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班级:金融八班

姓名:张真真

学号:201392180387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中的收集数据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eviews软件进行计算统计整理,对我国1992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验,最终的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消费水平t检验,F检验多重共线性参数估计异方差检验LM法

一、导论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基础性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收入差距越小,消费水平越高;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也会影响消费。

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农村)、储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见,居民消费水平是国家作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之一.政府活动的方向、范围、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考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

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

2、鉴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前几年是经济恢复期,数据不具代表性。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0年以后的,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

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Y^)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X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X2,农村X3)、储蓄(X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4、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

模型设定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二)数据说明

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等各相关因素的表格

年份居民

消费

水平

(元)

GDP(亿元)

城镇居

民人均

可支配

收入

(元)

农村居

民家庭

人均纯

收入

(元)

城乡居民

储蓄存款

年度余额

(亿元)

居民消

费价格

指数

(1990

年为

100)

1991 833 18718.3 1510.2 686.3 7119.6 100.0 1992 932 21826.2 1700.6 708.6 9244.9 107.4 1993 1116 26937.3 2026.6 784.0 11757.3 121.7 1994 1393 35260.0 2577.4 921.6 15203.5 156.7 1995 1833 48108.5 3496.2 1221.0 21518.8 222.6 1996 2355 59810.5 4283.0 1577.7 29662.3 280.5 1997 2789 70142.5 4838.9 1926.1 38520.8 313.5 1998 3002 78060.8 5160.3 2090.1 46279.8 325.5 1999 3159 83024.3 5425.1 2162.0 53407.5 322.0 2000 3346 88479.2 5854.0 2210.3 59621.8 315.8 2001 3632 98000.5 6280.0 2253.4 64332.4 317.6 2002 3887 108068.2 6859.6 2366.4 73762.4 320.6 2003 4144 119095.7 7702.8 2475.6 86910.7 317.1 2004 4475 135174.0 8472.2 2622.2 103617.7 322.3 2005 5032 159586.7 9421.6 2936.4 119555.4 339.4

2006 5573 185808.6 10493.0 3254.9 141051.0 347.6 2007 6263 217522.7 11759.5 3587.0 161587.3 354.6 2008 7255 267763.7 13785.8 4140.4 172534.2 377.2 2009 8349 316228.8 15780.8 4760.6 217885.4 406.3 2010 9098 343464.7 17174.7 5153.2 260771.7 402.6 2011 10522 401512.8 19109.4 6991.8 310059.2 428.7 2012 12570 473104.0 21809.8 8641.6 343635.9 455.2 2013 14098 518942.1 24564.8 9605.5 399551.0 472.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三、计量经济模型参数估计

模型设定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回归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06/19/16 Time: 13:21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5.5668 49.46585 -2.942774 0.0107

X1 -0.003730 0.002798 -1.332848 0.2039

X2 0.373130 0.059949 6.224121 0.0000

X3 0.889545 0.211496 4.205964 0.0009

X4 -0.000403 0.002269 -0.177517 0.8616

X5 -0.900315 1.020946 -0.881844 0.3928

R-squared 0.999731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9635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45.9449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73609

Sum squared resid 29553.16 Schwarz criterion 11.03481

Log likelihood -101.3609 Hannan-Quinn criter. 10.79440

F-statistic 10418.31 Durbin-Watson stat 1.44084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表中发现在α=0.05时,虽然R2较大且接近于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F检验显著,但由于X1、X4、X5前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系数的符号为负,与经济意义不符,故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检验及修正

1、经济意义检验

逐步回归,检验简单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X1 X2 X3 X4 X5 X1 1 0.995 0.9849 0.994 0.789

X2 0.9951 1 0.9938 0.9933 0.8357

X3 0.9849 0.9938 1 0.9817 0.8795

X4 0.9943 0.9933 0.9817 1 0.784

X5 0.7894 0.8357 0.8795 0.7844 1

由上表可见,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高度相关,故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对X1、X2、X3、X4、X5单个回归,发现X2的拟合优度最好,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6 Time: 13:25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52.8358 49.15814 3.109064 0.0061

X2 0.521494 0.005775 90.29846 0.0000

R-squared 0.997797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7675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116.016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43999

Sum squared resid 242278.0 Schwarz criterion 12.53956

Log likelihood -122.3999 Hannan-Quinn criter. 12.45942

F-statistic 8153.812 Durbin-Watson stat 0.39637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将X2作为基础模型,再将其余解释变量按R2由大到小逐个引入,先引入X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6 Time: 13:32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21.4190 33.02452 -3.676631 0.0019

X2 0.318223 0.020133 15.80597 0.0000

X3 0.729108 0.071768 10.15918 0.0000

R-squared 0.999688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9652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44.8940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58397

Sum squared resid 34263.05 Schwarz criterion 10.73333

Log likelihood -102.8397 Hannan-Quinn criter. 10.61312

F-statistic 27278.31 Durbin-Watson stat 1.08744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发现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再引入X1,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6 Time: 13:21

Sample: 1991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1.5485 38.78676 -3.649403 0.0022

X2 0.350176 0.038020 9.210384 0.0000

X3 0.700663 0.077331 9.060545 0.0000

X1 -0.001152 0.001162 -0.990946 0.3365

R-squared 0.999707 Mean dependent var 3923.300

Adjusted R-squared 0.999651 S.D. dependent var 2406.042

S.E. of regression 44.9178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62440

Sum squared resid 32281.81 Schwarz criterion 10.82355

Log likelihood -102.2440 Hannan-Quinn criter. 10.66328

F-statistic 18166.59 Durbin-Watson stat 1.22659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发现模型拟合优度再次提高,但是X1没有通过t检验,且参数符号与经济意义不符,所以要去掉X1,在引入X4、X5,修正的拟合优度下降,同时参数未通过t检验,且经济意义不符,所以X1、X4、X5是多余的。所以通过逐步回归后的模型为:

Y^=—121.4190+0.318223*X2+0.729108*X3

3、异方差检验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1、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数据质量 数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指标 3、相关分析 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包括简单相关和多重相关(复相关)。 4、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研究一个变量(因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解释变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5.内生变量 指由模型系统内决定的变量,取值在系统内决定 6、面板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混合 7.异方差: 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这一假定不满足,则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8.自相关 自相关是在时间序列资料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或在横截面资料中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 9.多重共线性

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或近似的线性关系。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叫完全多重共线;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叫不完全多重共线。 10.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在建立模型时,有一些影响经济变量的因素无法定量描述 构造只取“0”或“1”的人工变量,通常称为虚拟变量,记为D 11.平稳序列 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2.伪回归 所谓“伪回归”,是指变量间本来不存在相依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相依关系的错误结论。 13.协整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14.前定变量 所有的外生变量和滞后的内生变量。前定变量=外生变量+滞后内生变量+滞后外生变量 15.恰好识别 恰好识别:能够唯一地估计出结构参数值。 16.结构式模型 体现经济理论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的联立方程模型,称为结构式模型17.过度识别 过度识别:结构参数的估计值具有多个确定值 18.自回归模型

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现状

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现状 [摘要]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而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处于不足状态,这与利率等因素有关,同时消费与投资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互相影响和促进。 一、中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消费需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消费,把经济增さ闹饕У愦由煊蜃频较研枨罅煊蚴且院罄 梅⒄沟墓丶?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而我国1996年~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居民的选择。 4.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导致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 对扩消费的建议:(1)提高居民收入。(2)控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利率下调对于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增加投资需求,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刺激居民的消费热情,减少储蓄。反之,利率上升则会抵制需求的增长。降低利率能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扩大需,把经济带入“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回升——促进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扩大”的良性循环,增添启动经济新的拉力。 不能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利率调整在改变城乡居民的储蓄—消费决策方面的作用却很有限,我们不能寄厚望于 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但是利率调节作用,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其作用方式、作用力度和传导机制是迥然不同的。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往往较低,中央银行通过较大幅度提高存款名义利率,对于提高居民储蓄倾向、保持储蓄稳定增长、抑制消费膨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调节通货紧缩时,调低利率只能是劝导性的,人们储蓄收益减少,并不足以产生强制的作用,还得看其他因素。我国前六次利率大幅度下调,从效果来看,并未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预期的刺激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居民消费增长幅度加速下滑的势头,减轻了国 有企业的利息负担。相反,降息却可能使人们进一步对前景看淡,越发要把钱存入银行来买一个安全。由此可见,利率杠杆是有缺陷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 三、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是以消费引导投资为前提,以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为基础,通过投资和消费的互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消费需求增长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要以投资需求的相应增长为保证。其次,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围得到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实现,其自身不可能成 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号43215120 钱琦镠周一晚上课)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不同的消费模式往往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 二是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借物打物”,通过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如引致投资就主要是由消费的增长等经济行为诱导出来的投资,被消费诱导起来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促进经济增长。又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在之后我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1、收入分配大拖后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的日行千里,居民的收入增长却总慢三拍,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城乡居民牺牲的消费。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2 、价格机制改革“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往往被许多改革措施“祭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品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消费处于抑制状态,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惜币心理。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态,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对收入预期的下降,居民不得不少支出、多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4、消费模式未与时代同步。国人穷怕了,节俭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明显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前几年,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居民储蓄有增无减,生活的简朴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合理借口。生产上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也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5、非理性投资不利消费增加。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 6 、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青海省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粗略分析了我国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对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 指出目前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四个方面对形成目前的消费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消费能拉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鼓励和促进国民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消费拉动内需,制约因素,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其中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消费群体,在现今中国经济整体趋冷的情况下,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 1991—1999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54.5 % ,可见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促进生产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消费,对我省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居民消费从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开放型经济模式不断发展,青海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层次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重大突破。 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1

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市场调研分析 报告 2017 研究报告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言 “重磅数据”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重磅数据”研究报告主要涵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竞争分析,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总体情况,主要领先企业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磅数据“企业数据收集解决方案 ”重磅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自身数据库包含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纬度,不同部门的情报收集和整理。依据客户需求,搭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关系图谱,打通上、中、下游的数据信息服务,一站式采集到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服务。可以满足不论是企业、个人还是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不同层面需求。 关于我们 ”重磅数据”是基于知识关系挖掘的大数据工具,拥有关于企业、行业与专业研究机构的最完整的全球商业信息解决方案,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商业资讯。提供全球超过500个行业的15000篇细分研究行业分析报告,用户均可获取相关企业、行业与企业决策者的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目录 第一节引言 (7) 第二节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7) 一、生命周期假说 (7) 二、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历程 (8) 三、老年人口消费:未来5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4万亿元 (11) 四、新生人口消费:人口出生率增长有限,新一轮婴儿潮难以超预期 (17) 第三节劳动力人口拐点,性别消费总量和结构双向升级 (19) 一、教育水平升级刺激居民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教育消费前景广阔 (22) 二、需求的持续放量与结构的再升级实现性别消费的快速转型 (25) 第四节城市化下人口消费:城镇化加速城市消费结构转型 (28) 一、一、二线城市人口消费:高价值型消费规模增长,发展型转型加速 (28) 二、三、四线城市人口消费:城镇化扩大消费群体辐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清晰 (33) 三、农村人口消费:收入增长驱动农村消费,渠道升级放量消费需求 (35) 第五节品质服务成为新兴消费诉求,习惯升级带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38) 一、五层次消费模式:从品质到品牌,再到品位 (38) 二、居民消费的核心诉求转变培育新增长点 (39) 三、消费机构升级重塑消费习惯,渠道渗透形成线上线下消费新格局 (41) 3.1产品组合丰富,消费模式多样化 (41) 3.2中高端消费者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迈入发达水平 (42) 3.3线上网购与线下零售渠道并存,实现多场景下的消费模式融合 (43)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

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实行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农村居民要达到小康水平,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和全国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因变量y往往与多个变量x1、x2…xn有关。在本文中只选取农民人均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作为解释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年鉴》。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 单位: 元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纳率:57%11级2013.05.16 一、信用缺失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和日趋 严重的问题,它以经济领域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有的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他们采取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等种种手法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生产,以牟取暴利。同时有的销售者,为了拓展销售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甚至知假卖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从而造成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在金融领域,恶意贷款和有意拖欠不还或故意逃债等现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虚假广告,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政治领域,存在着政治造假,瞒上欺下,贪污腐败等为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当权者不为民造福、谋利,喜欢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掺水数字”、“面子项目”、“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浮夸造假的工作作风日趋严重,一些官员实事做得少,缺乏基本的求实精神。政治领域的信用缺失与政治腐败相互助长,成为

政治腐败的一大症结。文化领域也存在信用缺失现象。不少书商和出版社为牟取暴利而置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意抄袭、剽窃、盗版他人作品,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学术腐败。学术界诚信求真精神面临挑战。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下,各种假文凭,假证书也随处可见。二、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信用:多是指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有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诚实无欺和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一致,不危害他人,不正当获得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不能设想,没有了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和信用卡及按揭等,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仍能正常进行。 1.信用做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使经济运行受阻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之所以能有序地进行商品交易,是基于经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但是面对大量的失信现象,为了防范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僵持在“钱不到帐不发货”,“收不到货不给钱”的尴尬局面,许多企业宁愿放弃大量的订单和客户,也不采取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的方式退化,极大地降低了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2.加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在市场经济活中,由于各部门、各企业生产不同商品的周期长短不一,资金周转的情况各不相同,客观上产生商品赊购赊销以及资金借贷要求。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

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 居民消费比重% 政府消费比重% 1978 16.68 85.1 15.71 94.0 0.97 5.8 1979 17.46 85.6 16.65 93.9 1.09 0.6

计量经济学消费水平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班级:金融八班 姓名:张真真 学号:201392180387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中的收集数据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eviews软件进行计算统计整理,对我国1992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验,最终的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消费水平t检验,F检验多重共线性参数估计异方差检验LM法 一、导论 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基础性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收入差距越小,消费水平越高;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也会影响消费。 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农村)、储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会对消费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见,居民消费水平是国家作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之一.政府活动的方向、范围、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考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 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 2、鉴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前几年是经济恢复期,数据不具代表性。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0年以后的,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 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Y^)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X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X2,农村X3)、储蓄(X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4、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 模型设定为:Y^=β 0+β 1 *X 1 +β 2 *X 2 +β 3 *X 3 +β 4 *X 4 +β 5 *X 5 +μ

高一政治22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2沪教版

合理消费和消费结构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 在二期课改理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知识相干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二、教材分析 从框题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消费结构”和“合理消费”。前者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侧重知识目标,是后者“合理消费”的知识准备;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框内容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体现。针对教材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整堂课也分成两部分,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重点放在后者,突出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本框在这一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与前一节“消费水平”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而才能懂得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要自觉适时地调整消费结构,以优化消费结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同时,本框内容也是下一框“合理消费和健康的消费心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认识健康消费心理的重要性。因此,要把这一框作为第二节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方面,通过本课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尤其对消费水平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为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观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及选取一些生活实例或相关统计数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 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4) 1.3研究内容 (5) 1.4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8) 第二章文献综述 (9) 2.1消费函数基础理论及发展 (9) 2.2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文献回顾 (13) 2.3小结 (16) 第三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消费:理论机制 (18) 3.1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18) 3.2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消费的具体路径 (23) 3.3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 (27) 第四章家庭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实证检验 (30) 4.1模型设定与变量界定 (30) 4.2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32) 4.3实证结果分析 (35) 第五章结论 (53) 5.1主要结论 (53) 5.2研究的不足之处 (54) 参考文献 (56)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60) 致谢 (61)

计量经济学 居民消费水平 参考

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全年可支配收 入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年份全体居民年份可支配收入1992 100.7 1992 100.7100.4 1992 2026.6 1993 114.7 1993 1393 1993 2577.4 1994 124.1 1994 1833 1994 3496.2 1995 117.1 1995 2355 1995 4283.0 1996 108.3 1996 2789 1996 4838.9 1997 102.8 1997 3002 1997 5160.3 1998 99.2 1998 3159 1998 5425.1 1999 98.6 1999 3346 1999 5854.0 2000 100.4 2000 3632 2000 6280.0 2001 100.7 2001 3869 2001 6859.6 2002 99.2 2002 4106 2002 7702.8 2003 101.2 2003 4411 2003 8472.2 2004 103.9 2004 4925 2004 9421.6 2005 101.8 2005 5463 2005 10493.0 2006 101.5 2006 6138 2006 11759.5 2007 104.8 2007 7103 2007 13785.8 2008 105.9 2008 8183 2008 15780.8

由图可知有正的自相关。 假设回归模型为Y=β?+β?X?+β?X? 应用EViews的最小二乘法程序,输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2/10 Time: 22:17 Sample: 1992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03.932 472.9201 2.968644 0.0102 X1 0.495968 0.007948 62.39820 0.0000 X2 -10.44956 4.294707 -2.433127 0.0290 R-squared 0.996837 Mean dependent var 3930.765 Adjusted R-squared 0.996385 S.D. dependent var 1953.486 S.E. of regression 117.452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52873 Sum squared resid 193132.0 Schwarz criterion 12.67577 Log likelihood -103.4942 F-statistic 2206.016 Durbin-Watson stat 0.56381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所以样本回归方程为

论超前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论超前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发展,超前消费开始在我国掀起一股热潮,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手机家电,甚至于买衣服都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在传统上似乎与中国有所不符,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种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生活的生活方式以慢慢取代我们的传统.这种超前的消费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又什么影响呢? 在对待超前消费上明显存在两派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超前消费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派认为,超前消费会导致市场的紊乱,致使经济快速的下跌. 首先我们来分析超前消费对经济的促进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知道超前消费就是消费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个人消费超过其收入增长速度.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有人认为发展经济应该鼓励超前消费,因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需求的不合理,投资增长需求远远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而且这种矛盾似乎在短期得不到很好的协调.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提高居民的购买水平.而要达到这种结果,一味的要富人去消费是远远不够的,一味的吸引国外的投资也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放在国内的消费人群,把我们潜在的目标消费者变为实际上的消费者,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我们就只能通过为其提供把其购买欲变为现实的资本.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买房买车似乎成为身份地位以及婚姻的必备条件,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我们不鼓励超前消费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原因,比如犯罪和婚龄上升.在经济上超前消费可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激励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这样在无形之中也提高了我国工作者的水平,一旦我们贷款或者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购买,无可厚非的我们就需要工作,这样我们就会进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保全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懒散. 其次在居民幸福指数上,由于超前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能给我国居民带来幸福感,对于不敢想象的事物通过超前消费我们可以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这能很好的改善生活状况,这往往是普通人群奋斗一生要达到的目标,在有能力过上这种生活的前提下为什么不早早的享受了.在另一方面,如果在万不得已需要某种生活必须品的情况下,超前消费甚至是生活上的救命稻草.所以有人认为经济的发展需要鼓励超前消费,只要我们好好规范我们的信用卡制度,我们还是鼓励超前消费的. 但是有人认为超前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他们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旦鼓励超前消费,消费品就会随着储蓄率而降低.极易导致消费需求的疲软又会使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如果超前消费一旦风行,在发生矛盾是就很难通过刺激消费来度过难关. 并且在一定的方面超前消费是对物质超前的使用,无形之中我们就消耗掉了下一代的有限资源,致使环境的恶化,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物质发展的规律不要越级,可能有人会拿我国与美国相比,不可否定的是美国超前消费是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的消费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应该想到的是我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在一个13亿人口与3亿人口相比下,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有10%的消费者采取超前消费,其中又有10%的人因无法还贷而造成生活上的窘迫这样我们就算是没有达到为人民方便的目的了.再次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旦有人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忘记了还贷这样就会对其信用造成影响,很可能因此给他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对于那种没有抱负的啃老族,月光族.超前消费无非是助长其懒惰气焰.其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超前消费造成的无法偿还,而进一步致使美国政府在财政上的激励与刺激政策,但是这似乎对改善经济没有一点作用,在习惯超前消费时我们很容易滋生感性消费,过度消费与冲动消费.见到喜欢的就买不管有没有实际作用,见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买,见到想买的东西就多买.这样不是把我们的消费者培养成为一种不理性的动物了吗?这样真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一旦社会没能取得发展又何以要求经济的增长呢. 还有就是在超前消费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后,我们又何以去填补这个洞呢?于是乎我们就成

2017年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6年12月出版

正文目录 1前言 (3) 2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3) 2.1生命周期假说 (3) 2.2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历程 (4) 2.3老年人口消费:未来5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4万亿元 (6) 2.4新生人口消费:人口出生率增长有限,新一轮婴儿潮难以超预期 (13) 3劳动力人口拐点,性别消费总量和结构双向升级 (15) 3.1教育水平升级刺激居民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教育消费前景广阔 (18) 3.2需求的持续放量与结构的再升级实现性别消费的快速转型 (21) 4城市化下人口消费:城镇化加速城市消费结构转型 (24) 4.1一、二线城市人口消费:高价值型消费规模增长,发展型转型加速 (24) 4.2三、四线城市人口消费:城镇化扩大消费群体辐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清晰..29 4.3农村人口消费:收入增长驱动农村消费,渠道升级放量消费需求 (31) 5品质服务成为新兴消费诉求,习惯升级带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 (34) 5.1五层次消费模式:从品质到品牌,再到品位 (34) 5.2居民消费的核心诉求转变培育新增长点 (36) 5.3消费机构升级重塑消费习惯,渠道渗透形成线上线下消费新格局 (37) 5.3.1产品组合丰富,消费模式多样化 (37) 5.3.2中高端消费者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迈入发达水平 (38) 5.3.3线上网购与线下零售渠道并存,实现多场景下的消费模式融合 (40)

1前言 消费是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的。人,作为消费主体,直接影响了整个消费水平的变化,特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和预期的消费模式,由此可见,国家的人口是影响该国整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人口因素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人口流动以及居民消费行为三个方面。 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短期内,高人口生育率会增加人口总量,提高少年儿童抚养系数;长期内,高生育率将会冲击劳动力人口,带来就业高峰以及人口老龄化。密集的劳动力人口进一步降低市场中劳动力资源成本,降低人均资本存量,从而抑制消费。 另一方面,人口总量的增加直接扩大了消费群体规模,为消费带来了增量人口资源。 城市化人口流动方面,人口城市化增加了部分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了该部分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城市化人口消费水平的增长替代了原本农村地区的部分消费,导致了该部分居民的农村消费降低。消费行为方面,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居民 的消费行为。消费倾向的变化重新调整了传统居民人口的消费结构,消费价格的波动以及消费渠道的多元化也将逐渐改变当代居民人口的消费选择行为,定义该时代下全新的消费模式。 因此,针对于人口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人口因素方面的变化规律及未来趋势,从而判断人口因素对于未来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 2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2.1生命周期假说 根据Modigliani和Brumberg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在处于不同年龄结构的居民拥有相异的消费特征。生命周期假说认为,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其一生的收入合理安排自身的储蓄与消费,使得个人一生的收入总量与消费总量相等。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时期分为少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时间阶段,在每一特定的阶段中,个人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