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本》初中第一册

《国学经典读本》初中第一册
《国学经典读本》初中第一册

《国学经典读本》初中第一册

先秦部分

一、《诗经》四首

1、鹤鸣

《诗经·小雅》

[正文]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乐彼之园,爰有树檀[3],其下维萚[4]。他山之石,可以为错[5]。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 1 ]皋(gāo):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 2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3 ]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

[ 4 ]萚(tuó):落下的树叶。

[ 5 ]错:磨玉的石块。

[ 6 ]榖:楮树。

[导读]《诗经·小雅·鹤鸣》可以看作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向前走,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残枝枯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用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进而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从而形成一幅

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图画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充满诗意。读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2、伐木

诗经·小雅

[正文]伐木丁丁[1],鸟鸣嘤嘤[2]。出自幽谷,迁于乔木[3]。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4]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5]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注释]

[ 1 ]丁丁:伐木的声音。

[ 2 ]嘤嘤:鸟和鸣的声音。

[ 3 ]幽谷:深谷。乔木:高树。

[ 4 ]相:视,看。

[ 5 ]矧:况且。伊:这。

[导读]诗章以鸟鸣求伴为喻,说明人不能没有朋友,表现了古人对待友情的真诚态度。

3、楚茨

诗经·小雅

[正文]为宾为客,献[1]酬[2]交错。礼仪卒[3]度[4],笑语卒获[5]。[注释]

[ 1 ]献:主任劝宾客饮酒。

[ 2 ]酬:宾客向主人回敬。

[ 3 ]卒:尽,完全。

[ 4 ]度:适度。

[ 5 ]获:得宜,恰到好处。

[导读]宴席礼仪是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交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把握得体,表现适度。

4、烝民

诗经·大雅

[正文]仲山甫[1]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2],小心翼翼[3]。古训是式[4],威仪是力[5]。

[注释]

[ 1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宣王大臣,任卿士。

[ 2 ]令:美,善。仪:风度,仪容。色:颜色,表情。

[ 3 ]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 4 ]古:同“故”。故训:先王之遗典。式:效法。

[ 5 ]威仪:礼节法度。力:致力,从事于。

[导读]人格之美,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道德修养高,待人态度好,谦虚谨慎。

二、《山海经》六则

1、崦嵫山(节选)

《山海经》

[正文](鸟鼠同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1]。其上多丹木,其叶如榖,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

其阳多龟,其阴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2]。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3],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 1 ]崦嵫之山:日没所入山也。

[ 2 ]砥砺: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砺也。

[ 3 ]蜼身犬尾:蜼,猕猴属也,音赠遗之遗,一音诔。尾又作眦。

[导读]《山海经·西次四经》记载,崦嵫山在鸟鼠同穴山向西南三百六十里的地方,为西方第四列山系之最后一山。《山海经》对于此山的描述,内容神奇灵异,语言精炼简洁,文质兼美,堪称《山海经》一书的典范之作。

2、女娲之肠

《山海经·大荒西经》

[正文]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1]栗广之野,横道[2]而处。

[注释]

[ 1 ] 处:居。

[ 2 ] 横道:断道。

[导读]《山海经》是现存我国最古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原题为夏禹、伯益所作,实际当出于春秋、战国时人之手,秦汉间又有附益。全书共八十卷,记述海内外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等,多及异物和神奇灵怪,保存了不少我国古代的神话资料。此传

说是女娲系列神话故事中早期的一个传说。

3、精卫填海[1]

《山海经·北山西经》

[正文]发鸠之山[2],其上多柘木[3],有鸟焉,其状如乌[4],文首[5],白喙[6],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7]。是炎帝之少女[8],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9]。

[注释]

[ 1 ]精卫:鸟名。又名誓鸟、冤禽、志鸟,俗称帝女雀。传说这种鸟曾在东海淹死。

[ 2 ]发鸠:山名。旧说在山西省长子县西。

[ 3 ]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 4 ]乌:乌鸦

[ 5 ]文首:头上有花纹。

[ 6 ]喙(huì):鸟嘴。

[ 7]詨(xiāo):呼叫。“精卫”原是这种鸟叫的声音。

[ 8 ]炎帝:即神农氏。

[ 9 ]堙(yīn):填塞。

[导读] 这个故事可能产生在沿海的部落。由于那里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女娃化鸟、口衔木石以填平大海的抗争,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4、鲧禹治水[1]

《山海经·海内经》

[正文]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2],不待帝命。帝命祝融[3]杀鲧于羽郊[4]。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5]。

[注释]

[ 1 ]鲧(gǔn):人名,禹的父亲。

[ 2 ]帝:指天帝。息壤:一种神土,息有生长的意义,自己生长不止,所以能堵塞洪水。

[ 3 ]祝融:火神之名。

[ 4 ]羽郊:羽山的近郊。

[ 5 ]九州:古时分中国为九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

[导读]在古代的治水神话中,鲧和禹都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鲧为了人民的利益,背叛统治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禹继承父亲的未竟之业,艰苦抗争,终于制服洪水。鲧和禹一直成为人民热烈歌颂的英雄。

5、黄帝擒蚩尤[1]

《山海经·大荒北经》

[正文]蚩尤作兵[2],伐黃帝。黃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3]。应龙[4]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4],纵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5]。雨止。遂杀蚩尤。

[注释]

[ 1 ]黄帝:上古帝号。传说称轩辕氏,亦即有熊氏,诛蚩尤之后被诸侯尊为帝。蚩尤:人名,实际上当是一个氏族名。

[ 2 ]作兵:制造兵器。

[ 3 ]应龙:传说是有翅膀的神龙,善能蓄水行雨。

[ 4 ]风伯、雨师:风神、雨神。

[ 5 ]魃(bá):皇帝的女儿,一说是旱神。

[导读]这个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两个氏族间的斗争。神话中的蚩尤是凶残暴虐的,黄帝则一直是氏族的显赫英雄和正义的象征。

6、聂耳国

《山海经·海外北经》

[正文]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1]。县[2]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注释]

[ 1 ]聂其耳:以手托持耳朵。

[ 2 ]县:邑。

[导读]无肠国的东边是聂耳国。聂耳国的人两耳巨大,两手总是托着两耳。他们居住在海中的孤岛上,能入海捕捉海中怪物。他们常使唤两只文虎。这两只文虎住在聂耳国的东边。

三、《论语》五则

1、公冶长

[正文]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3],是以[4]谓之‘文’也。”

[注释]

[ 1 ]孔文子:姓孔名圉,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大约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文”是他死后的谥号。

[ 2 ]敏:勤勉,不偷懒。

[ 3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4 ]是以:因此。

[导读]孔子在回答子贡“孔文子为什么能得到‘文’的谥号”时,概括了“文”的两方面含义:“敏而好学”与“不耻下问”。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这就为获取知识打开了广阔的路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治学的良方,也是成为“文人”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

2、季氏

[正文]陈亢问于伯鱼[1]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3]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4]。’鲤退而学礼。

[注释]

[ 1 ]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

[ 2 ]异闻:听到不同的话,陈亢觉得孔鲤会从孔子那里得到不同于一般弟子的教诲。

[ 3 ]趋:快走或小跑。

[ 4 ]立:立身做事,即立足于社会。

[导读]作文一个健全人,遵守礼仪是必备的素质。如果有人不能据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虽道貌岸然,也是个有缺陷的人。以礼待

人,才能以理服人。

3、颜渊

[正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1],行之以忠。”子曰:“博学于文,约[2]之以礼,亦可以弗畔[3]矣夫[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注释]

[ 1 ]倦:懈怠。

[ 2 ]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 3 ]畔:同“叛”。

[ 4 ]矣夫:语气词,表较强烈的感叹。

[导读]从政为官的人应以仁德规范自己,遵纪守法,尽量多做一些有利于他人的事。

4、颜渊

[正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2]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 1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克:克制。

[ 2 ]归仁:“称仁”的意思。

[导读]古代儒士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儒雅气质,在今天看来仍充满魅力。由儒入仕,称为儒吏;由儒领兵,称为儒将;儒者行医,

称为儒医。名称前加上一个“儒”字,便给人一种好感。其原因是儒者不仅有文化知识,而且注重操行修养。讲究礼义,则能通行天下。

5、雍也

[正文]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注释]

[ 1 ]质:朴实、淳朴。

[ 2 ]文: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 3 ]野:质朴,不浮华,与“史”相对。

[ 4 ]史:虚饰、浮华。

[ 5 ]彬彬:文质相伴之貌,后来转为成语,形容人文雅有礼。

[导读]孔子此处所谓“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四、逍遥游(节选)

逍遥游(节选)

庄子(战国·宋)

[正文]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5]。南冥者,天池也[6]。

《齐谐》者[7],志怪者也[8]。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野马也,

尘埃也[1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4]。

[注释]

[ 1 ]北冥:即北海。海色深黑,故叫冥。冥,一作溟。

[ 2 ]鲲:鱼卵,这里借作大鱼名。

[ 3 ]鹏:即古“凤”字,大鸟名。

[ 4]垂:同“陲”,边。垂天,犹天边。这句形容鹏翼之大,像天边的一大块云。

[ 5]海运:海波动荡。海动时必有大风,鹏即乘此风徙往南海。一说,运作行解。

[ 6 ]天池:言这大池是造化所形成,不是人工所造。

[ 7 ]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 8 ]志:记载。志怪:记载怪异之事。

[ 9 ]水击:指鹏起飞时两翼拍击水面而行。

[10]抟(tuán):拍、附。扶摇:风名,一名飚,一种从地面上升的暴

风。这句说:鹏借风力,拍翼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11]这句说,大鹏一飞半年,到天池而休息。一说,息,作风解。

[12]野马:指游气。春天阳气发动,远望野外林泽间,有气上扬,犹

如奔马,故叫野马。

[13]息:气息。这三句意思说,野马、尘埃等微细之物,因被生物之

息所吹动而在空中游荡。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和它们虽大小悬殊,但都是任自然之力而动的。

[14]其视下两句:其,指在九万里上空的鹏。这两句说,鹏在高空俯

视下界,也如同在下界的视天,只见一片苍苍之色,不辨正色。

[导读]本篇为《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这种想法应该是对现实不满者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

五、《吕氏春秋》两则

1、尊师

[正文]故教[1]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2]之盛[3]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4],成身莫大于学。

[注释]

[ 1 ]教:教育。

[ 2 ]知:通“智”。

[ 3 ]盛:盛大。

[ 4 ]成身:成就自身,即完善自己。

[导读]教育,是大义;学习,是大智。道义中最大的,莫过于有益于人,而有益于人的,莫过于教育;智慧中最大的,莫过于完善自身,而完善自身,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了。

2、诚廉

[正文]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1];丹[2]可磨也,而不可夺赤[3]。[注释]

[ 1 ]坚:坚硬,坚固。

[ 2 ]丹:朱砂。

[ 3 ]赤:红色。

[导读]石头即使破碎了,每一片石头都改不了其坚硬的特性;朱砂即使磨成粉尘,每一粒粉尘都褪不去它本身的红色。说明物性不可改变。比喻人的理想和志向很难为外力催折

六、《孟子》三章

1、离娄上

[正文]孟子曰:“道在迩[1]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2],而天下平。

[注释]

[ 1 ]迩:近。

[ 2 ]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一个“亲”

和“长”作名词。

[导读]孟子认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稳定社会秩序、促成天下太平的前提。

2、离娄下

[正文]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

存心[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注释]

[ 1 ]存心:存于心中不忘。

[ 2 ]敬人:尊敬别人。

[导读]人与人之间交往,你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考虑着想,关键在于有爱心。作为君子,更多的是反躬自问,内省自己,做到于心无愧,向圣人、贤人看齐。

3、万章下

[正文]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1]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2],百乘[3]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4]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注释]

[ 1 ]挟:依赖,倚仗。

[ 2 ]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死谥曰“献”。

[ 3 ]百乘:百辆车。

[ 4 ]无献子之家:谓无献子之家势观念。

[导读]友以德,友以爱,诚心交往,虚心相待:朋友就应该如此,身份与地位不能改变友爱的情分。这就是友谊的真谛。

七、荀子·子道

[正文]入孝出弟,人之小行[1]也。上顺下笃[2],人之中行也。从[3]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注释]

[ 1 ]行:这里指孝行。

[ 2 ]笃:诚笃,忠实。

[ 3 ]从:听从,顺从。

[导读]荀子在孝道中强调“道”、“义”的原则,认为人们在君臣、父子关系中,要贯彻“道”和“义”的精神,体现孝的大义。

八、《大学》二章

之一

[正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5]也。

[注释]

[ 1 ]老老:尊敬老人。

[ 2 ]长长:尊重年长的人。

[ 3 ]恤:周济,体恤。孤:孤儿,古时专指幼年丧父的人。

[ 4 ]倍:通“背”,背弃。

[ 5 ]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即曲尺,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之道”即度己量人之道,亦即恕道。

[导读]儒家强调统治者应在孝、悌等方面率先垂范,用“絜矩

之道”来推行仁政。

之二

[正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1],如好好[2]色,此之谓自谦[3]。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4]然,掩其不善而著[5]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6]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注释]

[ 1 ]恶(wù)恶(è)臭:厌恶难闻的气味。臭:通“嗅”,气味。

[ 2 ]好(hào)好(hǎo)色:喜好美色。

[ 3 ]谦(qiè):同“慊”,满足。

[ 4 ]厌(yā):同“压”。

[ 5 ]著:显示。

[ 6 ]十:表示众多。

[导读]慎独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高尚境界,作为一种道德自律要求,一种无监督情况下的自我约束,自古以来经常为人们所提及。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也就是说即使个人独处于别人看不见、听不见、发现不了的幽僻之地、细微之处,也要谨慎戒惧,管好自己,不做非礼非法之事。

九、《礼记》五篇

1、曲礼

[正文]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1]事师,非礼不亲。班朝[2]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3]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4]以明礼。

[注释]

[ 1]宦:指当官理政的知识。学:指传统的“六艺”。宦学:此处是指有助于提升执政者个人综合素质的传统知道和技能。

[ 2 ]班:次。朝:朝廷。

[ 3 ]祷祠:吴澄曰:“祷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

[ 4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撙节:克制、约束。退让:谦逊、礼让。

[导读]明礼是做人之本。要明礼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行,在行为上就要讲理重义。如果人人都明礼,那么,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就为期不远了。

2、曲礼

[正文]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1]。

[注释]

[ 1 ]摄:胆怯,软弱。

[导读]礼就是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礼尚往来,正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睦友爱的一种常见方式。

3、玉藻

[正文]君子之容舒迟[1],见所尊者齐遫[2],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注释]

[ 1 ]舒迟:从容不迫,闲雅。

[ 2 ]齐:通“斋”,端庄恭敬。遬:拘谨、局促不安。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高雅的姿态,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人格修养。

4、表记

[正文]子言之:“归乎[1]!君子隐[2]而显[3],不矜[4]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5]于人,不失色[6]于人,不失口[7]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注释]

[ 1 ]归乎:指孔子应聘诸侯,莫能用,心厌倦之,欲归鲁,而为此辞。[ 2 ]隐:隐藏,隐退。

[ 3 ]显:道德显著。

[ 4 ]矜:自尊,自恃。

[ 5 ]失足:举止不得体。

[ 6 ]失色:仪表不庄重。

[ 7 ]失口:言语不慎。

[导读]孔子指出了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仪表要端庄,说话要真实可靠、不可出言不逊。

5、中庸

[正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1]行之。

[注释]

[ 1 ]笃:踏踏实实、坚持不懈。

[导读]全句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阶段。“博学”指学习首先要广泛猎取,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博”还意味着博大宽容,视野开阔,具有博大开放的胸襟,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为第二阶段,指要对所学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问过后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分析,即为第三阶段“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问是越辩越明,不辨则所学就会鱼龙混杂,良莠不分。最后的“笃行”是为学的根本,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十、《周易》三则

1、乾

[正文]君子学以聚[1]之,问[2]以辨之,宽[3]以居[4]之,仁[5]以行之。[注释]

[ 1 ]聚:积累。

[ 2 ]问:疑问。

[ 3 ]宽:宽厚。

[ 4 ]居:停留,居住。

[ 5 ]仁:仁爱。

[导读]选文讲的是治学与做人之道。指出治学要多积累、广咨问,

做人要待人以宽,广施仁爱。同时指出治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做人是治学的延伸与发展,体现了可贵的知行统一观。

2、困

[正文]泽无水[1],困[2]。君子以致命[3]遂[4]志。

[注释]

[ 1 ]泽:兑卦。水:坎卦。

[ 2 ]困:卦名,义穷困。

[ 3 ]致命:舍弃生命。

[ 4 ]遂:实现。

[导读]泽中无水,象征极度的困穷,这是人生旅途中的逆境。君子在逆境中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宁肯牺牲生命也要让志向得以实现,这是君子面对逆境时的人生态度。

3、系辞

[正文]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1],其知己[2]乎?

[注释]

[ 1 ]渎:亵渎,轻慢。

[ 2 ]几:事情的预兆。

[导读]道德高尚的人在地位比自己高或低的人面前都能泰然处之。

十一、风赋(节选)

风赋(节选)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导航练习109402

2011届中考物理专题导航练习109402

2011年中考物理专题导航讲练系列――电功、电功率 例1.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外界大气压 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求: (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 (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 (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少? (4)请你尝试画出电热水瓶的内部电路图。 【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是电学综合题,熟练掌握电学基本公式并知道其适用范围。 解答:(1)由P=UI得I=P1/U=30W/220V=0.14A (2)由P=U 2/R得R=U 2/P2=(220V)2/1200W=40.33Ω (3)瓶内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2×10-3m3=2kg 瓶内水吸热Q=C m ( t - t0 )=4.2×103kg/m3×2kg×(100℃-20℃)=6.72×105J 消耗的电能W=P2t=1200W×10×60s=7.2×105J 热水瓶效率η=Q/W=6.72×105J/(7.2×105J)=93.3% (4)电热水瓶内部电路图:

例2. 图33甲和图33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则: (1)图33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2)图33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33丙所示,试求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思路点拨】此类题是动态电路问题,不同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电功率等物理量要发生变化,因此在分析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 答案:(1)由于电路为串联电路,则 U 总=U R0+U热敏 U R0=IR=IR0=0.3A×30Ω=9V U 热敏=U总-U R0=20V-9V=11V P 热敏=UI=U热敏I=11V×0.3A=3.3W (2)由题意可知R0两端电压最大为U R0max=15V, 看图可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则热敏电阻阻值最小,即两端电压最小时,电路所测温度最高。 U 总=U R0max+U热敏 U 热敏=U总-U R0max=20V-15V=5V 当R0两端电压最大时,电路中电流I=U/R=U R0max/R0=15V/30Ω=0.5A 图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强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教育局以多年将信息技术课纳入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以本学期要着重学习教育部门规定的考试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二、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四个模块。本学期将着重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方法措施: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第1.2课时 启动frontpage2000建立站点和图片收集 教学目的:掌握站点的建立,学会软件的启动和素材的收集,了解站点的打开和关闭。 教学重点:创建站点,收集图片,启动frontpage2000。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示范 1、启动FrontPage 2000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从“程序”菜单中选择“Microsoft FrontPage”单击。 2、FrontPage 2000的界面说明 FrontPage 2000的界面可以分成菜单栏、工具栏、视图栏和主编辑窗口4大部分。 ①、菜单栏包括”文件”、”编辑”、”查看”、”插入”、”格式”、”工具”、”表格”、”框架” 、”窗口”、”帮助”等10个菜单。 工具栏单击”查看”菜单,选择”工具栏”,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列出了几种不同的工具栏,如果菜单 项前面有一个对钧号“√”,表明在界在上已显示此菜单项。如果再单击一下,将取消这一项的显示。 ②、主编辑窗口在编辑网页时,有3种显示方式,即普通、HTML和预览。 普通显示方式是最常用的显示方式,一般是在此方式下工作。 HTML显示方式在需要直接编辑或查看网页文件的HTML代码时使用,一般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效果(如在网 页中动态显示时间)而经常使用。 预览显示方式在需要预先观察网页的显示效果时使用。当使用管理功能时,主编辑窗口相应地会显示各种 任务下的文件或站点信息。 3、新建站点 实例:使用”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模板创建一个Web站点。 操作步骤: (1)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新建”菜单项,在子菜单中选择”站点”菜单项,出现一个”新建”对 话框,在对话框的”指定新站点的位臵”项中输入新站点的存放位臵。 (2):新站点的存放位臵选择是磁盘存储方式,是因为考虑到实践操作中的方便。而一个站点要让在 Internet上的用户正常浏览的话,应该通过FrontPage的站点发布功能或FT文件传送方式,把该站点内容

吉林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此为本人多年备课精心整理后的成果。我还会上传其他年级的信息技术全册教学设计,敬请关注。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备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XXX 单位: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具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https://www.360docs.net/doc/ac10592408.html,/doc/1396e03b3c1ec5da51e2700f.html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题题(共27个专题)

专题01 声现象 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探究、声音的三特征、噪声的控制及声音具有能量是 中考物理的必考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噪声的控制成为一个热门考点。但 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靠的是音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 )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 .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蝙蝠的“回声”定位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4.小华在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 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 严;上述二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___中减弱。 接抽气机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越高 A .发声的音叉 溅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专题02 光学之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的区别 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但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3.如下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__________;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__;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___________;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光的_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5.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_______。

九年级信息技术试题

九年级信息技术试题 说明: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 填写在本大题后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80分。 1.()同物质和能量一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A. 通信 B. 信息 C. 计算机 D. 互联网 2. 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信息是思维的产物,没有思维就没有信息 B.信息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不是人们头脑中产生的 C.信息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社会中,也存在于思维领域 D.信息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 3.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 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以下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Wps B.Word C.Visual Basic D.Flash 5. 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的参数中其中含有奔腾系列,奔腾是指( )型号 A.内存 B.硬盘 C.CPU D.主板 6. 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是逢()进一。 A.二 B.四 C.八 D.十六 7. 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CD-ROM是( ) A.只读型大容量软盘 B.只读型光盘 C.只读型硬盘 D.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8. 在WindowsXP菜单中的某条选项含有子菜单,那么该选项必然( ) A.前面有“√”标记 B.前面和后面没有任何符号 C.后面跟“…” D.后面跟有符号 9. 打开“写字板”窗口后,某些命令后面带有“…”,单击这些命令后将会打开() A.对话框 B.菜单 C.关闭窗口 D.保存并退出 10. 在WINDOWS98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A.我的电脑 B.我的文档 C.回收站 D.剪贴板 11. 在( )中, 文件名必须是唯一的。 A.同一磁盘 B.不同磁盘的相同目录 C.同一磁盘的同一目录 D.不同磁盘 12. 信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是() A.通信技术 B.网络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13. 为了使连入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主机号,

液化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液化——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课时教案 学科:物理年级:初二授课人:朱海涛 课题 §4-6液化 授课日期 (知识·能力·德育)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知识目标: (1)认识液化现象 (2)了解液化的方法 (3)知道液化放热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 教学 重点 知道液化现象 教学 难点 液化的过程 教学 器材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水、乙醚、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请大家举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实例 学生举例: 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形成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探究 教师: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这就是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我们做个实验观察这类现象。 实验1: 教师:我们发现水蒸气吹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在玻璃片上生成。这就是物质由气态变成了液态,叫液化。 需要指出的是水蒸气由管内喷出时,在管口外很短的距离内我们什么都看不到,管内部分的气体才是水蒸气。我们看到的雾状的“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成雾状。切不可把这些雾状物误认为是水蒸气。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成雾状。 大量的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 实验2:

山西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时代,信息以多种形式展现在我们身边,信息无处不在。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活动,从而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特征、重要作用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了解信息的传递过程;认识人类的信息活动及信息社会,了解信息的价值;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一、信息在我们身边 教材首先提供了一展示上学路上情景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所包涵的事物(人、车、公益广告、红绿灯等)并回想自己上学路上的情景,让学生自己说出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信息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学生可以继续观察红绿灯图片、雷恩英语广告的图片,联系红绿灯和广告的作用体会红绿灯提供禁止与准许通行的信息,商品广告提供某种商品的信息,体会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信息。 接下来教材讲到了从古到今,介绍了人类表达信息的各种方法,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当今的制作、发布主页,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表达发布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丰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目前对于信息的定义争论激烈,典型的定义就有几十种。教材第3页的“信息岛”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信息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课后的“知识”介绍了信息与资料、消息、情况、知识、情报的区别,介绍了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学生可以结合这部分资料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信息。

“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查阅信息相关资料,联系理论与生活实际,多角度思考、理解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的表现形式 教材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靠文字、声音或图像等具体形式来表现和传递。表现和传递信息的具体形式被称为信息载体,信息载体不是信息本身,但信息永远离不开信息载体。通过多种载体形式综合表现的信息被称为多媒体信息。 对于某些学生来讲,这部分容也许不很容易理解,教师可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理清信息、信息表现形式、信息载体等概念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该部分的“探究”给出了家庭生活的一个片断,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人物的活动(看书、听收音机、看电视、上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讨论图中人物接受了哪些形式的信息,其中哪些属于多媒体信息。 三、信息的传递过程 信息传递过程这部分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免有些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玩发电报游戏等方式,在游戏活动中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然后结合教材中给出的信息传递示意图,根据“信息岛”中的详细解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至于其中的信源、编码等概念,学生理解即可。 “探究”让学生通过举出生活息传递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信息的传递过程。 四、人类的信息活动 人类的信息活动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和信息传递等几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并根据教材第6页“信息岛”的介绍加以理解。 信息收集是对信息集中的活动和过程。生活中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等都可以收集信息。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全套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目录 容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2 (7) 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8 (14) 专题训练三实验.................................15 (19) 专题训练四设计.................................20 (23) 专题训练五研究性试题...........................25 (30) 专题训练六资料阅读题...........................31 (34) 专题训练七开放性试题...........................35 (39) 专题训练八作图题.................................41 (45)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 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 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前进60 m,则拉力做 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 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105 Pa,那么比它高12 m 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A.声音有反射现象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快 C.声音有折射现象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慢 14.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15.用1 m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下面几种情况中对管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响的是()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的长短C.实验所在的高度D.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16.如图所示的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硫酸,根据液面高度判断盛硫酸的是() A.甲杯B.乙杯 C.丙杯D.无法判断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23304)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爱莲说》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北京昌平第四中学初二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班学习,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

光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光学——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Optics-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book 1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光学——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光的折射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

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

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2009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 开放性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给你一把直尺,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支温度计和一块秒表,你能用这些测量工具,或单独作用,或组合起来使用,直接和间接测量出哪些物理量(要求至少说出8个被测出的物理量).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5)_______;(6)_______;(7)_______;(8)_______ 2.如图所示,体积为×10-2 m3的正方体木块,其下表面距水面0.06 m,请你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物理量.(g取10 N/kg)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当闭合闸刀开关后,发现电热水器发热管不发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题(32分) 4.(6分)请写出测盐水密度的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写出需要的器材、实验原理或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5.(12分)一个电磁学实验箱内有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请写出利用这些器材可做的三个电磁学实验名称(或目的)及相应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 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 选用的器材(填字母代号) 6.(6分)实验桌上有一只盛有热水的茶杯,一张纸,利用这些器材能做哪些物理实验 ? ? 7.(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图上未标出)之间滑动时,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 V~5 V,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6 A,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请你计算出(任意)4个物理量,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 物理量计算结果 1 2 3 4 ? 三、计算题(40分) 8.(6分)淡水湖面上漂有一块浮冰,如图所示,测得其水上部分的体积为2 m3,试计算出与这块浮冰有关的物理量( =×103 kg/m3 ).

【精品】初中九年级初三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精品】初中九年级初三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下载第一课时 1、信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旌旗灯号中所包罗的内容。 2、信息的寄义:信息所传达的内容 3、信息的表显露原形式:信息的内容通过什么抒发出来,人们是通过什么来熟悉信息的。 四、信息加工:对信息举行采集、存储、加工,最后获患上有用的信息并发布出去的过程。 5、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什么存在,通过什么传递 例如:报纸上刊登的新闻。这是信息;它的寄义是报道的事件;它的表显露原形式是文字;它的载体是报纸。 六、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就是研究如何获取、处理(存储、阐发、加工)、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技术。IT业第一定律是墨尔定律。 7、信息处理技术包罗通讯技术、收集技术。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收集技术。 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从事科学研究。 能够直接被计算机吸收、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旌旗灯号是数码旌旗灯号。 8、人类社会形态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是信息、材料、能源。 9、,C是指,ersonal computer。 ”电脑之父”是指冯?诺依曼。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他提出“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系统”设计思想。

10、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照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来划分的。第一代,电子管时代;第二代,晶体管时代;第三代,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目前,制造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进入了收集时代。 11、计算机的发展趋向:巨型化、微型化、收集化、智能化。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表征的,,C机的更新主要基于微处理器的变革。 十二、1946年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课时 1、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我们通常所说的I/O设备)组成。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各种部件协调工作。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 计算机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是指从计算机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有:扫描仪、鼠标、键盘、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输出设备有:预示器(分辨率是属于预示器性能指标,用数据640*480,1024*768等表示)、打印机、刻录机、制版机等。 存储器按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按其读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与只读存储器RO,。RO,是只读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可以永久保存信息,RA,是随机存储器,易挥发,即在掉电后信息会丢失。

光的反射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第二节光的反射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师:这些问题都跟光的反射有关,学习和研究了光的反射规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板书课题]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你是否可以总结一下,什么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生: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师:请同学们来举一些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生: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师:以上的实验,我们都可以用光路图来表示。 反射面:MM’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法线:过入射点和镜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让学生装观察入射光束、反射光束、镜面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生: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在镜面的同一侧,反射光束,入射光束在法线的两侧。 师:猜想一下,入射光束向法线靠拢时,反射光束会有什么变化? 生:反射光束也会向法线靠拢。 师:对不对呢?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向法线靠拢,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师:根据上面实验的现象,我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准备怎样来回答:当入射光束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反射光束与法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生:变大。

师:猜想一下,在光的反射中,会不会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重合?生:会。 师:谁来上讲台,演示一下。 师: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重合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通过观察:入射光束与反射面垂直时。 师:这时入射角等于多少度? 生: 师:在刚刚的实验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怎样变化?

2018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共17个专题

2016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 一、专题一参照物与运动的描述(主要考查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尤其是相对运动的问题;关于速度的问题了解一下) 1、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4、(2013郴州,5)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 A.甲 B.乙 C.树 D.路面 5、(2013内江)2.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6、(2013年兰州)1.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 B.岸边的高楼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 7、(10·连云港)10.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 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 8、(10·武汉)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 9、(2013武汉)10.“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0、(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3.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11、(2013湖北省宜昌市)1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图5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地球、 C. “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 12、(10·宜昌) 12.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 跑"的参照物是 A .铁路边的树木B.远处的房屋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小孩子的座位 13、(10·大连)2、小明站在马路边,如果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图5

九年级信息技术

九年级信息技术 达旗蒙古族学校

九年级信息技术讲义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信息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其他一些方式传送的消息。 例如:路边的桃花开了,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另外,从书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因特网等各种传播媒体中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 例如:看报纸,听广播是接受信息;谈话、讲课通过声波来传递信息。 2、信息技术技术及其应用 习惯上,把人们接收、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叫做信息能力,把可以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1、传感技术2、通信技术3、计算机技术 3、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作息处理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获取、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过程。 磁带、软盘、光盘、闪存盘等,可以用来存储信息。 电视、电话、收音机、手机等,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处理信息的工具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 4、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可以绘制、处理各种图像以及编排文稿。 5、计算机系统简介 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微型计算机也叫电脑、个人计算机。 计算机一般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话筒等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

器5部分组成。 计算机机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启动程序:检查计算机电源线是否连接好→开显示器电源→开主机箱电源 关闭计算机的程序:单击开始菜单→单击关闭计算机。 7、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 五种:移动、单击、双击、拖动、单击右键。 移动:不按键子,把住鼠标,在桌面上滑动。随着鼠标的移动,屏幕上的指针就会跟着移动。 单击:用食指按一下鼠标的左键,然后松开。 双击:用食指快速的连续两次单击鼠标的左键,然后松开。(注意双击的动作要领,两次单击运动要快,并且操作时不能晃动鼠标) 拖动:用食指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进行移动操作,当鼠标在屏幕上的指针移到适当的位置时,再松开。 单击右键:就是用无名指(或中指)按一下鼠标右键,然后松开。 8、键盘操作 9、中英文输入方法 10、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Windows基本操作 (一)、文件的管理(在“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资源管理器”) 1、打开文件; 方法:(1)双击文件名(2)在选中的文件名上单击鼠标右键,再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打开”命令 2、选定文件; (1)选定单个文件:移动鼠标光标到要选定的文件上,单击鼠标左键(2)选定连续的几个文件:移动鼠标光标先选定第一个文件, 然后按住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课题:《藤野先生》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九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该课文是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逐步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节奏。《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课文内容较长,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散文。 教案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渗透 难点: 1、对鲁迅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把握鲁迅思想成长的脉络。 教案策略及教法设计 1、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采取多媒体教案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整体教案是现代教案的一大理念,特别是融入多媒体教案手段以来,大容量,课堂建构的高、精、深也成了一种趋向。因此我采取了拓展迁移式、质疑深入式、比较赏析式的教案思路,安排了二课时分层推进。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初中物理 第一册教案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复原,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请这位同学吹这个气球,同学们一起观察前后两次现象:气球在空气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 提问:气球在空气中容易被吹大,为什么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当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气球受到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二者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显然后者压强更

大。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呢? 请同学们观察在吹气球过程中,瓶子里气体的什么发 生了变化?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那么,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否是因为瓶子里气体的体 积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 关系。 二、新课教学 在刚才的实验中,瓶子里的气体是被密闭的,现在我 们就以密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大家观察一下我们面前 的实验仪器——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气体?注射器里的气体就是实验研究的密闭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注射器(出口处用橡皮膜封住) 3、实验思路: (引导学生找出实验思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 关系”,就是研究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压强”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如何变化? 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如何变化? 4、实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