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1.1.2建设地点

XX新城

1.1.3用地性质

市政建设用地

1.1.4用地方式

划拨

1.1.5项目性质

新建

1.1.6项目业主及简介

1、单位名称:XX县人民武装部;

2、业主简介:

XX县人民武装部于1951年3月成立,原名XX县兵役局,属县政府的下属单位。1956年3月,兵役局收归军队建制,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XX县人民武装部。1986年6月,武装部移交地方,改为地方建制,属副县级单位,受县委、县政府和甘孜军分区双重领导。1990年10月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

1.2可研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

1.2.1编制范围

我公司受项目业主单位委托,对XX县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出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

1.2.2编制主要依据

(1)《关于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通知》(中发【1995】12号);

(2)《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管理暂行规定》(参字【2004】第7号);

(3)《XX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4)《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5)《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6)《XX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中国人民解放军民营房建筑面积标准》;

(8)业主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和数据。

1.3可研报告概要

1.3.1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快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XX县作为甘孜州的“东大门”,是全州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这里多民族交汇融合,是川藏高原和内地连接的重要战略通道。XX县人民武装部为了积极落实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同时项目建设既是《XX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新城建设的需要,也是军队干部流转中心建设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受XX县人民武装部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XX县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

1.3.2 建设地址

XX新城

1.3.3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主体工程

共六栋建筑。包括新建营房(一)一栋7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600m2;新建营房(二)两栋,每栋8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680m2;新建民兵培训中心楼一栋5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00m2;新建民兵应急连综合楼一栋3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000m2;新建干部周转房一栋12层,框剪结构,建筑面积1920m2;

二、附属工程

共四栋单体建筑和部分设施。包括新建食堂一栋,单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m2;水泵房一间、配电房一间,均为单体,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各10 m2;门卫室一栋,公厕一间,均为单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各20m2;新建围墙长500m,高2.5m;配置不锈钢电动伸缩门一处;新修训练场并配备设施600m2;新修地上停车场:300m2;配置环保垃圾箱20个。

三、总图工程

包括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电力管网、通信管网等共计2500m管网工程、硬化道路及广场500m2;营区绿化工程2378m2。

表1-1 XX县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