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方法

Electric wires and cablesMethods for tests

UDC 677.73

:621.317

GB 3048.8-83

代替GB 766-65

本标准规定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的规定相一致。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线电缆产品耐受工频交流电压试验,但适用于电磁线产品。

2 试验设备

应满足下列要求:

2.1 试验电压

2.1.1 试验电压应为频率40~60Hz的交流电压。电压的波形应接近正弦波,二个半波基本上相同,且峰值与有效值之比为2±5%。

2.1.2 试样的试验电压值和耐受电压时间按产品标准规定

2.2 试验电压的产生

除了用一般调压器和升压变压器产生所需的试验电压外,根据电线电缆产品具有较大电容的特点也可采用附录A规定的串联谐振回路产生试验电压,即由试样的电容和与之串联的可调电感以及馈电电源组成,改变电感值就可在电源频率下产生谐振。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试验电源都应满足试样试验所需的电压和电容电流的要求。

2.3 试验电压的测量

试验电压有效值或峰值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3%。下述三种方法都能满足要求:

2.3.1 电压互感器(与升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并联),电压互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1%,与之相接的电压表的误差应不超过±2%。

2.3.2 高压静电电压表(与升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并联):高压静电电压表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2%。

2.3.3 电容分压器(与升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并联);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误差应不超过±1%。分压器的低压臂经测量用同轴电缆接至测量误差不超过±2%的低压静电电压表。

3 试样准备

3.1 试样的选择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应随机选取。

3.2 试样的数量按产品标准规定。

3.3 试样的长度按产品标准规定。

3.4 试样终端部分的长度和做终端头的方法,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

3.5 在水槽内进行试验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3.6 对充油或充气电缆试验的油压或气压的要求,按产品标准规定。

4 试验步骤

4.1 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应按下列规定接线方式接线;

4.1.1 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线电缆应按表1规定接线。

表1

4.1.2 能信电缆应按表2规定接线。

表2 通信电缆

续表2

注:①表中,b,c……代表线芯导体编号。

②表中0代表金属护套,金属屏蔽,铠装或附加特殊电极。

③表中“+”代表相互电气连接。

④附加电极指水槽,金属珠链、石墨涂层、绕包金属箱等。

⑤允许采用其他接线方法,但必须保证试样每一导电线芯都经受产品标准要求的工频交流电压试验。

4.1.3 进行试样的金属套(屏蔽)和铠装之间的绝缘护层试验时,所有线芯都应与金属套(屏蔽)相连接,并接至升压变压器的高压端,而铠装接至接地端。

4.1.4 进行试样的金属护套(屏蔽)外的绝缘护套(无铠装)试验时,所有线芯都应与金属套(屏蔽)相连接,并接至升压变压器的高压端,而电极(如水槽或其他电极)接至接地端。

4.1.5 进行试样的铠装外的绝缘护套试验时,所有线芯都应与金属度(屏蔽)和铠装相连接,接至升压变压器的高压端,而电极(如水槽或其他电极)接至接地端。

4.2 试验时,试样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应不超过±3℃。

4.3 试验时,电压应从较低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规定试验电压值的40%)开始,缓慢平稳地升至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并维持所规定的时间后,降低电压,直至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40%,然后再切断电源,不允许在高电压下突然切断电源,以免出现过电压。

4.4 施加在试样上的试验电压值,在耐受电压时间内,电压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3%。

5 试验结果及计算

5.1 试样在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内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样通过耐受工频交流电压试验。

5.2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试样的端部或终端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允许另做终端,并重复进行试验。除在产品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必须重新计时。

5.3 试验过程中因故停电后继续试验,除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外,应重新计时。

6 注意事项

6.1 试验回路应有快速过电流保护装置,以保证当试样击穿或试样端部或终端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时能迅速切除试验电源。

6.2 试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门连锁,信号指示灯和“高电压危险”警告牌等安全措施。

6.3 试区内应有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端和试样的接地端或附加电极均应与接地极可靠连接。

附录A利用工频串联谐振试验回路产生试验电压(补充件)

A.1 工频串联谐振试验回路

L-可调电感,μH;C-试样电容,μF;R-回路等值电阻(包括可调电抗器的电阻、升压变压器和馈电变压器的损耗、高压导线的电损耗和试样介质损耗等)

A.2 谐振条件

根据试样电容值调节了电抗器电感值使其满足谐振条件

`

式中:ω=2πf,f=50Hz。

谐振时,流过高压回路L及G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即

式中:US-试验时所需的电源电压。

回路品质因数Q值一般较大,Q≥12。

A.3 参数选择

A.3.1 馈电变压器输出电压US按UCQ选取,UC为试样所需最高试验电压值。

A.3.2 馈电变应器输出电流IS等于试样所需的最大电容电流值。

A.3.3 调压器的额定容量与馈电变压器相同。

A.3.4 升压变压器可按实际试验所需的最高试验电压和最大电容流值进行选择。

A.3.5 可调电抗器电感调节范围按试样最大电容和最小电容值进行选择,满足ωL=1ωC的条件。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等起草。

本标准起草负责人杨文才。

本标准于1965年首次发布,于1983年11月第一次修订。

电力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

1概述 随着我国的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城网改造中,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 简称:“交联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电压的电力交联电缆使用的数 量越来越多。为了检验和保证交联电缆的安装质量,在送电投运前,对交联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必要。过去由于受试验设备的限制,在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存在两个缺点: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即“记忆性”。一旦电缆有了由于直流试验而引起的“记忆性”,它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释放尽残留在电缆中直流电荷。而当该电缆投入运行时,直流电荷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峰值上,产生“和电压”,远超过电缆的额定电压,使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的交流电压不同,直流电场分布受电阻率影响,而交流下电场分布与电阻率和介电系数都有关。因此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象交流耐压一样可以准确地反映电缆的机械损伤等明显缺陷,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由此可见,对于交联电缆采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不可取的,应予淘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建议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来代替直流电压试验。由于电力电缆对地电容量很大,在现场采用50Hz工频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难以具备,但采用调频电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是基本具备的。根据GB11017-89 [1]及IEC840,现场绝缘耐压试验中使用的交流电压频率,可采用30—300Hz。 2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 2·1串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高,而电容量较小,一般可采用串联谐振方法,见图1所示。 当试验回路中ω0L =1ω0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能在试品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高低与回路品质因数有关),如果电容C较大,试验回路电流也较大,通过电抗器的电流也较大,这时试验设备一般难以满足现场试验需要;通常该试验接线仅适用于被试品电容量较小而试验电压较高,试验变压器能满足试验容量要求而不能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情况。 对于电力电缆来说,被试设备的电容量C是固定的,要使试验回路产生谐振就要改变试验回路的电感L或频率ω,即:ω0=1 LC或L =1ω02C。 采用改变电感的方法来满足串联谐振需采用可调电抗器,但限于运输和在现场搬动,电抗器的体积和重量不能做得很大,因此可调电抗器的调节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在现场试验时采用调感的方法往往由于电抗器的范围有限而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调频的方法,即当电抗器和电容固定时通过改变试验电源频率来使ω0L = 1 ω0C来达到所需的电压,但这时需要一套调频电源装置。 2·2并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低而试品容量较大时,一般可采用并联谐振方法,见图2所示。 当试验回路中ω0L=1ω0C(C包括CX、C1、C2) 时,试验回路产生并联谐振,此时试品电压等于电抗器电压也等于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由于电抗器的补偿作用,变压

电缆如何做交流耐压试验

电缆如何做交流耐压试验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替代原有的充油油纸绝缘的电力电缆。但在交联电缆投运前的试验手段上由于被试容量大和试验设备的原因,很长时间以来,仍沿袭使用直流耐压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直流试验对XLPE交联聚乙烯电缆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研究观点认为XLPE结构具有存储积累单极性残余电荷的能力,当在直流试验后,如不能有效的释放掉直流残余电荷,投运后在直流残余电荷加上交流电压峰值将可能致使电缆发生击穿。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中,由于空间电荷效应,绝缘中的实际电场强度可比电缆绝缘的工作电场强度高达11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即使通过了直流试验不发生击穿,也会引起绝缘的严重损伤。其次,由于施加的直流电压场强分布与运行的交流电压场强分布不同。直流试验也不能真实模拟运行状态下电缆承受的过电压,并有效的发现电缆及电缆接头本身和施工工艺上的缺陷。因此,使用非直流的方法对交联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中低压电缆上国外已使用超低频电源(VLF)进行耐压试验。但由于此类VLF的电压等级偏低,尚不能用于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试验。在国内,对于低压电缆,这种方法也使用过,但由于试验设备的原因,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而近些年由于城、农网建设改造的进行, XLPE交联电缆越来越多,仅仅靠直流耐压试验后就将电缆投入运行,而在运行电压下发生电缆或电缆头击穿的事例也时有发生。所以,大家都在探索新的试验方法。 2、试验频率 由于电缆的电容量较大,采用传统的工频试验变压器很笨重,庞大,且大电流的工作电源在现场不易取得。因此一般都采用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其输入电源的容量能显著降低,重量减轻,便于使用和运输。初期多采用调感式串联谐振设备(50Hz),但存在自动化程度差、噪音大等缺点。因此现在大都采用调频式(30-300Hz)串联谐振试验设备,可以得到更高的品质数(Q 值),并具有自动调谐、多重保护,以及低噪音、灵活的组合方式(单件重量大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是线缆招聘网整理的关于讨论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测量绝缘电阻 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其他两相导体,电缆两端的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和铠装层接入。对于该项试验,只要注意到电缆是容性设备,对容性设备做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时应注意到的情况。例如:试验前后的充分放电,先起火后搭接,先断连后停电摇表等。 绝缘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小正,环境温度,埋设好的电缆需要记录土壤温度。黏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温度校正系数所示。 线缆 二、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油纸绝缘的电缆只做直流耐压,不做交流耐压。因为交流Ig增大有可能导致热击穿;热态时,电场分布不均匀,易损伤电缆,应注意:电缆芯线接负极性:电缆受潮后,水分带正电荷,如果芯接负极性,水分会向芯线集中,绝缘中水分增加,泄漏电流增大,易发现缺陷。如果芯线正极性,水分向铅包渗透,绝缘中水分减少,泄露电流下降,不易发现缺陷。 三、橡塑电缆试验 橡塑电缆指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乙丙橡皮绝缘电缆。其特点是容量大,电压等级高结构轻、易弯曲,目前已逐步取代油纸绝缘电缆。

交联聚乙烯电缆和大家熟悉的油浸纸统包电缆的区别除了相间主绝缘是交联聚乙烯塑料外,还有两层半导体胶涂层。在芯线的外表面涂有一曾半导体胶,克服电晕和游离放电,使芯线与绝缘层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在相间绝缘外表面,铜带屏蔽层内涂有第二层半导体体胶。铜带屏蔽层只是一层 0.1mm厚的薄铜带,组成了相间屏蔽层。 1.判断橡塑电缆的内护套及外护套是否进水的方法 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电阻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MΩ,应采用下述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 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金属在电解质中形成原电池。 当交联电缆的外护套破损进水后,由于不是电解质,在铠装层的镀锌带上产生一个对地是 (-0.76)V的电位,如果内衬层也破坏进水,那么铜屏蔽层上会有+0.334V的电位。用万用表的"正"、"负"表笔换测量铠装层对地、铠装层对铜屏蔽层之间的电阻。如果正负两次相测值差较大、则说明原电池形成了,护套有破损。此时在测量回路中由于形成的原电池与万用表的干电池相串联,当极性组合使电压相加时,测得的电阻性较小,反之,测得的电阻值较大,如果没有破损,正接、反接测得的电阻值应一样。 在电缆投运前,重做终端或接头后,内衬层破损进水后: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和导体的直流电阻。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倒替连接电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电缆电压降的计算

电流通过导体(或用电器)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阻力, 但在电压的作用下,电流能够克服这种阻力顺利通过导体(或用电器), 但遗憾的是,流过导体(或用电器)后,电压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它下降了。而且电阻越大,电压下降的程度越大。 所以这种流过导体(或用电器)上(或两端)产生的电压大小的差别,就叫“电压降。 解决电压降的方法:增大导体的截面积。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50kw300米采用vv电缆??? 25铜芯去线阻为R=0.0172(300/25)=0.2、其压降为U=0.2*100=20 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400-40=360V,铝线R=0.0283(300/35)=0.25 其压降为U=0.25*100=25,末端为350V ,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 建议使用35铜芯或者50铝线25铜芯其压降为U=0.0172(300/35)=0.147(≈15V)15*2=30末端为370V 铝线U=0.0283(300/50)=0.1717*2=34末端为366V 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 50KW负荷额定电流I=P/1.732UcosΦ=50/1.732/0.38/0.8=50/0.53=94A 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25=0.2欧、电压损失U=IR=94X0.2=18V 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35=0.15欧 电压损失U=IR=94X1.15=14V 选择导线的原则: 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 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 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 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

电缆试验

电缆试验 1、定义:检查电缆质量、绝缘状况和对电缆线路所做的各种测试 2、试验分类: 3、预试验 (1)工作内容 包括试验设备移运及布置,接电及布线,摇测绝缘电阻,电缆头、电缆油、护层耐压,介质损耗试验,电缆开封头校潮等。 (2)工程量计算规则 1)电缆护层试验的摇测及耐压试验均以电缆“盘”数为单位计算。 2)电缆油耐压、介质损耗试验和采油样以“瓶”为计量单位,瓶为取样的瓶数。 3)电缆潮气检验以电缆“盘”数为单位计算。 (3)相关使用说明 用油浸纸绝缘电缆校潮的方法检查有无水分

4、交接试验 交接试验是以电缆敷设完成后进行的试验。 (1)工作内容: (2)工程量计算规则 1)直流耐压试验是针对纸绝缘、充油电缆线路进行的系统质量检测,电缆护层的检验,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回路是指每三相为一个回路2)交流耐压试验是针对交联电缆线路进行的系统质量检查,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回路是指每三相为一个回路 3)波阻试验,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回路是指交流三相为一回路 4)电缆参数测定是针对电缆线路测量电缆参数,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 5)电缆护层试验,包括摇测、耐压试验和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以“互联段/三相”为计量单位。互联段通常在电缆线路中,为了平衡各种参数,将一个线路分为三个或三的倍数的等长线路段,在交接处ABC三相按顺序换位,一般三段为一个交叉互联段。 6)耐压、介质损耗试验和色谱分析只针对充油电缆而言, 7)油流、含气试验也是充油电缆需要检查的,以“油段/三相”为计量单位。(3)相关说明 1)油纸绝缘电缆线路的电缆试验,目前仍以直流耐压试验为主 2)对交联聚乙烯电缆宜做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段最大长度11km,110kV

电压降计算方法80181

电缆电压降 对于动力装置,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配置的电力电缆,当传输距离较远时,例如900m,就应考虑电缆电压的“压降”问题,否则电缆采购、安装以后,方才发觉因未考虑压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而因此造成工程损失。 一.电力线路为何会产生“电压降”? 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10%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 二.在哪些场合需要考虑电压降? 一般来说,线路长度不很长的场合,由于电压降非常有限,往往可以忽略“压降”的问题,例如线路只有几十米。但是,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可能会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时间长了损坏设备。 较长电力线路需要考虑压降的问题。所谓“长线路”一般是指电缆线路大于500米。 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压降。 三.如何计算电力线路的压降?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 1.计算线路电流I 公式:I= P/1.732×U×cosθ 其中: P—功率,用“千瓦”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0.8~0.85 2 .计算线路电阻R 公式:R=ρ×L/S 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

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 S—电缆的标称截面 3.计算线路压降 公式:ΔU=I×R 举例说明: 某电力线路长度为600m,电机功率90kW,工作电压380v,电缆是70mm2铜芯电缆,试求电压降。 解:先求线路电流I I=P/1.732×U×cosθ=90÷(1.732×0.380×0.85)=161(A) 再求线路电阻R R=ρ×L/S=0.01740×600÷70=0.149(Ω) 现在可以求线路压降了: ΔU=I×R =161×0.149=23.99(V) 由于ΔU=23.99V,已经超出电压380V的5%(23.99÷380=6.3%),因此无法满足电压的要求。 解决方案:增大电缆截面或缩短线路长度。读者可以自行计算验正。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I=P/1.732*U*COS?=30/1.732*0.38*0.8=56.98A R=ρL/S=0.018*800/70=0.206欧 △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 符合要求。 电压降的估算 1.用途

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标准

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标准 一、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绝缘电阻; 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3.交流耐压试验; 4.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5.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 6.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7.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注:①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3、4、5和7条进行。当不具备条件时,额定电压U0/U为18/30kV及以下电缆,允许用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代替交流耐压试验; ②纸绝缘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2和5条进行; ③自容式充油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2、5、6和7条进行; 二、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3.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应用2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1min。 三、测量各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导体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2.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km; 3.测量绝缘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额定电压,宜采用如下等级: (1)0.6/1kV电缆:用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2)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 (3)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测量: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四、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的变频串联谐振试验技术方案

BPXZ-HT-132kV A/22kV/66k变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2.10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3000m,电容量≤1.11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22kV。 二、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150C–45 0C; 2.相对湿度:≤90%RH; 3.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132kV A; 2.输入电源:220V/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22kV;66kV 4.额定电流:6A;2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电力变压器》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装置容量确定 10kV/300mm2电缆,长度3000m,电容量≤1.11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22kV。 频率取37HZ =2π×37×1.11×10-6×22×103=5.7A 试验电流 I=2πfCU 试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16H, 设计三节电抗器,单节电抗器为44kVA/22kV/48H 验证: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使用电抗器三串联,此时电感量为L=48*3=144H 试验频率f=1/2π√LC=1/(2×3.14×√1445×0.19×10-6)=30Hz。 试验电流 I=2πfCU =2π×30×0.19×10-6×52×103=1.86A 试 结论:装置容量定为132kVA/22kV/66kV,分三节电抗器,电抗器单节为44kVA/22kV/2A/48H通过组合使用能满足上述被试品的试验要求。 六、系统配置及其参数 1.激励变压器JLB-6kV A/1/3kV/0.4kV 1台 a)额定容量:6kV A; b)输入电压:380V,单相; c)输出电压:1kV;3kV ; d)结构:干式;

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的解决方案

BPXZ-HT-120kVA/60kV 调频式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二、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150C–45 0C; 2.相对湿度:≤90%RH; 3.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120kV A; 2.输入电源:单相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20kV;60kV 4.额定电流:6A;2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 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电力变压器》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装置容量确定 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频率取30HZ 试验电流 I=2πfCU试 =2π×30×0.19×10-6×52×103=1.86A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150H, 设计三节电抗器,使用电抗器三节串联可满足35kV电缆的耐压试验,则单节电抗器为40kVA/20kV/50H 结论:装置容量定为120kVA/20kV/60kV,分三节电抗器,电抗器单节为40kVA/20kV/2A/50H通过组合使用能满足上述被试品的试验要求。 试验时设备使用关系列表 设备组合被试品对象 电抗器 40kV A/20kV三节 激励变压器 输出端选择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

电缆交流耐压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ac5264647.html,/100 电缆交流耐压测试 由于电缆的电容量较大,采用传统的工频试验变压器很笨重,庞大,且大电流的工作电源在现场不易取得。因此一般都采用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其输入电源的容量能显著降低,重量减轻,便于使用和运输。初期多采用调感式串联谐振设备(50Hz),但存在自动化程度差、噪音大等缺点。因此现在大都采用调频式(30-300Hz)串联谐振试验设备,可以得到更高的品质数(Q值),并具有自动调谐、多重保护,以及低噪音、灵活的组合方式(单件重量大为下降)等优点。 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了专用的SPWM数字式波形发生芯片,频率分辨率16位,在20~300Hz时频率细度可达0.1Hz;采用了正交非同步固定式载波调制方式,确保在整个频率区间内输出波形良好;功率部分采用IPM模块,在最小重量下确保仪器稳定和安全。 原理: 我们已知,在回路频率f=1/2π√LC时,回路产生谐振,此时试品上的电压是励磁变高压端输出电压的Q倍。Q为系统品质因素,即电压谐振倍数,一般为几十到一百以上。先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再在回路谐振的条件下调节变频电源输出电压使试品电压达到试验值。由于回路的谐振,变频电源较小的输出电压就可在试品CX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

https://www.360docs.net/doc/ac5264647.html,/100 试验注意事项 1、被试电缆两端应完全脱空,试验过程中,两端应派专人看守。 2、试验前应根据电缆长度、电压等级等确定励磁变低压侧接线方式,以使励磁变高压能输出满足试验条件的电压。 3、在施加试验电压前应设[工业电器网-cnelc]定好过电压整定值。 4、试验设备(谐振电抗器、分压器、励磁变压器等)应尽量靠近被试电缆头,减少试验接地线的长度,及减少接地线的电感量。 5、试验时操作人员除接触调谐、调压绝缘旋钮外,不要触及控制箱金属外壳。 串联谐振装置的选型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使用数量多,实验工作量大,所以此类耐压试验装置应该体积小,重量轻,华天电力生产的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由此诞生。 本装置中,要求单个人能现场搬动的部件重量不超过30kg,要求两人能现场搬动的部件不超过60kg,适合现场搬动,电抗器部分采用干式环氧浇注,美观可靠,适合各类电缆的要求。本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操作简便 具有自动/手动调谐功能;大屏幕显示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具有过压过流整定与保护功能;具有失谐保护功能;具有自动记时和时间到关闭功能;电压调节具有零位启动功能,以保证调谐的安全性和高压回路的零起升压;

kV电缆试验方案

1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 编写: 审核: 批准: 配电************* 年月日

1试验目的: 为了检查10kV线电缆的绝缘性能和运行状况是否良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参照Q/GXD126.01-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其进行试验。 2电缆规范: 电缆型号:YJV22 —3X 240 电缆规格:3X 240mm2 电缆电压:8.7/15kV 电缆电容量:0.37uF/km 电缆长度:km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年月曰 3试验依据: 。依该标准确定试验电压为21.75kV ( 2.5U Q),试验时间为5min( 2.5U。时)。 4试验仪器: HDSR-F162/162串联谐振试验设备一套; 干湿温度计一块; 10000V兆欧表一块; 工具箱一套; 三相电源线若干。 5试验项目: ①耐压前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②串联谐振法交流耐压试验; ③耐压后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6试验步骤及技术措施: 6.1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用10000V兆欧表,依次测量各相线芯对其他两相及金属套的绝缘电阻,金属套及非被试相线芯接地。测量前将被测线芯接地,使其充分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为2—5分钟。由于存在吸收现象,兆欧表的读数随时间逐步增大,测量时应读取绝缘电阻的稳定值,作为电缆的绝缘电阻值。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电缆铭牌、仪器名称及编号;

2)将所有被试部分充分放电,非被试相电缆线芯及金属套接地; 3)将兆欧表地线端子(E)用接地线与接地导体连接好,兆欧表火线端子(L) 接至被测部位的引出端头上,兆欧表读数稳定后记录绝缘电阻值。拆除兆欧表相线; 4)将被试电缆对地放电并接地; 5)依照此步骤测试其他两相。 在试验中读取绝缘电阻后,应先断开接至被试品的火线端子,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由于电缆的吸收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于大电容电缆,兆欧表开始读数可能非常的低,这一现象是正常的。 1)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10MQ ? km 2)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6.2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图1试验接线图 图中:谐振电抗器额定电压为27kV,每台额定电感量为85H,额定最大工作电流为1.0A ;分压器额定电压为200kV,变比为12000 : 1,电容量为500PF ± 5%。 1.谐振频率计算 a) 10kV3 x 300mm2交联聚乙烯电缆每公里电容量按0.37(卩F/km),电缆长度按1.1km 计算,贝U Cx=0.37 x 1.仁0.407 卩F。 b)补偿电抗器电感采用三节电抗器并联使用,L=85/3=28.33H 。 1 c)------------------ 谐振频率按f = 计算,则f=46.88Hz 。 2 兀JCxL 2.电缆(Cx)电容电流估算 当试验电源频率为46.88Hz、被试品电压为21.75kV 时,通过试品的电容电流约为: 3 l x = 3 C x U=6.28 x 46.88 x 0.407 x 21.75 x 10- =2.61A 3.串联补偿电抗器(L)电流及电压估算 当试验电源频率为46.88Hz、被试品电压为21.75kV 时,通过串联补偿电抗器

电缆电压降计算方法

一、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① 单相千瓦,4.5安。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③ 3.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

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 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高压电缆试验方法

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试验方法的探讨 刘晓安陕西省汉中供电局(723000) 摘要:本文对电缆现场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对直流耐压、 2U 0工频电压持续5分钟、U 工频电压持续24小时及带50%额定电流2小时后的试验 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工频或变频谐振试验对10kVXLPE电缆的现场试验是比较有效的。 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试验方法 1 电缆现场试验方法的分析 目前,电缆竣工验收试验的主要手段有直流耐压、0.1Hz耐压、振荡波试验、工频谐振以及变频谐振等几种方法。 1.1 直流耐压试验 其优点是所需试验设备容量小、体积小,携带操作方便,特别适合现场试验,在油纸绝缘电缆上的应用是成功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均有明确规定。 而对于XLPE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则存在以下缺点: (1)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模拟XLPE电缆的运行工况。 (2)XLPE电缆在直流电压下会产生"记忆"效应,存储积累单极性残余电荷。如果在电缆内的直流残余电荷未完全释放之前即投入运行,直流偏压便会叠加在工频电压峰值上,使得电缆上的电压值超过其额定电压,从而有可能导致电缆绝缘击穿。 (3)直流耐压时,会有电子注入到聚合物介质内部,形成空间电荷,使该处的电场强度降低,XLPE电缆的半导体凸出处和污秽点等容易产生空间电荷,

从而难以发现缺陷。同时,如果外部发生尘闪络或电缆附件击穿,在已积聚空间电荷的地点,由于振荡,电压迅速改变为异极性,该处电场强度显著增大,可能损坏绝缘,造成多点击穿。 (4)XLPE电缆致命的一个弱点是绝缘内容易产生水树枝,在直流电压下会迅速转变为电树枝,并形成放电,加速了绝缘劣化;而单纯的水树枝在交流工作电压下还能保持相当的耐压值,并能保持-段时间。 (5)国内外的调查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有效发现交流电压作用下的某些缺陷,如电缆附件内的机械损伤或应力锥放错等。 总之,XLPE等高压橡塑绝缘电缆不宜做直流耐压试验已在国内外达成共识。 1.2 超低频(0.1Hz)电压试验 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属于交流耐压,能大大降低试验设备容量,理论上降低500倍,实际由于结构原因,容量可降低50~100倍。实验室的模拟试验研究表明:电缆试品在0.1Hz耐压与工频耐压下的一致性较差,效率是比较低的。无法满足超高压电缆的试验要求。但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在中低压电缆介损测量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3 高频振荡波(OSI)试验 图1 振荡波试验线路图 图1是其代表性的接线图,直流电源对充电器C 1 充电,达到预定值后使球隙 放电,试验电压通过C 1和电感线圈、试品电缆C x 形成振荡放电回路,试品电缆 C x 上的电压最大值为:

11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介绍

随着我国的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城网改造中,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电压的电力交联电缆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检验和保证交联电缆的安装质量,在送电投运前,对交联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必要。过去由于受试验设备的限制,在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存在两个缺点: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即“记忆性”。一旦电缆有了由于直流试验而引起的“记忆性”,它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释放尽残留在电缆中直流电荷。而当该电缆投入运行时,直流电荷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峰值上,产生“和电压”,远超过电缆的额定电压,使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的交流电压不同,直流电场分布受电阻率影响,而交流下电场分布与电阻率和介电系数都有关。因此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象交流耐压一样可以准确地反映电缆的机械损伤等明显缺陷,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由此可见,对于交联电缆采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不可取的,应予淘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建议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来代替直流电压试验。由于电力电缆对地电容量很大,在现场采用50Hz工频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难以具备,但采用调频电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是基本具备的。根据GB11017-89 [1]及IEC840,现场绝缘耐压试验中使用的交流电压频率,可采用30—300Hz。 2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 2·1串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高,而电容量较小, 一般可采用串联谐振方法,见图1所示。 当试验回路中ω0L =1ω0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能在试品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高低与回路品质因数有关),如果电容C较大,试验回路电流也较大,通过电抗器的电流也较大,这时试验设备一般难以满足现场试验需要;通常该试验接线仅适用于被试品电容量较小而试验电压较高,试验变压器能满足试验容量要求而不能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情况。 对于电力电缆来说,被试设备的电容量C是固定的,要使试验回路产生谐振就要改变试验回路的电感L或频率ω,即:ω0=1 LC或L =1ω02C;

220kV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案

22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 试验方案 ******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1 概述 ******有限公司220kV交联聚乙稀电缆(起点终点)由******有限公司敷设安装完毕,安装后的该条电缆于2016年月进行承接交流耐压试验。 铭牌参数: 型号:YJLW-127/220,截面500mm2, 查阅设计手册:电容量0.124uF/km,该条电缆全长430m,其电容量为0.05332uF. 2 试验目的 1检查电缆经长途运输和安装后绝缘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2检查电缆两侧终端头制作工艺是否良好。 3 试验依据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4 试验仪器

5 试验条件 5.1 电缆两侧终端头制作完毕,绝缘电阻合格; 5.2 环境温度为-5°— 40℃范围之间,湿度为80%以下; 5.3试验前要求电缆两侧终端头处于断开状态。 6 试验接线 在励磁变右下加钳形电流表 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注:变频电源-380V/40kW LB-励磁变压器 C1C2-电容分压器 C X-被试品 L-等值电抗265H mA-钳形电流表 7 试验过程及内容 7.1 试验方法 在试验前应对试验回路进行空升试验并测试试验电压是否可以达到要求值。 试验电压确定:

此电缆采用串联谐振耐压方式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按1.4U 0考虑,即1.4×127=177.8kV,耐压时间为60min 。 本项试验采用10台45kV/106H/2A 电抗器5串2并,其等值电感为265H 。 频率估算: z 34.4210 05332.0265π21 π216 H LC f =??= = - 高压回路电流: A cu I 52.2108.1771032.5334.4214.3239=??????==-ω 每组电抗器额定电流为2A>2.52/2=1.26A ,可行。 试验顺序:采用单相加压,另两相接地的方式依次对电缆A.B.C 分别施加177.8kV 交流电压持续时间60分钟,进行耐压试验。 7.2 交流耐压试验判据: 在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若被试品不发生闪络、击穿及电流突变,则认为A B C 电缆通过了工频耐压试验。 8安全措施 8.1 高压引线尽管采用绝缘导线,但由于现有导线绝缘水平低,应保持引线对周围接地导体及地距离大于15cm 。 8.2 高压试验人员应做好试验现场安全警戒,并对试验场地周围人员进行疏导。 8.3 在试验过程中,在现场应有专人守护,若有异响或紧急情况,应通过对讲机立即通知操作人员。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 50kw 300米采用vv电缆??? 25铜芯去线阻为 R=0.0172(300/25)=0.2 其压降为U=0.2*100=20 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 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 400-40=360V 铝线R=0.0283(300/35)=0.25 其压降为U=0.25*100=25 末端为350V 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 35铜芯或者50铝线 25铜芯其压降为 U=0.0172(300/35)=0.147(≈15V)15*2=30 末端为370V 铝线 U=0.0283(300/50)=0.17 17*2=34 末端为366V 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 50KW负荷额定电流I=P/1.732UcosΦ=50/1.732/0.38/0.8=50/0.53=94A 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25=0.2欧 电压损失U=IR=94X0.2=18V 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35=0.15欧 电压损失U=IR=94X1.15=14V 选择导线的原则: 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 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 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 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 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 安全载流选上限; 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 些,安全载流选下限; 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 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问题2:55变压器,低压柜在距离变压器230米处。问变压器到低压柜需多粗电 缆 55KVA变压器额定输出电流(端电压400V):I=P/1.732/U=55/1.732/0.4≈80(A) 距离:L=230米,230米处允许电压为380V时,线与线电压降为20V,单根导线电压降:U=10V,铜芯电线阻率:ρ=0.0172 求单根线阻:R=U/I=10/80=0.125(Ω) 求单根导线截面:S=ρ×L/R=0.0172×230/0.125≈32(平方) 取35 平方铜芯电线。 55KVA的变压器,最大工作电流约80A,输出电压400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