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电子学实验一

医学电子学实验一
医学电子学实验一

实验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用途等。

2.掌握用色标法读取色环电阻标称值及其允许偏差的方法。

3.学习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电感的方法。

4.学习使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的类型和管脚,估测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方法。

5.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管脚的排列。

二.预习要求

1.根据色环电阻的阻值色标表示法读出待测色环电阻的标称值和允许偏差值。

五色环电阻棕、绿、黑、棕、棕蓝、灰、黑、金、红

四色环电阻棕、黑、红、金黄、紫、橙、银2.预习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类型和管脚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电子元件是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材料,熟悉各种电子元件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了解其用途等对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十分重要。

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应用最多的元件。

1.电阻器

(1) 种类:

电阻器的种类较多,按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合成(实芯)电阻器、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指电压、温度的变化对阻值的影响较小),而且适用于高频工作;金属膜电阻器各方面的性能均优于碳膜电阻器,其缺点是售价较高;线绕电阻器的最大优点是阻值精确、功率范围大,但是它不适用于高频工作。

除上述电阻器以外,还有一类特殊用途的电阻器——光敏、气敏、压(力)敏、(电)压敏、热敏电阻器等,它们的阻值随着外界光线的强弱、某种气体浓度的高低、压力的大小、电压的高低、温度的高低而变化。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阻值偏差和额定功率。

标称阻值是指电阻体表面上标注的电阻值;

阻值偏差是指电阻体表面上标注的电阻值的偏差;

额定功率是指在一定大气压力和规定的温度下,电阻器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长期连续工作所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

(2) 性能测量:

电阻器的类别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一般都标注在它的外表面上。如附录二所述,当其参数标志因某种原因而脱落或欲知道其精确阻值时,就需要进行测量。

对于常用的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以及线绕电阻器的阻值,可用普通万用电表的电阻档直接测量。

(3)用途

在电路中多用来分压、分流、阻抗匹配、限流、滤波(与电容结合)等。

2.电位器

(1)种类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电位器可分为线绕电位器和非线绕电位器两大类;根据结构的不同,电位器又可分为单圈电位器、多圈电位器,单连、双连和多连电位器,在这些电位器中,又分为带开关电位器、锁紧和非锁紧型电位器等;根据调节方式的不同,电位器还可分为旋转式电位器和直滑式电位器两种类型。

(2)性能测量

具体检测时,可以先测量一下它的阻值,即两端片之间的阻值应等于其标称值,然后再测量它的中心端片与电阻体的接触情况。这时万用表仍工作在电阻档上,将一只表笔接电位器的中心焊片,另一只表笔接其余两端片中的任意一个。慢慢将其转柄从一个极端位置旋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其阻值应从零(或标称值)连续变化到标称值(或零)。整个旋转过程中,读数应连续变化。在电位器转柄的旋转过程中,应感觉平滑,不应有过松或过紧现象,也不应出现响声。

(3)用途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电子仪器和家用电器产品中。

3.电容器

(1) 种类

电容器的种类较多,按介质不同可分为纸介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微调(俗称半可变)电容器等。

(2)用电容档直接检测电容器的容量

某些数字万用表具有测量电容的功能,其量程分为2000p、20n、200n、2μ和20μ五档。测量时可将已放电的电容两引脚直接插入表板上的Cx插孔,选取适当的量程后就可读

取显示数据。

2000p档,宜于测量小于2000pF的电容;20n档,宜于测量2000pF至20nF之间的电容;200n档,宜于测量20nF至200nF之间的电容;2μ档,宜于测量200nF至2μF之间的电容;20μ档,宜于测量2μF至20μF之间的电容。

经验证明,有些型号的数字万用表(例如DT890B+)在测量50pF以下的小容量电容器时误差较大,测量20pF以下电容几乎没有参考价值。此时可采用串联法测量小值电容。

方法是:先找一只220pF左右的电容,用数字万用表测出其实际容量C1,然后把待测小电容与之并联测出其总容量C2,则两者之差(C1-C2)即是待测小电容的容量。用此法测量1~20pF的小容量电容很准确。

(3) 电解电容器性能测量

对电解电容器的性能测量,最主要的是容量和漏电流的测量。对正、负极标志脱落的电容器,还应进行极性判别。

利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时:可用指针万用表电阻档(一般用R 1k 档)测电阻的方法来估测,黑表笔应接电容器的“+”极,红表笔接电容器的“-”极。此时表针迅速向右摆动,然后慢慢退回。待不动时指示的电阻值越大表示漏电流越小。此时的电阻值就是电容器的漏电阻,一般应大于几百到几千欧。对存放时间很久的电容器,测量时间应大于半分钟,或者采取贮能措施(即先加低电压,经一定时间后,再逐渐加至额定电压)后再进行测量。若指针向右摆动后不再摆回,说明电容器已击穿;若指针根本不向右摆,说明电容器内部断路或电解质已干涸而失去容量。

上述测量电容器漏电的方法,还可以用来鉴别电容器的正、负极和估计其容量大小。对失掉正、负极标志的电解电容器,可先假定某极为“+”极,让其与指针万用电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个电极与指针万用电表的红表笔相接,同时观察并记住表针向右摆的幅度;将电容放电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测量。在两次测量中,若表针最后停留的摆动幅度较小,则说明该次对其正、负极的假设是对的,对某些铝壳电容器来说,其外壳为负极,中间的电极为正极。

数字式万用表对电解电容正、负极性的判别:福禄克万用表无法判断极性

利用数字万用表的蜂鸣器档,可以快速检查电解电容器的质量好坏。将数字万用表拨至蜂鸣器档,用两支表笔分别与被测电容器Cx的两个引脚接触,应能听到一阵短促的蜂鸣声,随即声音停止,同时显示溢出符号“1”。接着,再将两支表笔对调测量一次,蜂鸣器应再发声,最终显示溢出符号“1”,此种情况说明被测电解电容基本正常。

(4) 用途

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具有储存电能的作用,在电路中多用来滤波、隔直、交流耦合、

交流旁路及与电感元件组成振荡回路等。

4.电感器

(1)种类

常用的电感器有固定电感器、微调电感器、色码电感器等。变压器、阻流圈、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天线线圈、中周、继电器以及延迟线和磁头等,都属电感器。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不同的作用,但在通电后都具有储存磁能的特征。

(2) 电感器性能的测量

一般用Q表或电容电感表测电感器的电感量。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线圈的好坏,若电阻无限大则该线圈已断路,不能使用。

(3) 用途

电感器具有阻交流通直流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调谐、振荡、耦合、匹配、滤波等电路中。

5.半导体分立器件

(1) 半导体二极管

1)分类

半导体二极管(以下简称二极管)是内部具有一个PN结,外部具有两个电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有多种类型,按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按制作工艺不同,分为面结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

2)普通二极管的检测

对二极管进行检测,主要是鉴别它的正、负极性及其单向导电性能。

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通常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300~500Ω,硅管为1kΩ或更大些。锗管反向电阻为几十千欧,硅管反向电阻在500kΩ以上(大功率二极管的数值要小得多)。正反向电阻的差值越大越好。

①判别二极管极性

根据二极管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可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指针式万用表:拨到欧姆档(一般用R?100或R?1k档,不要用R?1档或R?10k档,因为R?1档使用的电流太大,容易烧坏管子,而R?10k档使用的电压太高,可能击穿管子),表棒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相连,测出两个阻值,在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与黑表棒相接的一端就是二极管的正极。同理在测得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与黑表棒相接的一端就是二极管的负极。如果测得的反向电阻很小,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短路;若正向电阻很大,则说明二极管内部已断路。在这两种情况下二极管就不能使用了。

数字式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档,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相连,看读数,如果显示OL (正常的反向阻值),再把表笔对调,若显示0.5xx(正常的硅二极管正向压降,锗二极管饰0.3xx)说明二极管是良好的,此时,红笔接的是正极,黑笔是负极。

(2) 半导体三极管

1)分类

三极管的种类较多,按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可分为锗三极管和硅三极管两类。目前国产锗三极管多为PNP型,硅三极管多为NPN型;按制作工艺不同,可分为扩散管、合金管等;按功率不同,可分为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和大功率管;按工作频率不同,可分为低频管、高频管和超高频管;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放大管和开关管等。

2)用万用表判别管脚和管型的方法

用万用表判别管脚的根据是:把晶体管的结构看成是两个背靠背的PN结,如图1所示,对NPN管来说,基极是两个结的公共阳极,对PNP管来说,基极是两个结的公共阴极。

NPN管:管:

图 1

指针式万用表:

①判断三极管的基极

对于功率在1W以下的中小功率管,可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档测量,对于功率在1W以上的大功率管,可用万用表的R?1或R?10档测量。

用黑表棒接触某一管脚,用红表棒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如表头读数都很小,则与黑表棒接触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同时可知此三极管为NPN型。若用红表棒接触某一管脚,而用黑表棒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表头读数同样都很小时,则与红表棒接触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同时可知此三极管为PNP型。用上述方法既判定了晶体三极管的基极,又判别了三极管的类型。

②判断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

以NPN型三极管为例,确定基极后,假定其余的两只脚中的一只是集电极,将黑表棒接到此脚上,红表棒则接到假定的发射极上。用手指把假设的集电极和已测出的基极捏起来(但不要相碰),看表针指示,并记下此阻值的读数。然后再作相反假设,即把原来假设为集电极的脚假设为发射极。作同样的测试并记下此阻值的读数。比较两次读数的大小,若前者阻值较小,说明前者的假设是对的,那么黑表棒接的一只脚就是集电极,剩下的一只脚便是发射极。

若需判别是PNP型晶体三极管,仍用上述方法,但必须把表棒极性对调一下。

数字式万用表判别方法:

将档位调至二极管档,用黑表笔接触某一管脚,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如果两个都通,则是PNP型,且与黑表笔接触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如果都不通,分两种情况,1.表笔调过来两边都通,则是NPN,红笔接的是基极,2.表笔调过来一个通,另一个不通,那是PNP,那调过后通的是基极。红表笔接任一脚,黑笔去碰另两脚,一个通一个不通,调过来两个都不通,则是PNP,之前黑笔能通的是基极。

3) 用万用表估测电流放大系数β

指针式万用表: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到相应电阻档按管型将万用表表棒接到对应的极上(对NPN型管,黑笔接集电极,红笔接发射极,对PNP型管黑笔接发射极,红笔接集电极)。测量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再用手捏着基极和集电极,观察表针摆动幅度大小。摆动越大,则β越大。手捏在极与极之间等于给三极管提供了基极电流I b,I b的大小和手的潮湿程度有关。也可接一只50~100kΩ的电阻来代替手捏的方法进行测试。

一般的万用表具备测β的功能,将晶体管插入测试孔中就可以从表头刻度盘上直读β值。若依此法来判别发射极和集电极也很容易,只要将e、c脚对调一下,在表针偏转较大的那一次测量中,从万用表插孔旁的标记就可以直接辨别出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数字式万用表:

用6V电池将三极管发射极与集电极相连(pnp管正极接发射极、NPN管正极接集电极),然后从集电极对基极接一支600K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这时供给基极的电流为10uA,那么这时测量三极管集电极的电流,用该电流值除以基极电流得到的就是该管的放大倍数。

6.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电路是在半导体晶体管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电子器件,它将晶体管和电阻、电容等元件同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硅片上,并按需要连接成具有某种功能的电路,然后加外壳封装成一个电路单元。集成运算放大器是集成电路中常见的器件,是一个具有两个不同相位的输入端、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常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有单运放μA741(LM 741、CP741等均属同一型号产品)、双运放μA747、四运放μA324等不同型号的运放。不同型号的管脚功能是不一样的,使用时需根据产品说明书,查明各管脚的具体功能。附录中附有本实验项目中所使用的集成电路管脚的功能图。集成运放的管脚编号一般是:从正面左下端参考标志开始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1、2、3??,如图2所示。

图2 集成运放管脚的排列顺序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内容

1.电阻器和电位器的识别

(1)在元件盒中分别取出一个5色环电阻和一个4色环电阻,记下色标并读出该色环电阻的标称阻值及允许偏差,记录于表1中。用万用表测量其阻值。

表1

(2)在元件盒中取出一个电位器,读出其标称值。用万用表测量其阻值并观测其最大阻值R max和最小阻值R min。

思考题:为什么每次测量电阻值之前需调好万用表的零点?测量电阻值时为什么不能用双手同时捏住电阻器两端?

2.电容器识别

(1)在元件盒中取出普通电容三只,读出其标称职,用万用表测量其实际电容

(2)取出10μF和100μF两只电解电容,记下其耐压值和容量标称值。

注意在交换表笔进行第二次测量时,应先将电容两极短路一下,然后再测,防止电容器内积存的电荷经万用表放电,烧坏表头。

表2-1

表2-2

3.电感器的识别

(1)在元件盒中取出电感器,读出该电感的标称值及允许偏差。

(2)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感器的损耗电阻,把以上识别与测量的结果填入表3中。

表3

4. 二极管极性、正、反向电阻的测量、管型的识别

(1)在元件盒中取出两只不同型号的二极管,用万用表鉴别二极管的极性。

(2)判别二极管的管型(硅管或锗管)。

表4

5. 三极管类型、管脚的判别与β值估测

在元件盒中取出3DG6B和3AX31B型三极管,根据实验原理介绍的方法进行如下测量:

(1)类型判别(判别三极管是PNP型还是NPN型),并确定基极b。

(2)判断三极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估测三极管的β值大小。

把以上测量结果填入表5中,在图4中标出管脚名称。图

表5

6.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管脚排列

在元件盒中取出集成运算放大器LM741,按实验原理中介绍的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管脚的排列。(画图表示)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列出各组实验数据表格,回答思考题。

2. 写出判别、测量常用电子元件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附录:

一、常用电子元器件型号命名法及主要技术参数

(一).电阻器和电位器

1.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表8 电阻器型号命名方法

例:精密金属膜电阻器

R J 7 3

第四部分:序号

第三部分:类别(精密)

第二部分:材料(金属膜)

第一部分:主称(电阻器)

2.电阻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 额定功率

电阻器在电路中能长时间连续工作不损坏,或不会显著改变其性能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器的额定功率。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并不是电阻器在电路中工作时一定要消耗的功率,而是电阻器在电路工作中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不同类型的电阻具有不同系列的额定功率。

(2) 标称阻值

阻值是电阻的主要参数之一,不同类型的电阻,阻值范围不同,不同精度的电阻其阻值系列亦不同。根据国家标准,常用的标称电阻值系列如表9所示。E24、E12和E6系列也适用于电位器和电容器。

表9 标称值系列

表中数值再乘以10n

,其中

n 为正整数或负整数。

(3) 允许误差等级(见表10)

表10 电阻的精度等级

3.电阻器的标志内容及方法

(1) 文字符号直标法: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值,额 定功率、允许误差等级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后面的数字依次表示第一位小数阻值和第二位小数阻值,其文字符号所表示的单位如表11所示。如1R5表示1.5Ω,2K7表示2.7k Ω,R33表示0.33Ω。

表11

例如: RJ71-0.125-5k1-II

允许误差±10% 标称阻值(5.1k Ω) 额定功率1/8W 型号

由标号可知,它是精密金属膜电阻器,额定功率为1/8W ,标称阻值为5.1k Ω,允许误差为±10%。

(2) 色标法: 色标法是将电阻器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色(色环或色点) 标注在它的外表面上。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器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其含义

如图6和图7所示。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

允许误差

图6 两位有效数字阻值的色环表示法

三色环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标称电阻值(允许误差均为±20%)。例如,色环为棕黑红,表示10?102=1.0kΩ±20%的电阻器。

四色环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二位有效数字)及精度。例如,色环为棕绿橙金表示15?103=15kΩ±5%的电阻器。

五色环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三位有效数字)及精度。例如,色环为红紫绿黄棕表示275?104=2.75MΩ±1%的电阻器。

一般四色环和五色环电阻器表示允许误差的色环的特点是该环离其它环的距离较远。较标准的表示应是表示允许误差的色环的宽度是其它色环的(1.5~2)倍。

有些色环电阻器由于生产不规范,无法用上面的特征判断,这时只能借助万用表判断。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三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

允许误差

图7 三位有效数字阻值的色环表示法

4.电位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 额定功率

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上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为电位器的额定功率。使用中应注意额定功率不等于中心抽头与固定端的功率。

(2) 标称阻值

标在产品上的名义阻值,其系列与电阻的系列类似。

(3) 允许误差等级

实测阻值与标称阻值误差范围根据不同精度等级可允许±20%、±10%、±5%、±2%、±1%的误差。精密电位器的精度可达±0.1%。

(4) 阻值变化规律

指阻值随滑动片触点旋转角度(或滑动行程)之间的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可以是任何函数形式,常用的有直线式、对数式和反转对数式(指数式)。

5.电位器的一般标志方法

WT-2 3.3k ±10%

允许误差±10%

标称阻值3.3kΩ

额定功率2W

碳膜电位器

(二).电容器

1.电容器型号命名法

表12 电容器型号命名法

示例:

铝电解电容器

C D 1 1

第四部分:序号

第三部分:特征分类(箔式)

第二部分:材料(铝)

第一部分:主称(电容器)

(1) 电容器的耐压:常用固定式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系列为:6.3V,10V,16V,25V,40V,63V,100V,160V,250V,400V。

(2) 电容器容许误差等级:常见的有七个等级如表13所示。

表13

(3) 标称电容量:

表14 固定式电容器标称容量系列和容许误差

注:标称电容量为表中数值或表中数值再乘以n

10,其中n为正整数或负整数,单位为pF。 3.电容器的标志方法

(1)直标法容量单位:F(法拉)、μF(微法)、nF(纳法)、pF(皮法或微微法)。

1法拉=6

10微微法, 1纳法=3

10微微法

10纳法=6

10微微法,1微法=3

10微法=12

例如:4n7 ——表示4.7nF或4700pF,0.22 ——表示0.22μF,51 ——表示51pF。

有时用大于1的两位以上的数字表示单位为pF的电容,例如101表示100 pF;用小于1的数字表示单位为μF 的电容,例如0.1表示0.1μF。

(2) 数码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来表示容量的大小,单位为pF。前两位为有效数字,后一位表示位率。即乘以10i,i为第三位数字,若第三位数字9,则乘10-1。如223J代表22?103pF=22000pF=0.22μF,允许误差为±5%;又如479K代表47?10-1pF,允许误差为±5%的电容。这种表示方法最为常见。

(3)色码表示法这种表示法与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法类似,颜色涂于电容器的一端或从顶端向引线排列。色码一般只有三种颜色,前两环为有效数字,第三环为位率,单位为pF。有时色环较宽,如红红橙,两个红色环涂成一个宽的,表示22000pF。

(三).电感器

1.电感器的分类

常用的电感器有固定电感器、微调电感器、色码电感器等。变压器、阻流圈、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天线线圈、中周、继电器以及延迟线和磁头等,都属电感器种类。

(1) 电感量:

在没有非线性导磁物质存在的条件下,一个载流线圈的磁通量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正比 其比例常数称为自感系数,用表示,简称为电感。即:

L I

Φ=

式中:?=磁通量 I =电流强度

(2) 固有电容:线圈各层、各匝之间、绕组与底板之间都存在着分布电容。统称为电感 器的固有电容。

(3) 品质因数:

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定义为:

R L

Q ω=

式中:ω-工作角频率,L -线圈电感量,R -线圈的总损耗电阻 (4) 额定电流:线圈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5) 线圈的损耗电阻:线圈的直流损耗电阻。

2.电感器电感量的标志方法

(1) 直标法。单位H (亨利)、mH (毫亨)、μH (微亨)、 (2) 数码表示法。方法与电容器的表示方法相同。

(3) 色码表示法。这种表示法也与电阻器的色标法相似,色码一般有四种颜色,前两种 颜色为有效数字,第三种颜色为倍率,单位为μH ,第四种颜色是误差位。

(四).半导体分立器件

1.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命名方法

表15 国产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法

例:1)锗材料NPN型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2) 硅材料NPN型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3 A D 50 C 3 D G 201 B

规格号规格号

序号序号

低频大功率低频大功率 PNP型、锗材料 PNP型、锗材料

三极管三极管

2.常用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表16 部分半导体二极管的参数

3.常用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 3AX51(3AX31)型PNP型锗低频小功率三极管

表17 3AX51(3AX31)型半导体三极管的参数

(2)3DG100(3DG6) 型NPN型硅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表18 3DG100(3DG6) 型NPN型硅高频小功率三极管的参数

五.部分模拟集成电路引脚排列

1、运算放大器,如图8所示:

2、集成稳压器,如图9所示:

图8 图9 调

二、福禄克15B数字万用表使用方法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 总结报告 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 设计实现 班级:20100412 学号:2010041227 姓名:涂前 日期:2013.04.17 成绩:

摘要: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器设备中,但各种型号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使得检测成为难题,因此智能的红外遥控器检测装置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在该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电路以单片机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器为核心技术,但是,分立元件搭建的电路也可以实现,具体74HC123单稳态触发器、74HC595、STC89C51单片机红外接收器HS0038组成。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利用红外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单稳态触发器、移位寄存器等将接收信号存储、处理、比较,并将数据处理送至数码管显示模块。总之,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实际调试,可以实现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与显示功能。根据比较接收信号的不同,在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流水灯电路上显示相应的按键数字. 关键词:74HC123单稳态触发器、74HC595、单片机、红外接收器HS0038

设计选题及设计任务要求 1设计选题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转发的设计实现. 2设计任务要求 ⑴结合数字分立元件电路和红外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的一个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收结果。 ⑵当遥控器按下任意数值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值。例如按下“0”时,在数码管上应显示“00”。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 方案对比及论证 1.2 总体方案对比 1.3方案对比论证 1.4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主要器件介绍 2.1 HS0038塑封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 2.2 74HC123单稳态触发器 2.3 74HC595 2.4 MC14495 2.5数码管显示 第三章硬件单元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第四章调试及测试数据分析 4.1 调试的步骤 4.2 调试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数据测量 4.4 测量仪器介绍及误差分析

生物电放大器 - 心电图(ECG)前置放大器

生物电放大器 - 心电图(ECG)前置放大器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电子学开课实验室:******* 200******* 年 ******* 月 *******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运算放大器组成差动放大器的原理; 2、掌握元器件参数变化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影响; 3、加深对生物电信号和生物电放大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图2-1 实验二三电极心电前置放大器 如图2-1所示,是典型的三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差动放大器,根据A 1、A 2、A 3的理想特性,R 5、R 6、R 7中的电流相等,得到 U o 1-U i 1 R 5 = U i 1-U i 2 R 7R 5R 7R 5R 7 = U i 2-U o 2 R 6 从而导出(R 6=R5) (U o 1-U i 1) =(U i 2-U 02) = (U i 1-U i 2) (U i 1-U i 2) 以上二式相加得 (U o 1-U o 2) =(1+

2R 5R 7 )(U i 1-U i 2) 注意到 U o =- R 10R 8 (U o 1-U o 2) 则其差模增益为 A d = U o U i 2-U i 1 =R 10R 8 (1+ 2R 5R 7 ) 只要调节R 7,就可改变三运算放大器的增益,而不影响整个电路的对称性。三运算放大器组成差动放大器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和可变增益等一系列优点,它是目前最典型的生理参数测量用的前置放大器,且已在各类生物医学仪器中获得广泛应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用EWB 软件按图2-1三电极心电前置放大器电路图接线、设置各元器件参数、创建电路,接入示波器、,并保存电路; 2、激活仿真电路,用示波器、万用表,观察波形、读取实验数据,并记录于表2-1中; 3、计算放大倍数,并记录于表2-2中; 4、将模拟正弦输入信号调整为零(Vi=0),测量出此时的输出电压(零漂);改变R11的数值使其零点漂移最小、记录下R11的数值;将三只运算放大器改设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记录有关数据、填入表2-3。 四·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总结 表2-1三电极心电前置放大器实验记录表 截图1:

电路与电子学实验报告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路与电子学 实验内容: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6 月22 日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做时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0(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o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则等效内阻为 Ro=Uoc/Isc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用此法。 (2)伏安法测Ro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Ro=Uoc/Isc,也可以先测开路电压Uoc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时的输出端电压值Un,则内阻为Ro=Uoc-Un/In (3)半电压法测Ro 如图8-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 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 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 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4)零测法测Uoc 当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 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 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 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 测法,如图 8-3所示。 零测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电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

智慧树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运算放大器的名字由来是 A.速度快 B.增益高 C.输出幅值大 D.输入电阻大 答案: 增益高 2、运算放大器的 A.输入幅值与输出幅值都可以超过其供电电源 B.输入幅值与输出幅值都可以等于其供电电源 C.输入幅值与输出幅值只能在供电电源范围以内 答案: 输入幅值与输出幅值只能在供电电源范围以内 3、普通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为 A.100 B.1000 C.10000 D.100000 答案: 10000 4、 双极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A.

1k B. 10k C. 100k D. 1M E. 10M F: >100M 答案: 1M 5、输入电阻最高的运算放大器是 A.双极性 B.结型场效应管 C.CMOS 答案: CMOS 第二章 1、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需要 A.选择准确b值的三极管 B.采用深度负反馈

C.限制输入信号的大小 D.增加集电极电阻以提高放大倍数 答案: 采用深度负反馈 2、反相放大器不需要在正输入端加平衡电阻场合是 A.精密直流信号放大 B.微弱交流信号放大 C.采用CMOS型运算放大器 D.输入电阻和反馈电阻在10k~100k的量级时 答案: 微弱交流信号放大,采用CMOS型运算放大器,输入电阻和反馈电阻在10k~100k的量级时 3、仪器中使用差动测量的原因是 A.可以实现高共模抑制比 B.可以实现高增益 C.可以实现相对测量 答案: 可以实现相对测量 4、用运算放大器构成交流反相放大器,以下参数影响不大的是: A.输入偏置电流及其失调 B.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 C.白噪声 D.电源抑制比 答案: 输入偏置电流及其失调,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 5、设计低噪声直流信号放大器选择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是 A.高输入阻抗

-《医学电子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医学检验)

《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使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计划中的《医学电子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授予学生所必须的电子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及科学实验奠定必要的电子学基础。由于电子学实验方法已经成为基础药学研究和临床医药实践的重要手段,因此给学生开设《电子学实验》等技术基础课十分必要,是理论课无法替代的,它可使学生在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方面得到必要的基本训练。电子学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实验技术、接受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后继课程实验的基础。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教材,大纲每个实验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志(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教学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三教学参考总学时为20学时。 四使用教材为:《电子学实验指导》,自编,任社华,4版,2006年。 Ⅱ正文 实验一常用电子元器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一教学目的 (一)认识常用电路元件。 (二)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三)掌握实验装置上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认识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半导体二极管)及特性; (二)认识稳压二极管及特性; (三)测定和比较以上三者的伏安特性。 三教学内容 (一)介绍RXDI-1A电路原理实验箱; (二)介绍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和稳压二极管; (三)测定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和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3.医学电子学

成教医学影像本科《医用电子学》自学习题 一、填空题(85题) 1.电流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电路。 3.基尔霍夫定律中的电流定律是针对电路的__________来分析,而电压定律是针对 _________________来分析的。(节点,回路) 4.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___________定律.它必须遵守_____________守恒定律。 5.受控电源按受控参数以及电源性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 源,________________源,__________________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源。 6.根据负载R L从电源中获得最大功率时R L=_______________,P L=_____________ 7.电路过渡过程中,在换路的瞬间,电路要遵守的换路定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RL电路中,R=10K ,L=1H, 则时间常数τ=___________。 9.已知RC电路中,R=10K ,C=1μF, 则时间常数τ=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电路中流过电流I=_____________A。 11.如图所示分压电路中U=_____________V。

12. 如图所示电路中共有_____________个回路。 13. 如右电路图中流过电流 I =________A 。 14. 如右电路图中:电压U=_______V 。 15. 正弦交流信号mV t u )30t Sin(10022)(0+=π,则其电压有效值为____________,频 率f=____________,初相位θ=_________________。 16. 任何由电阻(含受控源)通过串、并、混联组成的二端网络都可用 ______________ 来等效。 17. 节点分析法的求解变量是_________。 18. 电容的端电压与通过的电路的电流有90°的相位差,关联参考方向下,其电流_________ 电压。 19. 正弦量的三要素为 、 和 。 20. Uc(0+)=0的电容元件,在0+等效电路中相当于_________。 21.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其浓度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 既半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2. 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________________,少数载流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其浓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实验3 综合设计总结报告题目:波形发生器 班级:20110513 学号:2011051316 姓名:仲云龙 成绩: 日期:2014.3.31-2014.4.4

一、摘要 波形发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源,是现代测试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仪器之一。在研制、生产、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需要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或设备上,用其他仪器观察、测量被测仪器的输出响应,以分析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波形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它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因而广泛用于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 二、设计任务 2.1 设计选题 选题七波形发生器 2.2 设计任务要求 (1)同时四通道输出,每通道输出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Ⅱ中的一种波形,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均为1K欧姆。 (2)四种波形的频率关系为1:1:1:3(三次谐波),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Ⅰ输出频率范围为8 kHz—10kHz,正弦波Ⅱ输出频率范围为24 kHz—30kHz;矩形波和锯齿波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1V,正弦波Ⅰ、Ⅱ输出幅度为峰峰值2V。(3)频率误差不大于5%,矩形波,锯齿波,正弦波Ⅰ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正弦波Ⅱ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10%,矩形波占空比在0~1范围内可调。 (4)电源只能选用+9V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三、方案论证 1.利用555多谐振荡器6管脚产生8kHz三角波,3管脚Vpp为1V的8kHz的方波。 2.三角波通过滞回比较器和衰减网络产生8kHzVpp为1V的方波。 3.方波通过反向积分电路产生8kHzVpp为1V的三角波。 4.方波通过二阶低通滤波器产生8kHz低通正弦波。 5.方波通过带通滤波器产生中心频率为27kHz的正弦波。 系统方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方框图 此方案可以满足本选题技术指标,分五个模块实现产生所需的波形,而且电路模块清晰,容易调试,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2020智慧树,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章 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物医学电子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运算放大器的名字由来是 答案: 增益高 2、运算放大器的 答案: 输入幅值与输出幅值只能在供电电源范围以内 3、普通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为 答案: 10000 4、双极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答案:1M 5、输入电阻最高的运算放大器是 答案: CMOS 第二章 1、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需要 答案: 采用深度负反馈 2、反相放大器不需要在正输入端加平衡电阻场合是 答案: 微弱交流信号放大,采用CMOS型运算放大器,输入电阻和反馈电阻在10k~100k的量级时 3、仪器中使用差动测量的原因是 答案: 可以实现相对测量

4、用运算放大器构成交流反相放大器,以下参数影响不大的是: 答案: 输入偏置电流及其失调,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 5、设计低噪声直流信号放大器选择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是 答案: 失调电压,失调电压温漂与失调电流温漂 第三章 1、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时需要 答案:应用深度负反馈 2、设计三极管放大电路时至少用到 答案:微变等效电路、深度负反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3、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的选择依据是 答案:前级放大器的驱动能力、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流、是否容易受到干扰 4、一般情况下,反相放大器输入电阻范围在 答案:几百欧姆至几k欧姆、几k欧姆至几十k欧姆、几十k欧姆至几百k欧姆、几百k欧姆至几M欧姆 5、一般情况下,反相放大器可以具有 答案:高通滤波器功能、低通滤波器功能、带通滤波器功能 第四章 1、 1/(1+x)在x<1时其麦克劳林级数是 A.交错调和级数

实验室所需设备清单

《医学仪器及系统》实验要求: 分组,每组6人 实验设备: 1. 迈瑞P9000设备 2. 计算机 现有设备: 迈瑞P9000设备 12套(电源4套) 《单片机实验》 实验要求: 基础实验一人一机;综合和设计实验两人一组 实验设备: 1. APP009实验板 2. ICD2调试、编程器 3. 实验用微型计算机(MPLAB IDE v8.30软件平台) 现有设备: 1. APP009实验板 12 套 2. ICD2调试、编程器 12 套 《生理学实验》 实验要求: 自愿结合分16组,每组4人。 实验设备: 1.图像分析仪 2.听诊器 3.脉搏传感器 4.生理记录仪 5.引导电极 6.心音传感器

现有设备: 图像分析仪 听诊器 脉搏传感器 生理记录仪21台 引导电极 《生物医学电子学》 实验要求: 两人一组 实验设备: 1.函数信号发生器 2.双通道稳压电源 3.20MHz双通道数字示波器 4. 数字式万用表 现有设备: 1.函数信号发生器 6台 2.双通道稳压电源 22台 3.20MHz双通道数字示波器 6台模拟示波器20台4. 数字式万用表 14台 《医学物理实验》 1. BD-Ⅱ-116型听觉实验仪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通道稳压电源 4.模拟示波器 5. 数字式万用表 6. 立体声耳机 7. 导电电极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要求: 两人一组 实验设备: 1.PT14M2型生物压力传感器 2. 生理记录仪 3. 张力传感器 4. 恒温槽 5. 红外光电传感器 6. 血压计 7.函数信号发生器 8.双通道稳压电源 9.模拟示波器 10. 数字式万用表 现有设备: 1.PT14M2型生物压力传感器 2. 生理记录仪 21台 3. 张力传感器 4. 恒温槽 4台 5. 红外光电传感器 3套 6. 血压计 7.函数信号发生器 6台8.双通道稳压电源 22台9.模拟示波器 20台10. 数字式万用表 14台

医学电子学基础教学大纲

医学电子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电子学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 【学时学分】理论62学时,实验28学时,4.5学分 一、课程简介 医学电子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电路为基础,重点介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的图像诊断和仪器应用、维护与开发提供电子学基础。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四年制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一学年)。 安排学时:90学时 学分:4.5学分 选用教材: 《医学电子学基础》(第3版),主编:陈仲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用电工、电子学实验》,主编:柴英,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医用电子学》,主编:刘鸿莲,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电子学基础与医学影像物理学》,主编:潘志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主编: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医用电子技术》,魏克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电路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在熟悉概念及线性网络的基本定理中认识电子学的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掌握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电压源、电流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熟悉独立源、受控源的概念;了解RC电路的暂态过程。 (二)教学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

2.线性网络的基本定理。 3. RC电路的暂态过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压源、电流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难点:运用线性网络基本定理计算复杂电路。 第二章半导体器件和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PN结,晶体二极管特性、晶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原理,会用理论和作图两种方法求解静态工作点。 2.熟悉稳压管稳压原理,放大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正确运用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负反馈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多级放大电路的指标估算。 (二)教学内容 1.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2.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和稳压管。 3.晶体三极管的主要特性及其放大作用。 4.两种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5.单管放大器。 6.单管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7.单管放大器三种组态。 8.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PN结的形成,PN结的单向导电性,稳压管的稳压原理,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射极放大电路分析,正确用等效电路法对放大电路主要参数进行计算。 难点: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分析,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第三章生物医学常用放大器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物电信号的特点,生物医学放大器的基本要求,负反馈的基本概念,直流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2.熟悉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差分放大器的结构和功能。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学号: 班序号:

一. 实验名称: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摘要: 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 另外,在其他应用中,也经常有多个信号频谱结构和动态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围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关键词:自动增益控制,直流耦合互补级,可变衰减,反馈电路。 三.设计任务要求 1. 基本要求: 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 输入信号0.5?50mVrm§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际搭建),用PROTE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 提高要求: 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 Q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 探究要求: 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围的AGC电路; 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AGC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如图1),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如图2,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V REG和大阻值电阻F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为防止Rb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

YJ-02型医学电子教学仪器综合实验箱性能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教学仪器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生命科学与工程相结合,在推动自身进步的同时,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因而受到了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甚至纳入国家目标。我国于1977年创建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80多所高校开设了从本科到博士层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目标是采用工程手段解决医学上人体信息的获取,研究这些信息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医学诊断的手段。其学科特点是理、工、医紧密结合、多学科向生物与医学渗透和相互交叉,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专业知识的终极应用在于设计制造出新型的医学仪器。为此,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医学仪器的设计、制作及调试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须牢固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由于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及知识的综合性,只有课堂教学没有实践动手训练,就象学人体解剖课而不实际动刀操作一样。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由于国内多数高校专业开办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成熟的实验设备和手段,给学生实验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依据相关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部分高等院校对教学实验设备的需求和建议,我们与高校合作开发了《YJ系列医学电子教学仪器综合实验箱》。 一、特点 1.通用性强:本实验箱综合了目前国内医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实验内容,故能满足这些专业 相应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的深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2.直观性强:各个部分的实验电路在印制板上均有原理性图示,布局合理,方便学生理解, 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配套性强:实验箱从方便实验出发,配备了必需的实验附件。同时实验箱以USB方式 与微机连接,为学生提供了软件实验平台,通过自己编程,不仅可以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同时能加深对整个实验的理解。 4.可靠性强:实验箱采用的各类元器件如插座、阻容件、电位器、信号连接线、插孔等均 具有高性能的指标,保证接触可靠,不易损坏。 二、系统组成 本实验箱由主板和若干模块组成,如图一所示。主板含有单片机cpu、存储器、通讯电路、信号发生电路、A/D、D/A电路等。另外,主板上还包含有心电测试和血压测试电路。模块板目前主要有:温度测试、肺功能测试、心血管参数测试、握力测试、血氧饱和度测试、脉搏波速度测试。模块板采用电缆线与主板相连。

医学电子仪器复习与练习指导-1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复习指导 目录 0阅读材料复习与练习 (1) 第一章医学仪器概述 (1) 第二章生物信息测量中的噪声和干扰 (1) 第三章信号处理 (2) 第四章生物电测量仪器 (4) 第五章血压测量 (6) 第六章医用监护仪器 (8) 第七章心脏治疗仪器与高频电刀 (10) 第八章医用电子仪器的电气安全 (11)

0阅读材料复习与练习 1.()主要指那些单纯或组合应用于人体,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仪器,包括所需的软件。 2.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医学模式认识上的转变,特别是以Internet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医院为中心的模式必然会再次回归到以()的医学模式上来。医学仪器的设计应充分认识这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以()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正在崛起,我们从事医学仪器设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 4.()技术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的生命现象、状态、性质及变量和成分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和量化的技术。 5. ()技术即是研究从被检测的湮没在干扰和噪声中的生物医学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方法。 6.()实质上是某一专门知识,例如某种疾病的诊断、处方,某些矿物的资源勘探数据分析等的计算机咨询系统(软件)。专家系统的基础是(),一类是已经总结在书本上的定律、定理和公式等,另一类是专家们在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 7.请给出虚拟医学仪器的系统构成,并叙述各模块的功能。 8.请简述应用CMOS电路的注意事项。 9.施乐PARC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马克.威瑟提出宁静技术(Calm Technology):“技术应无缝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不是让我们时时感到技术的战栗与恐惧;我们不会消失在电脑空间中,而是电脑将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结合课程学习体会谈谈宁静技术对医学仪器设计的启示。 第一章医学仪器概述 1.依据检测和处理信号的方法不同,医学仪器的工作方式分为:( )和间接、()和延时、间断和连续、模拟和()。2.依据医学仪器的用途不同,医学仪器通常分为:()用仪器,如生物电诊断与监护、生理功能诊断与监护、人体组织成分的电子分析、人体组织结构形态影像诊断;()用仪器,如电疗、光疗、磁疗与超声波治疗。 3.()方法,即是为了研究、分析生理系统而建立的一个与真实系统具有某种相似性的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模型对生理系统进行一系列实验,这种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就称为系统仿真。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讲义全

实验选题一:烟雾报警器的设计实现 一、设计任务 烟雾报警有很多应用的地方,一些特定的地方对烟雾浓度也有一定限制,比如厨房、天然气存储的地方,还有吸烟的场所。现在要设计的课题就是需要监测指定环境内的烟雾浓度,并显示浓度的等级,系统根据不同的等级选择是否开启排风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对高等级的烟雾浓度进行报警。 二、设计要求及其指标 要对浓度分级显示,并根据等级选择开启排风扇,对最高浓度报警。具体的要求就是: 1.能够检测指定环境内烟雾浓度并将烟雾浓度分为三级加以显示。 2.当浓度超过第二等级时系统自动开启风扇排风。 3.当浓度超过最高等级时系统发出声音警报。 4.当浓度超过最高等级时系统发出语音提示警报。 三、设计思路 1、浓度等级就是利用QM-N5讲烟雾浓度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 2、然后将模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样就能进行等级划分,将不同浓度 划分为三个等级; 3、并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4、烟雾浓度大于或等于2级时,控制风扇排风; 5、三级浓度时控制蜂鸣器报警; 6、语音录放芯片录音,并在三级烟雾浓度时,控制其放音。

这个上面的等级显示不一定非得是这里标的0、1、2。学生在做的时候可以自由选择显示,但是必须实现相应的功能。 四、所需准备的知识 首先需要查阅资料熟悉器件技术指标、器件原理、器件管脚和接法。 对烟雾浓度分级部分计算理论值。 输出控制部分熟悉CD4052的原理,并分析实验中如何实现输出控制,分析其逻辑实现。 显示部分分析编码器、反相器、数码管的连接。 风扇和蜂鸣器部分掌握三极管驱动的原理和继电器的原理。 语音报警部分使用的芯片管脚比较多,需要熟悉管脚接法和如何进行语音播报。 五、参考资料 1、罗杰;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电子工业出版社

医学学科分类与代码全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180 生物学 180.11 生物数学(包括生物统计学等) 180.14 生物物理学 180.17 生物化学 180.1710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180.1715 核酸生物化学 180.1720 多糖生物化学 180.1725 脂类生物化学 180.1730 酶学 180.1735 膜生物化学 180.1740 激素生物化学 180.1745 生殖生物化学 180.1750 免疫生物化学 180.1755 毒理生物化学 180.1760 比较生物化学 180.1765 应用生物化学 180.1799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 180.21 细胞生物学 180.2110 细胞生物物理学 180.2120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180.2130 细胞生理学 180.2140 细胞进化学 180.2150 细胞免疫学 180.2160 细胞病理学 180.2199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180.24 生理学 180.2411 形态生理学 180.2414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180.2417 心血管生理学 180.2421 呼吸生理学 180.2424 消化生理学 180.2427 血液生理学 180.2431 泌尿生理学 180.2434 内分泌生理学 180.2437 感官生理学 180.2441 生殖生理学 180.2444 骨骼生理学 180.2447 肌肉生理学 180.2451 皮肤生理学 180.2454 循环生理学

180.2461 年龄生理学 180.2464 特殊环境生理学 180.2467 语言生理学 180.2499 生理学其他学科 180.27 发育生物学 180.31 遗传学 180.3110 数量遗传学 180.3115 生化遗传学 180.3120 细胞遗传学 180.3125 体细胞遗传学 180.3130 发育遗传学(亦称发生遗传学) 180.3135 分子遗传学 180.3140 辐射遗传学 180.3145 进化遗传学 180.3150 生态遗传学 180.3155 免疫遗传学 180.3160 毒理遗传学 180.3165 行为遗传学 180.3170 群体遗传学 180.3199 遗传学其他学科 180.34 放射生物学 180.3410 放射生物物理学 180.3420 细胞放射生物学 180.3430 放射生理学 180.3440 分子放射生物学 180.3450 放射免疫学 180.3460 放射毒理学 180.3499 放射生物学其他学科 180.37 分子生物学 180.41 生物进化论 180.44 生态学 180.4410 数学生态学 180.4415 化学生态学 180.4420 生理生态学 180.4425 生态毒理学 180.4430 区域生态学 180.4435 种群生态学 180.4440 群落生态学 180.4445 生态系统生态学 180.4450 生态工程学 180.4499 生态学其他学科 180.47 神经生物学 180.4710 神经生物物理学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类专业介绍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类专业介绍 医学院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医学诊疗技术能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医疗专门人才。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以及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医疗操作技能、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并对急、危、重症进行抢救处理以及知道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护理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和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预防保健、护理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诊断学基础、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急重症的护理、传染病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和专门监护等技术。 临床医学(专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服务于基层和社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医疗人才。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以及内科、外科、传染病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医疗操作技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护理学(专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护理人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和护理管理学、急救护理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急重症的护理、传染病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和专门监护的技能。 妇幼卫生(专科)专业主要培养能掌握现代妇产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并能从事基层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开设课程有妇产科学、儿科学、妇幼营养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医学遗传与优生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妇产科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处理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掌握优生优育、遗传病等知识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设课程主要有医学概论、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及设备、医学成像仪器原理等。学生毕业后适宜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医学影像学(专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临床X线诊断及其它医学影像诊断工作的医师和技师。开设课程主要有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CT诊断学、核磁共振诊断学、核素诊断学及医用设备维修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医学X线诊断基本理论和技能、CT诊断、核磁共振诊断、超声诊断、核素诊断基本理论知识、常用X线诊断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一般维修技能。 医学检验(专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检验师。开设课程有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仪器分析、临床医学概论、血液学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学、临床生化检验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检验的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医用化学分析仪器的操作技术。 麻醉学(专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麻醉师。开设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麻醉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医学、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指导书080711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蔺利峰编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系

1实验一生物电前置放大器特性参数测量及整体调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生物电前置放大器电路 2、测量共模增益、差模增益、共模抑制比等各种特性参数 3、学习调整放大器整体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于生物电信号源具有幅度小,频率低,内阻高的特点,且存在较强的背景噪声和干扰,而生物电放大器是为测量生物电位而专门设计的放大器,其基本作用是把微弱的生物电位信号的幅度放大,以便进一步处理、记录或显示。因此要求生物电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高增益、低噪声、低温漂、合适的频带宽度和动态范围等特性。而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噪声、漂移及共模抑制比等特性的好坏主要由前置放大器所决定。为了克服测量生物电时伴随的较强的共模干扰(主要为50Hz 干扰),在生物电放大器的前置级通常采用差 动放大以提高共模抑制比。基本的差动放大器如图1: id d CM C V A V A V V R R R R R R R V V R R R R R R R V +=?+++++?+?=)))(1[(212)(121 243412214112314 0R 2=R 4=R V

2 如果满足R 1=R 2=R ,R 2=R 4=R ’,即外电路完全对称,电路完全匹配。则:00 === id V V A V CM O C R R CM V id V O V d A '0===若运放理想,有∞== C d A A CMRR 实际外电路难以做到完全匹配,总会存在误差。 如果R 1=R(1+δ) R 4=R ’(1+δ)R 3=R(1-δ) R 2=R ’(1-δ) 且δ<<1则d C A R R A 114'14+=+= δδ∴δ 41d c d A A A CMRR +== 即匹配误差δ越小,CMRR 越大。 基本差放输入电阻R i =2R 基本差放电路简单,但它的缺点是R i 、CMRR、A d 之间互相牵制, 如:若要增加R i 则需R↑,A d 不变,那么R ’↑,大电阻不易匹配,从 而δ↑,造成CMRR↓。因此用于生物电放大器并不理想。如图2。

《生物医学电子学》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电子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生物医学电子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常见的生物医学电子仪器中的典型电路、传感器、信号和处理的问题,提出设计题目,对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训练,学习正确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步骤,熟练使用测试仪器,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以小组方式进行,每组2人,在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 题目1:体表心电放大器的设计 题目2:血压测量仪的设计 题目3: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主要步骤 3.1 题目1设计内容及主要步骤 3.1.1 设计内容 分析体表心电放大器原理,完成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 3.1.2 主要步骤 第一步:分析心电信号特点; 第二步:体表心电放大器原理; 第三步:完成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 第四步:总结,撰写报告。 3.2 题目2设计内容及主要步骤 3.2.1 设计内容 分析血压测量仪的设计原理,进行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

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 ,软件流程图设计。 3.2.2 主要步骤 第一步:分析血压测量仪的设计原理; 第二步: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 第三步:软件流程图设计; 第四步:总结,撰写报告。 3.3 题目3设计内容及主要步骤 3.3.1 设计内容 分析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原理,进行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 ,软件流程图设计。 3.3.2 主要步骤 第一步:分析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原理; 第二步: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 第三步:软件流程图设计; 第四步:总结,撰写报告。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本门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的第15周进行。 周一上午在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进行课程设计动员;下午进行测量原理或设计原理分析。 周二至周三,硬件设计,包括原理框图, 每部分电路图和器件选型(说明选型原因)。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满足设计要求、尽量避免大材小用。 周四至周五,软件设计,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参考资料: 1 蔡建新. 生物医学电子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余学飞. 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专门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医学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二、学科介绍 研究方向: (1)生物医学电子学 (2)医学成像理论与技术 (3)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 (4)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5)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 (6)医学物理 三、学制 、硕、博连读和直博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年; 、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为年,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年; 四、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分) 英语(学分) (以上两门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学分) (以上三门任选一门) 类: 电子信息前沿(学分) (以上必修) 产业发展前沿(学分) 科研素质先导课(学分) 工程素质先导课(学分) 类: 成像原理与图像工程(学分)

数字通信(学分) 矩阵论(学分) 自适应信号处理(学分) 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学分)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学分) 类: 网络信息新技术(学分) 信号检测与估计(学分) 雷达原理与空时无线通信(学分) 医学物理(学分) 软件工程实践(学分)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学分) 信息产业应用(华为)(学分) (二)博士阶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注】:博士研究生不专门开设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选修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 五、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 针对每位博士生的培养设立专门的导师指导小组,“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博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中期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硕士生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类、类和大部分类、类课程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学分要求: 一般为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学分(包括本科课程门约学分)。其中类为学分;类:学分,类学分,其余为选修课。 六、论文和答辩 、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应和导师的科研任务结合,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并在各阶段进行必要的检查。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计划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