于集中精力写完了自己的小说。

[分析]自我激励,可以是物质上的自我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自我鼓励,尽量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自我激励要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措施,不可空洞。

方法7:橡皮圈中止法

[案例]张亮,脾气暴躁,好冲动,经常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后来,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用一根粗橡皮筋套在手腕上,当自己冲动时,就用橡皮筋狠狠弹直到与人打架的念头消失时才停止。

[分析]橡皮筋中止法在克制不理智的冲动方面很有效,既不会伤人,又会及时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方法8:自我督促法

[案例]王朦,学习成绩优秀,他定的学习任务几乎都能按时完成。他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每天的计划都写在上面,头天晚上定好第二天的学习任务,并画表,第二天对照表格执行。他自己督促自己,效果很好。

[分析]自我督促能督促自己按时按量完成任务,要反思得失鞭策自己,不能流于形式,要督促到位。对自己要狠,要求要严格,自我加压,有针对性地弥补缺漏。

方法9: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案例]胡芳,学习无计划,作业总是拖拉,学习成绩不好。后来,她在老师的教导下制

订学习计划,作业按时完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学习成绩有大幅提高。

[分析]良好的习惯养成是个艰难的过程,中途容易动摇。一般而言,良好的行为如果能在三周内保持下来就能形成习惯,一旦习惯形成,对后来的学习、生活有动力定型的作用。

方法10:提高自我效能感

[案例]李翔,以前干什么总是心里没底,自我效能感低。后来,他提高自我效能感,对自己是否能完成的任务能进行准确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初三时新增一门化学,许多同学因为以前未接触害怕学不好。而李翔听过来人说化学要记要理解,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也不错,因此他确信自己能学好化学。他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化学,后来成绩果然突出。

[分析]自我效能感提高,对未知世界充满信心,增强前进的动力,不会因未来不可知而害怕或放弃重要的任务。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丰富个体经验,类似的经验有助于自己对未来世界的判断与驾驭;

②借助替代经验来判断,别人的相关经验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判断力,增强对未知世界的预测能力。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十大坏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有人曾经对某一城市10000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70%多的学生认为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成绩有影响,其中认为习惯对学习成绩有轻度影响的占33%,有中等程度影响的占20%,有较重影响的占13%,有严重影响的占8%。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质疑、考试、收集和存放学习资料、课外阅读积累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以下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十大坏习惯。

一、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二、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账,该做完的作业他欠账,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账。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那种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四、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

五、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里搭茬儿。

六、不懂的东西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会的东西从来也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

七、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老师的许多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分析原因,检查和修改错误。

可以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八、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小动作多、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更听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

课堂45分钟对学习至关重要,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搞不明白,课下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十、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

做作业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知识。如果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然而,现在有许多学生走进了误区,他们普遍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是把目光仅仅集中在了考试的分数上,总觉得习惯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小事,成绩才是大事,升学凭的是成绩,而不是习惯。不少学生常常为考不好着急,但却很少为自己没有形成好习惯而努力。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干了;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每次作业写完以后都要父母给检查;有的学生好动,思想不集中,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有的学生性子急,做作业时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还挺高……这些学生有的虽然很聪明,有的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像这些类型的学生,都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平时还不太明显,可一遇到考试,“马脚”就暴露无遗了。

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当给学生、老师和家长以警醒:光把目光盯在考试的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