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兴奋性:是指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阈强度:能够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 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

? 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

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在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三个方面达到某个最小值(阈值)

反应:细胞、组织或机体受到有效刺激后所出现的内部代谢过程或外部活动的改变。

反应有两种类型:兴奋和抑制。

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一.神经调节

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特点: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二.体液调节

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实现的调节功能活动的方式。

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

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负反馈:反馈信息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意义:对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转运形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阈电位:能触发细胞膜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

特点:①顺浓度差转运;②不耗能

1.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

转运物质:O2 ,CO2

单纯扩散的影响因素:

①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②两侧分子的浓度差

2. 易化扩散: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脂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

(1)载体运输:转运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载体运输的特点:

①较高的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2)通道运输转运Na+、K+等离子。

通道运输的特点:

①通道开闭取决于膜电位或化学信号②结构特异性③无饱和现象

(二)主动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在泵作用下耗能而逆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

特点:①逆浓度差转运;②需耗能

1 钠泵本质:钠-钾依赖式ATP酶

2 钠泵激活:被细胞内钠增加或细胞外钾增加激活。

3 钠泵作用:泵入钾泵出钠,形成并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分布。

钠泵的意义:①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的必要条件。

②维持正常细胞体积。③建立势能贮备。

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

主动转运被动转运

需由细胞提供能量不需提供能量

逆电-化学势差顺电-化学势差

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大使膜两侧浓度差更小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过程: 出胞和入胞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1.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差。(由钾离子外流形成)

2. 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扩布性电位。

膜电位状态

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主要由钠离子内流形成)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到反极化顶点的数值。

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的意义:兴奋的标志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

细胞内钾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时膜对钾的通透性较大,故钾外流聚

于膜外,带负电的蛋白不能外流而滞于膜内,使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2:

当促使钾外流的钾浓度势能差同阻碍钾外流的电势能差(钾外流导致的外正内负)相等时,钾跨膜净移动量为零,故静息电位相当于Ek。

动作电位机制1:

细胞受刺激时,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加,因膜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膜内负电的吸引,故钠内流引起上升支直至内移的钠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的净移入时为止(ENa)。

动作电位机制2:下降支: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引起。随后钠泵工作,泵出钠、泵入钾,恢复膜两侧原浓度差。

第三章血液

一. 内环境

(一)概念: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稳态: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

.稳态意义:保证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二. 正常人的血液呈碱性,PH为7.35-7.45

三.血液的功能

(一)运输功能:1.运输代谢产物。 2.运输激素

(二)防御保护功能

(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晶体渗透压: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主要由NaCl、葡萄糖等形成。作用:维持血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作用:调节组织液和血液间的水平衡。

红细胞生理

一.数量及形态

男红细胞 5.0×1012个/L

血红蛋白120~160g/L

女红细胞 4.2×1012个/L

血红蛋白110~150g/L

二.功能:①运输O2、CO2 ②缓冲pH

三.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

2.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3.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其快慢主要在血浆的性质。

四.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是铁和蛋白质。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所需的物质维生素B12、叶酸和内因子。

(五)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部位:肾脏(主要)、肝脏

作用:骨髓红系定向祖细胞增殖分化,加速红细胞的生成。

意义:通过一负反馈环来解除组织缺氧情况,维持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2.雄性激素

①直接刺激骨髓,促进RBC生成。②促进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功能:防御病原体入侵,修复损伤组织和参与免疫反应,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血小板生理

一.生成及数量:(100-300 )×109个/L

二.生理特性:1.粘附与聚集 2.释放 3.吸附 4.收缩血块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 生理性止血功能

2. 促进血液凝固功能

3. 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作用

四.生理性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过程: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 血凝

五.血液凝固

? 概念: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中不含有含纤维蛋白原和参与凝血的一些物质。(二)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与原理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Ⅹa、Ⅴ、Ca2+、PF3)

第二步:凝血酶原→凝血酶(ⅡⅡa)

第三步: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血块

二、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一) 凝集反应:凝集原+相应凝集素→凝集反应(免疫反应)

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种类的不同而分。

(一) 输血原则: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1.首选同型血

2.慎选异型血,量小于300ml,且缓慢输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分期产生原理

0期(去极化期) Na+大量迅速内流

1期(快速复极初期) K+ 一过性外流

2期(平台期) Ca2+内流和K+外流

3期(快速复极末期) K+迅速外流

4期(静息期) 钠泵活动加强

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四个方面、

窦房结是正常心脏搏动的起步点,称为正常起搏点。自律性最高。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才开始收缩,不致于产生房室收缩重叠的现象,从而保证心室的充盈与射血。

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途径:左右心房肌← 窦房结→ 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左右心室肌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起心室提前的一次收缩。

原因:额外刺激落在窦房结引起的心室兴奋的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

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以后一段较长的舒张期。

心肌收缩的特征:1.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由于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决定于心率的快慢。

心脏的射血

(一)动力:心室的节律收缩与舒张产生的压力差。

(二)原理:心室收缩(舒张)→ 室内压力增大(降低)→ 房室瓣关(开),动脉瓣开(关)→ 射血(充盈)。

射血:血液由心室到动脉。充盈:血液由心房到心室。

(三)心脏的射血过程(具体看课本P50-P52,尤其是P52表4-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7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人安静时为55-65%。.每分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心指数:安静、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心指数=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一般成年人为3.0-3.5L/min/m2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每搏输出量(SV) 搏出量决定心肌收缩力

1.心肌初长—异长调节决定前负荷(心舒末期容积)

2.心肌收缩性—等长自身调节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3.后负荷(大动脉压力)

(二)心率

第一心音:S1 出现于心室收缩期之初,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形成:心肌收缩;房室瓣关闭及房室血流中断;动脉瓣开放射血产生湍流形成。第二心音:S2 发生在心室舒张期早期,标志心室舒张期开始。

形成: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以及大动脉中血流减速而引起的震动。

一.动脉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四.动脉血压的形成:1. 血管内足够的血量充盈—前提 2. 心脏射血—动力

3.外周血管—阻力

4.大动脉弹性—减缓收缩压,维持舒张压。

4.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2)心率(3)外周阻力

(4)大动脉管壁弹性(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一).微循环的组成和通路

1.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吻合支和微静脉。

2.通路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实现物质交换的场所。

(2)直捷通路:使血液快速回流。(3)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

(二)微循环的调节

1.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控制局部血灌流量

2.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控制开关

3.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

小静脉、微静脉、小动脉和微脉-受交感缩血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主要受局部体液调节。

真毛细血管是轮流开放的。

①安静时,20%真毛细血管开放。②微循环血流量与组织代谢水平相适应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参照课本)

1.交感缩血管神经: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神经纤维。

起源:T1--L2.3

作用: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

皮肤、内脏与骨骼肌分布密度较高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起源:T1-5 支配范围:心脏各部分

作用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β1受体结合,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起源:延髓背核、疑核。支配范围:主要支配窦房结,很少支配心室肌。

作用: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心肌细胞M受体结合,引起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3.交感缩血管神经: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神经纤维。

起源:T1--L2.3 作用:末梢释放NE与血管平滑肌α 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

三.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1.基本心血管中枢—延髓

心交感中枢:兴奋时,心率↑、心缩力↑、

缩血管中枢:血管收缩。

心迷走中枢:心率↓ ,心缩力↓ 。

特点:①紧张性活动;②存在相互抑制。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这些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与当时机体所处的状态相协调。

四.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兴奋α 受体、β受体

作用:①心: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β 1受体)

②血管:

皮肤、肾、胃肠等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冠脉等血管舒张;

外周阻力变化不大血液重分配。

(骨骼肌、心优先供血)

2.去甲肾上腺素

NE兴奋α受体>β1受体> β2受体

作用:①A缩致外周阻力和V缩致回心血量引起血压上升

②对心脏的直接正性作用可被降压反射的间接作用掩盖导致心率下降。

(二)血管紧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体参照课本)

肾血灌注下降或血钠下降等多种机制引起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酸性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酶A → ↓

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促使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保钠排钾。

第五章呼吸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胸内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都低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的形成

胸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力=大气压- 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维持肺和小气管的扩张状态②利于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壁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功能: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2.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3.防止肺水肿

4.防止肺不张

1.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2.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补呼气量:指平静呼气之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增加的呼气量。

4.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一.气体交换原理

形式:气体单纯扩散动力:气体分压差

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氧气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二氧化碳则由静脉血向肺泡扩散。

.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氧气由血液向组织扩散,二氧化碳则由组织向血液扩散。

四.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气体扩散的速度与分压差、溶解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2.呼吸膜的厚度与面积厚度—成反比面积—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4.25/5=0.85

二.O2的运输

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

三.CO2的运输

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①碳酸氢盐(88%)②氨基甲酸Hb(7% )

二.肺牵张反射(属负反馈调节):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

反射途径:

吸气,肺扩张→ 肺牵张感受器↑

↓迷走神经

← 吸气中枢活动↓

限制吸气,使吸气转向呼气

? 生理意义:使吸气不致过长,过深,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

(二) CO2对呼吸的调节

效应:一定范围内动脉血的Pco2上升,引起呼吸深快引起肺(泡)通气量上升;但超过限度则有压抑呼吸甚至麻醉效应;另外,Pco2过低可致呼吸暂停。

作用途径:一条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和主动脉体),冲动分别由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呼吸中枢,使延髓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 另一条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间接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三)H+对呼吸的调节

效应:动脉血[H+] 上升引起呼吸深快引起肺(泡)通气量上升

作用途径:通过刺激外周感化学和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引起。

(四)低O2对呼吸的调节

? 效应:一定范围内动脉血的Po2 下降引起呼吸深快肺(泡)通气量上升但严重低O2 可致呼吸障碍。

作用途径: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1.延髓呼吸节律基本中枢

作用:产生呼吸节律

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作用:限制吸气,促吸气向呼气转化。

第六章消化生理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食物经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3.副交感神经(主要)兴奋可使胃肠运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而交感神经兴奋则使胃肠运动减弱,消化腺分泌抑制。

4.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含有多种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兴奋性低

2.伸展性较大

3.有紧张性

4.自动节律性

5.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较敏感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无色透明,pH 0.9~1.5

1. 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

②杀菌③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④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⑤促进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能被激活为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3. 粘液:润滑、保护胃粘膜

4. 内因子:①保护VitB12不被消化酶水解②促进VitB12经回肠粘膜吸收

三.胃液分泌的三个时期:头期、胃期和肠期。

( 1). 头期的胃液分泌:食物刺激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特点:量多、酸度高、酶含量高、消化力强。与食欲关系密切。

(2)胃期的胃液分泌:食物刺激胃引起的胃液分泌。

特点:酸度高,消化力(酶)比头期的弱。

(3)肠期的胃液分泌:食物刺激肠引起的胃液分泌。

特点:量少。

四.胃液分泌的抑制:盐酸、脂肪、高张溶液。

五.胃的运动

(一)形式:

1.容受性舒张

概念: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经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胃体肌舒张。意义:容纳食物

2.紧张性收缩

意义:①使胃腔具有一定压力

②有助于保持胃的形状和位置

3.蠕动

意义: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磨碎食物(即机械性消化)

③推进食糜(胃排空)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1.胃排空: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糖>蛋白>脂肪;稀、细、等渗——快(反之则慢)

胃排空的控制

(1)胃内因素促进排空:①胃内食物(Nr)②胃泌素(Hr)

(2)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①肠胃反射(Nr)②肠抑胃素(Hr)

(3)幽门括约肌的作用

六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无色无臭pH 7.8-8.4

1.碳酸氢盐中和胃酸HCO3—-----H+

提供小肠内消化酶活动所需的最适pH

2.消化酶

①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

②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

③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shi和胨

(一).体液调节

①促胰液素H2O、HCO3-很丰富,但酶少

②胆囊收缩素酶多,量少许

③促胃液素酶多,量少许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一)胆汁的性质:较浓、味苦、有色液体。

(二)胆汁的成分作用(不含消化酶)

1 H2O (同胰液)

2 碳酸氢盐(同胰液)

3 有机成分

①胆色素

②胆盐 a.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

b.促脂肪产物、脂溶性Vit吸收

c.促胆汁自身分泌

③胆固醇④卵磷脂

四.小肠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紧张性收缩作用:①维持基础压力

②是运动的基础

③维持小肠的位置形状

2. 蠕动作用:推进食糜

3.分节运动作用: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

②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利于吸收

③挤压肠壁而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4.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①面积200m2 ②消化完全

③停留3-8h ④血管和淋巴管丰富⑤绒毛运动

5.吸收能力、速度取决于:

①该消化部位的结构②食物在该消化部位的消化程度

③食物在该消化部位停留的时间

(二).大肠的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蠕动(集团蠕动)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项目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

主要分布内皮质层外中皮质层

数量10%--15% 85%--90%

体积较大较小

入球小A 相当较粗

出球小A 相当较细

髓袢甚长甚短

第二毛细血管深入髓质布于皮质部分

主要功能尿浓缩稀释尿生成

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分泌三个环节.

一.滤过: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到肾小囊的囊腔内形成超滤液(原尿)的活动过程。

(一)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组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内层上皮细胞。

形成两个屏障:机械屏障—滤过膜上大小不等的孔道

静电屏障—带负电的糖蛋白

(二)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2kPa——有滤过,生成超滤液

出球端:0kPa——滤过停止

(三)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1.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量。125ml/min

2.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19%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具体看课本)

(1)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改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使活动的肾小球数目减少,有效滤过面积显着缩小,滤过率降低,结果出现少尿以至无尿。

肾病理导致滤过膜孔增大或糖蛋白降低,使膜的通透性增大,形成蛋白尿甚至血尿。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大失血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导致少尿或无尿。

全身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降低,此时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也增加,尿量增多。

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等引起尿路梗阻时,在梗阻上端发生尿潴留,使囊内压升高,致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

(3)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肾小球血浆流量较小时,部分血浆内容物滤出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就上升很快,有效滤过压很快下降到零,滤过停止,导致少尿或无尿。渗透性利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导致渗透压升高造成的利尿。

球管平衡:近球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65%-70%的现象。

球管平衡意义:使终尿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大幅度波动。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加。

原因是由于摄入水量突然增多,水经胃肠吸收入血,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暂时抑制了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所致。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 五)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近球小管。

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分泌: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将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分泌H+. NH3 .K+

1.H+ 以H+-Na+交换的方式进行。意义:排酸保碱

2.NH3 促进排酸保碱

3.K+ 以K+-Na+交换的方式进行

排泄: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爷中的过程。

(一)血管升压素

1.合成: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

2.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3. 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有效刺激(增加)(具体机理看课本)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增加②循环血量的减少

③动脉血压下降④其他

(二)醛固酮

1.分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2.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主动重吸收Na+并排K+。

3.调节: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浆中Na+、K+浓度等的调节。第九章内分泌

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

二.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类激素:肽类、蛋白质类、胺类

(二)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生长素

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

人幼年:生长素缺乏侏儒症

生长素过多巨人症

成年后:生长素过多肢端肥大症

2.促进代谢①促进蛋白质合成②促进脂肪分解、FA氧化

③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及利用糖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物质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

对代谢的作用: 1.产热作用 2.影响物质代谢

(1)蛋白质

生理量: 合成↑......正氮平衡

剂量不足: 合成↓......粘液性水肿

剂量过大: 分解↑......负氮平衡

(2)糖促糖吸收促肝糖原分解抑糖原合成促外周组织利用糖

(3)脂肪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分解>合成

3.其他作用

1.神经系统提高CNS和交感NS的兴奋性

2.心血管系统HR ,CO ,BP

3.消化系统促进消化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二)自身调节

I-↑↑→T3.T4合成.释放↓

I- ↓↓→T3.T4合成.释放↑

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1.调节物质代谢

(1)糖:糖异生↑ 糖利用↓

(2)脂肪:分解↑ 大剂量:四肢脂肪分解↑ 腹、面、肩及背脂肪合成↑(3)蛋白质:分解↑,合成↓

2.参与应激

? 应激反应: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伤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缺氧等作用机体时,引起机体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此时,血中ACTH增加,糖皮质激素增加,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3.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1)血细胞:RBC、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数量↑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2)胃肠道:增加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生成

(3)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4)心血管系统:增强血管对CA的敏感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四.肾上腺髓质激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一)生理作用

1.反应↑ CNS兴奋性↑

2.供血↑ 心功能↑,血供应重新分配

3.供O2↑ 呼吸↑

4.供能↑ 升高血糖

应急反应:特殊刺激使机体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活动为主、全面提高适应能力的反应。

胰岛

A细胞→ 胰高血糖素B细胞→胰岛素

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生理作用:调节三大物质代谢,降低血糖,促进生长发育。

一.调节物质代谢:

1.降低血糖。

2.促进脂肪合成、贮存,抑制分解。

3.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贮存,抑制分解。

二.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氨基酸转入细胞、蛋白质合成和核酸合成。

胰岛素分泌下降: 1.血糖升高—糖尿;

2.脂代谢紊乱—高胆固醇动脉硬化;

3.蛋白质分解----消瘦

三.调节: 1.血糖浓度高—胰岛素分泌多,(最重要因素)

2.胃肠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等使分泌多,

3.迷走神经兴奋—胰岛素分泌多。

第十章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

突触:神经元神经元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分类:按接触部位分:轴-体轴-树轴-轴

按突触对后一个神经元的效应分: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二)突触的传递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开放

(2)Ca2+内流,突触小泡前移

(3)胞裂外排,释放递质

(4)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改变后膜通透性,产生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的传递:兴奋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去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

轴突冲动→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提高对Na+、K+,尤其对Na+的通透性→突触后膜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传递: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超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抑制:

抑制性N元末梢兴奋→ 释放抑制性递质→经扩散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提高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突触后膜超极化

二.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携带和传递信息功能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一)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胆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由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一部分以及躯体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

2.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由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

2. 嘌呤类或肽类递质。存在于胃肠道

三.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它能选择性地与某种神经递质结合,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一)胆碱能受体

1.M受体毒蕈碱性受体

Ach与此类受体结合将产生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

阻断剂:阿托品

2.N受体烟碱性受体

Ach与此类受体结合将产生终板电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导致骨骼肌的收缩和节后神经元的兴奋。

阻断剂:六烃季铵、箭毒(N1受体),十烃季铵、箭毒(N2受体)

(二) 肾上腺素能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与不同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效应。

1.α受体:主要分布在小血管的平滑肌分α 1、α 2两个亚型

2.β受体:分布广泛分β1、β2、β3三个亚型

四.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也可称为内脏神经系统。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1、传出神经分节前和节后纤维

2、起源不同

3、交感神经分布于几乎全身内脏器官,而副交感神经分布则较局限

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多个节后神经元联系,反应较弥散;副交感神经则相反㈡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详见课本P203表10-4)

总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腺体的活动

病理生理学各章节习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二十七、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二十八、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二十九、视力:是指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三十、视野: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围。正常人颞侧和下侧视野较大,鼻侧和上侧视野较小。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 三十一、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三十二、牵涉痛:是某些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兴奋性: 2、动作电位: 3、血浆渗透压: 4、能量代谢: 5、主动转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血浆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谓() A、血浆渗透压 B、晶体渗透压 C、胶体渗透压 D、渗透压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3、肺活量等于() A、潮气量+补呼气量 B、潮气量+补吸气量 C、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 D、潮气量+余气量 4、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A、进食 B、肌肉活动 C、环境温度 D、精神活动 5、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错误的是() A、清醒 B、静卧 C、餐后6小时 D、室温25℃ 6、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是() A、皮层小脑 B、前庭小脑 C、脊髓小脑 D、脊髓 7、缓慢持续地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称为() A、腱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肌紧张 8、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 D、不能总和 9、小管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主要发生于() A、集合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10、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 B、只有近球小管可以吸收 C、是主动转运过程 D、近球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有一定限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个空,20分) 1、成为细胞生存和活动直接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主要由参与性止血、、 三部分。 3、心脏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谓心动周期。 4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是 mmHg,脉压是 mmHg。 5、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6、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7、血液对机体内环境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血液的功能主要由缓冲功 能;;;; 。 8、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来实现的。 9、成人每日吸收的铁约为 mg,食物中的三价只有还原成才可被 吸收。铁主要在被吸收。 10、经典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呼吸气体交换的动力及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3、胆汁的主要作用?

病理生理学复习笔记

病理生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各论。 *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水肿,休克,黄疸,昏迷,炎症等等。 *健康 (Health)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 (disease)在病因的作用下,因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当前医学模式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 病因学):研究引起,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的科学。包括:原因、条件、诱因。 (1)*原因即病因,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种因素: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营养性因素;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性因素;⑦精神和社会因素。 (2)*条件—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体内外因素。 (3)*诱因—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即加强病因作用的因素. 3.发病学(Pathogenesis)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 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1.屏障防御功能的破坏; 2.自稳态的紊乱; 3.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4.因果转换; 5.局部和整体的相互关联。 4.疾病的转归 (Fate of disease )-康复或死亡(recovery or death ) *脑死亡(Brain death) :指大脑半球和脑干功能的全部、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经15min以上人工呼吸仍不能回复自主呼吸;(2)不可逆性昏迷,外界刺激无反应;(3)脑电波消失;(4) 颅神经反射消失;(5)瞳孔散大或者固定。 第二章水和电介质代谢障碍 1、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的概念:它是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透效应形成的,取决于溶质的微粒数,与微粒的大小无关。 (血清钠130-15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310 mmol/L) 成人体液约占身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毛细血管壁将细胞外液分为,血浆5%和组织间液15%。体液的含量因年龄、性别胖瘦不同而异。年龄越小体液占体重比例越大;成年男性体液比女性多6%;脂肪较多的肥胖者叫相同体重的肌肉发达者体液含量少。 血浆胶体渗透压:指血浆蛋白质分子所产生的渗透压。 特点:1、产生的渗透压是1.5 mmol/L。2、在维持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和血容量方面起重要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微粒(主要是电解质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 特点:1、占血浆渗透压的绝大部分2、在维持细胞内外体液交换方面起重要作用。 2、水和电介质的平衡 每日最低尿量500ml 生理需水量: 1500ml/day 正常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体内、外水交换) 3、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1、口渴中枢(粗调节):a、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 b、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c血管紧张素II的增多。 2、抗利尿激素(ADH) 又称血管加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合成,有神经垂体储存释放,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3、醛固酮(ALD) 在肾上腺皮质合成,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保水,排钾,排氢. 4、心房钠尿肽(ANP)又叫心房肽,是一组由心房肌细胞产生的多肽。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 作用。其生理性刺激包括:血容量增加、心房扩张、血钠增高及血管紧张素增多。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第一代动物。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具有杂交优势,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封闭群动物(远交系):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1%。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 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 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

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 , A.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心脏射血 D.防御反应 E.基础代谢 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 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 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 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 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 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 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 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 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 10.内环境的稳态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历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3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 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病理生理学笔记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一) 主要任务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 (二)地位桥梁学科正常人体患病人体疾病诊治形态结构解剖、组织病理解剖学功能代谢生理、生化病理生理学临床各科 (三)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1. 疾病概论 :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 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 又称典型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 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风湿性心脏病 肺原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 ★概念要清楚 第二节主要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 ◆动物的自发性疾病 临床观察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 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二章疾病概论 ◆病因学 ◆发病学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 健康(health)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 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疾病(disease)的概念: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symptom):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体征 (sign): 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 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 致病因素的概念: 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 性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自考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4.红细胞凝集 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5.溶血 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6.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7.血型 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 1.自律细胞 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反射 3、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B.生理学C.动物学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 3、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分娩C.排便反射D.减压反射 5、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6、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 7、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B.细胞外的液体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D.血液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

9、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 三、填空 1、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 2、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 3、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 4、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 5、反射弧由感受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四、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2、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4、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5、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6、D 7、C 8、C 9、B 10、A 三、填空1、组织液;血浆2、神经;3、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4、缓慢、 广泛;持久5、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判断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2

疾病概论学习笔记

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各论。 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水肿,休克,黄疸,昏迷,炎症等等。 健康(Health)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状态。 疾病(disease) 在病因的作用下,因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当前医学模式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 病因学:研究引起,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的科学。包括:原因、条件、诱因。 (1)原因即病因,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种因素: ①生物性因素; ②理化因素; ③营养性因素; ④遗传性因素; ⑤先天性因素; ⑥免疫性因素; ⑦精神和社会因素。 (2)条件 —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体内外因素。

(3)诱因 —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即加强病因作用的因素. 3.发病学(Pathogenesis)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 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 1.屏障防御功能的破坏; 2..自稳态的紊乱; 3. 3.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4.因果转换; 5.局部和整体的相互关联。 4.疾病的转归(Fate of disease )-康复或死亡(recovery or death ) 脑死亡(Brain death) :指大脑半球和脑干功能的全部、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1)自主呼吸停止,经15min以上人工呼吸仍不能回复自主呼吸; (2)不可逆性昏迷,外界刺激无反应; (3)脑电波消失; (4) 颅神经反射消失; (5)瞳孔散大或者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