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源于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而进行的对外扩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来源:国际经济法、法律常识网中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管理部分)

1.追求高额利润型投资动机。追求高额利润,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是对外直接投资最根本的决定性动机。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的天然属性,当在国外投资比在国内投资更有利可图时,资本必然流向国外。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所获利润要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的利润。例如,在70年代末,美国国内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13%左右,而1979年美国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为19.2%,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高达32%。美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利润率,80年代中期分别为16.2%和17.2%,1987年分别为21.3%和13.8%,1989年分别为14.6%和17.2%。如此丰厚的利润,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驱动力。

2.资源导向型投资动机。这是指企业为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利用廉价资源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类投资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寻求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以取得自然资源为目的,如开发和利用国外石油、矿产品以及林业、水产等资源;二是寻求人力资源,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

3.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这类投资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开辟新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过去没有出口市场的东道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企业在对出口市场的开辟进行到某种程度

之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更为有利;克服贸易限制和障碍,企业可通过向进口国或第三国直接投资,在进口国当地生产或在第三国生产再出口到进口国,以避开进口国的贸易限制和其他进口障碍;跟随竞争者,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即少数大企业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结构中,当一家企业率先到国外直接投资,其他企业就会跟随而至,有时甚至不惜亏损,以维护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

4.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是指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常有两种情况:降低生产成本,如果企业在国内生产出口产品,其生产成本高于在国外生产时,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设厂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当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而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时,企业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相对闲置的生产力转移到国外,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5.分散风险型投资动机。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风险,主要有经济风险(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等)和政治风险(如政治动荡风险、国有化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对于政治风险,企业通常采用谨慎的方式对待,尽可能避免在政治风险大的国家投资;对于经济风险,企业主要采用多样化投资方式来分散或减少风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将投资分散于不同的国家和产业,以便安全稳妥地获得较高的利润。

6.技术导向型投资动机。企业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取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种动机的投资通常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为突出,国际直接投资的80%左右集中在“大三角”国家之间,欧共体和日本不断扩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而美国也在不断增加在欧共体和日本的直接投资,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国为了获得对方的先进技术。

7.追求优惠政策型投资动机。企业被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所吸引而进行直接投资,可减少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成本,获得高额利润。这类投资一般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优惠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8.环境污染转移型投资动机。转移环境污染是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之一。环境污染是威胁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世界性问题,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迫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严格限制企业在国内从事易造成污染的产品生产,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污染产业向国外转移。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尤其是在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化工产品、石油和煤炭产品、冶金、纸浆造纸这四大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是相当高的。

9.全球战略性投资动机。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安排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战略。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一种投资动机。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所考虑的并不是某一子公司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盈亏得失,它所关心的时跨国公司长期的、全局的最大的利益,将其所属各机构、各部门看作时一个整体,有时不惜牺牲某地区某部门的局部利益,以保证全球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

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投资动机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并存,其中追求高额利润型投资动机是最基本的投资动机,而其他各种类型的投资动机都是它的派生形式。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源于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而进行的对外扩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来源:国际经济法、法律常识网中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管理部分) 1.追求高额利润型投资动机。追求高额利润,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是对外直接投资最根本的决定性动机。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的天然属性,当在国外投资比在国内投资更有利可图时,资本必然流向国外。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所获利润要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的利润。例如,在70年代末,美国国内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13%左右,而1979年美国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为19.2%,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高达32%。美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利润率,80年代中期分别为16.2%和17.2%,1987年分别为21.3%和13.8%,1989年分别为14.6%和17.2%。如此丰厚的利润,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驱动力。 2.资源导向型投资动机。这是指企业为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利用廉价资源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类投资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寻求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以取得自然资源为目的,如开发和利用国外石油、矿产品以及林业、水产等资源;二是寻求人力资源,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 3.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这类投资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开辟新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过去没有出口市场的东道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企业在对出口市场的开辟进行到某种程度

之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更为有利;克服贸易限制和障碍,企业可通过向进口国或第三国直接投资,在进口国当地生产或在第三国生产再出口到进口国,以避开进口国的贸易限制和其他进口障碍;跟随竞争者,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即少数大企业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结构中,当一家企业率先到国外直接投资,其他企业就会跟随而至,有时甚至不惜亏损,以维护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 4.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效率导向型投资动机是指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常有两种情况:降低生产成本,如果企业在国内生产出口产品,其生产成本高于在国外生产时,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设厂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当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而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时,企业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相对闲置的生产力转移到国外,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5.分散风险型投资动机。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风险,主要有经济风险(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等)和政治风险(如政治动荡风险、国有化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对于政治风险,企业通常采用谨慎的方式对待,尽可能避免在政治风险大的国家投资;对于经济风险,企业主要采用多样化投资方式来分散或减少风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将投资分散于不同的国家和产业,以便安全稳妥地获得较高的利润。

入党动机和目的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ac9453448.html,)/入党申请书 入党动机和目的 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者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例如,有些同志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的;有的则认为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荣,在亲戚面前也好看;有的认为现在党的政策好,自己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入了党,容易得到提拔重用,或者大学毕业后好找工作;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通过入党在政治上找个靠山;还有极少数人,要求入党是妄图到党内来改造我们党。在上述入党动机中,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完全正确的入党动机。这种入党动机之所以是完全正确的,就是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党员条件是一致的,其他的入党动机则是不完全正确、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从大的方面讲,正确的入党动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理想社会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这个崇高而美好的理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都是党员和要求入党同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如果对这个现实目标不忠诚、不热忱,那就是有意无意地背离党的纲领,就不是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所以,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毫不动摇。只要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对个人名利得失看得就淡了,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跨国公司与投资投资复习大纲201012

《跨国公司与投资》复习大纲2010-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架构: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基本要求:本部分要求掌握国际投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知识点 要点: 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基本概念: 三优势范式 (即OIL 理论) 要点: 1.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国内、国际 市场的不完全性 是垄断优势的根源。 (2)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 (3)正是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中拥有和维持垄断优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而到国外投资。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即产生(创新)、成熟、标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在其他较发达国家)和标准化阶段(在发展中国家)。 3.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称为“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转移到别的国家,而这些产业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产的部门。这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 边际产业也是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4.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中间产品”,包括技术、信息、管理和行销知识等,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进行内部化。 当内部化过程超越了国界,跨国公司便产生了。因此,出于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较好地揭示了跨国公司的性质、起源,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5.能够运用国际生产折衷论(OIL理论)来分析实际案例或实际问题。 OIL理论基本观点: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O )、内部化优势(I )、区位优势(L )这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其中,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资产或所有权加以内部化使用而带来的优势,也就是将先进技术等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都是FDI)途径保留在企业内部而带来的优势。能否形成内部化优势取决于内部化的动力和意愿以及实现条件(参见斯尼公司投资上海案例答案以及孟国投资环境案例答案) 6.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第一,经济发展阶段;第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4个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 400美元以下。人均GDP在400-2500 美元之间;人均GDP在2500-4750美元之间;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GDP 成正比关系。 7.理解小规模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8.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的企业、团体等在国(境)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经济体通过投资于另一个经济体而实现其持久利益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较快。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起源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国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论 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提出了“垄断优势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开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该理论后来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1975)的补充发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垄断优势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它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 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另外,垄断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产品出口、

入党动机和目的【三篇】

入党动机和目的【三篇】 篇一 尊敬的党组织: 我自愿的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共产党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利益忠实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人类实现的终极目标。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 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党,它善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保持正确的航向;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利益放在位,同广大人民同甘共苦;它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实行民主的科学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它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它积极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种爱国力量,加强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它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我生在改革开放的春天,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党的教育伴随我走过了24年的人生历程。还在孩提时,电影里、课本上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同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对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战略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拟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新趋势、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 从1868年第一家跨国公司诞生至今,跨国公司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步发展(19世纪中叶~1913年)、低谷(1914~1938年)、英、美两强并存(1939年至七十年代末)、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群雄并起(九十年代初至今)这五个时期。经过战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发展,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跨国公司的并购浪潮盛行不衰。并购一直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方式,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并购取代创建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热衷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有以下三点: 1、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推波助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相互之间依存程度也不断增强。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广泛和深入发展、许多国家对自由贸易大开绿灯、各种科技手段的运用等,有力地促进了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需要通过并购来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扩大生产和经济规模,大公司向巨型公司方向发展,巨型公司向超巨型公司方向发展。 3、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意识到扩大企业规模对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增强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性,因而制定了加紧扶持垄断企业、逐步放宽对企业兼并的限制政策,为企业规模的扩大铺平了道路。 (二)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不断加强。战略联盟是一种非资本参与型国际经

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综述

FD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综述 1、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FDI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其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量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索洛等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又被成为索洛-斯旺模型。这一模型认为FDI是资本的一种重要来源,其会导致总的投资量上升,而总投资的增加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而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乘数效应则提出投资的改变会使得产出的倍数发生改变,即当对一国的投资增多时,则该国产出的倍数也会相应的增加。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来自于外力的推动,反而依赖于内在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Romer,1986,1987;Lucas,1988)。FDI能够对一国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甚至制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该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此外,通常来说FDI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引进和使用新的生产技术,这一方式与国内投资研发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 大量的国外学者就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Lee、Rana和Iwasaki(1986)基于多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私人投资和外国援助数据,探究了二者对该国经济的发展和储蓄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国私人投资能够有效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而对于储蓄状况的影响相对不显著。而Firebaugh(1992)则将国内经济与FDI对经济的影响效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资本和FDI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国内经济对增长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国外资本的影响。Borenztein、Gregorio 和Lee(1998)则从探究缘由的角度出发,他们的研究表明FDI为东道国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提供了渠道,且与Firebaugh研究结果相悖,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FDI在东道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学者所验证,甚至有的学者将一国经济不景气乃至衰退归结于外国投资的不足。Choe(2003)则基于80个国家和地区20多年的数据,对FDI和国内投资分别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基于格兰杰检验表明,FDI 与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国内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是国内投资的格兰杰原因。Trevor Campbell(2012)使用1979—2008 年相关数据,对巴巴多斯FDI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E-G 两步法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从长远来看,FDI 流入量每增加1%,GDP 就增长0.10 个百分点,而在短期内,FDI 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 国内学者,何洁(2000)用1993—1997 年28 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部门共140 个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FDI 在各省市工业部门中均存在明显的正向外溢效应。魏后凯(2002)利用1985—1999 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对FDI 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与FDI 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谢兴龙、师萍、李晓峰、潘胜利(2005)用不同的数值测量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在中国、印度和巴西3 个经济转型国家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印度的吸收能力最好,巴西最差,中国位于二者之间,而不同类型的FDI 对这3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不同。尹翔,王英(2006)采用中国1984—2003 年、印度1991—2004 年的GDP、FDI 数据,把FDI 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对两国FDI 和GDP 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两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区别:认为规模巨大的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印度数量极少的FDI 也能高效地作用于印度经济。赵奇伟、张诚(2007)对中国1997—2004 年3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外资大规模涌入,中国要素市场已难以为当地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从而造成FDI 溢出效应为负。徐婷(2009)使用1985—2005 年的数据,选取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模型的依据,利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并建立回归模型对中国FDI 与GDP 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 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因此高效吸收和合理利用外资是

谈谈你的入党动机与目的

浅谈入党动机与目的 前段时间在对入党有了进一步认识,如何端正入党动机与目的,力争早日入党。下面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首先,何为入党动机。先说说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简单的说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加入党组织。用概念说,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人的行动是受一定思想支配的,要求入党的人,总有一定的原因和预期的目的,要求入党的人的愿望是一样的,即加入党组织,但入党的原因和预期目的是不同的。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入党动机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错误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错误的入党动机有很多种情况,通过学习,要求我们查找自身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入党动机中是否存在不端正成分。 1、虚荣心。有的同志认为当党员光荣,入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 2、从众心理。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这样的人认为:你申请,我也申请,并没有认真考虑为什么入党和入党后做些什么。 3、有的认为现在政策好,自己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 4、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通过入党政治上找个靠山。 以上入党动机是极端错误的。上述几种错误的动机很典型、说的也很准确、贴近人的思想。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训班的老师指出:参加学习的同志绝大部分是先进分子,是工作、思想、学习中的先锋,但是里面个别同志入党动机可能有错误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克服错误的动机,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其他入党动机则是与此相违背的,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话向官话、象口号,不切合实际。我认为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并不空,是我们平时努力工作、学习、思想进步的一种理论升华。退一步讲,我们每天努力工作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反之,如果让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企图利用党员称号来捞取好处的人进入党内,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给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党组织把端正入党动机作为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的最基本要求,把考察要求入党同志入党动机和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作为保证新党员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发展新党员,只能把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色,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近来;那些动机不纯的决不能吸收入党。 二、对于我们这些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端正入党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 我认为:入党就意味着责任与使命,意味着拼搏与奋斗。入党决不是为了捞取个人的某种政治资本,也不是为了达到升官发财、贪图金钱与名利的目的。入党为的是能比别人多吃苦、吃得亏、吃大苦、耐大劳;为的是不图名不图利,不计个人的得与失;为的是任劳任怨,踏踏实实,抛弃个人私利。作为一个党员来说,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事事当先锋、处处作表率,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一、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目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 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后来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推进了海默的思想,认为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要素优势等。约翰逊(Johnson,1970)从知识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的角度,阿利伯(Aliber,1970)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卡夫斯(Caves,1971)从产品的异质化能力、知识和技术等核心资产的角度,彭罗斯(Penrson,197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垄断优势。邓宁(Dunning,1977)进一步把这种优势发展为“所有权优势”。即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性,该周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国外生产决策均有联系。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该理论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然而,就其应用范围来讲,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增加的现象(如美国对欧洲食品加工工业的投资),也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以及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而将产品加以改进和多样化的行为。 3、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蒋冠宏蒋殿春 内容提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数 据匹配法为—年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 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经 过检验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二,与其它投资动机相比,商贸服务类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三,与其它东道国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效应”最为明显;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 现倒“”型;第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备受关 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年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和存量的和,分列全球第位和第位。伴随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企业实力增强,我国企业正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截止 年底共有约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万家分布在全 球个国家(地区)。 国际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母国出口一直是该领域的热 点话题。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我们自然要问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 是促进了企业出口呢?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还是替代了企业 出口?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已经有部分文献从宏观数据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项 本武(、谢杰和刘任余以及张春萍(等。然而鲜有文献从微观企业角度来探讨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水平型直 接投资的企业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权衡决策,而垂直型直接投资的企业则根据要素成本在不同 国家布局生产。传统理论预期水平型直接投资替代了出口,而垂直型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我国是后发型经济体,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才刚刚起步。因此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可转移所有权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 投资有自身特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种动机,分别为商贸服务、当地 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上述投资动机具有后发型经济体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我国企 业依据自身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特定表现。因此用传统水平或垂直型直接投资来界定我国企业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谈谈你的入党动机与目的

谈谈我的入党动机与目的 通过一周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在培训班的老辅导下,系统的学习了党的性质、纲领、组织原则;党员的条件、入党动机和手续6个方面的理论学习,在对入党有了进一步认识,如何端正入党动机与目的,力争早日入党。下面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首先,何为入党动机。先说说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简单的说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加入党组织。用概念说,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人的行动是受一定思想支配的,要求入党的人,总有一定的原因和预期的目的,要求入党的人的愿望是一样的,即加入党组织,但入党的原因和预期目的是不同的。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入党动机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错误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是正确的入党。错误的入党动机有很多种情况,通过学习,要求我们查找自身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入党动机中是否存在不端正成分。 1、虚荣心。有的同志认为当党员光荣,入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 2、从众心理。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这样的人认为:你申请,我也申请,并没有认真考虑为什么入党和入党后做些什么。 3、有的认为现在政策好,自己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 4、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通过入党政治上找个靠山。 以上入党动机是极端错误的。上述几种错误的动机很典型、说的也很准确、贴近人的思想。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训班的王力明老师指出:参加学习的同志绝大部分是先进分子,是工作、思想、学习中的先锋,但是里面个别同志入党动机可能有错误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克服错误的动机,端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其他入党动机则是与此相违背的,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话向官话、象口号,不切合实际。我认为入党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并不空,是我们平时努力工作、学习、思想进步的一种理论升华。退一步讲,我们每天努力工作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只有端正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反之,如果让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企图利用党员称号来捞取好处的人进入党内,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给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党组织把端正入党动机作为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的最基本要求,把考察要求入党同志入党动机和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作为保证新党员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发展新党员,只能把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色,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近来;那些动机不纯的决不能吸收入党。 二、对于我们这些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端正入党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 我认为:入党就意味着责任与使命,意味着拼搏与奋斗。入党决不是为了捞取个人的某种政治资本,也不是为了达到升官发财、贪图金钱与名利的目的。入党为的是能比别人多吃苦、吃得亏、吃大苦、耐大劳;为的是不图名不图利,不计个人的得与失;为的是任劳任怨,踏踏实实,抛弃个人私利。作为一个党员来说,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事事当先锋、处处作表率,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展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无论对外直接投资额还是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对外投资项目接连不断。同时,中国各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投资动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若干针对性建议 关键字: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投资水平,企业管理 绪论: 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措施。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体制存在不合理因素 在我国,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缺乏对外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 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 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 个投资机会,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我国更 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 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 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

国际贸易的动机和目的

国际贸易的动机和目的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动机和目的 一、有关国际贸易的各种学说 (一)资源的绝对匮乏 由于有些国家缺少某些资源,所以产生国 际贸易。如韩国不产香蕉,所以从别的国 家进口香蕉。 (二)资源的相对匮乏——亚当·斯密:“地域分工说” 《国富论》认为,自然资源对各国进行了“自 然分工”,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了国际 贸易的产生。比如:法国的葡萄资源丰富 而大米资源相对匮乏,就从别的国家进大 米而出口葡萄酒。 (三)比较利益说——大卫·李嘉图 引入劳动生产率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 英国的酒和毛呢生产都落后,但相对而言 生产酒比生产毛呢节约的劳动日多,因此 就生产酒而进口毛呢。

(四)生产要素比例说——俄林 综合考虑土地、劳动和资本因素。如澳大利亚产小麦,因为它土地多。而日本产 电子产品,因为它劳动力多,土地少。(五)技术差异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把技术看成生产要素之一。技术发达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 * 上述五种理论都忽略了国家及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把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看作 孤立条件。 (六)国家相互依赖学说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不仅仅是各国的生产要素差异,而且各国应当协调发展。 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定义和调整范围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之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 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 1、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有关运输、 保险与支付方面的法律; 2、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3、国际许可证贸易,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 技术、著作权及其跨过转让和国际保护方 面的法律与制度; 4、国际商品制度; 5、有关政府管理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案例: 中国北京某公司与一设在上海的某外商独资企业于2000年12月在北京签订了一分货物 买卖合同,由设在上海的该外商独资企业 向北京公司出售通信设备,交货地点为北 京公司的仓库。合同约定:如果发生纠纷, 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中国国际经 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仲裁,适用《联 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

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资本的一种跨国运动形态。 2.生产国际化:指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过程日益突破国界,不断向国际范围延伸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是生产社会化即分工合作超出国界而在国际间的扩展。 3.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4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5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6合作经营: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 7合作开发:则通常是由拥有特定资源的国家,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国投资者签订合作开发协定或合同,并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东道国资源进行开发。 8.水平型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 9.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 10.非股权安排:投资者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以其他形式如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均属于非股权参与式的直接投资。 11.绿地投资:一国投资者到国外单独或合作创办新的企业,或者组建新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12.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13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 1.跨国公司:在他们的基地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 (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 (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 (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 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2.跨国指数:也称跨国程度指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佣人数/雇员总数)/3 *100% 3.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联系和区别。 (1)母公司:指通过拥有其他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或用过协议方式能够实际上控制其他公司经营决策的公司,使其他公司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 母公司的主要特征: 母公司实际控制子公司经营管理权。 母公司以参股或非股权安排行使对子公司的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 (2)子公司:指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家公司拥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家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主要特征: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 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实际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或是基于支配性协议等非股权安排。 (3)分公司主要特征: 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其一切行为后果及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自己没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 分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其所有资产属于总公司,母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国际直接投资:指居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 核心内容:(1)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2)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 5.直接投资的四种形式 (1)资源追求性的直接投资 (2)市场追求型的直接投资 (3)效率追求型的直接投资 (4)战略资产追求型直接投资 6. 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以此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一回顾,然后综述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简述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竞争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必须拥有垄断优势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在此之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但是他们依然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发展了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使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一步得以完善。 一、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开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该理论后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197 5)的补充发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

入党动机和目的【三篇】

入党动机和目的【三篇】 【导语】志愿入党的同志,需要端正入党动机和目的。以下是整理的入党动机和目的,欢迎阅读! 尊敬的党组织: 我自愿的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共产党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利益忠实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人类实现的终极目标。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

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党,它善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保持正确的航向;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广大人民同甘共苦;它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实行民主的科学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它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它积极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种爱国力量,加强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它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我生在改革开放的春天,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党的教育伴随我走过了24年的人生历程。还在孩提时,电影里、课本上革命先烈的英勇行为,便使我感受到了党的神圣和伟大。那鲜艳的党旗如熊熊燃烧的烈火,温暖着我的心窝。我常常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党旗下,向党宣誓,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那时,我已深深地懂得正是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