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逸子与扎哈_哈迪德_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_哈迪德_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_哈迪德_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ARC HIC REATION 2004.03

116

建筑设计界,知名的女建筑师为数不多,而能够称得上国际级大师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其中不能不提及这样两位女性建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当今两位女建筑大师的比较

Itsuko Hasegawa and Z a h a

H a d i d :

com parison of two woman architectural masters

窦志

Dou Z hi

摘要:文章介绍了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

迪德的简要经历,并将她们的早期作品、成

名作、成名后的作品及近期作品进行了类

比,展示了当今两位女性建筑大师的风采

和成功之路。

关键词:长谷川逸子 扎哈?哈迪德 作

品 比较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tsuko Hasegawa and Zaha Hadid, and their

works, which shows talents and success of the

two women architectural masters

keywords: Itsuko Hasegawa, Zaha Hadid,

works, comparison

筑师—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相同的性别、同样的成功是她们的共同之处,但她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求学经历和设计创作历程却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通过了解她们的成长过程、对她们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比较,也许我们会有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背景资料

长谷川逸子,日本人,1941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1964年毕业于关东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1969~1971年,再次返回学校读书,在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东京工业大学籍原研究室工作了七年,

直到1979年才正式成立了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建筑事务所——长谷川逸子工作室,从此开始了属于其个人的创作之路。这其间在进行大量建筑设计的同时,还曾先后担任过早稻田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院校

的讲师或客座教授,是一位高产建筑师。

主要代表作品:松山桑原住宅、青野

建筑、备前会馆、湘南台文化中心、STM住

宅、隅田文化站、横滨国际港客运站、山

梨水果博物馆、新泻表演艺术中心等。

扎哈?哈迪德,国籍英国,1950年出

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大学时期先是在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一所美国大学学习,之后移居英国,于1972年就读于著名的AA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建筑学校,1977

年毕业并获得学校颁发的Diploma奖项。毕业后成为荷兰OMA(Office for Metropoli-

tan Architecture)城市建筑事务所的一员,并任教于AA建筑学校。直到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还担任过诸如芝加哥建筑学院主席、耶鲁大学客座教授等职,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明星建筑师。

主要代表作品:香港之峰俱乐部(未实施)、德国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站、千年穹顶内的思想之场、IBA集合住宅、卡迪夫

 1 长谷川逸子

Itsuko Hasegawa

 2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3 练马住宅

house in Nerima

 4 麻布10号大厦方案

schematic design of Azabu Juban Building

 5 蜜月饭店室内

interior of Restaurant Moonsoon

 6 湘南台文化中心鸟瞰

bird?s eye view of the Shonandai Cultural Center

 7 湘南台文化中心局部

part of the Shonandai Cultural Center

 8 湘南台文化中心局部

part of the Shonandai Cultural Center

 9 湘南台文化中心局部

part of the Shonandai Cultural Center

10 香港之峰俱乐部竞赛方案

design in competition for the Peak Club

11 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站局部

part of the Vitra Fire Station

12 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站局部

part of the Vitra Fire Station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4-8537(2004)03-0116-06

2004.03 AR C HICR EATION

117

ARC HIC REATION 2004.03

118

湾剧院、沃尔福斯博格科技中心等。

从她们的简历中不难发现,二人在成立个人事务所或工作室时的年龄都约为38岁,但之前的求学经历却各不相同。长谷川逸子大学毕业的院校并不出名,工作的事务所也较为一般,似乎默默无闻;而扎哈?哈迪德却师出名门,在国际著名的AA建筑学校承蒙阿?曾荷利斯(EliaZenghelis)和赖姆?库哈斯(Rem Koolhass)两位大师指教,毕业后又继续有幸在OMA城市建筑事务所工作,其时已经是锋芒毕露。

长谷川逸子在成立个人事务所后,承接的大多是如住宅那样的普通项目,虽然在这些项目中已经崭露头角,但知道她的人毕竟还是不多。直到事务所成立的第11年,1990年湘南台文化中心项目才真正使其让世人所知,成为国际级大师,那年长谷川逸子49岁。

而扎哈?哈迪德可谓成名较早,1983年在其成立个人事务所前4年,她就因香港之峰俱乐部项目的国际中标而一举扬名,其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世界各地建筑师关注的焦点,那年她33岁。

长谷川逸子在湘南台文化中心之前已经完成了很多项目,之后也有很多项目相继建成,但其建筑理论似乎不被世人所知,大家只能从其作品中去体会。而哈迪德在香港之峰俱乐部之前严格的说没有其完整新建的项目,之后建成的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也都不是很大,并且香港之峰俱乐部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而未获得实施,但其丰富的建筑理论和活跃的建筑活动使其一直走在世界设计之先。

早期作品

长谷川逸子的早期作品大多为住宅、幼儿园、会馆等面积较小的项目,在这些作品中已经显露出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比较典型的就是1985年设计,1986年在东京

都建成的练马住宅。在这个住宅中简单的材料、柔美的曲线、图案化的构图等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扎哈?哈迪德早期作品中方案多而建成的较少,即使建成的也多为室内装修或改建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麻布10号大厦(方案),蜜月饭店室内设计等。在这些作品中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激进的设计手法已经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成名作

1986年开始设计,1990年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建成的湘南台文化中心毋庸置疑是长谷川逸子走向世界的代表作。在这个项目中她得以将自己的想像和幻想实现,其擅长的梦幻构图、女性曲线、童话手法,使这个建筑成为其风格的鲜明代言人。建成后这里不但成为孩子们的天堂,也成为了大人追溯童年理想世界的场所。被抽象化了的宇宙、天、地、云、水、山、树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似乎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定,置身其中恍如梦境。

扎哈?哈迪德的成名作应该分成两个:一个是1983年的香港之峰俱乐部方案,另一个是10年后的德国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

站。前者使其名声大噪,后者是真正意义上建成的且表达其设计理念的“处女作”。香港之峰俱乐部向人们展现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新的建筑空间、新的世界”。而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站中出现的锐利的尖角、错落的钢柱、倾斜的墙体,无不体现着“解构”大师的匠心独具。

成名后作品

在湘南台文化中心项目取得了巨大成

功之后,长谷川逸子接受的设计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隅田文化站、山梨水果博物馆等。在这些项目中她的设计风格得到延续,更加关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更加关注地方性

13 隅田文化站鸟瞰

bird?s eye view of the Sumida Culture Factory

14 隅田文化站

Sumida Culture Factory

15 隅田文化站Sumida Culture Factory

16 隅田文化站局部part of the Sumida Culure Factory

17 山梨水果博物馆

Museum of Fruit, Yamanashi

18 山梨水果博物馆局部

part of the Museum of Fruit, Yamanashi

19 山梨水果博物馆室内

interior of the Museum of Fruit, Yamanashi

20 千年穹顶内的思想之场

Mind Zone, Millennium Dome

21 千年穹顶内的思想之场局部

part of the Mind Zone, Millennium Dome

22 千年穹顶内的思想之场局部

part of the Mind Zone, Millennium Dome

23 景观构成之一

landscape formation one

24 景观构成之一夜景

landscape formation one, night view

2004.03 AR C HICR EATION

119

ARC HIC REATION 2004.03

120

与国际化的关系,更加关注建筑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隅田文化站建设在东京都隅田区,混杂于东京老城的住宅楼和小巷之中。长谷川逸子在设计中巧妙地解决了“新建筑中大容量的需求与棘手的现存结构的关系,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同时,建筑中“交流空间”的加入表达出设计者关注人与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方式。

山梨水果博物馆又是长谷川逸子创造的一个童话境界,三个“大小不等、材料不一”的形体出现在山腰上,使人产生无限联想。

哈迪德虽然在香港之峰俱乐部竞赛中获奖,但这个未实施的方案却在后来带给她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人们更多地认为她的作品难以实现。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个人风格的追求,在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站建成后,也终于迎来了展现自我的时机。这期间在继续不断赢得国际竞赛大奖的同时,她也相继实施了一些项目,这里选取千年穹顶内的思想之场和景观构成之一两个项目作简单的介绍。

千年穹顶内的思想之场项目是英国为了纪念世纪千年而修建的一组展览建筑中的一个,哈迪德在设计中试图通过建筑的外表来反映人类大脑在思维时更像一个复杂的机器的设计理念。连续的、交叉的、错动的、折叠的、倾斜的建筑语言被组合在一起,给参观者创造了全新的视觉和空间体验。

景观构成之一是建设在公园内的一个小型咖啡厅和展厅,哈迪德巧妙地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使这个建筑更象是一个景观小品。大地、墙面、屋顶三者浑然一体,建筑流动如水、扭转如山,给人以舒畅的视觉享受。

近期作品

长谷川逸子近期作品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每一个项目都可以算得上是精品,在刚刚建成的新泻表演艺术中心项目中,可以看到在以往她那种清新浪漫的设计风格中,还平添了一些稳重和成熟。

与长谷川逸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迪德近期作品颇多,如美国辛辛那提罗森塔尔现代艺术中心、台中古根海姆美术馆等;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她于近期在中国连续获得广州歌剧院、北京物流港SOHO城项目的设计权。在这些项目中哈迪德一如从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并强烈地感染着他人。

结语

长谷川逸子与扎哈?哈迪德分别来自东西方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求学经历和设计创作历程,建造着不同的作品,表达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一个更具东方女性含蓄、柔美的气质,一个更具西方女性热烈、率直的性格;但相同的性别、同样的努力和不懈的付出使她们获得了同样的成功。也许是她们性别的关系,

人们总是喜欢将她们二人联系到一起。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二人既是朋友,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可以说她们二人是当今“世界女性建筑界的领导者”。

参考书目:

1.《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长谷川逸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ELCROQUIS——ZAHAHADID》4.《新地产》总第十九期5.《ARCHITECTURE NOW》

6.《BUILDING A NEW MILLENNIUM》

7.《CONTEMPOPARY WORLD ARCHITECTUR》8.《时尚家居》2004年第一期9.《城市画报》2003年第十一期

作者:窦志,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师

收稿日期:2004年1月

25 景观构成之一夜景

landscape formation one, night view

26 景观构成之一局部landscape formation one, part

27 景观构成之一局部landscape formation one, part

28 景观构成之一室内

landscape formation one, interior

29 新泻表演艺术中心模型

model of the Niigata City Performing Arts Center

30 新泻表演艺术中心实景

view of the Niigata City Performing Arts Center

31 新泻表演艺术中心实景

view of the Niigata City Performing Arts Center

32 辛辛那提罗森塔尔现代艺术中心效果图

perspective of the Rosenthal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33 辛辛那提罗森塔尔现代艺术中心模型

model of the Rosenthal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34 台中古根海姆美术馆

Guggenheim Musuem, Taizhong

35 北京物流港SOHO城方案

schematic design of SOHO Newtown, Beijing Cargo

Circulation Port

36 北京物流港SOHO城方案

schematic design of SOHO Newtown, Beijing Cargo Circulation Port

2004.03 AR C HICR EATION

121

扎哈.哈迪德室内设计风格解析.

扎哈?哈迪德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起室内空间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 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内设计,浅析扎哈对 于当带室内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室内设计;解构;未来流动 1.引言 扎哈哈迪德是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也无疑是 当今世界住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建筑是之一。她以其激 进的设计风格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在建筑界赢得 了一席之地。扎哈哈迪德始终一如致力于推动建筑与 城市设计领域向前发展,追求一种梦幻般的,对未来 具有前瞻性的且能够贯穿于建筑设计,室内与家具设 计范畴的美感。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扎哈哈迪德的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在室内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内设计,浅析扎哈对于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室内设计并不是不是在建筑设计之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与建筑方案同构思的,正如扎哈在设计她的建筑的同时,通过计算机 建立起模型,建立起室内模型。进一步考虑室内空间设计。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扎哈的的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 2.解构与破碎 2.1 维特拉消防站﹙如上图﹚ 德国维尔市维特拉家具消防站设计,是扎哈从事建筑以来的第一个建成的作品。这座消防站打破了现代建筑所推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信条,表现出的则是“功能追随形式”的建筑理念。消防站的功能要求包括要求停放5辆消防车的车库和为35名消防员的辅助用房,这些辅助用房包括了餐厅,训练房,俱乐部兼会议室以及消防员的更衣室和卫生间。不安定的动感构成了此建筑的基本状态。三个相似三角形的锐角并排在一起,强化着建筑的运动状态。 室内充满动感,很多内壁,顶棚是倾斜的,门市倾斜状的拉门,内部的装饰也是简洁的,楼梯处随意伸出的金属构件,用金属包裹的墙面光滑而简洁。屋顶设计了许多方向性明确的灯带,不仅具有照明作用,也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置身于这样动态的不安的空间之中,使人们的心理也变得晃动与不安。与消防站这样随时待命,准备外出执行任务的建筑来说,很符合建筑本身的气质与作用。 值得一说的是,这座消防站在开始使用不久后,就被迫停用。原因是内部空

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

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

目录 一、扎哈哈迪德 1.简介 2.主要作品 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 1.哈迪德的建筑思想 (1)空间的透明性 (2)空间的流动性 2. 哈迪德的空间创造手法 (1)拼贴与破碎——水平方向的空间组织(2)层叠与转换——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3)折叠——水平与垂直的空间交融 3. 哈迪德的建筑与时尚 三、哈迪德主要作品收集与分析 1. 广州歌剧院 2.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3. 银河SOHO 四、个人启发

一、扎哈哈迪德: 1.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 筑奖获奖者。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 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 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 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 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2.主要作品: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 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 (1)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 (2)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3)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 (4)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 ), (5)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 (6)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7)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 (8)广州歌剧院 她还完成了如下的家具创作和内部装饰: (1)伦敦的Bitar( 1985 ),札幌的Moonsoon餐馆( 1990 ) (2)由Sawaya and Moroni制造的Z-游戏( 2002 ) 和Z-景观(Z-Scape,2000)的家具 (3)Alessi的茶城与咖啡城(2003) 她所设计的临时建筑物包括: 大阪的Folly(1990 ), 荷兰格罗宁根(Groningen)的音像馆(1990),伯明翰的Interbuild蓝图杂志馆( 1995 ),意大利罗马美蒂奇(Villa Medici)安装网(installation Meshworks,2000),英国伦敦盘旋形画廊的夏亭( 2000 ),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的R. Lopez de Heredia Vina Tondonia亭阁( 2001 )。 ——————(摘自百度百科)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 人们对于“建筑师什么”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不同时期人们对其也有

名人:扎哈·哈迪德采访录

建筑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 哈迪德最庞大的建筑作品——位于罗马的国家艺术博物馆Maxxi历经十年终告落成。明年春天,在中国的广州歌剧院、在马赛的一座摩天大楼和在塞维利亚的一个大学图书馆也将分别建成。她是世界建筑界顶尖女设计师。争议也一直和她相伴。哈迪德说:“我一直相信好的建筑应当是具有流动性的,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舞蹈时刻。我只遵循我自己的规则。”2009年7月,一年一度的曼彻斯特国际音乐节正在举行。应音乐节主办方邀请,伊拉克裔天才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为曼彻斯特美术馆内的巴赫音乐厅制作了庞大的装置艺术:一个巨大的白色纤维材质曲面体如同旋风般从观众席与表演台之间盘旋而上,直至天花板。主办方特别邀请扎哈.哈迪德聆听了一场在巴赫音乐厅内演奏的钢琴独奏。“事实上,我从小就没什么音乐细胞。小的时候,父母想尽办法求我学钢琴,为此他们不惜诱惑我说可以给我在哈罗德百

货公司买架最高级的钢琴,但我就是不想学。”在此后的小型招待会上,哈迪德说道,在场所有人都笑了。 哈迪德是当今世界最有名的女建筑师,她的作品诡异多变、充满未来主义风格。从她早期为“香港之峰俱乐部”设计的如同炸裂开般的集合体到如今又像生物又像液态的多维造型,她习惯大量使用锐角三角形和各种长弧度的曲线。在她的笔下,位于阿布扎比的海边演绎中心仿佛是从海里升起的巨大生物;而庞大的德国沃尔夫堡的科学中心仿佛是轻轻地悬浮在几根不对称的锥形立柱上;由两个巨大异形体组成的广州歌剧院则好像是被江水不断冲刷而成的两颗沙砾。 “仿佛就是一个面团被随便捏了几下,然后放在烤炉里烤一下。”哈迪德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曾在课堂里向学生们这样介绍她的作品。喜欢她的人赞叹她那扭曲成麻花状的建筑背后隐藏的数学美感;而另外一些人则指责她狂妄,“为什么就连她的设计事务所的网站首页都要张贴她的大幅头像!”哈迪德对那些独特的建筑有自己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我是反对绝对的直角的,我觉得没有什么比不断地重复更乏味了,所以通常我习惯只是将它当作是一个参照。然后我可以利用对角线来设计我的建筑。对角线两边的角度可以不断变化,这样我就有很多选择来完成我的空间革新,令我的建筑变得柔软、流动起来。”哈迪德在业内成名颇早,但41岁之前,她那些频频获奖的设计方案几乎没有一个被人相中并最终投入建设,当时曾有很多媒体称她为“纸上的建筑师”。但哈迪德认为那段经历对自己帮助很大。“我认为绘画对于我的工作很有帮助,比如说从绘画中我掌握了光线和阴影

浅析扎哈的设计理念.复习过程

浅析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 1.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教席。 2004年3月21日,位于洛杉矶的海耶基金会宣布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今年的得主,出生于巴格达的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获此殊荣。此次蟾宫折桂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2.扎哈·哈迪德主要设计作品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

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 2001 ),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作。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 广州歌剧院 3.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 德国的维特拉消防站

(1).信仰新的结构方式 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2).信仰新视点 其实我们己进入一个新世界,只是我们并未看出这点,我们仍延用被教导的旧视点。唯有真正张开眼睛、耳朵或心灵来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3).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实性 结合上述两者,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形的重组。这些新的形体成为新现实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组、溶解后重回原点。藉由新方式重现新事物,我们可建立新世界并居住其中,即使仅经由视觉。 扎哈即属上述的三种现代主义者,他并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任由观者遨游。 4.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手法 在维塔一案中扎哈证明她其实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语汇仍沿袭她早期的作品,但组合方式己大不同。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北京银河SOHO商业综合体设计分析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项目名称:银河SOHO 地点: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 建筑类型: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 1.建筑特点 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北京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1.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S OHO中国委托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该项目将成为北京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会给北京的天际线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建筑界的女魔头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独立,在女儿身上投入了比男孩还要多的期待。她父亲一位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这位邻家哥哥对年幼的哈迪德产生了极大影响。另外,母亲的品位也深深影响了哈迪德。从小,哈迪德就看着母亲在家里来“乾坤大移位”―――因为母亲又买了标新立异的新家具。 18岁,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伦敦,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伦敦建筑联盟攻读研究生。当时,她的导师是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那会儿,哈迪德的火爆脾气就很有名了,但那正是导师和同学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发力的源泉。 当年,伦敦建筑学院的学风相当放任自流,谁也不会教她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就是在如此自由的氛围中,她想象力的种子一颗颗萌芽了,使她成为日后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 求学期间,哈迪德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感兴趣。这个流派的作品只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每天对着这样的前卫艺术,哈迪德突发奇想: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前卫的,有漂浮感的? 1977年,哈迪德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之后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尖顶、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浅析扎哈的设计理念.

浅析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 1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 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1950 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教席。 2004年3月2 1日,位于洛杉矶的海耶基金会宣布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今年的得主,出生于巴格达的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获此殊荣。此 次蟾宫折桂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该奖项创立2 5年以来的第一位获得大奖的女性, 而且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2 ?扎哈?哈迪德主要设计作品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她所设计的 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国的维特拉(Vitra )消防站和位于莱茵河畔 威尔城(Weil am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1999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 ),奥地 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2002 ),以及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 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勺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

3 ?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 (1) ?信仰新的结构方式 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 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 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2) ?信仰新视点 德 国 的维 特 拉 消 防 站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 SOHO 勺设计 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与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专题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大厦的完成视觉外观利用不可预料和受控纷乱描绘的刺激出现了无数的解构主义的"样式"。 一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受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构的想法的影响。虽然这个影响的程度仍然对受到怀疑; 而其他人则被重申的俄国人构成主义运动中的几何学不平衡想法所影响。在解构主义,也有对其它二十世纪运动作另外的参考: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作用,表现主义, 立体派, 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实习者所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紧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扎哈·哈迪德 作品有:中国广州歌剧院、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 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 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 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硕士研究生班和各种讲座。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6881294.html,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分析 作者:王伟俊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 摘要: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瞩目的明星建筑家,她以绘画、数字计算机为设计工具,表达她超前、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扎哈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十分关注建筑创作理论,这使得扎哈的前卫设计理念解构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她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总结,同时能够使她保持创作的活力与激情。扎哈在空间造诣上有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手法,对于在建筑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手法;设计思想;解构主义 一、扎哈·哈迪德“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和思想 (一)“解构主义”的概述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可以营造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效果。 扎哈·哈迪德是世界上著名的女建筑设计师,是“解构主义”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都有解 构理念蕴藏在其中,她提倡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对线条和块面的充分使用,作品风格柔中带有刚毅,作品风格夸张,却又不失美感,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和丰富的世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刚毅而又带有女性柔美的性格相关。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二)“解构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 1、“解构主义”的起源 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当时苏联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与欧洲有些相近,被欧洲的一些现代艺术所吸引,新的观点在苏联迅速的传播,容纳到它的苏联的艺术中去,一些艺术家将艺术直接引向抽象之路,扎哈·哈迪德的“解构主义” 设计思想由此逐渐产生。 扎哈·哈迪德的“解構主义”设计理念与她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童年时期的扎哈 痴迷于精美繁复的波斯地毯,总是专注的观察地毯的图案。扎哈的父亲送给他一面不对称的镜子,她慢慢地喜欢上了不对称。因此,在她后期的设计中,会大量的运用不对称的手法,是这些作品富有艺术的灵魂。在中学的时候,她学习了数学专业,学会把抽象几何的数学美感融入到设计中,使她的作品有了新的突破,我们可以看到复杂拓扑、双曲几何、黎曼面理论等数学的精髓。

对于扎哈哈迪德抽象空间的解读

对于扎哈·哈迪德抽象空间的解读 一直以来建筑学界对扎哈·哈迪德的质疑从未平息过。就如同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介绍一样,扎哈·哈迪德的设计风格是鲜明的,她的建筑造型中充满了如同爆炸一般的建筑碎片,以锐利的弧线、强烈的动感在宇宙空间中飞舞。“太抽象了”、“太随意了”是我对她作品的第一反应。开始,我也认同很多人说的那样,扎哈采用这种非常人所能接受的怪异形体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肤浅的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又觉得她非主流的设计理念和变化多样的设计风格显得缺乏理性,太过于随心所欲,流于肤浅简单的形式主义。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了解,综合建筑学界对扎哈的多方位评价,我开始认识到她看似简单的抽象而非常态的建筑并不是只停留在纯关注形式主义的层面。 扎哈的作品是抽象的,她自己也说,“我一直在探索抽象的东西”。她的设计,往往是由一些抽象画一般的设计图纸开始,直到建成具体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呈现出与图纸完全不同的三维形象,但我们仍然从视觉效果上看出建筑中所散发出来的强烈的抽象意味。这让人不难联想到现代抽象艺术。但与狭义的抽象艺术(即不与自然物象保持联系的纯粹追求创作的艺术)不同,扎哈的表现图是与现实有联系的,即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例如,她想表现动感,这是因为人的视野是运动的,于是她的绘画里有各种动感的场景:视点上的超级深度变形、高空俯冲式的场景等。又比如,她一直以一种激进的设计态度向人们传达“Atificial Landscape”(人造地景)的概念。她的抽象表现实际上是对自然地景中一般拓扑形态的一种提炼,并通过抽象、类比、拼贴和杂混等手法将它们转换概念并引入建筑语汇范围。所以,扎哈的表现图虽然是对未建成的建筑的描绘,但仍然没有脱离现实本体。她的表现图具有普通建筑表现图的描述性质并且能够很清楚的表达设计者的创造意图。简言之,她的绘画和她的建筑表现是一致的。 在明白了扎哈的抽象是来源于自然物象之后,就必须接着了解她是如何将自然物象抽象成她所理想的建筑形式的。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扎哈的这种对自然形态的抽象和提炼遵循着她自己的独特法则。她反对理想化的精准与规矩,通过极富变化的曲线而不是僵硬的边缘来表现空间,从而能够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变化,而不是依靠某种平淡的、孤立的建构类型来塑造空间。在寻求空间丰富变化的同时,

扎哈.哈迪德室内设计风格解析

扎哈?哈迪德对当代室设计的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起室空间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 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设计,浅析扎哈对于 当带室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室设计;解构;未来流动 1.引言 扎哈哈迪德是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也无疑是 当今世界住最受人瞩目的明星建筑是之一。她以其激 进的设计风格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在建筑界赢得 了一席之地。扎哈哈迪德始终一如致力于推动建筑与 城市设计领域向前发展,追求一种梦幻般的,对未来 具有前瞻性的且能够贯穿于建筑设计,室与家具设计畴的美感。近些年来,随着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已经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扎哈哈迪德的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在室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本文将视点更多的集中于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令人瞩目的建筑作品及其室设计,浅析扎哈对于当代室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与室设计的关系:室设计并不是不是在建筑设计之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与建筑方案同构思的,正如扎哈在设计她的建筑的同时,通过计算机建 立起模型,建立起室模型。进一步考虑室空间设计。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扎哈的的室设计与建筑设计。 2.解构与破碎 2.1 维特拉消防站﹙如上图﹚ 德国维尔市维特拉家具消防站设计,是扎哈从事建筑以来的第一个建成的作品。这座消防站打破了现代建筑所推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信条,表现出的则是“功能追随形式”的建筑理念。消防站的功能要求包括要求停放5辆消防车的车库和为35名消防员的辅助用房,这些辅助用房包括了餐厅,训练房,俱乐部兼会议室以及消防员的更衣室和卫生间。不安定的动感构成了此建筑的基本状态。三个相似三角形的锐角并排在一起,强化着建筑的运动状态。 室充满动感,很多壁,顶棚是倾斜的,门市倾斜状的拉门,部的装饰也是简洁的,楼梯处随意伸出的金属构件,用金属包裹的墙面光滑而简洁。屋顶设计了许多方向性明确的灯带,不仅具有照明作用,也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置身于这样动态的不安的空间之中,使人们的心理也变得晃动与不安。与消防站这样随时待命,准备外出执行任务的建筑来说,很符合建筑本身的气质与作用。 值得一说的是,这座消防站在开始使用不久后,就被迫停用。原因是部空间

扎哈 哈迪德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和作品分析 摘要 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瞩目的明星建筑家,她以绘画、数字计算机为设计工具,表达她超前、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扎哈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十分关注建筑创作理论,这使得扎哈的前卫设计理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她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总结,同时能够使她保持创作的活力与激情。扎哈在空间造诣上有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手法,对于在建筑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空间关系,创造手法,建筑思想 一.扎哈的成长环境及教育经历 扎哈·哈迪德1950 年出生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当时的伊拉克经济兴旺、社会繁荣,奉行自由主义和非教派主义。扎哈在幼年时期就经常到欧洲区游历,这使得她从小就孕育了西方激进、开放的思想和性格。 1968 ~1971 年,扎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美国大学攻读数学。这段学习经历让她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方面都精通,并且对数学和哲学、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存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数学能够提供非常严谨和周密的方法论,而且数学和艺术之间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1972~1977 年在伦敦建筑联盟(AA)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20 世纪70 年代的AA 在阿尔文·博雅尔斯基的带领下,成为当时全世界前卫建筑的试验场。新锐的理念在这里传播,一切看似不可能的幻想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实验的机会。扎哈在那里接受了自由开放式的建筑教育。 1979 年扎哈单独开业,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扎哈的建筑逐渐表现出“数字化”,那时候计算机刚在她的工作室投入使用来帮助设计,再加上更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的引入,这种“数字化”的表现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强烈。后来扎哈的作品越来越趋向于液态化和复杂化,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脑工具的支持,那些浑然一体的类似于生物体的建筑形态是怎么被建造甚至设计出来的。对于计算机设计媒介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 二.苏联前卫艺术对扎哈的影响 在扎哈早期的设计作品中,主要以俄国先锋派艺术中的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为基础,探索其个性化的建筑语言。而近期的作品则呈现出一种柔软、连续和非几何性的自由形态。她以复杂的、多变且充满动感的建筑形态消解了形式系统的完整与和谐。至上主义对哈迪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持久深远的。它不仅塑造了哈迪德艺术家的品格,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哈迪德对时代建筑的认识。 由于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关系紧密,因此哈迪德在受到至上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构成主义的影响。构成主义对哈迪德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思想层面上。 构成主义基本原理所倡导的艺术思想对哈迪德的影响是间接的。因为早期构成主义、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已经将构成主义的艺术思想引入现代建筑。实现了艺术思想向建筑思想的转化。其思想不仅体现在建筑的体量上有构成主义的意味、建筑中没有多余装饰,更主要还体现在对重视空间建造和新结构的运用。这些积极的思想曾经被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迷雾遮挡,但是,哈迪德能够抓住现代主义,或者说更本源的构成主义的艺术思想的本质,发展着她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哈迪德的建筑“维特拉消防站”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那带有构成味的建筑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