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94分

美学原理94分
美学原理94分

美学原理94分

美学原理(94.0分)

选择题(60分)

1、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2.00分)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分)

A.在节庆狂欢中一般人们超越了阶层地位的差别。

B.狂欢节的生活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

C.人在狂欢节的感性活动中体验到人与世界的一体。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00分)

A.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是在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B.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必然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

C.审美趣味作为主体的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制约着主体的审美行为。

D.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社会上集中体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2.00分)

A.“现成”是指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世界。

B.王夫之认为审美活动不是比量,而是现量。

C.审美直觉依赖于抽象的概念,需要用概念的形式表述。

D.美感是瞬间的直觉,而认识则是一种逻辑思维。

5、下列不属于王夫之:“因明学中现量的分类的是(2.00分)

A.现成

B.现在

C.显现真实

D.现实

6、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2.00分)

A.德谟克利特

B.休谟

C.博克

D.康德

7、美感的主要器官是:(2.00分)

A.耳目

B.嘴

C.鼻

D.手

8、被称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的是?(2.00分)

A.《安提戈涅》

B.《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C.《俄狄浦斯王》

D.《美狄亚》

9、下列对审美趣味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2.00分)

A.影响面广

B.渗透力和扩张力强

C.有时间性

D.具有个性性

10、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2.00分)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11、自由女神像是谁雕塑的?(2.00分)

A.巴托尔迪

B.埃菲尔

C.贝尼尼

D.吕德

12、《艺术哲学》的作者是?(2.00分)

A.温克尔曼

B.泰纳

C.普列汉诺夫

D.克罗齐

13、矗立在美国纽约海港的自由女神像是谁的作品?(2.00分)

A.罗丹

B.埃菲尔

C.巴托尔迪

D.菲狄亚斯

14、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2.00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1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00分)

A.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审美活动可以脱离社会历史环境进行。

C.泰纳用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来概括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因素。

D.审美趣味具有个体性和超个体性的特征。

16、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叫(2.00分)

A.时代风貌

B.审美风尚

C.审美趣味

D.格调

17、以下不属于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四种划分的是?(2.00分)

A.自然境界

B.天地境界

C.功利境界

D.宇宙境界

18、审美活动的本质是:(2.00分)

A.情景合一

B.情景分离

C.主客统一

D.主客分离

19、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2.00分)

A.平常心

B.童心

C.闲心

D.以上都有

20、以下对审美意象的说法正确的是?(2.00分)

A.审美意象不是一个现成的实体化的存在。

B.审美意象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

C.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

D.审美意象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

21、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谁的观点?

(2.00分)

A.朱光潜

B.蔡仪

C.李泽厚

D.高尔太

22、被评为“情不情”的《红楼梦》中人物是?

(2.00分)

A.林黛玉

B.贾宝玉

C.薛宝钗

D.晴雯

23、《格调》的作者是?(2.00分)

A.巴尔扎克

B.爱德华·傅克斯

C.保罗.福塞尔

D.维特根斯坦

2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2.00分)

A.运用逻辑判断命题的形式阐释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蕴只是近似的描述。

B.一种阐释只能照亮艺术作品丰富意蕴的某个侧面。

C.伟大的作品具有无限的阐释可能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分)

A.日常生活所说的“美”和美学研究中的“美”是一个概念。

B.狭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

C.广义的美指的是古希腊式的美。

D.“美”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26、以下不属于东汉时期人物品藻的着重点的是?(2.00分)

A.学问

B.经学造诣

C.风姿风神

D.道德品行

27、“诗无达志”是由谁提出的?(2.00分)

A.王羲之

B.欧阳修

C.王夫之

D.黄庭坚

28、以下对高峰体验说法正确的是?(2.00分)

A.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

B.在高峰体验中,感知对象的意蕴会越来越丰富。

C.在高峰体验中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9、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2.00分)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30、《生活与美》的作者是:(2.00分)

A.普列汉诺夫

B.伏尔泰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泰纳

判断题(40分)

1、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00分)

是否

2、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2.00分)

是否

3、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2.00分)

是否

4、黑格尔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2.00分)

是否

5、朱光潜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

(2.00分)

是否

6、物是知觉的世界。(2.00分)

是否

7、自然物具有社会性,所以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2.00分)

是否

8、汤显祖美学思想的创新之处是追求人性的解放。(2.00分)

是否

9、表象就是物的形象。(2.00分)

是否

10、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2.00分)

是否

11、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就是艺术活动。(2.00分)

是否

12、时尚的扩张和流行往往要经历一个“装模作样”和“装腔作势”的过程。(2.00分) 是否

13、所有的西方美学家都赞同心理的距离理论。

(2.00分)

是否

14、返回人生家园的道路就是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与万物的分离,超越主客二分。(2.00分) 是否

15、红学家们普遍重视脂砚斋的美学思想。

(2.00分)

是否

16、狂欢节庆是日常生活中最具审美意义的活

动。(2.00分)

是否

17、审美理想从微观方面确定审美主体选择审美对象的范围。(2.00分)

是否

18、“生态美”就是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美,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2.00分) 是否

19、服装是阶级隔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00分)

是否

20、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优美,而基督教文化具有一种崇高。(2.00分)

是否

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美学原理试卷

美学原理复习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感性认识B.审美意识C.审美关系D.知、情、意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D)。 A.1725年B.1735年C.1740年D.1750年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C)。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 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A)。 A.主要方法B.具体方法C.次要方法D.综合方法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D)。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提诺D.黑格尔 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 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 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B)。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D.生活的辩证法 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 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C)。A.美在无意识B.美在愉快C.美在距离D.美在形式 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A)。 A.美是主观的B.美是客观的 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B)。 A.以模仿动物为美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D.性的选择 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A)。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 14.通感是(C)。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 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 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D)。

美学原理尔雅课作业答案

1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 B、西方美学 C、中国形而上学 D、中国美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 C、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D、美学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学科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5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1 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表现出来。 A、场景 B、剧情 C、技艺 D、演员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美学的学科性质 D、人们的喜好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4 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美学原理/ Aesthetics 课程代码:070132 学时: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32 上机/实验学时: 5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哲学 适用专业:广告学本科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广告系 教材: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 柯秀经等.美学原理.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美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广告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它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用高尚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素质,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艺术作品的创造能力。 美学首先是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对于审美经验研究的重视是一个大的趋势。 任务:(1)讲授什么是美,美存在的主要领域,美的研究的主要范畴,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技术美,以及中外重要的美学思潮。 (2)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并展开讨论或辩论,在讨论或辩论中得到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学科的概论性质要求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自觉的审美意识,同时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并对美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待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领悟。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五、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以哲学作为基础,是离哲学很近的学科,这由它的哲学性质所决定。 本学科的人文性质使它成为一门素质教育课。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任何其他学科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重点掌握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均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一般了解的内容作为考试的次要内容。考试(包括和笔试(开卷与闭卷)及团队作业)。 平时作业和讨论发言成绩占30%。期末课业结束时占70%。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 课堂案例讨论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进行,以达到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把先修课程在本课程中的运用通过启发方式让学生理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章节练习-社会美)【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美 一、简答题 1.简述劳动产品的美。 答:(1)劳动产品的美 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人的本质不仅表现在劳动上,而且也从产品中得到确证。 (2)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实用和美的结合 ①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表现在功能与形式法则结合上。 ②美和实用的结合是劳动者创造和智慧的表现。 (3)劳动产品的美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劳动产品的美都是和实用直接相联系,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体现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给人精神上以广泛的影响。 (4)劳动产品的美的内容 包括产品的功能美、产品的造型美、产品的质料美、产品的色彩美等。 (5)技术美学 ①技术美学:把美学运用到技术的领域,又称“工业美学”“生产美学”。 ②技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劳动产品如何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既要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a.在衡量产品的质量时,不仅看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规格,而且要求美观。

b.对物质产品质量的要求应是实用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结合。 c.美和实用的结合,在不同产品中有不同要求。有的产品审美因素占的比重较大,有的产品审美因素占的比重较小。 2.简述环境美。 答:(1)环境的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①广义:指人在现实中各种外部条件(包括社会和自然)的总和。 ②狭义:指生活、劳动的具体场所,如城市美等。 (2)环境与人的关系 ①人创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又给人以影响。 ②人不仅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制造各种产品,而且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安排环境。 ③环境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方便,同时还要求美观。外部环境常常表现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并且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 (3)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城市美的深刻见解 ①对城市美的理解 a.从广义理解城市美,“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积累……城市是文化的体现。” b.从狭义理解城市美,“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需要有美好的空间和景观……它们有着比建筑美学更为广泛的内容。” ②城市美的创造和欣赏(宏观方面研究环境美) a.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美产生于整体的完善,城市美不仅着眼于单幢建筑和建筑群组的结合,还要着眼于建筑物与自然的结合,而更重要的要着眼于人。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A )。 A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 W·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 C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D 贺拉斯的《诗艺》 2. 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是( A )。 A 康德 B 休谟 C 黑格尔 D 博克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原始人美感的第一个特点是( B )。 A 以模仿植物为美 B 以模仿动物为美 C 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D 图腾崇拜 5. 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D )。 A 眼睛 B 鼻子 C 耳朵 D 感觉器官 6.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7. 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A )。 A 现实主义文艺 B 古典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8.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9.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10.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11.西方美学一个重要传统是( B ) A 探讨美的本质 B 反功利性和反功利主义 C 现实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 D 探索美的目的 12.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 1. 在我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观念”的代表有( AB )。 A 吕荧 B 蔡仪 C 高尔太 D 朱光潜 E 李泽厚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4.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5.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艺术定义的有( AC )。 A 游戏说 B 模仿说 C 集体无意识说 D 教化说 6.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

美学原理考试参考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 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他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7.美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的“美”与美学学科领域上的“美”的区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美”的概念比较随便,例如炎热的夏天吃一根冰棍,你会说“多美啊!”。这些都不是美学学科领域的“美”的概念。广义的“美”的概念与狭义的“美”的概念的区分: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将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而广义上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8.柏拉图观点: 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奇妙无比的“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是客观的。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的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 9.中国美术界的代表人物: ①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②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美 在心不在物。就美与美感的关系 说,是美感决定美;③李泽厚:客 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不能脱离 人类社会而存在;④朱光潜:主客 观的统一。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 在心,而在于心物的关系上。 10.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的命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 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 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 造性。第二,没并不是对任何人都 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 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 蕴。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 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 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 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11.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 观的“美”。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有 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 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 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答:第一阶段,“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 “自我”对外物的单纯肯定。主客 二分关系中的“自我”,不仅实体 化了自己,而其实体化了客体,因 而总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与事物之 间的关系看成彼此外在、相互对立 的,所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 水不是水”,这是把实体性的“自 我”进一步绝对化,只有“自我” 是真实的,“自我”之外一切都不 存在,所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自我”对外 物的单纯否定。 到了第三阶段,“依前见山只 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超越了 主客二分的关系,超越了“自我”。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才真正见到事 物(世界)的本来面目,见到万物 皆如其本然,这种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非实体的“心”(“空”、“无”) 上面刹那间显现的样子。这是刹那 间的真实。这是“心物不二”。所 以马祖道一说:“凡所见色,皆是 见心,心不自心,因色固有。”“万 物皆如其本然”,万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在这个非实体性的“心”上显 现、敞亮。反过来说,“心”的存 在,就在于它显现了万物的本来面 目。 12.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 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 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意象”是 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13.梵高《一双鞋》能解释什么: 这个感性的世界,在这双农鞋 被扔在农舍中时并不存在,在农妇 漫不经心的穿上它、脱下它时也并 不存在,而只有梵高对它进行审美 观照时,也就是当他进入梵高的审 美活动(审美体验)时,它才对艺 术家敞开。艺术家于是看到属于这 双破旧的鞋的那个充满意蕴的世 界。这不是一双作为物理存在的鞋 或有使用价值的鞋,而是一个完整 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这个完 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是 审美意象,也就是美。 14.真善美的统一: 真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被人认识和利用的时候,即是“为 我之物”,真代表“有”。善是人们 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 遵循它,利用它,以符合人的意愿, 便有了善的价值。人类社会体系 中,主要是“真”和“善”的价值, 经历了一个从真到求善的一个过 程。美以真善为前提,美必须建立 在真的前提上,美必须以善为前 提,真善并非都是美的。美是以真 善为基础的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 内容。真善美的统一只能在审美活 动中实现。 15.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用 “现量(现在、现成、显现真实)” 说明美感的性质(美感的三个层 面): “现在”是当下的直接的感 兴,是“心目之所及”。“现成”就 是指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 蕴的完整的世界。美感是“显现真 实”—是真与美的统一。审美体验 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 的体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 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 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16.审美态度是什么及中国文化中 的审美态度? ①为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 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式,为进入天 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条件。这种 条件,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 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叫做审美 心胸。瑞士审美学家布洛用“心理 的距离”来解释这种审美态度。所 谓“心理的距离”,就是指审美主 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一定的距 离。 ②中国美学中审美心胸的理 论发源于老子,老子提出“涤除玄 鉴”的命题,“涤除玄鉴”就是把 关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 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 内心的虚静。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 子的思想。庄子提出“心斋”和“坐 忘”的理论。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 要人们从自己内心排除利害观念, 保持一个空明的心境。“平常心” 是禅宗的概念。所谓“平常心”, 一是要破除“功利心”,二是要破 除“分别心”。 17.什么是移情作用? 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 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 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 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 的这种错觉,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 和共鸣。移情作用的核心乃是意象 的生成,移情作用之所以使人感受 审美的愉悦,也是由于意象的生 成。 18.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 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 区分的根据主要是两点:第 一,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 生理快感则其与实用要求的满足。 第二,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 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 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 配,它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 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但是不 要把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这种区别 加以绝对化, 要注意:第一,人的美感,主 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第二, 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感官获 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转化为美感 或加强美感。 19.高峰体验是什么? 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 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 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 乐的体验的概括。 高峰体验的特征: 1,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一 种比任何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 合的自我感觉。2,高峰体验的认 识是存在认识。3,存在认识和普 通认识还有一个区别。存在认识如 果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 4,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 去时空的感觉。5,在高峰体验中, 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 种神秘和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 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 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6,高峰体 验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是手段体 验。7,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 于存在价值的欢悦”。8,处于高峰 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 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情 怀。 20.美感的特征(综合描述): 1,无功利性。2,直觉性。3, 创造性。4,超越性。5,愉悦性。 21.为什么审美具有社会性: 1,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 史的存在;2,任何审美活动都是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22.自然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必然会深 刻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 精神气质,而这种方式和精神气质 又必然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 趣和审美风貌。梁启超提出两个论 点,①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个 朝代的气象(审美风貌)。②不同 的天然景物,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 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纤丽这样 两种不同的意向和风格。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①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以及 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最时髦的中心 人物,必然会影响整个时代的审美 风尚,必然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以及艺术的各种形式中表现出 来。②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 风尚确实是在这个时代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必然 处处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和风俗习惯。这就是美与美感的社 会性。 23.审美趣味 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 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格调或 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 表现。审美趣味与审美格调在审美 价值的意义上有种种区别:高雅与 低俗的区别,健康与病态、畸形的 区别,纯正与恶劣的区别,广阔与 偏狭的区别,等等。 审美风尚 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 行的审美趣味。时代风貌则是一个 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 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两者的区 别: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 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是多数人的 审美追求,而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 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所显示的相 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是那个时 期的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显示的时 代特色。 24,自然美的性质: 1,自然美是在与自然物的属 性。2,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3,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4,自 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 的审美意象。自然美也是情景交 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自然美 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 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25,自然美的意蕴 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人 与自然(自然风景)互相沟通、互 相契合的产物,因而它必然受审美 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 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 湖石之美的意蕴,北宋书法家米芾 用“瘦”、“漏”、“透”、“皱”四个 字评价太湖石。瘦,如留园冠云峰, 孤迥特立,独立高标,有野鹤闲云 之情,无萎弱柔腻之态。漏,太湖 是多孔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 通透与活络。透,与漏不同,漏与 塞相对,透则与暗相对。皱,前人 认为,此字最得石之风骨。 26,中国对于自然美的鉴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 (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 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 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 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 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 的精神愉悦。 27、社会美的形态: 1,人物美:人物美的第一个 层面是人体美;人物美的第二个层 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人物美的第 三个层面是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 的人的美;2,日常生活的美,饮 食是一种文化,他和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从政治、经济到生活方式, 从社会风气到社会心态)紧密联 系,包含有历史的、审美的意蕴。 日常生活的美,是表现为一种生活 的氛围给人的美感。3,民俗风情 的美。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 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人心灵 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 享受。4,节庆狂欢。节庆狂欢活 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生活 回到了自身,人回到了自身,“回 复到人类原来的样子”。狂欢节的 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5, 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休闲文化 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 自由的,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 28、什么叫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 意象的“大风格”。 29、什么是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则是这种“大风格” (即审美形态)的概括和结晶。审 美范畴包括五个内容:1,“优美” 就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 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 风格。2,“崇高”则概括了继承希 伯莱文化的西方基督山文化中以 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 大风格。3,“沉郁”概括了以儒家 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 意象的大风格。,4,“飘逸”概括 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 表的审美意象大风格。5,“空灵” 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 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30、优美的审美特征: 古希腊的单纯、静穆、和谐的 美,就是人们常说的优美。优美的 特点就是完整、单纯、绝对的和谐。 “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 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 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31、崇高的文化内涵: 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 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 神是崇高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 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到 了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之交的浪 漫主义时期,“崇高”的文化内涵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的超越自我 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诗 和音乐成了崇高的新的感性显现。 32、崇高的审美特征: 形式上,粗犷,激荡,刚健, 雄伟。美感上,给人以惊心动魄的 审美感受。崇高的特征是无形的, 既无规律的,无限制,表面粗糙、 怪异、多直线、折线、常突破或违 背对称均衡,均匀节奏,和谐等形 式美法则,各部分不协调。可以调 节情感,清除忧伤、愁苦、郁闷的 心情,振奋人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使人心胸开阔。 33、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又称壮 美与优美。区别: 1,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在 中国美学中的优美,并不具有西方 美学的优美那种“高贵的单纯”和 “静穆的伟大”的文化内涵;中国 美学中的壮美,也不具有西方美学 中的崇高那种宗教的文化内涵。2, 由于中国美学的壮美和优美都源 于《易传》,而按照《易传》,“一 阴一阳之为道”,天地之道是阴阳 (刚柔)的统一,就是说,阳和阴, 刚和柔,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 一的,都是“道”所不可缺少的。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可以“偏胜”, 但却不可以“偏废”。在中国古典 美学的系统中,壮美的意象不仅要 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 在的韵味;优美的意象不仅要秀 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 的骨力。 34、悲剧的代表观点: 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 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黑格尔,两 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尼采,日神 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剧的美感主要 包含怜悯、恐惧、振奋三要素。 35、什么是悲剧: (1)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 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 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 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 责任,这才构成悲剧。(2)正是悲 剧英雄这种独立自主、保持自身人 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品质,给观众 以巨大的震撼和激动,使观众的精 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亚里士多 德说的“净化”。 36、悲剧的本质: 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 的核心。当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支 配的力量所造成的灾难却要由他 来承担责任,这就构成了悲剧。 37、悲剧美感的特点: 1这种爱或同情,会产生一种 愉悦。怜悯还包含有惋惜的感觉。 这主要是一种痛感。2悲剧中的同 情并不是普通生活中的“同情的眼 泪”,或指向某个外在客体的道德 的同情,而是一种审美的同情。3 悲剧感类似与崇高感。(“在崇高感 中,这样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的 根源是崇高事物展示的巨大力量, 而在悲剧中,这种力量呈现为命 运”)。4悲剧引起观者的怜悯和恐 惧的情绪,但它在最后并不会使人 感到沮丧压抑,悲剧主人公有一种 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 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5、 总之,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 运感,然而从不畏缩和颓丧;他赞 扬艰苦的努力的英勇的反抗。它恰 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 现人的伟大和崇高。 (中国的悲剧核心是命运,是命运 不可抗拒的,有中国的文化历史和 内涵)。 38、喜剧的定义: 喜剧体现古人的一种时间感。 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 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 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 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 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 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特点:轻松愉快地笑,有滑稽,机 智,幽默,反讽,诙谐,夸张等 39、丑的审美价值 (1)实际生活中,不仅有美的、 健康的、光明的东西,同时也有丑 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丑” 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展现“生活 的本来面目”。 (2)十九世纪以来,艺术家们越 来越重视观察和显现各种人物的 个性特征,而丑常常最能显示一个 人的个性特征。 (3)优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和谐,丑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 不和谐。 40、中国美学中丑的内容: 1“丑”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 力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 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2“丑” 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 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 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3“丑” 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 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的意象 (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 义的丰满”。4“丑由于发掘和显现 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 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 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完整版)《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联系:第一,美以善作为前提;第二,美是蕴涵着善的。 区别:第一,抽象与具象的区别。第二,注重形式和不重形式的区别 第三,与功利联系的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第四,美与善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伦理学,认识和观赏);

美学原理(个人整理)

美学原理 第一章美学纲要 西方美学思想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为柏拉图(什么是美)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诗学》成了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XT 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在文艺和美学方面有三大特征:1)艺术独立于神学之外,使人的得以发挥;2)重新评价古希腊文化,进一步探讨艺术创造中的理论和技巧,强调人的尊严与个性;3)要求艺术描绘现实,不再描绘神。J 文艺复兴给美学思想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学科的形成。T 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及法国的启蒙运动,都给美学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家鲍姆嘉通于1725年提出,1750年正式用Aesthetik作为专著名称,建立的美学学科。TX 中国美学源于先秦。西周末期,周太使伯提出和谐为美的观点,作为美学智慧的灵光闪现,早于西方300多年,而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的论点。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美学观点,较古希腊先哲早了100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重蹈中世纪欧洲美学思想受神学束缚而影响发展的覆辙。至陏唐中叶,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即与佛学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使中国近代美学具有独立形态的是辛亥革命后的蔡元培。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才出现了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形成的当代中国美学体系。TX 造成中西方美学研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主要是因为西方学者走了一条捷径,即一开始就把美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直击美学的本质,而中国的研究则从开始便和政治、伦理纠缠在一起T。2)西方从1750年将美学独立为一门学科,而中国则在1840年前后才开始确立此观念。因而中国起了100年的早,赶晚了100年的集。J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审美价值的学科。M 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美学主要是通过对文学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加以探讨来进行研究,美学又有“艺术哲学”之称。2)美学又与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乃至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等自学科学想联系。3)美学是介于各种学科之间的独立的“边缘科学”。J 美之所以说不清楚,是因为从审美客体(客观事物)分析,美是到处存在却并非一目了然;从审美主体(人)的方面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理解有差异,是正常的。T 为什么说美最终会被认知的?1)先哲们的探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可借鉴的思路;这笔巨大的财富,将使今日的学者起步更高,更迫近谜底;2)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3)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足以克服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考察研究美,最终一定能解开美学中的难题。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