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硫化氢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基本性质

1)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分子量34.08,比重1.19,沸点-60.2℃,熔点-83.8℃,自燃点260℃,溶于水,0℃时100ml水中可溶437ml硫化氢,40℃时,可溶180ml硫化氢。也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原油中,溶于水后生成氢硫酸。

化学性质: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爆炸。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它能使银,铜及其它金属制品表面腐蚀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

2)安全、环保性质

火灾和爆炸性:硫化氢有毒且易燃,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后者有特殊气味和强烈刺激性。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范围到4.5~45.5%(体积),可引起强烈爆炸。由于其蒸汽比空气重,故会积聚在低洼或地面扩散,若遇火源会发生燃烧。硫化氢遇热分解为硫和氢,当它与氧化剂,如硝酸,三氧化氯等接触时,可引起强烈反应和燃烧。

对环境的污染: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中的硫化氢估计有1亿吨,人为产生每年约300万吨。硫化氢在大气中很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这使工厂及城市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升高,这对人与植物有伤害作用,并且这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水中含有硫化氢除了发臭外,对混凝土与金属有腐蚀作用。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超过0.5~1.0mg/L时,对鱼类有害。

硫化氢危害及防护措施

1)硫化氢的危害

a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表28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在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硫化氢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浓度越高,对人体危害越

大。

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增长成正比,但当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在高浓度时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出现。

硫化氢经呼吸道吸收很快,在血中一部分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液排出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经肺部排出,体内无积蓄作用。

b硫化氢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硫化氢对人体的毒作用主要为急性毒作用。硫化氢不仅是一种窒息性毒物,对粘膜还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这两种毒作用与硫化氢的浓度有关。当硫化氢浓度越低时,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越明显。硫化氢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于接触湿润粘膜与钠离子形成的硫化钠引起。当浓度超高时,人体内游离的硫化氢在血液中来不及氧化,则引起全身中毒反应。目前认为硫化氢的全身毒作用是被吸入人体的硫化氢通过与呼吸链中的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组织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首先受影响。当硫化氢浓度高时,则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呼吸停止。当硫化氢更高浓度时,直接麻痹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型”中毒死亡。

c急性硫化氢中毒的症状表现如下:

――轻度中毒是以刺激症状为主,如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鼻及咽喉部烧灼感,可有干咳和胸部不适,结膜充血,呼出气有臭鸡蛋味等,一般数日内可逐渐恢复。

――中度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等,刺激症状也会加重。

――重度中毒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头晕,心悸,继而出现躁动不安,抽搐,昏迷,有的出现肺水肿并发肺炎,最严重者发生“电击型”死亡。

2)硫化氢中毒的抢救和急救方法

急性硫化氢中毒,因接触不同的浓度而异,接触高浓度时,很快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及呼吸麻痹。因此,正确地做好现场抢救能使“死者复生”,为进一步抢救治疗创造件。

硫化氢中毒的发生,一般来得突然,危害大,所以,现场的抢救一定要得当,不能盲目蛮干,以避免更大的伤亡。首先,抢救人及进入现场救人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抢救出的中毒人员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是极为重要的救护措施,急救得法,抢救及时,可以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

现场急救原则:

a立即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b发生窒息,而心跳停止者立即施以胸肺复苏术。

c待呼吸恢复时给以吸氧,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3)接触硫化氢作业应注意事项

加工含硫原油的炼油企业,由于生产装置的开停工,检修或抢修;正常生产中的脱水、采样及设备的泄漏等,均会使操作人员接触到硫化氢。为确保人身安全,应注意以下事项:

a采样

――未脱硫的液态烃采样

在含硫原油的炼制过程中,未经脱硫的液态烃,其H2S含量均超过人的致死浓度(即大于1000mg/m3),采样时必须做好防护。

严格执行液态烃采样的有关规定。

要检查采样器是否完好。如果采样过程破裂或其它意外,就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应站在上风向,并要在装置操作工的监护下进行。

采样过程中,手阀应慢慢打开,不要开得过大,一些手阀受H2S的腐蚀,较难打开。不要用板

手敲打阀门,避免发生意外。

采样点应设计在较空旷的地方,防止H2S有害气体积聚。

――脱水排凝

在含硫原油的炼制过程中,从原油到各种半成品、副产品均需脱水排凝,这些物料很多都带有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务必防患未然。

酸性气脱水排凝:

如前所述,酸性气含H2S量是人的致死浓度的几百倍到1千多倍。必须采用密闭脱水集中回收到一个容器中,再用泵把酸性水送到汽提装置处理。如果有时确需敞开脱水,务必做到:

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站在上风向。

脱水阀与脱水口应有一定的距离。

脱出的酸性气要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与之中和,并有隔离措施,防止过路行人中毒。

脱水过程,人不能离开现场,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

液态烃的脱水排凝:

输、贮液态烃的设备、容器、管线、液态烃的水洗脱硫醇,进加热炉的瓦斯罐,瓦斯管线,瓦斯进压缩机前均需要脱水。对液态烃脱水排凝,最好采取密闭方法,如果的确要敞开脱水,必须采取:

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向。

脱水阀与脱水口设计应有一定的距离。.

脱水过程,人不能离开现场,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

其下风向应设置固定式H2S报警仪。

b进入设备内部检修作业

需要进入设备、容器进行检修,一般都需经过吹扫、置换、加盲板、采样分析合格、办理进入设备容器作业许可证才能进入作业。但有些设备容器再检修前需进入排除油污、余渣,在清理过程中,会散发出硫化氢和油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制定施工方案

作业人员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学会人工急救、防护用具、照明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

佩带适用的防毒面具,携带好安全带、通讯头盔及其他劳保用品。

进设备容器前,必须做好采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办理相应作业票。

进设备、容器工作,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护人员、气防人员在场。

――进入下水道(井)、地沟工作

下水道含有硫化氢、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前必须采取严密的安全预防措施,。

执行上述的进入设备容器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

控制各种物料的脱水排凝进入下水道。

采用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保证氧含量大于20%。

佩带防毒面具。

携带好安全带(绳)。

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

进入下水道作业,井下要设专人监护,并与地面保持密切联系。

――设备、容器、管线有硫化氢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要求

严格控制带压作业,应把与其他设备管线相通的阀门关死,撤压。

佩带防毒面具,设专人监护。

拆卸法兰时,在松动之前,不要把螺丝全部松开,严防有毒气体大量泄出。

――进入事故现场

当中毒事故或泄露事故发生时,需要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处理,这时必须做到:

发现事故应立即呼叫或报告,不能个人贸然去处理。

佩带合适的防毒面具,有二人以上的监护。

进入塔、容器、下水道等事故现场,需携带好安全绳。有问题应按联络信号立即撤离现场。――其他作业

装置正常生产的检查:

生产装置由于操作的失误,机泵管线设备的腐蚀或密封不严等造成硫化氢的泄露,污染环境,严重时会造成中毒伤亡事故。因此,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严格工艺要求,加强平稳操作,防止跑、冒、滴、漏。

装置内安装固定式的硫化氢测报仪。

对有硫化氢泄露的地方要加强通风措施,防止硫化氢的聚集。

对有硫化氢的容器、管线阀门等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换。

发现硫化氢浓度高,要先报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能进入现场和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